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洪荒之极品通天-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卷 第一百一十九章众徒出山,帝幸继位

第一百一十九章众徒出山,帝幸继位

却说众圣看出通天心怀不轨,可却又无可奈何,毕竟通天所言是不争的事实。当下,众圣皆是沉默以对。

老子心中有些着急,不断思考着应对之法,若是他们就此事无法达成共识,那众圣的再次联盟定会轰然破碎,如此只会便宜通天,这是老子最不愿看到的事情,可他又不敢违背道祖之意,如此却是陷入两难之境。

突然,老子心中一动,对众人道:“既然诸位师弟无法定下人选,不如我等一个不填,待将来各凭机缘造化。”说罢,看着原始与西方二圣,若按此议,那他们在对付通天之后,便全凭各自手段,如此却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听了老子之言,原始天尊与西方二圣皆是一愣。原始天尊心下一想,自己有盘古幡镇压气运,足以护住门下弟子,只要小心行事,应该也不会出现什么纰漏,于是便点头同意。

而西方二圣则是想到,自己门下弟子众多,而原始门下却不足二十余人,即便真到了对立之时,也不吃亏。到时候,将原始门下全部送上榜单,而剩下的再由自己门下填补,如此便是最好的结局了。于是,准提也是点头应道:“好就一个不填,各教弟子由谁上榜、谁不上榜全看个人的实力与机缘。”

老子见此,微微松了一口气,若是此法也是不行,那他们这联盟恐怕也走到了尽头。

当下,老子便对紫霄宫正中的道台拜道:“启禀老师,不知此法是否可行?”

话音刚落,鸿钧道祖的身影无声无息的出现在道台之上,看了众人一眼,淡淡说道:“只需有三百六十五人上榜,莫要误了封神大势便可,至于何人上榜,且看机缘,尔等皆不可反悔,”说罢,威严的看着众人。

众圣听此,又见道祖严厉的眼神,赶忙道:“弟子不敢。”

如此一来,众圣终于达成共识。

而此时,原始天尊便是众圣之中最是势弱的一方,心中也是焦急不已。当下,原始天尊见众圣已无异议,赶忙向鸿钧道祖问道:“老师,不知这封神之事,由哪教主持?或是由谁人主持?还望老师告知,何人当为日后封神之人?”众圣听了此话,皆是眼中一亮,齐齐望向鸿钧,静待道祖分说。

鸿钧微微抬了一下眼皮,悠悠说道:“封神一事,乃是为消天地灾,去仙神劫,自当另有得道之士,执打神鞭与封神榜,行使那封神大权。”众圣听了,皆是激动不已,若是这封神之人出自自己门下,那日后大可行那挂羊头、卖狗肉之事,以私代公,想让谁上榜,便让谁上,行事却是便利许多。

通天眼中精光一闪,向鸿钧问道:“老师话中之意,此人并非四教中人,圣人门下了?”通天自然知晓这封神之人便是那怎么死也死不了的姜子牙,可也不能表现的漠不关心,否则会惹得众圣怀疑。

鸿钧微微扫了一眼通天,淡淡回道:“正是。”

原始天尊一听,赶忙问道:“那不知此人到底是谁,还请老师指点。”

鸿钧眉头一皱,众圣皆是一惊,以为道祖动怒了,赶忙将头低下。就在众圣以为鸿钧不会回答,哪知鸿钧皱眉想了一下,然后便淡淡的说道:“天道之下,尚有一线天机。如此,我便告于尔等也是无妨。此人生来有异相,背现飞熊之相。将以不惑之身,拜入圣人门下。待其拜师百年之后,封神榜自会入得那教。”说罢,再次隐入虚空不见。

众圣见道祖隐去身形,却是各有心思,便相互告别,离开了紫霄宫,向各自道场行去。

不说老子等人各自回归道场,却说通天后土二人一路回到蓬莱岛之后,通天马上召来众位弟子。

碧游宫大殿之中,高坐道台之上的通天悠悠睁开双眼,望了一眼下首的众位弟子,淡淡的说道:“如今封神大劫将至,尔等还需去那红尘走上一遭,了却身上之因果。”

众弟子听此,顿时一愣,却是不知这封神大劫究竟如何。但见龟灵圣母上前揖首问道:“老师,不知这封神大劫究竟是何大劫,我等应当如何渡过?”

通天回道:“此次大劫,是为仙人大劫,洪荒之中,凡是未能斩尸之人,尽在劫中。”

龟灵圣母一听,疑惑的问道:“老师,弟子却是不解。即是如此,那弟子等人之中也有斩尸之人,为何也要入劫?”

通天看了一眼龟灵圣母,说道:“为师自然不愿让尔等之中任意一人身临大劫,奈何我截教于三皇五帝之时,谋取太多气运,行事又有些强势,如此却是引得其他三教不满,为师为此已与其他几位圣人做过一场,最后虽是胜出,可其他圣人自然不会甘心。此次大劫,其三教定会对我截教群起而攻之,公明等人修为虽也不错,可其三教人多势众,恐怕应付不来,因此,为师才让尔等也一同出山,相助公明等人渡过大劫。”

众人听了通天前面之话,心中皆是一惊,未曾想诸圣先前已然做过一场,而且自己的老师竟然胜了其他圣人,这让众人心中纷纷升起一丝自豪之情。而听了通天接下来的话,众人皆是恍然,然后齐声道:“弟子谨尊老师法旨。”

通天微微点头,然后再次说道:“龟灵,无当,金灵,乌云,云霄,尔等五人自拜师之后,便一直居于蓬莱岛之中,却是未曾于洪荒之中立下道场,如今尔等皆为准圣,此番出岛,正好重立道场,也可传下我截教道统。”

龟灵圣母等五人赶忙应道:“弟子自当为我截教鞠躬尽瘁,不敢怠慢。”

通天看着五人,心中甚是满意,又诸事已了,便挥手命众弟子退下。

众弟子再次拜了一拜,然后便退出大殿,各自回洞府收拾东西,然后纷纷出岛而去。

与此同时,人、阐、西方三教弟子也是蜂拥而出,尽皆入得大劫。

。。。。。。。。。。。。。。。。。。。

此时,人间乃是商朝帝乙在位。帝乙当政已然二十多年了,帝乙生三子:长曰微子启;次曰微子衍;三曰辛受德。这三位皇子具是聪慧之人,尤其是三子辛受德,自幼资辩捷疾,闻见甚敏,力大无穷,且喜爱武艺。帝乙便让其随太师闻仲学习武艺。多年锻炼下来,也是弓马娴熟,武艺不凡。

闻仲后又收一徒,名为黄飞虎,乃是界牌关总兵黄滚之长子。这黄家世代为将,此时黄滚年已六旬,深为商家天子所器中。黄滚生三子一女,三子名为:黄飞虎、黄飞豹、黄飞彪。其中,黄飞虎资质最好,被闻太师看中,收为弟子,和辛受德同时在门下学艺。辛受德长在深宫,少有玩伴,自黄飞虎来之后,却是有和玩伴,便和黄飞虎关系极好。食则同案,寝则同塌。

这太师闻仲,此时却是西方弟子,拜在释迦牟尼坐下,后被释迦牟尼安排辅佐殷商。

帝乙在位许久,年事已高,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欲定下继位之人。可三子都极为优秀,却是不知该选谁,极为烦恼。

这一日,帝乙与一众大臣游于御园,领众文武玩赏牡丹。帝乙施政于民休养生息,不多收赋税,自身也是极为节俭,宫殿阁已是多年未曾修缮。不一会便来到飞云阁,飞云阁上的横梁因为年久失修,已然腐朽。

也是合该辛受德当继承大统,帝乙与众人来到飞云阁时,恰好飞云阁的横梁断裂,朝着帝乙便掉了下来,众文武大惊,却是离得稍远来不及救援,只能目瞪口呆的看着帝乙,就在这时更在帝乙身边的辛受德大吼一声,站在帝乙身前,将掉下来的横梁托起,护住了帝乙,使得帝乙免遭横祸。回宫之后帝乙以其救驾有功,封为寿王。

时有南蛮部族,不服王化,起兵反商。寿王闻之,奏请帝乙帅兵平叛。得帝乙恩准之后,寿王以黄飞虎为先锋,帅兵前往南方平定南蛮之乱。寿王在军中与士卒同釜而食,号令严明,深得士卒爱戴。又有黄飞虎这等良将为辅,不过数月,便平定了南蛮之乱。

待班师回朝之后,帝乙终于下定决心,立寿王为储君,待自己百年之后继承大统。只因帝乙见时有部落反叛,微子启与微子衍二人虽然精通治国之术,但是不通军略,不利于殷商的大业。而三子寿王武艺娴熟,精熟战争,却是不惧此事。至于文治之事,首相商容,自己的弟弟亚相比干,以及微子启与微子衍皆精于此事,太师闻仲更是文武双全,也是不惧。恰其时又有首相商容、上大夫梅柏、赵启等上本立东宫,帝乙便顺势立寿王为太子。

等到帝乙三十年之时,帝乙因病而崩,托孤与太师闻仲,遂立寿王为天子,名曰帝幸,都朝歌,史称商纣。立正妻东伯侯姜桓楚之女姜氏为皇后,黄飞虎之妹为西宫皇贵妃,杨氏为馨庆宫皇妃,三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封黄飞虎为镇国武成王统领天下兵马,为天下兵马大元帅。

然而,帝辛的继位,却有隐患。

此时的商朝,祖甲礼制改革已逐步完成,嫡长继承王位已取代兄终弟及而成为主流。因此,微子启虽然是帝乙的长子,并与帝辛是一母所生,但因为其母生微子时地位尚低,故微子为庶出。而后其母为后,生辛,故其为嫡出。此即太史所谓“妻之子”、“妾之子”的同来。帝辛的即位,微子启自然不满。而这微子启素有贤名,其朋党也是不少。因此,微子一派自始至终,一直反对着帝幸。

此外,自盘庚以来,商族贵族离心离德已日渐难制,商帝的祭祠、行政、军事难以展布,因而至帝祖甲时,废贵族公议,形成君主集权,加大王族势力。但受商代以氏族为社会基本组织单元的社会现实的影响,贵族的势力仍是难以抑制的。且贵族皆有自己的势力,商帝亦难以拔除。故而在商帝强势力可以压服,一旦商帝稍弱便各自为政,乌烟瘴气。因此,自帝武丁以后,商王朝“圣贤之君六七作”,大部分时间商帝是强势力的。然而,帝辛继位时,由于王族的分裂和微子一派的疯狂,这些贵族亦蠢蠢欲动。

在如此情况下,商王朝中央已对周边的诸侯方面失去控御能力。诸侯方伯时附时叛,时时骚扰、袭击,尤其是东夷,竟多次涂入王畿掳掠。东夷原本商王朝盟友,后虽有龃龉,但不为大害。但自武功赫赫的帝武丁惩灭坐大的方伯大彭。豕韦后,东夷再无人可制。虽武丁一朝服贴,但给后世商帝留下隐患。帝武丁可谓为一时之忿而自毁长城。因此,六七帝而东南不宁。自帝武丁迄帝辛,对东夷用兵就未停过。而在西边,周人自帝武乙时已渐孳大。

即便如此,帝辛在继位之后仍是很有作为。他励精图治,宏振商邦,为民造福,增光先帝。他鼎新革故,废除杀戮奴隶旧制,让奴隶从事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生产,为国家创造财富。此时,人族吃饭仍是用手抓,帝辛认为如此既不方便,又不卫生,便用木头做了两只细棍,用来夹住饭菜往嘴里送,觉得不错,便让宫中的人都这样吃饭。

后有大臣见帝辛以此进食,便效仿一番,发觉甚是不错,便让家人尽皆效仿。之后,此物通过大臣家里的仆人,传到了民间,百姓闻听此物乃是当今天子所用,便争相模仿,慢慢的,此物便于民间普及,也间接的减少了人族与病毒的接触,使不少人族免受病痛,却也是一场功德。

帝辛还改变刀耕火种的生产方式,实行大规模的集体生产,开始使用耕牛,推广耕耘播种,雍土施肥,灌溉排水等完整的农业耕作技术,使国家的农业生产发展迅速。使商王朝再度复现中兴盛世,人民生活安定,四海诸侯宾服,深受百姓爱戴。

为了显示国家的强盛,帝辛在朝歌营造了三道城垣,其中皇城城墙基宽五十丈、高约三丈、顶宽四丈。外环宽七丈、深两丈的城池。二道城垣面积达方圆而是多里;三道城垣从南门到北门的距离达四十五里,体现了当时一个邦畿千里的大国风貌。当时,东夷常常入侵殷商之地,搔扰掳掠庶民百姓,自武丁至帝乙等虽然多次讨伐,均未彻底制服。为了制服东南夷的搔扰,帝辛一改先君帝乙的征伐办法,注重用兵策略。

帝幸雄才大略,命天下各路诸侯选派精锐勇士,由黄飞虎率领,入黎地大肆演练,以向东夷展示其强大实力,致使东夷面对强大的殷商王朝,再也不敢轻举妄动。而帝幸为了扩展疆土,还派太师闻仲和武成王黄飞虎率兵征伐八方,使疆土面积不断扩大。终使四夷归顺,八方宾服。

数年之后,八百镇诸侯尽朝于商,其中有四路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这四路诸侯分别为: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镇诸侯领二百镇小诸侯,共八百镇诸侯属商。帝辛坐享太平,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百姓中有谚语云:“帝辛江山,铁桶一般。”

第四卷 第一百二十章子牙出世,寻访仙缘

第一百二十章子牙出世,寻访仙缘

却说帝乙在位之时,朝歌以南,有一座村庄,村中只有数十户人家,其中有一对渔夫夫妇,这渔夫姓姜名千峰,姜千峰当时已过六旬,可惜一直未有子嗣,不料几日前,姜千峰妻子突感不适,后医师把脉之后,竟道:“令夫人怀孕了。”姜千峰顿时大喜,赶忙谢过医师。然后又安排庆贺一番。

十月后,姜千峰之妻诞下一子,就在姜千峰之妻生子之时,整个村庄的人皆是看到其房屋上空出现异象,有一飞熊虚影,这让村庄中人认定,其子必定不凡。果然,此子天生一头白发,这让村庄的人愈加肯定心中猜测。

而姜千峰为此子取名为尚,字子牙,称为姜子牙。

姜子牙出世之后,五六岁随其父出外渔猎,不过这姜子牙却有一怪癖,却是喜坐于岸边垂钓,而且有时一垂钓便是一整日,其父姜千峰见此,劝说几次,可姜子牙仍是我行我素,最后,姜千峰也不在管他。

十几年后,姜千峰夫妇相继老逝,姜子牙感叹岁月无情,便离开村庄,欲寻仙人学其仙法,以求长生。

流浪颠簸数年,却是找不到人们口中传说的仙人,姜子牙心灰意冷之下,认定自己与仙人无缘,便去了数年来游走江湖时所结拜的义兄宋异人的宋家庄。可时间一久,姜子牙又起了心思,却是不甘一生就此碌碌无为,便想再次寻访仙山,求学仙法。

此次,姜尚却未曾盲目寻找,而是事先打探一番,也好有个目标。如此,姜尚四处打听之下,终是得了一些蛛丝马迹,知晓了截教与西方教的所在。

而在此时,人间仍是以截教为主,西方教却是差上许多。而这姜尚却也是心高气傲之辈,要拜自然便拜最好的了。因此,在得知截教弟子一般于东海之滨出没,便收拾行装,一路向东行去。路上,姜尚还遇见一同道之人,姓申名公豹,申公豹为人义气直爽,也是一心求道。姜尚与申公豹一见如故,便相约一起求道。

那申公豹久在洪荒游历,见多识广,对姜尚道:“要说天下得道之士,当属截教通天教主,而其道场却是在东海蓬莱岛上,可惜那蓬莱岛飘忽不定,就连仙人亦不可探,我等自然无法寻得。不过前先日子,传闻通天教主门下弟子于东海出现,恐怕又要招收弟子,我等便去碰碰运气,说不定也能被收归门下。”

姜尚闻言,心中一喜,点头应是,然后便随申公豹一起向东海奔去。

。。。。。。。。。。。。。。。。。。。。。。。

东海一座岛屿之上,龟灵圣母此时正在与青衣童子置办岛中事物。

原来,龟灵圣母等人自离开蓬莱岛之后,赵公明等记名弟子早已在瀛洲岛立下道场,而云霄也早已有了三仙岛,自然不必再往他处寻找,因此,他们几人便与龟灵圣母四人道别,自回道场去了。

众人分别之后,无当圣母与金灵圣母二人径直向洪荒大陆行去,乌云仙则是朝东海之滨而去。而龟灵圣母性喜清静,却是不愿离开东海,便一路向南行去,无意中发现了这座岛屿。

此岛似是一只巨鳌卧于大海之上,岛中灵气充足,灵草仙根也是不少,却是一不可多得的洞天福地。龟灵圣母心中一合计,便决定于此立下道场。这座岛屿便是后世通天之道场,金鳌岛。

龟灵圣母忙了一阵,终于将岛中事物全部安排妥当,微微松了一口气,然后便自去岛中建起的宫殿打坐炼气。

这一日,龟灵圣母正在修炼,突感岛中竟是有人闯入,心中一惊,赶忙外出查看,却见两个衣衫褴褛之人上到岛中,龟灵圣母观其二人修为低下,其中一人更是毫无修为,便放下心来,不过心中却是有些疑惑,这二人之中虽有一人乃是妖身,有些道行,可此处乃是东海腹地,他们如何来到此地?又见二人狼狈之极,不由得“咯咯咯”的笑出声来。

那二人听见笑声,转头看向龟灵圣母,见其容貌秀丽,一身道装,飘飘然一派神仙之姿。

二人见此,对视一眼,皆是看到对方眼中的欣喜,然后赶忙上前拜道:“弟子姜尚(申公豹),拜见仙子。”这二人正是前来寻访仙缘的姜尚、申公豹二人。

要说这姜尚与申公豹二人却也倒霉,千辛万苦到达东海之滨后,便满怀信心的开始寻求仙缘,可惜,二人苦寻一番,却终是一无所获,这让二人心中甚是失望,可又不愿放弃。于是两人合计一番,心中一狠,便扎起木筏,扬帆出海,以期能在茫茫大海之中,寻到仙缘。

当下,龟灵圣母饶有兴趣的看着二人,发现那妖族之人,资质份属上乘,而另一人乃是人族,资质却是差强人意,看到这般组合,龟灵圣母心中不由得有些好笑,便向二人问道:“尔等何人,来此为何?”

姜尚生性木纳,听了龟灵圣母之问,却是喃喃说不出话来。申公豹见此,赶忙说道:“我等二人心慕神仙之道,此番出海,却是为了寻求仙缘。”说罢,双眼紧盯着龟灵圣母,试探的问道:“不知仙子何人,可知何处有仙缘可寻?”

龟灵圣母淡然一笑,也不说出自己身份,缓声对二人说道:“茫茫大海,风起浪涌,甚是险要,非是尔等可探寻的,贫道看尔等在这岛中修整一番,便各自回去吧,莫要再寻什么仙缘,若是命丧大海,却是得不偿失。”说罢,便飘然而去。

申公豹二人见此,赶忙追上前去,申公豹大喊道:“仙子留步,还请仙子告知名讳。”

已在百米之外的龟灵圣母听此,回身笑道:“贫道乃是通天教主坐下弟子,龟灵圣母是也。此岛乃是贫道道场,尔等不可久留,待你二人休息几日之后,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