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大骗子-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正心下嘿然一笑,但面上却是肃了起来。

这时,王九从马车上拿了一根节杖过来,长达八尺,泛着金铜之色,上边饰着旄羽。节杖,又名假节。是身份的象征。

又代表着权利。战时,可斩杀两千石以下的官员。

这玩意,天下有很多,特别是北边的曹魏。但在楚国是稀罕物,也只有刘正能拥有。

刘正慎重的从王九的手上,接过节杖。笑着对着庞统等人道:“进来说话。”

庞统等人一看到这节杖,顿时放下了心中的忧虑。别看庞统先前发火的模样,其实心里还是挺担心刘正会卸下这身铠甲,逍遥自在去的。

这样的担心,在魏延,蒋琬,满宠等人的心中也有。

因此,一看到这节杖。这些人脸上的不满一扫而光,各个精神抖擞的跟着刘正走入了军营。

互相落座之后,刘正肃然的把节杖轻轻的提起,郑重的扫了眼帐内落座的诸位名臣大将。郑重道:“诸位可放心,像今次一样离军数月之久的事情,再也不会发生了。本侯,致死也会握着这份荣耀。”

互相看了眼,庞统等人立刻大声恭维道:“侯爷英明。”

“哈哈…。”刘正闻言哈哈一笑,道:“其实这军营内有没有本侯却相差不大。只要诸位能齐心协力,没什么事情是干不出来的。”

这话却是谦虚了。营中没有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还可以运转,但是没了刘正却不行。主要是名气太大。一些老卒又都只认镇南将军。

这些小事,在平安时,或许还能隐藏下来。但一道战时,没了刘正,保证立马军心浮动。严重点的话,一场大战就可以烟消云散了。

庞统等人可没傻到接口谦虚一番。

到是把刘正弄的有些奇怪了,这可是大实话来着。这几个人组成一对儿,不说天下无敌,但也是人间少有啊。

见没人接口,刘正尴尬一笑,立刻转移了话题道:“诸位可知,大王赐本侯节杖,为镇南将军。是何故?”

“伐蜀。”刘正豁然一震,眼中凌厉之色暴涨。如刀锋般吐出这两个字来。

庞统等人不算,因为他们都知道刘正这个刘备之下的第一人,有资格独立领兵的镇南将军,一定会有要事。

隐隐约约的,都指向了蜀。

那片地方积弱,但却富裕。更重要的,如今最强的,东吴,北方曹操。等人都未染指。处*女地啊。

楚国不取,简直是暴殄天物啊。

不说这些人。其他刘正帐下的文官,武官等,各个精芒爆射。一个个极为兴奋的看着刘正,跃跃欲试。

大封鸟,俺有些激动。在此多谢各位书友一路上的鼎力支持,没有各位的支持,俺是绝对不会走到三次大封的地步的。谢谢。

嗯,另外,也给大家推荐一本书,钓鱼大大的新作,超级软件。很不错的一本小说哦。水准绝对在俺之上哇。

第二百三十章 欠东风

襄阳城外,一座普通的庄子内。一个身穿灰色长袍,头戴汉冠的青年男子,正逗着一个两三岁的小男孩玩。

“咯咯咯。”院子内,到处都是小男孩的咯咯笑声。对面的小亭内,一位美貌妇人,有些幽怨,也有些欣喜的看着玩闹着的父子俩。硕大的胸脯儿起伏不定。

哎。幽怨的叹息了一声,妇人朝着小男孩呼唤道:“光儿,回来。”

“哦。”正蹦跶着的小男孩,立刻乖巧的应了一声,但是一只小手却恋恋不舍的扯着青年的衣角。拖着青年往美貌妇人的那边走去。

对他来说,这位父亲实在是太好玩了。每次见到他,小男孩都感到无比的快乐。只是,这种机会却是少了些,往往一个月可能都见不到这位父亲。

被拉着的青年微微一笑,俯下身子,身手拍掉了小男孩衣服上的泥巴。又一把抱起,狠狠的在小男孩的脸上香了一口。

这才哈哈大笑着,朝着美貌妇人走去。

“大侯爷,你就只惯着他。”美貌妇人黛眉微皱,神色不满道。

这两大一小,酷似一个三口之家的人正是刘正与蔡氏,外加一个小拖油瓶,刘正的长子蔡光。

自从刘正回来继续做镇南将军之后,差不多已经两年了。当初在襁褓中的小男孩,也满地爬了。

偶尔,刘正也会抽空来看看这对母子,并且与蔡氏温存一番。对待这个女人,刘正已经没有多少提防之心了,就是当做外室养着。

“两三岁的孩子,正是玩耍的年纪。惯着就惯着呗。本侯爷可不像你,整天到晚的扳着一张脸,吓唬他。说多少次了,小孩子要宠着,宠着。”刘正揉了揉蔡光的小脑袋,同样不满道。

一想到这个问题,刘正就火大。两三岁的孩子,这妇人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每天学规矩,学刃字什么的。

简直比以前刘正经历的应试教育还要恐怖,毕竟那也是从五六岁开始才读幼儿园的啊。

为了这事儿,刘正可没少找蔡氏发牢骚。

自从那天船上刘正没给蔡氏留任何颜面之后,蔡氏几乎对刘正言听计从。但惟独在这方面,却是坚韧的紧。楞是对刘正的不满视若无睹。

一颗心的扑在蔡光身上,野心不小,妄图把蔡光教导成为刘正这样的人才。嗯。在蔡氏的眼中,刘正不可谓不牛逼。能文能武的。

“宠着?睁开眼看看吧,多少豪门贵族宠出了风流的浪荡子。结果酒囊饭袋不算,还整天惹是生非的。”蔡氏一把接过刘正手中的蔡光,美目含威的看了看蔡光。

把蔡光吓得直哆嗦后。似乎才满意的一笑。道:“今天也玩够了,自己到外边找蔡勇去。”

“母亲。”一听到蔡氏的话语,蔡光的小脸蛋立刻皱成了一团,不舍的看了眼刘正,眼泪哇哇的。

蔡氏只是冷着一张脸,一动不动的看着。

片刻后,蔡光立刻败阵下来,从蔡氏的怀中挣脱下来,朝着门外的走去。一步三回头,那委屈的模样,让刘正看的直心疼。

只是望着蔡氏的面容,刘正生生的咽下了这份心疼。

刘正虽然咽下了不满,但是蔡氏却从刘正的脸上看出了这份心疼。笑意一闪而逝,蔡氏眼波流转,媚态的把身子往刘正这边凑过来。娇声道:“真不知道该说你什么好。要说真宠光儿吧,你又不把他接回府上,让他姓刘。要说你薄情寡义吧。却偏偏有这么一份心软。”

刘正黯然一叹,这也是刘正咽下心中心疼的原因。这孩子,见不得光啊。

“好了,好了嘛。不说这些了。”丰腴的身子像刘正靠了靠,蔡氏小鸟依人般的依偎在刘正的身边,一点点的往刘正的怀里挤着。

一股女子的体香若有若无的从蔡氏骄人的身子中散发着。

“不说这些还能说什么呢,

第二百三十一章 东风来

刘正每天花上少许时泡在军中,绝大部分的时间就是在府内等着,等着张永年那个混蛋。

嗯啊,差不多就是个混蛋。

对于张松这个人,刘正还没太多印象,一切都是指望着三国演义来掐算时间。

毕竟演义虽然大部分是虚构的,但在时间上,总不会记载错误的吧。

但眼看就快要到建安十六年了,这张松居然还没来。

刘正一天比一天焦虑,一天比一天赶到不踏实。妈的,这蝴蝶也太厉害了,老子只改变了赤壁之战而已,怎么就煽到了益州了呢。

要是张松不来该怎么办?刘正心下已经有了这个觉悟了。

“来人,备马。”在书房中焦虑的踱着步,刘正忽然开口大喝道。

“诺。”

片刻后,一辆马车,四周林立着数十侍卫,从大门使了出去。

要是这东风还没来,就只能派人去结交刘璋了。反正刘璋引刘备入川的这段历史绝对不能更改。

要是一改,刘正可就没了入川的自信了。

马车使的很快,半刻钟后就使到了简雍的府上。

刘正的职位从军师将军,提到镇南将军之后。身上的文职也没了。也就等于楚国的文官系统把他排除在了外边。

刘备当初的意思,应该是让他专心军事。

不过现在刘备与他的关系表面上看不出来,但裂痕却是有了。估计现在刘备一定是在庆幸当初的决定,把刘正排除在了文官之外了吧。

要是刘正军政一把抓,就得轮到刘备睡不着觉了。

此行,刘正打算找人问问益州那边的消息,到底怎么样了。而文官中,简雍是掌握第一手情报的。

简雍府内书房处,一个小厮进来通报说是镇南将军到。

简雍放下手中的笔,轻轻的抚了抚太阳穴,暗道:“也真是精力旺盛,五天前不是已经来问过我西川的消息了吗?”

一个月内,刘正来了简雍这里不下三次。简雍都快被问疯了。

“不过,精力旺盛也是有好处的啊。”简雍扫了扫案面,眼中闪过一丝笑意。刚刚,还有人弄来了益州最新的消息给他。

他还没来得及禀报刘备呢,得,第一个就告诉这位镇南将军了。

“请到书房来。”简雍对着来通报的小厮道。

“诺。”

少一时,刘正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自个儿就寻了简雍对面的一个位置跪坐下来,嘟嚷道:“怎么说也是镇南将军,也不给我留点面子。”

说的很明白,就是不爽简雍这态度,出来接见一下会死人啊。

简雍笑了笑不以为意,雍容的跪坐着,双手自然的搭在腿上,很正经的样子。

“怎么了,有门?”一看简雍这态度,刘正眼睛一亮,急声问道。

简雍继续笑而不语,但已经却微微的向上。

这态度,明着报复刘正刚才的言语不敬啊。但刘正却更加的认定有门了。

“咳咳。拜见司仪将军。”刘正心下虽然不爽,但不得不正经的给简雍报了报拳。

简雍这才满意的笑了笑,顺带的用宽大的袖子扫了扫身前的木案,不急不缓道:“益州那边确实有些消息传来了,张鲁正猛攻葭萌关,刘璋弱,有些挡不住了。”

“好,好。”刘正连拍了两下巴掌,喜形于色道。

“不过操德啊,具可靠消息,这张鲁虽然被动异常,也有派人请外援以抵御张鲁。但是却不是我们大楚,而是去了北边啊。”关键时刻,简雍遥指着北方,泼冷水道。

但这冷水,却浇不灭刘正的火热。

反而让他心下大笑。北边曹操,那家伙一声英明,但做错事的时候也很多,关键时刻掉链子的时候更多。

比如说就是蜀地的事儿吧,这厮怠慢了张松,而失去了入蜀的最大凭证。

“无碍的。刘璋虽然暗弱,但身边却不乏谋断之士,现在曹操如此凶猛,这帮人一定会竭尽全力的阻止刘璋结交曹操的。但是他自己又挡不住,自然就只剩下了一个选择,那就是楚国。”刘正不以为意道。刘璋会派人来求援的事情,刘正在以前自然不会轻易说出。但现在嘛。已经没必要隐瞒了。

“共为同宗应当如此,但是大王已经是大王了,并且也已经自立一国了。我怕。”随着讨论的深入,简雍也收起了胡闹的性子,迟疑道。

“这就是我来找你的第二个原因了。”刘正嘿然一笑,说着,刘正瞄了眼简雍,掩不住的赞赏,道:“以舌头而论,咱楚国唯有宪和的舌头最硬,虽然只有三寸,但却有不烂之能。”

“三寸不烂之舌?”简雍闻言豁然无语,有这么说话的吗。不过心下却是一动,这未尝不是见有挑战性的任务。

出使成都,引楚国的军马入蜀,再借机谋断大事。

数数楚国的官员中,其实最合适的是刘正,毕竟他有一次出使东吴的经验,但是刘正现在添为镇南将军,身份贵重一时。自然不可能出使。

那剩下的,也就只有自己了。

对于辩才,简雍自己还是挺有自信的。

“好,等明天一早,你我一起向大王进言,出使成都。”想了一会儿,觉得可行,简雍道。

刘正摇着头,笑问道:“这消息才刚刚传过来的吧?”

“前脚才有人通报给我的。”简雍点头道,但却不明白刘正为何有此一问,疑惑的看着刘正。

“襄阳与成都那边相差千余里,这一来一回,虽然耽搁了些许时间,但是明眼人算算,却能看出我们前脚才得到消息,后脚就出使成都。去劝说刘璋引咱们入川,这不就表明了咱们是黄鼠狼拜年,没安好心吗?”刘正笑了笑,道。

简雍难得的一拍额头,苦笑道:“心急了些。”

“好,一两月后,咱们再联名请大王派你出使成都。”刘正心下大是兴奋,拍案道。

“嗯。”简雍也是一脸笑容。

接着,两人推敲了一些细节。刘正就告辞离去。

既然消息已经确定了,那接下来就好办了。一方面加紧训练士卒,一方面,暗中准备粮草辎重。

不管是张松回不回来求援,还是简雍能不能诈骗刘璋,引楚国入蜀。

出兵是肯定了的。

坐在马车上,刘正满脑子的想着这些问题。期待已久,也太重要了。

次日一早,早朝过后。刘备召集了大批心腹,或者是蒯越这样的智者。在入川的这件事上,大是广纳众意。

不过,让刘正暗笑的是,得出来的结果还是跟他的差不多。等,等刘璋挡不住了的时候,机会自然会来了。

春光明媚。距离益州消息传来时,已经有两个月了。也进入了建安十六年,历史上刘备发家的关键时刻。

房中莺莺燕燕,香气缭绕。薇姿三女,甚至还有孙尚香,都在讨论带着孩子去踏春,就刘正一个人独自跪坐在位置上发呆。

“夫君,夫君。”孙尚香鼓着腮帮子,不满的推了推刘正道。

“侯爷,陈侍从到。”门外,一个小厮兢兢战战的走了进来,看都不敢看四周的夫人们一眼,低眉顺眼道。

果然,翠竹她们一个个怒目而瞪,恨这家伙搅了她们与刘正出去踏春的美好时光。

刘正一愣,有些不明所以,但是心下却隐隐的觉得重要的时刻来了。看了眼鼓着腮帮子的孙尚香,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算是安抚了一下。刘正豁然起身,走了出去。

客厅内,陈姚跪坐在位置上,喝了口案上的茶水。神色中没有半点的不耐之色。两年来,刘正刻意结交之下,两人也算得上是关系亲密了。

每次来这候府,陈姚也是笑容满面的。与去其他文武大臣府上传旨时的模样大相径庭。

“侯爷。”陈姚耳聪目明,刘正还没进屋子,就已经听到了门外的脚步声,笑着起身道。

“嗨,什么侯爷啊,叫操德就成了。”这时,刘正刚好踏入房内,笑道。

不过也是句玩笑话,两年的相处,让刘正摸透了陈姚的性子,最是规矩不过了。要让陈姚叫他操德,是完全不可能的。

“礼不能废。”果然,陈姚正经的道了这么一句。

刘正不在意的笑了笑,一把坐下,兴冲冲的直奔主题道:“是不是有外臣觐见?”

“侯爷真神了?”陈姚楞住了,呆呆的看了眼刘正良久才道。

“哈,东风真的来了。”刘正一拍案,碰的一声响。问陈姚道:“是不是张松,张永年?”

“是法正,法孝直。”陈姚吓了一跳,道。

“此刻大王正与法正商谈着什么,这才派了奴婢来请侯爷过去。”

法正?刘正呆住了,这剧本好像有点不同啊。不过算了。只要有人来就好,此刻,刘正的心下充满了信心。

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喔。对了。

历史虽然改变了,但车轮还是朝着那个啥,宿命前进。

“陈侍从回去复命吧,就说我马上就到。不,一起算了。”刘正兴冲冲的道了一句,又朝着门外大吼道:“王九,准备马匹,直奔王宫。”

第二百三十二章 法孝直

兴冲冲策马狂奔。打了个招呼,也不用禀报什么的。直接就往王宫里边走去。

法正,法孝直。这个人,本身就是当初刘正举荐给刘备的五贤之一。刘正对他的了解,几乎跟了解女人的酮体差不多。

在三国本来的历史上,诸葛亮顶多算是肱骨之臣,刘备真正的谋主是法正。引刘备入川,是他的先见之明。汉中助黄忠斩杀夏侯渊是对他军事才能的肯定。

君不见,三国志记载,夺汉中乃法正谋也。

更难得的是法正有宠臣的资质,刘备对他的信任,要远超过诸葛亮。在刘备时期做到了尚书令,被刘备依偎臂膀。一生堪称完美,唯一的遗憾就是早死。

如果法正能活到诸葛亮那个岁数,蜀汉一定不会一事无成,坐等被灭。

牛人,又他妈的是一个引领了一方势力的绝顶牛人。

边疾走,刘正边想着法正的一生,对了,这个人还有个缺点,就是睚眦必报。优点也有,挺讲义气的。

与明法律,讲规矩的诸葛亮是完全相反的两种人。

是个不能得罪,只能结交的牛人。

王宫中,刘备的书房早已经不算是书房了,称为殿。

殿内,刘备与法正二人面带微笑,一副相谈甚欢的模样。

话语间,法正是低眉顺眼,没有半点出格模样。而刘备却是暗中上上下下的打量着法正。诸葛亮。庞统,法正,马良,徐庶。

这五个人,在刘备的心中也很重的份量。当初刘正举荐这五个人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通过刚才的刻意试探,刘备惊喜的发现,这叫法正的人,真是一个不世出的人才。思维天马行空,不拘一格。

此人,擅出奇谋。刘备在心中如此评价法正。

在刘正与他出现了隔阂之后,擅出奇谋的人,他身边几乎绝迹,诸葛亮规规矩矩,有治世之才,徐庶长于领兵,马良擅长内政,至于庞统,因为中间横着个刘正,刘备在基于大方向上的考虑,没有与此人有过多的交集。

两年来,刘备对于刘正越发的提防,他镇南将军的位置,可以继续做。但是要想把庞统,或者是蒋琬安插在朝廷之内,却是不成。

这是刘备两年来在心中形成的两条底线。

在伐蜀的前提下,既要提防,也要重用,这期间,还不能随便消弱刘正的势力,剥夺他手下的人才。

帝王权术在于平衡,对于刘备来说,刘正,或者是这两年受到重用的诸葛亮,徐庶,甚至是马良等人,都是他手下的一颗颗棋子,怎么摆放才能发挥重要的作用,又不至于使一人独大。

而刘正的身份,也只是其中最为有分量的棋子而已。

现在又多了个法正,刘备心中已经把法正当做是囊中之物了。

两人刚聊到法正的来意。

侍从来报说是刘正已经在殿外等候了,两年间,不知不觉的,刘正也变得有些循规蹈矩了,要是放在两年前,刘正进入这里,根本就不需要通报。

那种横行霸道的威风,早已经被刘正收敛。

“哦,操德来了。孝直稍等。”刘备歉然一笑,转身对身边的侍从示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