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途沉浮-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沈桐思来想去,决定让李茂山去他父亲那里帮忙。沈桐的父亲沈建柱自从今年扩大养殖规模后,一直缺人手,一个人简直忙不过来。于是他打给父亲征求意见,没想到父亲欣然同意了。李茂山得知后,感动得潸然泪下。
    解决完李茂山的事后,沈桐决定去魏二狗家一趟。自从上次魏二狗上山割猪饲料从山上滑下来腿骨折后,沈桐还没有再见到他。沈桐决定去县委办以前先回家一趟,在临行之前,他徒步到了西湾村。
    西湾村并不大,进村后沈桐就看到魏二狗的儿子魏远提着泔水桶,摇摇晃晃地往自家后院走去。看到沈桐后,扔下桶就往家里跑去,不一会儿,魏二狗一瘸一拐地走了出来。
    魏二狗明显憔悴了许多,沈桐急忙走上前去,扶着魏二狗道:“二狗叔,你慢着点,咱进屋。”
    魏二狗在沈桐的影响下,戒掉了赌瘾,搞起了养殖。这一举动在全村都引起不小的轰动,都认为魏二狗狗改不了吃屎,肯定坚持不了几天。没想到的是,魏二狗居然坚持了下来,拿着沈桐资助的2000元买了十几个猪娃子,在他jīng心呵护下,十几头猪已经长得彪形体壮,再过几个月就可以出栏了。
    魏二狗的逆势,得到了全村人的认可。在他的影响下,村里的一些人也开始搞起了规模化养殖。
    沈桐的到来,魏二狗就想起了自己欠他的钱。魏二狗颤颤巍巍地道:“沈干部,你的钱我可能一时半会还不起,不过你放心,你的钱就当高利贷,等我有了一定会连本带利一并还给你。”
    “二狗叔,你想哪去了,钱的事不急,你有就还,没有就不用还了,我今天主要是过来看看你,我就要离开石河镇了。”沈桐说道。
    听到沈桐要走,魏二狗明显有些激动,他一下子从炕沿蹿下来,激动地说道:“沈干部,为什么你要走,难道是那蔡包子把你挤出去了?要是真的这样,别看我是个瘸子,照样打断他的腿。”沈桐被发配到桥北村的事情,他也隐隐约约听到些风声,为此他还去镇里闹过,被刘思明给劝说回来了。
    沈桐看着魏二狗的表情,知道他是真心为自己好,心里也十分欣慰,便把他按下来道:“你说什么呢,我要调回县城了,这是好事。”
    听到此,魏二狗激动的心情平复下来,憨憨一笑道:“这么说,沈干部你是高升了,那我以后就应该叫你沈领导了,嘿嘿。”
    “叫我沈桐就行,没有那么多名堂。”沈桐在桥北村成天与村民打交道,他们的朴实是发自内心的。又问道:“怎么样?你这还顺利吗?”沈桐指了指猪圈。
    提到养猪,魏二狗又激动了,说道:“好得很嘞,我算了一笔账,到年底的时候,一头猪按800元算的话,我这一下子能卖一万多呢,到时候我也是万元户了,呵呵。”魏二狗能坚持到现在,全靠着每天算着年底能挣多少钱才坚持下来。
    沈桐也为魏二狗挣到钱高兴,他看了一眼旁边的魏远,便说道:“二狗叔,你的答应我一件事。”
    “甭说一件事,十件事我都答应。”此刻魏二狗心情高兴,便说道。
    “你还记得我当初和你说的话吗?知识改变命运。等你赚了钱后,一定要让魏远继续上学,你想让他在村里待一辈子吗?”沈桐严肃地说道。
    魏远听到讲自己,便羞愧地低下了头。魏二狗打算明年挣了钱后继续扩大规模,家里没有劳力,自己现在又成了瘸子,他有些无奈地看了一眼沈桐道:“哎!沈干部,家里的情况你都看到了,不是我不愿意让他上学,他走了,就全靠我一个人了,我也忙不过来啊。”
    魏二狗讲的也是实情,但沈桐还是坚决地说道:“我不管你想什么办法,魏远必须上学,难道你不答应我吗?”
    魏二狗犹豫再三还是勉强答应了沈桐。
    沈桐把电话留给了魏二狗,闲扯了几句后便离开了西湾村。
    回到镇里,沈桐把东西收拾好,与同志们一一道别后,便背上行囊,在众人的目送之下,一步一回头告别了石河镇。
    走到候车的地方,一辆摩托车呼啸而过,荡起了灰尘。等车的人并没有因为灰尘而后退,依然淡定自若的眺望着远处。沈桐突然有一种错觉,似乎又回到了第一天上班的情景,虽然已经过去大半年,但依然清晰可见。
    不一会儿,班车开过来了,就在这一瞬间,沈桐回头看了一眼这个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有欢笑,有泪水,有迷茫,有得失,甚至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浮现在眼前。赵毅堂、马国涛、蔡家全、秦启华、闫东旭、袁彩云,甚至食堂的做饭柳妈,还有返校的刘慧曼,此时,没有了仇恨,只有恋恋不舍。
    上了车后,班车缓慢地移动前行,从今天起,就要告别石河镇,沈桐头靠在玻璃上,无限伤感涌上心头。在这里,自己学会了坚强,学会了勇敢,更让自己从不谙世事的单纯到历经世事的成熟,这是一笔人生的宝贵财富。
    别了,我亲爱的同事!
    别了,石河镇!

第101章 县委办(一)
        夏末初秋,东泉县已经明显有秋的娇容,璧山河畔的垂柳伴随着阵阵秋风摆弄着婉约的舞姿,片片树叶如同滑翔伞一般静静飘落在河面上,激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向周围扩散而去。晨练的市民褪去了夏装,在璧山河畔或慢跑,或跳舞,或打太极,清闲怡乐,乐不思蜀,一眼初秋,秋意悠远。
    星期一早晨,为了不耽误报到,沈桐的父亲沈建柱专门雇了一辆出租车,早早地就把沈桐送到县城。临走时,硬是给沈桐塞了1000元,让我请同事朋友吃饭。沈建柱也没想到儿子这么快就回到县城工作,在回去的路上,沈建柱思量着早点给儿子在县城买套房子为好。
    吃过早饭,时间刚过7点,沈桐已经有些急不可耐,早早地就来到县委大院门口,只见大门紧闭,一名男子拿着大扫帚“哗啦哗啦”地扫院,靠墙的一侧停着五六辆小轿车和一辆小客车,车顶上还有几片没有来得及吹走的落叶。县委大楼里有两间屋子还亮着灯,不时地还传来阵阵咳嗽声。
    县委大院如“凹”字型排列,正zhōng yāng是一座四层办公大楼,两侧为二层小楼房,从大楼外侧看,这座“宏伟”的建筑年代并不长,rǔ白sè的墙砖在夕阳的映照下,还透着晶莹光亮。大门两侧各一间门卫室,剩余部分则用铁栅栏围起来,墙内墙外种植着梧桐树和塔桧,在绿sè的点缀下,让这座权力机关更显得庄严肃穆。
    时间还早,沈桐便站在对面的一间小卖铺门口,便铺盖卷往门口一靠,观察着稀稀落落过往的人群。小卖铺老板大概60多岁,全神贯注地正盯着电视看着新闻,职业习惯察觉到门口有人,便回头瞟了一眼。当他看到一个年轻高大的小伙子杵在门口,旁边还放着行李,便猜到这个年轻人即将要走进这个大院。于是,他走向前去,轻轻地拍了一下沈桐,故意问道:“嗨,年轻人,在等人?”
    沈桐回头一看,立马双手垂肩,面带笑容地说道:“大爷,我不是等人,我今天是来县委办报到来了。”
    老头听到沈桐要去县委办,便仔细上下打量了一番,端起水杯喝了一口水,疑惑地道:“你原来是哪个单位的?”
    小卖铺离县委大院咫尺之遥,以后不免要与此经常打交道,于是沈桐恭敬地道:“我是从石河镇调上来的,是去年公招的干部,大爷,您贵姓?”
    “免贵姓冯,名元辰,石河镇……你叫沈桐?”冯元辰抚摸着胡须作苦思状,然后猛地抬头问道。
    沈桐被冯元辰突然叫出自己的名字怔在了那里,然后惊奇地问道:“冯大爷,您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
    冯元辰因猜到沈桐的名字有些洋洋得意,顺手摸了一下玻璃上的灰,诡异一笑,道:“我不光知道你的名字,还知道你是石河镇招商引资的功臣,要不然你能来这里上班?也不看看我谁?县里的大小事我全都知道,不然我白在这里干了十几年了。”
    冯元辰对东泉官场之事了如指掌,沈桐对他充满了仰慕之情。他敏锐地感觉到,说不定以后不免请教他一些事,于是立马掏出50元,豪爽地道:“冯大爷,给我来一包中华,以后我抽烟就定点在您这里买了。”
    见沈桐如此机灵活泛,冯元辰也甚是欢喜,他一边往出拿烟,一边道:“县委七点半准时开门,县委办在二楼东侧,如果你找张立伟的话,他在右手边第三个家,也就是208室,如果你去办公室,右手第一个家。另外,你去报到拿着这铺盖卷也不方便,不妨先放到我这里,等宿舍安排好后你再来我这取,你看怎么样?”
    沈桐被冯元辰事无巨细的交代和慢条斯理地告知自己注意事项,让他甚是感激,连忙说了几声谢谢。拿到烟后立马拆开递给了冯元辰一支并点上,说道:“冯大爷,我初来乍到,对一些事情还不是太懂,以后还需要你多加指点晚辈,感激不尽。”
    冯元辰喝水的杯子体积硕大,一看就是吃完罐头的瓶子,rì积月累,长此以往,好比年轮一样,瓶子上一圈又一圈黑黄sè的茶垢形成阶梯状,应该伴随了他很多年。冯元辰端着杯子摇摇晃晃地走出柜台,那姿态颇有领导模样,慢慢悠悠地说道:“好说,好说,我看到一茬又一茬的年轻人逐渐成了气候,我心里就由衷的高兴,你问问他张立伟,我是看着他成长起来的。”
    对于这位高人,沈桐发自内心的敬佩。在冯元辰的指引下,沈桐把铺盖搬到小卖铺的后院,安置好后,沈桐还没走进小卖铺,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冯部长,给我拿包烟。”
    走出来后,沈桐才发现此人与自己一同去过隆中市,是县委办小车队的队长,于是他急忙叫道:“刘师傅,早啊。”
    前面介绍过,刘启泰原先给县里主要领导开过车,随着年龄的增大便退了下来。县领导为了照顾他,就给了他个小车队队长当,主要负责县委车辆的管理及维护。前段时间沈桐去隆中市与郭伟剑约谈,张立伟就安排刘启泰与沈桐一同去了省城,沈桐大方地给了他200元,让俩人的关系拉近了一步。
    刘启泰看到沈桐,先是惊奇了一下,然后又恢复原状,笑着问道:“来报到了?”
    沈桐点了点头。
    刘启泰从冯元辰手中接过烟,向沈桐摆摆手道:“走,一起上去。”
    有了熟人带路,沈桐心里也没那么慌张了。与冯元辰道别后,便跟着刘启泰进了县委大院。
    此时在大院里已经有人骑着自行车或走路陆陆续续地上班来了,与刘启泰打招呼时不免看一眼身边的沈桐。对于县委大楼沈桐已经来过几次,但除了知道吴江凯的办公室和秘书室,其他楼层的单位还有所不知。这是一个新的开始,尽快熟悉环境是第一时间所要掌握的内容。

第102章 县委办(二)
        到了二楼县委办,办公室已经大门敞开,一个年纪相仿的男子在努力地拖着地板。刘启泰进门后,轻踮着脚尖来到办公桌前,拿起笔签了一个到,然后问道那男子:“张主任来了没有?”
    男子直起腰,发现了站在门口的沈桐,又对着刘启泰道:“来了,现在估计在吴书记办公室了。”
    刘启泰“哦”了一声,然后对着那男子道:“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沈桐,和你一样是大学生,今天来报道的,他的事迹就不用我多说了吧。”顿了一下,又对着沈桐道:“别站在那里,过来,这位是郭建刚,秘书科的,以后你俩就在一个办公室,年龄差不多,但你要多向他请教。”刘启泰俨然一副领导做派,把本应该是张立伟干得活,他提前就给安排了。
    沈桐急忙走到跟前,友好地向郭建刚伸出手,还没来得及开口,郭建刚就叫道:“别踩!哎呀,我刚拖了地,你看又弄脏了。”
    郭建刚不友好的举动,让沈桐有些尴尬,他急忙退回去,面带歉意地道:“实在对不起,刚才激动了,要不我来拖吧。”说完,便又走过去去接郭建刚手中的拖布。
    郭建刚面sè难堪,一把推开沈桐道:“不必了,还是我来吧。”说完,又哈下腰拖了起来。从刚才进门拖地的频率与现在相比,明显快了许多,说明心中留有怨气。
    刘启泰向沈桐递了一个眼sè,示意他先出去,自己也跟着走了出来。到了门外,小声地对沈桐说道:“走,先去我办公室,别跟他一般见识。”
    刚来报到就受人奚落,让沈桐回想起第一天到石河镇报到时袁彩云的百般刁难,他摇摇头苦笑了一下,跟着刘启泰往他办公室走。
    正在此时,张立伟手里拿着一份文件,从吴江凯办公室走了出来,迎面碰上了沈桐。只见他眉头紧蹙,神sè慌张,看到沈桐后,语气很平静地低声道:“来了啊,先跟我去办公室。”
    通过张立伟的面部表情,沈桐猜到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便大气不敢出地跟在后面,跟着他进了办公室。
    进了办公室,张立伟把文件往桌子上一扔,然后把椅子往后一拖,一屁股坐了下来,然后拿起电话,拨了一连串数字。在等待电话接通的瞬间,张立伟抬头凝视着沈桐,眼睛不停地眨动着。
    电话接通后,张立伟怒火冲天地吼道:“你是怎么搞的,能把1000万元写成1000千万元,这怎么办?文件已经印发了,你现在在哪?赶紧回来。”说完,“啪”地一下子重重地挂掉了电话,把沈桐也吓了一跳。
    张立伟拿起杯子要喝水,举过头顶也没倒出一滴,沈桐见状,急忙走过去拿起桌角的热水瓶,接过杯子给斟满水,然后捏谁捏脚地放回原处。
    张立伟调整了一下情绪,刚才还是乌云密布,就要暴雨倾盆,现在已是晴空万里。他端起杯子,沿着杯沿左右摇头吹了吹,然后使劲一嗦,开水太烫,一下子呛得咳嗽起来,憋得满脸通红。
    待稍微好一点后,双手交叉,看着背着手,笔挺挺地站在zhōng yāng的沈桐,张立伟露出浅浅的微笑,指着沙发道:“先坐下。”
    沈桐走到沙发跟前,坐了半个屁股,把手放到沙发扶手上,依然笔挺坐立,静等着张立伟训话。
    张立伟看到沈桐细微的举动,心里比较满意,觉得此人是可塑之人。便转向沈桐问道:“根据吴书记指示,暂时先把你安排到秘书科,具体任务协助谢秘书起草各类文书,我想听听你有什么想法?”
    沈桐在得知要来县委办后,与刘思明通过一次电话,电话那头,刘思明告知了沈桐一些注意事项,他一字不漏地铭记在心。于是他正定如若地说道:“作为一名秘书,要腿勤,手快,眼尖,嘴紧,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胆大心细;遇事不慌;头脑灵光;亦文亦商;端茶递水;样样擅长。”
    听到沈桐的四六句,张立伟扑哧笑出了声,道:“这是谁教你的这些?”
    沈桐见张立伟面部表情稍微舒展了一些,便壮着胆子道:“一些是刘思明告诉我的,一些是我自己的感悟。”
    提到刘思明,俩人也在一起共过事,关系马马虎虎。他前倾了身子,道:“你刚才说的非常好,不过在这里我补充一下,送你三句话:一是要‘先做人,后做事’。俗话说做人像水,做事像山。“水往地处流”意味着在做人时一定要谦虚谨慎,虚心好学;“做事像山”则意味着在工作中要具备登山的毅力,不畏困难、勇往直前。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秘书,不仅要谦虚谨慎、大方诚恳、与人为善,在一些细节小事上,更要注重自身的品格言行,比如衣着得体,举止文明等等。同时秘书在工作中要做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拼搏进取的jīng神,敢于承担压力,敢于挑战困难,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独当一面,做出一流的工作业绩。”
    张立伟顿了顿继续说道:“第二句话就是‘博学不穷,笃行不倦’。是否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以致用是决定秘书工作质量的关键因素。不仅要熟悉自己的业务,要多加学习,从报纸、电视以及网络等多个渠道掌握经济、政治、文化、管理、法律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多面手”,一个“复合型人才”,只有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第三句话就是你刚才所讲的,要‘敏于行,慎于言’。‘敏于行’是指在工作中要做到‘眼勤’、‘ 耳勤’、‘ 手勤’、‘ 腿勤’,把rì常工作中点点滴滴的小事及时准确地处理到位,在领导与群众之间、各部门之间、对外事务之中发挥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起到“桥梁”的作用。‘慎于言’就要求在言语上一定要高度谨慎负责,说话前多思考,多斟酌,哪些该说,那些不该说,你心里要清楚。”
    说完,张立伟往后一靠,看着认真在听的沈桐。
    对于张立伟所讲的几句话,沈桐受益匪浅,于是说道:“张主任,您的话我一定记于脑,刻于心,念于嘴,与同事团结一致,对领导交代的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

第103章 县委办(三)
        “好,好,好。”张立伟连说了三个“好”字,眯着眼睛,双手交叉,拇指不停地来回拨动。虽说沈桐是吴江凯看上的,但对张立伟来说,沈桐的加盟,无非为自己的政治阵营争取到一名得力干将。沈桐还年轻,稍加培养,就可以为之所用。想到这,张立伟心情舒爽,刚才被吴江凯批评也抛之脑后了。
    宁静片刻,张立伟拿起桌上的电话打给县委办副主任许德才:“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挂掉电话,张立伟从笔筒里拿了支笔,单手拧掉笔盖,拿过便笺,“哗哗”地在纸上飞舞着。
    不一会儿,许德才敲了敲门,堆着笑脸进来了。看了一眼沈桐,又小碎步移到张立伟办公桌前,低头哈腰地问道:“张主任,您找我?”
    许德才五官紧凑,贼眉鼠眼,硕大的鼻头坑坑洼洼,微微发红,占据了面部大半,笑起来眼睛微眯,鼻头一蹴,像极了格林童话里的小矮人。再看较短的身材,洗的发白的衬衣皱皱巴巴,裤子提了老高,腰带几乎系到了胸部,裤脚吊在半空,露出了白得发黑的袜子,再配上一双千层底布鞋,十分滑稽。
    沈桐用余光看着这位年纪将近五旬的副主任,身体佝偻,双手撑到办公桌上,努力地将脸伸到张立伟跟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