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真天意天道-第1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比他,我只是感到汗颜。我不知道现在书画界多如过江之鲫的混子们看了这个视频会怎么想。

看了这个视频之后,我觉得我的想法太天真了。虽说我也有过几次搞展览的经验,但是就我目前的功力和这种大家比,还真是博不精,专不透。

但即便是这样,我也要尝试一下。也许多年之后,就会看到这么做的价值。

我于是觉得她今天对我上一篇的异议是有道理的。她说我满篇都是在谈钱,铜臭味太重了点。做学问需要淡定,需要耐得寂寞。所以要有毛泽东的那种情怀,把钱看作是一种纸而已。

启功在晚年,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成了孤儿,老伴没了,恩师也去世了,两个他生命中最亲最重要的人离他而去,反倒使他更加豁达,更加超然。

我现在很庆幸我在生命的中年遇到了她和拥有了她,在下面的时间里,我要把我该做的事做好。

天意(第三二二章)买相机

九月一号,正是学校正式开学的日子。在今天,我和她一道上城办事。

我们买回来了宣纸、相机,给手机入了网。相机是富士牌的,一千二百元,我试了一下,效果不错。功能很齐全。宣纸买了三种,共一百四十元的。手机号是她选的,很好记。

我们说干就干,了却了一件心事。但是来到家,都感到很疲惫,现在她躺在沙发上睡着了。我也是在刚才睡了一小觉。

我感到很渴,就烧了一锅水喝。中午,是在城里吃的,吃的拉面,她叫炒一个鸭血豆腐,所以来家很渴。因为都是很辣的。

但是今天的行程和预想的并不一样。

本来我们并没有打算在今天上城。早晨在厕所里恰好遇到叶长龙。他说这里还有三百来个学生,走了二三百。她一早先去进货,进了点水,又出去取钱、买手机卡,顺便又进了点水。我们看到学生不多,而且没什么生意,就决定今天就上城。主要是要买相机和买宣纸。因为手机刚交的费还打不通,我就问万永红的丈夫要了号码,先上了车。在纪勤芳那儿遇到叶兴文,他问我们那里的生意怎么样,我说现在没什么人了。我们经过表嫂的水果摊子,她也听谁说我父亲回来了,问是不是真的。我说没这回事,恰好爱民开的车来了,我们就上了车。

现在进城从原来的那条路走不通了,就改从西边的路走,有个地方窄的很,刚好能过去一辆车,真是对驾驶员驾驶技术的考验。走这条路要经过闸北的农贸市场。我们就在出口处下了车。然后试着给庄子书画研究院的几个人打电话,开头几个人的都打不通,我就打第四个人的,找到了他在嵇康北路的字画店,他说他这里有宣纸,但是涨价了。我一听价格,比我当初买时的实在太贵。他还是拉着我们上楼看了一下。那里有他的一些字。一幅中堂卖三百,装裱好的。他并且负责装裱。

我借故从他那里走了出来,到百货大楼看相机。有一种要999元,猛一看,象个摄像机,她试了一下,我们都感到不是很清晰。说像素是500万的,但她表示怀疑。

我们出来,感到莫衷一是。就在门口坐了一会儿,我突然想起在这附近有一家文具店,我想到那里问一下价格。她也要跟我一路。我们就这样走过去,发现那里已没有那个店了,但是我看到张向阳也在那条路上走着,并且突然进了一个时装专卖店。我们走过去,一直走到老批发街。找到了那家我曾经在那儿买过宣纸的店。问了一下价格。那老板是个女的,她说的价格好象比别处尤其是比我们刚问过的那处便宜一些。我们走过去又走回来,叫她拿给我们看一下,她说在仓库里,然后她叫另外一个女的和我们一起到仓库,那个女的态度不是很好,但我们最后还是买了三尺宣二百张、四尺宣一百张。这一百张的纸,我知道按理说是没这么贵的,但是我们也不想为此再跑一趟了,只好买了下来。

买好了宣纸,我们都觉得了却了一件大事,看看十一点多了,就找个饭店吃饭。这个小饭店,我似曾相识,我记得有一次,也是在这里吃饭,不过是和前妻在一起,当时她还很不高兴,她嫌我买纸买得太多了。

吃好饭,我们就去买相机。一条街上很多卖手机的,但就是没有卖相机的,只有原先看的步步高专卖店有几部。我们起初是说买三星的,但是那种样式不好看,而且电池也不如这种的好。就只好买了现在这种的,我好说歹说和她还了八十块钱的价。就是说,她原先要价是一千二百八十元。她不愿降价,说最后要送一个内存卡。还说这个卡要是买的话就得几十块。

最后买好了,开了收据,说不给开发票。又送一个小包。一出门她就要给我照相,我只想找个车快点到车站坐车,看她都不注意着脚底下,就很反对她在路上车上摆使相机。她到了牛群商贸城等车的地方,就有点不高兴,意思是说我不让她试拍了。还说开关弹性有点问题。还说光线不对。我一听以为真的买了假货,也紧张起来,就说,在店里时不是就试过了吗,而且是在经过她同意后才买下来的。我就和她理论了一番。结果再拍几张,觉得没什么问题。

这时候,本来是没有驾驶员的车,一下子坐满了人开了过来。我们就赶紧上车。看到已没有位子了。她在一路上还拍个不停。是自由开的车,她后来坐在前面那个放包的位置,我站着,自由看到我站着,示意我可以在她的旁边坐下。我坐了下来,卖票的是个个子很小的小伙子,他执意只收一个人的钱。

我们坐到小学的门口,下了车。

我简单地调试了一下相机,觉得功能很复杂。但我对它还是有信心的,我觉得它总不能比电脑还复杂。她说第一次要充满电。但是突然停电了。我们就研究说明书。

今天大概只有一两个小孩来买东西,这说明我当初的策略是正确的。就是不再以原来的这个生意为主,不把它放在心上,全当没有这回事。这才真的叫置之死地而后生。但凡有一点懒惰的可能,人都不愿意去奋斗和闯荡。所以,死地即生地。忧患即平安。安乐即死亡。

但是今天实在没有静下心来写几个字。有一个和我同名的书法家进了我的空间。我早晨给她说要改名字,后来想想还是不要改的好。人们还是能够区别的分清的。

她说,上帝给人一个优点,同时就要给人一个缺点。给人一个大优点,就要给人一个大缺点。我也是如此。但是有时,人的优点和缺点是同一种性格,全看你站在何种角度去看。而她,是个特别圆滑的人,这一点有人早就从她写的字上看了出来。她说她最初认为我有才华,有儿子,年龄还相仿,这样的人为何要剩下来?原来就是上天为她预备的。其他方面诸如性格等等,都是其次,所以她当时很快就决定了要抓住我。

是的,上半篇的文章已经做好了。我们接下来要用心做好下半篇的文章。

军号已经吹响,行装已经备好,我们要用心大干一场。

从明天起,我要不间断地在网上发布自己的书法照片,或视频。我要利用好最先进的技术,来宏扬这最古老的文化。这才是真正的土洋结合啊。

天意(第三二三章)一条多刺的鱼

今天挥毫写了五幅字,并把它们发到书法吧上。但是有上百人看过,并没有一个人留言的。

我和她总的感觉还是不错的,甚至有些出乎意料,尤其是她,很是欣赏。

我记得以前我就说过,书法最根本的是“气”。你的字所表现出来的,是怎样的一种气?这是掩藏不了的。也是没法伪装的。有人说过,书法以士气为上。士气,实际上也就是一种书卷气。是读书多、胸次宽、眼界高、品格高、功力深的集中体现。我这一阵子的进步主要都是在这方面。

当然,在基本技巧上,我也是有很大进步的。这一方面和其它方面也是互相联系的。

但是很多人对书法,还停留在象不象、干净不干净、整齐不整齐上。他们总是喜欢临写楷书。而且似乎写得比原作还要好看。

我们要不要追求写得好看?到一定的时候,就不要再追求这个了。要追求更质朴更本质的东西。

现代人搞书法,很多人在观念上还处在很低级的阶段,所以他们在这方面是不可能获得很多宝藏的。他们或是为了凑个热闹,或是为了附庸风雅,或是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互相拆台,争风吃醋。这些人已经背离了书法的正轨,迟早要被淘汰出局。

那么,怎样的观念才是正确的?

不谦虚的说,象我这样对待书法的这种观念就是正确的。我为了求得真理做真学问而学书法,在学的过程中,每有一个新的发现都让我十分快乐,每当我突破了自己,我都感到非常的幸福,好象在无形中获得了很大的自由。我搞书法,抛开一切不谈,只这书法本身就让我入迷让我满足。

总之,这件事我干得很快乐。我没有什么条条框框,没有什么包袱。我写字会写得很轻松。当然在这之前,我是吃了很多苦的。

当然,我也相信,我有这样的心态,能在书法上获得实际的成功和收益也是迟早的事。

在很多年前,我到了一个名家的家里,他表示我还需要学习很多。我当时知道他指的是什么。那说到底就是基本功。除此之外,还有书法理论。比如,书谱。那时,我在潜意识里觉得让我不能很快入门的最大障碍就是书谱。因为这本书,我还没怎么深入钻研过。我浅尝即止。那时,我只想跳过这个障碍,我觉得我和怀素很接近,所以我想直接学怀素。但是这种想法只是让我不断地失败。

一晃十年过去了。所有的那时觉得必要的准备,这些年来已逐渐备齐。我此刻觉得,那些年来,我在智永千字文、集王圣教序和这本书谱上所下的功夫都没有白费,都下到了点子上。我下的真的是苦功啊。我敢说,这几本帖我都临过成百上千遍。

对于客观规律,人会有一个从排斥到接受、从不习惯到习惯的过程。这样到最后就会做得更快更好。好象一个人在没学会开车时,是开不快的,而且容易出事,一旦学会了,就会开得又快又稳。

我想我今后还是要沿着这段时间的路线去走。启功说过,书谱就好象是一条有很多剌的鱼,一般人看到了它虽然想吃但是又感到很麻烦。但是我现在已经觉得不麻烦了。我已经品出了它的味道来,而且我还没有品够。常常在我还没有写够的时候,纸就没有干的了。学习的过程有从博到约和从约到博两种,我这也算是从博到约了。这样可以让我保证我钻得很深入。

据说,中国几千年的书法论著虽然很多,但是只有两本最好,一本是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一本就是书谱。对于康氏的著作,当然他对于近代中国书法的影响是巨大的,但在我看来,更多的也正是坏的影响。所以,只剩下了书谱。有了这个,也就有了一切。这就是道生一,一生二三,二三生万物。

学问需要沉潜,可是书法界很浮躁。所以,真正想做学问的人,就要和它保持距离。作为我来说,今天,实在是一个值得纪念的良好的开端。用她的话来说,我终于走向了前台,让自己的书作见了天日,让众人评论,这看起来简单,也需要勇气,也需要时机,而现在可以说是恰逢其时。早了或晚了都不好,现在就是最好。

她今天上街给我买了一只三斤重的鸡,说要庆贺一下,并且给我补补身子。

我想,是的,从今天开始,我们在这条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和理直气壮了。我不会就此满足,学无止境、艺无止境,有了这样的一个良好的端,等待我们的一定会是更加灿烂的明天!

天意(第三二四章)书法吧

今天写了多幅书法。但我想明天就会慢下来,以练字为主。我目前写的字,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这就是前进的动力。

于学尧今天来这说,旁边小学里很多学生的流失是因为有人听信了校长的话,校长说那个学校的教学质量更好,而校长大概也是听信了别人的话,至于我问是哪个校长,他就说不知道了。他还说他关心新闻,知道现在出来了一个什么效益津帖。并且这个在年初就有了,只是我们县不知有没有落实。他还说他的眼花了。此外,中学的老校长这两天也常带着孙子从我家过。

今天停了三回电。

我对于功利的热情逐渐冷却下来,但我对书法真正的热情并没有减少。只有当自己不是为了表现而是自然流露的时候,才能写出好字来。

这几天我又不大关心政治了,但是觉得中国的政治,从来就没有消停的时候。昨天看到,胡温成了一派,叫做胡温派,有别于江派。而江派对胡温派是有意见的,他们之间也是有斗争的。平常我们都觉得天下太平,以为那些极端分子都是法*功的弟子。其实是有很多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所以他们才要上访。他们大都为的是房子的拆迁问题。中国人是很好收买的,只要给他点利益,让他生活上衣食住行都不愁,他就不会闹事。

我看到,书法吧里就是一个小社会,里面真是五花八门。但是少有真正的书法家。尤其是那些前面挂了一大串头衔的人和公开标榜自己是书法家并且一平尺成千上万的人,凡是这样的,可以断定基本上都不是真正的书法家。

有的人说,我会写真草隶篆,我会刻章子,我练字练了几十年了,到处都有我写的字,而且我入了很多的书,这些是不是就可以说明此人是真正的书法家了呢?

不能。真正的书法家,是个做学问的人,是个真正的学者,是品德较一般人较高的人。

真正的书法家,是专事一技的人。有的人,会用鼻子写字,脚趾写字,会同时拿六七个毛笔写字,有的人写出的字象印的,有的人写出的字就是好看。但是,这些都是旁门左道。

越是热闹,越可能说明其是荒谬的。

今天中午,我到张恩衡店里买了袋子米,和一板子鸡蛋。

我前两天梦见过我前妻的娘和我死去的舅舅。她的哥哥昨天来找她聊了几句。

我觉得我还是要重新好好地练字,多写多看,但是我不在这方面勉强自己。

我们要始终和大自然保持沟通,保持一致。那么一切就都会好的。

天意(第三二五章)计白当黑,知白守黑

一大早起来,是想写下我对书法的新的感受。

昨天有个人给我指出,我的书法最大的问题有两个,一是具体的点画,还有欠精到。就是虚的地方太多。二是章法上有很大问题,还不懂得如何驾驭章法。感谢这位朋友,他的这种说法引起了我的深思。并且让我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具体的说,就是还要临帖,学习帖,吃透帖的精神。

于是我发明了一种新的临帖的办法。这种办法可以不用纸笔就能完成。因为,即使是在纸笔上临,也未必有好的效果。我们要学的是帖的精神,基本点画的写法,这一点可以说已经过关,现在要掌握它的意。要先从大处着眼,再注意局部,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而我以前,就犯这方面的错误。

在看的时候,开动脑筋,多想,和作者作深层的沟通。

于是,我这样做的时候,有了惊人的发现。并且在我看来,也是划时代的发现。

以前,人们常说计白当黑,知白守黑,并把这作为处理艺术布局的要诀。但是具体到书法上,该怎么理解?恐怕这一命题就象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的命题一样,真正能过关的并不多。大部分搞艺术的人都会说,我是至少在十几年前就知道这句话了。

但是昨晚,我突然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

这也是我仔细研究书谱的结果。书谱的章法非常经典,无懈可击,那只是因为,它把没有笔墨的地方也计算了进去。它并不是单单注意在写的那个字,而是把整张纸都看作一个字,把写出的每一笔,都看作这整张纸的局部,把每个字看作整张纸这个大字的其中一笔。从理论上,似乎是可以这样来描述的。

这样,举一反三,我也一下子明白了以前百思不得其解的一些字的写法。因为我是站在单个字的角度,也许认为他写得不是很好看,点画的安排不是很到位。而他是站在整幅字的角度。我们各自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也就不一样,写出来的也就不一样。但是不得不承认,他写出来的是高超的,而我写出来是很低极的。

具体来说,总的来说,他的字与字之间的距离普遍比我的要大。而且各个字大小错落。这就是他把没有字的白处也当成了字的笔画的证明。这样做会产生什么效果呢?首先就显得疏朗空灵。如果所有的字之间都很拥挤,就不会有这种感觉。其次是显得浑成。贯气,气息流动,融为一体。不会显得字是字,白处是白处。而一般人,包括我在内,写出来的都是字是字,白处是白处的。但是他写的,没有笔处,也象是有笔似的。我想这就是中国艺术的高妙之处。一个人手里牵着个牛,但是不把牛绳画出来,这就是高极,画出来就不好了。还有的人画人物,脸上什么都没有,或只有两个眼睛,但是并不感到少了什么,这就是运用的这种手法。第三,就是节约。中国人是个有操守的民族,过日子知道精打细算。在一张纸上写字,当然是为了能写出最佳效果,但是何谓最佳,这可是难死人。要是能用最少的笔墨,写出最好的效果来,这应当算是一个极限。我想古代的经典都能达到这个极限或接近这个极限。在一张纸上,他恰好用了这么多分量的墨,多一分都显得太多、累赘了,少一分,份量就不足。恰好不多不少,好象美人脸上五官的位置长的,人们好说,不能鼻子眼睛挤到一起。所以,在艺术上,假如你不节约,你就必然失败。

这么说来,那时的人们对绘画的研究也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不然不会娴熟地动用这些绘画方面的命题。我是曾经学过绘画的,但是并没有学成,于是到了书法这儿,这一关还是过不了。

其实说白了,也就是整体和局部的问题。没有整体就没有局部。就好象没有国就没有家一样。没有集体也就没有个人。没有大自然,也就没有人类。没有纪律也就没有自由。

道理明白了,要熟练运用,就要多练习。这时不能死板的学。我以前就是死板的学。比如为了求得逼真,为了学到家,我把字与字之间的距离都计算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