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艰巨的任务。他喝了口茶,神情严肃地说:“刚才张书记已经把这次市委市政府的会议精神完整地传达到了各位,我认为,任务非常艰巨、形势也十分紧张。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县所属的各大行政事业单位已经是严重超编,确实不少人在无所事是、在混日子。现在从上至下都在搞机构精简,搞人员分流,这是大势所趋,而省、市各级领导的决心是毋庸置疑,那就要尽快完成机构精简、人员分流,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刚才张书记说了,这正是考验我们这个新班子的时候,我们要群策群力,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文件精神结合张书记的全面部署,在一个月内全部完成市委市政府赋予我们的政治任务!我个人的意见是,先在全县范围内大规模地开展学习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要学懂吃透,要所以的干部同志都能认真理解认真对待,不理解的,我们有义务有责任解释清楚,做到心里有底!第二部就是全面执行,怎么执行,县委会出台具体的部署和方案,我个人认为可以分县委和政府两块,分头执行,各位副书记、常委要按个人所管辖的区域,展开行动,做到上下一心,指挥一致。宣传部在这方面要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工作,要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的精神。当然,真正执行时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我们一定要有决心有信心打好这次战役!我就讲这么多。”
张云生点点头说:“易书记讲得很好,而且也提出了个人意见,那么李县长怎么想的?请你说说吧。”
李学之倒是胸有成竹,他说:“这次国务院、省委、市委下大决心花大力,在全国开展机构精简,我认为是非常有必要、非常及时的。远的就不说了,就说我们黄县,全部人口八十一万多,可全县吃财政饭的就有近三万人,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二十六个纳税人养活一个行政事业人员!多么惊人的数字,我们黄县是个农业县、贫困县,为什么财政年年倒挂?为什么政府敷不入出?机构臃肿、办事效益低、财政在干部工资福利上开支太过巨大的原因是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我们现在的财政仅仅够维持着近三万干部们的吃饭生活,哪里还有钱搞建设搞开发搞投资呢?现在我们财政的重要来源是农业,可现在的农村已经不堪重负了,一亩田土农民辛辛苦苦一年下来的收成交了公粮、去了提留,连种子化肥钱也赚不回,为了生活他们只得弃田抛荒外出打工。没有了来源可政府照样还得支付干部们的工资福利,能不财政倒挂,能不贫困吗?所以我认为中央的决策是英明的,在振奋人心的!只有下大力气精简机构、提高政府部门的工作效益,才能真正走上富国强民之路。虽然暂时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可长痛不如短痛,要改革就要先从我们的党政部门开始,有了高效益的办事机构,才能体现真正的社会进步!只要我们把道理给人们讲清楚了,那思想工作做通了,精简机构也不是很难,一切按政策、规章办事,做到公开、公平、公正,我想我们广大干部同志们的思想觉悟还是高的,至于个别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人,再怎么闹腾也掀不起大浪,没人理会他们嘛!但对易书记把党政部门分开搞精简,我认为不妥,黄县是在我们县委统一领导下的,我认为行动一致为好!”
张云生是牢记了顾同喜的话,他就是要借这次精简机构打击李学之,你李学之可以把人从机关里精简下来,但没有权力安置被精简的干部,政府部门这次被精简的人不少于七百多,看这七百人纷纷到政府找你李学之要饭吃怎么办!到时候不还得求我来解决!
易立宏把调子一拿,周洪、王端阳、马文卫、潘守信等人都纷纷发言支持,周洪说得好:“李县长,你在政府那边搞了有四年了,对什么人你不是了解得清清楚楚呀?我看由你主持政府那边最合适不过了,名正言顺嘛。如果县委这边也来掺合,我看不利于工作。何况李县长是出了名的看人一个准,我们都还是非常放心的,就你搞吧!”
李学之倒不是怕麻烦,既然又形成了所谓的大多数决议,李学之便很痛快地答应了,说:“既然大家这么信任我,我没理由再推辞了。搞机构精简其实很容易,难就难在被精简下来的人怎么安置?这才是最重要的问题,我们不能只简单地执行精简任务,我们还要慎重地安置他们。不能一裁了之,那样会给社会造成不稳定情绪,也不是中央和省市领导的初衷啊。”
程柏松说:“学之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啊。一道命令就可以彻底把机构精简了,但不能不管这些被精简的人啊。说良心话,有的人在机关窝了十几二十年,文不得武不得,下海没经验投资被本钱,有很多还是靠拿薪水度日,可不能撇下就不管了。我们共产党可不能做这样缺德的事啊。”
张云生笑眯眯地说:“程主任和李县长看问题很透彻啊。怎么合理合法地安置被精简的干部,县委会有全盘考虑的,他们也为党的事业、黄县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的,怎么会撇下不管呢?县委会有安排的。但目前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进快行动起来,全面配合市里的统一行动,市委给我们的时间不多,我们要加紧,不久就会有市委市政府派来的工作组检查我们的执行情况,我不想给工作组看到什么问题。我们虽然是新建的县委班子,可在坐的基本还是以前的老同志嘛,所以我希望大家团结一致,真要出了纰漏,市委市政府可有文件精神,大家仔细学习学习吧。”
接下来县委、县政府分头行动,李学之连续召开了政府机关、县直行局、乡镇、部办大会,认真学习了市委市政府文件精神,还跑了几个人员超编严重的乡镇,动员工作基本在三天完成。
白天忙不停,晚上李学之也难得清静,很少有人上门的住所这几天是人满为患,人们不再顾及什么,纷纷提着大包小包上门问情况、求答复,谁也不想被精简,谁也不想就此下岗分流,李学之只得耐心解释、劝慰,实在是无礼取闹之人,则严厉训斥,搞得是筋疲力尽,就连何丽也被卷入其中,不少人纷纷走夫人外交,托人去走门路去求情,弄得何丽上班不安,下班家里也坐了几位说客!
李学之和几位副县长、政府办的负责人秘密研究了具体执行办法,除去合同制干部、以工代干、年龄到限等硬性指标,那些人铁定是要精简的。其他正式的干部则在各单位以民主评议的形式,除了单位一把手、党组书记,全部参加民主评议。要知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在民主形式的投票下,产生的结果才会公正!
就在人们惶惶不安中,李学之决定的民主方案让很多人放下了悬在半空中的心,也让很多人反对。反对声最强烈的就是各单位的副职们,不少人是利用不合理手段当上去的,在单位中假公济私、做威做福,很不受普通干部喜欢,在民主评议中没得说是要被淘汰的,还有些是利用上层路线进的单位,平常吊而郎当、无所事是,肯定也是被淘汰的对象。
李学之顶住各方面压力,一个单位一个单位亲自主持民主评议会,很快就得出了比较满意的结果。不少单位的工作能力强、比较负责副职领导依旧高票得到通过,有的副职领导则名落寻山,没民主评议淘汰的干部基本上就是工作不积极、没有工作能力、各方面表现不好等等,留下的基本是一些扎实肯干的人。留下来的人该干嘛依旧干嘛,各单位的工作没有因为精简机构而停顿,反而运作得更好!
县委由张云生主持的机构精简似乎平静得多,而且比政府这边早两天就全部完成了精简。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组很严格地检查了黄县机构精简的执行工作,出乎意料的完美让工作组很是满意,还特意开会表扬了黄县县委县政府。
这一折腾就是半个多月,市委下达的精简任务是圆满完成了,可被精简的千来号人还在等待县委的统一安排。这时张云生忽然去了昆明,其他县区的书记们也去了昆明,是市委组织的参加云南省举办的招商洽谈会。县里一摊子事务就要给了易立宏主持县委的日常工作。
这下李学之忙昏了头,办公室、接待室里坐满了要求再分配再安置的人员,走到哪跟到哪,搅得李学之坐立不安!
这些人都是按县委出台的文件精神规定必须着安置人员,都是些精简下来的单位副职、年龄还在那么一、两年就可以搞内退的正科级,还有就是始终不服民主评议结果的人,他们总认为自己在单位是被人陷害、总认为没被精简的人还不如他,总之什么人都有,一些妇女同志要么是泪水涟涟、呜咽不止,要么与李学之洒泼闹狠,几乎让李学之无法正常工作。
为此李学之三番几次找到易立宏,要求县委把预定方案拿出来好平定风波,可易立宏那有什么预定方案,总是已张书记不在家为由敷衍了事,李学之也与张云生电话交流了几次情况,可张云生总是左顾右盼,就是不在安置问题上松口,最后李学之实在没办法了,就主动要求自己想办法安置这些人,张云生又借口县委有统一部署为由,还再三叮嘱李学之要沉住气不要轻举妄动,人事权楞不松手!
又拖延了几天,那些没有安置的人也沉不气了,开始变得火药味十足,他们提出最后通牒:如果不尽快解决他们的安置问题,不让他们尽快上班,就要去市委大院静坐示威,已表抗议!
这下事情可能要闹大,而且李学之也非常不满意县委迟迟拿不出预定方案,他又一次给张云生打电话:“张书记,我是李学之!现在情况很不稳定,等待安置的干部们想要闹事啊!”他清晰地听到话筒里喧闹地人声和音乐声,如果估计不错的话,只怕张云生在搞休闲活动。
李学之没有猜错,张云生和两个书记正一人带个小姐在卡拉OK厅潇洒呢,他一听是李学之的电话,忙起身走进卫生间,说:“学之呀,你就再好好安抚安抚嘛,我也就这几天回黄县了。”
李学之说:“我是在尽量劝慰他们,可老是没个准话,他们心里也没底,老实说我心里没悬着的。县委到底有什么具体措施,可以先透露透露点给他们嘛。我也是县委副书记,县委什么时候制定的方案我至今也不知道,这不合理嘛!我找易书记,他也不跟我提及,究竟是什么方案,我想现在就要知道!”
张云生笑着说:“学之呀,你就耐心等几天,我一回黄县年你不就知道了吗?我这方案保密,就连老易也不是很清楚的。”
李学之怒道:“还等,他们都准备好要去市委大院静坐示威了。难道一定要惊动市委领导,你的方案才实施吗?”
张云生说:“他们敢,你去宣布一条纪律,就说是我说的,谁敢乱来,我开除他的党籍!还有没有组织纪律性了?我还有一星期就回黄县了,叫他们老老实实等一星期!”说完啪地挂了机!
李学之也是在气头上,既然你张云生这么专断,那我就直接传达,便把张云生的话原封不动地转达给了那些干部们!
那些干部似乎知道这结果,都怒气冲天地走了,李学之还误以为张云生的威吓起了作用,谁知道第二天一早,李学之还在床上,就被古好文给叫醒了,慌张地说:“李县长,你快去,要出大事了!”
第一四七章
李学之翻身起床,飞快穿好衣服,随便用湿手巾抹了把脸,一瞥手表,早晨七点不到。
从古秘书处得知,原来那些迟迟得不到安置的干部们通过昨夜的串联,已经决定一早就包车去市里堵市委市政府大门,现在正在县委大院门口集合等车!
李学之来不及责备自己的麻痹大意,只想尽可能地劝阻这些人,虽然张云生在这事上做得不地道,但有了麻烦出了问题还得去解决,还得苦口婆心地做通思想工作。他吩咐古秘书赶紧通知易立宏、胡长新等在家的县级领导前去制止,自己则赶往县委大院门口。
县委大院门口已经是人声鼎沸,两辆大客车已经停在了门前,有不少到得早的干部已经上了车,正在上面呼朋唤友,还有的站在车周围相互调侃,嬉笑打闹,俨然象去某地观光游览。一些不明白真相的过路群众也慢慢聚拢围观,有的还找着认识的人打听原委,反之是热闹得很!
从家属楼到县委大院门口仅有不到五百米的距离。李学之差不多是一口气跑到的,因为怒急攻心,气喘吁吁,一张脸显得非常苍白、憔悴,他匆匆看了看围在门口的人群,没发现县委其他的领导。
此时已经有不下百人围在门口,人们七嘴八舌,有的幸灾乐祸、有的肆意漫骂、还有的也在耐心劝说。一见李县长脸色苍白地站在旁边,都不禁慢慢停住了嘴,静待李县长怎么处理。
李学之穿过人们自动让出的路,就近上了辆客车,里面差不多坐满了人,有男有女,见李学之上来了,胆大的人故意扭头不理睬,胆小的则勉强笑着打招呼。李学之定下神来,用缓和地语气说:“同志们,请都下车,我有话要说,都下来到大院里面空敞的地方听我说几句。让外面的群众围观着,影响多不好。都请下来吧。”便率先下了车,又去另一辆车,把车里的人请下了车。下车后又转身大声说:“与此事无关的同志们,请都散了去吧,不要围堵在县委大院门口,好不好,请都散了吧!”喊了几声见没什么效果,而准备去市委请愿的干部们基本进了大院,就只得作罢,也进了院子。
李学之走到人群前,先是微笑着缓缓用眼睛扫视了一周,尽量把每个在眼前的人都注意到,人们见李县长表情没有开始那么严峻,也都放松了点心情。
李学之说:“同志们,今天意外得知大家要去市委市政府请愿,很是惊讶!为什么惊讶呢?在此之前我是多次好言相待,说虽然没有及时把同志们安置好,是有原因的,县委张书记因公到昆明出差,所以具体怎么安置,还有待张书记回来后统一的妥善的安排。大家就不能静下心来再多等几天吗?非要闹到市里去不可吗?我看没有必要吧!”
个子不高却气势汹汹的王连山等李学之话音刚落,就挤到前面,说:“李学之,人家都说你是办事能力强有魄力之人,可为什么黄县机构精简完了这么久,还不把我们这些人安置好呢?周边几个县同样和黄县一起按照市委地部署开始搞机构精简,他们为什么能这么快就安置好了呢?你口口声声说张书记出差了才没来得及安置我们,那我要问你李学之:为什么安置方案还没制订就急着搞精简呢?我们吃了你李学之家的还是拿了你李学之家的嘛!这样急着赶我们走,你什么意思嘛!我看不出你哪来的办事能力,鸟!”
王连山这样一带头,不少对精简下来气愤不已的人也跟着起哄“王局长说得对,怎么办事这么没首尾呢?”“我看也就是一官僚而已,什么屁模范,什么屁清官,也是只晓得拍领导马屁的家伙,执行上级指示那么雷厉风行,我看是只晓得吃不晓得拉哟!”“不要把责任推到张书记头上,你不也是县委副书记吗?难道没了张书记,黄县县委就瘫痪了?借口借口,我看是想甩包袱哟!”“张书记去了昆明,又不是去了外星球!现在通讯这么发达,你们的手机正是用场嘛!你作不得主,可以请示汇报撒!”“他作不得主?搞错没有?政府这边他一人说了算!你看这次搞精简,县委能插得进手么?全是他一个人拿的主意,你还说他做不得主,我看他就是太爱做主了!”“那确实,都晓得李学之是上面有靠山的,还会做了不黄县的主?实在不行,他家还有个漂亮老婆哩!”。。。。。。人们肆无忌惮地闹骂着。
李学之也是有苦说不出:县委把持着人事权,眼前这些要安置的有不少得需要县委集体研究才能决定其去处,他还真做不得主!虽然县委里有些不和谐的现象,总不能拿出来在大庭广众之下透底吧?说出了原由,既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又好象刻意在县委班子里闹不团结,可总就这样不能听之任之吧。
李学之奋力地挥动着双手说:“大家安静,听我说,安静!吵闹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大家要冷静!”等人群渐渐安静下来,李学之说:“大家安置的问题,县委已经有了方案,但具体执行还得等张书记回来,大家务必再耐心等几天!我昨天跟张书记通了电话的,张书记会在近一周结束昆明的招商洽谈会,他一回来就会公布方案,还请同志们多体谅!大家基本上都是老党员了,也曾是一方领导,还是要相信县委、相信组织的!县委不会食言,一定会给大家一个满意的安置!”
王连山呸了一声,说:“精简我们的时候就没想到我们的是党员、是一方领导!一出了问题就拿党纪组织来压我们!这算什么?我们们又算什么?我看就是你李学之在作怪!我曾经是犯过错误,张书记也曾经说过允许党员干部犯错误的嘛!你就死揪住不放,上次你李学之竭力反对我当局长,现在又把我从副局长上拉了下来,算我没能力、没水平,没读过大学,当不得副局长,我自认倒霉,可下来了你还得按政策安置我吧?你一再推脱,什么意思嘛!大家来评评理,他李学之这样对待我们,究竟是什么目的!我今天就是要去市委告发你,你有靠山怎么了?你有夫人外交又怎么了?我就不信天下没了公理!”
他这一番颠倒黑白的话立即引起了不少人的支持,马上群情开始激愤起来“王局长说得对,我们都是在黄县干了一辈子的了,也算是兢兢业业,凭什么一脚把我们蹬开?你要树立个人威信,就拿我们开刀,我们不服!我们就是要去告状!”“他李学之这么搞,是想培植自己的势力,我们这点老家伙下去了,肯定是他的亲信接脚!”“李学之肯定是收了黑钱,要不是连单位副职一起下。其他县怎么不这么搞?里面肯定有黑幕!”“他李学之号称廉洁模范,狗屁!我就晓得搞精简那几天,他家的门槛都被人踩烂了!还不晓得收了几十万的黑钱!”。。。。。。李学之被这些人无端地责骂弄得心里透凉,里面就有不少人提了东西揣了钱财上门求情,现在却厚颜无耻堂而皇之地公开指责他收黑钱,他一心为了有个高效亲民的政府铲除臃肿,反被诬陷为培植亲信势力!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