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四书集注-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柴也愚 〔1〕,参也鲁〔2〕,师也辟〔3〕,由也喭。〔4〕 

        〔1〕柴,孔子弟子,姓高,字子羔。愚者,知不足而厚有馀。《家语》记其“足不履影,启 

      蛰不杀,方长不折。执亲之丧,泣血三年,未尝见齿。避难而行,不径不窦”,可以见其为人 

      矣。  〔2〕鲁,钝也。程子曰:“参也竟以鲁得之!”又曰:“曾子之学,诚笃而已。圣门 

      学者,聪明才辩不为不多,而卒传其道,乃质鲁之人尔。故学以诚实为贵也。”尹氏曰:“曾 

      子之才鲁,故其学也确,所以能深造乎道也。” 〔3〕辟,婢亦反,便辟也。谓习于容止,少 

      诚实也。 〔4〕喭,五旦反,粗俗也。传称喭者,谓俗论也。杨氏曰:“四者性之偏,语之使 

      知自励也。”吴氏曰:“此章之首,脱‘子曰’二字。或疑下章 ‘子曰’当在此章之首,而通 

      为一章。” 

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1〕。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2〕” 

        〔1〕庶,近也,言近道也。屡空,数至空匮也。不以贫窭动心而求富,故屡至于空匮也。言 

      其近道,又能安贫也。 〔2〕命,谓天命。货殖,货财生殖也。亿,意度也。中,去声。言子 

      贡不如颜子之安贫乐道,然其才识文明,亦能料事而多中也。程子曰:“子贡之货殖,非若后 

      人之丰财,但此心未忘耳。然此亦子贡少时事,至闻性与天道,则不为此矣。”范氏曰:“屡 

      空者,箪食瓢饮屡绝而不改其乐也。天下之物,岂有可动其中者哉?贫富在天,而子贡以货殖 

      为心,则是不能安受天命矣。其言而多中者,亿而已,非穷理乐天者也。夫子尝曰: ‘赐不幸 

      言而中,是使赐多言也。’圣人之不贵言也如是。” 

子张问善人 〔1〕之道。子曰:“不践迹,亦不入于室。”〔2〕 

        〔1〕善人,质美而未学者也。〔2〕程子曰:“践迹,如言循途守辙。善人虽不必践旧迹而自 

      不为恶,然亦不能人圣人之室也。”张子曰:“善人,欲仁而未志于学者也。欲仁,故虽不践 

      成法,亦不蹈于恶,有诸己也。由不学,故无自而入圣人之室也。” 

子曰:“论笃是与〔1〕,君子者乎?色庄者乎?”〔2〕 

… 页面 83…

        〔1〕与,如字。 〔2〕言但以其言论笃实而与之,则未知其为君子者乎?为色庄者乎?言不 

       可以言貌取人也。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冉有问: 
 “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 ‘有父兄在’;求也问 ‘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 
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1〕,故退之。”〔2〕 

        〔1〕兼人,谓胜人也。 〔2〕张敬夫曰:“闻义固当勇为,然有父兄在,则有不可得而专者。 

       若不禀命而行,则反伤于义矣。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则于所当为,不患其不 

       能为矣;特患为之之意或过,而于所当禀命者有阙耳。若冉求之资真失之弱,不患其不禀命也; 

       患其于所当为着逡巡畏缩,而为之不勇耳。圣人一进之,一退之,所以约之于义理之中,而使 

       之无过不及之患也。” 

子畏于匡,颜渊后 〔1〕。子曰:“吾以女〔2〕为死矣。”曰:“子在,回 
何敢死?” 〔3〕 

        〔1〕后,谓相失在后。 〔2〕女,音汝。〔3〕何敢死,谓不赴门而必死也。胡氏曰:“先王 

       之制,民生于三,事之如一。惟其所在,则致死焉。况颜渊之于孔子,恩义兼尽,又非他人之 

       为师弟子者而已。即夫子不幸而遇难,回必捐生以赴之矣。捐生以赴之,幸而不死,则必上告 

       天子、下告方伯,请讨以复讎,不但已也。夫子而在,则回何为而不爱其死,以犯匡人之锋乎?”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1〕”子曰:“吾以子为异之问,曾 
由与求之问〔2〕!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3〕,不可则止〔4〕。今由与求 
也,可谓具臣 〔5〕矣。”曰:“然则从之者与?〔6〕”子曰:“弑父与君, 
亦不从也。” 〔7〕 

        〔1〕与,平声。子然,季氏子弟。自多其家得臣二子,故问之。 〔2〕异,非常也。曾,犹 

       乃也。轻二子以抑季然也。 〔3〕“以道事君”者,不从君之欲。〔4〕“不可则止”者,必行 

       己之志。〔5〕具臣,谓备臣数而已。〔6〕与,平声。意二子既非大臣,则从季氏之所为而已。 

        〔7〕言二子虽不足于大臣之道,然君臣之义则闻之熟矣,弑逆大故必不从之。盖深许二子以 

       死难不可夺之节,而又以阴折季氏不臣之心也。 尹氏曰:“季氏专权僭窃,二子仕其家而不 

       能正也,知其不可而不能止也,可谓具臣矣。是时季氏已有无君之心,故自多其得人,意其可 

       使从己也。故曰: ‘弑父与君,亦不从也。’其庶乎二子可免矣。”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 〔1〕。子曰:“贼夫人之子。〔2〕”子路曰:“有民人 
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然后为学?〔3〕”子曰:“是故恶夫佞者。”〔4〕 

        〔1〕子路为季氏宰而举之也。〔2〕夫,音扶,下同。贼,害也。言子羔质美而未学,遽使治 

       民,適以害之。 〔3〕言治民、事神皆所以为学。 〔4〕恶,去声。治民、事神,固学者事, 

       然必学之已成,然后可仕以行其学。若初未尝学,而使之即什以为学,其不至于慢神而虐民者 

       幾希矣。子路之言,非其本意,但理屈辞穷,而取辩于口以御人耳。故夫子不斥其非,而特恶 

       其佞也。范氏曰:“古者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盖道之本在于修身,而后及于治人, 

       其说具于方册;读而知之,然后能行,何可以不读书也?子路乃欲使子羔以政为学,失先后本 

       末之序矣。不知其过而以口给御人,故夫子恶其佞也。” 

子路、曾皙 〔1〕、冉有、公西华侍坐〔2〕。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 
吾以也 〔3〕。居则曰: ‘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4〕”子路 

… 页面 84…

率尔〔5〕而对曰:“千乘〔6〕之国,摄。〔7〕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8〕, 
因〔9〕之以饥馑〔10〕;由也为之,比〔11〕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12〕 
也。”夫子哂 〔13〕之。“求!尔何如?〔14〕”对曰:“方六七十,如五 
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15〕”“赤! 
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16〕。宗庙之事〔17〕,如会同〔18〕, 
端章甫 〔19〕,愿为小相〔20〕焉。”“点!尔何如?”鼓瑟希〔21〕,铿 
  〔22〕尔,舍〔23〕瑟而作〔24〕。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25〕。”子 
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26〕者,春服〔27〕既成。 
冠 〔28〕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29〕,风乎舞雩〔30〕,咏 〔31〕 
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32〕”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 
 “夫〔33〕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 
何哂由也? 〔34〕”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35〕”“唯 
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36〕”“唯赤则 
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37〕 

        〔1〕皙,曾参父,名点。〔2〕坐,才卧反。 〔3〕长,上声。言我虽年少长于女,然女勿以 

      我长而难言。盖诱之尽言以观其志,而圣人和气谦德,于此亦可见矣。 〔4〕言女乎居,则言 

       “人不知我”。如或有人知女,则女将何以为用也?〔5〕率尔,轻遽之貌。 〔6〕乘,去声。 

        〔7〕摄,管束也。〔8〕二千五百人为师,五百人为旅。〔9〕因,仍也。 〔10〕饥,音机。 

      馑,音仅。菜不熟曰饥,菜不熟曰馑。  〔11〕比,必二反,下同。 〔12〕方,向也,谓向 

      义也。民向义,则能亲其上、死其长矣。〔13〕哂,诗忍反,微笑也。 〔14〕“求,尔何如”, 

      孔子问也,下放此。  〔15〕方六七十里,小国也。如,犹或也。五六十里,则又小矣。足, 

      富足也。俟君子,言非己所能。冉有谦退,又以子路见哂,故其辞益逊。  〔16〕公西华志于 

      礼乐之事,嫌以君子自屑,故将言己志而先为逊辞,言未能而愿学也。 〔17〕宗庙之事,谓祭 

      祀。 〔18〕诸侯时见曰会,众覜曰同。〔19〕端,玄端服。章甫,礼冠。 〔20〕相,去声, 

      赞君之礼者。言“小”,亦谦辞。 〔21〕四子侍坐,以齿为序,则点当次对。以方鼓瑟,故 

      夫子先问求、赤而后及点也。希,间歇也。 〔22〕铿,苦耕反。  〔23〕合,上声。 〔24〕 

      作,起也。 〔25〕撰,士免反,具也。  〔26〕莫春,和煦之时。  〔27〕春服,单袷之衣。 

        〔28〕莫、冠,并去声。 〔29〕浴,盥濯也,今上已祓除是也。沂,鱼依反,水名,在鲁城 

      南,地志以为有温泉焉,理或然也。  〔30〕风,乘凉也。雩,音于。舞雩,祭天祷雨上处, 

      有壇树木也。  〔31〕咏,歌也。〔32〕曾点上学,盖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 

      充满,无少欠阙,故其动静之际,从容如此。而其言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上位,乐其日用之 

      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 

      言外,视三子之规规于事为之末者,其气象不侔矣,故夫子叹息而深许之。而门人记其本末独 

      加详焉,盖亦有以识此矣。 〔33〕夫,音扶。 〔34〕点以子路之志乃所优为,而夫子哂之, 

      故请其说。  〔35〕夫子盖许其能,特哂其不逊。 〔36〕与,平声,下同。曾点以冉求亦欲 

      为国而不见哂,故微问之。而夫子之答无贬辞,盖亦许之。  〔37〕此亦曾皙问而夫子答也。 

       “孰能为之大”,言无能出其右者,亦许之之辞。程子曰:“古之学者,优柔厌饫,有先后 

      之序。如子路、冉有、公西赤言志如此,夫子许之,亦以此自是实事。后之学者好高,加入游 

      心千里之外,然自身却只在此。”又曰:“孔子与点,盖与圣人立志同,便是尧、舜气象也。 

      诚异三子者之撰,特行有不掩焉耳,此所谓狂也。子路等所见者小。子路只为不达为国以礼道 

      理,是以哂之。若达,却便是这气象也。”又曰:“三子皆欲得国而治之,故夫子不取。曾点, 

      狂者也,未必能为圣人之事,而能知夫子之志,故曰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言乐而 

      得其所也。孔子之志,在于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万物莫不遂其性。曾点知 

      之,故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又曰:“曾点、漆雕开,已见大意。” 

… 页面 85…

                                     颜渊第十二 

     凡二十四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1〕。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2〕。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3〕”颜渊曰:“请问其目。〔4〕”子曰:“非 
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5〕”颜渊曰:“回虽不敏,请 
事斯语 〔6〕矣。” 

        〔1〕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 

      为仁者,所以全其心之德也。盖心之全德,莫非天理,而亦不能不坏于人欲。故为仁者必有以 

      胜私欲而复于礼,则事皆天理,而本心之德复全于我矣。 〔2〕归,犹与也。又言一日克己复 

      礼,则天下之人皆与其仁,极言其效之甚速而至大也。 〔3〕又言为仁由己,而非他人所能预, 

      又见其机之在我而无难也。日日克之,不以为难,则私欲净尽,天理流行,仁不可胜用矣。程 

      子曰:“非礼处便是私意。既是私意,如何得仁?须是克尽己私,皆归于礼,方始是仁。”又 

       曰:“克己复礼,则事事皆仁,故曰天下归仁。”谢氏曰:“克己,须从性偏难克处克将去。” 

        〔4〕目,条件也。颜渊闻夫子之言,则于天理人欲之际,已判然矣,故不复有所疑问,而直 

      请其条目也。 〔5〕非礼者,己之私也。勿者,禁止之辞。是人心之所以为主,而胜私复礼之 

      机也。私胜,则动容周旋无不中礼,而日用之间,莫非天理之流行矣。 〔6〕事,如“事事” 

      之事。“请事斯语”,颜子默识其理,又自知其力有以胜之,故直以为己任而不疑也。程子曰: 

       “颜渊问克己复礼之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四者身之用 

      也,由乎中而应乎外、制于外,所以养其中也。颜渊事斯语,所以进于圣人。后之学圣人者, 

      宜服膺而勿失也。因箴以自警,其《视箴》曰:‘心兮本虚,应物无迹。操之有要,视为之则。 

      蔽交于前,其中则迁。制之于外,以安其内。克己复礼,久而诚矣。’其《听箴》曰:‘人有 

      秉彝,本乎天性。知诱物化,遂亡其正。卓彼先觉,知止有定。闲邪存诚,非礼勿听。’其《言 

      箴》曰:“人心之动,因言以宣。发禁躁妄,内斯静专。矧是枢机,兴戎出好。言凶荣辱,惟 

      其所召。伤易则诞,伤烦则支。己肆物忤,出悖来违。非法不道,钦哉训辞!’其《动箴》曰: 

        ‘哲人知幾,诚之于思。志士励行,守之于为。顺理则裕,从欲惟危。造次克念,战兢自持。 

      习与性成,圣贤同归。’”愚按:此章问答,乃传授心法切要之言。非至明不能察其幾,非至 

      健不能致其決。故惟颜子得闻之,而凡学者亦不可以不勉也。程子之箴,发明亲切,学者尤宜 

      深玩。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1〕敬以持己,恕以及物,则私意无所容而心德全矣。内外无怨,亦以其效言之,使以自考 

      也。程子曰:“孔子言仁,只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看其气象,便须心广体胖, 

      动容周旋中礼。惟谨独,便是守之之法。或问: ‘出门、使民之时,如此可也;未出门、使民 

      之时,如之何?’曰:此俨若思时也,有诸中而后见于外。观其出门、使民之时,其敬如此, 

      则前乎此者敬可知矣,非因出门、使民然后有此敬也。”愚按:克己复礼,乾道也;主敬行恕, 

      坤道也。颜、冉之学,其高下浅深,于此可见。然学者诚能从事于敬恕之间而有得焉,亦将无 

       己之可克矣。 

司马牛 〔1〕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2〕”曰:“其言也讱,斯谓 
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3〕 

        〔1〕司马牛,孔子弟子,名犁,向魋之弟。〔2〕讱,音刃,忍也,难也。仁者心存而不放, 

… 页面 86…

       故其言若有所忍而不易发,盖其德之一端也。夫子以牛多言而躁,故告之以此。使其于此而谨 

      之,则所以为仁立方,不外是矣。 〔3〕牛意仁道至大,不但如夫子之所言,故夫子又告之以 

      此。盖心常存,故事不苟;事不苟,故其言自有不得而易者,非强闭之而不出也。杨氏曰:“观 

      此及下章再问之语,牛之易其言可知。”程子曰:“虽为司马牛多言故及此,然圣人之言,亦 

      止此为是。”愚谓牛之为人如此,若不告之以其病之所切,而泛以为仁之大概语之,则以彼之 

      躁,必不能深思以去其病,而终无自以入德矣。故其告之如此。盖圣人之言,虽有高下大小之 

       不同,然其切于学者之身,而旨为入德之要,则又初不异也。读者其致思焉。 

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1〕”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 
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2〕 

        〔1〕向魋作乱,牛常忧惧。故夫子告之以此。〔2〕疚,病也。夫,音扶。牛之再问,犹前章 

      之意,故复告之以此。言由其平日所为无愧于心,故能内省不疚,而自无忧惧,未可遽以为易 

      而忽之也。晁氏曰:“不忧不惧,由于德全而无疵。故无人而不自得,非实有忧惧而强排遣之 

       也。”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1〕”子夏曰:“商闻之矣〔2〕: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3〕。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 
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4〕 

        〔1〕牛有兄弟而云然者,忧其为乱而将死也。 〔2〕盖闻之夫子。〔3〕命禀于有生之初,非 

      今所能移。天莫之为而为,非我所能必,但当顾受而已。 〔4〕既安于命,又当修其在已者。 

       故又言苟能持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