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空间之丑颜农女-第3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也能漂亮,只要你自信。”

一个女子的美,是由内向外散发出来的,就好比青璃自己,在刚穿越到莫家村,村人人人说她是个丑丫,只有她自己不觉得。抛开脸上那块疤痕,她的五官灵动,尤其是一双清澈的眼睛,如今被空间改造,成了绝色佳人,可她没有忘记本心,也没有认为自己在容貌上高人一等。

“可是,山子哥不喜欢我。”

王小翠没有朋友,也没有娘,这是第一次在陌生人面前吐露心声,她满眼苦涩,“我以前做了错事,我爹又上门找茬,山子哥有点讨厌我,我知道的。”

莫子山的偏厅里变了一个模样,原来在一个福字下面有个破旧的络子,是很多年以前的东西,青璃很怀疑怎么挂在那里,后来闹出秦氏女之事,这才明白,那是山子哥曾经的念想,现在已经一点不剩,全部换新。

偏厅有茶桌茶壶,角落摆着一对大花瓶,青璃在年前送过来的,在大秦打劫的二手货,花纹是最普通的青花瓷,这种样式店里就有售,为了减少空间的破烂,送过来一对。

花瓶上方的字画被摘了干净,重新刷了一层白石灰,偏厅摆设多了一些典雅的味道,青璃坐下来,倒了两杯茶水,递给王小翠一杯,随意地问道,“那你喜欢山子哥哪里呢?”

爱慕一个人,是应该爱慕身份,地位,或者光看脸,还是性格?青璃不懂,要说她和淳于谙之间彼此不能分离,那是一种默契,一种习惯,太多的患难与共,早已经融入骨血,此生她没有别的机会,已经定格在这里。

说起这个,青璃还很可惜,当初都是淳于魔头忽悠,说鲁南王世子耶律楚桓这种面相的人不能相信云云,那会她就真信了,从来没想到这魔头也能背后黑人,对方还是他的至交好友。要是那个时候她救了耶律楚桓之后,不送到月曦姐那里,说不定已经情投意合了。

“不知道,就是觉得山子哥人好,细心,和他在一起很舒服。”

王小翠眨眨眼,她很早就没了娘,没人教导这个,她听过戏班子唱戏,戏里说这就是爱慕,她想和山子哥在一起一辈子,为他生儿育女,可这种话,她还是没出阁的闺女家,说不出来。

青璃点点头,本来想鼓励几句,又觉得不太合适,在北地不是京都。如果是京都,女子爱慕一个男子,可以主动上门提亲,可以送书信表白,反正云家少主云隆丰的那些爱慕者,脑残粉还是很疯狂的,乔装打扮蹲点等候,这比现代追星还狂热。

云家是百年世家,有银子,大周首富,云隆丰京都第一美男,有颜,古代版高富帅,也难怪女子们如此狂热,未来谁嫁给他,那才累。

“小妹,你来了?我听松子说你要晚上要去平阳?”

莫子山撩着门帘,从外面进门,王小翠立刻扭扭身子,一脸拘谨,刚才进门之后,莫子山就没什么好脸色,现在把她当成空气,只和青璃说话。

“大过年的,平阳有啥事?铺子都打烊了,你不如在村里多留几天。”

莫子山给青璃续茶,来者是客,也不好那么没礼貌,拎着茶壶给王小翠的茶碗续了水。

只是一个普通的动作,让王小翠的心里砰砰地跳个不停,以前山子哥以为她是小子的时候,也是这么照顾,她真的不是有意欺骗,只是变成男娃之后,能得到他的关照,所以才迟迟没开口,只想多享受这样的照顾。

爹一心养鸭,娘早早亡故,平日里家里有婆子做事,只能保证她吃饱穿暖,可没有人问她一句,她口渴的要命,发烧想喝茶,也没人安慰,她知道那些婆子只想做工要银子,而不是真的关心她。

青璃突然觉得王小翠有点意思,情窦初开的少女,面对自己喜欢却有距离的人,都是如此卑微的吧?她抬起头,无奈地道,“我倒是想,可嘴快答应了少将军。”

“山子哥,他初二生辰,你说我送什么好?”

青璃眨眨眼,这个问题很有难度,一般男子才最清楚,她把问题推给莫子山,希望他能想个主意。

“这个……少将军喜欢什么?”

屋子的炉火旺盛,对比窗外呼啸而至的寒风,暖融融的,还不等莫子山回答,于嬷嬷在门外喊了一声。王小翠机灵,站起身,快跑两步撩开了门帘,接过于嬷嬷手上的食盒。

“老奴来就行,炸好的薯条鸡块,这位姑娘尝尝吧。”

于嬷嬷打开食盒,一一摆放开来,青璃已经吃饱,莫子山招呼王小翠,他比较冷漠,还算客气,“王姑娘,这是我娘做的,你尝尝吧。”

王小翠乖巧点头,拿起一个薯条,放在嘴里,咬着不是滋味,以前山子哥称呼她为王兄弟,现在是王姑娘,她多么想让对方叫一句“小翠”,这现在是她心里最后一点小愿望了,这个称呼,只有爹娘叫过。

“小妹,你送少将军衣衫鞋袜不行吗?或者送点亲手做的吧,这样表达一下心意。”

莫子山在偏厅绕了一圈,摸摸下巴,他在生意上也有朋友,对方生辰都在酒楼摆宴,不用特别送什么,送男子,无非就这些东西,荷包,帕子,绳结。

“好吧。”

青璃摊手,不做指望,她心里突然有了一个点子。想到这里青璃轻松了一些,不时地问王小翠几个问题,避免气氛冷场,一直到午时,这才带着于嬷嬷离开。

“小姐,老奴看那个姑娘对子山少爷有意思呢,那眼神,啧啧啧。”

刚出院门不久,于嬷嬷立刻按捺不住,八卦道,“不过子山少爷就差一些,看着不太感兴趣。唉,这些小子都喜欢貌美的,那个秦氏长相不错有什么用?是个不要脸面的黑心蹄子!”

主仆走一路,于嬷嬷唠叨一路,要她看,做媳妇就要老实本,这个王小翠没有出彩的地方,但是那一颗真心,就是任何人无法比拟,现在莫子山不珍惜,以后肯定后悔。

得知小花姐和山子哥不可能,青璃对此就不是很有兴趣,她就是一听一过,没有深究。

到了午时,家里终于清静下来,莫如湖和刘氏把青璃叫到正房偏厅,叮嘱了几遍,平阳城内,让她晚上尽量少出门,注意身体,别染上风寒。

这些唠叨,虽然已经千百遍,对青璃来说,一样温暖。小弟兴致勃勃,拉着爹娘,提起八月十五在城北大军面前露脸,唱了一首《当兵的人》,得到士兵一致好评。

军营的小调甚少,那首歌已经城北大周的军歌,士兵们练习阵法,休息的时候总要吼上两嗓子,瞬间觉得热血沸腾,只是想到爹娘,总免不了热泪盈眶。

晚上要赶夜路,爹娘心疼青璃,让她歇午,刘氏带着崔奶奶到灶间里忙活,要多做一些好吃的。早晨家里来的人,那点库存被人分个干净,也不剩下什么了。

淳于谙在军营,吃的都是大锅饭,那人自律不肯开小灶,刘氏也惦记着,亲事都定了,就是未来的女婿,她忙前忙后,准备了十几样吃食,麦芽,麦冬和于嬷嬷一起忙碌,一直忙到晚膳之前。

莫青菊和念苹结伴,一路跑到青璃家的院子,站在门口喊道,“三叔,三婶,快去我家吃晚饭啊,家里准备好了!”

一家人都晓得青璃夜晚坐马车离开,想早点开饭,吃完之后,青璃还能多休息一会儿。刘氏从灶间出来,摸一把脸上的汗,答应道,“好的,这就过去了!”

大年初一,按照莫家村的习俗是吃饺子。孙家从沐阳过来,大伯娘大刘氏怕一家人不适应,依旧准备了满满一大桌子,饺子只是作为主食,还有馒头,花卷,年糕。

菜品依旧是鸡鸭鱼肉,这次全部换了做法,鱼变成了红烧鱼块,鱼骨全部剃干净,没有一点刺,咬上一口,鲜嫩,滑溜溜,还有那特制的酱鸭,莫子松在南边拿过来的羊排,孙文直呼这是沐阳的老字号,好吃!

没想到在北地也能吃到南边的特产,孙家人很感动,原本众人也不挑食,就想着入乡随俗,反正以后也要在北地生活,谁知莫家人细心,待人热情,孙文孙武很是感动,对莫家的感情又深厚一分。

昨夜吃多了大鱼大肉,青璃用小碟子,夹了几片上汤娃娃菜,饺子也选择素馅,沾了一些醋和辣椒酱。这次准备只带一个下人去平阳,青璃自己能更自由一些,想吃什么,在空间做。

大伯昨日喝多了,一直睡到日上三竿,家里有人拜年,全靠大伯娘接待,顺便和村里人介绍孙家一家人,大伯醒来之时,知道自己又出丑,大年初一主动要了果酒。

“璃丫头,你多吃点,一路上到平阳也要明天早上了,荒郊野外,饿了也只能吃凉的。”

大伯娘见青璃只吃了一小碟子的饺子,没有吃菜,她夹过来一个鸡腿,“把鸡腿吃了,我炸的,你不说最喜欢吃这样的鸡腿,放心,鸡腿里面的鸡油我都去掉了。”

青璃苦着脸,吃什么不好,非要吃油水最重的,大伯娘太热情,她也不好推脱,这次炸的时间有点长,外皮酥脆,鸡腿肉上被横着切过几刀腌渍,很是入味,又加了辣椒粉,这么咬一口,还挺香。

一顿饭,吃到日头偏西,青璃和家里人约好,正月十五凤阳城见,花灯节十年才有一次,错过要再等十年,那就可惜了,她也想凑热闹。

回到家里,丫鬟婆子商量之后,最后推选于嬷嬷跟着。麦冬身子不好,还没完全康复,麦芽半夜里睡得太死,只有于嬷嬷周到一些,晚上还能擀面条。

刘氏从灶间拎出好几个食盒,把青璃吓呆,里面有麻团,年糕,鸡块,肉丸子,春卷,牙签肉,还有自家做的糕饼点心,一共十几样,折腾三四次,才全部放到马车上。

“娘……”

青璃晌午在睡觉,她在空间里准备了一些鸡汤,干果点心酒水,就想送过去差不离,没想自家能送这么多。东西刚装上马车,莫六婶和自家大伯娘也提着篮子赶到,里面也是吃食,下晌的时候新做的。

“行了,你赶紧睡会,让于嬷嬷也躺着去,车夫来了,你们天一黑就走吧。”

这次刘氏很豁达,自家丫头在家里过了三十,守岁之后,她就不那么担心。淳于谙在北地一个人打仗,身边除了士兵,就是冰冷的城墙,没有亲人,也怪孤单的。自家丫头早晚也是淳于家的人,二人就一起过个年,培养下感情吧。

☆、第070章 生辰

大年初一夜晚,漫天飞舞着雪花,一辆马车正在出莫家村平坦的道路上,车轱辘在雪地滑行和马蹄踏雪的清脆声,在这个夜里听得格外清晰。

马车里,燃着红泥小火炉,青璃和于嬷嬷正对着中间的小几,另外两侧,堆满高高的食盒,为了防止掉落,用几根麻绳固定住,车壁四周是油灯和烛火,照得马车里呈现出昏黄的颜色。

青璃裹着羽绒被,让自己和蚕蛹一样,只露出脑袋,她靠在车壁上。下晌的时候睡了一觉,等到起身后,发现要用的东西都准备妥当,爹娘怕她在路上耽搁,早早地催促她,出村这条路虽然被村里花银子修缮过,还达不到官道的水平。

这一个月,隔几天就会下雪,村里人不出门,雪就一直堆积着,很是不好走,天又冷,万一马车路上出点小毛病,可要露宿在荒郊野外了。

“小姐,您喝杯热茶吧。”

红泥小火炉上细嘴铜壶里面的水开了,于嬷嬷有眼色地用粗布卷着,提着手柄,给青璃倒了一杯热茶,其实沏茶最好不要用滚烫的开水,只是出门在外,没有这么多的讲究。

青璃点点头,端起茶杯,轻轻一吹,一股热气直击面门,带着茶的清香,她惬意地深深吸了一口,眯着眼睛。晚上爹娘还要去大伯家,爹爹,大伯,孙文孙武兄弟打牌九上了瘾,正好四个人,每天都玩到深夜。

忙碌了一年,算是在过年的时候有点时间,等出了正月,村里又要开族会研究新粮种,又要盖房,而孙文孙武兄弟也不想坐吃山空,合计找个铺子做东珠生意,要开始脚不沾地的日子。

车内,只有青璃和于嬷嬷两个人,短暂的沉默之后,于嬷嬷首先憋不住。这雪夜在外头,又赶上大过年,听着鬼哭狼嚎的风声,怪可怕的,临出门之前,还在听麦芽说平阳城附近有不少山匪,这么个苦差,偏偏选中她。

“小姐,您打算在北地停留多久?”

凤阳平阳是很好,民风淳朴,可终究这边的人不太讲究礼仪规矩,于嬷嬷觉得自家小姐在这边呆久了,在天风书院学习的那些全忘了个干净,等回到京都要重新捡起来。

再说虽然少将军在平阳打仗,可小姐早晚是淳于家的人,应该留在京都,就近照顾护国将军夫人文氏,未来的婆婆,现在就要想着讨好,以后的日子才舒坦。

这些不提,新皇耶律楚阳登位,还有皇后娘娘都是自家小姐的好友,这种友情也好维系,在这边能接触到什么上层人物。

“还不晓得,至少两年吧。”

从京都回来之时,青璃答应四婶和一众好姐妹,及笄礼要在京都举办,现在北地打仗,族里也要发展,她想趁着没出嫁,多陪爹娘几年,等以后嫁人,就是别人家的媳妇,哪有现在自由肆意。

“两年?”

于嬷嬷瞪大眼睛,嘴角抽了抽,想提点反对意见,又咽到肚子里,自家小姐是个有主见的人,根本不会听她的意见。

按照现在马车行驶的速度看,赶不上明日早上开城门,到达平阳约莫也要晌午,一路上雪太深,要耽搁一些时间,青璃在想是不是明日进平阳直接到城北大营,她在空间里准备了生日蛋糕,也有细细的红蜡烛,这是现代过生辰必备的。

原本想着,用红纸做一张证书,什么面瘫证之类的,但淳于谙这种人肯定不明白,这是代沟,还是省略这个环节,总觉得一切反过来了,他的生辰,她要一直想着送什么惊喜,在现代不都是男子费尽心思的么。

于嬷嬷闭口不言,青璃有心事,二人沉默对坐,一直到深夜时分。马车已经离开小凤县,从另一条路,拐上了官道。大过年的,路上寂静无声,这个时候根本不会有人出动,都在家里团聚,热闹的过着年。

马车里冷冰冰,红泥小火炉上里面换了几次炭火,每隔一段时间,于嬷嬷都会给车夫的手炉里加上炭,坐在车里都有冷风钻进来,更别提外面的车夫。

临出门前,看到天上飘雪,青璃准备了一件油毡布做成的雨衣,让车夫套在棉袄外面,这样不怕雪打湿了袄子,又能挡风,羽绒帽子,围巾,手套口罩,给车夫配备了一套,棉鞋外面加了皮子和羽绒,又发下厚厚的棉毛袜子。

青璃和家里人约定,正月十五凤阳见,参加花灯节,她其实并没有想在平阳呆太久,这次来平阳的主要目的是给淳于谙过生辰,剩下的时间,她还想通过密道,去大秦泗水城走走,探听消息。

“小姐,前面有一个姑娘。”

雪夜并不算黑暗,勉强能看到不远处有一个黑影,正在缓慢移动。大年初一深夜,一个姑娘没有任何交通工具,就这么独自出现在官道上,有些奇怪,车夫想了一下,还是通知了青璃。

打开马车的车窗,呼啸而至的冷风让青璃打了一个激灵,顺着车夫手指的地方,前面不远处,正有一个纤瘦人影,那人听到身后有马车声,转过身,一脸诧异地回头观望。

“怎么是她?”

青璃狐疑,这个时间在去平阳的路上遇见这人,会不会是巧合?

“小姐,车夫说有个姑娘在外头呢,是谁啊?”

于嬷嬷的一侧堆着一些食盒,她打不开窗户,凑到青璃身边,心里寻思,这大半夜的还有不在家里热炕头暖和的,独身一人,胆子真大,也不怕遇见山匪。

“上次我和你说的骗术,有那么一伙儿人把沐阳城的姑娘骗到北地做绣娘,实则逼良为娼。”

青璃侧了侧身,把车窗的地方留给于嬷嬷一部分,“那个女子姓韩,是受骗者之一。”

理论上讲,韩姑娘也不算受骗者,至少她回北地不是为了做绣娘,她只是为回老家,和众人搭伴一起走的,没想到也中了丽娘等人的圈套。

“你是那天救我的小姐?”

韩霜缩了缩脖子,呵了一口热气,搓搓手。上次得救,青璃给了她五十两银票,让她好好生活,本来是不应该厚脸皮收下,无奈那点盘缠,早就被丽娘搜刮,身无分文,根本没办法回到凤阳老家。

得救之后,韩霜雇了一辆马车回到凤阳,她家搬到沐阳做小买卖,凤阳老家也是有亲人的,都是娘家的亲戚,两个舅舅。她想投奔舅舅,在北地生活一段时日,等沐阳那边稳妥,在军队的哥哥会回来接她。

开始几天,舅舅,舅娘对她不错,因为她有银子,买了不少过年应用之物,过年前就吃到五花肉,油水足足的。背地里,表姐经常套话,得知她还有四十多两,立刻眼睛就亮了。

韩霜的大舅二舅家都在一个村,早年和她娘的关系不好,她娘是被家里卖给她爹的。因为她爹瘸了一条腿,好在爹娘感情不错,但是当年之事,娘心里始终留有恨意。

自家搬迁到沐阳,发达以后,也很少和这边联系。爹娘走后,韩霜对这门亲戚,心里抱着一点希望,或许当年卖了娘也是日子实在过不下去,为了给大舅和二舅娶亲,迫不得已。

娘已经去了,她没有什么亲人,就想到舅家,想回来投奔,她会刺绣,也会酿酒,能做活儿,总归可以自己养活自己,不会拖累人家。

可惜,理想总是美好的,对她来说,舅舅是亲人,而对于对方来说,她是个陌生人,或许还是一头傻傻的肥羊。

二舅和舅娘还算本分,而大舅娘是个尖酸之人,得知她有这么多的钱财,就起了心思,拼命说服她嫁给大舅娘的娘家侄子,那侄子是个傻的,二十来岁仍然打着光棍,挂着鼻涕,每天就在村里乱窜,还喜欢猫在农家的茅房,看村里的女子如厕,经常挨打,丝毫没有廉耻之心。

韩霜是个烈性子,马上就提出去二舅家过活,等她收拾包袱的时候,发现身上的四十多两银子不翼而飞!千防万防,家贼难防,大舅娘把她关到柴房,还威胁到这亲事必须结下,正月十五就让二人成亲。

三十那天晚上,大舅一家人欢天喜地去二舅家过年,把韩霜一个人丢在柴房,她哭闹的声音引来了村里的一个小伙子,小伙子刚从外做工回家,得知她的事情,同情她的遭遇,就找了一把斧子,砍断了绳索,又把身上仅有要带回去的一百多个铜板给了她。

“你先上马车吧。”

青璃招呼韩霜上车,她现在警惕心很高,只要有人主动接近,或者是出现巧合,她就会认为对方是耶律楚仁派来的,也怀疑过丽娘是那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