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卧沙场-第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家一听我判断敌人会使用坦克和装甲车都吓了一跳,刚才谁也没考虑这个问题,我们集结的时候集团军的坦克和装甲车都开了上来,结果地形并不适合使用,只是摆了个架子,等于白跑一趟,现在敌人竟然可能使用,我们还得采取传统的办法对付那些即有强大的装甲防护力又有强大火控系统的铁家伙,加上地形对我防御不利,真是难上加难。
  我看了看大家差不多快变了色的脸,很冷静的继续说到:“坦克和装甲车并不可怕,我们就是装甲步兵团,平时对这东西应该非常熟悉,这些大家伙式尽管越野能力强,但也是相对的,受地形的影响也非常大,坡度超过三十几度它们就要犯难,我们攻击时那么困难都不敢冒险动坦克的主意,敌人也是一样,只要我们把现地的地形利用好,不利的地形可以改造成有利的地形。”
  这回几个人可没有因为我的冷静我的分析而一同冷静,他们听完更觉得困难,心里肯定都在嘀咕“这穆连长弄出个改造地形,难道要战天斗地改造自然?来个山川换新貌?难道还能把地势变成南高北低,南陡北缓?难道还能把主峰调个过?”一连串的“难道”让大家的表情更严肃,脸色更苍白,都不知哥们儿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第二卷 褐色土 第八十四章 障碍设置
  组织防御战斗的原则,通常都是按照“兵、火、阵、障”的顺序部署和计划。所谓“兵、火、阵、障”分别是指兵力部署、火力配系、阵地编成和障碍设置,这四条基本涵盖了防御战斗的各项准备工作。
  我在组织战斗时打乱了常规,虽然还是按照四个方面去部署,但先后顺序进行了调整,最先组织实施的就是障碍设置。我这么做完全是有理由的,因为还没有得到确切的敌情,上级只是简单明确了我连的防御地段,具体的防御作战任务还没有下达。完成组织战斗必须要充分的理解上级意图,必须要全面仔细的了解敌情。目前这两点完全做不到,我只能根据地形和本连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安排。
  当务之急就是尽快的设置障碍,也是我所说的改造地形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判断敌人极有可能使用坦克、装甲车支援或直接引导步兵冲击,那我们仅仅设置防步兵雷场和防步兵障碍物肯定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设置宽正面大纵深的防步坦混和雷场以及防步坦混和障碍场。
  没跟任何人研究,甚至没有向营长报告,我就将阵地上的人员分成两伙,一伙主要完成防炮坑道的清理和扩建,将原来敌人遗弃的坑道充分利用,还在主峰南侧利用天然山洞等扩建了二条新的坑道,主要是考虑能依托坑道迅速前出占领阵地,当遭敌炮袭时还可迅速就近的进入坑道实施规避。另一伙人就是我们此次的行动重点,设置障碍和埋设地雷。其中重点中的重点是探掘一条长三百米,宽六米的防坦克壕。
  工程量相当的大,还没有任何工程机械,全靠战士们用铁锹、军镐完成。好在有一条横亘前沿前的浅沟可以利用,减少了土方量,否则我手头的人马光挖这个防坦克壕就得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障碍物的制做也费了很多心思,团里运送上来的铁丝网、防坦克三角锥、菱形矩马、鹿砦等数量太少,与障碍场设置的要求差的太多,而且全靠军工人力背负,时间紧任务重,一个个比驴还辛苦,背着五六十公斤的东西还要攀爬陡峭的山路,还要与遍地的地雷做斗争,上来一趟人就累得快吐白沫子,想死的心都有。
  原来敌人阵地前侧设置了大量屋脊形、蛇腹形、二列桩、三列桩铁丝网,可被我们梳头犁地式的炮火覆盖、火箭扫雷和工兵破障之后,这些东西早炸得面目全非,根本无法利用。
  唯一充足的是各种地雷较多,什么防坦克地雷,防步兵踏雷、跳雷、拌雷、定向雷各式花样应有尽有,还是老问题,需要军工同志一趟一趟的往山上运。
  团里得到的敌情通报进一步探明,集结的敌人中有坦克部队和装甲步兵,编制什么的都跟我们师差不多,更证明了我首先设置障碍物挖防坦克壕的先见之明和重要的实战意义。团里马上又调上来六个连队轮番上阵帮我们构筑工事,设置障碍,重点是挖防坦克壕。师工兵营筑城连和团工兵连也上了山,尽管大型工程机械上不来,但他们构筑工事和设置障碍的质量速度及丰富的经验都给我们负责防御的连队提供了极大帮助。
  人手一多,我的想法也随之增多,为了能有效阻击敌坦克和装甲车等装甲目标,除了设置一道防坦克壕外,我又结合地形,设计了传统打坦克的网状阵地。这个网状阵地颇费了些功夫,我研究了很长时间,终于有所创新,就是将网状阵地设置成带盖的类似陷井的方式,还在阵地周围预先设置了无炮和四火箭筒基本、预备发射阵地,除了利用网状阵地将敌人坦克陷住使其不能动弹,还要用火力将其击毁。
  看过一本YY军文居然把网状阵地当成伏击敌人步兵了,描述的还挺象,什么诸葛亮八卦阵八阵图,什么鱼网状的一块一块的比蜘蛛网还密跟迷宫一个原理,几个敌人据说也跟他们一样是什么特种兵进了阵地立马蒙圈,又是使用GPS全球地位系统,又是使用红外头盔,连游戏里的鹰眼都搬出来了。
  妈的,不懂就别瞎写,也别瞎YY,打仗不是游戏来不得半点YY,郑重的说一声,网状阵地确实象迷宫一样,有点类似的原理,但不是对付单兵的,那是打坦克专用的阵地,挖的很深很宽,有防坦克壕的功能还能让敌坦克进去后立马蒙圈无法行动。
  小扯了一把,还是继续说我们的障碍设置,这个对防御作战来讲非常重要,只要是常规战争中的防御战,设置雷场和障碍场就是一项必备的工作。我们在前沿前的障碍场内设置了大量地雷,形成雷中有障,障中有雷,即炸坦克又炸步兵、工兵的防步坦混合障碍区和防步坦混合雷场。
  具体说来,从我阵地方向向前延伸至前沿前分别设置了四道障碍。第一道就是以防坦克壕为主体的沟状障碍,后侧是网状阵地,在网状阵地的两侧分别预设了火力伏击区,除了发扬无炮和四火箭筒等反坦克兵器外,还构筑了机动布雷的前出交通壕,战斗中步兵可以随时前出至网状阵地和防坦克壕周围实施机动布雷。同时,还预设了警戒阵地,主要是对敌人保持监视,战斗中首先以火力打击企图破障排雷的敌工兵,为全连报信。
  第二道是火障,我们为了扫清前沿的射界,将大量的树木植被砍下,这些易燃的树木和植被都被废物利用,除了障碍场上需要的防坦克桩,大部分都堆在那条反坦克壕的后侧和两翼,壕底也铺上干草浇上汽油,网状阵地的周围和阵地内也铺设了大量的树木,全是浇上汽油,用火对付坦克、装甲车是最好的办法,对付敌步兵就更不用说了,只要他们敢往火里钻,定要他立马成烧鸡,小**恐怕都得烧个去根变成炭状物。当然直升机发射反坦克导弹和火箭弹专打坦克顶盖是最佳的办法,可惜咱们那时候装备差,还没有编制陆航直升机,也就没有那套空对地的武器装备和战术打法。
  第三道是雷障,这个最好理解,主要就是大量的不规则的防坦克、防步兵地雷。前沿前共设了三个雷场,前二后一,前边两个都是正面达三百米左右,纵深二百米左右的宽大雷区,主要是针对山地地形来说,如果在平原地或者沙漠地形上,这两个雷场只能算是小型雷区了。
  第四道是混合障碍区,三个雷场中的一个就混合设置在这里。最前面是一排反坦克水泥桩,全部取自敌人阵地上被炸坏的钢筋水泥,这把变废为宝,经过改装后都利用上了。第二排是反坦克三角锥,这种制式器材数量不多,所以集中使用,这东西对付坦克还是很管用,不管怎么翻腾都是尖朝上,使敌人的坦克、装甲车遇上就无可奈何只能绕着走,还不容易爆破,按照坦克的履带宽度纵深梯次配置,间隔距离较大,得一个一个的安装炸药才能毁掉,想一勺烩来个集团爆破那是不可能的,而且附近还有我们的步兵维护警戒这些障碍物,只要敌工兵或步兵接近破障,肯定得先挨一顿子弹和手榴弹。第三排是铁丝网,具体来说还细分为三排,前有蛇腹形铁丝网,中间是二列桩、三列桩铁丝网,最后是屋脊形铁丝网,三排铁丝网中间还混夹着菱形矩马和鹿砦,每几个障碍之间都预设防步兵跳雷、拌雷、踏雷,还有大量的子母雷专门对付排雷的工兵。
  靠近我第一道堑壕敌人必经之路和易被敌人突破的位置专门设置了一排防步兵定向雷,这个得手动控制,没有大量预设,只能在战斗中机动布设。
  四道障碍设置完毕,我还不放心,又将砍下的树木削成尖状和敌人原来障碍区内设置的大量竹签加以利用,在各道各个障碍区之间挖设大量的陷井,有防坦克陷井,防各种车辆陷井,更多的是防步兵陷井,每个陷井底部都埋设尖利的半米长的木尖和二三十厘米长的竹签,只要敌人落下,不被贯穿身体扎死也得落个太监,全是向上奔着肚子老二等位置准备的。
  整个工程进度异常迅速,不到十天就全部完工,让营长和教导员看了都瞠目结舌,尤其是看到哥们儿对这些障碍设置研究的如此高深,更是赞不绝口。教导员再次称哥们儿为“弟”,拄着那根高机弹壳拐棍手捧我亲手绘制的“障碍设置平面图”象拿着一幅希世珍品乐得合不拢嘴。
  “穆童老弟真有两下子,如果不当兵可以当个优秀的建筑设计师,这一套下来够敌人喝一壶了,不用打,能过了这几道障碍算他们命大。”
  我心说“这教导员纯属是没事想夸咱哥们儿两句,逗闷子而已,这些东西基本都是防御作战必须设置的,只不过让哥们儿创造性的发挥了一下而已,再说了建筑设计师算个屁,哥们儿是天生的画家,只是手懒没练那玩艺罢了。”
  第二卷 褐色土 第八十五章 兵力部署
  亏得我们动作神速在敌人发起攻势之前基本完成了障碍设置和工事构筑,紧接着就接到了当面之敌的数量、番号、行动企图等具体的敌情和上级下达的防御战斗命令。我再次结合敌情、地形和上级命令以及友邻各分队的部署进行了情况判断,重点是吃透敌情领会上级意图。
  当面之敌是敌人第装甲步兵团第营在团编成内配属该团坦克营第连、该团工兵连、特务连沿猛龙江(座标**)、。高地(座标**)、高地(座标**)方向发展进攻,向我防御的高地地域实施主要攻击,企图一举攻占我高地及附近地域,有效瞰制我边境地段诸要点。
  上级决心集中主要兵力兵器和器材于右翼,以节节抗击、逐次消耗、诱敌深入、阵内歼敌的战法,坚守阵地,坚决粉碎敌进攻企图。具体的部署为我所在的步兵二营和步兵一营担负团一梯队防御任务,三营为团预备队,炮兵营组成团炮群支援步兵战斗,坦克营仍然保留在战区后侧待命暂时没有战斗任务。
  我连防御地段正好在上级防御的中轴线上,左邻为步兵五连,结合部由我连保障,右邻是步兵三营七连,结合部由七连保障,三个连队担任防御战斗一梯队连,尤其是我连防御阵地地势较为险要是全团防御的重中之重。
  根据敌情和上级意图,我迅速定下了连防御战斗的决心,集中主要兵力兵器于右翼,以打、炸、袭、磨、抗、扰的战法固守防御地域内诸高地,必要时可转入坑道实施坑道战逐次消耗敌进攻力量,最终粉碎敌攻击企图。
  连队补充了三十多名新战士,二炮连损坏的三门八二无座力炮也修复完毕并补充了弹药,各个炮班人员也补充至满编。团里为加强我们连的防御力量,尤其是为了对敌坦克、装甲车的冲击,又将团炮营反坦克导弹连一个排配属给我们,战斗中依我的命令打击敌支援或冲击的装甲目标。
  有了这些家底,我的决心形成后,兵力部署并不是什么难事,以少摆多屯的办法,将大部分人员和装备隐蔽在阵地后侧的坑道内待机,遇有战斗任务逐次占领阵地,这样可以避免敌火力打击。具体的部署为:以一排配属二门八二无座力炮、一挺重机枪和反坦克导弹一个班配置在前沿三号高地镇守右翼,也是全连的主要防御方向。平时仅留一个班在表面阵地监视敌人动向,其余人员均在坑道中隐蔽待机,一旦敌人前来攻击,则全排立即占领阵地,做为连的一梯队防御力量,首先投入战斗。
  以二排配属二门八二无座力炮和反坦克导弹一个班配置在前沿二号高地,负责保障连防御的左翼,也是连的次要防御方向。平时只留一个战斗小组在表面阵地,大部分人员和武器装备均在坑道内待机,战斗中可分批次占领阵地,逐次对敌实施打击,并适机支援一排的战斗,如果敌人主攻方向选在此处,则根据我的命令加大抗击力度,全连也会迅速机动兵力兵器支援该排战斗,由次要防御迅速转为主要防御方向。
  连纵深内的一号高地并没有配置太多的兵力兵器,我只派孟来福带装甲排二十几个驾驶员和副驾驶坚守阵地,等于摆个空城计,主要是考虑那个阵地用不着部署太多的人,前边三号和二号高地象两扇门一样即是连防御体系的屏障又可形成交叉火袋,敌人打到纵深内的概率不大,即使敌人突破我前沿两个阵地,我也可迅速机动火力给予纵深一号高地有力支援。同时,这一号高地人员虽然不多,但火力还是比较强,装甲车上卸下的四挺高射机枪全部部署在此,等于是全连的火力支援阵地,随时以猛烈的高射机枪平射火力支援前沿两个高地的战斗行动。
  为了保持防御的弹性,我的兵力配置采取纵深梯次的办法,留有强大的预备队。三排配属二门八二无座力炮和一挺重机枪及反坦克导弹一个班被我留在高地反斜面的坑道里担任连预备队,不到万不得已不能使用。一旦战事吃紧,前沿两个高地均被突破,孟来福他们在纵深内无力支援的情况下,方可调动预备队上去,主要是夺回失去的表面阵地,或者以反冲击的方式歼灭突入之敌。
  对我们来说,二炮连的迫击炮排是此次防御战斗的唯一压制火器,我将他们配置在高地前侧谷地内,也就是一排长、孙猛、李玉明他们消灭的那个敌人的迫击炮阵地,战斗中主要是对冲击的敌步兵实施压制和拦阻,也可适情况对敌人实施迷盲射击,延缓敌人的攻击行动。
  我的指挥位置位于孟来福他们一号高地后侧的一个突出部,身边只带文书和通信员。这也是比较大胆的举动,战斗人员基本都配置下去,不想再抽调任何兵力负责连指挥员的警戒,而且一旦战斗打响,我肯定要靠前指挥,最主要的方向是一排的三号高地。大部分情况下是与孟来福待在一处,指挥协调火力分队打击敌人的步兵,支援各高地的战斗。
  兵力部署只是把人员摆弄撒布在各个防御的要点,人上去还不顶用,重要的是兵器的运用,我专门将几个防御要点的指挥员召集一处,明确兵器的射向和如何协同形成交叉火力。还有一个重点问题,就是前沿前的障碍区。设置了障碍区如果没有人员和武器对其维护和防守,等于摆一堆死家伙,一堆敌人可以稍费点功夫就能克服的静止的废物,如果没有火力的牵制和吸引,敌人完全可以绕过或排除障碍,因此,将敌人吸引至障碍区甚至吸引至我方预设的火袋火网是十分必要的。
  我命令坚守二号高地的二排派出一个班前出至前沿前障碍区附近的无名高地,将其预设为警戒阵地也可将其称为伏击阵地,保持对敌人的警戒与监视,最先与敌接触。一旦发现敌人的攻击行动,迅速发信号通知全连,并适时开火扰乱敌人冲击队形,将其冲击的坦克、装甲车诱至网状阵地,并且对敌企图破障排残的工兵、步兵预以火力打击,使其轻易无法克服即设的障碍。
  我直接命令孙猛去完成此项任务,他是全连最适合完成此项重要任务的人。孙猛带着人走后,我甚至还产生了一丝后悔的念头。尽管我再三嘱咐孙猛,他的任务就是吸引、牵制和袭扰,达到发现敌人,扰乱其冲击部署即可,不得与敌纠缠,要快打快撤不要恋战。可事实上我最清楚,这一个班弟兄生还的可能性极小,想打完就跑实不容易,敌人也不是傻瓜,刚发起冲击,心气甚高,士气也旺盛,不会轻易放过最先接触的小股力量,定会死缠不放,想顺利脱身谈何容易。
  孙猛还是那么的坚定沉着,战争让他迅速成熟了。他随着二排临行前甚至还跟我开起了玩笑,结果这玩笑并没有把我逗笑还增添了伤感让我好一阵心酸。
  “连长,这回俺可是要立头功了,最先发现和打击敌人,打完仗只要哥们儿活着回来可别忘了给俺请功,别忘了请咱喝酒啊,嘿嘿。”
  “功一定要立,而且是高功,不用这次,就你们攀上悬崖峭壁插入敌后干掉敌人炮阵地挖敌心脏的行动已经创造了小分队穿插作战的经典战例,我手下的弟兄都不是甭种驴熊,都应该记功,一言为定,打完仗一定请你喝酒。不过,你小子给我记着,必须活着回来,把带去那一个班弟兄全须全尾的带回来。”我说完这话眼睛都快湿润了,可我是连长,阵地最高指挥员,尽管孙猛比我大半岁,可我必须保持大哥的风范,坚决不能掉一滴泪。
  兵力部署安排停当,接下来就是部署阵地编成和火力配系,这两项对防御作战来讲更是至关重要。情况紧急,各要点指挥员马上就要前出至阵地,我也抓紧时间趁着他们未走之前把协同事项一一明确,也就是组织协同和保障。
  所谓协同就是预先设想情况,而后各分队相互协调采取相应的对策和行动。通常有两种方式,一是按时间协同,二是按态势协同。按时间协同最简单,就是到什么时间,大家该干什么事,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比如说开个晚会,象“春晚”之类的,到了某时间该某个傻逼登场了,相应的伴舞、灯光都要在那个时间开始动作,这就是按时间协同。可在实战条件下,想按时间协同那可就难上加难,敌人不能按照我们预定的时间跟咱们开干,这不是演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