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凤栖梧-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常恨他,也不过是恨铁不成钢的意思。老太太既要给他成家,这也是该当的,岂有逆着老太太不疼他的理。如今宝玉病着,儿子也是不放心。因老太太不叫他见我,所以儿子也不敢言语。我到底瞧瞧宝玉是个什么病。”王夫人见贾政说着也有些眼圈儿红,知道心里是疼的。便叫麝月扶了宝玉来。宝玉见了他父亲,麝月叫他请安,他便请了个安。贾政见他脸面很瘦,目光无神,大有疯傻之状,便叫人扶了进去。便想到:“自己也是望六的人了,如今又放外任,不知道几年回来。倘或这孩子果然不好,一则年老无嗣,虽说有孙子。到底隔了一层;二则老太太最疼的是宝玉,若有差错,可不是我的罪名更重了。”瞧瞧王夫人,一包眼泪,又想到她身上,复站起来说:“老太太这么大年纪,想法儿疼孙子,做儿子的还敢违拗?老太太主意该怎么便怎么就是了。但只姨太太那边不知说明白了没有?”王夫人便道:“姨太太是早应了的。只为蟠儿去了海口子那边经商,现在还未回来。”贾政又道:“长兄不在,妹妹也不好此时出嫁。况且贵妃的事虽不禁婚嫁,宝玉应照已出嫁的姐姐有九个月的功服,此时也难娶亲。再者我的起身日期已经奏明,不敢耽搁,这几天怎么办呢?”贾母想了一想:“说的果然不错。若是等这几件事过去,他父亲又走了。倘或这病一天重似一天,怎么好?只可越些礼办了才好。”想定主意,便说道:“你若给他办呢,我自然有个道理,包管都碍不着。姨太太那边我和你媳妇亲自过去求她。蟠儿那自有他媳妇儿在家,说是要救宝玉的命,诸事将就,自然应的。若说服里娶亲,当真使不得。况且宝玉病着,也不可教他成亲,不过是冲冲喜,我们两家愿意,孩子们又有金玉的道理,婚是不用合的了。即挑了好日子,按着咱们家分儿过了礼。赶着挑个娶亲日子,一概鼓乐不用,倒按宫里的样子,用十二对提灯,一乘八人轿子抬了来,照南边规矩拜了堂,一样坐床撒帐,可不是算娶了亲了么。宝丫头心地明白,是不用虑的。若有个明白人常劝他更好。他又和宝丫头合的来。再者姨太太曾说,宝丫头的金锁也有个和尚说过,只等有玉的便是婚姻,焉知宝丫头过来,不因金锁倒招出他那块玉来,也定不得。从此一天好似一天,岂不是大家的造化。这会子只要立刻收拾屋子,铺排起来。这屋子是要你派的。一概亲友不请,也不排筵席,待宝玉好了,过了功服,然后再摆席请人。这么着都赶的上。你也看见了他们小两口的事,也好放心的去。”贾政听了,原不愿意,只是贾母做主,不敢违命,勉强陪笑说道:“老太太想的极是,也很妥当。只是要吩咐家下众人,不许吵嚷得里外皆知,这要耽不是的。姨太太那边,只怕不肯;若是果真应了,也只好按着老太太的主意办去。”贾母道:“姨太太那里有我呢。你去吧。”贾政答应出来,心中好不自在。因赴任事多,部里领凭,亲友们荐人,种种应酬不绝,竟把宝玉的事,听凭贾母交与王夫人妩瑶了。惟将荣禧堂后身王夫人内屋旁边一大跨所二十余间房屋指与宝玉,余者一概不管。贾母定了主意叫人告诉他去,贾政只说很好,此是后话。

且说宝玉见过贾政,麝月扶回里间炕上。因贾政在外,无人敢与宝玉说话,宝玉便昏昏沉沉的睡去。贾母与贾政所说的话,宝玉一句也没有听见。麝月等却静静儿的听得明白。头里虽也听得些风声,到底影响,只不见宝钗过来,却也有些信真。今日听了这些话,心里方才水落归漕,倒也喜欢。嘴上只笑着和宝玉道:“宝玉,老太太给你娶媳妇儿了。”宝玉只看着她傻笑。麝月忍泪说道:“宝姐姐给你做媳妇呢,可好不好?”宝玉听了嘻嘻笑道:“媳妇儿?要林妹妹。”麝月只得哄道:“不是林妹妹,是宝姐姐。”宝玉听了拍腿大哭:“不要,要林妹妹,林妹妹是媳妇儿!”麝月听了这话,忙上前哄劝,心里转喜为悲,想着:“这件事怎么好?老太太、太太哪里知道他心里的事。一时高兴说给他知道,原想要他病好。若是他仍似前的心事,初见林姑娘便要摔玉砸玉;后来因为紫鹃说了句顽话儿,便哭得死去活来。若是如今和他说要娶宝姑娘,竟把林姑娘撂开,除非是他人事不知还可,若稍明白些,只怕不但不能冲喜,竟是催命了!我再不把话说明,这个祖宗再闹一场,命不就没了么。”麝月想定主意,待等贾政出去,叫檀云照看着宝玉,便从里间出来,走到王夫人身旁,悄悄的请了王夫人到贾母后身屋里去说话。贾母只道是宝玉有话,也不理会,还在那里打算怎么过礼,怎么娶亲。

那麝月同了王夫人到了后间,便跪下哭了。王夫人不知何意,把手拉着她说:“好端端的,这是怎么说?有什么委屈起来说。”麝月道:“这话奴才是不该说的,这会子因为没有法儿了。”王夫人道:“你慢慢说。”麝月道:“宝玉的亲事老太太、太太已定了宝姑娘了,自然是极好的一件事。只是奴才刚才略提了一句,宝玉便哭喊着要林姑娘做媳妇。这话若知道的人说是句顽话,若是让别人听见,宝姑娘那里还不知怎么说呢。”王夫人道:“这话是怎么来的。这孩子都成这样了,怎么还记得什么林妹妹不林妹妹的。人家现在过的好好的,偏他病成这样还记挂着人家。只是现在也由不得咱们了,刚才老爷说的话想必都听见了,你看他的神情儿怎么样?”麝月道:“如今宝玉若有人和他说话他就笑,没人和他说话他就睡。所以头里的话却倒都没听见。”王夫人忍不住流下泪来,怎么自己命就这么苦,一向令人交口称赞的女儿如今死的不明不白,而唯一的儿子又病成这副模样,居然还口口喊着那死丫头,真是恨死人了!

ps:

今天有事一更,明天三更补上……

正文、第四回 坊间之谈

熙凤又醉又唱,眼中仿佛汪了一池秋水一般,两只柳叶垂珍珠坠子不住的打晃儿,颊上如擦了胭脂一般红润,眉稍眼角越添了许多丰韵,水溶又是爱又是喜,打量左右索性没人,偷着亲了又亲,直吻的熙凤站不住脚,眼睛也迷蒙起来,方半搂半抱着将熙凤带回红香圃中,香薷几个丫头忙过来扶过去,用过水,又吃了两盏酽茶。柠檬见了心里止不住嘟囔着,忙命将醒酒石拿来给她衔在口内,一时又命她喝了一些酸汤,方才觉得好了些。水溶一身簇新袍子也被她拉扯揉搓的变了形,好容易安顿熙凤睡下,方回去自换衣服不提。熙凤要了两遍水喝,身子图不得,便靠在柠檬身上,“好柠檬,心跳的厉害。”柠檬嗔道:“谁叫你尽力灌起来。”香薷也披着外衣过来服侍着,柠檬道:“不用起来了,都去睡罢。”服侍了熙凤喝水,熙凤枕了那红香枕,身子一歪,便睡着了。柠檬见熙凤醉的很,恐她再唾酒,只得和衣在对面榻上倒下。李延梦与水溶一个院子,水溶回来脸上一直挂着笑,洗漱的时候居然还哼起了小调儿,正是熙凤唱的那首“女儿情”。李延梦穿着素白棉纱小袄子,下面绿绫弹墨袷裤,散着裤脚,听了隔壁的声音,嘴里不由哼了一声,蹬了鞋子睡倒在床*上,可惜半宿不曾睡着,翻来覆去的闹心。水溶可不知他在那失眠,只觉心里甜滋滋的,倒睡了个好觉。

大家黑甜一觉,不知所之。及至天明,柠檬睁眼一看,只见天色晶明,忙说:“可迟了。”向对面床上瞧了一瞧,只见熙凤早已撇开了枕头,睡犹未醒。连忙起来叫她。熙凤坐起来,犹发怔揉眼睛。柠檬笑道:“姑娘好嗓子,奴婢服侍这么多年倒是头一次听见。”熙凤听了不由红了脸笑道:“怕什么,哪个能听见。”香薷端了脸盆进来。嘻嘻笑道:“应该是哪个没听见。那歌儿传的可远呢,连林府花圃里的刘大爷都听住了,说是比仙乐都好听呢!”熙凤听了,方握住脸笑起来,想着昨夜水溶眸中浓浓的柔情以及那火热的吻,自己就忍不住红到了耳朵根,不过这样偶尔一两次也能增进二人的感情不是?

水溶熙凤洗漱后用了些早餐,便与林远志和黛玉告别。黛玉用帕子捂着嘴,生怕一不小心便泪流成河。熙凤拉了拉黛玉的手,转头笑着嘱咐多罗耶道:“好好照顾我妹子。可不行欺负了她。否则,将来你就是回茜香了,我也打过去给妹子报仇。”多罗耶摸了摸头,瞥了一眼黛玉笑道:“凤姐姐,这我哪儿敢哪?”众人忍不住笑起来。水溶则与林远志拱手道:“金陵那边还望林兄多多照看。”林远志谦道:“哪里。哪里。还是王伯父照看我们的地方多。”林远志自从考取功名,回苏州任职后,林家一族振兴的希望就落在了他身上。此时他不说在族中一言九鼎吧,但也是有很多话语权的。林家传承了百年香火,在金陵一地也有不少亲戚,这样与王忠一家互相照应着,多少能让水溶和熙凤回京时安下心来。送君千里终有一别。熙凤依依不舍的上了马车,水溶李延梦也飞身上马,不一会儿便绝尘而去。林远志、黛玉一直望到看不到人影后方回去不提。

熙凤不是个爱娇的性子,车把式赶车赶的也稳当,三人几日间已行了不远,临近京城只剩三分之一的路程了。路过一个小镇。熙凤忽在车内听见道儿上人说道:“人要发财也容易的很。”那个问道:“怎么见得?”这个人又道:“今日听见那京城荣府里丢了什么哥儿的玉了,贴着招帖儿,上头写着玉的大小式样颜色,说有人捡了送去,就给一万两银子;送信的还给五千呢。”熙凤虽未听得如此真切。心里顿时知道这是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丢失了。想着这时元妃已殁,贾宝玉又是疯疯呆呆的,若黛玉还在贾府里,这时候已经被算计的马上就要死去了。还好自己早已将黛玉带出,如今幸福的准备待嫁,和这个道貌岸然的贾府没了半分干系。见马车停了下来,原是水溶叫她下来临时歇歇脚,顺便吃些东西。柠檬扶下熙凤,原是一家路边的小茶馆。刚才那几个议论的男人都坐在一桌上,桌上只摆着几碗粗茶。熙凤想听那几人说话,便悄悄坐了旁边的桌子,点了些茶水点心吃着。

只听有人问道:“那是什么宝玉啊?值得这么多银子。”那人回道:“这个就说来话长了。那贾府的荣国府二老爷生的那个哥儿从娘胎里衔来的一块玉,只有鹅卵大小,上面还带着些字样。听人说那是块通灵宝玉,能驱邪招财的,那哥儿丢了玉之后人都变傻了,就等着这块玉救命呢!再说人家荣国府是什么人家,这几千上万两银子在人那不过是拔根寒毛的事,哪有他们家的哥儿值钱呢!”众人听了嘴里都啧啧不停。“那到底有没有人拾到去领赏啊?”有人又好奇的问道。“这个倒没听说。只是我邻居家的牛二跟我说,他家有亲戚是在那荣国府当差的。那悬赏下来之后,还真有个穷怕了的人拿着块玉去了。那家内人们听见,自然喜欢的了不得,便说:‘拿来,我给你回去。’那人就便怀内掏出赏格来,指给门上人瞧,‘这不是你府上的帖子么,写明送玉来的给银一万两。二太爷,你们这会子瞧我穷,回来我得了银子,就是个财主了。别这么待理不理的。’话说的倒挺硬,那门上的人听了也不敢小觑他,只说道:‘你到底略给我瞧一瞧,我好给你回去。’那人初倒不肯,后来听人说得有理,便掏出那玉,托在掌中一扬说:‘这是不是?’那贾家的众家人原是在外服役,只知有玉,也不常见,今日才看见这玉的模样儿了。急忙跑到里头,抢头报似的。正巧那日贾府的一位爷在家,听了这消息倒也喜欢,忙去禀知了贾府的老太太。那老太太自然是喜不自禁,快叫人请了那人到书房内坐下,说是将玉取来一看,若真是的话即便送银。那人只得将一个红绸子包儿送过去。打开一看,倒真是一块晶莹美玉。”这说客说的累了,端起茶碗来吃茶,旁人听的着急,忙催他:“别卖关子啊,接着说,茶一会儿再吃。”那人倒也好说话,只匆匆喝下一碗茶去,便接着说道:“那玉倒是块好玉,细看上面的字也仿佛认得出来,什么“除邪祟“等字。便急急的递去给那贾老太太看。那老太太打开看时,只见那玉比先前昏暗了好些。一面擦摸,老眼昏花倒看不真,后来拿出眼镜儿来,戴着一瞧,只说:‘奇怪,这块玉倒是的,怎么把头里的宝色都没了呢?’别的家人也都认不清到底是不是,最后只得拿去给那哥儿自己辨认。谁知那哥儿刚刚睡醒,正睡眼朦胧,接在手里也没瞧,便往地上一撂,只哭说这玉是假的拿来哄他的。”一人便奇了:“别人都认不出来,他傻呆呆的怎么还知道不是呢?”他人便道:“这不用说了。他那玉原是胎里带来的一种古怪东西,自然他有道理。想来这个必是人见了帖儿照样做的。”大家此时恍然大悟。

“后来呢?那家伙一定吃了一顿好打吧?”有人幸灾乐祸。那说客笑呵呵道:“可不是,穷怕了的人什么做不出。人家把玉拿进去辨认,这边使人看着不让他走,他在那等了半日不见人来,正在那里心里发虚,只见里面那位爷气忿忿地走出来了,见他便骂道:‘好大胆,我把你这个混帐东西!这里是什么地方儿,你敢来掉鬼!’回头叫来好些个小厮让取了绳子去捆起他来。等贾府老爷回来问明了,就把他送到衙门里去。”众人都只道:“活该,活该。那贾府是什么人家,他也敢去捋老虎须子,这回这顿打是少不得的。”那说客摇头笑道:“那人起先自唬的手足无措,见这般势派,知道难逃公道,只得跪下给人家碰头,口口声声只叫:‘老太爷别生气。是我一时穷极无奈,才想出这个没脸的营生来。那玉是我借钱做的,我也不敢要了,只得孝敬府里的哥儿顽罢。’不过人家贾府家大业大,什么好东西没见过,如何希罕他那块破玉。最后只吓唬了一番,便撵了他走。那人赶忙磕了两个头,抱头鼠窜而去。从此那京城街上便闹动了“贾宝玉弄出‘假宝玉’来的故事来。”众人听了莫不摇头晃脑品评一番,熙凤这边也听的住了。看那说客三十余岁,长的一副憨厚模样,没想到讲起坊间故事奇闻来倒绘声绘色的,若放到酒楼里去说书必是合适的。想那贾家一味的追名逐利,如今这幅光景看下来,这破败之相是跑不了了。

ps:

文文马上60w了,离完结还远吗?

正文、第五回 龙颜大怒

“岂有此理!”水曜将御桌上的折子扫了一地,下面的小太监唬的跪了一地,不敢发出半点声音。在一旁“红袖添香”的柔妃也唬的一愣,然后嘴角弯起,轻移莲步,将散落一地的折子一一捡起,柔声道:“陛下也注意些身子,什么大事儿犯得上这么生气?”柔妃出身民间,是一个江南的小家碧玉。当年水曜“微服私访”的时候偶然遇见的,因喜爱她温柔似水、小意温存才将她带回来,这些年来一直恩宠不断。想她不过一平民女子,再宠*爱她也不会出现那些强横的外戚,放在身边也能愉悦身心。柔妃也是个聪明的,当年就瞧见这“黄老爷”出身不俗,才特意采莲之时唱了一首“采莲曲”,引得水曜的喜欢,进而留在了身边颇受宠*爱。位份也随之上涨,由最原来的常在、贵人到今天的妃位,虽说也因诞下十六皇子母凭子贵,但也不得不赞一下柔妃笼络君王的手段。水瑶勃然大怒的时候旁人不敢出声,独有她能用自己的法子将水曜哄笑,这回又是如此。水曜长吁了一口气,道:“这帮臣子都当我这皇帝是个死人吗?天天不是结党私营,就是贪污受贿 ,没半点干净的。贤德妃刚逝去几天,他们家的男人却没半点警醒,这不,又和几个江南大臣暗中会面去了。还有那王子腾,打量着我对他宽容了些,居然还敢笼络了人准备举老八成事,我这老子还没死呢,就准备翘我的位置了。”

柔妃微微一笑,自己出身低微,小十六又仅三四岁,就是想着皇帝的位子也没那个资本,只能靠着皇帝将来混个富贵闲王的位子就可以了。再说水曜春秋鼎盛,现今不过四十多岁,正是龙精虎猛的时候。连太子都没立下,哪里容得这些皇子们胡作非为,觊觎他的位子。除了早死的老大,不成器的老二。病弱的老三,老四、老八和老十都不是安分的,他们几个不是母亲的位份高,就是舅家的势力大,仗着这些暗自里结党私营,以谋后事。水曜当然知道这些皇子们不能安分,只是不太过分的话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可是有些人却任意招摇,拉帮结伙,生怕别人不知道这太子之位是他的。水曜的火儿蹭蹭往上冒。京城“四大家族”自打祖上开江山以来便存在了,史、薛两家已不成气候,贾家除了元妃再没别的优势,王家的王子腾却是个人物,本看在他为官还算严谨的份上好歹保全他一族的体面。谁知竟也是个心大的。得了自己的恩宠不思鞠躬尽瘁的为皇家办事,反而勾结了不少王公大臣一同做起了这种谋逆反之事,水曜哪能再容他。桌上几乎一半的折子是参那贾、王两家的,不说家风不正,扒灰的扒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什么逼死人命、孝期娶亲之事更不胜枚举。现在居然也敢和王子腾里应外合做这等事情,真不把这皇帝老儿放在眼里。遂先“殁”了元妃,又“病死”了王子腾,贾家就像一只待宰的绵羊,此时还傻愣愣的不知前途堪忧。

要说王子腾病死的事也就贾家那些傻帽儿相信他是病死的,当初王子腾处于官位屡屡上升之时。四大家族亦盛。而王子腾处于失势阶段时,整个四大家族之势亦渐失。如今这么多人弹劾贾家,这其中的关键原因就在于失去了王子腾这个靠山,王子腾已渐渐失去朝廷对他的宠信或重用。后来的王子腾之死,则是四大家族走向彻底衰败的根本原因。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王子腾死后,元春亦因病突然死亡,也属暴病而亡之类。这个时间便有外面的人搜寻贾府之事,掀翻风月案,暴光贾府丑闻,这其中的症结便在于王子腾以及元春在“立储”上的行为,导致水曜勃然大怒,否则,不可能在二十几天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四大家族中的两个地位最高且都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会相继暴病而亡。如果不是王子腾与皇帝的关系出现问题,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