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醉卧沙场-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怎么搞的?都什么时候了还熄火?”汽车连长恨不得上去给那个司机一个大耳刮子。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好象是油路出了问题。”小司机吓得几乎不会说话,手一直在发抖。此种状态想排出故障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一边去,看我的。”一个大胡子志愿兵从后边上来,周开了前盖,开始忙乎起来。我仔细一看,妈的,不是别人正是报道时那个半路把我们“卸货“的志愿兵。这小子还挺能耐,三下五除二车就打着了火。
  我趁着他们修车的机会从驾驶室跳下来,往后检查着连队几台车上的人员和武器装备。大家虽然疲惫,但精神状态还不错,这让我心里稍稍放松了些。李运鹏也从车上跳下,我们走到一起,他拍了拍我的肩膀小声说道:“穆童,生活上的事你一点也不用操心,作战方面全权交给你了,你上过战场,有很多经验,全连可都指望你了,我永远是你的坚强后盾,你就带着大伙放手干吧,出了问题,我岁数比你大,什么事帮你撑着,给你顶雷。”
  我也拍了拍这位二哥的肩膀,“没事,老李,打仗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机灵点,咱们都是命大的人,肯定都能活着回来,全连的弟兄们也一定都会活着,我一定争取把他们都活着带回来。”
  第二卷 褐色土 第五十二章 集结
  机械化部队向集结地域集结真是壮观,那规模怎么说呢,我也是一名参过战的老兵了,可还是被这弘大的场面所震撼。坦克、装甲车在河套里编队行进,铁骑声声马达轰响;运输车、牵引车、各型火炮和特种车辆载着步兵,牵着火炮,拉着军用物资绵延数十公里在山路上迤逦前行,掀起的烟雾排放的尾气几乎把行军纵队罩住。这还是头一次看到全师出动,行军长径竟达几十公里,头车都快接近集结地域,尾车恐怕刚从列车平板上卸载。
  我看到的其实只是部分场面,恐怕连一个团都看不全,车辆太多,只我们一个团轮式的、履带的车辆、火炮估计就不下好几百。全集团军都拉了上来,都在集结。恐怕只有在直升机上从空中才能享受机械化兵团行军纵队的壮观。
  象我们这种王牌野战部队拉上来,还把所有重装备全部带来,这是要大干啊。我心理也有一丝疑惑,战场空间并不大,地形并不适合坦克和装甲车的行动,可全员出动,所有家伙式都搬上来干什么?难道要杀过去来一把几年前的自卫还击?
  大家恐怕都是这个想法,看来已经不象二年前哥们儿参战时那种战术级别的进攻和防御,这可是战役级别的行动,从总部来讲这种行动,完全可以定义为大的战略。
  几年后我进了机关,跟首长们接触才明白,之所以全集团军出动,浩浩荡荡的集结,那是一种威摄,一种强大的武力威慑,带有强烈的心理战的气势,完全是老祖宗孙子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就是要把敌人吓瘫吓软吓成软**。
  事实也做到了这一点,基本达到了战略目的,敌人集结的三个师,有两个已经停止前进,选择按兵不动,惧战心理可见一般。
  还是那个云峰镇,故地重游,没有一丝一毫的兴奋,我知道这不是来度假,这是来玩命,跟那些兔崽子们玩命。
  我们住进了当地一所废旧的工厂,一个大会议室全连都能住下。战士们紧张的收拾检查着武器装具和行李,几个干部马上凑到一起召开临时支委会。
  尽管我对开会这事一点也不感冒,平时开会总是溜号,也不怎么在会上讲话,都是李运鹏白白话话个没完。可这是我军的一贯传统,而且战时的会要比平时简单实用的多,基本没什么废话全是干的。
  “同志们,现在已到了集结地域,很快就会向战区开进,要抓紧一切时间摸清战士的思想脉搏,加强思想教育,打消他们的疑虑,同时准备工作必须过细,把人管住,把枪管好,抓好枪弹管理,切忌走火等事故。。。。。。”李运鹏又很细致的弄出一大堆,说话也不管什么章法,不考虑措辞,基本能想到的都说了个遍,跟老妈子一般,那叫一个小心。
  我一看该说的李运鹏都讲完了,自己没什么可说的,就重点布置了一下马上进行的临战训练。
  “同志们,临战训练的科目内容团作训股已经下发到了连里,针对性很强,重点是班、排、连进攻、防御等战术训练,此外射击、投弹、单兵战术动作也是重点,各个排长都是训练行家,下去之后简单准备,明天就要展开训练。记住,临战训练必须保证质量,讲求效益,时间不等人,练的都是保命杀敌的最有效手段和本领,一定要带着敌情练,把敌情设置得困难复杂,战场上各种情况都会出现,咱们短时期内必须要完成这些训练内容,不要怕苦,不要怕把战士们累着,吃苦受累都他妈小意思,战场上别送命多杀敌才是关键。”
  我也说了很多,后边还结合着参战的经历和一些战例给他们算是上了一课。大家心中有了底,受领完训练任务就分头开始准备了。
  其实到达集结地域并没有马上开赴战区拉上战场,而是进行二个月左右的临战训练。说来也真是奇怪,我们部队那些训练科目,从训练准备到基础训练、战术训练、综合演练直至年底的战术合练或者演习通常需要一年的时间,而临战训练就是把这些科目大大的浓缩,看似训练时间压到全年的五分之一,可训练质量却明显提升,二个月的时间基本上就能让一个单兵熟练掌握手中各种武器,最重要的是部队完成了战术合练,整体战斗力达到战时的要求。
  我站在全连队列前结合着现地的简易沙盘讲解着连战术的精髓,全连战士都默默的瞪着眼睛竖起耳朵听,那个认真劲甭提了,没有一个溜号的,估计我半个小时的讲解,说出了不下几百句话,他们马上就能背诵下来,想忘都不可能。
  都是战争逼的,文化高低也得听进去,也得好好练,再不象连队练战术时那种可山放羊了。
  说的都是我们一个连队的战前训练,大部队还在不断的集结,不大的空间达到了罕见的兵力密度,我们住的云峰镇全是军事人员和武器装备几乎成了火药桶。
  全团干部终于被集在一起开了战前动员会,“黄老邪”政委做了战前动员报告,估计还是没用政治处干事写稿,完全是他自己临场发挥,讲的入情入理,把大家鼓动得热血沸腾。
  团长的发言更具特色,不象给我们新排长讲课时那么多粗话脏话,这回也很真诚,都说到大伙的心眼里去了。
  “同志们,我们是一支英雄的部队,马上就要迎接血与火的考验,我们的前辈在战场上打出的威名要由我们这一代在战场上继续保持和发扬光大。大家都是军官,身后都带着兵,他们还头一次经历这种生死的考验,希望大家发扬模范带头作用,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勇猛杀敌的同时,牢记自己的责任,一定要保证弟兄们的生命安全,我和政委也一样,希望你们能活着回来,把一个个年轻的生命带回来。”
  听完团长的话我也觉得很邪门,跟政委的话虽然相互弥补相得益彰,可总觉得两个人的身份似乎应该互换一下,政委说的好象更狠一些,把杀敌放在了第一位,团长却很重视弟兄们的生命安全。反正我也没心思捉摸那些乱七八糟的,临场讲的话事先都没象在团里有人给写稿那么细致的推敲,把主要意思讲明就得了,无外乎“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或者“消灭敌人,保存自己”谁先谁后的问题。
  回到营里又是开干部会,营长的讲话让我觉得更为惊讶,为此我差点跟他理论几句。后来打完了仗,我对他还是很不理解,尽管他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真正的军人纯爷们儿。
  “我盼着尽快的投入战斗,盼望着你们率领战士冲上战场,不怕流血牺牲是我军的光荣传统,你们不要怕伤亡,这是军人建功立业的时候,盼都盼不来,士兵对我们干部来说即是胜利的法码胜利的保证又是一群阿拉伯数字,一将功成万骨枯,不要过于计较本连的伤亡,要想取得战争的胜利就要付出血的代价,想兵不血刃已不可能,这么大的行动,对各位来讲都是个机会,打一仗,提一职应该不成问题。。。。。。”
  就是这句“士兵是阿拉伯数字”还有那个“一将功成万骨枯”,说的确实是大实话,可我他妈听着别扭。营长没打过仗,可对战争有着浓厚的兴趣,勇敢的精神没的说,战术的凶悍没的说,我都很佩服,唯独他这种个人的战争思维让我感到极度的不满,若不是李运鹏在下边按着我,当场能跟他来一场辩论。
  回到连队驻地,我和李运鹏都低着头,谁也不说一句话,恐怕都让刚才营长的“数字论”震惊了。
  面对一百多号被称做阿拉伯数字的弟兄们,我无话可说。因为我参过战,亲眼见到托我给对象写信的秦爱国流尽最后一滴血,亲耳听到十七岁的张勇军临死前喊的那句一想起来就热泪盈况的“妈妈,我不想死”。
  真的是“数字”,全连点名的时候,就是用“一二三四”这些数字来报数,可这些“数字”可都是活生生的人啊,这些“数字”的背后都是一个个好端端的家庭,都有跟钱仕虎他妈妈一样白发苍苍的母亲。
  “一定要完成作战任务,一定争取尽最大可能把我的弟兄们从战场上带回来,他们不是‘数字’他们是人。”我望着李运鹏牙根紧咬着心里默念,还是一句话也没有说。
  第二卷 褐色土 第五十三章 数字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孙子兵法
  “连长同志:全连战术训练集合完毕,应到一百二十七人,实到一百二十七人,携带冲锋枪支,手枪二十四支,信号枪支,轻机枪挺,四火箭筒具,弹药一个基数,其他装具齐全,请指示,值班排长单红军。”
  我听完这一套“数字化”报告词,觉得用不着这么报告,那是以前条令规定的,光报告词就得得咕半天,把值班员累的够呛,指挥员也听的早不耐烦。按照修改后的条令规定,把人数报告完就可以,不过人家小排长刚从院校毕业,可能觉得战时应该把有关事项说详细点,让连长心里有个数。
  我心里早就有数,不用说战时,就是平时没事我也会天天到连队的武器库和战备库转多少圈,连里有什么家底都是一清二楚。平时还经常对着连队的花名册,研究一个个“数字”一个个名字,我甚至深深的了解那些数字和名字背后的家庭成员,我知道他们生活在哪个村哪个组,爹妈叫啥,弟兄几个都知道。李运鹏是指导员,这方面比俺还精通,他甚至张口就能背出来每个城市兵家的门牌号,每个农村兵家里养了多少头猪,是花的还是黑的白的。
  站在连队列前面,看着一张张年轻稚嫩的脸,我知道他们肯定会有人不再回来,可我不知道会是谁,所以要把他们一个个都印在脑海里。“唉,伤亡越小越好,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将军,可从没想过用战士的白骨去铺将军的路,况且一个小连长必须要冲在战士的前头,自己说不上咋回事呢。”我想了几秒钟没有说话,战士们一直注视着我。虽然是刚上任的新连长,可他们这个时候最值得依赖的恐怕就是我了。
  全连超编二十几人,按照战时也不算多,总觉得人还是太少,装备也不够,火力不够猛。可我一个小连长能指挥的就这些人了,用营长的话“士兵在我眼里就是‘符号’就是一群‘阿拉伯数字’”显然他的“数字”也不多,就几百人,口气却大得狠,估计敢和那位铁血著称的巴顿有个一拚。
  我首先运用军校学到的知识进行了一下战术计算,当然还是摆弄那些数字,尽管我对“数字”是那么的反感,可现在必须得这么做,这是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指挥员必须要牢牢的掌握手中这些人员和装备的“数字”。
  我按照人员和武器装备的数量将全连进行了战时编组,装甲车恐怕在那种地形上无论进攻和防御都不太适合使用,估计上级也不能决心动那些大家伙式,更多的是在冲击队形后侧使用车上的高射机枪实施火力支援。于是决定让孟来福带领装甲排名驾驶员和名副驾驶担任火力支援组,如果上级不使用装甲车,那么他们也编成一个排,任全连的预备队。
  三个步兵排重新打乱了建制,把老兵和新兵混编在一起,以便互相照应,发挥老兵“经验丰富”的优势,战场上多带新兵,争取能让新战士不至于在第一战中就伤亡过大。
  我让王厚忠下到一排担任全连的清障组,估计一旦发起进攻,我们营肯定担负主攻任务,而主攻连的任务非我连莫属。上级工兵开僻通路后,敌障碍区和雷区肯定有大量未引爆的地雷和残存障碍,需要有经验的干部和战士实施清残排障。
  我亲自率领二排担任突击组,待王厚忠他们清障成功后迅速勇猛冲击,孙猛、冯晓都调整到二排,二员虎将加上他们的排长曹红军个个不白给,尽管没有打过仗,但军事素质已经接近或达到战时水平。
  指导员李运鹏带三排为机动组,战斗中随时接替突击组任务,当突击组进攻受阻时,迅速加入战斗,增加攻击力量,如突击组发展较好,则迅速超越前出完成后续任务。
  我把连队的预备队交给老同志孟来福,他的作战经验是全连的一笔宝贵财富,也只有他才能担此重任,装甲驾驶员的水平没有问题,如果装甲车参战,那他们迅速改编为火力支援组,在全连后侧以高射机枪火力为全连行动提供支援,如装甲车不参战,他们继续担任预备队任务,随时接替排障、突击和机动组的战斗任务。
  司务长带炊事班为后勤保障组,任务较为明确,但也有参加战斗的可能,我把情况预想的很周密,战斗中什么复杂的情况都会遇到,所以他们也不能光顾着做饭,关键时刻也要投入战斗。
  摆弄完手中这些“数字”,把有关情况跟李运鹏碰了一下头。他对我生活上那是一百个不感冒,但指挥打仗可是一百个信任,只说了一个字“中!”。
  其实我这些临时编组还是过早,毕竟还没有得到确切的敌情和上级的作战任务,甚至部队还没有向战区开进,这个编组也是粗略的,战斗之前必须根据实际情况重新确定,现在编组更多的是为了临战训练更有针对性,大家分组训练效果可能更好。
  几天的时间发现王厚忠并没有太多的异常,可能在火车上被我狠瞪了几眼,又跟他瞟在一起象看老犯似的让他觉得难受,所以到了集结地域也就没什么二话,完全服从我的安排。
  哥们儿也知人善任,让他负责全连的战术训练,这小子在这方面可是行家,尽管没打过仗,可从单兵战术动作到班、组战斗队形,以及排、连战术协同都玩的非常熟练,在学校时我还曾是他的徒弟,单兵动作几乎就是他训出来的,也算是得到真传吧。
  王厚忠也知道到了非常时期,不露两手肯定不行,全连的战术水平上不去,对谁都没有好处,恐怕不是战争胜负的问题,谁的命也难以保证。
  这小子使出浑身解数,还编了一套临战训练战术口诀,比我的那套“欲练神功,必先破宫。。。。。。”要高上百个档次实用性极强,量化归纳为一些具体的数字,说的还真在理,练起来也极有针对性。
  “弟兄们,战场上最重要的是机警,必须把敌情放在第一位,时刻注意保护自己;第二位的是合理的利用地形,把地形地物当成战场上的朋友,这也是保命的关键;第三要熟练掌握手中武器,做到枪人合人,扬长避短,发挥武器特点,这是消灭敌人的关键,也是保命的本领之一。。。。。。”
  每次战术训练我都跟在后面仔细的看,这小子讲的真好,总结那“一、二、三”一串数字还真不错,除了老是重点强调“保命”什么的有些别扭,其他都很好,而且说的确实是大实话,战场上很需要有“保命”意识,不会保存自己如何能消灭敌人?我心里不由得再次佩服这位“老班长”同志,会训兵会练兵,很有本事,就看打仗时的表现了。
  射击这个硬科目自然由我来负责,这可不是在靶上打眼的简单问题,我要教会战士们在战场上遇到各种复杂情况下的射击动作,在保证精度的同时如何有效的发扬火力,如何让手中武器效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释放,说到底战场上的应用射击和战术其实区别并不大,战术是让射击等技术更有效的发挥,当然基础技术更决定了战术水平和如何选择运用战术。
  战时心理训练完全由李运鹏负责,这小子心理素质没的说,思想工作那是跟的特快,平时不爱说话,说起来就滔滔不绝,就跟多年的哑吧被唤醒了语言功能,不说出来肯定憋得难受。他还很会见缝插针,每天战术训练和射击训练时,都把心理训练夹在当中,因为都是打实弹,很逼近真实的战场环境,对心理是个极大的考验。
  “同志们,我们是革命军人,要具备临危不惧的勇敢精神,要适应紧张、复杂、困难、恶劣、危险环境的应变能力,要确立战胜敌人的高度信心!”李运鹏讲的头头是道,做起来也不含乎,每次训练都象个兵一样,就在炸点旁边卧倒,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弟兄们,军人就是不怕死,军人就要敢舍弃一切。这小子确实做到了,连他妈媳妇、孩子全舍弃了。
  我满意的看着临战训练一周的成绩报表,一堆数字后面隐含了太多的内容,说明了太多的问题,更体现了实际的训练水平。弟兄们尽了全力,付出了汗水,基础技能和战术素养提高了几个档次,距离实战的要求越来越近了。
  第二卷 褐色土 第五十四章 开进
  战争不可避免的到来了,就象女人每个月都得来一次似的,除非怀上了或者过了更年期闭经了,否则憋肯定憋不住。这个世界上自从有了人类,有了国家,出现了利益之争,那就从来不会消失战争,当然不是那么有规律的出现,但每出现一次都跟女人一样,会流血。
  我和我的连队在团的编程内由集结地域向战区开进,这次是利用夜暗隐蔽出发。
  开进前营里干部再次开了短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