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袁尚传-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与和三公子所言差矣。”郭图显然摸透了袁绍地心思。“先不说皇子协取代少帝陛下是否合乎礼法。汉室衰微久已,今个要重新振兴谈何容易!况且天下豪杰各据州郡,士众动以万计,此所谓秦失其鹿,先得者王。如我等将天子迎到邺城,则凡事都得上表请示。尊令就失去权力,不尊令就有抗拒诏命地罪名,此实乃大大的下策。”

袁绍显然倾向于郭图所说,他挥手制止了袁尚、许攸等人,“此事待回邺城后再召集众人商议。”

袁尚心中着急,但又无可奈何。上面有个袁绍在压着,他不可能私自出兵去抢献帝那个烫手地山芋。

袁绍接着吩咐道:“显甫,你不是要招募乌桓突骑么?明个你就同文丑和子远去乌桓大营去瞧瞧该怎么招募。”

袁尚无奈,只能答应。

回到青州军大营中,袁尚任由甘恬在一旁服侍,他沉默着一声不吭。郭嘉、孙乾两人紧跟着进了大帐内。

“公子,迎接圣驾之事急不来,看来袁公并不想接来皇帝陛下。此事还需从长计议。”郭嘉说道。

“父亲他在心中认定的事,不论如何劝谏都是很难改变的啊!”袁尚叹气道。

“公子当真如此在意皇帝陛下吗?可是郭图所说的处处掣肘也并非不对。至少咱们要被曹操那些人说成第二个董卓。”郭嘉说道。

挟天子以令诸侯。在袁尚看来是利大于弊地,此外还有关中险要的地理位置。

郭嘉笑了笑,“其实要鼓动袁公也不难。据在下观察,袁公喜谋善变,只要公子从袁公旁边地人下手,不难动摇他的决断。”

袁尚想了想,还真是那么回事。历史上袁绍也后悔过不抢先夺来汉帝,并且内有刘夫人吹枕边风。外有沮授、许攸等人力劝。还真有可能改变袁绍的决定。

“公子倒是想想法子解决招募乌桓突骑的事。”孙乾苦笑道,“咱们还欠着冀州乡绅,特别是甄家大笔钱粮。可没有闲钱安置乌桓突骑了。”

袁尚摊开案几上一叠纸,“错过这次机会,将来还要招募乌桓兵就难了。不论如何都要凑出钱粮招募个三四千的乌桓突骑。”“公子是想再向甄家借钱借粮?”郭嘉摇头笑问道,“这甄家虽富甲一方,却也非取之不尽的府库啊。即便真地有,甄夫人还能再借我等一大笔钱粮?”

袁尚拿起笔将信函一气写完,然后微笑道:“假如我等败亡。那甄家投进去的钱粮可要血本无归。即便我不还那笔钱粮,只要晓以利害他甄家还是会借我的。商人重利,如不持续支撑我地大业。他前期投入的岂不打水漂了?”

“商人重利,公子可真摸透了甄家。”孙乾笑道。

第二天,袁尚带着郭嘉、孙乾,黄忠、张辽、周仓、吕旷、吕翔,和许褚、典韦等一众宿卫来到蹋顿的乌桓兵大营。因为有过交代,阎柔那边的乌桓鲜卑兵就赵云、太史慈两人去挑选。

袁尚等人赶到乌桓大营时,文丑、许攸也早已达到,他们正跟蹋顿交涉着。三人有说有笑,气氛还算融洽。

袁尚再跟蹋顿打了招呼后。挑选兵卒就正式开始。

蹋顿让部下兵卒列好队,他挺起胸脯傲然道:“我这部下都是一等一的乌桓勇士,每个都是弓马娴熟,文将军和三公子其实不必挑了。”

“蹋顿大人部下当然是最勇猛的兵卒。”许攸附和道,“只是咱们奉车骑将军地军令来征兵,自然是要这些人中最好的。”

蹋顿一挥手,让文丑袁尚等人随意挑选。

袁尚策马来到黄忠、张辽旁边,“挑出一千五到两千的乌桓兵,最好要家累少地。”说完就让几个将领带人去挑选。

袁尚和文丑两边挑选同时进行。先是除去年纪大地,再就是考校骑射。要从三万人多人中挑选几千精兵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完的事。袁尚跟许攸就带着亲卫在乌桓大营中溜达。

“许世叔,听说你在出征幽州前纳了一房妾室?”袁尚笑问道。

许攸摆摆手眯眼微笑,“几个老友撮合地事,也非我原先的意愿,只是推辞不掉他们的好意。”

袁尚让旁边一个狼卫递上份礼单,“那时小侄已带兵出征,未来得及送上贺礼,恰好前次攻陷方城。我部下缴获一些东西。虽然不值什么钱但权当侄儿一份心意。”

许攸瞄了一眼礼单就收进衣袖里,两人权钱交易多次。已经不需要那些客套,“公子有心啦!是否要在下劝本初兄迎来皇帝陛下?”

“是的,我会让母亲和正南先生、公与先生他们都一齐劝谏父亲迎来陛下。”

“要是有这么些人都一起想法子,指不定本初兄真会改变主意。”许攸点头答应许攸眼珠子一转,接着道:“公子可知这次招兵其实也是可以捞回点好处的?”

“捞回好处?”袁尚疑惑道,但一下就明白他这是要拿回扣。

许攸嘿嘿一笑,“招募兵卒看似苦差,其实还是可以谋取一些好处的。”接着许攸跟袁尚说了历次招募兵卒地一些内幕,包括克扣安置的费用,虚报钱粮用度。

袁尚心里想不到冀州军内部已腐朽到如此地步,但是牵扯到各方利益,以他现在的权限是管不着这些事的。

许攸以为他担忧,于是解释道:“方才我跟蹋顿、文丑他们说好了,只要公子点头事情就成了。”

袁尚心中一动,却立即否决掉这个诱惑,蹋顿是袁谭一方的人,要是干了这事,等于将一个把柄交给了他。“许世叔,事情就按你说的办。只是我的那份就用作我招募那些兵卒的家用,毕竟不给那些胡人些优待是不能令他们归心的。”

许攸会意地点头,“等招募完,公子亲自将那些钱帛分给他们。”

这时已经有少量地兵卒被挑出来,袁尚许攸两人说着说着来到一个登记处。那里有蹋顿的人在核对乌桓兵卒的姓名和家世。

袁尚指着坐在张胡桌前挥笔记录的个汉人,“那人是世叔带来的?”“不是,应当是蹋顿的人。这年头胡人部落里有汉人不奇怪,也许是还汉地不得意,来投奔蹋顿的。”许攸说道。

许攸说话声大了些,恰好给那个汉人容貌的书佐听到。那个书佐站起身来,向许攸抱拳道:“在下并非投靠乌桓的汉贼,只是身困胡人军中,请先生不要弄错!”

许攸被这么个胡人营中地小书佐反驳,大觉颜面无光,他冷哼一声策马就要离去。袁尚好奇心起,那个书佐神情虽然憔悴落寞,却不过二十多地年纪。他面对许攸时不卑不亢,但言语间有一股子的傲气。

“许世叔先去,我瞧瞧这些胡人地书佐账簿。”袁尚说道。

许攸觉得跟胡人中一个下等书佐较劲有**份,于是答应一声后策马离开。

“你是哪里人?为何说被困在胡人军中?”袁尚问道。

那个汉人书佐看看四周的乌桓兵,他们见袁尚等人在不好上前打扰,只能在一旁任由两人交谈。

“实不相瞒,在下渔阳雍奴田豫,乃公孙伯将军部将,只不过被俘困在乌桓军中,并非投靠了胡人!”

“田豫!”袁尚吃了一惊,但他瞬间有了计较,“你兵败被俘?可是渔阳一役?”

田豫哼了一声,“渔阳一役乌桓人卑鄙地驱使百姓进城,导致邹太守仓促应战下失利身亡。”

“在下袁尚袁显甫。”袁尚问道,“你可愿在我手下做事?”

田豫心中震惊,他知道冀州军中来人招募胡兵,眼前这位年轻将领也容貌气度非凡,但他没有料到这就是声名传遍大汉的的袁尚。

“怎么,你想一直滞留在乌桓军中?他们可是很快就要回胡地去了。”袁尚翻身下马说道。

田豫一阵犹豫,他在公孙瓒麾下只是一个小吏。公孙瓒虽然知道田豫有权谋但因不是嫡系,所以并不重用他。田豫是幽州渔阳人,他深切体会乡人饱受胡人的掳掠之苦。田豫从小就立志要守境安民,投靠公孙瓒也是敬重他是抗击乌桓鲜卑的英雄。但之后公孙瓒的所作所为使田豫十分失望,不去他处另投明主是因为乌桓人攻略渔阳在即。

“怎么,不愿意?”袁尚转过身去就要上马,“难道你不想报被俘之耻,不想镇守边地护卫一方百姓。”

袁尚骑上绝影就要离开,田豫一咬牙,喊道:“在下愿追随袁公子!”

第三卷完

第四卷 跃马河北 第一二七章 逼婚

袁尚提出要赎回田豫,而田豫却一阵犹豫。

“怎么,不愿意?”袁尚转过身去就要上马,“难道你不想报被俘之耻,不想镇守边地护卫一方百姓?”

袁尚骑上绝影就要离开,田豫一咬牙,喊道:“在下愿追随袁公子!”

袁尚转过身来笑了笑,就算田豫不肯,他也要向蹋顿将人索要回来。田豫可不止是州郡之才,更是将来对付乌桓,处理边事的不二人选。

田豫凑上前,低声问道:“公子所说的复仇雪耻、保境安民可是真的?”

袁尚看着不远处的乌桓兵,轻声道:“不怕跟你说,袁家跟乌桓人结盟只是权宜之策,我跟三郡乌桓必有一战!”

袁尚不理会震惊呆立的田豫,他带着部属走到一个乌桓头目那里,提出要赎回田豫的要求。一问之下才知道,田豫在渔阳城下作战时身负重伤,没有参加邹丹对蹋顿的决战。乌桓兵攻进渔阳城后大肆掳掠汉民为奴,田豫作为渔阳官吏也被俘。其后乌桓军中一个头目见他识字,就将他留下来做事。但田豫受到的待遇也跟一般奴隶差不多,不仅食宿差,还有人看管着。

“公子,十五金,不能少了,他可是公孙瓒的部将。”那个乌桓头目操着蹩脚的汉话说道。

袁尚挥了挥手,让几个狼卫去取钱,他心中冷笑,等将来这些三郡的乌桓人就要后悔了。

田豫跟上了袁尚等人,他说道:“三公子,乌桓人还掳掠了好几万的汉民。你看是否能想想法子?”

“你是说那些被掳去胡地的渔阳百姓吧。”袁尚回首看着田豫,“那你说我有多少个十五金赎回那些百姓?”

田豫沉默不语,袁尚看着远处忙碌的乌桓兵,说道:“我会给你机会救回那渔阳百姓地。”

最后,经过文丑、黄忠、张辽等人的挑选,共招募得七千的乌桓骑兵。其中袁尚要了两千骑,剩下五千骑归冀州军统领。这些乌桓骑兵在平时就是草原上的牧民,袁家除了要供养他们兵甲钱粮外,还要帮他们将妻、子安置到汉地。这一笔费用是相当惊人的。但同样回报也丰厚,招募的乌桓兵至少带来两匹以上的自家战马,这就省去一大笔购置战马的费用。

这时已经到了黄昏,袁尚带着许褚、典韦一众亲卫来到阎柔的联军大营。阎柔鲜于辅等人将他迎进营寨,赵云、太史慈也都还在阎柔地营中,几人就分坐在空地上。几个胡人妇女就在中间篝火炙烤着羔羊和牛肉。

“少将军,今日到蹋顿那里可挑出了好的兵士?”阎柔问道。

袁尚接过一碗烈酒,“三郡乌桓的突骑果然是天下名骑。其骑射精湛,要是换上精良的兵甲。能匹敌者寥寥无几。只是几千骑数目不多,要是像武帝时能征集十余万骑,横扫天下不在话下。”

“几千骑数目不多。但用得好可像尖刀那样刺破敌酋心窝!”赵云冷不丁说道。

阎柔拍手大笑,“这位赵将军可谓知晓骑战之法,迂回包抄,千里奔袭,此乃胡人用兵的精义。”

“方才少将军说三郡的乌桓突骑为天下名骑,在下却不服气!”一旁的胡将弥力说道。

袁尚笑了笑,认出这个有几分傲气的胡将,“当然,弥力将军你的部下也是善战地勇士。并不比蹋顿那些人差。不知你可愿意在我麾下做事,为我带领这些招募来的乌桓突骑?”

弥力爽快地来到袁尚面前,他敬上酒,“我部下不少人被少将军征召了。我在汉地涨了见识,也不愿回到塞外草原牧马放羊。我愿追随少将军去各地征战。”

袁尚接过弥力的酒碗一饮而尽,“招募来地骑兵组为一突骑营,由太史子义统领。弥力你就为副将,领骑都尉职。待日后立功再另行擢拔。”

弥力向袁尚叩谢,又向太史慈拱手致意。

“好了。弥力可是上谷乌桓部落中一员勇将啊!少将军你可是捡到个宝了。”鲜于辅笑道。

“鲜于先生你们今后有何打算?”袁尚问道。

鲜于辅、齐周、鲜于银三人一阵沉默,最后齐周说道:“我家刘和公子还困在长安,我等想设法营救,算是还了刘虞大人的恩情。”

袁尚一阵心动,这三人能拉扯起一支几万人的复仇队伍,可见他们在幽州的影响力还是不小的。公孙瓒死后,这三人的心愿算是了结了一半。如能再卖个人情给他们,将来幽州有事就可用得上他们。

“三位忠心可嘉,但你们想领兵攻入关中吗?”袁尚问道。

鲜于辅直摇头。“这些兵卒本是平民。只是为刘虞大人复仇才应召从军。这几日就会将他们遣散开,我们要带少量精锐前往长安。”

阎柔这几万人都是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除了几千鲜卑乌桓骑兵外,战力都不强。退一步说,鲜于辅他们即便不想遣散这些兵卒,也没有那么多的粮秣来供养。

“三位,关中长安乃凶险之地,人少了恐不能成事。”袁尚劝道,“不瞒诸位,在下可能要发兵关中,要是三位信得过在下,就将营救刘和公子的事托付予我。”

阎柔鲜于辅几人都吃惊不小,鲜于辅拱手道:“少将军当真发兵关中地话,救出刘和公子的成算就大多了。在下就等着少将军的捷报。”

袁尚答应下来,再跟几人细谈了一阵就回到青州军大营。

接下来,阎柔那几万联军被遣散,他只带着六千多部属回到上谷郡。鲜于辅、齐周、鲜于银三人带着少量的亲信,也去了幽州最左边的代郡。蹋顿跟袁绍协商好封赏事宜后。也带兵回了右北平。双方约定以右北平为界,时代交好互不侵犯。

袁绍留下袁谭总领幽州事务,朱灵、臧洪、辛毗三人也被留下来协助。袁绍除了留下一万兵卒镇守幽州各地,俘虏的幽州兵也交给袁谭处置。剩下的冀州军、青州军撤回了冀州魏郡。

兴平元年八月,长安。

夜空无星,月光通明将大地映照得如银霜。

十三岁地刘协正呆呆地望着天上的圆月,周边地宫女太监都被他屏退掉。一个轻盈的脚步声传来,刘协回首看去,见到了出落得越发亮丽的万年公主刘妍。

“皇姐。这么晚了,夜风清冷,你莫要着凉。”刘协关切道。

刘妍将一条橙黄的锦缎披风给刘协披上,“陛下你才是,身为一国之君,更应当爱惜自个的身体,怎么不让他们侍候着。”

“一国之君?皇姐你认为朕是名副其实的一国之君么?”刘协苦笑道。

刘妍皱了皱秀眉,“皇姐知道你过得苦闷。奸臣当道,大权旁落。但陛下你更应当振作起来,否则汉室社稷由谁来振

刘协无奈地摇摇头,“先是救驾的董卓。再是除奸地王允,到现在的郭汜、李,朕不知道还可以信赖哪个臣子。”

刘妍紧紧抓住刘协地衣袖,“杨太尉、赵司徒等人都是忠于陛下地老臣,在外还有袁本初、曹孟德等英杰。陛下怎可说无信赖的臣子!”

说话间,宫墙外传来一阵阵厮杀声,刘妍一时脸色煞白。

刘协摇头苦笑,“皇姐你也听到了吧?郭汜、李两人把持着关中地兵权,他们何曾顾及过我这个皇帝。现今可好。两条狗互相撕咬起来,可苦了关中和长安的臣民。”

“从前董卓当权时更凶险的危局都挺过来了,难道郭汜、李比董卓更可怕吗?”刘妍说道。

刘协笑了笑,“皇姐你放心,朕还未放弃。只要有个时机,朕一定将那两个奸贼诛灭掉!”

刘妍欣慰地笑了,她转身走回自己的宫殿。

“皇姐,你变了。”刘协对着她地背影说道,“你心里想的朕都明白。朕不会让你失望的。”

第二天,正殿朝堂上大臣们稀稀落落地上早朝。

杨彪叹了一声,“郭汜、李相互交战两月有余,这长安算是被他们毁了一半。”

“这两个贼子,暴行堪比董卓!”司徒赵温满脸怒色。

“扬武将军到!”殿外地太监扯着嗓门尖声喊道。

大臣们都沉默下来,刘协也皱了皱眉。一会后身披铠甲的李带着一队亲卫来到殿上,跟随他的还有几个他的亲信文吏。

李一抱拳,“陛下,逆贼郭汜已被在下带兵打回去了。请陛下安心。”

“李卿辛苦了。”刘协淡淡道。

李笑了笑。“此乃身为臣子的本分,不敢说辛苦。”

杨彪趁机道:“扬武将军。前些时日跟你说的,联结袁绍的事,您瞧怎么样?”

李一双三角眼扫向刘协,又扫向诸大臣,“袁家毕竟是董太师仇敌。”

从官钟繇出列对李说道:“将军,现今郭汜作乱,我等正是联结外援之时。董太师之死实乃王允所为,您何必跟袁家计较?要是关东豪杰都得到陛下的封赏,他们必定感恩与将军你。那时将军的声望何人能及?”

李哈哈一笑,“此时全凭陛下做主。”

刘协松了一口气,但李打了个眼色给旁边一个文吏。

那个文吏会意,出列道:“陛下,扬武将军死命护驾,实乃劳苦功高。陛下如不嘉奖封赏实在有违人心。”

“是该封赏,只是不知该赏什么。”刘协说道,他知道李贪得无厌,但既然他答应册封关东诸侯,也该退一步给他点甜头了。

“在下也不求什么封赏,只是有一事请陛下成全。”李跪了下去,“在下对万年公主仰慕已久,请陛下允许我纳娶公主殿下。”

此言一出,众人是又惊又怒。

“李,你这是算什么!公主殿下是你说娶就娶地么!”司徒赵温厉声喝道。

李冷笑一声,殿外的兵卒得到指示,立即涌进大殿中来,他们抽出腰间的环首刀,片片寒光对准了殿中众人。

第四卷 跃马河北 第一二八章 赐婚

刘协许诺要嘉奖李,这也算是对他的妥协。

“我也不求什么封赏,只是有一事请陛下成全。”李跪了下去,“在下对万年公主仰慕已久,请陛下允许我纳娶公主殿下。”

此言一出,整个朝堂上静寂无声,一众汉室老臣是又惊又怒。

“李,你这是算什么!公主殿下是你说娶就娶的么!”司徒赵温厉声喝道。

李冷笑一声,殿外的兵卒得到指示,立即涌进大殿中来,他们抽出腰间的环首刀,片片寒光对准了殿中众人。

一个带队的骑都尉冷声道:“陛下,要是立了大功而不封赏,那么兄弟们可不会再守卫着陛下了!”

刘协看着那些寒寒的刀锋心中不免发沭,他双手颤抖着不知如何处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