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即便如愿以偿做了妾,前途如何,却依旧是神鬼莫测一眼望不到头的。
毕竟一旦做了妾,就是前有埋伏后有追兵,撑的了多久全都倚仗男人们的情爱。可做妾的,又有多少不是以色事人的。一旦色衰而爱弛,能活着,已是阿弥陀佛了。
当然,钟茜的过的日子是要比许多妾侍好的多的,甚至于,她的日子比大多数正室的日子都来的好过。
可是,对于女人而言,名分就真的这么不重要吗?
正文 第四百一十章 **
尤其是对于钟茜这个打小就颇为傲气的小姑娘来说,她的身份和条件都比林氏当初要有利的太多太多的,根本就不能同日而语。
毕竟,耿家既然都肯冒险救了她,自然不会不管她。说到底,也不过是一份嫁妆罢了。
像她姐姐钟家二姑娘,不就是嫁了个耿家得力的清客么。虽说家世普通,可只要耿家一日不倒,钟家二姑娘的日子就只有好过的。而现在,据说也真是过的不错。
公婆妯娌好说话,夫妻之间举案齐眉,膝下儿女双全。
可钟茜呢,天底下有的是男人肯给她能给她名分,可她为什么偏要一个不能给她名分的男人?
不管是收到信之前,抑或是收到信之后,可贞都因着钟茜的事儿很受触动,想了很多事儿。可到底思来想去的,想通了一些事儿的同时,还是理解不了钟茜的想法的。
不过到底,钟茜的想法在她也不算什么。毕竟当下,她只要能知道苏铨苏世彦确实不知道她和林氏的身份也就行了。
苏慨的书信来了没两天,苏越也给苏慎来了信,长长的几页纸,开头就给苏慎可贞两口子吃了颗定心丸。
苏慎的信到了后,苏越也确实拧了一回眉,毕竟他也实在是没想到这里头竟还会有这么一码子事儿的。立马遣了心腹之人去查探。随后得来的消息虽不能百分之百的打包票,可八分真还是有的。
可贞看了信,心里自然安定了。
只不过又没过几天,突然收到了京里的二太太的亲笔信。
可贞收到信,倒是有两分纳闷了。可随后展开信,就更是不敢受了。
二太太当先就在信里给她道歉,说是娘家没能考虑到这件事儿。给他们带来了麻烦。随后,又问了问可贞关于钟茜的事儿。
可贞真是被二太太的致歉弄的一头的雾水,二太太的意思是,耿家没有及时想起来钟茜和可贞之前是有过交集的,没能及时提醒,很是抱歉。
只是,可贞和苏慎还真是根本就没往这上头想过的。
苏慎写信给苏慨,也不是为了质问,只是单纯的想要了解些情况罢了。
可贞忙细细的解释了一遍,又以旁观者的视角把钟茜在掖县生活的实情告诉了二太太知道。
这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渐渐的,这按察司行署衙门已是成了整个掖县城最有名儿的所在了。十字街上的一溜茶馆饭庄酒楼,说的笑的都是苏世彦的风雅韵事和胆大包天。
可贞也不知道该说这苏世彦是风流还是下流了。毕竟这才来了几个月,可他已是收用了五六个丫头了。虽没有名分,可听说苏世彦自来“怜香惜玉”,所以并不用她们服侍正室,还都给她们安排了屋子。虽然只是个鸽子笼。
更有刘家,出乎意料的没有送人,可却效法古人在家里“置婢妾以娱宾客”。苏世彦竟也不忌讳,听说隔三差五的都会往刘家喝酒谈古,和刘良才很是投契。
而按察司行署衙门里,不管苏世彦在不在家。都是太太平平和和气气的,从来没有妻妾之争或是吃醋拈酸一事儿,日子过的比谁家都太平安稳。
好些男人们听说了。明面上说着那些个风流韵事,可暗地里不由得都羡慕苏世彦好福气,都纳闷苏世彦怎么这样会投胎。
家世虽不是顶级的可也不差;念书虽不极好可却能做官;做官虽是二百五可却上头有人只管风流就是;风流虽风流,可家里正房的太太二房的奶奶都不是那等拈酸吃醋发蛮撒泼的,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而且不但能玩还尤其会玩。手段百出,听说十字街上的那几家“助老扶幼、走马乌须”的成人用品店的掌柜的跑堂的都已是和苏世彦搭上了话儿了。
可贞听说后。差点一口茶水喷出来。给二太太写信的时候,斟酌了良久才没让自己有失偏颇。
说起来,她真是弄不懂钟茜是怎么想的了。
当然,还是那句话,这世上她理解不了的事儿实在是太多了,既然想不通,那放着就是了。到底,她要忙活的事儿也不是一件两件的。
尤其是有一件事儿,怕是整个掖县城的太太奶奶们,都在揪着心的一件事儿。
苏世彦的风流名声,现如今掖县城里就没有不知道的,一众太太奶奶们,听说丈夫儿子是和苏世彦一道出去应酬,那得用机灵的小厮都要多备两个的。毕竟苏世彦太会玩了,那些个手段,别说见了,好些就是听都没听说过的,谁不怕自家的丈夫儿子被苏世彦带坏了的。
闲时说起来,倒是有了两分同仇敌忾的感情在里头了。
就是一些老爷少爷,看到有苏世彦出席的席面场合,也是避之不及。毕竟不管是正经还是不正经的宴席,只要有苏世彦在场,慢慢的,总会变成谈诗说文还罢了,关键是斗宝评美的场合。
官阶比苏世彦高些的还罢了,虽说总会被苏世彦三请四邀的拖了去,可到底还有个婉拒的余地的。可那些官阶低的不得不去的,可真是受了罪了。
有的人是真不愿意参加这样的场合的,可有的人,就算想参加,可又拿什么珍玩奇珍来斗,拿什么美人儿来给众人品评?还没到秋冬季节,大家伙已是开始掉头发了。
不过幸好,苏世彦留在掖县的时间不多,毕竟他是登莱青道的佥事,是还得去祸害旁的州县的。
然后就是崔太太一句三叹的话儿,说是苏世彦带着钟茜一离开,只觉着这掖县的天都更蓝了,说的可贞并董太太捧腹大笑。
而真要说起来,比起一众老爷少爷太太奶奶的,可贞和苏慎算是最不紧张最不害怕的一对了。
毕竟是知根知底的,旁人忌讳苏世彦的出身和背景,生怕苏世彦不管做什么,上头都有人罩着,可苏慎并可贞却是不在乎的。
所以,苏慎拒绝苏世彦的次数也算是比较多的。久而久之,苏世彦知道苏慎不喜欢这些,又听说了苏慎之前的所作所为,满心遗憾的觉着苏慎实在是个木讷不解风情的,也就不再叫他了,生怕被他坏了气氛,倒是正好如了苏慎的意。
这么一来,一众太太奶奶们说到话头上,也都纷纷称羡可贞好命。又说只这么看看,就知道苏世彦绝对不会是武功堂苏家的人了。毕竟,只听说过歹竹出好笋。而像武功堂这样的人家,再是不会好竹出孬笋的。
可贞听说后,实打实的乐了一场。
其实,可贞虽说相信苏慎的为人,知道苏慎并不是没有自制能力的人。可到底若说可贞一点儿不担心,也不能够的。
她虽然非常信任苏慎的为人,却不相信旁人,也不相信时间。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习惯是个非常可怕的玩意儿。人在一起待久了,连小日子都能差不多时候来,更别说一些个看似不显的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了。
就算没有受到同化,可但凡受到些影响,就够可贞受的了。
这样想着,到底还是越发的外松内紧起来了。
不过或许距离产生美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起码在可贞苏慎这儿还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婚前婚后分隔两地的这将近十年间累积的思念和爱恋不但没有让时间成为他们感情的侩子手,而且还使得他们之间的这份感情越发醇厚甘甜。
朝夕相处的这一年多来,两个人越发的你侬我侬起来,好像想把之前的那些个遗憾全都完满了似的。
尤其是还有汤圆儿的出生,更让可贞苏慎二人不但完满了人生,更给他们带来了之前从未有过的不同的体验和心境,使得二人的心智和感情,都迅速成长成熟了起来。
而随着相处越来越默契,小秘密越来越多,对于生活的感悟自然越来越契合,对于孩子的教养自然也越来越分工明确游刃有余。而且,在苏慎持之以恒的教导下,可贞在床笫之间也越来越放的开了。
只不过,即便再放得开,这会子听的苏慎附在她耳边说的一句话后,还是瞬间飞红了脸,重重的啐了他一口,就滚着被子团成了一团了。
苏慎好笑不已,大笑着把可贞从被子里捞了出来,“仔细闷坏了。”又调笑可贞,“我说呢,小九晏哥儿和汤圆儿怎么都喜欢蒙头睡觉,原来根儿在这里呢!”
可贞瞪了他一眼,咬了嘴唇,“那你呢,学什么不好,非跟着学那些,那些……”
可到底还是没能够说下去,苏慎见可贞粉脸带粉脸带怒,杏目含嗔,更是爱极,登时就附过来叼了可贞的嘴唇。
“咱们正正经经的夫妻敦伦,岂是那些个腌脏人事可以相提并论的。再说了,咱们心里明白就行了,也不用白纸黑字的写下来,你说是不是!”
苏慎说的一板一眼,却让可贞瞬间红了脸,刚想啐他一口,却一口气没摒着住咳嗽着大笑了起来。
下午加更~
正文 第四百一十一章 日记(加更)
不由得睨了苏慎一眼,这家伙,越来越促狭了。
敦伦二字的意思显而易见,只不过却是专用于夫妻之间的,只有有夫妻名分的男女才能用到这个词。
可在苏世彦离开掖县去往其他几个州县巡视不久后,就从按察司衙署传出了一件令所有人都匪夷所思然后令人喷笑的事儿。
其实事情很简单,按察司衙门里的一位不明身份的吏员无意中发现了苏世彦遗失的一卷日记,这才知道苏世彦每天都习惯于写日记的。
好奇的偷偷翻开一看,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笔规整无比的馆阁体。可是和这笔字天上地下的是,这日记里竟是不管大事小事都事无巨细记录的清清楚楚,就连敦伦之事都是有的。
而且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时候,上头日期时间都是白纸黑字明明白白的,竟是每一次都有记录的。以至于一看那日记簿子,就连苏世彦屋里头谁比较受宠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了。信息量之大,令人咂舌不已的同时也是血脉贲张。
刚开始,这本日记的内容还只是被当做一则笑话在按察司行署衙门内部风一般的流传。可不到一日的功夫,已是以铺天盖地之势从按察司衙门向其他各衙门行署飞快的辐射开来了。随后,这则笑话儿便越传越广越传越邪乎,最后不仅被整个掖县城上上下下三教九流都引为笑谈,甚至已是有了迅速往临近州县蔓延的迹象了。
一时间,大十字街小十字街上的酒楼茶馆饭庄,这些个最最热闹消息传达的最快的地方,旁的事儿哪怕再要紧都先放一放,议论的都是苏世彦的风流韵事。
更有促狭的,虽不敢在明面多说些什么。可背地里取笑起来就有些不那么顾忌了。甚至还觉着苏世彦记录的太过潦草简单了,还建议他赶紧把什么地点什么时辰什么姿势,然后每次都用了什么房中技术感受如何之类的也都详详细细的添补上才是。这么一来,等到以后发秃齿豁的时候,也好拿出来缅怀缅怀高兴高兴的。
还有的则对刘家专门用来娱乐宾客的那些婢妾侍女非常之感兴趣,私底下纷纷议论,到底是什么样的颜色手段,竟勾的苏佥事这样百花丛中过的花中老手都这般留恋不已。这样想着,又因为并不是苏世彦的妻妾,所以半点忌讳都没有。打趣起来更加的荤素不忌,什么段子都敢往外说,而且说这话的同时一个个还心痒痒的不行。以至于据说每每到了晚上就有闲汉棍徒在刘家门外墙外丢个石头说些个香词艳语的。然后。刘家养的几条看门狗一叫就是一夜,隔壁的王家第二天就带了人上门宰了刘家的狗。
而那些个不管真正古板还是冠冕堂皇的,说到话头上,则一致认为苏世彦简直就是斯文败坏五经扫地。一来是已经流传出来的手抄本里,苏世彦和那些个姨娘通房同房的时候也用了敦伦二字。二来则是因为苏世彦竟然时常留在姨娘通房屋里过夜。当然更重要的,其实退一步说,再怎么胡闹这也是他的私事儿,这世上比他胡闹的也不是没有。可把这些乌七八糟的事儿都记录了下来,还不善保管把它流传了出来,这算什么事儿?!
苏世彦的事儿一时间广为流传。大家伙见面打招呼不是“吃了么您”,而是“听说了么”,抑或是“看了么您”。
听自然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会子街面上酒楼茶肆里,但凡能看到挤在一起咬耳朵的,十有**就是在说的这事儿。而看这一字,不为旁的,只因现如今不删减版甚至增添版的日记手抄本已是隆重面世了。虽说这会子印制或是抄录的作坊很多,明着卖暗地里卖的地点也很多。可还是供不应求。
尤其是头几天上,谁能买到一本《苏大官人不得不说的二三事》抑或是《苏大官人绣榻媚史》,那绝对是件值得炫耀的事儿,连走路都是架势十足的。自己看的同时,还要拿给旁人一起上赏看或是誊录,红火的一塌糊涂。
一时间,真可谓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别说在外头走动的男人们了,就是可贞这般的内宅妇人,耳朵里也刮进了一句半句了。那些个促狭话儿虽没听全,可怎么着也都听说了一二的。
妇道人家,虽不至于像那些男人们那般不忌讳,可到底目瞪口呆之后把这事儿当做笑料互相传说逗趣的也实在不少的。再加上,大家伙本来就不大待见苏世彦和钟茜,对于他们的笑料,自然是更加乐见其成的。更有的,看戏不怕台高,煽风点火或是借机想要赚几个零花,都忙的不得了。
虽说苏世彦和王氏这两个可谓男女主角并不在掖县城,可王氏却是在的。听到这传言的时候,整个人都懵了,一张脸煞白。随后颤颤巍巍的翻看了让心腹家人买回来的手抄本,刚看了个起头,就浑身战栗的话都说不出来了。
初初听闻这个消息,她自然是懵的。可随后就觉着这事儿没那么简单,说不得是有人栽赃或是陷害。可当她亲眼看到这手抄本时,真是连死的心都有了。十多年的夫妻,即便一直相敬如冰,可到底,苏世彦遣词造句的习惯她还是了然的。而面对这样的丑闻,若不是还有孩子,说不得她真就一头碰死了。
一时间,王氏以往还隔三差五的出来走动走动,尤其会往可贞这来坐坐说说话儿。可现如今,却再是不敢出门了。即便有红白喜事,也是称病谢客,礼到人不到。
虽不出门,可门外的议论却丝毫没少。毕竟大家伙这会子都紧紧的盯着按察司行署衙门的。所以都知道王氏其实是在家里头大力整顿佥事宅的。
可到底,即便花了大气力能暂时把佥事宅给稳住了,可这手却再是伸不到前衙去的。王氏自己使不上力,身边也没有什么得用的人。虽说苏世彦前阵子离开时留了好些幕僚清客在衙门里并没有带走,可这帮人这会子正玩笑的玩笑,嫌丢人的嫌丢人,内讧都来不及,哪有什么精力能力去处理这场事故的。再说了,王氏从来没有和他们接触过,哪里知道该找谁帮忙该怎么帮忙,所以即便有心也真是无力抹掉些什么的。
因着苏世彦这个正主不在掖县,王氏和一帮子幕僚清客们即便有心可也无力,什么都做不了。虽说县衙里倒是出了几次壮班快班的维护治安,纠察不法商贩并恶意诽谤之人,可手段却并不狠辣,这效果自然亦是一般的。
这么一来,明面上虽禁了禁,不敢再肆意妄言了。可到底暗地里关于苏世彦的那些个事儿真是越传越邪乎,甚至穿凿附会,那些个或许并不是苏世彦做的事儿,也被安到了他的头上。满掖县城的百姓们听着看着这热闹,都觉着比文案武案还好听。而且据说那些下等去处,已是流行起了好些以苏世彦为原型的香艳词曲了,非常受到追捧。
董太太私底下颇为怜惜王氏,可怜她命运两不济。像她这样的出身,若是嫁个家世相当的人家,丈夫再不出息,也不敢这般作践她,拿她当侍妾粉头一般对待的。
又怜惜她遇人不淑,就算高嫁,这也是极寻常的事儿。正正经经三书六礼迎进门的结发妻子,又不是续弦的填房原本就低了一头,却仍旧得不到身为正室该有的权利和尊严,也就只有苏世彦这么个倚官作势、行为不检、好色不堪的东西才做的出这般宠妾灭妻的事情来的。
又和可贞说,照这样下去,也不知道等不等的到三年大计的。没有出路,以后这日子想来更是难过的。
字里行间的,已是把苏世彦钉死在正五品佥事的位置上了。
没过两天,薛氏过来探望可贞的时候,可贞正和柳月桐月几个打点着往年的衣裳,拣了合适的好送到育婴堂养济院两处去。
薛氏似乎有些知道那些个往事儿,所以不经意的和可贞说起王氏给育婴堂养济院几处都捐了银子,还派人去寺里捐了大笔的香火钱。可贞听了,叠着小衣裳的手一顿,叹了一口气。
其实这样的事儿,她也没少做。虽然不至于往寺里捐大笔的香火钱,可这些日子以来,她也曾以一家五口并家里头每个人各自的名义,真心实意的捐了不少钱物药材往育婴堂养济院几处去。说到底,一来是真心想要帮助帮助这些命运多舛的人,二来也确实是想给一家子积些福报。
而王氏,显然也是存了这个想法,所以一心想要行善积福的。
只不过,苏铨造的孽,几辈子都还不完,势必是要祸遗子孙了。
再想想王氏,可贞心里不由得百感交集了起来。
摇了摇头,又细细的问起了薛氏那些孩子们络子盘的怎么样了,铺子什么时候能开张等等的话儿。
加更到!上一章的章节名被河蟹了,可我到现在都没想起来那两个字是什么,真是悲催~
正文 第四百一十二章 施教
多谢osmile的粉红票,多谢多谢
和可贞之前预想的一样又不完全一样,育婴堂里的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