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智冠天下之风流军师-第2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嘉焦急的道:“主公……”

曹操道:“别说了,曹某无能,本想带你们建立不朽的功勋,可是却不料是这个结果。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反正我是不走了,与其在后世留下一个苟且偷生的名号给后人,还不如风风光光的迎接着死亡的到来。”他的话充满了英雄迟暮的壮烈和不用质疑的坚决。

邺郡的四个城门相继被攻破,刘备军的将士们踏着曹军将士们的尸首,一步一步向前迈进着。在兵力上,刘备军远高于他们的对手四倍以上,铠甲,兵器的质量也胜过对方,战将的能力也在对方之上。

曹操军虽然在光亮的战刀下恐惧不已,却依旧挺身向前,想要以自己的身躯,阻挡住刘备军前进的步伐。每走几步,刘备军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同时也踏着三倍于己方的伤亡的曹军的尸体,慢慢的向前进攻着。争夺每一寸土地。

西方的天空已经渐渐暗了下来。仿佛不愿再见到如此残酷的战场。若大的邺城中,充满了令人作呕的血腥味,地上几乎没有了一处干净的地方,不是尸体就是鲜血。

一支长枪透体而入,浴血奋战数个时辰的夏侯渊终于被一名手持长枪的步兵校蔚刺穿了身体。受到了致命一击。岂知本应该身亡的他,却大喝一声:“杀啊!”

面不改色的劈翻了身旁的六名军士。

血慢慢的从伤口涌出,夏侯渊的神智也越来越模糊,突然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气,抓住还在自己身上的枪,猛然的向后一拖。

原本,夏侯渊有宝甲相护,步兵校蔚不但没有将长枪刺穿他的身体,反而把枪头卡在了他的铠甲里,被他这么一拖,长枪顿时从他的背后穿出。

在拔枪的步兵校蔚根本就想不出对方会这么来一下,整个人都被拖到了夏侯渊的近前,夏侯渊冷酷一笑,他这一笑,有如死神勾魂。立过不消功劳的步兵校蔚竟然在这一刻,吓得大小便失禁。

夏侯渊战刀一削,步兵校蔚的头立刻滚落于地。身受重伤的他依然奋力将身旁的敌人斩杀。一刀,一刀的挥出,鲜血顺着枪杆流淌,在末端凝成一滴滴的血珠,滴落在已经分不清是红还是黄的土地上。

夏侯渊死了,就屹立在街道中央,圆睁的双目,举着紧握在手中的武器。在他断气的那个瞬间,他身旁的军士无一人敢靠近他。直到他的血几乎流尽的时候,众人才知道这个人已经死去很久了。

像夏侯渊这类的人,又何止他一人?

张郃战死在了夏侯渊不远的地方,他死的时候身上的刀伤竟达八十六处。曹洪被斩断了双手,倒在了一旁……

而曹军却没有因为这些人的死而失去了斗志,没有一个人畏惧刘备军所展示的强大武力,寸步不让的与刘备军浴血奋战。

他们的心情很明了,各个都抱着这种必死的信念来战斗,尊严与荣耀是要以自己的生命去捍卫的。

终于攻到了皇宫,曹操等人正聚在皇宫城墙上,做最后的抵抗。

大军包围的皇宫,罗灵风召见了所有的将领,严肃道:“如今曹操已经是我军的瓮中之鳖,大汉一统的日子即将来临。现,在下约法三章,望诸位将领牢记。若手下任何一人触犯了一条,诸位也必须承担一半的责任。”

“我等聆听军令,决不违抗!”帐下将士齐生抱拳大声说道。

“第一,攻入皇宫时,倘若有人未经许可,擅自拿任何一物者,斩立决!第二,决不对手无寸铁的宫女,太监和皇室成员动手,一经发现,斩立决!第三,决不可淫辱宫中任何一女子,若有犯事者,斩立决!”

这三条是罗灵风根据后世的观点所总结出来的。

旧朝被灭,新朝往往会在皇宫里大肆掠夺一番,金银财宝倒是无所谓,但皇宫里的一些具有强烈历史意义的刻板字画却因为抢掠者的无知而将他们毁于一旦。在这个时代,对这些刻板字画,没有任何的保护措施,也不知道他们对后世的意义,因此,他们并不在意这些身外之物是否安好,却不知这些身外之物的存毁会给后世带来多少的影响。

军令一出,令法如山,自然不会有人反对。

安排好一切后,罗灵风突然问贾诩道:“文和,陛下的寝宫在什么地方,等会在攻皇城的时候,绝对不能伤到陛下。”

贾诩诡异的道:“东西颐和殿。”

贾诩此话一出口,庞统的脸上突然露出了一丝怪异的笑容。

散会后,就开始了这一统大汉的最后一战。

曹操的最后的防卫依旧非常的坚固,虽然皇宫的落陷已经是不可挽回的事情,他们能够反败为胜的机会不过是0。000001,但是曹操军依旧没有放弃这0。000001的希望,大声呼喊着“我军必胜”“魏公千岁”的豪言。

虽然他们努力了,但是依旧是无法改变失败的命运。

曹操剩余的两万士兵根本就不可能抵挡住五十万战士的攻势,只是一个时辰,皇宫的宫墙就已经落陷了。

大军杀向了皇宫大殿。

“主公,敌军已经离这里最多不过百步。”夏侯惇浑身是血的走进了皇宫大殿,此刻在最后的关头他依旧保卫在曹操的身旁。

“元让,这么久以来,辛苦你了。”曹操苍老的脸庞露出了一丝笑意。

夏侯惇道:“孟德,你我一起长大,能和你征战沙场是我的荣幸。在这二十多年里,是夏侯惇过得最开心的时光,能与孟德同死,夏侯惇死而无憾!”

“能和主公同死,末将(臣下)死而无憾!”夏侯惇开了一个头,余下的将士文臣都跪地说道。

殿外的喧闹声已经渐渐停止了,一个大汉推开了殿门,此人曹操也认识,正是当今的第一高手典韦。

曹操知道典韦的身后必然有罗灵风的出现,前者只不过是来观察是否有危险的。

果然,“魏公,想不到再次见面居然是这种场合!”罗灵风走到了典韦的身前神色复杂的看着曹操,他此刻的心情和他的眼神一样复杂极了。在三国里,最出色的君主毫无疑问就是曹操,他的雄才大略,他的唯才是举,他的屯田,他的挟天子以令诸侯,都开创了历史的先河,三国里可以没有任何人,却不能没有曹操,若不是因为他的嗜杀,也许自己辅佐的就不会是刘备,可惜,现在的一切都已经成了定局。

曹操笑道:“说实在的,我真的很羡慕刘备,从他拜你为军师开始,由一个随手可以消灭的平原相,到今天的成就,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你的缘故。”他的话充满了洒脱,临近死亡的洒脱。

罗灵风叹道:“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天下需要一个仁德的人来治理,而非一个嗜杀的人。”

曹操再次笑道:“这么愚昧的问题,难道智冠天下的军师还看不出来吗?”

罗灵风认真道:“原来看不出来,现在已经明白了。不过,我还是不赞成这种做法。”他是一个有着后世记忆的人,一个对国家怀有着一股别样忠贞的军人。大汉就是中国的国魂,他无时无刻不以自己是个汉人为荣,一个中国人为荣。曹操的屠城为了威慑,也许会有效果,也许这种事情在古代是司空见惯,可是罗灵风作为一个后世的人却接受不了这种对无辜百姓下手的行为。

“扯远了,你是配合还是……”

“是啊,是扯远了。”曹操笑道:“我这一生已经无憾了,刘备的宽容一直是人所称道的,那么我的家人就拜托了。”

“这……”罗灵风有些难以启齿。

曹操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道:“有些事情我明白的,刘备再宽容也不会放过曹氏一族的,求也是白求。只是一些女眷而已,她们都是一些可怜的人而已。”

罗灵风心中暗笑,历史上曹操就在死前一直说些琐事,这时又来安排他的妻妾了。他道:“如果真是这样,我相信我主不会为难她们的。”他并没有完全同意。

曹操又笑了笑,端起了一杯准备好的毒酒,自饮而亡。

“奉孝,你何苦呢?”贾诩见好友郭嘉正准备喝酒急忙冲了出来。

“是文和啊!”郭嘉听了贾诩的声音,道:“嘉蒙得主公看中,数年来委以重任,嘉虽百死也不能报答其恩情。与其苟且偷生,不如痛快一死。”

八月二十一日,邺郡落陷,曹操同麾下三百余将士谋臣,一起自刃与皇宫。

3…362下卷 第362章 王佐之才

一代奸雄就这么安详的去了,但罗灵风再一次感受到了他的人格魅力,他麾下的老辈将士竟然大部分愿意跟随曹操而去。古往今来,有谁有这个人格魅力,让麾下将士到死还忠心不二?

这时,罗灵风的心中有了一个答案那就是曹操。

曹操的死,算是一种解脱。他不可能愿意见到意气风发的对手刘备,而一些将士的死,却是曹操人格魅力的表现了。

虽然,大部分的人才都随曹操去了,但是还是有一小部分,不错的人才留了下来,其中文有刘晔,蒋济,任峻,武有郭淮,郝昭,吕虔,庞育等将。

刘晔因为身份独特,不能死,蒋济,任峻因为心中有汉,被罗灵风劝说了下来,郭淮,郝昭虽对曹操忠心耿耿,但向来有大志的他们,在未建功立业前,还没有那个求死的勇气。

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汉帝刘恕在乱战中身亡了,据说当时刘恕化身为太监,想趁乱逃出这犹如监牢一般的皇宫,却因为身份不明而死于乱军之中。

是不是真的,根本就不必要去查探,就算不死,罗灵风也会让人去处死他,再说在战前的会议上,他也已经暗示庞统刺杀刘恕了。

“军师,已经按照你的吩咐,将曹和夏侯一族的所有成员的灵柩,都安放进了曹氏的宗祠里,供奉了起来。其他的人也逐一送回他们的家中,并且还分别给了他们一笔不小的费用。”说话的正是光武帝刘秀之子埠陵王刘延的后代刘晔。

曹操占据北方多年,向来都是民心所向,百姓们只知道天下有个曹操而不知道皇帝,为了早日取得人心,在争得刘备同意后,就扩建了曹氏祠堂,将曹操等人的灵位安置于内,并让人供奉。

刘晔感恩于旧主的恩情,当仁不让的接了这个任务。

此举不但让已经归降于刘备的一些降臣安心,同时也赢得了百姓的高度赞扬,纷纷认为刘备宽宏大量,是一个真正的仁义君子。

罗灵风示意让刘晔坐下,道:“曹操的妻妾怎么样了?”对于曹操临死前的托付,他还是非常在意的。

“愿意回娘家的已经给了一笔财产,派士兵送回去了,情愿留下来的,就让她们住下。她们当中有一些手艺不错的人,自给自足应该没有问题。”刘晔回答说道。

“恩,就这样吧!我已经向主公提议任命你为翼洲牧。曹操的这些妻妾日后就由你多担待了。”罗灵风微笑的说道,他这么说的主要意义就是让刘晔无法拒绝,根据历史上记载,刘晔是一个一心为曹操办事的忠臣。可惜生在皇亲国戚的家里,他的身份使得多疑的曹操生疑,以至后来一直都没有重用他。

他没有跟随曹操去的原因就是因为他这皇亲国戚的身份,刘备的胜利也就意味着曹操就是乱臣贼子,倘若他随乱臣贼子而去,那他的家族势必会受到牵连,很可能因此而被革除身份,赶出家族。一个人若是被赶出家族,有娘不能叫,有爹不能认,这是何等痛苦的事情?

他不但是个忠臣,也是一个孝子,因此,他并没有随曹操而去。在家人的劝说下,不情愿的加入了刘备军。

而罗灵风此刻就是要让刘晔的不情愿,变为情愿。

刘晔听了罗灵风的话,先是一楞,后认命的点头道:“好吧!这样也算是为魏公尽力,我同意了!”

罗灵风开怀的笑了笑,他知道像刘晔这种信人,只要他答应了的事情,就不用怕他不认真。

巨鹿村,原本是一个小村,但是自从这里出了张角,张梁,张宝后,从而名镇天下,不过事隔多年,小村又陷入了平静之中。

这天,这个小小的村庄迎来了一位翩翩公子,大约二十到三十岁左右,不过 ,却有着一双看透世俗的眼神。

刘三酒馆在巨鹿村是村里唯一的一个小酒馆,酒馆真的很小,只有掌柜刘三和妻子再加上一个跑堂的伙计三人而已。

平时,也没有几个顾客。要不就是过路的行脚商,要不就是晚上一伙熟人聚在一起,要点酒,炒点菜,谈天说地,大钱挣不了,养家糊口却也绰绰有余。

这日,正午,刘三在柜台上记着帐,店小二依在一旁打瞌睡,依照以往的惯例这个时候是不会有人来的。

可是,今天却和以往不一样,一个大汉走了进来,对着刘三道:“掌柜的,这家酒馆我家公子包了,待会公子要到你这里来歇脚,你快准备三张干净的桌子和一些这里的家乡菜,速度快些,这是订金。”

来人放下了一把大钱,就向外头走去了。

刘三数了数共有十六个,顿时明白了对方是一个阔绰的主儿,立刻叫醒了小二和妻子,命他们烧饭抹桌,不敢有半点马虎。

不一会儿,就听见一阵马蹄声传来。

刘三立刻出来迎接,只见为首一人骑着有匹纯白发亮的神俊异常的高头大马,即便是他这种不懂相马的人也知道这马是匹龙马,万金难求。

马好,马上的人更好,一个有如金童般的人物,优雅的翻身下马,来到他的面前,说道:“掌柜,位置准备好了吗?”

刘三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人物,竟呆呆的望着来人,对他的话竟若未闻。

来人也不生气,只是抬高了声贝,再次问了一句。

刘三这才反应过来,道:“哦,哦,公子,你里面请。里面请。”他在惊慌之下,竟结巴了起来。

来人笑了笑,走进了酒馆。

一个面貌较为英俊,手持长枪的青年男子道:“公子,这么个鬼地方真的有比公子还厉害的人物吗?”

“那自然,”那位领头道:“浩纹有所不知,古人有言: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此村虽小,并不代表它的价值,你口中的那位大贤,生于乱世就是王佐之才,生于太平年代,就有丞相之能。如今天下已定,若他出山,可保大汉蒸蒸日上,使大汉繁荣昌盛。”

“这么厉害,是谁啊?”樊成有些吃惊。

“呵呵!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说话之人,正是罗灵风。却不知道他道山野小店来干什么,找的又是什么人?

休息了片刻,罗灵风对店小二问道:“小二,问一下,你们村的私塾在哪呢?”

店小二道:“就在两里外的山脚下,不远,向右直走就到。”

休息了片刻。

罗灵风依照店小二的指示,只带了樊成一人,徒步来到了一处山坳,山坳里被一片篱笆围住,里头有几间草屋,朗朗的读书声从里面传来。

樊成道:“公子,我去叫门!”

“等等,”罗灵风制止了樊成的行为,道:“我们不赶时间就在这里等等,别吵孩子们念书。”

樊成此刻对草屋的主人产生了无比浓厚的兴趣。不知道里面住的是什么人,竟然让身份崇高的罗灵风甘愿在外头干等。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十个小孩欢天喜地的冲出了山坳里最大的一间房屋,向外头跑来。

“我想求见先生,请通报一声。”罗灵风对在着一个小童道。

一个机灵古怪的小孩跳着道:“我去叫,我去叫!”他好象怕别人抢先了一般,快速的向前跑着。不多久就跑了出来,道:“先生请你们进去。”

在小童的带领下,罗灵风走进了会客室。

一个相当有气质的中年文士在堂上等候,这个人赫然就是原曹操的首席谋士,被世人称为“王佐之才”,被曹操喻为“张良”的荀彧,荀文若。

“文若先生,好久不见了。”罗灵风热情的和他打着招呼。

荀彧淡笑道:“多年不见,大人风采依旧。在下还要谢过大人当年的救命之恩!”

当年,荀彧劝说曹操不让他封公,引起曹操的震怒,使得曹操对荀彧产生了杀念。而罗灵风知道这点后,立刻修书给了郭嘉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郭嘉虽然很了解曹操,但是他怎么也不会相信曹操会杀自己手下的第一功臣,也就没有将他当成一回事情。可是后来,郭嘉发现曹操对荀彧越来越冷淡,甚至还有一些反感,后来,更是将他这位第一功臣兼首席谋士派去监军。

这下可真的吓坏郭嘉了,他再次想起罗灵风的信,心理焦急得不得了。对于荀彧这位将他引见给曹操的人,心中充满了感激,他不能眼巴巴的看着荀彧死去。

于是,就孤身一人,以死相柬,才使得曹操收回对荀彧的杀心,但经过此事后,曹操多疑的缺陷,也就让他再也不信任荀彧。

荀彧在万念举灰之下,离开仕途,在巨鹿隐居起来。

所以,荀彧能活到现在,和罗灵风的那封信有着密切的关系。

罗灵风听了,脸微微一红,其实他救荀彧是次要,想暗中除去郭嘉,冷郭嘉的心才是正题,只是不知道郭嘉用了什么方法说服了曹操,让他功亏一篑。不过,他也不在意,这是一个三全之策,要是计策成功就可以除去郭嘉和荀彧,要是不成也可以冷郭嘉的心,即便郭嘉真的说服了曹操,但以曹操多疑的性格也是不可能再重用荀彧了。

因此,荀彧在离开的时候,就已经被罗灵风的人给盯上了,只不过曹操未死,罗灵风没有信心说服荀彧归降而已。为了不打草惊蛇也就一直没有来骚扰他。

罗灵风干咳了几声,道:“文若先生,真的打算就甘愿在这里度过下半生了吗?”

荀彧微笑道:“有何不可,教孩子也是一种乐趣啊!他们可是我们大汉下一代的希望。”

罗灵风道:“先生在这个偏远山村,劳其一身,恐怕也不会教出百名可以名扬天下的学生吧?与其为百名学生效力,不如跟我一起回长安,为天下百姓效力。”

荀彧淡淡一笑,道:“荀彧早已经看淡了一切,对仕途已失去了兴趣,秦侯麾下的三大军师才干各个都胜于在下,在下出不出仕,对秦侯都无影响。”

“错!”罗灵风道,“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优点。诸葛亮才干非凡,出类拔萃,但是不善于用奇。庞统经学思谋,在大事上他可以处理的井井有条,但在小事上却经常犯迷糊,这类人是为战乱而生的奇才的,但在太平世道,却无他发挥的余地。而先生却不同,说谋略,曹操军中大部分的策略都是先生定的,如果没有先生,曹操绝对不可能如此轻易的在乱世中站稳脚跟。先生统揽全局,眼光长远,为曹操制定了争霸的几乎每一个步骤。若不是先生,劝说曹操以允洲为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