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轨-第1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说笑了,我从来没有这个打算,搞企业太费精神,不如我目前优哉游哉好,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不办企业想到哪里消费都可以,真正办起来反而束缚了自己的行动,为一颗树放弃一片森林,这种傻事老古不会干。”

    我们闲聊了一会,我直入正题:“古兄,今天找你有事相求。”

    “说吧。”他把自己仰躺在沙发上,屋子里温暖如春,茶客很少,环境十分怡人。

    “陵水县目前开发投资慢慢热起来了,但交通是制约陵水县经济的最大问题,县委已经把打通陵水县与外界的交通作为了头等大事,目前正全力以赴编制项目材料。”

    “哦,是不是要我帮忙?”他摇摇头,“你们陵水县这次搞得太丑陋了,得罪的全是要害部门,洪书记也非常头痛。”

    “古兄,不试试怎么知道?我已经给张书记汇报了,他满足你的一切条件和要求。”

    他点点头,明白我话里的意思,“你们要争取项目,起码先要把市里走通啊。”

    “这个张书记已经表态,他提前给萧市长作了汇报,估计把吴陵路列为吴德市明年的重点项目不会有问题,现在的关键是古兄你这里的情况。”

    “我只能先去试试看了,现在不好说。”

    我欣慰道:“有你这句话就好。”

    他呵呵一笑,问道:“老弟这样积极工作,是不是有什么更远大的想法啊?”

    “在机关工作要说没想法,那是欺人之谈,我目前主要是搞好本职工作,张书记、刘县长都想干一番事业,我这个副职也不能落后啊。”

    “我能理解,过几天我回一趟杨柳镇,过年是最关键的时间点,成与不成我都给你回话。”

    “多久回杨柳镇?到时候我们和黄尘中聚一聚。”

    他点点头,“我和你联系。”

    得到古震的表态,心里吃了一颗定心丸,只要他同意跑,干不成事还真没见过。

    末了他问道:“想不想放松?小妹很惦记你哦。”

    “算了,这些天状态不好,下次一定陪你。”

    我们只喝茶,连中午吃饭也免了,我估计他还有事情要办,接了一个电话就匆匆离开了。

    我一个人回到家里时,黄依依和李冰冰都还没回来。

    有充裕的时间在这里多待几天,我们制定了一个短期的家庭生活计划,以前都是李冰冰和黄依依买菜做饭,这次我主动承担这工作,也尽一尽家庭义务,每天看着两位如花似玉的老婆,心里总是像春天般温暖和开心。

    做饭也是一种学问,我比照菜谱,一招一式,做得很有心得,这种悠闲的家庭生活给我带来无比的内心的宁静。

    李冰冰喜欢小孩,而且也很容易与小孩子搞好关系,她身上有种气质,一种天性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散发,欢欢也好、陆海也好,见到她都很依恋。我心里感叹着,黄依依也在背后叹息,我们都小心翼翼说话,以避免伤到她最敏感的神经。

    我把和古震见面的情况大致向张书记作了汇报,他在电话里很兴奋,让我马上回去研究下一步工作方案。

    黄依依听说我要走,脸上有些不高兴,小龙要过几天才能进城,如果我们离开,这里就她和儿子两人了,李冰冰及时感觉到她情绪的变化,对我说道:“你要走你走,我要留下来和依依姐一起过春节。”

434 【找古玩】

    我犹豫了片刻,感觉还是有必要回陵水县一趟,年底了,会议多,有些工作得提前衔接好,对黄依依说道:“我先回去一趟,把工作安排好就回来。”

    黄依依道:“陆川,我不是拖你后腿,这几天儿子刚刚和你有些感觉了,再多处两三天不行吗?”

    “依依,我明白你的心思,但陵水县的确有工作等我去处理,刚才县委张书记叫我马上回去,就是研究一项重要工作,我答应你,事情办完就赶回来,好不好?”

    “我能说不好吗?去吧,我知道你工作重要。”她有些无奈的样子。

    我道了声“谢谢”,抱过儿子亲了一下,说道:“等我,咱们四口之家今年春节就在锦都过。”

    离开黄依依,我心里感觉很歉意,自从她生了儿子陆海后,陵水县发生了一系列事件,把自己搞得焦头烂额的,等事情了结了,危机过去了,又盼着升职当县委副书记,现在又急着挣表现,每次来锦都市都是匆匆忙忙,从没超过三天的,和儿子刚刚处好,又离开了,以至于陆海现在对我还是陌生得很。

    “这个春节一定要和儿子把关系处融洽了。”我暗暗对自己下决心。

    一到陵水县我就和张书记取得联系,他告诉我直接到办公室,刘中兴县长和交通局梁建设也在,他们正在研究这件事。

    我风尘仆仆赶到时,屋子里又多了个发改局的张局长。

    “陆书记,辛苦了,时间紧迫,只好鞭打快牛。”张书记示意我坐下说话,梁局长手脚麻利,已经泡好一杯热茶递过来。

    我点头和刘县长招呼了,说道:“情况比预想的要好,吴德市的确因为张国良案件的事影响很大,市委市政府领导也很头疼,这次能否打开省厅、部委的大门,不光是关系到我们陵水县的问题,对吴德市的项目争取工作也是一个正面促进,如何尽最大努力消除影响,需要各方的积极配合,重要的是拿出诚意。”

    我和古震联系的具体情况不能拿在这里说,以古震的手段看,我预计他不是送钱就是送人,这些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前车之鉴,我不得不小心翼翼,纵然古震有显赫的背景,小心一点总是不会错的。

    张书记点点头说:“所以这次项目争取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像打一场攻坚战役一样,做好周密计划,制定详细的攻坚措施,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下来。我把这个项目也分别给洪书记、萧市长作了专题汇报,他们是全力支持,在吴德市一律开绿灯,市委还决定由龚副书记亲自牵头抓,各部门的手续按时办结。各位,领导的表态对我们既是支持,也是压力啊,关键时刻就看我们能不能打硬仗了。”他看了刘县长一眼,继续道,“我和刘县长商量了,这个项目具体就由陆书记总负责,发改局总牵头,交通局具体承办,涉及到什么部门,需要什么协调配合和支持,勿需请示,直接办理就行了,全县所有的乡镇、部门的一切资源你们都可以调用。陆书记,你看还有什么要求?”

    “有张书记和刘县长这样不遗余力的支持和表态,我们工作就好办了许多,目前的关键问题是编制项目计划书,尽快通过市发改局立项,这项工作张局长、梁局长两位要辛苦一下,距离年底只有十几天了,上面的工作要做,我们的项目报告也要搞扎实,力争市委市政府列入重点支持项目……”

    我正说着,刘中兴插言道:“给你们一周时间,完成报告的编制任务,需要钱需要人,现在就提出来。”他目光炯炯的看着梁建设和张力学。

    张局长道:“几位领导已经发话,我们只有华山一条路了。”他看着梁建设,“交通局原来搞了一个项目计划书,标准和投资规模达不到要求,如果以此为蓝本,估计问题不大吧?”

    梁建设是新提拔的局长,初次经手这样大的项目,虽然心中没有把握,现在也只能硬着头皮表态,“请领导们放心,下来我就安排人着手搞材料,也请张局长派人给予大力支持。”

    “这个没问题,我马上安排赵局长和重点办的同志过来。”

    我提醒道:“梁局长和张局长是不是考虑和市局联系一下,市区两级一起完成报告的编制工作?这样可以避免走弯路,而且有市级部门的专家、领导把关,立项就不成问题了。”

    “陆书记这个提议好。”张泽民书记接道,“我们虚心一点,把他们请到陵水县来,在洛水宾馆租几间房子,集中精力突击完成。需要经费,打报告找刘县长批。”

    二位局长点头答应,市级部门的人员由他们去请,我负责总协调。

    两人的工作效率还不错,第二天就把市区部门的人集中到洛水宾馆了,我到场对市级部门来的工作人员表示了感谢,委托发改局张局长全权负责项目编制工作的统筹、人员分工,梁局长负责解决好后勤保障问题。

    我分管的群团部门都是一些小单位,人少经费也紧张,这三个多月由于主要负责招商引资,很少过问他们的工作,临近年底了,我安排了一次集中工作汇报,这些都是例行公事,听汇报作指示,勉励几句,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对明年的工作作一些原则性的安排和要求。

    会后,几个部门联合举办了一次团年餐,县委办顾大昌主任也应邀在列。

    除了工会以外,其他部门都是穷单位,饭后他们都商量好似的,瞅见无人时都递了一个信封过来,看他们一副歉意的表情,知道数额不多,但又不好拒绝,这是官场规则,不收伤人。

    回到家里,我把这些信封掏出来,不过两千三千而已,心里很感动,虽然钱少,也表达了他们不忘领导的一番心意。

    李冰冰原来在妇联干过,我知道这些部门要给领导表示个三千两千还真不容易,说不定这些负责人在心里掂量了若干次才咬牙下决心拿出这点钱来。

    “得想个办法支持他们一把才好。”我边洗澡边思索,连浴室外手机响了也没听见,出来时才发现古震给我打了个电话。

    “什么事这么急?他平时不可能半夜还给我来电话啊。”我急着拨了过去。

    “古兄,我是陆川,刚才在浴室洗澡没听见。”

    “陆川,有点事要麻烦你,事情不好办所以才给你打电话。”

    我感到奇怪,他不好办的事难道我陆川还有办法吗?

    “什么事?”

    “我淘了一个破碗,找杨柳镇中学的王国维老先生鉴定是赝品,你有办法找到一件明清时期的瓷器吗?当然,宋朝时期的也行。”

    这的确是个麻烦事,平时没关注古玩方面的事,一时间哪里去找?但我知道,古震如果不是要得急,肯定不会找我想办法的,既然开口,我好歹也要作点努力。

    于是问道:“要得很急吗?”

    “当然是越快越好,我现在杨柳镇,时间最多能呆三天。”

    “我找找看,平时没注意这方面的事,要问其他的人才知道。”

    我放下电话,仔细想了一遍,陵水县虽然历史悠久,但没听说出什么大富大贵的人物,要寻这么一件古物,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第二天上班,我给县文化局易局长打了电话,叫他来办公室一趟。

    “易局长,文物管理该归你们文化局管理吗?”

    “是,陆书记有事吗?”

    我叫他坐下说话,等秘书小谢泡好茶,对小谢道:“你出去把门掩上。”

435 【李闯玉符】

    易文忠脸上突然慎重,不安的看着我,我笑了笑:“放心,没什么大事。我一个朋友有收藏的爱好,想问问你陵水县有什么值钱的古物,比如明清时期的瓷器什么的。”

    他吁了一口气,摇头道:“暂时没发现,尤其是瓷器类,陵水县地势偏僻,在古时候属于犯人流放的不毛之地,这些东西大地方多,像西安、河南等地,随便一座王墓里就有大量的宝贝。”

    我一阵失望,犹不死心,追问道:“你再想想,难道一件这样的东西也没有?哪怕是人家祖传的?”

    易文忠果真低头寻思,摇摇头,“没有。”正当我放弃询问时,他补充了一句,“洛水镇有户农民,听说手里有一块玉佩很值钱,但不是你说的瓷器。”

    “玉佩?什么时候的?”

    “嘿嘿,要说起来是国宝,传说是李自成的贴身玉佩,也是兵符,历史上独一无二。”

    我心里一喜,追问道:“情况属实吗?”

    “这个没法肯定,我也是听说,可能性还是有的,历史上记载崇祯十年也就是1637年,杨嗣昌会兵10万,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策略,限制农民起义军的流动性,实行各个击破,张献忠兵败降明,李自成在渭南潼关遭遇洪承畴、孙传庭的埋伏被击溃,带着刘宗敏等残部17人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第二年八月,清兵两路入关,朝廷内外交困,举棋不定,崇祯见清军势大,急调洪承畴等人东去勤王,李自成才得以大难不死。按史书记载,李自成避难处是在商洛山中,其实,这期间李自成是流串到了陵水县,休养生息,后来从商洛山出击,夺取了大明的江山,当了皇帝。到1645年,清军以红衣大炮攻破潼关,李自成采避战的方式流窜,经襄阳入湖北,试图与武昌的明朝总兵左良玉联合抗清,左良玉东进南京去南明朝廷‘清君侧’征讨马士英病死途中。李自成入武昌时但被清军一击即溃。5月在江西再败,神秘消失,李自成的死有六种说法,如自缢、战死、出家、隐居等。其中有一种说法最可靠,归隐青城。李自成的后代在青城镇苇茨湾村的一户李姓人家发现了一本抄修于康熙三年的《李氏家谱》。经过考察研究,得出结论,李自成兵败后,化装为和尚投靠其在榆中青城的叔父李斌家中,晚年的李自成就生活在附近的深山大沟里,后来风闻清廷侍卫已经发现他的一些蛛丝马迹,连夜逃亡,最后到陵水县隐居下来,这里曾经是他的老巢,当地老百姓感激他以前的均田放粮之恩,所以一直保守秘密,掩护他直到他去世,还砌了几座无名坟。李自成隐居后,他那些逃出来的部将都一直在寻找,这玉佩据说是一对,一枚在刘宗敏身上,刘宗敏战死后,玉佩不知所踪,另一枚在他身上,危急时可当兵符,所以,清廷一直在寻找他,他的部将也在寻找他,目的就是想得到这枚兵符,现在分析看来,这种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嘿嘿,我怎么听你像是说书的?”

    “陆书记,这些事本来就很难考证,老百姓故老相传,有鼻子有眼睛,你还不得不相信,陵水县洛水镇一带的确有许多无名孤坟,听说农业学大寨那时候也毁了几座,里面除了一些乱石外什么也没有。”

    易文忠一直对历史感兴趣,对这些如数家珍,历史都是后人考证出来的,谁说得清呢?他既然这样说,想必也有点道理。

    “你找人打听明白是不是真的,另外那玉佩还在不在他手上,下午给我回话。”

    “行,我亲自去一趟。”

    易文忠走后,我立即给古震打电话把情况说了,他疑惑道:“李自成的玉佩?不可能吧。”

    我说了李自成曾经在陵水县避难最后死在陵水县的说法告诉了他,古震声音一亮,“如果是这样,那还是有可能的。先别管,搞到手再说。”

    “我已经安排专人打听去了。”

    “好。”他接着叮嘱了一句,“最好知道的人少一点。”

    “明白,如果属实,我马上给你送来。”

    “辛苦了,老弟。”

    “等我消息吧。”

    他催这么急,估计和这次项目的事有关系,那些上了级别的领导就喜欢舞文弄墨或者搞点收藏什么的,如果能搞到精品,那比送现金更管用。

    下午临近下班时,易文忠才匆匆赶到办公室,急促道:“陆书记,是真的。”

    我心里大喜,“你敢肯定?”

    “这人是寝陵村一个五十多岁的孤身男人,一生未娶,叫李奎,自称是李自成的后代,据村民反映,前些年经常见李奎半夜在墓地晃悠,都说他在盗墓取宝。我去他家时,正好有外地人在家里作客,见我们来就急匆匆离开了,估计是买卖盗墓文物的。我们问了他一些情况,他矢口否认,我指着墙角一些的瓶瓶罐罐问他怎么回事,他才透露了是从墓地偷出来的。”

    “玉佩呢?出手没有?”我心里着急。

    他摇摇头,“玉佩的事他一口否认,我问了周围的一些村民,有人说见过。估计李奎还在熬价,这东西不好出手,双方都怕吃亏。”

    “有什么好的办法把它弄过来?”

    易文忠面有难色,回道:“我想尽了一切办法要看看东西,他打死不承认有这回事,这是国家文物,拿出去盗卖是要判刑的。”

    “就没办法了?”

    “办法有一个,就是有点阴损。”

    “你说说看。”我哪管他阴损不阴损,能搞过来才是正道。

    他如此这般说了一通,我想了一遍觉得办法不错,我吩咐道:“这件事不要说出去,你要权当没这么回事。”

    他答应着,“陆书记,我听你吩咐。”

    “走,我们一起给张书记汇报。”

    进了张泽民办公室,他见我和易文忠一起进来,疑惑的看着我。

    “张书记,有个紧急情况给你汇报,对方急需一件古懂,我找易局长了解到洛水镇有位村民叫李奎,盗墓弄了点东西,现在要想办法弄过来。”我对易文忠道,“易局长,你给张书记汇报一下。”

    张泽民转头对易文忠道:“你说。”

    “我今天专程为这件事到李奎家里去了一次,并找到周围的村民也作了了解,这人的确是长期从事盗墓为生的文物贩子。据反映,他手里有块李自成留下的玉佩,估计现在一直还没有出手。如果正面去收购,他肯定不敢承认,所以,我想了一个办法,今晚我们把派出所的人一起叫上,以盗卖文物的罪名把他抓起来,*;他交出来……。”易文忠边说边观察张泽民的脸色,“最后还是出点钱买他的东西。”

    张泽民听完,沉吟道:“必须要这样吗?”

    “不这样他肯定不会承认,拿再多的钱也没用,他害怕和政府打交道。”

    张泽民道:“抓人不是不可以,但这事要做得隐秘一些。”他抬头对我说,“安排洛水镇派出所去干,以违反治安管理条例的名义。”

    我要的就是他的表态,立即说道:“这好办,我给徐闻打个电话就成了。”

    张泽民对易文忠道:“老易,这事就不要说出去了,你忙吧,我和陆书记研究一下工作。”

    易文忠出去后,张泽民对我道:“古老板要吗?”

    我点点头,分析道:“估计是上面的领导喜欢收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