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嫡子难为 作者:石头与水[晋江版]-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遥控云南事务!界时,不是藩王,胜似藩王!而你,则成了他放在云南的傀儡亲王!”
  凤明礼身子一震,眼睛不可置信的望着自己的父亲。
  凤景南呷一口茶,似笑非笑,“你觉得我在危言耸听?”
  他了解明湛,一个能在他眼皮底下掩去锋芒、装傻充愣的小家伙,够聪明,看他在帝都的行为,也够手段。现在,也展露了野心。
  可是,凤景南仍然不会冒然造择明湛,或许是因为明湛太过胆大不安定,他从内心深处排斥明湛掌权一事。
  “明礼,是知道的,我本是庶出的皇子。先前,你皇祖母在先帝时,份位很低,我出生时只是你皇祖母还只是坤宁宫偏殿里的小贵人。那时戾太子尚是太子,深得先帝喜爱。皇子们都在闻道斋念书,太子但有差错,罚的是伴读。我若有错,直接打手板。”凤景南目光幽远,带着几分讥讽,“倒不是先生偏心,故意打罚我。实在是我根本没有伴读。你皇祖母份位低在先帝跟前儿说不上话,魏家那会儿也穷困,无可指望。我启蒙时竟然无人提伴读之事,所以我一直没有伴读,在闻道斋的时候吃过不少苦头儿。同是皇子,嫡庶之别,犹如云泥。庶子的苦,没人比我更清楚。所以,我对你们向来一视同仁。你是我的长子,我对你的期望是最高的。我从不觉得庶子比嫡子差,在我心里,最嘱意的人选就是你。”握住凤明礼修长的略带薄茧的手,凤景南沉声道,“所以,别让我失望。明礼,别让父亲失望!”
                          


    36、椅子

  明湛坐在花园里的秋千上,看明淇剑若游龙、杀气纵横,身姿俊挺,剑光灵动。
  明湛啪啪的鼓掌。
  明淇练了一阵,额上微汗,双颊泛红,还剑于鞘,走了过去。明湛移出半个秋千藤椅的位子,明淇屈身坐下,擦了擦汗,看向明湛道,“等我再大些,就去带兵缫匪。”
  “你不成婚了?”明湛写字问道。
  明淇冷笑,“如今瞧见大姐姐这样,嫁男人有什么好的?大姐姐还是正经郡主呢,与亲姑妈家做亲,那个姓杜的还敢养小老婆!要是赶上我,不一剑过去捅死姓杜的!还容他带发修行赚个孝顺的美名儿!再说,我练这么多年的武功,难道是为了伺候男人!”
  明湛觉得明淇真的被凤景南培养出成了女权主义者,明淇道,“我先去把云南的土匪打干净了,再考虑大婚的事儿。到时我也不要什么公府的少爷侯府的公子,只要个听话的。叫他往东,不能往西的。”
  明湛连连点头,他真是服了明淇,你干脆养条狗算了,还嫁什么男人!
  “你这丫头真是不害臊,什么话都敢说。”凤景南笑着从假山后徐步走出,身后跟着眼睛微红的凤明礼。
  明淇明湛起身见礼,明淇迎上去,笑着挽住凤景南的手臂,正色道,“父王,我说的是真的。明年过了生辰,你就放我去军中吧。要不,你给我一队人马使唤。我练武这么多年,莫非就用来打只兔子射只野鸡,说出去真是丢父王的脸!”
  凤景南轻点明淇的鼻尖儿,笑道,“行行,淇儿说的话,本王哪儿敢不允?”
  明湛的眼睛落在凤明礼微红的眼睛上,看来是挨过训斥了,凤景南一大早的就给凤明礼下不来台,骂一顿也合乎情理。不过,凤明礼脸色不差,想来除了敲打,还指点了凤明礼一番。
  昨晚,明湛不过是刚开了口,凤景南便将话糊弄了过去,至此再不提帝都人手之事。看来,凤景南还是要倚重明礼明义。
  凤明礼看他的眼神还有几分戒备,明湛勾了勾唇角,移开眼睛在凤景南放肆的身上溜了一溜。凤景南自也留意两个儿子的反应,一看明湛这副形容便知这小子猜着些什么。
  明湛看向凤景南,意味深长的点了点头。
  凤景南转而带着明淇去小校场比剑,明淇唤明湛,“你也来,我看看你骑射有长进没?”
  明礼自然一道跟了过去。
  试了一巡弓箭后,凤景南越发认为自己的决定没错,明礼也是自幼练习,如今虽还是少年,已有些玉树临风的意思,随便一摆,那姿势硬是优雅好看,关键人家手里有几分真功夫,算是个有内涵的花瓶儿。
  明湛侥幸没脱靶,明淇好一番夸奖,“长进了这许多,可见宫里的师傅的确好。”
  以前在云南,卫王妃什么都由着他,明湛的骑射向来的两日有三日无的,别说正中靶心,脱靶的时候不知有多少。如今在宫里,每天下午都要去校场跟着师傅练习,纵是明湛这样儿的,都练的有些模样了。
  当然不能跟明淇明礼相比。
  明淇亲自下场教明湛怎样瞄准怎样发力,对明湛道,“只管多练,这东西,不过是练个手熟。有了手感,便百发百中了。”随手一引弓,箭矢流星般追去,一只落在树梢儿上的麻雀应声掉在地上。
  明淇连发十箭,箭箭皆中,指使着小厮们捡了,吩咐道,“送厨房去,叫他们收拾了,腌好炸酥,中午添菜。”
  明湛笑着点头。
  凤景南对明淇的箭法最是满意,笑着赞了几句,明淇摆摆手道,“只能射些蠢物罢了,上次师傅拿了一把琉璃珠子,弹出去叫我射,一个没中。”
  凤景南笑道,“武功非一日之功,急什么,你才多大呢。现在有这样的准头儿已颇是不易了。”再教训明礼,“来帝都这大半年,臂力半点长进全无,平日都在忙什么!莫非要被你妹妹比下去不成!以后每日加半个时辰的骑射。”
  凤明礼小心嚅嚅的应是。
  “明湛,你与明淇一个年纪,不必我多说。”
  不想多说,那就闭嘴。明湛翻个白眼。
  日头渐高,凤景南便带着明淇回去了。
  
  中午用膳,却又有一番波折。
  凤景南自然是正中首位。
  凤明礼却先一步坐在凤景南的左下首,明湛站在厅里未动,并不上前就坐明义下首之位。
  明菲这次只是略带嘲讽的笑了笑,并未多言。
  凤景南刚要拿筷子,明淇道,“父王稍慢,我有事想请教父王。”
  “淇儿说吧。”看了明淇一眼。
  明淇脸上并不见恼怒,只是郑重,正色道,“父王,是嫡为贵,还是庶为贵?”
  明菲当即道,“我也想问二姐,是以长为尊,还是以幼为尊?”
  明湛根本不理会明菲,镇定的说,“父王,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记得太宗当年,元后嘉仪皇后早逝,身后留有嫡出三皇子。一年后,太宗立原慧皇贵妃为后,慧皇贵妃原有皇长子仪亲王为亲子。当年立太子之际,朝臣为嫡长尊卑争执不下,进而引的朝廷震荡,天下失和,最后太宗道:仪王虽贵,元嫡更尊。遂立三皇子为储,是为高宗皇帝。虽说是嫡是庶都是父王的儿子,可若是嫡庶不明,那镇南王府何必分出嫡妃侧妃侍妾丫头?六中之中何必再有后妃嫔妾之别?父王今日先乱嫡庶尊卑,恕明淇不敢苟同!”
  凤景南看向凤明礼,凤明礼从容笑道,“不过是一张椅子,四弟要坐便坐了。二妹不要动怒,四弟,你来坐吧。”
  凤明义笑着附言,“是啊,二妹莫动气。正吃饭呢,怎么连太宗皇帝都搬出来了?是我没看清,先坐了大哥的位子,大哥便往前移了一位。”
  明淇一挑长眉,不为所动,吩咐身后的丫头道,“去二门传话儿,叫大管家进来。”
  李明听说里头叫传,不敢耽搁,撂下吃了一半儿的饭,一抹嘴儿便来了。
  明淇沉声道,“大管家,午膳过后你派人将父王上首之位,与左下第一位的椅袱都换成耀眼的大红色。”
  李明忙应了。明淇看向凤景南,一捶定音,“左下之位,若日后父王请封世子,理当由世子坐。既然父王尚未请立世子,嫡庶尊卑不可乱,明湛,你过来坐!”
  明湛走过去,座位又是一番变动。
  明淇问道,“父王看女儿如此处置,可还妥当?”
  “甚妥。”凤景南开箸。
  
    37、下场

  凤景南此来帝都,除了为老娘贺寿,还有便是明艳的婚事了。
  凤景乾自个儿指的烂婚,魏太后瞎眼做的媒人。故此,凤景南一提此事,俩人颇有些面儿上抹不开。
  还是魏太后老脸皮子厚,叹道,“明艳这丫头,跟在哀家身边这些日子,体贴乖巧,哀家断不能让她受半分委屈。”
  “这都是明艳的福气。”凤景南笑道,“母后心里可有人选,不妨说与儿子听听。”他虽然对母亲的眼光有些怀疑,不过,亲孙女的婚事,母亲定也是想孙女结一门好亲。何况失策在前,母亲和皇兄定有补偿的心理,那么,此次的人选应该是不错的。凤景南倒是有些期待。
  魏太后道,“借着正月十五的灯节,哀家瞧了瞧,一位是你泰阳姐姐家的嫡长,叫冯绍明;一个是永安公府的嫡孙,叫温长枫的。两个孩子,哀家已细细打听过,都是十七岁,尚未婚娶。最正经不过,屋里连个通房都没有的。”断不会与杜如兰一个德行的。魏太后在心里默默加了一句。
  “不知品性如何?”
  魏太后笑道,“这有何难,明日哀家召他们进宫便是。都是齐整的孩子。”
  魏太后这次真的是恨不能拿了放大镜去给明艳相看女婿,凤景南最终相中了冯绍明,凤景乾笑道,“不错,朕也是嘱意绍明这孩子,老成稳重。”
  凤景南笑道,“瞧着是个好的。臣弟听说杜如兰在寺中为福昌姐姐祈福,皇兄以孝治天下,如此孝心怎能不予以嘉赏?”
  凤景乾笑了笑,侧耳倾听。
  “不如赐他个法号。”
  赐了法号,便要真正出家落发,凤景乾笑劝,“福昌公主到底是皇姐呢?”话却未说死。
  凤景南峻容道,“皇姐办的事才更让我心寒。里里外外都是她的道理,不过一个贱婢,就敢欺到明艳头上!若是人人效仿,我以后哪里还敢再与公主府联姻?”
  “罢了罢了,依你就是。”
  凤景乾赐了“孝真”二字为法号予杜如兰,命他在庙好生祈福。福昌大公主听到圣旨时当即便晕死过去,这次是真的病了。
  隔日,泰阳长公主嫡长子冯绍明赐婚于淑仪郡主,择日完婚。
  泰阳长公主年纪略大凤景南一岁,是个风韵犹存的妇人,柔和温婉。带着儿子进宫谢恩,便先让冯绍明出去了,柔声道,“早在母后这儿见过郡主,只是没想到绍明有这个福份,这都是母后与皇兄的恩典。”
  泰阳大公主婚后不过两年,丈夫寿安侯便因病去了,她一个人守着儿子到如今,颇是不容易。因泰阳长公主守节贞义,魏太后也有几分另眼相待,笑道,“如今绍明出息了,你也熬出头儿了。哀家想着,大婚前让绍明袭了爵位,也算双喜临门。”
  泰阳长公主顿时眼圈儿都红了,忙起身谢恩。
  当年寿安侯的过逝时冯绍明尚在襁褓,因泰阳长公主的生母为先帝厌弃,便未命袭爵。后凤景乾继位,只是加恩泰阳大公主,并未赐爵,故此寿安侯的爵位便始终悬而未决。
  泰阳大公主心道皇上如此痛快的赐爵,定是镇南王在皇上面前进言之功。再思及杜如兰的下场,心中一凛,回去定要好生叮嘱儿子,一定要礼遇郡主。
  
  冯绍明出了慈宁宫没几步就碰到了个小太监,正是方青。
  方青打千儿行礼,笑道,“奴才是石榴院四公子的管事,奉四公子之命请冯公子过去相见。四公子说,四公子赐婚淑仪郡主,大家本是骨肉至亲,如今亲上加亲,还请冯公子不要推辞才是。”
  板砖四爷!要见他!
  冯绍明额角一跳,忙从善如流道,“正当去拜访表弟。”一个荷包赏了方青。他并不是木讷之人,相反因为处境尴尬,冯绍明很有几分眼力。
  
  石榴院中。
  两人一模一样的浅碧青衫,都是头戴紫金冠,只是一个略高、一个略矮;一个俊俏、一个可爱,俱坐在廊下贵妃长榻上不言不语,上下打量着冯绍明。
  冯绍明心里发悬,却还是琢磨着,哪儿个是四公子呢?都不像传说中杀气纵横的板砖四爷啊!想着此处是皇子们住的地方,听说圣上五皇子年方七岁,再一对比,觉得也不像那么小的。略一思量,便对着两人中间行礼,“见过四公子。”
  明湛笑了笑看向明淇,明淇声音清脆,“不必行礼,你坐吧。我们听说皇伯父指婚,特意请你来相见。”
  听着声音倒像个姑娘,冯绍明心里嘀咕,虚眼细瞧去,明淇瞪他,“看什么看,眼珠子给挖出来!”
  冯绍明心里一惊,果真是个姑娘家,想到自己竟然在未来妻家人面前失礼,不禁羞愧,脸都红了,别开脸起身作揖赔礼,“我,我,对不住,唐突了。”
  明湛起身扶了扶他的手,拍了两下安抚,指了指椅子。
  冯绍明这会儿算明白过来,这位才是四公子。强自镇定解释道,“实在不知道这是位姑娘。”
  明湛看他形容斯文,这会儿时间已经恢复从容,只是低着头,不敢再多看,想来大面儿的规矩还是知道的。捏了捏明淇的手,往里间儿使了个眼色,明淇便起身进屋里去了。
  明湛写道,“那是我姐姐,你别见怪。”
  冯绍明吓一跳,脱口问道,“那是淑仪郡主?”天哪,他在帝都,也不是瞎子聋子,福昌大公主家的杜如兰得罪了镇南王府,如今落得个出家为僧的下场。他,他倒不是养小老婆的性子,少年慕艾,接到赐婚的圣旨也曾幻想过,或许淑仪郡主是个温柔体贴的美人儿啥啥的。
  哪知竟如此凶悍厉害,直接差人宣他过来相见。这以后成了婚,可要怎么过日子啊?
  明湛忍不住笑,写道,“不是大姐姐,是二姐姐。”
  冯绍明明显松一口气。还好,原来是小姨子。
  “大姐姐在帝都受了不少委屈,你不要学杜如兰,要好好待大姐姐。”明湛写道。
  不要学杜如兰!
  杜如兰的下场全帝都的人都看到了!冯绍明知道镇南王府不是自己惹的起的,不过他也不愿惟惟称是,让这位四公子小瞧,正色道,“我家中人口简单,母亲守寡多外抚育我长大。我也盼着能早日娶妻过门一道孝敬母亲。不承想竟能尚郡主,这是我的福气。我早听说淑仪郡主贤德温良的美名,自不会辜负郡主。”
  这话,不软不硬,却又透着几分风骨。
  明湛想此人虽然面嫩些,倒是个明白人。
  明白人就好。
  这年头儿男人为尊女人为卑,明湛也不想说什么有威胁意味儿的话,不然适得其反,倒让明艳往后难做。便聊了些轻松的话题,不一时,万岁赐宴,命来宣四公子、二姑娘、冯公子去慈宁宫。
  
  泰阳大公主回府后,虽有些倦意,眉间却有掩不住的喜色。
  拉过儿子的手,温声道,“淑仪郡主我见了,好个出挑儿的模样。说话行事无一不妥帖的,等闲世家哪有这样出息的女儿家。”欣慰的望着儿子,笑道,“我儿好福气。”
  冯绍明却有些蔫儿,泰阳大公主忙问,“明儿,你怎么了,可是进宫累着了?”
  “儿子不累。只是今日瞧着镇南王,好生威严。”不但镇南王威严,镇南王的儿子们也厉害。冯绍明可是听说过板砖四爷的名声的。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泰阳大公主笑道,“岳父见女婿,自然威严些。何况那是镇南王。我的儿,你且放心吧,我已经细细打听过,这位淑仪郡主生母乃王府侧妃,幼时失母,一直在王妃膝下教养成人。卫王妃比我小两岁,我们幼时还在一处玩儿过,最是妥当不过的人。当年为镇南王选正妃,先镇南王太妃选遍帝都名门,才先出了卫王妃。她教养出的女儿断不能错的。先前我只当杜家老三是有福的,不承想,竟被个狐媚子祸害了去。”
  见向来寡淡的母亲如此眉飞色舞,冯绍明倒了盏茶奉上,泰阳大公主润了润喉,握着素盏叹道,“我的儿,淑仪郡主是我的亲侄女,也是你的表妹,亲上加亲的好婚事。能娶郡主,这是咱家的福气,咱们得惜福哪。待郡主进门,你须好好待她。再有就是,十年之内,若郡主无所出方可纳妾。”
  “母亲放心吧,若是郡主像母亲说的那样,别说十年,儿子一辈不纳妾都成。”冯绍明想着镇南王的二姑娘这样厉害,淑仪郡主怕不是善茬儿。
  见儿子懂事,泰阳大公主自然欣慰。皇室贵女哪个是好相与的,尚郡主还敢跟个婢子纠缠不清,杜如兰今日下场已经是看在福昌大公主的面子了。
                          

    38、智商

  俗话说,趁热打铁。
  泰阳长公主很有几分眼色,因儿子年长,聘礼她本就在预备了。如今天上掉馅饼儿子得以指婚淑仪郡主,一面吩咐心腹人去筹备聘礼,一面上门儿找着凤景南商议下聘的日期。
  连下聘,带娶亲,两个月便俐俐落落的料理妥当,将郡主娶回了家,砸实了这桩婚事。
  这位泰阳长公主行事之爽利,可谓是真人不露相。
  镇南王嫁女儿,沾边儿的亲贵们都来了。明礼将明艳抱上车轿,按风俗还要有新娘子的一个兄弟押轿,这事其实引起了一番争论,镇南王府头一遭喜事,并且有凤景南在帝都坐镇,来的人皆是皇室贵戚中的当权人士,哪怕明礼来帝都这大半年,也不敢自认将人认全。
  这种情形下,谁不想在凤景南身边儿跟着待客?
  凤明礼是凤景南嘱意之人,自然在留在府中帮衬。凤明义也需要这样的机会,与帝都权贵混个面熟儿,日后像这样的机会肯定不会太多。
  于是兄弟两个开始唱双簧。
  凤明礼笑道,“我抱大姐姐上轿,就我去押轿送大姐姐吧?”
  话音刚一落,凤明义已率先反对,“大哥若去押轿,我刚到帝都,两眼一摸黑,谁都不认得。四弟平日也是在宫里的时候多,我们谁在外头迎客都不合适?倒怠慢了客人。”
  凤明义这话儿话的很圆滑,先点出镇南王府不能少了凤明礼待客,还提到他谁也不认得的事实。是啊,谁都不认得,到了寿安侯府可千万莫失礼才好。
  这句话,意在明湛。
  明湛不会说话,在镇南王府也没用,帮不上忙。谁家用哑巴帮着待客来着?还不如以小舅兄的身份押轿去寿安侯府被人招待,反正寿安侯府绝不能慢怠了舅爷。
  可是明湛在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