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美色 (江山)-第5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济出手杀了李武意,并不着急冲上水如鹰般双眸盯着上,看有没有漏网之鱼。

唐军大骇这才准备四散逃命晚。

他们若是开始就一哄而散,张济虽有埋伏,却不见得能一网打尽,可现在只剩下数十人手,剿杀的范围早就小了许多。水坝上地勇士拦住了小半剩下地才冲下水坝,就发现石头变成活的、枯树后也闪出人影,西梁勇士伏兵尽起,已一股脑的拦住敌手,剿杀在盏茶的功夫后完成。

张济吩咐道:“这里加上李武意,一共二百零一人,查一!”

他的查一遍有两个意思,一是查对手数量对不对,二是无论生死都要砍下脑袋。

并非张济天此残忍而是要保证对手没有一个活口。

等到清点无

人头够数地时候,张济这才舒了口气,又传了几道命令。坐在坝上,望着要溢出的水面,脸色木然。

李孝基为求稳妥、不走漏风声这里留下的人并不多更不会派重兵把守,却不想给了萧布衣可趁之机。

张济虽只占领了一道最上游的水但已足够。根据他的估算,这里若是掘开,只怕下游就要哀鸿遍野。人在上,张济只想着西梁王的命令,〃这水要挖开,彻底,可要挖的是南岸!〃

南岸,就是李孝基下寨的方向,南岸,亦是李唐军精英所在。西梁王地意图简单,就是借助李唐蓄谋地大水,淹死李唐的精兵,李孝基已作茧自缚!……

沱水大战、水厮杀的时候,白沟亦是雨撒天地,战意横空!

白沟的守军本稍有欣慰,因为虽是一夜数战,他们终于没有让西梁军冲过白沟。不过被西梁军一夜的骚扰,李唐兵疲惫不堪。本准备趁清晨的时候,稍作休息。没想到天刚明,雨亦醒的时候,西梁军竟然再次攻击!

来到河北地唐军,无论是在白沟抑或是沱水,绝对已是李唐中最为精良地大军。

精良止说他们装备精良,还包括他们的战斗经验!

这些兵士,很多都经历过取东、下关中、击陇右、战柏壁地战役,很多兵士,习惯了大战的场面。可他们还是没有见过如此狡猾、如此迅疾、如此生猛、如此连觉都不用睡的士兵。

李唐军本以为己才是天之骄子,雄壮天下,可没想到西梁军比起他们来,丝毫不逊!

连番的金战看起来对西军并没有任何的影响,当西梁军冲过来的时候,白沟对面的李唐军,看到的只有更加彪悍的杀气和战意!

李唐军并不知道,昨夜的攻势,过是虚张声势,多年的金战,西梁军早就习惯了这种苦战。在李唐军疲于奔命的时候,只有数千李唐军参与了昨晚的突袭,而更多的西梁军,却在尽快的恢复睡眠中。李唐军也不知道,眼下征战河北的西梁军,虽到河北后少出手,但却是东都精兵中的重中之重。李唐军更不知道,他们在鏖战关中的时候,这些西梁军以弱胜强,都参与过当初守卫东都的血战,无论回洛、北邙、洛口大战,个个奋勇当先,势若猛虎!

李唐军很多不知道,但他们明白一点,今日已是决战,因为西梁军气势汹汹,战意更胜昨日的十倍!

原来昨日,不过真的只是玩玩而已!

李道宗双眉紧锁,已知道情况的不妙,他敏锐的感觉到,今日的西梁军已势在必得,他们似乎有着必胜的把握,可他们的底牌是什么?

李道宗不知,所以他更谨慎,虾蟆车仍是蜂拥而至,盾牌手铁墙般的推移,一直到了白沟旁。

白沟经过一天一夜的填充,这段已被填平了三分之一,西梁军显然就要从这段开始对李唐军进行总攻击,

李道宗已决定,死守这里!

李孝基让他无论如何都要固守吸引对方主力七天,他岂能第二日就撤离白沟?

西梁军盾牌兵已推到白沟的一侧,盾牌间隙处,寒光点点,那当然是箭头的寒光。李孝基暗想,昨日西梁军也是如此的套路,不过弓箭手的威力还不算强。自己要压住对手,除了弓箭手外也没有好地选择。

西梁军一声喊,盾牌裂开李唐兵弓箭总管一声喊这面顷刻间,箭如雨下。

李道宗坐镇中军已下令,今日不惜一切代价,都要将西梁军阻挡在白沟那侧。

可让李孝基没有想到的是,西梁军那面亦是长箭如蝗!

天空长箭多如牛毛,往来穿梭,然后李唐军就倒下了一片!

李道宗心中一颤,没想到对手地弓箭手如此地神准。这刹那间,他已经知道,自己这面受到的损失,要远大于西梁军。

他并不知道,昨日的弓箭手,也不过是玩玩今日的弓箭手才是西梁军中真正的神射手。萧布衣、秦叔宝精选这千余神射手和李唐军对抗,李唐军猝不及防,损失惨重。

李道宗心寒之际,盾牌手裂开,虾蟆车上前。李道宗远处望见,又是一愣,今日地虾蟆车比起以往有些区别可一时又是说不明白。

虾蟆车没有了盾牌手的护卫,可说是赤裸裸的露在对方弓箭手的射程之内李唐军如何会放弃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

一声令下,长箭飞出,直奔白沟对面。可与此同时,对岸也是一轮长箭射出,几乎还先李唐军一步。

西梁军的弓箭手,身手敏捷,目光敏锐,在对方弓箭手闪出盾牌兵护卫的时候,已抢先放箭,一箭射毕,再次躲在盾牌兵之后。

这里考验的就是乱战中的手法、速度和准度,李唐军虽亦有防备,可还是有人被对手射中,痛哼倒地。

西梁军地羽箭,不但准,而且快!李道宗见了,心中微寒。他当然知道,对手拉地是硬弓,所以速度才会如此之快,可对手拉硬弓竟然射的比软弓还快,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对手?都说西梁军卧虎藏龙,李道宗一直不信,可今日见到西梁军的弓箭手,才知道传言不假!

但这时候的李道宗,虽被西梁的弓箭手震惊,可目光却被虾蟆兵吸弓。

这是他见过最古怪的虾蟆兵。

长箭倾斜而下,落在毫无屏蔽地虾蟆车之上,按照李道宗地想法,虾蟆兵最少要倒下半数,可是〃叮叮当当〃的一阵响后,虾蟆兵只是略作停顿,就继续向前。

长箭到了西梁军面前几尺地距离后,纷纷落地,竟没有对虾蟆兵造成任何杀伤!

李唐军直了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见。

这些虾蟆兵难道神魔护体,刀枪不入?他们想不通,也想不懂。这时候对岸突然起了白烟,非雾非霜,将众多虾蟆兵笼罩其内,更是朦朦胧胧,看不真切。

李唐军不信邪,转瞬第二轮长箭射了过去,西梁军趁势发箭,射杀敌手。那些长箭到了虾蟆兵面前,竟然再次落地,又受到阻

李唐军已胆寒,李道宗却已要发狂!

他不信邪,不信鬼,知道虾蟆,多半有什么近似透明的东西,这才挡得住他们的羽箭,萧布衣蓦地用出,他根本无计可施!

这种虾蟆车,或许专门为了攻城遮挡羽箭所用,这次

用在白沟前,震撼力不言而喻。虾蟆兵堂而皇之的上前,顺序倒土。少了躲避弓箭的步骤,又有弓箭手不停的杀伤唐兵,这些虾蟆兵已如一阵风般吹来刮去,白沟中的泥土沙石已经用着肉眼能够见到的速度增高。

李唐军傻了眼,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弓箭手也不想再浪费箭支,心生惧意。

“投石车,快调投石车来。”李道叫道。

秦武通一旁汗水流淌,“当初我建议带投石车前来。可略阳公你说这里地势崎岖,无需费力,这才都留在了高邑城。”

李道宗方才已有些焦灼,思绪不清,这才想起来,冷哼一声,面色阴沉。

秦武通虽是领不差,武艺高强,也有计谋,可偏偏不会揣摩上面的意思,不知道方才一句话,已让李道宗极为不爽,还献策道:“末将还有一计。”

“那还不快说?”道宗怒道……“略阳公,你难道忘记孔子岭和水的两处大军了吗?”秦武通提醒道。

李道宗冷冷道:“我当然不会记,只是想除了程名振和陈宾外,还有何计可用?”

秦武通望着虾车发疯一样的填沟苦笑道:“看他们填沟的速度,我只怕午时就能考虑冲过白沟。”

李道宗打了个冷颤暗想才是第二天如何了得?本来他以为按照昨天地速度,最少要有两三天的功夫,西梁军才能过沟,哪里想到他们完按套路出牌,昨天只经过一番试探今日竟然全力攻打,用招古怪,让人防不胜防。喝道:“命程名振暂时攻击,以阻敌势!”

秦武通心中嘀咕,却还是命兵点狼烟示警。

一道狼烟冒着紫红地颜色腾空而起,直冲云霄,阴沉沉地天际也是无法阻挡。

见狼烟升起,李道宗略放心事,暗想不用多久只要程名振出孔子岭击西梁军的侧翼可减轻这面的压力,只要能捱到晚上,或可减轻压力。

他这时候已忘记了昨晚的骚动,只想着过一刻算一刻。

白沟对面,烟尘弥漫,可〃萧〃字大旗还是在骑兵的卫护下,猎猎舞动。

李道宗虽急中还有喜意暗想自己究竟还是拖住了萧布衣!今日一战,自己虽败尤荣。

突然摇晃下脑袋暗想自己怎么未战就想起了败退,实在不吉利。

远处那杆〃萧〃字大旗还是迎风招展,似乎亦在讥笑李道宗地慌乱非常。大旗下一骑,脸色蜡黄,容颜枯瘦,赫然就是西梁大将秦叔宝。

秦叔宝指挥手下,不间歇的攻打白沟地域,他双眉紧缩,眉间皱眉有如刀刻,虽是千军万马,在他的号令下,却如写意山水般挥洒自如。

秦叔宝只有一人指挥,这里虽有〃萧〃字大旗,可萧布衣早就踪影不见!

程名振出兵,西梁军稍退。

李道宗忍不住心中大喜,可又有自责,他一心防守,到如今作茧自缚。西梁军苦战无法过白沟,可他何尝能过白沟?

若是不惧萧布衣威名,一味的龟缩防守,趁程名振兵出孔子岭之时,说不准能击退西梁军的进攻!

可局面已成,难以更改,李道宗暗自墺丧的时候,程名振怕中埋伏,不敢大肆进攻,见好就收,可程名振兵一退,西梁军马上加紧白沟的攻势。

双方来来回回,战的倒是异常激烈。

秦叔宝不望白沟,目光却向东北的方向望过去。其实要过白沟,方法虽是不多,可也绝对不少。可他眼下还是隐藏了部分地实力,并不想全力以赴,一来时机尚未成熟,二来他也在等河间地消息!

李道宗在以为拖住西梁大军的时候,萧布衣何尝不是假装被他拖住的样子。萧布衣知道,李道宗和李孝基、李世民一直保持联系,如此做法,无非想要麻痹对手。到如今,秦叔宝还是像模像样的进攻,虽是佯攻,可李道宗已抵挡不住。

秦叔宝指挥大军的时候只是想,不知道西梁王现在……到了目的地没有!

这次决战若胜,当可一举扳回河北的劣势!……

白沟拉战地时候,沱水南岸、北岸亦是进行着极为艰苦地厮杀。

李唐军没想到河北军这么猛,而河北军亦是没有想到过,李唐军这么韧!河北军虽然在河北称雄,但对官兵,素来都是败多胜少。无论对以前张须陀、杨义臣,还是对后来的杨善会和罗艺,抑或是对阵东都地西梁军,可说是鲜有胜绩。

李唐军当然知道河北军的底细,是以才求决一死战。李孝基诱敌来攻,见对手入,心中大喜。

可从清晨激战到晌午,又从晌午激战到近黄昏,沱水两岸,早就血流成河,但敌手仍旧不退。

李孝基心中已有后悔之意,他若是按照李世民的计策,或许能淹死过万的唐军,但早决定大局。眼下和河北军搅成一团,无论如何,他都不能让人掘堤,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手都集中在南岸,和自己绞在一起,他若放水,岂不把自己也算计在内?

只见到刘黑、罗士信二人在唐军大阵中,杀进杀出,身上不知中了多少箭,竟然还骁勇如初,李孝基不禁叹息自己军中,终究还是没有这般勇将。

李孝基咬牙让唐军奋力击敌,知道坚持到最后,才是胜利。

让他欣喜的是,河北军终于不支了。

河北军金战了一天,终于支撑不住,已有崩溃的迹象,他们血还热,可力已竭,那满战意终于随着鲜血一点点的流淌,而变的枯竭。

李孝基决定出动手中的骑兵,给与对手最后的重创,他不需大水,就能击败河北军,给手个交代。

遽然间,天地好像静了下来。

李孝基莫名的心中一寒,只觉得一股骚动从西南蔓延而来。他伊始还以为是西梁大军杀了过来,可扭头一看,全身发冷!

因为他已经见到一股洪流从天际涌来,由远及近,咆哮怒吼,奔腾惊。

那股洪流快逾奔马,转瞬吞没了狂奔惨叫的士兵,已冲到了金战的战场旁!

、、、

五五九节 天下第一

天地之威,让交战双方难以抵挡。

本来这一战,可说是河北极为悲壮惨烈的一战。

鏖战近乎一天,双方来来往往拉十余次,所有的战士,均已筋疲力尽,能撑下去,完全靠着男人骨中的那股硬朗。

河北军人不占优、阵法更是谈不上,只是凭一股血气支撑,能到现在的程度,可说是超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就算关中无敌的李唐军,亦是被这种悲昂之气震撼,可说是遇到自起事以来,最为顽强的一战。

但这一惊天动战,在洪水面前,又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先发现洪水卷而来的是西南角金战的马儿,那里正是沱水的上游。马儿惊慌不安,再不听主人的喝令,洪水咆哮而至,有如高墙挤来。兵士一直都被战事吸弓,等发现马儿不受控制之时,为时已晚。

骑兵大水冲来,哪里管什么河北、李唐,顾不得厮杀,拼命向东南逃奔。可才奔了不远,就被大水冲倒,淹没在洪流之中。

骑兵都是无处可逃,更不要是步兵。

很多人虽经历事无数,见到这种天地之威,竟然吓的不能动弹。洪水无情,翻滚而过,吞噬地面万物,毫不迟疑。

转瞬的功夫,就是千余人被洪水冲的不见踪影。

无论关中抑或是河北的兵士,是陆上的本领,会水的却在少数,一时间这洪水汹涌直比洪荒怪兽还要凶恶。

李孝基到底还是李家名将,终于反应过来在感受着空气中那点腥气的时候已拨转马头,沿沱水向东南逃命。

可逃命地途中,还是忍不住的想,自己没有下令,又是哪个掘堤放水?自己若是知晓定当挖了他地祖坟。

李孝基行军打仗多年,第一次如此地身先士卒,亡命狂奔。马儿似知危机,亦是激发了十二分的潜能。可后来的兵士已乱做一团,骑兵被步兵所阻,步兵想要攀到骑兵的马背,大水未到,自损极多。

李孝基里管得了许多,只是一味奔行逃离此地。

相对性命而言什么荣华富贵,成败胜负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李孝基只求逃脱水患,再不管天下之事,若能逃脱水窜,一天敬佛主一个猪头也无不可。可天不从人意,李孝基虽求爷爷告奶奶说若能逃得性命,管保祭天拜地敬鬼神可临时抱佛脚灵验的却少马儿不知为何,惊嘶一声摔倒在地。

马失前蹄,李孝基只顾逃命催马,猝不及防,一个狗抢屎摔在了地上,血流满面,狼狈不堪。

若是平日也就罢了,大不了伤筋动骨,可这时候地一个跟头,真是要了他的老命!

洪水滔滔下,失去了马儿,他焉有存活的机会?

大叫一声,〃天亡我也!,李孝基满腔悲愤,不明白为何自己宅心仁厚,不忍放水,反倒落了个被水吞噬的后果?

难道这世上,真的好心没有好报?

只感觉背后一股然的压力冲来,李孝基来不及再喊,整个人已被洪水吞了进去。只是临进洪水的那一刻,李孝基这才发现,不远处有一人向他冷笑。

那人赫然就是罗士信!

难道方才马失前蹄就是罗士信搞鬼?李孝基想到这里,迷茫中已问候了罗士信的十八代祖宗。洪水无情人更无情,就是带着最后的一丝痛恨,李孝基没入水中,再没有出现!

罗士信就在李孝基身边不远,他因为征战冲杀,离洪水到来反倒远一些。方才他见洪水,第一个念头也是逃命,可催马前行之际,马儿已难负重荷。

他和李孝基不同,李孝基地马儿是千里马,今天只在后方督战,并没有参与厮杀,是以洪水来到,跑起来端是飞快无比。罗士信厮杀了一天,人困马乏,全力催马之下,马儿竟然口吐白沫,倒毙在地。

这一战,竟然将马儿活生生地累死!

罗士信眼中已有泪,他知道自己对不起这匹马、对不起窦红线,可他已经无能为力。就算他有滔天的能力,又如何能抗的住滔天的洪水?

望着滔天的洪水,他甚至放弃了再逃的念头。

他现在唯一的念头,只是希望窦红线好好地活下去,只希望刘黑能逃得性命。战场厮杀到如今,他早不知道刘黑闼去了哪里!

这时候李孝基从他不远处策马弛过。

罗士信出手,他没有能力抢李孝基地战马,只是按了下手上的长枪。

枪头飙飞,一枪就打折了骏马地腿儿。

他怎能错过这绝佳的机会?

李孝基本可逃命,却没想到自己一世征战,竟明不白的死在罗士信手上。

可洪水转瞬即到,罗士信已无处!

面对死亡,整个沱水的兵士均是嘶吼悲叫,惶惶惊怖。只有罗士信脸色平静,丢了长枪,展开双臂,在洪水摩面扑来的那一刻,嘴角带着丝微笑。

他更像是自己走入了洪水之中,平静从!

洪水过后,不分李唐、河北,不分名将、勇士,不分人马、牲畜,所有的一切统统消失不见。洪水漫过去,深过丈许,混沌不堪,奔腾着向下流冲去。

洪水过后,本来惨烈壮观的岸边再看不到任何人的行踪,只见到旗帜、断枪、残甲飘零在水面,孤孤单单,无依无靠!……

李世民已等的心头火气。若是见到李孝基的话,他都有斩了李孝基的念头。他让李孝基诱敌之下,立刻掘堤放水,冲垮河北军,以求全胜。

这招够根、够毒,可李世民觉得,反正都是死,被淹死被杀死有什么区别?

战场怎么会不死人?不想死人,那不如回去守着婆孩子。

以一部分牺牲换得河北战场的大获全胜这就是好招。若不用水,从李世民的角度来看,唐军损失或许只有更多!

按照洪水地势头,从西南冲向东北,到如今他的位置已波及不到。李世民早早地带两千玄甲兵出狐狸前往高阳前地一片平原等候消息。

虽是连番雨下,河水暴涨,但蓄的大水到高阳肯定水势已弱,甚至不会有什么痕迹,河北军若还有残余,在这里就要遭遇最后一波屠戮。这时候还能活下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