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间之丑颜农女-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青黄不接一直要持续到农历四五月,这期间不能总靠大白菜,有南边运来的菜,成本太高,还是自家种的便宜,要是有条件,就在地下埋烟道,把整个屋子都培养成暖房,最近她又加种了豆角,黄瓜,丝瓜,青辣椒,还有韭菜,其中就属韭菜长的最快,割下一茬又长出新的。

爹在镇上带回来张大娘做的水晶肘花,家里再补上几个菜就行,崔奶奶是预备炖鱼,里面加点土豆,冬日里还是吃炖菜最好,有热汤觉得吃着舒心。

正月初六是求顺送穷鬼的日子,家里有那一些旧年的破衣裳,都要扔出门几件用大火焚烧,然后检查家里的卫生,要好好的打扫,还不到午时,村里家家户户都出门烧衣裳,满村的烟火气。

青璃家也由娘刘氏带着,找了一块没有杂草的空地,烧旧年剩下的满是补丁的衣裳,家里条件好之后,没人穿,都在今天用来打发穷鬼。

出门的时候青璃故意的回头瞄了一眼刘小花家,院门是虚掩着,灶间上方的烟囱冒着袅袅的烟,显示有人居住。

青璃看完之后回头,正好和二姐青蔷来个脸对脸,“二姐,你瞅啥呢?”

青璃明知故问,但是莫青蔷也很羞涩,就道,“没,没什么。”

二姐完全没了以前的麻利劲,这是英雄救美的老套戏码,然后美女觉得无以为报,以身相许,问题是女主是她的二姐啊,男主还是个来历不明长相平平的,这让天生的外貌协会情何以堪,怎么说男主也得是淳于魔头那种吧,虽然冷了点,好歹长相过关!青璃就是胡思乱想,完全忽略淳于谙也救她一命的事,等以后二人成亲的时候,她才恍然大悟,她自己才是那种老套戏码中的女主,当然,这是后话。

晚上全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爹又恢复平日里的儒雅,一直不停的劝刘沐和银杏多吃,还介绍了张大娘做的水晶肘花。

“好吃!这西红柿我都好久没吃过了!还有酱茄子,下饭啊!”

莫子松一边吃一边念叨,全家人吃的最快的就是这两盘新上来的青菜,这在年节里,家家户户基本上肉都能吃上,但是青菜要比肉珍贵的多。

“啊,这酱茄子有些微甜,但是真香啊,姑,这是你家下的大酱还是做菜的时候放了糖?”

这酱茄子是二妮做的,是打南边的手法,直接把整个茄子放油锅爆炒,快熟的时候用炒菜的铲子把且茄子弄碎,然后淋上酱汁和切好的青辣椒。还有一种手法是灯笼茄子,需要在茄子上切刀花,刀花的空隙放上肉馅,然后加点水焖起来。

“我家下的大酱,你璃表妹说这样味道好,我想着左右试验一下,做肉酱也好吃,明个让二妮做点面条,然后咱家里吃炸酱面,我记得黄瓜也有几根吧。”

炸酱面也是全家人喜欢的味道,做卤子的时候加点茄子的碎块,和肉在一起,吃起来滑嫩,黄瓜切丝,堆在面条的上头,然后自己那么一拌,口味重的还可以切点小咸菜吃。

“我真是来对了,我要是回家得胖几斤。”

银杏掐着小脸儿,这几天不少吃,冬日里也不动弹,都觉得自己胖了一圈,有些小肚子。

“那你别走了,一直在家里住下吧。”

娘刘氏很喜欢银杏的娇憨,也打趣一句,才来几天而已,银杏就整天念叨自己的脸圆了。

“那我不是要成了大胖子!”

银杏不停的晃脑袋,村里地主的闺女就是个大胖子,整天还爱吃肥肉,上次出门坐轿子,把四个轿夫给的气喘吁吁,结果有一个人没支持住,摔倒,轿子直接翻到沟里去,那个地主的闺女从轿子弹出去,和球一样滚了好久。

“胖点有什么不好,非得瘦不拉几的没二两肉好?胖才是富态呢!”

这个时候的人审美还算正常,但是普遍认为微胖点的有福气,那些瘦的和豆芽菜似的闺女明显不受青睐,妇人们认为太瘦的人命薄,其实还不是没吃饱饭饿成那样的,有多少人是天生怎么吃都不胖的体质。

晚饭之后,青璃想进屋和爹娘说大哥的事,结果被二姐抢了先,她只好出门,和表姐银杏一起在村里晃悠,主要是为了消食。

“山子哥,你出村了吗,咋从那边的方向过来呢?”

青璃看着低头急匆匆的赶路的莫子山,赶紧大声叫了一声,三六九,朝外走,今儿可以走亲访友,没有什么禁忌,看他的样子应该是赶了很久的路。

“我去我外婆家送了点东西,天太冷,我娘今年没回娘家。”

莫六婶娘家也不富裕,貌似比莫子山家原来还不如,一家人苦哈哈的熬,所以知道她病的那么严重也无能为力,娘家不得力,即便是这样,每年莫六婶也会回娘家一趟,攒几个鸡蛋送去也好,今年她的身体才好,莫六叔怕冬日里受寒再染病,才让莫子山去跑了一趟,送些肉食,鸡蛋。

“你先回家和莫六婶报信吧,我三哥念叨你呢,你明天早点来我家,我家里热闹,还有我表哥,到时候你吃了晚饭再回去。”

青璃又和银杏介绍了莫子山,两个人也打了一个招呼,莫子山这才匆匆忙忙的往家赶。

青璃和银杏在村里的四周都溜达一圈,还跑到大伯家找了堂姐莫青菊说话,让她明天和堂姐莫青黛一起来家里吃完饭,眼看天色要黑,这才和银杏回家。

到家门口的时候,青璃眼尖的发现,隔壁刘小花的院子门打开了,这个时辰基本家家户户都要关上院门,古代夜不闭户那都是传说,只不过也有的人家男丁多,门不锁而已。

“二姐,你……”

青璃看着二姐莫青蔷从院子里鬼鬼祟祟的闪出来,手里还拿着一个碗,见到青璃,吓的手里的碗筷差点没扔到地上。

“嘘,你小点声。”

二姐给青璃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然后示意她和表姐银杏在前头走,院子里,小黑正在摇着尾巴,见青璃进来,立刻凑上来,蹭她的裤腿,还叫了几声,对她出门不带它表示不满。

“银杏表姐,你先回屋吧,我找爹娘说点事。”

“璃表妹,你不是去告状吧?”

银杏满脸纠结,刚才青蔷表姐就是去送了一次东西,这要是被姑父知道会不会发火啊。

“不是告状,是别的事。”

青璃快步的来到爹娘的屋里,见两个人正在沉默的对坐,唉声叹气,气氛不是很好。

“璃丫头,天都黑了,早点洗漱睡觉吧。”

许久之后,娘才抬起头,对着青璃说了一句,口气里满是怅然,她也不知道爹娘是因为什么才这样。

“爹娘,大哥是不是不在镇上?”

“璃丫头,你咋知道?”莫如湖听到青璃的话快速的抬起头,“你大哥失踪两三天了,唉,上次初二进了镇上,初三就不见人影。大过年的,基本他的同窗家挨个找了个遍,富顺说也不在村里,这是去哪了?还是他和你说啥了。”

“爹,前几天我大哥就说,他是要离开家一段日子,但是考秀才之前会回来,让你们放心,他也不是小孩子。”

果然,大哥还是悄无声息的走了,连一张字条都没有留,青璃始终觉得这一趟他是干危险的事。

“唉,罢了,总之是留不住的。”

爹叹了一口气,话里有话,青璃很怀疑爹娘是不是知道什么,看表情只是担心和叹气,按理说家里丢了孩子应该是焦急和震惊才对。

从爹娘的屋里出来,二姐青蔷坐在青璃的屋子里,看到她进来,神色紧张地问,“璃丫头,你不是……”

“我没告状,二姐,我是说大哥的事,虽然现在是晚上,你也得注意点吧,平日不是总教育我要守着名节,你自己却这样,这要是被村里人看到,又要传出来什么闲话,早晚会发现咱家隔壁搬进来人的。”

青璃对二姐的行为很气愤,现在还没有定亲,八字没一撇,那人的身份也不明朗,这天都黑了送东西,万一被村里的八卦大娘们看到一定是要盯上的,知道有一个小子独居,传出点什么话,二姐的名声全毁了,万一那人不认账,难道自家也要离开宗族远走他乡吗?迫于无奈和自己主动上门完全不是一码事吧!

“我知道。”

二姐低下头,沉默的说了一句,这才没精打采的出了屋子,青璃觉得她的话并不过分,这都是为二姐着想,谁知道那人是什么身份,要是个刀口上舔血的,有今天没明天,还让二姐嫁过去守寡吗!

怎么想都不痛快,青璃进了空间,在空间挥汗如雨的努力耕种,青菜也种上一些,现在家里也有菜,不时的多点谁也不会怀疑什么,她决定明天去找大堂哥,早点把自家的铺子开起来,到时候把二姐送到镇上帮忙,省的在家里整天心神不宁,隔壁就有一个定时炸弹!还偏偏赶上大哥不在家!

一晃就是正月初七,大早上,莫子山如约前来,和爹娘问候一下就钻到了三哥莫子松的屋子,和李墨轩,刘沐在里面扎堆,讨论学问,二妮还送了一盘点心干果,还有一壶热气腾腾的菊花茶,喝了可以明目去火。

不一会儿,堂姐莫青黛和莫青菊也上门,和表姐银杏,二姐青蔷在一起,一个屋子做针线活,聊天,银杏是不爱做活的,她最闲,嘴巴吧嗒吧嗒的说个不停,间隙还快速的磕着瓜子,把瓜子皮吐到地上。

“还是回村好,给人当帮工使唤的日子真不舒坦,每天都要做活,而且每个月固定就那么些铜板,多做活主家也没啥奖励。”

莫青黛纳着鞋底,说着在凤阳城大户人家做工的日子,那厨房的管事娘子是个刻薄的,不时还有丫鬟婆子给她好处,采买还能扣点油水,头上都带着金簪。

“那大户人家的小姐都过什么日子,是每天弹琴绣花吗?”

银杏最羡慕那些大户小姐,吃喝不愁,有人伺候,也不用做活,还能买漂亮衣裳首饰,这就是托生在好人家的重要性。

“哪啊,我们小姐是个粗鄙的,张口还骂人呢,她大字不识一个!”

有了话茬,大家你来我往的一句接一句,二姐的状态还可以,丝毫看不出什么,表现的还和往常一样,喜欢摸青璃的头,姐妹之间没有隔阂,青璃才放心,她是真的为自家二姐好,不然按照现在穿越女的思路,应该是鼓励二姐去勇敢追求爱情,这种想法在现在完全属于脑残,最后被吐沫星子淹死的也是自家二姐。

众人聊了一会之后,富顺驾着马车也上门,同来的还有大堂哥莫子冬和二堂哥莫子华,昨天青璃正想找大堂哥,也跟着他们来到爹娘待客的堂屋。

“三叔,我俩早上去镇上看了铺子,我寻思咱家现在也要规整下,不然十五之后还想寻好日子开业呢,怕是来不及。”

莫子冬坐在椅子上,青璃家的椅子上都和镇上一样铺着厚厚的棉垫子,脚底下还放置了炭盆,屋里热乎的很。

“我也正想这几天去呢,结果有点事耽搁了。”

还是自家大小子的事,莫如湖在镇上寻了几天,把原本铺子的事忘的一干二净,但是他总觉得忽略了什么,昨夜才想起来铺子的事。

“你们有什么章程,先不说菜色,就是目前铺子的摆设。”

莫如湖对自家两位侄子很放心,都很机灵,而且莫子冬在酒楼干过,也有经验。

“就是之前说的,我们要寻了木匠把一个屋子的窗户换成能外卖的窗口。还要做几个货架。”莫子冬喝了一口茶水,说了下和二弟莫子华,富顺三人商量的,铺子里的桌椅都太破烂了,需要换上,而且要准备一些棉垫子和炭盆,开门做生意,冬天也挺冷的,客人哆嗦着,吃的也不能舒心,还要准备几个红泥的小火炉,饭菜凉了可以自己随心所欲的热上。

“恩,是很好,贴心的很!”

小凤县就是冬日里太冷,酒楼的生意也不怎么好,酒楼太大,几个炭盆也不顶用,还是冷的发抖,上的菜没动机口筷子就凉了。莫如湖对莫子冬的看法很赞赏,虽然自家只是个小铺子,能做到也要做的好,用细节招揽客人。而且还有不少路过的人,就是为了寻个温暖的地方歇脚,点上二两酒,几个下酒菜吃,要是觉得青璃家铺子好,以后就能成回头客。

最后几个人商议,铺子四周不用多加装饰,就在墙头安置几个凹槽放置油灯就好,省的冬日里天黑的早,座位上也准备烛火,青璃按照现代小吃饭馆还提出,用小瓷瓶装油盐酱醋,方便顾客调适口味,也得到了认可。

桌椅板凳全部打成新的,打磨光滑之后漆上一层油,青璃觉得要是炖的小锅很可能把桌椅板凳烫坏,就做点隔热垫,她在现代的时候吃土豆粉和米线,底下都垫着木质的隔热垫,这个简单的很,莫子山就会做,而且做出以后也可以推广下,成为新的赚钱路子。

“隔热垫,这个点子太好了!”

莫子冬在镇上大酒楼做过伙计,对酒楼桌子的耗损知道的很清楚,有时候那桌椅没什么事,就是上面被烫出一个个的印子,看着像怎么都擦不干静一样,为此掌柜的曾经很苦恼,大酒楼一般的桌椅都是比较有档次的红木,经常换的话,成本太高。

“小妹,你真聪明啊!”

二堂哥莫子华也眼睛一亮,他原来经常把村里的东西倒腾外头去卖,不敢说见过大世面,也看到很多新鲜玩意,这隔热垫还是第一次听说。

普通人家可以买简单的,也便宜,要是有钱的大户人家,可以买那种拼的花朵,鸟兽等形状,要是再富贵点,雕花镂空都可以,这绝对是一个长久的买卖。

以前村民不知道,也不讲究,镇上大户人家有专门的桌布,扑上去看着别扭,还要经常换洗,不如这种隔热垫,脏了擦一下就可以,简单便利。

对铺子的外形整改已经定了下来,现在大堂哥就是盘算着花最少的银子,办最多事,他现在都恨自己为什么不会木工活。

“有了,让小姑夫来做点私活!”

青璃又继续提议,听说小姑夫会做木匠活,而且经常给人做工,不如把他拉进来,银钱上多贴补一些,让他留点私房银子,最后得益的也是小姑,反正找谁做都是做,不如便宜自家人,小姑夫看着憨厚,但是也不是那种傻的。听说他知道小姑在家里受苦之后,回去和他娘说,过了年就分家,否则以后一分钱都不上交,这也是小姑回娘家的时候和大伯娘说的。

“这个也可行,璃丫头你不说,我倒是把他忘了,不然现在年节也不是很好找人做工。”

莫如湖摸着下巴,当然小姑夫是个能做主的,自家人做工也没有什么不放心,不用整天去看着监督,省心不少。

现在基本的事讨论下来,还差菜色,这大冬天的新鲜菜少,暂时定下几样简单的菜色,外卖就是张大娘做的水晶肘子,这个应该好卖,还有二伯娘做的油饼,青璃再加上一样拌豆腐皮,还有辣白菜等几样小菜,腊肠,烧烤也要先弄起来,就是多一种形式,先宣传宣传,等以后再加新菜,先把几个主打菜做出名气再说。

有了基本的章程,接下来虽然琐碎的事多,但是也都有了方向,还有最后一件大事就是起名问题。

起名虽然简单,却难倒了莫如湖,这小饭铺,太高雅觉得不接地气,太低俗也没有什么特色,而且古代人说道多,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

“我要说,就叫莫家饭铺。”

提议的是二堂哥莫子华,家里也不是开大酒楼的,起那么高端的名字会让人望而生畏。

“二弟,这行吗,整条街的铺子都叫张家铺子,李家饭铺,刘家作坊,没一点特色。”

大堂哥表示反对,一个铺子让别人都没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可能开了一年,别人都不知道有这个铺子,这简直就是烂大街的名字。

“那大哥,你说吧,什么名字?”

莫子华不服气的梗了梗脖子,冲着自家大哥莫子冬做了一个鬼脸,“你说不行,你起个好的。”

“这……”

莫子冬底下头思考了下,要是起个好兆头的,如玉,吉祥,福順,双喜,这些名字都被一些店家用了,同行重名还是有些忌讳的,一时也拿不定主意。

“不如叫莫家私房菜?”

这是青璃提的,她想起现代比较火的饭店,稍微有点自己特色的,都叫某某私房菜,她去吃的时候还曾经和同事笑言名字复古,可真到了古代之后,还没发现这名字!

“好!”

莫如湖听到这个名字一下的从椅子上站起来,拍着巴掌,大声道,“好名字,既让人明白这是莫家的铺子,也能知道有自己的特色,雅俗共赏,甚好甚好!”

“嘿嘿,我就是随便说的。”

青璃见大家的眼光都看过来,这才摸摸头,谦虚道,她一口咬定并不是刻意为之,但是众人都觉得这个名字好,马上拍板定下,商量明天就去做牌匾。

“不愧是秀才的闺女,我们璃丫头就是有天分,哈哈哈哈。”

一切都商量妥当之后,爹莫如湖开始夸青璃,还不时的摸摸下巴点头,“我们家璃丫头就是在吃食上最明白,点子也多。”

“小妹,以后家里饭铺的新菜就靠你了。”

莫子冬也打趣青璃,让她更不好意思,她只不过把前世的东西搬来而已,因为这边到底是调料不足,有些还不能做,论天分,二妮才是真的有天分。

商议过之后,本来娘刘氏要留大堂哥莫子冬和二堂哥莫子华吃晚上那顿炸酱面,他俩都坐不住,借了牛车就想去找小姑夫,然后去镇上的铺子忙活,正月十五后镇上的铺子就都差不多开业,学堂也开课,自家要是耽误两天就晚赚两天的银钱。

“去吧,你们晚上要是回不来就到镇上去住。”

爹莫如湖给两个人镇上铺子的钥匙,交待他们天太冷晚上就别着急着回,到镇上自家院子住上一宿,让张大娘做点好吃的,屋里多放几个炭盆,也能挺舒服。

晚上,堂姐莫青黛,莫青菊都在青璃家吃的炸酱面,莫子山也留下吃饭,人口多,二妮和崔奶奶两个人都下午就开始揉面扯面,别看二妮瘦弱,手里的力道可不小,堂姐青黛也帮忙,三个人做出两大盆的面条,自家二姐和堂姐莫青菊负责切瘦肉丝和茄子,又加了葱花,做了一小盆的卤子,每一碗炸酱面都是煮的白水面条,上面淋着卤子,盖上一层的黄瓜丝,一人配上一碟子的辣白菜和脆萝卜,要是口味重也可以吃上半个冒油的咸鸭蛋。

一家人就在一起,各吃各的,不够还可以加面条和卤子,都吃的很香。

“这面条的手艺真好,做的劲道,比我娘做的强。”

莫青黛一直以为她娘在大户人家做灶上娘子,手艺会强过村里人的,没想到还有高人。

“堂姐,一会你走的时候带点家里的花生吧,吃过你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