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宦海纵横-第3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最多能领上三个月的工资,也就两千来块钱。辽西现在可是全国有名的下岗之城。”

“那这些工人下岗以后,政府有没有具体的措施?”徐洁又问了一句。

“措施?什么措施也没有,就连原先说好的每月有二百多块的下岗生活费,一年能领上半个月就不错了。刚开始的时候,有人还站马路去闹,但是一站公安就抓你,一抓就关上四天、五天。现在,也没人站马路了,就是站了马路,政府除了抓人也不给解决,有这闲工夫,还不如大家伙找找嚼谷。”司机的话语里充满着对政府的失望。

陈宁看着车窗外偌大的工业区,心里不由的喘嘘不已。辽河阳城的辽西区,五十年代初,是全国最大工业区,集中了全国最先进设备、最好人才,生产了全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部自动机等,**城楼上巨大的国徽也是辽西人的杰作。东北以前被称为全国的老大,而辽西更被称为“共和国的长门长子”

正文 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岗面面观

“先生。工人村还没到呢?。司机下意识的减慢了车速,回头诧异的问道。

陈宁笑了笑。说道:“就在这儿停吧,我们想下来看看

司机疑惑的看了陈宁一眼,把车在路边卑了下来。坐在陈宁身边的徐洁,虽然也有些不解,但还是麻利地掏出一张五十的递了上去。

陈宁打开车门。慢慢地走下了车,站在路边静静的看着冷冷清清的厂区。

“先生。辽西工人村其实也不远了,就在前头拐个弯就到。”司机在徐洁下车后。在准备掉头的时候,还不忘向陈宁喊了一声。

陈宁笑着点了点头,表示感谢。司扣也伸出手,朝着站在路边的陈宁和徐洁扬了扬手,脚踩油门,驾驶着他那辆破破烂烂的夏利往阳城市中心驶去。虽然不远处就是辽西区最大的工人聚集区,但是他清楚,在哪里是根本没有作出租车的客人的。

“走走吧。”陈宁转过身子,同时向身旁的徐洁招呼了一声,沿着厂区外面的道路往刚才司机指的辽西工人村的方向走去。

万人空巷的厂区就是在白天也非常冷清,两人默默地走了好一段都没看到一个人影。在旁边一些建筑物的墙壁的斑驳录落的字体上,还依稀可辨认出阳拖阳城拖拉机厂一厂俱乐部、阳冶阳城治炼厂文化宫的字样。这些破败的建筑同样也见证了这些工厂在当年的繁华。

“五东前。我曾经来过这里,想不到现在的变化居然这么大。”徐洁忍不住皱着眉头感叹了一声。

徐洁看了一眼正默默走着的陈宁,继续说道:“五年前,我还在经贸委的时候。跟张司长来过这里考察。那时,刚刚开始大力推行国企改革。不过。我记得这里的形势还是很不错的。想不到五年以后居然成了这幅样子

陈宁并没有接徐洁的话茬,而是继续默默的往前走。眼前的情景对于陈宁来说是震惊的。早就听说东北的国企在新一轮的国企改革中举步维艰,而此次调研正是为了解决目前的情况,为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提供依据。没想到,五十年代曾经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区如今已经成了这幅景象。调研组来到阳城已经好几天了,陪同调研组调研的辽河省和阳城市的省市两级国资委带着调研组走访的都是些改制后的企业或者是正在改制的企业。处处显示出形势一片大好。但是在这里呢?作为国企最为聚集的地方确是从来没有人提起过。

走到道路的尽头一个拐弯,就是著名的辽西工人村,为什么说著名?因为在这里。跟辽西工业区一样,五十年代同样是全国最现代化的住宅区。两三层的苏式楼房,五六十年代全国大力宣传的展示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典型口号“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指辽西的工人村。?!但是如今,辽西工业村有一次文明全国的并不是展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了,而是闻名全国的下岗工人聚集区。

走进工人村让陈宁和徐洁感到惊讶的则是另一幅景象,住宅区的街上到处熙熙攘攘。马路边摆满了地摊,满街都是叫卖声。街上随处可见嘴里叼着香烟。手插在口袋里,漫无目的闲逛的人群。不过,从他们身上那些陈旧的工作服上,可以看出他们都是住在这里的下岗工人。

在走过一个水果摊的时候,一个。中年妇女的摊主吆喝着:“香蕉,正宗广西香蕉。一块钱一斤。师傅,香蕉要买吗。我这儿便宜,一块钱一斤,来两斤吧?。可能是看到陈宁和徐洁两人身上的衣着和周边有明显的区别。中年妇女朝着陈宁和徐洁大声吆喝道。

产于南方的香蕉对于北方来讲可是高档水果,一块钱一斤让陈宁这个不太懂行情的人都感到便宜。不由的在这个摊点前停下了脚步。

“一块钱一斤,大妓,你这价钱没错吧?这香蕉好不好呀?”徐洁也感到惊奇的问道。翻了翻摊上排得整整齐齐的金黄色的香蕉,虽说这些香蕉看上去放的时间有些长,不少香蕉的皮上已经泛,但是俗话讲“歪瓜烂香蕉。”这西瓜长的歪的甜,这香蕉要放的皮快烂的时候,吃起来香。

这个摊上的香蕉正是好吃的时候,居然卖一块钱一斤。但是在这熙熙攘攘的街上,就是一块钱一斤也鲜有人问津,这让徐洁破感到惊讶,要知道在燕京的大超市里,就是再差的香蕉也要三四块钱一斤。

“好,好着呢,不信您尝尝,正宗广西香蕉。不好不要钱中年妇女看到陈宁和徐洁停下来,连忙说道。说着拿起旁边一个零碎的香蕉,录开皮让徐洁尝味道。

徐洁哪有买香蕉的心思,只不过卑到这个价格便宜随口问一声罢了,看到摊主录开一根香蕉让自己尝味道,连忙推辞。

“哎,尝尝味道就尝尝味道嘛。”一旁的陈宁此时却接过了中年妇女递过来的香蕉,咬了一口。

“味道还真的不错,好吃吃了一口之后。陈宁忍不住赞道。

“来,来。这位大姐,你也尝尝。”看到陈宁赞好,中年妇女也挺高兴,连忙又拿出一根递给了徐洁。

徐洁看了一眼陈宁,陈宁一边吃着手中的香蕉,一边朝徐洁微笑着点了点头。徐洁有些犹豫的接过了香蕉,吃了一口,香甜酥滑,味道确实不错。

两三下。吃完手中的香蕉,把香蕉皮扔到摊边当垃圾箱的水果箱子,陈宁笑着对中年妇女说道:“大嫂,这些好的香蕉卖一块钱一斤,你们这里怎么这么便宜呀?”

“是便宜。我可是亏本大甩卖,师傅,您来两斤吧?”中年妇女眉宇间闪现一丝愁容,不过,看到陈宁有兴趣,连忙推销自己的香蕉。?!

“亏本你还卖呀?。陈宁有些惊讶的问道。

“不瞒你们说,我这摊也是新摆不久,没经验,进的这香蕉在这里根本卖不出去。您吧。我这香鲨批发价都要三块二了,块钱斤便宵么 年妇女在愁眉苦脸地回答陈宁的同时,也不忘继续推销自己的香蕉。泪书吧甩凹咖厂告少,夏斩由,夏多

“香蕉不错,大妓来五斤吧一旁刚刚吃完香蕉的徐洁说道。

五斤,对于这个中年妇女来说,可是一桩大生意,连忙笑着应道:“好,好,我尽量给您挑好的

趁着中年妇女在称水果的功夫,扫视了一圈,发现旁边放在斑驳的搪瓷碗,碗里还有一半的剩饭,上面还有几根已经发干的萝卜辣咸菜。显然这是这位中年妇女没有吃完的午饭。看到这些,联想到路上听司机讲述的这里下岗工人生活的艰苦。陈宁的心里有一丝的发酸。陈宁注意到这个搪瓷碗的外面却印着“阳城市拖拉机厂。的字样。陈宁知道这家阳城拖拉机厂是全国最大的拖拉机制造厂。忍不住问了一句:“大嫂,你是这里工厂的家属吧?”

中年妇女刚刚装好一袋香蕉,抬起头看到陈宁注意到自己刚才还没有吃完的那个搪瓷碗,有些不好意思的回答道:“下岗了。我和我家老头子原来都是阳城拖拉机厂的职工,现在都下岗了,这不摆个摊卖点水果,补贴补贴家用

陈宁点了点头。徐洁这时有些纳闷的插了一句道:“大嫂,我看你这儿的香蕉挺好的。怎行卖一块钱一斤都没人买呢?”

中年妇女听到徐洁的话,脸上重新又闪现出愁容,道:“我这摊不是网摆吗,没经验。进的这些香蕉什么的,根本就卖不出去。水果这东西又放不起。卖不掉就得烂,没办法只能便宜着卖,可是就是卖一块钱一斤,也卖不出去说着。中年妇女不由地叹了一口气:“唉,住在这里的人都没钱。舍不得卖呀?说来也是,原先进货的时候,我也没有想到,如果换了我自己,这香蕉就是再便宜也吃不起呀

“大嫂,你们就是下岗了,不是还有下岗工资吗,不至于连一集钱一斤的香蕉都吃不起吧?”徐洁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

听徐洁问到下岗工资,中年妇女的脸上顿时闪现出忿忿之色,“当初下岗的时候都说说好好的,每月都有两百元的生活补助。可是发了两月就再也没发过。就是去年过年的时候,也是一分钱都没有。现在的人呀,有的连饭都快要吃不上了

听到这位中年妇女的话,徐洁和陈宁对望了一眼,两人都没有说话。中年妇女看到徐洁和陈宁不说话了,想起来自己拿的香蕉还没有称呢,连忙把香蕉放到托盘秤上,一边秤一边说道:“我也是没办法,就摆了这么一个水果摊。你们看这条街上摆摊的都是住在这里的下岗工人。?!如今这年头呀。有本事、有门路都出去打工了,剩下我们这些没用的,也只能摆摆小摊。说起来,我们还算是运气好的,平时身体也没什么大毛病,不然就得在家等死咯

“噢,五斤二两。就算五斤吧,一共五块钱虽然说起以前的事,中年妇女嘴里的牢骚不断,但是中年妇女毕竟卖掉了五斤香蕉,称完后,笑呵呵地把袋子递给了徐洁。

“我来吧。正好我这里也有零钱。”说着,陈宁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十块的递了上去。看到中年妇女接过钱之后,拿起一个放钱的饼干桶,在里面翻腾着准备找钱。陈宁忍不住说道:“大姓,你这香蕉卖的这么便宜,就别找了。”说完就准备和徐洁转身走人。

“不找哪行呀。”中年妇女连忙放下手中的饼干桶,叫住了陈宁,“如今挣钱都不容易。要不您就再拿五斤香蕉吧说着麻利的又拿起一个袋子跟刚才一样装了两板也没称,赶紧递给了陈宁,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您这也算帮我再买五斤。”

陈宁点了点,接过中年妇女手中的袋子,勉强笑笑。这些人虽然都下岗了,但是还保持着工人的憨厚淳朴,也正是这些人承担着改革的



“还是我来吧。”两人一人拎着一个袋子离开了水果摊。五斤的袋子拎在手里还是有点份量的。陈宁停下脚步。手向徐洁伸过去。

“没事。陈局。还是我拿吧。这点东西我还拿得动。”徐洁连忙笑着推辞道。接着神情一黯,说道:“陈局,咱们燕京也有下岗工人,为什么怎么这儿的下岗工人这么艰苦呢?”

陈宁默然的点了点头,自从国企政革开始之后,临州也不乏下岗工人,但是和这里的下岗工人比起来,差距实在太大了。

两人一人拎着一袋香蕉,样子有些滑稽,一路走来,也没有一辆出租车,这个时候,陈宁好像有点明白了,刚才送他们过来的司机,明明前面就是一个聚集区还要调个头重新返回阳城市中心。两人又是第一次来到这个地方,一时也不知道如何坐公交车回去。正好路过一个街边花园,花园来有几张陈旧的长椅,还有几个老人正围站一起。

“我们那里休息一下,顺便问问到哪里坐车。”

五斤香蕉虽说不重,但拎的久了,手不免也有些发酸,徐洁点了点头。

找了张椅子,把手里的香蕉放在椅子上。陈宁正准备向哪几个老人询问到哪里坐车,这才听见,这几个老人围站在一切,并不是再聊什么家常,而是都在发牢骚,骂贪官、骂政府,脏话此起彼落,弄得徐洁听到后,脸不由的一红。

“你先休息一下。我过去问问陈宁指了指旁边的长椅,说道。面对有些不堪入耳的脏话,对于一个女同志来说的确有些难堪。

这几个老人,一看就是原先辽西工业区的退休工人。陈宁走上前去,客气地询问道:“大爷,请问这里到哪里坐车呀?。

几个老人一听有人来问路,而且听口音也不是本地人,顿时停下了各自的牢骚,同时把目光移到了陈宁的身上。这些退休工人,平时也没什么事,每天聚

靠近陈宁。本来脖子发红脑门上的青筋直暴正在大骂政府**的一个老人。朝陈宁笑了笑,可能一下子还没有从刚才的愤怒中转过来,笑容有些勉强。

未等这个老人开口,另外一位老人抢先说道:“小伙子,刚才我看你们是从东面过来的吧?”

陈宁连忙笑着点了点头,一男一女每人手里拿着一大袋香蕉的确是比较扎眼。

“那你们走反方向了,车站在东面,从这里一路走到三村的门口,再过三十米就是车站了。哦,对了,三村门口有个水果摊,明白了吗?。老人笑呵呵地说道。

陈宁苦笑着点了点头,三村门口那个水果摊陈宁知道,这不是网刚自己买香蕉的水果摊吗?搞了半天白走了这些多的路。不过既然来了,陈宁对这些老人刚才没事在这里骂政府**到是挺感兴趣,虽然他已经调到部委工作,再且这次是带队来调研国企改革的。但是多年在地方政府工作的习惯的,使得陈宁忍不住问了一声道:“刚才,听到几位大爷对政府非常不满,到底是为什么呀?。

陈宁的这句话一出口,顿时有几个。老人用警惧的目光注视着陈宁,倒是刚才给陈宁指路的那个老人地对另外几个老人说道:“哎,典,我说你们这是干啥呀。这个小伙子听口音就是外乡人,再说了如今那些当官的过来哪个不是坐着车耀武扬威地过来的。

。接着又笑呵呵地向陈宁问道:“小伙子,你们小夫妻俩是来走亲戚的吧?”

陈宁一愣。不过马上反应过来,自己是和徐洁一起过来,看看岁数两人又差不多,被人误认为是夫妻了。连忙摆手解释道:“大爷,您误会了,我们只是同事,正好出差到这里,以前早就听说这里以前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区,就想过来看看,参观参观。”说着,扭头用抱歉的眼光看了徐洁一眼。

坐在旁边长椅上的徐洁刚才也显然听到了那个老人的话,正好也抬起头看过来。看到陈宁歉意的目光,也不知怎么搞的,突然脸一红,低下了头。

“小伙子。你们是来参观我们辽西工业区的呀。唉,现在我们辽西工业区可不比以拼了,你们从东面过来,想必也看到了,现在都停产关门了,没什么好参观的。”老人不由的叹了一口气说道。话语中充满了无奈和酸楚。

“小伙子。刚才你问我们为啥在这里骂政府,骂贪官。我告诉你,就是这些贪官把我们辽西工业区弄成这个样子的。”站在陈宁旁边的那个老人激动地说道:小伙子,你是外乡人,不了解我们这儿的情况,你看看这条街上,满街这些摆地摊的,原来都是工业区里的职工。现在厂子垮了,政府把我们这些人往大街上一扔就不管了

“是啊。现在不比以拼了,说什么国企改革,其实就是把我们原来好的工厂设备都给卖了,你说这厂子能不垮嘛。”



老人们又七嘴八舌的争相向陈宁说着他们为什么在这里骂政府的原因,虽然说的挺多,但是陈宁总结下来,主要还是集中在两点。第一点,就是对国企意见非常大,认为他们的工厂之所以到这个地步就是因为国企改革造成的。第二点,则是对企业倒闭之后,政府不管他们这些退休工人,和满大街的下岗工人。说到激动处,甚至大骂阳城市的市长,尤其是对阳城市前任的市长,现任省人大副主任郑哲海,骂他是“郑卖光郑**。”

老人们的意见虽然有些比较偏颇,一个个非常激动。但大部分意见还是有道理的。比如国企改革,目前阳城市主要的手段就是把能卖的优质产业进行产权交易,而把那些处于困境或者是设备比较陈旧,产品逐渐丧失竞争力的企业,实行能卖的就卖,不能卖的任由倒闭破产。一直造成辽西工业区到了目前的境况。还是就是拖欠这些工人最基本的下岗工资和退休工资,从去年下半年到现在。很多下岗工人都没有领到一分钱的下岗工资,这和政府的不作为有相当大的关系,怪不得这些老工人要痛骂政府和贪官了。

虽然陈宁不是这里的官员,但听得也是脸上火辣辣的,看了看坐在长椅上若有所思的徐洁,问道:“大爷,那辽西工业区以前是怎么样

听到陈宁问起辽西工业区以前的样子,老人们顿时全都变了,手舞足蹈的比划。好像真回到那个属于他们的时代。脸上重现久违的笑容。现在太苦,以前太美了!陈宁旁边的那位老人首先颇为自豪地向陈宁介绍道:“小伙子,你可能还不知道那时候,来阳城的列车驶到二十五公里外的高家城,服务员准会提早宣布“全国重工业基地沛阳就到了”当时三千人算是小厂,过万职工的才算大厂,冶炼厂的烟白,一百一十米。是全国最高的烟白。”

未等这个老人还没说完,另一个抢说:“那时候,工厂全冒烟,大家骑单车上班。一天乐呵呵。那时候媳妇每月赚三十五块六,我赚三十八块六。过年每人还有两套新衣服,原来的日子好过美呀。”说完。还不由的长叹了一声:“哪像现在呀。”

听到这里,几个老人同时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休息了两天,老万总算理出了接下去情节展开的思路,从明天开始恢复正常。每天码字,有时候一个,不慎,就会留下败笔。比如文中东方市瀛州县的情节和在临州的急刹车,老万自己也觉得有很多硬伤,同时,许多同学也提了不少意见。老万是新人。《宦海纵横》也是老万的处*女作。老万心里特别想把这本书写好。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老万保证接下去的情节将越来越好看的。

正文 第三百七十六章 变更调研安排

陈宁和徐洁老出小花园准备往回击的时悄。?!正好有一册出入诲回的出租车经过。当出租车载着陈宁和徐洁驶出辽西区进入阳城市中心城区的时候,道路不再是坑洼不平,车水马龙,两旁的高楼大厦宛如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

一路上两人都没有说话,下午的所见所闻让两人的心情都十分沉重。回到辽河饭店,刚刚按下电梯的键,陈宁口袋中的手机铃声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