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计也只救得了你。”
“你……一定要牵连无辜?”
“他们成为了刘备的妻子,就要有思想准备为你们而死。”风飘絮笑容居然很是灿烂,“据说刘备对妻子们是很不重视的,她们死与不死,应该不会影响到刘备与你的关系。”
我冷哼了一声:“我即使说了实话,你却认为我是欺骗了你。那又如何?”
“我会判断。如果有怀疑,我自然还会找你。”风飘絮淡淡地说,“你这一次说的谎话假如能够暂时骗过我,我也会放了你们。”
“那好。”我迟疑了一下,“我实话告诉你吧——你的母亲,曾经是主公的妻子。”
第十八章 破绽
'风飘絮的回忆'
什么?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抓住船篷边上的一根竹竿,我终于镇定了下来。我看见关羽前进了半步,却终于停在原地。
是的,他想起了那件事实:在这条船上,只有我一个人知道如何把舵。所以,尽管他很想趁机收拾了我,却终于不得不放弃这么好的机会。
那句非常出人意料的话一出了他的口,我就听到了船舱之内同时也传来了失口惊呼的声音。
我冷冷地注视着关羽。我在等待他的解释。
“你的母亲姓李,世居涿郡,是一个小户人家的女儿。”关羽极其艰难地开了口,“那几年黄巾之乱爆发,主公得人资助,收拾队伍离开家乡。你母亲就留在家乡。后来因为有功劳,便派我来接取你母亲到高塘县,共享富贵。”
话里似乎没有破绽。我静静地听着,关羽继续说话:“我到了涿郡,才发觉你母亲居然有了孩子。这孩子竟然只有不到三岁。要知道,主公离开家乡已经四年。我于是就要你母亲给一个解释。你母亲很不知耻地说,这不是主公的孩子,这是别人的孩子。”
“我大怒。我要你母亲说出姘头是谁。你母亲拒绝回答。于是我就杀了你母亲。因为觉得你还是无辜的,就没有杀你。我回去对主公说,你母亲已经在战乱中饿死。主公还很为你母亲伤心。”
“因为你认为我母亲偷汉,就杀了她?”我问。很无意识地问。
这个答案带给我的震撼其实比“张宝余孽”更加强烈。作为二十一世纪长大的人,见多了报章上有关非婚生子女的故事,深深感受到了社会对私生子的歧视。那还是法律健全的二十一世纪。在公元二世纪,只怕私生子的身份地位不会超过过街老鼠。
谁愿意自己是一名私生子?谁愿意是一名杂种?
幸好我长大在二十一世纪。尽管也难免对非婚生子女有一定的歧视,但是我毕竟知道,我同样是人,同样享有人的权利。我没有必要为自己的身世而歧视自己。
“这件事情实际上与主公无关。风飘絮,如果你要报复的话,那么找我一个人就已经足够。与主公与夫人其实无关。我希望你不要牵连无辜。”关羽将青龙偃月刀往船板上一扔,“你杀了我,放过夫人,我纵死也承你的情。”
关羽身上的战意已经荡然无存。这时候他,简直就是一个极其衰老的老人。如果要杀他,简直只是举手之劳。
我浑身的热血一下子奔涌而出。杀了他,报仇。
十多年来一直的愿望。
杀了他?杀了一个放弃抵抗的人?
我到底有些迟疑。我还不是冷血之人啊……尽管我卑鄙了许多。
转头望向船舱,里面似乎有些声响。里面,还有两个无辜的女子。是的,尽管他们是刘备的妻子,可是她们到底无辜。
杀了关羽,她们多半就要死在这个乱世里。
……何况,我答应过关羽。不杀他。
脑海中纷繁杂乱,不过是一瞬间事情。我冷冷看着关羽:“我说过今日不会杀你,你大可放心。”操舵,不过片刻的工夫,船已经靠岸。
扔下舵,纵身上岸。不理睬后面的兵卒如何手忙脚乱地拢岸,自顾自离去。
走出了好一程,我才停了下来。我应该去哪里?
身世,似乎已经明了。如果我不是去大张旗鼓地寻找,估计也找不着自己的亲身父亲。
再说,找着他又如何?一个有胆量与人家偷情的汉子,却没有胆量在关键时候站出来,任凭情人孩子遭遇危险——这样的父亲,不要也罢。
从今之后,我的姓名,就是风飘絮。风中的一朵飘絮,没有根,也没有方向。
至于报仇——报仇,那是一定的。不过,我不想影响眼前这两个女人的生活。毕竟,这乱世之中,女人都是弱者。让关羽将这两个女子送到刘备身边吧。我不怕找不到机会。
或者,我应该去寻找曹操?
嘴边不由浮起一个微笑。曹操。
你想将我拖进这个乱世?而且动用了这么大的手笔?那么,我不好好回报,怎么说得过去?
以前的风飘絮,只是想做一个与世无争的隐士。因为那时候,还没有人侵犯自己。
可现在的风飘絮,却已经不同。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你既然想将我拖进这个乱世,那么就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承受后果。
风飘絮从来不怀疑自己的能力:我既然打算出手,那么我就有充分的把握将所谓的历史搅得一蹋糊涂!
我目光转向黄河。官渡,应该离这个地方不远。袁绍与曹操的决战即将开始了吧?要不,先去乌巢看看地形,到关键时候,出手帮助老袁一把?让亲自截粮的曹操闹个灰头土脸?只不过这一闹,只怕老百姓要打更长时间的仗了……
不管了,先去看看。不知从这里出发,要走多长时间?
蓦然之间,似乎有一个霹雳在头顶上炸响。我自以为聪明,却还是上了人家的大当!
如果不是自己无意之中的联想,自己就要犯下大错!
****************
'郭嘉的记录'
眼前这个人的到来实在出乎我的意料。
我轻轻敲了敲手中的棋子:“雨萍此来,只怕不是为了来看我的臭棋吧?”
风飘絮笑了笑,放下手中的棋子:“我的棋艺比你臭多了。当年师父曾经说过,我学什么都还行,就是学棋不行。因为我实在不会搞算计。”
我也落下一子,“这一子一下,你这一块已经死定了。”
风飘絮站了起来:“下棋着实不行。我认输了。”
我笑:“雨萍到底急躁。你心中有事。”
风飘絮一笑:“当然有事。没有事情会大白天爬墙进你家门?我有事想求教于你。”
我招了招手,自有人来收拾棋子:“大白天爬墙进来要我帮助你,这好像有些荒唐。你便这么肯定我会帮助你?毕竟,风雨萍,我们可是无恩无怨的。”向书房走去。
风飘絮笑道:“你知道我是如何到达许都的?”
我一怔,道:“你是天下数一数二的侠客,进入许都这么些许小事,也值得夸耀?”
风飘絮调皮地一笑(很奇怪,这个笑容第一次让我感觉到他也不过是一个少年。这之前,我一直将他当作一个非常成熟的成年人),道:“我先混在夏侯将军的军中,接着冒充了夏侯将军的信使来到许都。夏侯将军到现在还不知道我来到许都,甚至,他还不知道他曾经混在他的军中过。”
我完全震住了,不过也没有回头,语调依旧非常轻松:“你说这些,有什么用意?”
风飘絮没有跟上来,悠悠地说了一句话:“我是想告诉你,我差点做了对你主公极其不利的事情。”
我站住了:“你说什么?”
风飘絮走上了几步:“进你的书房闲谈吧。”倒是反客为主,往书房走去。
风飘絮走进书房,站在窗前,看着疏格的窗花,悠悠地说道:“我也知道你不见得会帮助我。所以我只能选择威胁的手段。毕竟,对你来说,你的主公超过一切。”
我终于开口问他:“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风飘絮很平淡地开始叙述:“我北上的途中,遇到了一群刺客。一共有十六人,每人都是一流身手。如果不是其中一名刺客舍身相救,我估计也要重伤。”
声音很平淡,我却听得有些心惊。“其中一名刺客?舍身相救?”
风飘絮淡淡说道:“这名刺客是他们预先埋伏的桩子。他与我交上朋友,同行了十数日。我对他几乎不设防。没有想到,到关键时刻,他却先给了我一剑。我几乎想要杀了他,却终于没有下手。后来到了最为危急的时刻,他又跑了来,给我挡了一刀。我这才将刺客全部杀死。”
我不觉击掌赞叹:“有恩便报,这竟然是大侠客风范!”
风飘絮说道:“事情还没有完。他中了一刀,却不是最致命的。我救了他。他告诉我,派人行刺的是刘备刘皇叔。正说话的时候,有人要刺杀他,却及时被我阻挡。这一挡之间,却被我发现了破绽!”
我一怔,“难道那刺客所言,全是谎话?”
风飘絮苦笑道:“不错。我再三逼问,那刺客终于说出: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出自曹公的指使,目的不在于杀了我,而是让我去找刘备麻烦!如果我能够成功,自然的去了一个劲敌,而且可以使关羽死心塌地留在许都!不能够成功,也可以使袁绍刘备疑心是孙策指使,加强对孙策的防备,起到分兵的效果!如果我万一身死,那么孙策欠了我一个救命之恩,自然要起兵与我报仇;至少也要做做样子!这样,就将孙策也拉下了水!”
我倒抽了一口冷气。这个计策,果然够毒!这样历尽波折得到的真相,的确很难让人怀疑它的真实性!惹上风飘絮这样的敌人,任何一方诸侯都足以头疼!“你信了?”
“我信了。那名刺客说完这些话之后甚至流露出求死之意,我甚至还放了他,妄想市恩。接着我听说关羽反了曹公,于是就埋伏在黄河渡口,让关羽吃了一点小亏。”风飘絮微笑,“我开始打算怎么在黄河沿岸做点小动作的时候,想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
“什么问题?”
“时间!我在丹徒出面救了孙策,才进入了各方诸侯的视野。曹公要得到消息,作出部署,一来一回,即使是快马加鞭,至少也要一个月的时间。而那名卧底的刺客,却在我刚离开丹徒就候在了路上。”
“原来是这样。那个设计者竟然百密一疏,留了这么大一个破绽。”我笑道,“幸好你及时发觉,否则我们就惨了。你找我,是要我帮助你分析谁才是真正的主使者?”
“是。”
“你先说说你的分析。”
“你考我?”风飘絮笑,“我如果是个合格的学生就不会千里迢迢地跑许都来。我分析,敢于牺牲十六名一流刺客的性命,就要我上一个当,这么大的手笔,非一方诸侯不可。而且我行刺曹公,最为有利的也应该是一方诸侯。所以,最要怀疑的,是袁绍。可是时间上也不相吻合。”
“那你还怀疑谁?”
“怀疑荆州的刘表。他与袁绍关系一向都还好,帮袁绍一把,也是情理之中。而且与孙策关系如此紧张,将孙策的救命恩人卷入是非之中,也算是对孙策的一个小小警告。”
“你说得不对。”我接口,“刘表一向信奉中庸之道。别人的事情,一向少有插手。即使他有心帮助袁绍刘备一把,也缺少胆量。”
“那么,还有谁?”
“你少算了两伙势力:江东与许贡的门客。”
“江东……孙策不会恩将仇报。”他的语气很肯定。
我懒洋洋地笑了:“真的么?孙策也许不会恩将仇报,但是就目前的分析来看,孙策也少不了怀疑。因为,第一,你的行程他最清楚。第二,假如你真的去行刺主公,他能得到不少好处。趁主公受刺,许都草木皆兵的工夫,北上狠狠来一把,估计主公实力再强也受不了。何况袁绍正虎视眈眈呢。”
风飘絮迟疑了一会,道:“我还是不信。你说还有一伙势力:许贡的门客?”
我笑:“你以为,许贡的门客实力不强,就没有机会来这么一手?你忘记了许贡门下,最多的就是死士!而且你知道,江湖人自有江湖人的规矩,别的剑客慷慨相助,也不是没有可能。而且你告诉我,那一次刺杀是如此逼真,哪里见得就是假刺?说不定如果不是你剑术超群,他们就将假刺杀变成真刺杀!眼见刺杀不行,就退而求其次,让其中一名刺客冒充悔改的样子欺骗你,让你上当去杀刘备!没有想到被你看出破绽,便又撒谎,让你去杀主公!你知道刘备与主公身边都是高手如云,你如果莽撞行事,你即使是身手再高,也要吃亏!”
风飘絮苦笑道:“你这种说法其实是破绽很多的。曹公身边有许多高手,我自然知道,但是刘备身边却没有什么高手。我如果上了当去刺杀刘备,其实多半与事无损。”
第二种解释其实很难说通,我也清楚这一点。我就是要达到这个目的。
探听到的消息,是周瑜怂恿风飘絮北上找关羽的麻烦——那时节,关羽还正被主公宠爱。周瑜这一手,明摆着就是要摆主公一道。如果有可能,他就要抓住时机将风飘絮收为己用。可是人算到底不如天算,关羽竟然在这关键的时候反了主公。周瑜所有的算计都泡了汤。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风飘絮虚心求教,既然机会是自己送上门来,不摆周瑜孙策一道,我也岂不是对不起主公?
不过说实在的,这个问题如此复杂,我怎么知道这事情是不是孙策的设计?虽然看起来那孙策很少有心计!
再说,我也没有肯定地分析:这事情主谋就是孙策!怀疑与不怀疑,是风飘絮的事情,与我没有关系!
**********
加两句废话:多谢支持了!我目前还没有什么雄心与野心的。有人支持当然更好。天域先生的建议我会注意的。另外单眼皮先生,我是丽水的,在丽水度过了前二十年最美好的时光。你也是浙江的吗?
第十九章 交易
'风飘絮的日记'
郭嘉无可奈何的笑容,非常真诚。一时之间,思绪纷乱,我竟然也不知如何是好:“你也不能够判断?”
郭嘉笑:“我又不是神仙,什么都能够判断。再说,这些事情,光猜测是没有用的。要有证据。”
证据?我又往哪里去寻找证据?那一群刺客,该死的已经死光了,没死的也已经被我放了。天下如此之大,哪里去寻找?况且,那群刺客是不是王越的下属,也是大值怀疑之事。第一次,我感觉到自己力量的渺小。
郭嘉走到门口,说道:“时间已经晚了,雨萍请自便罢。”
这就是逐客了。我还未走出门口,却听见有仆从禀报:“丞相来访。”
郭嘉脸色一变,看了我一眼,却对仆从说道:“回禀丞相,只说我今日身体不好,明日再去见丞相。请丞相今日暂且回去吧。”郭嘉在防备着我——或者说,他在防备着我与曹操会面!为什么?看来,曹操对郭嘉还真是宠爱有加。居然在近暮时分,亲自跑到郭家来。
郭嘉看着我,突然说道:“时已近暮,雨萍何不多留一刻吃顿便饭?”
吃顿便饭?刚才你还想赶我走!看见郭嘉的脸色,我突然心中一动,笑道:“奉孝何必如此紧张?曹公与絮有恩,絮是不会对曹公不利的。曹公暮夜来访,必有要事,奉孝如此拒人于门外,岂不伤曹公之心?絮这便告辞,只怕走到门口就会遇见曹公从人,曹公如果因此生疑,岂不是絮的不是?”便急速向门外走去。我话说得很清楚,我就是要出门去,故意让曹操见到。郭嘉私下与一个刺客来往紧密,甚至因此拒见曹操,无论曹操如何大度,都是要生疑的。尽管郭嘉可以解释,但是那毕竟是一个未知之数。
郭嘉叫住了那个将要去传话的从人,又叫住了我,低声说道:“风飘絮,你好厉害!”
我深深一揖:“如果不是郭兄拒人于千里之外,风飘絮也不敢于无礼。曹公此来,只怕是官渡有变。絮刚从黄河沿岸来,也知道了一些袁绍军中的事情,如果奉孝愿意为絮分析,絮也愿意将自己所知一切坦诚相告。只怕与曹公有利,也未可知。另外,絮新近与神医华佗的一名弟子多有接触,对于奉孝的身体治疗,也有一些想法。如果奉孝信得过,我愿意为奉孝开几个方子,以作报答。”
郭嘉看着我:“我没有想到,短短一年时间,你可以变化得如此厉害!”对我说道:“你愿意与我一起去见曹公?”
我点头,道:“我与你一起出门迎接曹公。”既然知道这段历史,而且知道这段历史目前还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那么就按照历史给曹操一点分析,也是无妨的。这种做法有些无耻,但是我也顾不得了。我必须得到郭嘉的分析。'曹操的回忆'
今日得了战报,未免有些心烦。想派人去叫奉孝、文若、公达他们前来,却想到奉孝的身体,只怕紧赶不得,便自己出了门,去奉孝家。另外派人去叫文若公达他们。从人手脚很快,已经先行告诉去了。到了奉孝家门口,却见文若、公达也赶了来。
奉孝已经站在了门口,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却看见奉孝身边,站了一个人,笑吟吟地正对我施礼:“风飘絮见过明公。”
我这一会子真是惊讶:“风飘絮风雨萍!你如何却在此处?”
奉孝告诉道:“雨萍刚从官渡附近来。寻嘉闲话。恰主公来到,嘉便莽撞了。主公勿怪。”
我不由非常惊喜:“雨萍……难道……”心想如果这个人如果愿意投效,那么……
奉孝笑道:“请主公进去说话。”看奉孝的脸色,就知道刚才这个想法是我自己一相情愿了。先进去吧,只要你风飘絮与我多接触,就不怕你不被我收服。何况现在关羽也已经走了,我和他之间,应该没有任何疙瘩。
进门分宾主坐下,郭嘉又给文若与风飘絮作了介绍。先为徐州之战道谢,风飘絮也谦逊了两句。不过这个神态却总给我一种不自然的感觉——风飘絮太客气了,与之前那次会面截然不同。说了两句闲话,郭嘉就引入正题:“雨萍刚从官渡附近来,何不说些见闻与我们听听。”
风飘絮会参与我们这一场大战?我有些疑惑。却听见风飘絮道:“如此,絮便大胆了。这一次,絮在黄河沿岸呆了很长时间,并且跟踪关羽其人,深入袁方腹地一段时日。也有一些见闻。袁绍正在集结军队,估计近日就要开赴官渡。根据絮的推测,这个军队的数量,应该在六十到十万之间。”
我听到这里也禁不住倒抽了一口冷气。不是因为袁军数目,而是因为风飘絮的言语。风飘絮竟然只根据一些日常所见的蛛丝马迹就推断出对方的人数,这的确太厉害了——我刚刚接到的战报,是袁军集结了七十万军队开赴官渡。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