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药手回春 作者:梨花白(封推vip2013-12-27超高人气高推荐完结)-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纤碧真是不耐烦应付这位表妹,偏又不能驳了她的话,心中不由有些无奈,只好道:“好吧。”说完起身,想了想,又将那两个小瓶子拿了,白采芝在旁边用眼角看见,唇微微一动,露出一丝不易被人察觉的笑容,旋即隐去。

    余氏正和蒋姨妈说话,看见宁纤碧和白采芝过来,十分欢喜,携了两人上炕坐着,却听宁纤碧道:“姨妈,表哥呢?”

    蒋姨妈笑道:“这些日子都在外头,说是要开个铺子,我也不耐烦管他,听他说的头头是道,就让他在带来的几房仆人中挑人手去了,今儿晚上也未必回来,倒是早上出门时还问过你,显见得心里是有些担心的。”

    宁纤碧笑道:“这有什么可担心的?太医院的大夫们都束手无策,我和三爷爷奉旨入宫,难道还非要我们治好不成?治好了固然体面,治不好,于我们也没有关系,表哥是个聪明人,想来该知道的。”

    蒋姨妈笑道:“可不是,心里都清楚,就是难免担心,那句话怎么说的?关心则乱嘛。”

    几人说了一会儿话,宁纤碧就将手里两个香露瓶子放到桌上,淡淡道:“听说是三公子让姐妹们分的,我喝不着这个,给娘和姨妈每人一瓶,老太太也说过,这东西喝着确实心里舒坦。”

    蒋姨妈和余氏也早听说过这香露,拿起来看了两眼,也是啧啧称奇,却也不肯要。

    无奈宁纤碧定要给她们,兰姨娘看了眼她脸上的淡然神色,又看了一旁坐着沉默不语的白采芝一眼,便微笑道:“既是姑娘的一片孝心,太太和姨太太就收了吧。”

    白采芝见余氏和蒋姨妈无奈收下,这才微笑道:“到底是六姐姐孝心虔,舅母,侄女儿这里也有两瓶……”不等说完,便听余氏笑道:“表姑娘的露子可不用再给我们,若是你不喜欢,倒是给姑太太的好。”

    白采芝也便应了,坐了会儿就告辞离去。

    过了几日,宫里的赏赐下来,却是谁也没料到,皇帝竟然赏赐了宁德荣一个爵位,虽只是一个子爵,但那也相当于朝臣中的正一品,即使没有实权,却是无上荣光。古往今来,谁听说过一个下九流的郎中因为治好了太后的病就封爵的?

    事实上,宁德荣能得到这个爵位,也是机缘巧合。如果他只是一个江湖名医,不过是赏赐些金银罢了,然后入太医院,这已足够让天下人艳羡不已

    但偏偏他是伯爵府中的三老太爷,皇帝感念他先治好大长公主的痼疾,接着又对太后有救命之恩,再加上这个老头儿身份也尊贵,一时高兴,便封了个爵位。

    如此一来,只把伯爵府中众人欢喜的无可无不可,连着请了三天的戏酒,一门两个爵位的人家,这京城里压根儿就没有,虽说这爵位不高,但那也是皇帝的恩典不是?一时间,就连姜老太君都是喜气洋洋的,伯爵府中更是贺客盈门。

    只是这些锦绣繁华宁纤碧都不放在眼中,此时虽然伯爵府看着是烈火烹油锦上添花,然而几年后那件事情一出来,不还是变得门可罗雀?也只有大长公主念着救命之恩,对他们十分照拂,又挑中了自己做孙媳妇,让京城中的权贵们一时为之侧目,不然的话,这伯爵府就是真的要彻底沉寂下去了。

    彻底沉寂下去,也没什么不好。

    宁纤碧抬头看着窗外,想到上一世临死前得知的那个消息:两位皇子相争,无论最后是哪一方胜出,总要有倒霉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搀和进去,现在想想,将来那一件大事故,或许反而是保命符也说不准。

    转眼间又过去了一个多月,伯爵府这边,宁德荣封爵的消息总算渐渐沉寂下去了。

    老头儿本来就不习惯应酬,从封了爵位开始,就不得不饮宴陪客,好容易挨到如今,这身上都觉着不自在了。

    因这一日清静下来,看着宁纤碧在一旁埋头看医书,他便叹气道:“唉!总算是落了个清净,早知如此,倒不如皇上多赏点儿金银珠宝衣服布料还好,我宁可将那些东西全都舍给人,也不要这虚热闹。”

    宁纤碧从医书中抬头,微笑道:“三爷爷也不必烦恼,这段日子过去了,也就好了,若是没有这个爵位,只怕现在上门求医的人能把咱们伯爵府的门槛儿都踏破了呢。”

    宁德荣正色道:“我也是这样想的,伯爵府虽然已经是超品,然而这里可是京城,比伯爵府门第高的勋贵不知有多少,小小一个伯爵府又算得了什么?唉!早知如此……”

    他说到这里,却是没往下说:虽然也知道从今往后纷纷扰扰不会少了,但是仔细想想,他会为了躲避这些纷扰,就对大长公主和太后见死不救吗?医者父母心啊,他说什么也做不到的。

    宁纤碧看着他怔怔出神,不由得笑道:“三爷爷,您也不用多想,如今你已经封了爵位,行动就该随心才是。”

    宁德荣不解看向她,口中呐呐道:“随心?我要怎么随心?难道还能因为封了爵位,就和老嫂子说,要离开这伯爵府?那不是成了一只老白眼儿狼吗?”

    宁纤碧“扑哧”一笑,摇头道:“三爷爷一点儿也不老,怎么就成了老白眼儿狼?我的意思是,三爷爷何不出去做一个坐堂医生?既不会埋没你这身医术,又不知可以救活多少人,岂不是两全其美?”

    宁德荣愣了愣,面上忽然泛起激动之色,连连点头道:“好孩子,果然还是你最懂三爷爷的心。只是……只是这事儿要怎么和你祖母说?她老人家定不会应允的。”

    宁纤碧左右看了看,见身旁只有芦花一个,因挥挥手让她出去,她这里就对宁德荣道:“三爷爷直说自然是不行的,祖母最重礼法,哪有伯爵府中人要去坐堂为医的道理?然而祖母礼佛甚诚,三爷爷就从这方面入手。俗语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啊,您只说这身医术若是白白浪费了,连佛祖也会怪罪。若是能够活人无数,岂不是大功德一件?对伯爵府也定然有不尽的好处……”

    宁纤碧不等说完,宁德荣已经明白了,不由得眼睛一亮,竖起大拇指道:“好丫头,果然是好主意,只是既有这主意,怎么不早说?不然三爷爷也不至于蹉跎了这么多年。”(未完待续。)

    ps:今天第三更,如果我说明天还是三更的话,大家会不会把月票投的更猛烈一些?沈千山要回来了哦,啦啦啦……


第三十三章 :解释



    沈千山得了大伯母夸奖,便抬起头笑道:“正是感激宁老先生和六姑娘,那一次若不是他们,后果真是难料,当时我都急出了一身冷汗呢,事后想想,也觉着心有余悸。老先生那里,我也送上了一个大药包,这都是苗疆那边用的,苗疆蛇虫最多,苗人们又是在山野间讨生活的,想来配得这驱蛇驱虫药应该也比咱们这边的好。”

    姜老太君笑道:“难得小公子年纪不大,却有这份赤子之心。”说完便对宁纤碧道:“既是小公子感谢你的,你就收了吧,这么多长辈们面前,也算不上是什么私相授受。”

    沈千山摸着脑袋,似乎颇为不解的道:“老太太,什么叫私相授受?为什么你们一直说?私相授受就不行了吗?”

    一句话引得众人又都笑起来,宁纤碧被逼得没办法:连沈千山都不知道私相授受是什么,难道自己这比他小了一岁的女孩儿竟然知道?因只好上前谢过,咬牙切齿地接过荷包。

    论理,堂堂的睿王府,尤其是前几日又封了亲王的,即便是感谢宁德荣,派人送上一份厚礼,打发沈千山过来亲自道谢也就行了,上一世里便是如此。

    然而这一次,却是因为大长公主的病好了,皇上龙颜大悦,封了睿郡王府为亲王府,睿王妃心里如何能不欣喜若狂?又为了郑重表现自己对婆婆的一番孝心,这才亲自前来。

    而薛夫人自然不肯落在她后面。睿亲王爷毕竟身份在那里,但只让两个女眷来给一个老头儿道谢,似乎又有些不妥,因此便是沈千山的父亲沈茂带着两个女眷和儿子过来。

    睿王妃和薛夫人从前也和伯爵府走动过,虽然不是十分相熟,但是女眷们也经常在各府聚会时见面,偶尔也能说上几句话,加上姜老太君的年纪辈分在这里,因此也没有十分端着架子,一时间,福寿堂里谈笑风生和乐融融。

    说到后来,姜老太君便自然要问一问大长公主的情况,因就对睿王妃道:“大长公主如今可是全好了吗?从早年间就一直听说她被这个病缠着身,若是全好了,可真是神佛保佑。”

    睿王妃笑道:“哪里是那么容易就好的。只是从前咳喘起来,连御医们都是束手无策。偏偏宁老先生妙手回春,如今虽然没好,只咳喘轻了许多。去年一冬天,看着公主老人家受的那个罪,就别提我们这当晚辈的心里有多难受了,公主也是被折磨的怕了,要不然,也不能今年一开春,刚刚觉着强了些,便挣扎着要去进香,我和王爷还有二叔二弟妹怎么拦着都不听,最后老人家竟撺掇着山儿陪她一起偷偷去了庙里,幸亏是因祸得福,不然……真是让人想想都觉着后怕。”

    姜老太君和众人这才恍然大悟,她们原本就觉着奇怪:大长公主沉疴在身,怎么会挣扎病体去庙里?就算去庙里进香祈福,也总该有个儿子或者儿媳妇陪伴吧?怎么身边只有沈千山这样一个还不满十岁的孩子?

    如今才明白过来,原来一老一小是偷着去的。想沈千山虽然年纪不大,然而本领不小,他小小孩童又懂什么?被祖母哄一哄或者激一激,自然也就听命行事了。

    薛夫人唯恐儿子被人误会不懂事,也微笑道:“说起来,这也是上天保佑,公主老人家素日礼佛,只在府中佛堂,那一日不知怎的福至心灵,就定要去白云寺进香,也是山儿孝顺,听祖母口口声声念叨着去进了这一次香,这病就有转机,他便不管不顾了,回来让我家老爷好一顿训斥,这孩子,委实太鲁莽,幸亏遇上宁老先生,这可不是天意呢?”

    姜老太君和曲夫人也是礼佛之人,元氏是不信这个的,余氏虽不拜佛,心中却也是有些敬畏,此时听见这样的话,都觉着冥冥中这股天意着实是惊人,因也陪着感叹了一番。

    沈千山和这些女眷是没有话说的,只想寻宁纤碧说话。说来也怪,这小孩子平素骄傲惯了,别人众星捧月般捧着他,他却不耐烦搭理,今日头一回遇到一个对他不假辞色的,他倒来了兴致。

    宁纤碧哪肯让他如愿?眼见得余氏听着王妃薛夫人和老太君说话,已经是顾不上自己了,于是连忙躲进姐妹群中。

    果然,下一刻,沈千山再过来寻她时,就被热情的宁纤月宁纤语等人围住了,独有宁纤碧和白采芝退在人群之外。只不过一个是真心对这位小贵公子退避三舍,另一位心里究竟是如何想的,就不得而知了。

    睿王妃等说了一会儿话,便告辞离去。姜老太君本要留她们在府里用宴,两人自然不肯。于是姜老太君率女媳等一直送出二门外,眼见着那亲王府一家人上了马车,这才回屋来。

    围绕着这亲王府又说了些话,倒是把宁玉兰母女的话题冲淡了许多。

    不过中午的接风宴自然是丰盛的,人人都知道姜老太君偏疼这个闺女,那个表姑娘白采芝又是柔柔弱弱一幅惹人怜的模样,看着就不忍心怠慢了,何况谁又敢在这时候和姜老太君唱反调?不想干了吗?

    因此宴席十分丰盛,白采芝和宁玉兰一左一右挨着姜老太君坐了,这让宁纤月等人心里都有些不是滋味儿。

    宁纤碧心中却无所觉,老太君对白采芝的偏爱是一直都存在的,不然当日也不可能让这个外孙女儿和孙女儿一起入了王府,她才不信以姜老太君的精明,会看不出沈千山真正喜欢的人是谁,可以说,这老太太等于是用他这个孙女儿的幸福,为外孙女儿铺了一条金光大道。

    若说没有一点怨怼,那是不可能的。不过这一世里,老太君对自己也是十分慈爱,对三房也很照顾,不但母亲管了点事儿,就是父亲,也是在她的激励下才肯奋发图强,这都是上一世里没有过的。再加上这一世自己已经下定决心不会嫁给沈千山,因此这份怨怼相对就轻了许多。

    ***************************

    嗷嗷嗷,笨酒真是太激动了,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还……还没入v就得到这么多打赏真的科学吗?手舞足蹈中,虽然存稿真的不多,但今天必须加更一章庆祝哇卡卡卡,握拳。嗷呜兴奋长嚎


第三十四章 :愤怒



    吃完午饭,一家人围着说话,姜老太君这才详细问起白雄关的事。一时间,屋里的气氛就有些闷。

    宁玉兰的表情语气倒是十分平静,就算一开始惶恐悲痛,然而经过了这段时间的人情冷暖,如今又回了娘家,有了靠山,那份惶恐悲痛也就几乎没留下什么痕迹了。

    姜老太君见女儿和外孙女儿都没有因为女婿的死而哀痛太甚,心中也十分欣慰。在她老人家的心目中:白雄关那就是贪心不足自己取死,女儿和外孙女儿受他的连累已经够多了,若再因为他而茶饭不思,委实不值当。

    说了几句,元氏便过来禀报说姑太太和表姑娘的住处已经安排好,便是和三房一墙之隔的秋梧院,两家彼此紧挨着,也方便照顾。报告完了,元氏便笑道:“都说凤凰落梧桐,如今那秋梧院可不是招来了一只凤凰呢?表姑娘这人品容貌,恰便似一只金凤凰呢。”

    这样的安排自然是有私心在里头。元氏嘴里夸赞着白采芝,心中却冷笑,眼睛瞟了一眼余氏,心道当日不就是你最先开口提出要接她们母女过来的吗?既如此,便成全了你,你多和她们亲近亲近吧,我却是敬谢不敏了。

    姜老太君焉能不知二儿媳的用意,不过想到余氏的性子是最平和的,彼此住在一起,女儿倒也不用担心受气,毕竟是走投无路投靠了娘家来的,哪里有什么底气?就算宁玉兰是个要强好胜的人,此时寄居此地,怕是心里也不自在,有余氏相邻着,不但可以照拂一二,也不至于闹不愉快。

    正想着,就听宁玉兰在旁边凄然道:“二嫂说笑了,这孩子命苦如斯,哪里算得上什么金凤凰?便是凤凰,难道没听说过?落难的凤凰不如鸡。我母女都是落难之人,寄居在此,凤凰不凤凰之类的话,二嫂日后再别提起了。”

    元氏被噎得差点儿翻了白眼,心中暗自愤愤,暗道如何?我就说这不是个好相与的。如今来了还不到一天,已经敢拿话来堵我了,日后还不知怎么样呢。幸亏没安排在离我近的地方儿,不然这一天里就是生气也气死了。

    姜老太君听在心中,却是另一番滋味儿:这女儿是从小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如今遭了这样的事情,连她那份要强骄傲的性子都磨下去了。落难的凤凰不如鸡,她怎能让女儿落到这番境地?

    因想到此处,便对元氏淡淡道:“这些日子你三弟妹管理针线房很妥当,我看倒也是能得用了,你手里事情太多,府中就数你最忙碌,所以你把姑娘们的胭脂水粉这一块儿交给你弟妹吧,也免得说我偏心,让三房的躲清闲,却让你劳累忙碌,操不完的心。”

    这一棒子却是有些狠,当即就把元氏打的懵了。但是看到姜老太君淡然无波的模样和宁玉兰清冷的表情,也知道这事儿是由不得她说了算的。只好委委屈屈的应了一声“是”。

    待把元氏和姑娘们打发出去,姜老太君便看着宁玉兰和白采芝,郑重道:“你们两个好好儿在家里住着,也不用有什么忐忑心思,我老婆子如今虽不管事儿了,这家里却还是能做得了主的。”

    宁玉兰和白采芝都忙站起身,白采芝已经跪了下去泪流满面,宁玉兰哽咽着叫了一声“母亲”,却也说不下去。

    姜老太君看着面前的女儿和外孙女儿,叹了口气,命赵嬷嬷扶她们起来,又让她们坐了,才语重心长道:“虽然有我护着你们,但你们心里也该有数,玉兰,你那性子我不是不清楚,如今做了几年人家的媳妇,可也该磨了些棱角吧?这一回毕竟是娘家,你却不能像从前那样处处争锋拔尖儿,你三嫂……原本我只当她是个面团儿,如今看来,倒也是有刚强的一面,难得她心地性子都是善良的,你们和她一起住着,最是舒心不过,也别看你三哥哥是庶子,就失了尊重,你该知道,他生母早逝,也算是我看着长大的。这么多年,他虽然不羁了些,却比你两个哥哥还孝顺谨慎,就算早年间我对他不太上心,如今看待他,却也和你两个哥哥没有什么分别,何况他如今正奋发着,你爹爹在世时,就夸奖过他聪慧,将来如何,实不好说,和三房相处好了,将来你才能有个依靠,明白吗?”

    宁玉兰感激道:“母亲这一番金玉良言,女儿如何不明白?都是女儿不孝,这么多年了,却还要累母亲为女儿操心,呜呜呜……女儿……女儿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姜老太君叹道:“一家人,说什么傻话?快起来,让采芝看见了,她心里多难过。”说完又拉着白采芝过来,看着外孙女儿清瘦却秀美非常的小脸,可以想象,这日后定会是个比她母亲还要出色的美人坯子,只可怜,如今下巴都瘦的尖了。

    “既到了外祖母家,心里就别不自在,从此后,这里便是你的家,记着你是主子,丫头婆子们有什么不好,敢欺到你面前,尽可告诉你娘,或者是来和祖母说,若是能端起主子的身份,自己教训了她们,那就更好不过了,明白吗?”

    白采芝含泪答应,免不了又是泪如雨下一番,感激姜老太君的照拂。

    不说姜老太君在这里单独嘱咐女儿和外孙女,单说二太太元氏,从宁馨院出来,只觉着一颗心都要爆炸了。那些下人婆子看着她眼睛都似要冒出火来,哪敢上前找不自在,就算是有事儿,能推后的便也都推后了。

    因一路回了二房的明兰院,竟没一个人敢凑上前的,因此这心里越发气怒不已,回到房间便摔了一个花瓶,恨恨道:“一群势利眼睛,我这里还没失势呢,她们便不敢靠前来了?怕沾了我的晦气?这些年,从我手里得了多少好处,一群养不熟的白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