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疯狂-第1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当地官员也应该及时向朝廷报告,请求明白事理的朝廷大员主持局面,并且和孔有德的上级——孙元化联系,帮助孔有德稳定军心,并且再查出杀人犯,一方面正军法,一方面也要稳定部队。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反正现在说什么也晚了,孔有德的军队在吴桥发生了……暂且称其为哗变吧。当然,这时候这支军队也认为自己只是哗变而已。

    明朝军队的哗变并不罕见,不过其他明军的哗变大多数是为了欠饷或者上司不公什么的原因,可这支明军却是被当地的士绅民众给活生生地逼得哗变的,所以这原因在明朝也算是独一无二的了。

    但是我们要知道,孔有德的这支出身于东江镇的明军的特性。他们基本上都是长期和后金军战斗的,战斗力在明军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这支明军更主要的特性就是,他们有着丰富地在后金后方打游击的经验。换句话说,他们就是职业的搞破坏的军队,如果搞起破坏来,他们会比最凶残的土匪还要凶残。

    而这支明军的哗变准备工作也是十分仓促的,或者说根本就没有什么准备工作。而李九成这些军官对于哗变以后该如何行事也根本没有考虑。他们就是头脑一热,现在就想着把这些天欺负和嘲笑他们的当地士绅和民众都杀光。

    于是,当李九成他们冲出大营以后,他们立刻扫荡了周围看热闹的那些民众,接着,他们就冲到了与他们发生冲突的士绅家,把那位士绅全家杀了个鸡犬不留。

    应该说到了这个时候,李九成他们心中的恶气应该是发泄完了。可是这支明军的兽性却已经上来了。不需要多大的鼓动,一不做二不休,他们立刻兵锋直指吴桥县城。

    那吴桥县城是毫无防备,不费吹灰之力,这支明军就打破了县城。当天晚上,整个吴桥县城立刻成为了人间地狱。而那些吴桥当地官员,也被这支哗变的明军给杀了个一干二净。那些官员就想着在阳间死要钱,他们根本没想到自己在阴间连纸钱都收不了啦!

    ……

    孔有德再怎么当鸵鸟,他也知道了自己在这场哗变中也肯定脱不了干系了。所以在第二天清晨,想明白的孔有德率领着留守大营的,自己的所有亲兵也赶到了吴桥县城。

    到了县衙以后,孔有德让亲兵把县衙的尸首清理了一下,接着立刻派出亲兵,把散落在县城各处的军官召集到县衙。

    过了好一会儿,这些军官才兴高采烈地来到了县衙。他们似乎依然处在昨晚狂欢中,见面以后互打招呼,相互交流着昨晚抢劫收获和御女心得。

    有一位军官还笑着向孔有德说道:“孔大哥,我还给你留了几个女人呢!今晚你……”

    孔有德立刻打断了那位军官的话,他大声叫道:“都静一静!静一静!别再谈什么娘们怎么软,怎么白了。九成你说一说,昨晚你们把那些官员怎么样啦?”

    “都杀了呗!”李九成毫不在乎地回答道,“他们都把弟兄们欺负得这么惨了,留着他们干什么啊?”

    “你……!”孔有德被李九成那理直气壮的话给噎了个半死。手下的那些军官可能不明白,可孔有德却相当明白:自己军队哗变,如果只是杀几个百姓士绅的话,这事倒并非没有可能挽回。可杀了文官,那可就不是哗变,而且就是明明白白地造反了。

    “好了!弟兄们快活也快活过了。那你们就说一说,下一步该怎么办呢?我们这一千二百名弟兄该怎么样闯出一条活路来吧!”孔有德这时候也不再纠缠什么,他决定还是面对现实吧!

    “这!?”孔有德的话一下子让那些军官冷静了下来。这冲动过后,那些军官才发现,自己这些人的前景是相当的不妙。

    孔有德他们才一千二百人,他们又身处人生地不熟的内地,根本没有办法冲过层层重兵驻守的城池返回辽东东江镇。他们这时候才发现,不知不觉中,自己依然走上了一条绝路。

    看到在座的军官都没有了声音,还是李九成脑子转的快,他对孔有德说道:“孔大哥。您也不用藏着捏着了,您领个头,以后该怎么办?我们兄弟们都听您的。”

    “也不用领头不领头的。有什么事,我们弟兄们都商量着办。”孔有德客气了一句,“现在既然已经如此了,那也只有一条路了。”

    “如果就靠我们这些人,怎么样也不会有个好下场。起码我们手下的儿郎可以投降朝廷,我们在座的这几位,脑袋却肯定保不住的。”

    “要有活路,只有闹,往大里闹。扩充我们的实力,多打下几个城池,最好把朝廷的军队都打垮那么一、两支。这样让朝廷看到了我们的实力,我们再托着孙大人向朝廷表一下被招抚的决心,那么我们弟兄还可能保存下来。”

    那些军官听了孔有德的话,确实感到有理。因此,他们立刻就下了决心,把这次哗变先往大里闹了起来。

    要知道孔有德是骑兵参将,他率领的只是骑兵和轻步兵队伍。而孙元化除了派出了孔有德这支军队以外,还派出了重炮部队,当时这支重炮部队就驻扎在孔有德军队身后几十里的新城。

    而那重炮部队的军官和兵丁当然也是辽东东江镇明军,孔有德立刻派人和这支重炮部队联系,毫无意外,那支重炮部队也加入了这场哗变。

    而孔有德这些东江镇的军官的出身是什么啊?他们以前都是毛文龙的部下。毛文龙的东江镇从几百人在几年内发展到几万人,这扩充军队的那一套肯定是玩的得心应手的。

    于是孔有德打开了吴桥县的大牢,收罗了一些当地的亡命之徒和地痞无赖,再加上孔有德分发粮食,山东也连年大旱,民间有大量的流民投靠。孔有德的势力立刻象气球一样膨胀了起来。

    接下来,孔有德转身进入鲁西南地区。他们接连攻陷陵县、临邑、商河的诸多州县,在鲁西南地区大肆掠夺,这些士兵也正式变成了土匪。而孔有德的军队也膨胀到了五千多人。

    而鲁西南地区,已经很靠近山东的首府济南城了。再加上孔有德活动的地区就在南运河的附近,因此,对于孔有德的这支军队,朝廷和山东官府肯定不可能无动于衷。

    匆忙之下,山东巡抚余大成搜罗了济南附近明军和漕运军队共八千余人去剿灭孔有德的军队。这时候余大成还以为孔有德还只有近两千人呢,他根本不知道孔有德军队的真实实力。

    而孔有德的军队战斗力是相当强悍。不说他的核心两千人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了,就看看火器专家孙元化武装给他们的装备吧!

    西洋大炮和中炮有九十几门、鹰铳一百多支支、鸟铳一千多支,炮手还配备手铳,这样火器几乎达到了人手一支。更为了适合近战,每个兵丁还装备一把锋利的日本刀。

    从这支军队的火器火力来说,可能比吴世恭的军队还差一点。可从火器的拥有量来说,他们在当时的全世界军队里,也是遥遥领先的。

    因此。这场战斗的结果就是毫无疑问的。根本没有费什么气力,孔有德就把那支明军打了个大败。

    接下来就是连锁反应了。虽然孔有德的军队还在济南府附近活动,可是溃兵、流民、土匪,再加上在山东永远也不会安分的白莲教挑动,这动乱的局面立刻沿着运河,向山东全境蔓延开来。

    而又因为明军战败,济南城立刻关城门严防死守,他们除了派出信使到京城向朝廷报告孔有德哗变的消息以外,也根本顾不得山东的其他地区了。

    而山东其他地区的地方官府,看到城池外一片动乱,又传来各式各样的谣言,还没有上级官府的指令,因此,整个山东官府立刻处在半瘫痪状态。

    而朝廷接到孔有德军队哗变的消息以后,却认为这不是一件大事,因为面对军队的哗变,整个明朝朝廷中的大臣,都已经成为了熟练工。

    再加上首辅周延儒知道孔有德是孙元化的人,为了保住自己的这个心腹,他就向崇祯皇帝提出,要力主招抚孔有德的军队。

    因此朝廷就敕令了山东、登莱两巡抚迅速解决此事,按照朝廷的经验,只要粮饷发足,并不追究责任,这次兵变应该就很快能够解决的。

    可这个命令却让再次集合起来要剿灭孔有德的山东明军是无所适从,他们只好犹犹豫豫地待在原地,看着山东动乱的局面一步步地恶化下去。

    而我们的主人公吴世恭却在这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这种情况呢。他还在绞尽脑汁想着怎么样从辽东逃回来呢,根本就不知道在他北上的时候,会莫明其妙地遇上这场战争。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二百六十八章归德府休整拜访

    对于吴世恭的出征,最高兴的不是在大凌河城,望眼欲穿等着明军来援的祖大寿(当然他也不知道有吴世恭这么一支明军援军),而是现在等在汝宁府城,盼着吴世恭出征的那几个凌师爷留下的随从。

    当他们终于等到吴世恭如约出征的消息以后,有几个还不放心陪同着吴世恭的汝宁营一同行军,剩下的那几位就飞马到开封城,向着河南巡抚报告这个好消息去了。

    吴世恭当然不会管这几个人的举动,他率领着军队,经过了两天的行军,来到了千户所堡垒这里。接着,吴世恭在这里休整了一天,最后一次补充完所有的物资。

    虽然吴世恭的工坊绝大多数搬迁到了汝宁府,但是在千户所堡垒这里还是留下了一些工坊的。

    这次吴世恭的汝宁营出征辽东,最大的问题就是道路不熟。这个道理也很简单,就设想一下,现代一位河南当地,不大出远门的人,把他空投到锦州,让他在不能够问路,没有路标的情况下,走路走到山海关,那他十有**就会晕头转向的。

    再说,吴世恭也合计了一下,自己救援大凌河城的时候正好就是在春暖花开的时候。这时候冬天的积雪也正好融化,那么辽东的道路也肯定相当的泥泞。这种道路也肯定不利于大车的迅速前行的。

    因此,吴世恭就要在千户所堡垒这里的大车制作工坊里补充一批大车和大车轮子。还好,因为在这工坊里也有存货,而这崇祯四年的十一月又是润月,吴世恭又多了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因此,那大车制造工坊也拿的出吴世恭要求的大车和车轮。

    还有,为了万一在大车陷入泥泞时,吴世恭是准备着扔下大车逃跑的。因此,为了能够带上逃跑时所需的干粮,吴世恭还在千户所堡垒的制衣工坊为每位兵丁制作了一个干粮袋。

    这干粮袋的样式,只要看过描写长征电视剧的人都有印象。而这个干粮袋,将装有可以满足每位兵丁十天的存粮。

    吴世恭这次出征一共带了三百辆大车。而拉大车的马,吴世恭也为每辆大车准备了两匹。带上这么多马,也是因为万一大车陷入泥泞后,兵丁可以扔下大车骑马逃跑。而准备了这么多的马,也几乎就把吴世恭所有的驮马给扫荡一空。

    吴世恭准备这么多的大车和马匹还有一个原因。在上两次吴世恭的作战中,虽然有些运气的成分,但吴世恭每次作战还是收获很多的,可以说是发了两次战争财。

    但这次出征辽东就有些不同。吴世恭判断着,这辽东是人烟稀少,而和鞑子作战也最多缴获些鞑子的首级,根本不可能有什么金银和粮草的缴获。就算是有,人少的汝宁营也抢不过自己的那些友军。

    因此,吴世恭在一路北上的时候,就会找机会在各地多捞一些。待到汝宁营走到通州的时候,再把那些捞来的物资交由张春宇,让他以后就地发卖也好,为汝宁营运回河南也好,反正是给汝宁营的这次出征弥补一些花销。

    所以,不要看吴世恭带了这么多的大车,很多的大车其实都是空置的,吴世恭自己也只携带了十天的存粮,就准备先到济宁漕粮官仓去补充呢。

    应该说,吴世恭为这次出征的准备工作是把想到的都安排到了。至于吴世恭的汝宁营在出征行军途中,会遇到这么大的意外,这也只能够说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吧!

    军队在准备着最后的物资,吴世恭也要接待一下当地送行的人。龚浩然带着几十位当地的秀才也为吴世恭送行来了。

    吴世恭和龚浩然其实见面的次数也不多,俩人的习性、爱好和年龄等方面也相差很多。但是每次俩人一见面,总是能够相谈甚欢。对于这一点,吴世恭自己也感到有些奇怪。

    可这次送行,龚浩然却有些伤感。吴世恭以为是龚浩然认为自己这次远征辽东会凶多吉少,所以龚浩然才会表露出这样的感情。

    可是在交谈下来以后才了解,龚浩然根本就没有为吴世恭的这次远征而感到担心。他认为吴世恭的这次远征也肯定会马到成功的。

    龚浩然的伤感是因为他的年纪已大,就要致士回乡养老了。而等到吴世恭出征归来,估计龚浩然也不会再在这里当教谕,早就回老家了。按照明朝的交通和通讯条件,龚浩然基本上也不会再和吴世恭见面交谈了。所以这次,龚浩然真的是和吴世恭生离死别啊!

    当依依不舍地送别了龚浩然以后,吴世恭又接待了另外一批访客。那正是送来一批犒劳品的当地士绅,姚员外这一批人。

    不要说,吴世恭在千户所堡垒这里,除了和那个知县余子琏不对付以外,吴世恭的群众基础还是相当牢固的。

    在这次见面的时候还发生了一个花絮。姚员外他们请求吴世恭把他们的一些子侄安排到汝宁营中任职。当然,姚员外他们也说的很大义凛然,说什么:送他们的子侄随同吴世恭一同出征,保家卫国,不惧死伤什么的。

    在以前吴世恭要求姚员外他们送族中子侄到吴世恭军队任职以后,姚员外他们基本上都送来了他们族中的旁系男丁,当时他们还不很看好吴世恭的前景呢。

    可这么长时间过去以后,他们却发现那些旁系的男丁在汝宁营中混的是前程似锦,姚员外他们也当然也坐不住了。因此,这次他们就趁这个机会,要吴世恭接收他们直系的子侄了。

    吴世恭当然也明白姚员外他们的想法,看着姚员外他们贼兮兮的表情,吴世恭差点忍不住踹他们几脚。

    因为大家也很熟了,吴世恭也就不再装腔作势。他先笑骂了姚员外几句,接着对姚员外他们说道:“你们放心把家中子侄交由本官带去辽东,本官自己还不放心呢。去干什么啊?又都不会打仗,难道去送死啊?”

    “你们的想法本官也明白。就这样吧!先让他们到汝宁府城找邓先生,让邓先生安排一下,让他们都为本官做事吧。你们放心!只要他们好好干,本官保证他们都有一个好的前程的。”

    在嘻嘻哈哈中,吴世恭结束了和姚员外他们的会面。而让人惊讶的是,无论是龚浩然这些文人,还是姚员外这些士绅,都对吴世恭的这次出征极有信心。

    而这次吴世恭本人却因为觉得前景不妙而准备逃跑呢。而这些外人对于汝宁营倒有那种绝对的信心,不知道是他们有些盲目呢?还是旁观者清呢?

    接着吴世恭的汝宁营再次出发,他们又在归德府城外停留了半天。吴世恭将要进城去,拜访一下侯老太爷和赵铭赵指挥。

    拜访赵铭也就是礼节性的,所以这次拜访也没有花了吴世恭的多少时间。而吴世恭拜访侯老太爷就有一些目的性了。

    吴世恭通过郭曾庵知道,自己的这次出征无论胜败,首辅周延儒都会把自己调离河南。因此,吴世恭就想通过侯恂的关系,想办法转圜一下,最好在这次出征以后,能够把自己留在河南。

    吴世恭这次并没有动用自己吴家和岳父薛家的势力,因为吴世恭也知道他们并没有能力解决自己的这件事。不要看在老百姓的眼里,勋贵子弟的地位很高。可在明朝有权力的,还就是侯恂这些文官了。

    没想到吴世恭的这次拜访很顺利,侯老太爷根本没有等到吴世恭提出请求,就隐讳地向吴世恭说道:“这次吴守备带走的都是河南的好儿郎,吴守备切记要戒骄戒躁,要尽力把这些好儿郎给带回来啊!”

    吴世恭一下子听出了侯老太爷话中与以往的不同。以往,侯老太爷说什么话还要带上几句冠冕堂皇的话,例如:多杀蛮夷、以报皇恩什么的。可他这次就**裸地直接交待了吴世恭要保存实力。这种意思吴世恭当然就马上领会了。

    吴世恭不知道的是,侯老太爷通过和侯恂的书信,以及他在官场上的那些老关系,对明朝的局面也是相当了解的。

    曾经做过高官的侯老太爷当然是很有眼光的。他认为在这种局面下,在文官中发展势力已经是不那么重要了。笼络住一些有实力的军将,对于侯恂仕途上的发展反而是相当重要了。所以侯老太爷当然不希望吴世恭损失什么实力。

    见自己的这次拜访已经达到了目的,吴世恭也就磕头告辞了。虽然吴世恭还是认为侯恂说服首辅周延儒的可能性很小,但这有希望总比没有希望好一些吧。

    离开了归德府城以后,吴世恭让军队正式展开了行军队形,向着济宁加速行军了过去。

    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二百六十九章领粮风波

    这次出征,吴世恭带走的汝宁营主要军将并不多。除了自己的亲兵统领杨如松和炮兵统领梁辉以外,吴世恭也就带了周巡、俞继和骑兵统领李三河这三人。

    明朝的军队调动其实是很严格的(在各个时代军队的调动都是很严格的)。除了兵部的调令以外,还对军队的行军路线有着很严格的规定。

    象吴世恭这次出征,要事先向沿途的地方官府报备,当然也不可以进入沿途的城池。粮草的补充也有规定的地点和数量。

    如果军队随意改变行军路线的话,是很严重的罪行,最严重的甚至可以把你当成造反来处理。当然,在战区和紧急情况可以不遵守这个规定,就比如上次吴世恭的勤王一样。

    所以,吴世恭并不能够进入济宁城,他只能够在济宁城郊的,运河边上的漕粮官仓补充粮草。

    有些好笑的是,吴世恭当了这么多年的武官,打了这么多的仗,他的军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