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袁尚传-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吕布称诺后按着剑柄环视下面群臣,旁边又闪出了董卓的一队持刀亲卫。公卿及以下官员都震惊惶恐,没有人再敢出言。

袁绍何时受过这等激气,何况还是他出主意引董卓进京的,顿时一股血气涌上脑门立即站起身说:“大汉统治天下约四百年,恩德深厚,万民拥戴。如今皇上年龄尚幼,没有什么过失传布天下。您想废嫡立庶,恐怕众人不会赞同您的提议!”

董卓没想到竟然有人敢反抗他如果不妥善处置辛苦建立的威信就白费了于是手按剑柄,呵叱袁绍道:“竖子,你胆敢这样放肆!天下大事,难道不由我决定!我要想这样做,谁敢不服从?你以为董卓的刀不锋利吗!”

袁绍勃然大怒,说道:“天下的英雄豪杰,难道只有你董公一个人!”他把佩刀横过来,向众人作了一个揖,径直而出。

吕布欲拔剑上前却被李儒制止住,李儒上前对气的不轻的董卓细声说:“现在局势还不稳定袁家世代公卿不好处置,待等会我等再行商议。”

董卓对袁家的声望还是有所忌惮的于是忿忿地转身离去。坐在下面的枭雄曹操虽然觉得袁绍的做法不甚理智却也难得的在心里称赞了下。

其实袁绍只是凭着一时血气跟董卓翻了脸,刚转身他的冷汗就冒了出来,越想越觉得后怕,他赶忙回到家中令一干人等立即动身离京。

正在翰墨书铺的袁尚接到了袁和赶来禀报袁绍的命令,他虽有准备却没有想到事情发生的那么突然。他有些焦虑地问道:“上次交代你去王家办的事情怎么样了?”

袁和说道:“已经买通了王家一个守门人和一个婢女只要公子说一声就能传给秀小姐。”袁尚也不多说让袁和带着他和典韦赶去王家。

在袁和交涉一番又等了一个时辰后袁尚终于等来了貂蝉。貂蝉开了后门让他进了去,两人来到后堂一个角落里。

袁尚拉着貂蝉的手说道:“我跟父亲就要离京奔赴河北你与我一同去吧。”

貂蝉被这消息惊住了,半响说不出话来,她也知道袁尚央求蔡夫人向王夫人讨要她的事情只是王夫人和王允那迟迟没有回音,而且王夫人也暗示过要将她进献给皇帝。眼下袁尚说要离去让她接受不来。

袁尚催促道:“秀儿你现在就跟我走吧,我先将你安顿好将来再跟姨夫姨母解释。”

貂蝉轻轻咬住了红唇,这个是私奔呐!虽然读到《诗经》《乐府》时她好一阵感叹羡慕那些痴男怨女,但是想到王允夫妇的养育救命之恩她又不忍心不告而别,这些日子里她都是备受煎熬地过的。

最终貂蝉推开了袁尚的手说道:“如弃王大人大恩不顾教我今后如何为人?”她抽泣着说:“只愿公子能再回洛阳跟王大人索要妾身,亦或来世再跟公子续未了情缘了。”

袁尚心如刀割又气又急,他知道这一去世事难料说不定就是永别,可是总不能强行掳掠她去吧,现在的他还做不到。

这时他才真正燃气了那股野心,要将天下一切尽在掌握的野心。良久他叹了口气,说道:“我会回来接你的,两年之内。”说完离去,他怕再看她一眼后心会被绞碎。

貂蝉含着泪说:“秀儿此生心中只有公子一人。”

袁尚身体颤了颤却没有回身迈出的步子更加沉稳坚定了。

袁绍令文丑带领中军先行护送家小离去,然后再到西园联合所部兵马尽数撤离洛阳。最后由颜良带领原上军所部五千兵士殿后。

不到半日一众兵马共计两万多人离开了洛阳,取道陈留黄河赶往河北。袁尚在典韦统领的三百精锐骑兵护卫下跟着袁绍在洛水指挥大军连夜抢渡。当最后一批兵马渡过洛水而董卓也没有派来追兵时父子两人才稍稍松了口气。袁绍下令焚毁了附近一切船只,又差人先行通报冀州牧韩馥。

司空府后院,董卓抽出环首刀将一张塌劈成两半,对着跟进来的李儒、李肃、吕布吼道:“难道我不能杀了袁绍这个竖子吗!”

吕布拱手道:“义父一声令下布即可斩杀袁绍首级献与义父。”

李儒劝道:“不可,废立大事,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斩杀袁绍势必激起事变。袁氏四代显贵,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得到袁家恩惠的人就更多了。如果激怒天下豪强,群雄都会乘势而起,那时关东恐怕就不是大人所能控制得了,所以不如赦免他,给他一个郡守,那么他庆幸免罪也就不会招惹事端了。”

董卓听后经过一番权衡怒气稍解了些于是传令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赐爵位为邟乡侯。

三天后,袁绍兵马来到了陈留附近驻扎,曹操在行刺董卓不遂后也从京城逃到了陈留。可怜董卓吸取了袁绍带军出逃的教训加强了控制洛阳附近一切兵马所以曹操只身带着儿子曹昂还有夏侯兄弟出逃,而家小早已先一部安置妥当。袁绍就在陈留城外长亭里宴请曹操等人。

曹操带着曹昂还有夏侯兄弟来赴宴,袁尚许攸郭图自然也陪同出席。双方客套了番后分宾主坐下,袁尚看着曹操下首的夏侯兄弟不禁感叹真两员大将,这两人他以前见过但不熟悉,他知道这两人会是将来曹操的左膀右臂。宴席方要开始就有一小吏来禀告说大儒蔡邕一家刚从吴郡回到到陈留城外。

起初,蔡邕被流放到朔方郡,遇到大赦后,得以返回家乡。五原郡太守王智是中常侍王甫的弟弟,指控蔡邕诽谤朝廷,于是蔡邕流亡南方,前后达十二年。

董卓听说了蔡邕的名声,便征召他做自己的僚属。蔡邕自称有病,不肯接受征召。董卓大怒,骂道:“我能把蔡邕全族杀得一个不剩!”蔡邕感到恐惧,只得接受命令。

袁绍曹操等人敬重蔡邕这个大儒和众人一同去迎接他。袁尚心里也很是好奇那后来名满天下的悲剧女性蔡琰长什么样子,几日来阴晦的心情这才有些好转。

胡子花白一副高士模样的蔡邕由名少女搀扶着下了马车,他向众人拱了拱手道:“多谢诸位相迎,孟德、本初,当年你们还是两偷人家媳妇的纨绔少年子弟,呵呵,现在儿子都老大了吧,十二年啦!”蔡邕感慨道。

曹操呵呵一笑,袁绍因为当年丑事被提闹得脸色微红。

曹操指着那名少女问道:“先生,这就是令千金吧,当年您离开洛阳时也还在襁褥之中啊。”众人再感叹了一番后蔡邕拉过蔡琰让她见过诸人。

蔡琰倒也落落大方施了礼后说:“小女子蔡琰见过诸位大人。”曹操袁绍也引荐儿子与蔡邕,当蔡邕父女听到“袁尚袁显甫”都是眼前一亮。

蔡邕说道:“这就是才明远播及吴郡的袁显甫么?‘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折楼兰。’着实不错,老夫虽不是军旅中人但也感到了那分豪迈,就是不知‘玉鞍’为何物?还有雕版印刷和那独特的字体,说是一代宗师也不为过呐,待会我要和你私下切磋讨教一番。”

袁尚连道不敢,关于那个玉鞍,汉代是中国骑兵发展的黄金期,虽然有了马鞍的雏形但还没有马鞍这个说法,直到晋代才有马鞍的记载。

席间众人先是回忆了一番京中旧事,袁尚也没在意偶尔抬头却看到了端庄秀丽的蔡琰,见她举止间大方得体而且有典雅的风韵,果真才貌双全,如果说貂蝉是朵艳冠群芳妩媚艳丽的牡丹的话那散发淡淡书卷气的蔡琰就是出水的芙蓉,想到貂蝉他又不禁有些黯然。

那边袁绍劝说蔡邕道:“董卓倒行逆施暴行累累,分明是没有臣心的豺狼,您要进京就是送入狼口啊,如果先生愿意可随我到河北定保先生周全。”

蔡邕摇摇头道:“起初我是有些畏惧董卓出言胁迫,而后一想当真是他此番暴行那陛下和汉室社稷岂不更是危险,我虽不能像你两领兵肃清奸佞但也该回到新皇身边以护陛下周全,为此邕万死不辞。”

袁绍曹操再劝了阵见他态度坚决只好作罢,最后宴席弄得有些不欢而散。

随后在蔡邕的邀请下袁尚跟着他们父女来到蔡邕在陈留的旧宅跟他切磋文墨。

蔡邕旧宅多年未住但陈留一些士族权贵敬重他才学人品一支帮修护打理所以还可住宿。蔡邕在仆人打扫完房间后就拉着袁尚切磋交流。

蔡邕对他的新字体颇感兴趣,这时候通用的字体是隶书,也就是汉隶,相对于秦篆来说在实用性和艺术性来说是大大的创新和提高。但是汉隶也有其局限性,像这时候印刷术尚未普及多数书籍和文书都要手抄,而隶书在于抄书方面却是不及后代的楷书的,所以历史上在魏晋时期出现了专门用来抄书的字体也就是后世诸多楷书的鼻祖——小楷。

当然这书写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历史上这一宗师级人物就是被尊为“楷书鼻祖”的钟繇。但是袁尚却提前了一点时间将它面世并且刻成雕版进行印刷。要知道他上一世学的中文不仅要搞些附庸风雅的诗词歌赋这书法也是认真学过的。

在那时来说他水平也不怎样,但在这时却是开创性的革新。当下袁尚将楷书的一些运笔发力等笔法说与蔡邕听并加以演示,蔡琰就在旁磨墨,好奇地看着这个同龄的少年,能得父亲称赞学习的人可不多而且那么年轻,还有那些诗文也是十分精妙,突然发觉自己竟然如此想着一名男子不由得脸色微红,而袁尚蔡邕正研习着书写没有看到。

三天后袁绍大军已经休整完毕继续启程赶往河北,他接到了董卓关于封他为勃海太守,赐爵位为邟乡侯的诏书,这样他也可以名正言顺进驻冀州渤海了,毕竟是以皇帝名义发的诏书。

在三天里袁尚被蔡邕留在旧宅,一起讨论完善新的楷体,并且交流了些诗文创作的心得。袁尚只得把前世一些书本理论搜肠刮肚般挤出来,经与蔡邕蔡琰研究后倒也完善推敲完整。蔡邕倒觉得与他颇有忘年交的意味。在袁绍替儿子的请求下蔡邕收了袁尚为记名弟子。

袁尚也从伤感中走出来下决心杀回洛阳讨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在与蔡邕蔡琰相处这三日里袁尚领略到了才学雅士的风范,特别是蔡琰那雅致的风韵,不禁暗叹如此佳人却有那么悲惨的命运。

想着手里掌握虽然为数不多却是自己首支武装的兵马他又有些豪气干云,既然来到这汉末乱世一着,不像自己仰慕的唐太宗那样与群雄逐鹿天下,指点江山,建立一番盖世功业那还是什么热血男儿。曹操刘备董卓都尽管来吧,看谁的手段更黑谁的手段更狠。

他想仰天喊道:江山、美人舍我取谁!看着温婉的蔡琰他暗暗立誓:我一定会改变你的命运。

第一卷 汉末乱起 第十一章 起兵

因为前程未卜,袁绍将家小差人托付与至交——兖州刘岱,但袁尚坚决要求随军前往河北。

到达渤海郡治所浮阳后袁绍带着郭图去了趟邺城拜访韩馥,顺便结识了当地一众士族名士。在郭图同乡兼旧识荀谌的帮助下韩馥许诺供应袁绍军马的粮饷。

来到渤海后袁绍吩咐众将领操练兵马,购买和打造兵器铠甲等军械。韩馥害怕袁绍坐大,于是派来几个下属监视袁绍军举动。袁绍虽有不满但无奈寄人篱下只得当做没看见。

期间袁尚跟随袁绍在冀州一带走访一些名士豪杰,这时候袁家和袁绍的名气声望是很大的,诸多豪杰也纷纷归附,其中令袁尚在意的就有逢记和田丰田元皓。

田丰冀州巨鹿人,博览多识,权略多奇,曾在朝中任侍御史,因不满宦官专权,弃官归家。在袁绍卑辞厚币邀请下,出任了别驾。袁尚知道他是难得的顶级谋士,对他也是极尽谦卑恭敬,但田丰却总是淡漠地客套。

公元一八九年的九月注定是多事之秋。

是月董卓又在崇德前殿召集百官,威胁何太后下诏废黜少帝刘辩,诏书说:“皇帝为先帝守丧期间,没有尽到作儿子的孝心,而且仪表缺乏君王应有的威严。如今,废他为弘农王,立陈留王为皇帝。”

袁隗心思沉痛复杂地把少帝刘辩身上佩带的玺绶解下来,进奉给陈留王刘协。然后扶弘农王刘辩下殿,向坐在北面的刘协称臣。何太后哽咽流涕,群臣都心中悲伤,但没有一个人敢说话。

董卓又得寸进尺地提出:“何太后曾经逼迫婆母董太皇太后,使她忧虑而死,违背了儿媳孝敬婆母的礼制。”于是,把何太后迁到永安宫。大赦天下,把年号昭宁改为永汉。不久,董卓用毒药害死何太后。

公卿及以下官员不穿丧服,在参加丧礼时,只穿白衣而已。董卓又把何苗的棺木掘出来,取出尸体,肢解后砍为节段,扔在道边。还杀死何苗的母亲舞阳君,把尸体扔在御树篱墙的枳苑中。

接着任命太尉刘虞为大司马,封襄贲侯。董卓自己担任太尉,兼前将军,并加赐代表皇帝权力的符节,以及作为仪仗的斧钺和虎贲卫士,进封为侯。不久又自己担任为相国,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

董卓性情残忍,一旦控制朝政大权,控制住司隶后和国库中的珍宝等全由他掌握,威震天下,欲望没有止境。他时常对门下的宾客说:“我的相貌,是尊贵无上的!”

侍御史扰龙宗晋见董卓汇报事情,没有解下佩剑,立刻就被打死。当时,洛阳城内的皇亲国戚很多,宅第相望,家家都堆满了金银财宝。董卓放纵部下的士兵冲入他们的内宅,强夺财物,奸淫掳略妇女不回避皇亲国威。致使人心惶恐,朝不保夕。

董卓暴行已经积怨到一个危险的边缘。袁绍私下有密探进入洛阳与王允等大臣有联系,当得知董卓的这些举动又羞愤又恼火,因为有韩馥的监视又不能轻举妄动着实让他窝火。

这天议事,袁尚趁机建议诈称京师三公发信给各州郡,陈述董卓的恶行,希望各地方举兵讨伐董卓。田丰听到袁尚的计策也不禁暗下称许,当下附议,于是袁绍依计行事。

袁尚又说:“袁家四世三公而父亲声望崇高,应当首倡义兵传发檄文,这样天下豪杰也会来归附,何愁大事不成。”

袁绍有些犹豫,问田丰许攸郭图等人:“诸位以为如何?”

许攸说道:“董卓暴行天下人所共愤,率先发难可名利双收。”

袁绍担忧道:“就是不知韩冀州那会如何反映。”

郭图不以为意地说:“到时候天下群雄响应已成大势,韩冀州也只能倾尽全力支持我等。”

袁绍一拍积案道:“就如此,起义兵,讨伐董贼!”

这个扬名的机会袁尚自是不会放过,苦思两日后终于写出了篇檄文,交由袁绍传抄天下。

邺城,州牧府中。韩馥有些不知所措地看着份檄文,请属下的从事们来商议,说道:“如今应当帮助袁绍呢,还是帮助董卓呢?”

治中从事刘子惠有些恼火地说:“如今起兵是为了国家,怎么谈到袁绍、董卓!”

韩面有惭愧之色。刘子惠又劝说道:“兵者凶器也,不能抢先发动。现在应派人去看其他各州,有人发动,我们然后再响应。冀州的势力不比其他州弱,别人的功劳不会在冀州之上。”

韩认为有理,于是写信给袁绍对他起兵表示赞同。

汉初平元年一月。

接到袁绍传发的檄文后各地豪强坐观着有起兵着也有。却不像小说中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其中起兵打出讨伐董卓旗号的有:勃海太守袁绍、后将军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

袁绍与王匡进兵河内,张杨亦率数千人投靠;张邈、刘岱、桥瑁、袁遗与鲍信屯兵酸枣,曹操则属于张邈军下;袁术屯兵鲁阳,孙坚从长沙赶往与袁术会合;孔伷屯兵颍川;韩馥则留在邺城,给与联军军粮。

等各诸侯向酸枣汇合后推举了袁绍为盟主,袁绍也自立为车骑将军。连同迟来的公孙瓒一起歃血为盟。一时间关东联军声势浩大。

这时在洛阳的相国府中,董卓正在召集文武心腹议事。董卓赞许道:“还是李儒的主意好啊,提拔那些党人任高职,我们的人只在军中任中郎将、校尉。一来可以堵住他们的嘴二来大权还不是在我手上。”说完他狂笑不止。

众文武都口称:“主公英明”。

李肃也拍马道:“相国大人功盖万代四海归附。”

就在这时传令官禀报说:“相国大人,渤海太守袁绍起兵造反,传发檄文于天下,关东各州郡纷纷起兵。”

半响众人没有反映过来,或是不敢言语。董卓突然掀翻积案吼道:“该死的袁绍就不给老夫安生,这次一定领兵诛灭他,立即召集兵马剿灭关东叛逆,诛灭其全族,看谁还反我!”

李儒皱眉不语,放走袁绍是有他的考虑的在那情况下也确实没错,但现在他虽然觉得出兵关东不如固守的好但深知董卓脾性的他不敢再多说什么。

尚书郑泰出列说:“为政在于德,而不在于兵多。”

董卓恼怒道:“照你这么讲,军队就没有用吗?”

郑泰拱了拱手道:“我不是那个意思,而是认为崤山以东不值得出动大军讨伐。您在西州崛起,年轻时就出任将帅,熟飞军事。而袁绍是个公卿子弟,生长在京城;张邈是东平郡的忠厚长者,坐在堂上,眼睛都不会东张西望;孔中会高谈阔论,褒贬是非;这些人全无军事才能,临阵交锋,决不是您的对手。何况他们的官职都是自己封的,未得朝廷任命,尊卑没有次序。如果倚仗兵多势强来对阵,这些人将各自保存实力,以观成败,不肯同心合力,共进共退。而且崤山以东地区太平的时间已很长,百姓不熟悉作战,函谷关以西地区新近受过羌人的攻击,连妇女都能弯弓作战。无下人的畏惧,没有像对并州、凉州的军队作为爪牙,作起战来,犹如驱赶老虎猛兽去捕捉狗羊,鼓起强风去扫除枯叶,谁能抵抗!无事征兵会惊动天下,使得怕服兵役的人聚集作乱。放弃德政,而动用军队,是损害自己的威望。”

董卓这才高兴称是。在众人商议下决定固守虎牢、汜水,防止关东联军从河内渡过黄河。

酸枣,联军军营。

袁尚在自己营帐里思索局势的变化,他知道讨伐董卓因为联军内部的各种矛盾最后是无疾而终的,现在己方也却是没有一举诛灭董卓的力量。其实西方有句话说的是,堡垒往往是被从内部攻破的,历史上的西凉军团不正是如此吗?

自己本想让袁绍在这期间多招揽一些英才的,不想曹操帐下已经有乐进、李典,曹氏兄弟曹仁、曹洪,夏侯惇、夏侯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