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战晚清-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旦失业,很容易造成各种问题。所以我希望能够普鲁士跟我恩采购各种消耗品,尤其是日常轻工业的消耗品。这些都是普鲁士一个短板,甚至我们可以给你们各种物资原材料,这样我想可以获得不错的销路。”徐庆回答。

    俾斯麦无语,不过徐庆这个理由虽然在意料之外,可是那也是在情理当中。徐庆这个理由也就是国内百姓失业,需要找到合适的销路来销售物资,不然百姓失业压力会增加,社会会动荡。

    可是纵观天下,能够成为一个大买主的国家却不多。英国自己有着庞大的工业和殖民地,不需要中国提供那些基础原材料或者是普通材料。至于别的国家,意义不大,无法采购多少。而法国目前国内形势不好,这个是欧洲很多上层都知道的,未来经济肯定要出问题,甚至可能要引发革命。

    至于唯一能够潜在大买主的,也就是普鲁士和德意志一家。普鲁士虽然有工业,可是严重缺乏原材料和各种基础材料。因为普鲁士没有殖民地,没有足够的殖民地,这样他们原材料肯定很难弄到。

    至于中国这边正好是各种基础材料滞销,这样不好是弥补了吗?战争消耗的资源,可是惊人之巨大。尤其是将来普鲁士一旦爆发了统一战争,国内的生产不但无法满足,这样反而会进一步削弱,这样肯定是不合适的。

    所以这个时候中国如果能出售给普鲁士,这样那也是一个重要的资源来源。普鲁士获得了资源,中国可以出售各种基础物资,化解国内的压力。这样双方各取所需,各自都有各自的好处。不用担心什么,这样俾斯麦跟威廉亲王也都认为这个借口倒也是合理。

    反正普鲁士统一德意志的决心是不会更改的,换了谁都是如此。至于中国,他们双方各取所需也是可以理解,毕竟普鲁士跟中国没有直接利益纠葛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44章 中普商贸备忘录() 
徐庆说完了自己的理由之后,普鲁士也是感觉中国跟普鲁士有着合作的基础。因为时代的原因,这个时代的通信和交通能力并不发达。因为通信原因,东西方互相不了解,所以让徐庆有了从中两头吃的机会。同样因为交通方面的桎梏,让西方暂时还是无法征服中国,目前这个时间节点西方同样无法能威胁到中国。除非科技再次进步,蒸汽船只再次发展,这样才有威胁到中国的基础。

    同样道理,中国无法威胁到西方,普鲁士对于跟中国并没有直接冲突,更没有任何矛盾和黑历史。所以对于跟中国采购各种基础物资,这样也都没有什么问题。

    “陛下,我们中国地大物博,有着各种资源。不过我们国内暂时还是工业需求并不大,我们国内的工业需求还是不算太高。我们工业比起欧洲还是稍微处于一些劣势,这个我们中国也是有一定的缺点。所以我们目前希望能够刺激工业,至于普鲁士将来的战略计划,我想我们可以提供很多的物资,这样刺激我们国内的轻工业发展,对于我们国内人口就业有着巨大的帮助。至于普鲁士将来也可以获得大量的资源储备,所以我们认为是合则两利的。”徐庆主动介绍了情况。

    徐庆主动介绍了将来中国可以提供资源,当然普鲁士也是要出资购买的。普鲁士也都对于购买每一意见,很快达成了初步的意向。

    “既然如此,我也就委托威廉亲王为代表,跟中国的徐庆公使签订一份备忘录。将来我们普鲁士将会跟中国采购各种布匹,金属矿产等等,作为我们的储备。具体支付方法,我们接下来逐步商谈。目前我们可以签订一个备忘录,作为基础!”腓特烈威廉国王说。

    “好的!”徐庆同样答应了。

    徐庆草拟了一份中国跟普鲁士的商贸备忘录,普鲁士将会在未来大量采购中国的各种轻工业制品,这个是一个作为备忘录,至于如何支付,接下来可以逐步商谈。目前这个只是一个备忘录,并非是正式条约。

    作为外交方面的备忘录,一般是两国外交官之间的谈判记录,不过并不是正式协议。这个备忘录只是作为双方讨论的论点,不过并不具备有法律效益,随时可以违背的,并不是正式履行签约。虽然徐庆没有正式签约的权力,可是却有签订备忘录的权力。备忘录毕竟不是正式条约,双方随时都可以撤销,也可以不用履行备忘录上的条件,可以随时修改。

    这样签署备忘录,还是在满清授予徐庆的权力之内。满清只是剥夺了徐庆的正式签约权力,可是别的权力都授予了。当然满清也并不清楚,这里面的权力到底有什么。满清的外交思维还是停留在过去,所以徐庆想怎么玩就怎么玩,有的是办法绕过去。

    虽然徐庆没有办法正式签约,可是却可以通过“意向书”“备忘录”,等等非正式的文书进行签署,这样同样进可攻退可守,其实未必不是一个好处。

    徐庆用中文和德文草拟了双方的备忘录条约,然后主动说:“国王陛下,我用中文跟德文草拟拟定了协议,然后再次用法语作为第三份的准备,这样如果我们有了冲突,统一以法语版为主,你看如何?”

    普鲁士人同意了这个方案,一般来说语言文字完全迥异的两国签订条约,都有一个惯例。那也就是除了两国语言的版本之外,还要有另一个文明国家的语言的版本,这样是为了避免两国语言翻译理解上的冲突,造成不必要的误会。一般来说如果有争议,将来就会采用第三方语言的版本作为裁定。

    至于为什么采用法语,这个也是有历史渊源的。法语在欧洲贵族里面流传很广泛,在欧洲上流社会地位比较高。当然这个也并非是主要的,主要原因是法语严谨。法语不像是汉语那样,有很多多音字,多意字,甚至是模棱两可的词语。

    法语里面很多词语丁是丁卯是卯,几乎很少有像是汉语这样模棱两可的词句。这个不是徐庆崇洋媚外,而是全世界都公认法语是最严谨的语言,含糊的地方少,所以很多国际上的条约都喜欢用法语作为第三方语言作为备份!

    如果用汉语作为备份,那可是滑天下之大稽,因为汉语里面模棱两可的词语实在太多太多。

    德国人并没有认为这个是歧视他们,是用法语作为第三方语言备份,几乎是国际惯例了。所以这个条约很快被草拟出来,那些德国人也都有很多人会法语。

    当得到了法语翻译审阅之后,德国人算是同意签订这份中普商贸备忘录了。

    威廉亲王主动坐下来签署了这份备忘录,徐庆也都代表了中国满清朝廷以满清朝廷驻欧公使的名义签署了。至于接下来,徐庆却让胡灵自己这个第一个女助理同样签名。

    “胡灵,你也签字吧!”徐庆说。

    胡灵意外的问道:“我也签字,我也有资格?”

    胡灵非常意外,像是这种国家之间外交的事情,应该是朝廷官员的事情。并且这种“国家大事”,都是男人的事情,胡灵这些女孩子还是把自己当做了留学生,甚至其实心里已经把自己当做了地位很低的人,所以对于自己参与这种“国家大事”还是非常的犹豫的。

    徐庆却主动安慰说:“不要紧,你签字吧!你现在也是我们中国驻欧洲副使,是一等秘书的外交职衔。”

    徐庆主动给胡灵这个女助理“封”了一个中国驻欧洲副使的“官职”,反正满清朝廷也都没有给自己派来副手,这些留学生算是徐庆的唯一的下属了。何况满清关于这个驻外人员的外交职衔等等官职的规定,其实都是为零的。全看徐庆自己安排,当然这个满清压根不知道这里面的权力有多么重大,几乎是把所有权力都给了徐庆。包括外交方面的规章制度的制定,包括各种的下属的任命权力,都无条件的授予给了徐庆。

    所以他们并不清楚这里面的利害,徐庆现在可以说是真正的可以为所欲为了,任命一个副手,并且授予外交职衔,都是他的权力范围之内。

    胡灵这个女孩子也是有些紧张,作为一个女孩子,心里都是已经被认为这种国家大事都是男人做的。何况自己也都是一个“被卖”了的女孩子,如何敢在这样两国之间庄严的文书上面签字?要知道中国从古代就非常看重“外事”,而各国的外交方面的职位,都是非常重要的职位。何况这么签字的文书,在胡灵这个女孩子眼里更是国家大事中的大事,她居然会有资格签名?

    “胡灵小姐,放心吧,签字吧!你就在我的名字后面写上,中国出使驻欧罗巴钦差副大臣,一等秘书,然后再次签订你的名字好了。”徐庆说。

    徐庆知道这些留学生将会是自己未来的重要根基,也是将来中国的人才根基。徐庆现在不会介意锻炼一下这些留学生。至于说什么女留学生,徐庆目前没有挑肥拣瘦的资格,能有人才用已经不错了,所以他只能将就了。让这个胡灵小姐一起参与签字,算是对她的锻炼,让她跟着学习。

    胡灵也是拿着笔,非常紧张的在这份备忘录上签字。她按照徐庆的说法,在署名那里写上了“中国出使驻欧罗巴钦差副大臣,一等秘书,胡灵”这些文字。

    前面是官职身份,后面是她的名字。算是完成了签字。

    徐庆看到了这个胡灵的签字,也都不由得摇头,这个字体那叫一个烂。当然以胡灵这些女孩子的身份,在国内都是被满清官僚精心挑选的,不但容貌非常漂亮,并且都是识文断字,学习才能不错。她们都是识字的,甚至都能够写一手优美的字体。

    不过她还是紧张,作为一个从小被灌输那些遵守妇道,不要做出格的事情的古代传统女孩子,她们连日常合同签字都不敢,何况是代表国家签字?古代女人几乎没有处分财产的权力,连处分自己财产的权力都没有,何况是去签署国家之间的文书。

    胡灵是紧张的,紧张到写字都大失水准,歪歪扭扭比,很难看。

    “幸好这个只是一个备忘录,不是什么正式条约,不然可是丢人了!不过这次有了第一次,接下来应该可以逐步改善了。”徐庆想。

    威廉亲王看了看徐庆跟胡灵的签字,很快明显看出了两个文字的区别。虽然威廉亲王不懂得汉字,可是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啊!哪怕威廉亲王不懂得汉字,那也可以通过对比看出来,徐庆的签名很好,字体优美熟练。可是后面胡灵那个签名,真的是歪歪扭扭,难看啊!

    威廉亲王吐了吐舌头,明显对于胡灵的签字有些“鄙视”。胡灵这个女孩子也是感觉大囧,自己的签字居然被外国人鄙视了。胡灵感觉压力更是巨大,在这个国家之间正式文书签字如此丑陋,这个丢的可是国家的颜面,太丢人了。

    不过威廉亲王并没有太多的表示,只是说:“好了,既然这个备忘录已经签署了,我们算是打沉了初步的意向。接下来的事情,我们可以逐步继续准备。具体的事情,关于将来商贸,税收,海关等等事情,我们可以逐步接着谈,到时候等商谈好了之后,再次准备签署正式条约。”

    “好的,谢谢,我非常高兴!希望中国跟普鲁士,甚至是未来的德意志帝国,能够友谊天长地久!”徐庆再次瞎扯了几句外交辞令,算是敷衍过去了。

    徐庆拿起了签署的备忘录,算是可以回到了自己在普鲁士下榻的国宾馆。

    徐庆看了看这个备忘录,露出了笑容。至于旁边的胡灵,更是臊得慌,上面她那个丑陋的签字,让胡灵心里感觉更是压力太大了。这样可是丢了国家的脸面,让胡灵感觉难受。

    “徐大人,我这样会不会太丢人了?“胡灵脸色通红的问道。

    徐庆看了看胡灵,然后说:“不要紧,这个只是备忘录,不是正式条约,不算什么的。你放宽心,以后这种事情也许会越来越多,这样到时候你也都会适应了。”

    反正这份是备忘录,不是什么正式条约,也都没有太多法律效益,所以徐庆并不担心。当然如果是正式条约,那徐庆也都不会这么做了。正式的条约可是要留存很多年,甚至要作为历史记录的,这样才是真正的丢人。

    不过接下来,胡灵却主动问:‘徐庆大人,我看这个什么备忘录,是什么意思?我大清要卖给这个普鲁士这么多东西,我们卖给他们做什么?这些东西,我们目前朝廷好像用不着啊?“

    “我们朝廷现在过的不是很好吗?何必要做这种没有意思的事情?何况卖出去了,那又能够如何?现在这个备忘录,有意思吗?这个备忘录好像我看不出有什么意思,我们大清用不着去交易,何况我们大清也都这个所有人各安其份,何必要签署这种东西呢?”

    徐庆听到了胡灵这么问,总算说:“你这么问我,让我很高兴。你总算是能够自己主动思考了,而不是人云亦云,主动跟着我签字,然后什么都不知道就莫名其妙的签字了。你能主动问,那算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想法,说明你真正的关心了,而不是盲从。做外交的,最忌讳的也就是盲从。没错,这份备忘录,目前确实没有什么意思,确实是一点意思都没有。我不过是跟他们瞎扯,其实一点意思都没有!”

    “不过,这份备忘录目前看起来没有意思,可是过了十年左右,那意思可就是大太多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45章 布局二十年() 
徐庆拿着这份中国跟普鲁士的备忘录,虽然不是正式的条约,可是对于将来徐庆的计划可是有着惊人的帮助。因为徐庆作为熟悉历史的人,他当然知道未来有一个天大的好机会。那也就是清朝中后期的乱世,那次太平天国时期的乱世,对于中国历史进程影响太大了。

    那次太平天国的乱世,可以说是改变了很多很多。因为太平天国起义,让满清的统治根基被严重动摇。大量的汉人督抚开始崛起,从此汉人督抚可以跟满清中枢朝廷有了讲条件的资本,不再是过去那样被欺压。

    甚至在太平天国之后,地方势力大大提高,满清的中央集权被严重削弱。甚至整个满清的民间甚至官僚基团,都不得不开始接触外界,接触新思想了。甚至这个太平天国时期所崛起的曾国藩的湘军,后来的淮军,再到也许几十年之后的北洋军直到民国的北洋军阀,都有一定程度的继承。

    虽然军队方面没有太多的继承,可是在政治集团方面却有着一定的继承。所以说这个太平天国起义,改变了未来中国数十年差不多上百年的历史走势,这样也不为过,当然同样也有副作用,那也就是地方势力抬头,酿成了后来的军阀割据提供了环境基础。

    “胡灵,作为一个外交官,不能够只是看眼前的东西。更应该高瞻远瞩,应该真正的看到未来。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次则伐交,再次伐兵。可是千古以来人们所重视的也就是上兵伐谋,和最后的伐兵。至于这个中间的‘伐交’却并没有多少人重视。”

    “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伐交既要有伐谋的高瞻远瞩,布局长远。可是却同样也要有伐兵的斗智斗勇。可以说伐交,涉及到的可是方方面面。不光是军事,更包括了各种各样的经济,商业,科技,工业甚至文化等等等等,总之几乎天下之事无所不包。”

    “作为一个外交官,要考虑的很多,必须要精通很多东西。所以别看这个备忘录目前暂时没有用,可是在未来却非常有用。”

    胡灵看了看这个备忘录,却并没有看出什么东西。不过徐庆却同样不可能多说什么,毕竟这个未来中国爆发太平天国起义,然后整个天下大乱,这个徐庆可不能多说什么。毕竟这个东西不能够随便乱说,而到了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徐庆可以有自己的想法。

    “太平天国起义的时候,各方势力之间,正好是我可以进行投机的机会。太平天国的乱世,太平军,天地会,小刀会,甚至包括各方势力,正好是我进行投机的几乎。只要运作好了,也不是不能篡权的!等到时候篡夺了这些起义军的领导权,那我也就可以获得一个惊人的势力,可以夺取天下了。”徐庆想。

    徐庆作为一个外交官,他不可能去打仗,他也知道自己不是打仗的料子。他唯一精通的也就是外交和政治,他知道在太平天国时期,能够成为一方割据势力的组织并不少,太平天国只是最出名最厉害的一个。

    可是徐庆却有信心,这些各种反清势力的领导权,未必不能篡夺。因为徐庆已经发现了各路起义军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也就是晚清时期的这些起义军都有的共同点。徐庆认为只要自己利用好了这个“共同点”,那篡夺各路起义军的领导权,一点问题都没有,甚至非常容易。当然,这个共同点,将会成为徐庆在乱世里面进行政治投机的最大优势。

    “只要用好了,那洪秀全等等各路起义军,那其实都是在为我打工呢!到时候,直接赚到东南半壁江山。”徐庆嘴里露出了奸笑想道。

    也许一般人认为这个不可能,可是徐庆却认为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尤其是十几年之后,只要利用好了这些政治投机的机会,完全可以利用这几个势力之间的“共同点”,为自己将来篡夺起义军的领导权奠定最大的基础。

    徐庆作为一个冷静的政治家,他非常明白自己的优势是什么,他的优势不在于军事指挥能力,他的能力不在于军事,而是在于政治和外交,还有各种关系处理。如果让他去率军打仗,他干脆直接上吊好了,他没有这个能耐,必败无疑。他非常清楚自己不像是别的穿越者,穿越之后精通军事,哪怕一个军盲穿越之后也都骤然变成了战神。他只是一个外交官,一个政治家,对于军事也就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去脑子进水去带兵,那他也就是活不过两集的料子。

    不过扬长避短,这个是可以的,利用自己的政治和外交才能,完全可以为自己积累实力。然后利用自己处理复杂关系的能力,去篡夺各路起义军的领导权。虽然也许一般人认为不太可能,可是在他这个政治投机客眼里,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胡灵啊,你看看这份中普备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