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吕布是我-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的行动,袁绍士兵并没有阻止,我只见到他们的后方,有一名副将骑马赶往城内,多半是去通报审配了。

蒋义渠从士兵中间走了出来,一顶头盔压的很低,遮住了眼眉,只余双眼的寒光,不停闪烁。

他稳稳的站在队伍的最前方,注视着我们的行动,没有其他动作。

我们将车辆全部赶进城来,然后关上了城门,拦上了门档。

后路断绝,我们已经陷入绝地,此时袁绍士兵若是发起进攻,我们将是凶多吉少。

我紧盯蒋义渠,害怕他一时头脑发热,做出不智之事。

幸好,他一直没有动作。

亲卫们排成队阵,与袁绍士兵相互对立。

冷风呼啸,我们所有人静悄悄的,任雪花落在身上。

没有人挪动一步,没有人用手掸去肩头的雪花。

蒋义渠没有说一句话,我也不好开口说什么。

从行为上来说,是我做错了,蒋义渠只是遵守法令,并没有过错。

我擒住他,利用他来打开城门,本身就是非正常手段。

过错在我,我还能多说什么,我只能等待,等待审配的到来。

正文 第九十三章 为错道歉

雪染白了头发,洒落在肩膀上,悄悄的钻入衣裳,融化在肌体表面。

地面上,两群人一动不动,相互对立。

我站在亲卫队阵前面,正对蒋义渠。

时间已经过去三刻,城内还是一片宁静。

我的眼皮不停跳动,不知道预示着什么。

审配会如何看待我的行为,如何对待我们一行人,我心里没底。

我对审配了解甚少,史书中记载审配也多是寥寥数语。

我不清楚审配的性格,无法判断他会如何处理此事。

审配处理这件事,可大可小。

从实力上讲,我们这百十来人,处于绝对劣势。

审配想怎么样对付我们都行。

我们强行打开城门,已经是犯了大错。

这件事要是传出去,不单会损害审配的名声,还直接抹黑了袁绍的脸面。

审配要趁机发难,也是理所应当。

我这边唯一能让审配有所顾忌的就是我的身份。

我是割据一方的霸主,和袁绍所处的位置一样,身后有庞大的势力作为后盾。

怎么对待我,牵扯的可是我们和袁绍两方的势力。

审配若是处理不当,就有可能造成我们两方势力的对立。

在袁绍还没有做出指示前,审配不能不深思熟虑,考虑后果。

若我是审配,一定会非常头疼,难以痛快的做出决定。

又过了将近一刻,宁静的城内才传来马蹄声。

隐约的一点亮光从街角的尽头徐徐接近。

数十人骑着快马,分开对面的袁绍士兵,来到我们的面前。

领头一人身着官服,坐立马上,一扬手。

蒋义渠抱拳施礼:“参见城守大人。”

袁绍士兵跟着齐声高呼:“参见城守大人。”

审配一来,就摆出了城守的派头。

等众人行礼完毕,他才翻身下马,对着我微微躬身,说道:“对面可是吕布,吕温侯?”

“嗯,是我,你是城守审配?”

“我正是审配,不知温侯大驾光临,所为何来?”

“我要去南皮拜访你家主公袁绍,赶上风雪,延误了路程,错过了关闭城门的时间,这种鬼天气,等在城外,如同等死。不得已,我强行打开了城门,因为此事惊动了你,还请原谅。”我简单的说出事情的缘由。

“哦,按说温侯此来,我们应该大开城门,竭诚欢迎,只是温侯来的时候不对,已是入夜时分,依照本城的法令,入夜之后,本城的城门是绝对不能打开的,温侯若有什么难处,也应该先让人禀报我,再做处理。温侯私自打开城门已是不对,我听说温侯还凭借武力挟持了城门守将蒋义渠将军,这种行为温侯如何解释?”看来审配是想要个说法。

“事情已经发生,依你之见,应当如何?”

“温侯应该向蒋义渠将军道歉,应该向守城将士道歉。”审配说出了他的要求。

我开始沉思,道歉本身不算什么,可是其后的影响非常深远。

我是一方势力之主,代表的是我方势力的整体。

要我道歉,就是要我方势力向对方低头。

这要是传出去,岂不是让人说我方势力怕了袁绍。

可是这个要求实在不算过分,审配没有用武力相逼,已经是对我们最大的宽容。

眼见我若不道歉,这件事就无法善了。

我走到蒋义渠的面前,深鞠一躬,言道:“蒋将军,吕某一时失礼,请你原谅。”

蒋义渠没想到我真的向他道歉,慌了手脚,急忙还礼。

审配愣住了,袁绍士兵也愣住了。

所有人都没想到,我真的会道歉。

依吕布的性格,怎会如此轻易低头?

吕布向来都是张扬跋扈,居功自傲,目中无人,率性而为,不理会别人的看法,即使犯错也是浑然不觉,他一生鲜有主动认错的时候。

如今,竟然为了这么一件小事向人道歉,真是超出所有人的预料。

道歉而已,为了和袁绍搞好关系,道个歉又有什么?

在大局衡量,我稍微降低一下姿态,就能加深与袁绍的关系,何乐而不为。

因此能得到的好处,要比我们失去的大得多。

至于别人会说我们怕了袁绍,由他们去说好了,反正道歉也不会少我们一块肉。

向蒋义渠道过歉,我又对着袁绍士兵一躬身,说道:“请大家原谅。”

审配赶紧走上前来,扶住我,说道:“温侯知错能改,下官佩服之极,天气寒冷,还请温侯一行进城内歇息。”

袁绍士兵让开了道路,我私开城门这件事总算平稳解决。

临走,蒋义渠凑到我的身前,说道:“温侯武艺冠绝天下,在下佩服,不过在下也有家传绝技,可以脱离温侯的控制。”

听闻此言,我赶忙拱手,诚恳的说声:“谢谢。”

不管蒋义渠是太过自信,还是真有绝技在身,总之他没有在我擒住他之时发难。

蒋义渠从心底同情我们的处境,不愿看到我们在城外活活挨冻。

他只是受城中法令所限,不能轻易为我们打开城门。

我擒住他之时,他并没有多少反抗,反而顺着我的意思,让我打开了城门。

而且他还在袁绍士兵与我们即将起冲突之时,喝令后撤,算是帮了我们的忙。

他这样对待我们,我怎么也应该说声谢谢。

随着审配,我们一行到了城内的驿馆。

审配早已安排下人准备妥当,我们到达即可休息。

看来审配早有打算,即使我执意不肯道歉,他也不会为难我们,会让我们进城来。

审配与我们道别,说不打扰我们休息,明日再来与我们会见。

这个经过了一番风波的风雪之夜,终于过去了。

邺城的夜,比较安静,没有喧闹,没有通宵营业的娱乐场所。

北方人比较务实,没有太多的花花肠子,对娱乐生活的要求也比较低。

这里不像洛阳和长安,刚刚有所起色,一些形形**的娱乐场所就匆匆的开始营业。

劳累了一天的我们,在宁静中陷入深深的沉睡。

正文 第九十四章 职位议员

清晨醒来,风雪停歇,空中厚厚的云朵散开,露出一缕难得的阳光。

亲卫们的脸上洋溢起了笑容,又是活力无限、精神饱满。

一切都是值得的,不管是冒着生命危险攀上十丈城墙,还是面对与袁绍士兵的激烈冲突,还有带着一点委屈的道歉,用这些换来亲卫们的安全,就是值得的。

我想为天下百姓谋求一个幸福的未来,是一个远大的理想。

在实现这个理想以前,我首先得维护身边亲卫的安全。

救得了一人,才能救天下。

我连身边亲卫的安全都无法维护,还怎么去拯救天下百姓。

我用实际行动鼓励自己,我的理想不是一句空话,只要我付出努力,我一定可以实现它。

刚吃过早饭,审配就派人来请我,请我到城守府一行。

审配作为邺城的最高长官,袁绍势力的代表,对我们这一行人还是要接待的。

中华是礼仪之邦,我们的身份是使臣,表面上审配应该以礼相待。

莫说我们现在和袁绍并不是敌对关系,就是敌对势力的使臣来了,他们也会先礼后兵。

带了五名亲卫,我们跟着审配派来的下人,去往城守府。

不知道审配安排了什么样的阵仗等着我,他一定不是找我喝茶聊天这么简单。

走进城守府,气氛顿时沉重起来,里面隔十几步就是一岗,每处门前都有一哨,士兵笔直的身躯屹立不动。

进到府内大堂,在座已有数人。

审配坐在上首,身穿正式官服,正与身边的一位武将交谈。

见到我进来,他们同时起立,表示欢迎。

我抱拳与他们一一见礼。

审配向我介绍到,刚才与他交谈的那名武将名叫张郃。

我的心扑通一惊,想不到竟在此处见到了张郃。

我细细打量张郃,但见他浓眉短髯,大眼高鼻,脸庞宽阔,颧骨突出,下巴坚毅,一副豪迈面相。

这位后世的曹魏名将,此时还效力于袁绍,为袁绍的江山版图在打拼。

紧挨着张郃的一名武将,名叫高览。

我又是一下震动,这位与张郃一起投降曹操的大将,是与颜良、文丑、张郃并称的“河北四庭柱”之一。

还有一位名叫逢纪。

他和审配一样,也是袁绍手下比较著名的一名谋士。

我眼前的这几位,都是在史书上有过记载的人物,应该也是此时邺城官职最高的几人。

审配倒是看得起我,找齐了邺城的高层人物来接待我。

我在审配旁边的副位上落座。

这个位置很有点蹊跷,按说我作为一方势力的主公,身份与袁绍是一样的。

审配即使不将我奉为上座,也应该平等的安排另一个主位给我。

可是他只留了一个副位给我。

无形当中,我就矮了审配一头。

审配这是在给我下马威,故意要让我难堪。

不过我并没有在意,而是随意的坐了下来。

我这个来自现代的灵魂,对三国的这些礼仪并不是很看重,争这些长短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看我落座,审配微微一愣,他的一番心计使在了空处,对我没有任何用处。

相互客套一番,话题渐入主题。

逢纪率先问我:“听说温侯与张绣、刘表在襄阳组建了一个新朝廷,不知温侯在新朝廷中所任何职?”

逢纪嘴上称我为温侯,却要问我本身的职位。

一直以来,我对外使用的都是吕布在长安时得到的封号,温侯。

温侯只是一种贵族称号,不算是正式的职位。

吕布兵败兖州,逃往徐州,蜗居小沛时,曹操就从朝廷中将吕布的职位革除,所以一直以来,我在许都朝廷是没有任何职位的。

我在洛阳和长安两地,行使的权利和皇帝一般无二,随意封将,随意封官,并没有沿用汉朝固有的官职体制。

但是对外,我只以温侯自称,也不称王,也不称帝,只用封号示人。

这是我故意为之,避免称王称帝引起其他势力的敌视。

等襄阳的新朝廷建立的时候,我和张绣、刘表之间实行的是圆桌会议制,大家实权在握,都没有利用新朝廷给自己封上如何荣耀的官职。

这也是我们之间的一种默契,避免其他势力认为我们意图谋反,自封丞相,太尉、司徒之类的官职。

我们有意树立和曹操的对比,曹操挟持汉帝,随意给自己戴上各种官职的高帽,彻底败坏了朝廷的体制。

所以,我在襄阳新朝廷也是没有具体官职的。

逢纪就是抓住了这点,要让我出丑。

袁绍现在还挂着曹操送上的大将军职位,他手下这些将领的官职都不是一般的高。

我这个没有职位的人,怎么能和他们相比?

“襄阳的新朝廷是为了拯救汉帝,消灭曹操而建立的,我们所使用的是另一种管理体制,所设立的官职也是不同以往,而我在新朝廷中的职位就是议员。”我微笑的对他们说道。

几个人皱起了眉头,一副迷惑的神情,议员这个词,他们是闻所未闻。

“不知议员主要管理哪一方面的事务?”逢纪仍然不死心的问道。

“议员是下属推选出来管理他们的人,只有众望所归,德高望重的人才能被推选为议员。而我非常荣幸的被推选为新朝廷的三大议员之一。”我一脸骄傲的神情。

我的话将他们都震住了,一般职位的任命都是皇帝指派或者朝廷选定,从来没有过下属直接推选的先例。

对这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他们不好发表意见,而我的职位已经很明显。

新朝廷三大议员,除我之外,另外两位不问可知。

只是这个职位究竟有多高,他们还是不太清楚。

我的一番胡搅蛮缠彻底将他们的阵脚打乱。

逢纪再问不下去了。

张郃开口问道:“听守城士兵说道,昨夜温侯是从城外登上的城墙,可有此事?”

审配、逢纪、高览都紧盯着我,等着我的回答。

能从城外登上十丈高墙,他们谁都不相信。

正文 第九十五章 武场较技

我微微点头,说道:“是的,昨夜因为风雪所阻,错过了关门的时辰,不得已,我才从城外攀上城墙,从城里打开了城门。”

昨夜离开城门时分,我的亲卫已经去城头取回插在城墙上的钢箭和绳索。

这个问题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外人能随随便便从城外爬上城墙,这可不是件小事。

这要是处于战事时期,就有可能造成城破,战事失败。

可是我应该怎么解释呢?

钢箭是我设计的秘密武器,攀上城墙是依靠我的绝世武艺,前者不便公开示人,后者对他们来说就是天方夜谭。

“说来诸位有可能不信,昨夜我们到了城外,无法进城,正在焦急时分,突然空中传来一个声音,说可以帮我们一下,然后墙边就垂下一根绳子,我们不敢轻信,问他是谁,为何要帮我们,那个声音就说他是南华老仙,正好路过此处,见我们被关在城外,心生不忍,一时恻隐,决定帮我们一下,后来,我就顺着绳子攀上了城墙,事情就是这样。”我说的神乎其神,有板有眼,好像真有其事。

我将攀上城墙归结为神仙的帮助,用神话的故事来堵住他们的口。

三国时代,人们比较迷信,对人间有神仙的存在深信不疑。

张角发动黄巾大起义,最初就是使用了神仙帮助的借口。

张角宣称,他在进山途中,遇到南华老仙,得到《太平要素》,所以依据神仙的指示,要救助天下百姓。

如今,我又搬出了南华老仙,说我进城是得到他的帮助。

张郃他们表情怪异,明显就是不信。

可是不信还能怎么样,他们自己都无法徒手攀上城墙。

推给神仙还有一个好处,可以让他们放心,不必忧虑会有其他人可以随意爬上城墙。

他们不再与我纠缠此事,反正他们也知道从我嘴里是问不出实情来的。

张郃放下疑惑,又对我说:“天下之人常说,中华论武艺第一者,非吕温侯莫属,今日得见温侯,正想请温侯给我们露上一小手。”

“哦?不知你们可有准备?”张郃话出有意,想必是要从武力方面打击我。

嘿嘿,要比试武艺,尽管放马过来。

果不其然,张郃说道:“听闻温侯骑射绝技冠绝天下,我们都有心见识一下,此处后院有一演武场,正好请温侯为我们展示一下绝技。”

原来是想和我比试一下骑射,北方之将,多善骑射,历史上记载,张郃就是一名骑射高手。

我点头应允,跟随众人来到后院演武场。

此处多半是为了袁绍检阅军队而建,前后宽度足有千米之距。

像极了现代社会的大型体育场。

四周各种器械排列,有兵器,有弓箭,有石锁,有拒马,有云梯等等。

我们走到弓箭演武场地,这里密密麻麻,排列着各式各样的弓箭。

有长弓,有短弓,有折叠弓,有强弩等等。

有铁弓,有木弓,有竹弓,有骨弓等等。

还有羽翎箭,钢箭,铁箭,没羽箭等等。

我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心叹袁绍真是财大气粗。

一个演武场整的这么豪华,这得耗费多少人力物力啊。

我曾听闻,冀州遭遇蝗灾,一些百姓无米下炊,只好摘榆钱充饥,用榆树叶子作菜。

如今见到如此豪华的演武场,心里总不是滋味。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古以来贫富级差造就的悲剧比比皆是。

我不敢奢求天下均富,但我希望天下之人最起码可以吃饱肚子。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把这演武场中的东西,随便拿一样出去换购粮食,就可换得普通百姓的半年口粮,哪至于让百姓吃榆钱度日。

我这边心里别有所思,张郃他们看我没有动静,以为我一时胆怯了呢。

张郃取过一把长弓,问我弓的品质如何。

我含糊的一点头,连称不错。

张郃捻弓搭箭,随手一射,正中五十步之外的标靶红心。

射完他一张手,意思是请我一展伸手。

我拿起一把短弓,也是随手一箭,同样命中红心。

众人大惊,这中间的差距可大了。

张郃使用的是长弓,射距和弓箭的稳定性都超出短弓许多。

而我使用的是短弓,射中红心的难度要比长弓超出两倍不止。

张郃拍手,赞声好,然后同样拿起一把短弓。

他张开短弓,在弓弦上搭了三支长箭,然后松手。

就见三支长箭前后相距,依次射出,等到达标靶之时,竟然同时命中红心。

我一下来了兴致,好箭法,纵观我方势力,能有如此神射之人,除去张辽再无他人。

张郃有些得意,这种绝技在战场上具有绝杀敌人的威力。

三箭依次射出让人很难防备,而且是同时命中目标,这就更让人防不胜防。

不过,我也有应对的办法。

我张开短弓,在弓弦上搭了五支箭。

我猛一松手,五支箭一齐射出,等到达标靶之时,反而前后分为五段,分五个方向,依次命中红心。

这一下把张郃看傻了,他张大嘴说不出话来。

弓箭依次射出可以掌握射箭的力度,弓箭一齐射出还能在空中分出前后,这需要怎样精确的力道才能达到?

张郃黯然撇下短弓,满脸的沮丧,明显是灰心丧气。

高览凑前,拍着他的肩膀小声安慰著。

审配在一旁打圆场,赞我箭法果真出众。

他说今日难得,还想见识一下我骑射的功夫。

他让下人将准备好的马匹牵了过来。

然后他用眼神示意张郃,让他继续出头。

看来张郃在马背上还有绝技,只是我看张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