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巧丫鬟 作者:仟佰禾(晋江vip2.14完结+番外 红楼同人)-第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个死罪,眼见活不成了。周庆原就是孤身一个,没甚亲族,小时也读过几年书,心却不在上头,只有这么个好友时常接济一二。周庆跟杨雄家倒是有几分拐弯儿亲戚,知道他家有亲戚在京城当大官儿的,提了几色礼品,求了杨大栓去。其实除了为朋友,也不乏攀附之心,既全了朋友道义,又能寻机搭上权贵,岂不两全其美。没想到这事还真给他办成了,冯三爷碰巧无事,便见了见着周全和其朋友两个,便对周全来了兴趣,出言一试探,便知周全心思,虽收入手中,跟着将军府大管家刘忠身边打下手,也干了小半年,冯三爷分家建府,自然跟了过去,成了管家,做事倒也十分妥当知分寸,更兼着口才心思都伶俐,当差很用心,倒也得用。

    如今府里单过不久,出了头一桩大喜事,正是考验一干下人,主要是管事们能耐的时候,周庆更是打起十二分精气神儿来,先敲打了下人,奶奶如今不便理事,个人好生当差云云。又拟了洗三,主要还是满月的章程,先跑去跟将军府管家讨教一番,推敲了再推敲,删删改改的,终于连刘忠都看不出一丝不妥来,才回来誊清了,请示自家主子冯三爷。冯紫英瞧了一回,立时看出了周全的用心,从宴客酒席到宴客名单,色色妥帖,遂点头不免赞许勉励了几句,周庆更是喜的都飘起来。

    冯三爷不比半路出家的周庆,别看年轻刚分家出来,自来大家子弟,不管真刀真枪的能耐多少,只拿捏人一套本事,打小耳濡目染的,深入到骨子里。更不用提冯三爷这等早就入手仕途经济的大家公子,手段自来就有,还在将军府时,哪个不知三爷对不听话的下人罚的狠,更不必提拿捏个周庆这样的,用起来更无顾虑。他家可比老爷子的将军府严密多了,不是随便一个管事就能生事蹦跶的。

    更兼着主母见事明白,阖府下人俱都安分守己。

    冯紫英衙门里请了两日假,在家照看妻子。当日下晌柳儿终于睡醒,李嬷嬷伺候着喝了一碗粥,总算精神起来了,看着身边襁褓里的儿子,心里溢满了喜悦,问道“可吃了奶没有,你们大爷呢?”

    边上奶妈子王氏忙上前见礼,“回夫人,刚吃过了,睡了有一个时辰。”

    柳儿点头,红花也道,“大爷一直陪着奶奶和哥儿,刚有客来,去外头厅上见客了。”

    俄顷冯紫英回来,见柳儿醒了,看脸色虽有些苍白,精神头倒好。问问身子是否有何不妥,其实不过白问,张友仕早上临走时给柳儿诊脉,言道无事,那定然是无事了。又少不得笑着说些好话哄柳儿高兴,横竖两人都是高兴的,柳儿如今有子万事足,相公奉承,自然乐得受用,最后冯三爷道,“老爷子来了,要看孙子,我且抱着过去让他瞅一眼去。”

    柳儿失笑,“父亲来了,你还墨迹这半日,赶紧着去罢,别让老爷子等急了,说你分家就不把老子放眼里,正好骂你玩儿。”

    “嘿嘿,如今大喜的日子,我也是当爹的人了,老爷子多少能口下超生,只今儿老爷子可是来给我儿子起小名儿来了,见了我死活不说,非要见了孙子才说,你说有趣儿不有趣儿。”

    “既是如此,快去罢,我也想知道老爷子起什么名儿呢,说不得也是虎虎生风的,快去快回。”

    不怪柳儿心急,娃都生了,本来两口子无事也起了不少名儿,奈何老爷子发话了,叫林老爷子起名,借借文气儿官气儿,两口子只得把名儿都憋了回去,以后再生再用罢。

    老爷子果然不负柳儿所望,孙子小名儿虎的很,无意中借的文气儿相当的多,曰,虎头!

    虎头者,大画家顾恺之,可不叫顾虎头的么。人言:顾长康画,有苍生来所无。顾恺之的画,有苍生以来就没有这样儿的。

    冯唐肚里那点儿墨水,知道顾恺之就不错了,哪里知道人家小字什么的,所以算是无意为之。

    他三儿子冯紫英倒是知道的,只如今跟他老子一个德行,老爷子要借林如海的文气儿官气儿,冯紫英要借他家老爷子的寿禄武气儿富贵气儿,横竖都是要沾光儿的货色。

    晚间林老爷子过府,小娃大名也搞定,冯谨,谨言慎行之意,因冯家孙子这一辈子都出言字旁,林老爷子有不乐意孩子起的名字笔画过于繁复,所以取其中庸。

    柳儿松了口气,还好,到底是义父,做事稳妥。这要是她家公公,一下子来个冯如虎,乳名儿再虎头的,虎虎生风也不是不可能的。

    作者有话要说:这两日就要收拾东西,南下过年去了,一更倒是能保证,二更就甭了。小禾在家里,虽说北方外头挺冷,可屋内温暖如夏啊,这一去南方,真真要过冬了,吃饭都穿棉袄,整日脱不下来,哎呦,年年过年都如此啊。我家里所有的正经越冬装备,都是为了这一遭预备的,平日都用不着。在家挺盼着去溜达,到了就盼着回来。。。。。。。唉,人生啊,就在于折腾,幸福啊,就是遭罪,然也!

 第149章 人无远虑有近忧

    因着柳儿生子;跟冯紫英一些故旧僚属的内眷便接触的多了些。以往的人情来往,不过因着将军府的关系;都是寻常走动;不像如今,须得柳儿自家应对。

    张学臻上年也升了一级;他的夫人,柳儿在冯连儿和冯四爷的嫁娶宴席上;也是见过的;不过当众略说了几句话,虽知道两家干系;却没什么深交。

    尤其这位张夫人;听冯紫英说明,也是读书人家的小姐出身,父亲在世时,做过国子监博士,和张友仕交好。如今家里兄弟,虽说官职都不高,却也是正经家风清正的人家。而这位张夫人,乃是张友仕给儿子定的亲事。

    张夫人本人,也是个极其端庄知礼的人,跟二嫂子张氏有几分相像。也是因其太过一板一眼地规规矩矩,让柳儿觉着少了许多人情味儿,难得处的亲近。其容貌也不过寻常,跟她时常带在身边的一个妾室王氏,实在差得多。

    如今柳儿在家坐月子,张氏得了张学臻的叮嘱,少不得多过来探望一二。柳儿因着张友仕的关系,且张学臻和冯紫英着实是至交,对张夫人也是另眼看待。两下里都有心交好,几回下来,倒是亲热了许多,说话也少了许多顾忌。

    办完了热闹的满月,家里算是彻底消停下来,这一日张夫人过来看孩子,如今她膝下只得一女,五岁了,所以很想要个儿子。反倒是妾室王氏,一口气生了俩儿子,张夫人的心情可想而知。

    “不瞒弟妹,自打知道公公要进京,我这心可盼着了,想着公公给瞧瞧脉,这么些年,到底怎么着呢。”张氏说着眼圈发红,掩饰地捋捋鬓发。

    柳儿坐榻上,边上小褥子上虎头吃饱了摊着手脚睡的正香,柳儿瞄了一眼,伸手掖掖儿子肚子上的小褥子,抬眸不由道,“嫂子何必难受,你和张师兄都年轻,宁姐儿又那般招人疼的,想来是缘分未到罢。如今既然世伯来了,瞧瞧岂不更妥当,料想也无事。”

    “唉,前儿总算老爷子访友回来,也得闲了。求着大爷跟公公说了。结果倒也跟妹子说的差不多,只我这心里,到底不自在。想来你也知道,更不怕你笑话,王氏本来就是大爷心尖儿上的人,又生了两个小子,这以后啊,也不知有没有我们娘儿们立足之地呢。”说到这里,张夫人更加难过,竟垂下泪来,自觉失态,忙拿着帕子擦了。

    柳儿扫了一眼,屋内丫头婆子知机,早悄悄地溜出去了。回首少不得安慰张氏一二,“终归你是正房太太,再怎么说,你是他们嫡母,王氏也越不过你去。再则,我瞧着,张师兄也不是那等糊涂人,一直对嫂子也是敬重的,这么些年了,便是以前热乎的似一团火,还能一直烧着不成?终归要归于平淡的罢,嫂子倒是越发的不必自寻烦恼了。只放开了心胸,调养身子要紧,这儿子啊,不定什么时候就来了,何不早作准备呢。成日家想那些有的没的,有什么意思呢。”

    张氏闻言扑哧笑了,嗔道,“你才多大点儿年纪,倒是知道人家平淡了。我瞧着,你们两口子如今倒真是一团火似的呢。你说的我何尝不知呢,只有时候憋闷的慌,少不得絮叨一二,弟妹不必理会就是。只我们宁姐儿,近日我看针线大有进益,倒是多谢你提点了,你送她的那块帕子,成日家带在身上呢。这去了她舅舅家,少不得在表姐们跟前炫耀一二。哎呦,太后娘娘都说好的绣工,若不是我们两家的关系,她哪有那个福气拿到手。如今你可不知,外头你的针线可是千金难觅呢。”

    柳儿闻言一下子笑了,嗔道“嫂子倒是拿我打趣儿!我们两家很不必客气什么,不过举手之劳。再说,多是我那丫头三七教给她,我哪里出什么力气了。一块帕子不值什么,她喜欢就好。只如今老爷子住的可好,缺什么少什么,嫂子千万言语一声。我们三爷,多亏先生教导,素日想孝敬一二都不能,先生又不喜欢常住京城的。”

    “可再别说这话了,自打公公来家,你们府上三天两头的成车往我们哪里送东西。别说公公一个,就是再多几十号人,也用不了那许多,可别再送了。横竖老爷子每日里少在家里呆着,倒是都便宜了我们。这也就罢了,你可不知,自打公公进京,我们爷可老实,就是行动坐卧,都规规矩矩的,也不大敢去王氏房里了。哎呦,没见过一把年纪怕老子怕的那么个样儿的。”张氏说完,忍不住笑的掩嘴。

    柳儿也笑,只略一思忖,心下便有了主意,晚间冯三爷回来,两人吃过饭,坐榻上逗儿子说话,柳儿道,“你不是说这几日李家表兄们要来么,到底怎么个安排。义父那边虽说答应你给表兄他们做老师,那张先生又如何呢?我瞧着,要不了多久,先生闹不好就待的不耐烦,要走了呢。便是这些日子,我看师兄也被老爷子拘的够呛,他们爷们,相看两厌的,也不是个事儿。”

    “其实师兄也不是没孝心的,就本心来说,也是想就近奉养先生终老的。奈何,凡人和神仙,那神仙又是凡人的老子,到底凡人难做啊,他也不易。若真跟先生一起过活,不上多久就能憋屈死。你又不是不知道,他虽没有先生的本事,先生的性子却随了十足十,最是个不耐烦束缚,随性自在的,天性如此,也没奈何,先生也是知道的。”

    “哦?娘子可是有什么好主意?我是打算想法子留下先生的。四表哥和六表弟,自然不能拜在一人门下,尤其义父那般,本不耐烦官场那一套,只因着我们的关系才破例,却不能叫他老人家太过为难,一趸儿的都塞过去,不是个事儿。更主要的是,我们虎头过三四年大了,我还想着叫先生帮着调、教一二呢,哪里能轻易放他老人家悠哉去。”冯三爷这辈子,对他老子都有不服气的时候,而对幼时从学的这位先生,可是一直怀着十分的敬意。

    柳儿笑着嗔了他一眼,“你想的倒是长远!不过得名师而从之倒是莫大的机缘,为儿子,少不得想想法子。只老爷子那等人,不慕富贵不图享受,没有正经让他老人家动心的,甭想留下他就是了。既然夫君打了留下先生的主意,想必也有了章程了罢?”

    “倒是有了眉目,只还不太确定。”冯紫英点头,笑着看柳儿一眼,伸手点点柳儿脑门,“知道你脑瓜聪明,有什么主意,还不说,再卖关子,儿子都长大了。”

    “我是这么想的,先生留下,首先张师兄的两个儿子,也得他教养,也是为了张家子孙后代计;再则,张家嫂子有先生这等医家圣手在,好生调养,生个胖儿子早晚的事儿,她也好安心。以后先生常住了,正好能调、教几个孙子,也便宜。至于咱家虎头,还有表兄表弟他们,不过跟着沾光罢了。只如今,若先生不耐烦常住京城,倒是想法子给老爷子找点儿乐子要紧。这乐子,必得有些难度有些不同寻常才是,不是人人都来得的。”

    冯三爷闻听,倒是真在心了,一时摸着边上逗儿子的拨浪鼓,凝眉沉思起来,半晌方道,“我原本也给先生寻了两个有意思有学问的人,只先生所学甚杂,人又通透,能入眼的实在不多,也没甚把握。”

    柳儿得意地笑了,“我倒是有个主意。。。。。。”

    ***

    张家那边,没几日,张友仕果然不耐烦看他那不成器的儿子碍眼,打点行装,要回南边老家了。

    张学臻心里苦涩,这老父,能耐大了对儿子真是一种摧残,他是既盼着父亲能留下安度晚年,见了老父又跟避猫鼠似的,原来他鸟儿似的自在日子是没了,左右难受,没奈何,先着人送信儿给冯紫英商议主意。

    冯三爷来的倒快,只手里拿着一个小匣子,直接进了书房,一看那爷儿俩相顾无言的情形,想笑又不敢,收敛神色,先给先生见了礼,“听师兄说先生要离开,弟子正有一事要请教,还请先生稍后片刻。”

    张学臻听了直瞪眼,这位素日不是很会说话的么,今儿这是怎么说的,也不说留一留?

    反倒是张友仕,不在乎那些个虚客套,伸手接过冯紫英递过来的匣子,打开一看,不过一方帕子,拿起展开,却又不是帕子,而是一幅尺来宽的画儿,细细一瞧,便发觉不对来,用手指略一摩挲,便知根底,抬头看冯紫英,不知这是何意。

    “不瞒先生,此乃贱内亲人留下的一副绣画,只这绣画的绢帛,贱内说可能是前朝的院绢,却又不确定,也没见过那院绢样本,只听说那院绢作画,历久弥新的。还有这绣画的颜色,贱内那位先人说是自家染的,颜色也是经久不褪的,只配方却遗失了,如今只得残缺不全的一个方子,倒是跟一副药似的,未免有些可惜。如今先生最是见多识广,想必能窥得其玄机罢,还望先生不吝赐教。”

    一般学识广博之人,除了天资聪颖,还得极其旺盛的好奇心和钻研精神。尤其张友仕这种,不入仕途,爱游历且学杂而精的,其他一些奇异的事情上头,必然极有探索精神,这一点冯三爷也是知道的。

    所以,一时倒是真拖住了先生的腿儿,只为了解救张学臻,在冯紫英三寸不烂之舌下,把张友仕挪到自家府里住着去了,一时爷儿俩都自在了,柳儿两口子乐不得的把先生当老爷子孝敬着。

    尤其冯老爷子听说,更是三五不时的来跟张友仕喝酒聊天,偶然之中又介绍了林如海认识,一时岁寒三友,出身背景和学问仕途完全不同的三人,倒是很相得。张友仕每日里鼓捣药方子作画之余,倒也不寂寞,可比在儿子家里自在多了。一时父子俩远来香,老子倒是看儿子顺眼许多,说话也和气了,皆大欢喜。

    ***

    且说柳儿出了月子没几日,冯紫英到底把贾家被抄之事告诉了她,不然总瞒着,终归有知道的一天,倒不好,横竖如今柳儿孩子生完月子也坐完,无甚要紧了。

    果然,柳儿一时急了,扯住冯三爷急道,“老太太可如何了?姑娘们呢?还有琥珀鹦鹉鸳鸯还有三七她们一些家人如何了都?怎的才告诉我呢?怎的这般突然?”

    冯三爷轻轻拍拍柳儿的手,安抚道,“且别急,听我说给你知道。素日听你说过交好的一些,大多托人赎了出来,如今都在城外庄子上安置,还有一部分林家你姐姐着人安置了。除了家里判了流放的爷们,女眷如今都无大碍。便是爷们,走时我也都着人打点了一二,想来路上也受不了什么罪。老太太如今倒好,宝二爷兄弟俩跟着她,在城外林家的庄子上休养,只是年岁大了受了些打击,倒也无甚大碍。我早前就着人送了东西探望过了,说了你不便外出,放心罢。”

    柳儿又细细问了关心的几个人,知道无事,略安了心。细细问了,主子们大多在林家庄子上,柳儿交好的几个丫头,都跟着老太太奶奶姑娘们一起。三七和小燕的家人,并几家交好的,都在冯家庄子上。王夫人和凤姐儿,因着两人都犯了事,王夫人仍旧关着,凤姐儿气急攻心一病不起,上个月没了,如今停灵在铁槛寺。女儿巧姐儿,如今跟着老太太,有林家照顾,倒也都无事。赖嬷嬷一家子,被赖尚荣赎了出去,回了原籍了。林之孝两口子被冯三爷托人赎出,如今跟着女儿,已经嫁给贾芸的小红一起过活,倒也无事。

    “唉,虽说只得那府里太过奢靡势利些,可终究没想到这般快就败了。这两日我略收拾收拾,去看看她们,不管怎么说,当初老太太对我还是极好的,二奶奶虽说待人狠毒些,也没少帮忙,少不得照应巧姐儿一二了,还有平姐姐和姑娘们,都是极明白的女子,唉。我说生虎头洗三和满月都没见琏二奶奶呢,还以为你做了什么坏了交情。只三七老子娘还有亲戚,还有其他的,有愿意进来伺候,或者没得差事过活的,能帮衬就帮一把罢?”

    冯紫英松了口气,对柳儿的要求无不答应,如今对他们来说,这些都不算事。

    这也是冯三爷厉害之处,一大家子人,愣是半点儿口风没给柳儿透出来,别说还有访客之类。

    且不说柳儿去看老太太,如今眼前儿,眼瞅着傅秋芳出阁了,傅老太太越是日子临近,越是闹心。

    无他,原想着虽说贾琼本事寻常,到底有贾家的势可依,终究差不了。哪知忽然间,贾家这座大山,倒了。傅老太太可是比谁都难过。可如今事到临头,也不能反悔了,好在贾琼一家倒平安无事,也算不幸中的一点儿安慰。

    贾家靠不住了,老太太又把目光集中到大儿子身上,女儿最终,还得靠这个兄长争气了,少不得对杨秀姐儿也温言软语起来。杨秀姐儿暗笑,面上不显。

    而李家两个能读书的表兄弟,也进京了。

 第150章 家有贤妻能解忧

    别看姑苏李家充满了铜臭;兄弟三个没甚大能为;但他们从小就有一点继承了父辈——改变出身;

    有钱的不如当官的,士农工商;商最下;虽富;却最末。既然有钱,自然也可以走门路花钱捐个官儿;但那是一般土财主才干的事儿;也只能在本乡本土得瑟得瑟,出去就是叫人笑话的货色。

    若真有远见真想改换门庭光耀门楣的;只一条道,读书取士,走科举一途。传个两三代,便可自称诗书传家书香门第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