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风云---凤翔三国-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孙洪点点头:“不错,的确不复杂。公子放心好了,我会很快完成它们的。只是,这枪,所需要的原料太多,我担心,打制了剑后,原料会不够。”

我笑:“这枪不需要全部是精铁,混杂一些,不知道能不能行。要知道,全部是精铁,也太重了。如果不能混杂精铁,干脆,就用上好的铁石也行。”

公孙洪笑了:“公子放心。这样,您给出份量,我来打制。”这倒是。不过,云哥哥该用多重的枪呢?想想,哥哥的武艺特点在一个快,不需要太重的。

“这样,三十斤,不,二十八斤好了。长度嘛,一丈二应该可以了。”

公孙洪点头了:“不错,这个重量打制成这个长度,应该很合手。”我笑:“这枪的外形我要银白色的,枪头用红樱。总之,要很好看。”

公孙洪看着我笑:“公子用它一定很帅的。”

我低着头,偷笑:“我又不会,怎么会是我用。嘿,这是我送人用的。那两把剑中的月儿剑,才是我要的。”公孙洪赶快笑着说:“对不起,公子,我刚才得意了,差点忘了您的嘱咐。”

嘻,我笑着,又拿出一个枪的样式图:“这种枪呢?能不能打制出来?”

公孙洪一愣:“这....也是枪?好像是,可是...公子,真没见过。”

我笑:“你当然没见过,这是我发明的。我给它取名叫三截枪。诺,枪身既是一体的,又可以分成三个部分,这个枪的枪杆是中空的,只有最前面的是实体,所以才可以收缩。”(其实,就是现在收缩式钓鱼竿的样子,而不是三截棍哟)

公孙洪想了想:“公子,这把枪要用全精铁来做,不然,中空的枪体受力容易断的。不过,您放心,我能打制出来。”“那就拜托你了。”我感激地说。

留下一大笔的钱财(肉痛),安排好山中百姓的开春粮食,种子,农具等等一大堆的事情,我告别了依依不舍的村民,向兖州的甄城奔去。我走的很及时,因为,就在我离开幽州后的193年三月中,公孙瓒和刘虞的战争爆发了。

战乱天下篇 第十八章荀彧

战乱天下篇之——第十八章荀彧

我回到甄城的时候,是四月中旬。曹操刚打败袁术的入侵,并将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一路赶到了寿春。经过连年的战争,大家都有些疲惫,眼看着现在的情况还不错,曹操下令全军休整,他也要好好打理一下兖州的政务了。毕竟,他现在是兖州的最高行政长官嘛。

我回到甄城,没有忙着去见曹操,而是在距离牧府不远的地方,开设了我的第三家德祥药房。开张三天后,我带着丰盛的礼物,来到曹操的兖州牧的牧府,求见牧府大人。曹操得报,强忍住激动,下令有请。

待家丁都下去后,曹操一把拉过我回到里间:“子云,你终于肯回来了。怎么样,这一年多的时间还好吧。我看看你,哟,人好像长高了点,嗯,瘦了。”

看着他那么激动,我好感动:“主公,我很好,没出问题。嘿,我又大了一岁,当然要长高。不过,我没瘦,您倒是瘦了许多。对了,如应该先恭喜主公领的兖州牧。”

曹操笑:“还是子云的计谋好,连操都没想到,一切都进行的这么顺利。”

我笑,什么我的计谋,我哪里出什么计谋了,这只不过是历史事实罢了:“这个,子云在外,主公有今天的成就,都是您自己的本事,我哪里有什么计谋。主公,您领兖州牧还是小事情,以后,主公要引领天下的。”

曹操哈哈大笑:“子云,你在外才经商一年多,嘴巴就变的这么甜呀!会拍操的马屁了?嘿,我是说袁术之事。操听了子云的话,一直对其有所防范。这个小人,还真的来侵犯兖州,哈,被我们一口气撵回扬州去了。我们还趁机扩了几个州县过来。现在不比你当时来的时候,我可以满足子云的任何要求。”好大的口气,看样子,我要给你泼冷水了。

望着踌躇满志的曹操,我笑笑,放淡了口气,正色道:“我这些日子,也颇有些收获。开设了三家药房,就在离主公府上不远处的德祥药房就是我的产业。以后,主公府上之人有个头疼脑热的,只要我在这里,您随时可以传我来诊治。还有,我在幽州境内建立了一个药材生产基地,还和辽西建立了贸易来往,还准备筹建一个牧场,自己饲养战马。”

曹操看着我公事公办的样子,他愣了一下:“这个,子云,你可是还有话要说?”

聪明。我笑了起来:“主公知道如了。不错,如有谏言。”

曹操啊了一声:“你说,操听着。”

我道:“这次回来,如观主公果然是今非昔比。不错,您现在的势力的确比以前强大了许多,再也不用寄人篱下,看别人的脸子过日子了。领了兖州牧,收编了青州军,又刚大败了袁术,看起来是如日中天,风光无限呀!也怪不得主公会这般踌躇满志的。可是……”

话未说完,外面有人询问:“主公可在?文若求见。”我一听:“文若,啊,主公,可是荀文若?荀彧?”曹操笑:“不错,来,子云,待操为你们引见。”他拉着我一起走了出去。

在外间屋里,有个人正站在那里,他三十来岁,相貌堂堂,绝对属于英俊的类型,看起来的确有点酷酷的味道,怪不得有美男子之称。现在,他也在打量我。不等曹操介绍,我上前笑道:“先生就是被世人誉为:天下才学有十斗,君独占八斗的荀文若,荀先生?”

荀彧愣了一下,望着我道:“如果文若没猜错的话,你就是主公念念不忘的赵如,赵子云?”哇,好厉害。

“大人好厉害。我不过是个小人物,怎比的上先生大名在外。您是怎么知道的?”

曹操大笑着对我说:“文若知人的本事,不亚于你哟!走,进去谈。”

我和荀彧相视一笑,跟他进屋。进到屋里,荀彧叹道:“子云先生果然很年轻,我可是久仰大名了,敢问青春几何?”

我笑哟:“先生,您大了赵如一轮多,叫我子云就是,不然,我不舒服的。”荀彧听得一愣,不说话了。

曹操看着笑:“文若,子云乃爽快之人,你就不要拘礼了。”荀彧笑了笑,没说话。

我看着他一笑,既然你要讲规矩,我就跟你讲好了,施礼道:“赵如出身农家,年方十三,自认不如文若先生懂的道理,以后,言语之中如有不敬之处,或不合礼仪之处,还请先生原谅一二。”我是不会改的,喜不喜欢,是你的事情。

荀彧一愣,赶快回礼:“不敢,彧从来拘束惯了,只是还不曾适应子云的行事,并非有所不满,你不要见怪才是。”当以后,荀彧每对人提及与我的第一次相见,总是要说:唉,赵如的行事太异于常人,还善于观察他人之脸色,反应之快,应对之强,无人可比。

我也笑笑,不再说这些。曹操没注意我们两个的暗斗,他正吃惊地看着我:“子云,你才十三?我知你年少,然未能料你如此小。”这倒是,我们上次在一起,没说起过。

我笑:“主公,您没问过嘛。再则说,年少又如何?我还不是一样为公效力,难不成您还不愿意否?”

曹操摇头苦笑:“操要是早知你如此小,怎么还会让你这般四处奔波劳累?唉,是操不查,苦了你了。”

我好感动,不过,强忍住:“主公说的是什么?想那甘罗十二岁便为秦国特使,出使他国,为君效力。子云都快满十四了,又是出去做生意,比那甘罗差之远也。”

曹操听得不喜反惧:“子云,你不要与那甘罗相比,他可是....操可不想你有个什么事情的。”

看着他的眼神,我笑笑:“主公放心。您知道,子云颇通医术,不会像甘罗般死那么早的。我常年在外奔波,看似劳累,实则不然。要知道,身体强健者自然无病,身体羸弱者病就多。那在乡野农夫的孩子,每日劳作,自给自足,看去劳累,却是很少得病;而那些大富之家的子嗣,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看去不苦,却不知死日早至。所以,我会长命百岁的。”

两人听的直摇头。曹操道:“我说不过你。对了,子云,文若现在是兖州府的司马,一切钱粮之事,均赖其打理,你以后要多与文若联系。”

我看着荀彧点头:“如定会随时向先生请教。正好,我在北海和无终的药房都收集了大批的干粮,均是晒干了的豆饼,山药等,虽然不是正经的粮食,然仍然可以用于关键时刻。这些东西可放两三年。算算时间,一、两个月之内,当陆续运抵此处,今日就算交给先生了。”

荀彧淡淡地说:“彧知道了,自当处置妥当。”我听他一说,就知道他看不起这些东西。

未等我开口,曹操却是大喜道:“子云,你果然找的到粮食的。不管是何物,能食就好。”他倒是清楚这些东西的重要性。

我望着荀彧:“先生,这些东西,的确不怎么看得上眼,可能先生都没有见过。这些都是庄户百姓应付饥年的食物。可是,我知道,就在这一两年之内,中原必有一次大的天灾,不旱则虫。就是现在,天下大乱,各地兵祸连连,百姓逃离家园者甚众。莫说有没有人种粮食,便是有耕种之人,那粮食也几乎绝收。更何况,这天灾加人祸,到时候,怕是这种东西也会成为琼浆玉液了。”

荀彧啊了一声,看着我正经的样子:“这,是彧思虑不周。我明白了,定会妥善安排这些粮食,以供急用。”我笑笑,你明白就好,我就不再提了。

曹操看着我:“子云,你怎么知道一两年中必有大灾。”荀彧也是一脸的询问。

我叹气:“子云说过,我出身农家。虽然,我还不太懂天文,可地里的变化,气候的冷暖还是很清楚。再加上我这次的各种经历,从南到北的庄户人家,对明年的天气都是很悲观的。说道这里,如便接着刚才与主公的话题说下去了。”

曹操也马上恢复了正经:“不错。文若,你来时,子云正要对操说些谏言,我们一起听之。”荀彧也马上竖起了耳朵。

我望着他们,也不客气:“主公,我这次回来,看主公是踌躇满志,似乎有些得意了。要知道,您的处境并不妙,甚至可以说是危机四伏。”

曹操和荀彧互相望望。曹操道:“子云,你说。”

我道:“主公领兖州牧不到一年,虽然败黄巾军,败袁术,得三十万青州军,然危机也四伏,不可不察。我得知,鲍大人已经阵亡。主公为何未能保住他的性命?”

曹操脸一红:“是操不对,我应该亲自阻止他去的,可只派了人,结果....唉。”

我严肃地说:“因为鲍大人的去世,主公,您在兖州的朋友就少了一大半,在兖州本土人的心目中,您的威信也少了一大半,这可不是小事情。要知道,现在的兖州,实际上还不完全掌握在您的手中,之所以现在看起来还风平浪静,是因为您手中的青州军,令别有用心之人忌惮,一旦有了反叛的机会,这些家伙会跳出来的,这是危机一。”

“主公,您现在有人,有地盘了,就不是一个小人物了,这固然是好事,可事物的出现总是带有正反两方面的。您声势壮大的同时,也会招来敌人。兖州以北有袁绍,以西有长安乱军,以东被青州紧逼,以南有袁术的半个扬州,陶谦的徐州,实际上是出于各个势力的交汇点。在现在,每个势力都在扩充地盘的时候,您的日子并不会好过,这是危机二;”

“您现在与袁绍处于结盟的状态之中,可袁绍并不是一个可以与之交心的人,他现在也不过是在利用您。当然,我们也可以利用他,可兖州不能和冀州,青州相比。我之所以提到青州,是因为公孙瓒已经跟刘虞打起来了,刘虞必败。等刘虞一死,袁绍决不会看着公孙瓒坐大,两家一定会开战。到时候,袁绍一定会先攻取田楷的青州,以避免两头作战,所以,青州之地可以说是袁家的了。两州之地的百姓多出兖州数十万,也就是说,袁绍的兵力和经济都比主公多的多,一旦同盟解散,利益相争的时候,袁绍会从两州夹攻主公,兖州的一州之地能否抵挡?这是危机三;”

“主公知道,我们与袁绍相当于结盟,而袁术,陶谦和公孙瓒之间也是盟友的状态。公孙瓒和袁绍打起来,那陶谦和袁术一定有所动作。袁术被主公打怕了,不一定敢再来,再说,他正利用孙策扩充地盘,可陶谦却会来捣乱的。明为响应公孙瓒,牵制您用兵,实际上还不是想在兖州插上一腿。这个徐州定会成为主公的心腹之患。这是危机四;而且,这个祸乱是近在眼前的。我怕与徐州的战争会很快打起来。”

“所以说,主公,您现在是内忧外患,说句不好听的,您现在的处境,还不如一年前呢。您刚才那种得意的样子是不行的,一定要居安思危,万不能掉以轻心,恐惹大祸。”我一点都不客气,直接指出曹操太过得意了。

曹操和荀彧听得张大了嘴巴。

战乱天下篇 第十九章戏志才

战乱天下篇之——第十九章戏志才

我们三个都在全身贯注地说着、听着,浑然不知道有人进来。等我说完,曹操和荀彧还在沉思,突然有人言到:“听君之言,明我心意。不知道这位先生是否就是主公常提起的赵如、赵子云?”

三人急忙抬头来看,只见一人,三十多岁,身材修长,打扮得体,面目清朗,眉宇之间透着智慧,两眼却是不太精神,现在正盯着我看。

我回望曹操,这个人我不认识,在羽哥哥的记忆中,没有。曹操见我疑惑,急忙介绍:“子云,这位是操的谋士:戏志才,戏先生。先生才华横溢,他的谋略奇高,深得操敬服。”

他就是戏志才,就是在曹操心目中唯一可以与郭嘉相提并论的人,是三国中和郭嘉一样,英年早逝的大才子。

我急忙上前见礼:“赵如见过先生。”

戏志才叹气:“我多次听主公称赞子云,道你是少年英才,天下少有。志才早就想一睹子云的风采,今日得见,果然不俗,倒是个翩翩美少年。”

我也不好意思了,笑了笑:“这个....好像也不算美吧。倒是人家都说文若先生是美男子。(荀彧郁闷,关我什么事)不过,承蒙主公抬爱,子云真不敢当这八个字。”我回望曹操,一摊手:“主公,你要还是这样在人前人后地夸奖子云,我只好回来了,不敢出去了。否则,我的性命真的不保了。”

曹操尴尬地一笑:“这个,操以后不再说了。唉,其实,操还是希望子云留下的,可子云的做法也很好,我是左右矛盾呀!”

我笑:“主公,既然明白我的做法很好,就不要想这么多。您要知道,言多必失的道理。现在,主公身边的人还不是很多,他们也都是您信任的忠心之士。以后,您身边的人会多起来的,而我要作的事情却是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千万不能因为主公对我的厚爱而半途而废。”你不收敛着点,我真要被你害死了。

曹操张大了嘴巴:“要几十年?怎么会要这么长的时间?”

我笑:“如今的局势更加复杂,朝廷可以说是处于没有的状态。天下不仅仅是有大小几十个诸侯割据势力,还有不少心怀异志之徒,妄称天子,搅乱世间。要扫除这些鬼魅魍魉,需要的时间不会短,当然要几十年的时间。”

曹操和荀彧都叹气不语了。我笑笑:“如知道主公担心我的安危,然事情既然已经作了,就要做下去,我的基础已经打好,不可以放弃。对了,我在张邈那里为主公寻得一名大将,此人已经与如结拜为兄弟。他可有万夫不挡之勇,为人更是特讲义气。不过,现在,一是主公与那张太守是朋友,不好贸然用之;二,若是他出现在这里,子云的身份也有暴露的危险,所以,暂时还不得来此。”

曹操笑笑:“子云,你自安排就是,操听你的。”

荀彧想了想,问道:“这个,子云,你在这里住多久呀?彧还想多请教。”

我赶快说:“赵如可不敢当。这次,我回来就住几天,过几日就走。眼看夏日到了,在北界,我还要去选牧场,时间很紧张。”

荀彧道:“那,子云,你信中所提的以农业来带动整个兖州经济的发展,彧想多与你探讨一番,你看何时可以?”

这有什么,直接说就好:“只要你们没有事情,那就现在吧。”心想,这件事情办不成的。从下半年开始,兖州就要陷入几乎两年的作战境况了,那有时间让你们发展经济。只好过两年再说。

荀彧听我一说,他看看曹操。曹操笑道:“子云的主意总是出人意料的。就这个屯田的事情,你来信之前,东阿县令枣祗就提出来了。他的意思是圈养青州军的家眷,解决这些人的吃饭问题。而你的方法似乎更厉害,竟要利用屯田来完成资金的积累。子云,屯田真能起到这么重要的功能吗?”看来,曹操这个时候果然还没意识到屯田的好处。荀彧也在点头,显然也赞同曹操的看法。

戏志才却是一幅不关我事的样子,他就一直看着我,倒是一幅只对我感兴趣的样子,看的我脸红。这家伙,像郭嘉一样,行为也肯定是放荡不羁。

我道:“主公的意思是,在东阿进行的屯田只是为了解决这些青州军的后顾之忧?那如请问主公,东阿的屯田有多少亩?要供养多少人?”

荀彧道:“屯田数大概为一百万亩,青州军家属有近六十万人,其中下田之人不足一半。”

我想想:三十万人开垦百万亩的田地,倒也不算少了:“如今,已经开春二月了,那先生可知道田中庄稼长势如何?可以看得出今年收成如何?”“这个....”荀彧摇摇头。

我皱眉头了:“主公,先生,你们可知民以食为天的说法?”两人互相看看,点头。我接着说:“我信中写的明白,那青州军投靠主公应该是诚心的,他们的家眷根本用不着留做人质。只要主公能让他们有个安身之所,他们是不会再反抗的。要知道,现在的天下,能有个安身之所,是多少人的梦想,梦想成真后,没有人愿意再放弃。”

曹操嘿嘿一笑:“这个,子云,你没带兵打仗过,这,也没多少人想上战场。特别是现在,逃者都多,我也是不愿意失去这支队伍。再说,这几十万人总要安顿妥当,倒也不全是为了留做人质。”

我道:“主公可曾知道孟子这样地话:为民之安而使用民力,即使劳苦,民不怨也;为民之生而使民亡,即使死去,民无恨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