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什么不去?”
“我怕它把自己缠进去,也怕自己受不了那场面,对肚子里的孩子不好。”
“你和麦迪到底是什么关系?”颜妤忍不住问,那神气横横的语气让人感觉颜妤远没有她的情敌那样有气度。
“你先告诉我你和麦迪是什么关系?”姗姗反问。
“我和麦迪是夫妻关系。”颜妤理直气壮地说。
“哦,你就是那个女人。”姗姗的口气里透着轻蔑。
“你和麦迪到底是什么莱系?”
“我和你一样。”
“什么,你们也是夫妻?”
“你不相信?”
姗姗回身从床边的一个提包里拿出一个本,递给颜妤。
“看吧,这是结婚证书。”
颜妤看了半天,然后把结婚证书摔在床上。
“他重婚?!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
“这是事实。”姗姗仍然很冷静地说:“麦迪是重婚。”
一直没说话的梅说: “知道麦迪有家室你还和他结婚?”
姗姗轻声叹了一口气。
“开始我并不知道,我问过麦迪,他没告诉我,他对我撒谎了。我也是不久前刚知道的。但是,唉,生米已经做成熟饭了。一个女人,已经以身相许对一个男人,还能有什么办法。”
汤说: “你详细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
梅拿出一只小录音机,摆在姗姗面前。
姗姗看了一眼那只小录音机,她那双好看的凤眼中闪着亮晶晶的东西,不过,那已经不是泪花了,而是一种由于愤怒而从瞳仁深处进出的火花。
“……也许你们已经知道了,我是深圳益达贸易公司公关部的工作人员,在那个岗位上认识了麦迪。起初,我只是代表公司为联系业务的麦迪服务,渐渐地,我对他有了感情《|wRsHu。CoM》,他很有风度,事业上又很成功,对女孩子很知道体贴。
“我知道他比我大个几岁,但是我认为年龄夭一些的男人更成熟,成熟的男人可以集父之爱、丈夫之爱于一身,成熟的男人比起毛头小伙子要让我觉得有一和安全感……后来,我们有了那种关系,我们同居了。
“我们的同居只是在深圳,在麦迪去深圳办事时,我们就临时租套房子,过一段甜蜜蜜的小日子。我并不为没结婚就有*而感到难为情,把自己的身和心都完完全全地交给自己心爱的男人这没有错……”
说到这姗姗看了颜妤一眼,她知道作为女人,颜妤对她这番话一定反感。但是,她必须说,因为这就是她经历的生活。
“……当时我并不知道麦迪已经有了妻子,他对我说他是独身,他用一句什么人的名言为自己的独身做出了解释,那位名人说: ‘一个真正的男人要先立业,后成家’。当然,他还有很多理由……”
姗姗苦笑了一下,她有意识地停顿了一下,她甚至看了一眼录音机转不转,在这期间她又递给汤一支烟,她也没忘了把颜妤跟前的茶杯友好地向前推了推。
“……虽然我和麦迪同居了,但是我还是盼着结婚。女人这一生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结婚。结婚是一种法律程序,是一种神圣的仪式。
“我不像现在有些女孩儿那样,那些女孩儿干脆就宣布自己独身,以保持自身的自由交往。我不行,我虽然也算个现代女孩儿,但那种现代只是外表的,我的内心还是被传统意识占据着。
正文 第五十一章 红颜幽怨
51。红颜幽怨
“我不愿意总做麦迪的情人,我要和麦迪结婚,我要做一个被法律被社会承认的妻子。我的愿望被麦迪一而再、再而三地推托了,理由总是有的是:现在太忙,过一段再说,下一次来再认真讨论,究竟在哪边定居……等等。
“后来我以死相逼,他才答应和我结婚了。我们领了结婚证,在教堂举行了结婚仪式,我们是完全合法的夫妻……是合法夫妻!”
姗姗将最后一句话重复了一遍,好像是一种女人常见的唠叨,也好像是故意强调给颜妤听的。
“……结婚后,我们租了房子,有了一个稳定的家。而且还怀了孩子。但是我不满足于夫妻两地生活,我想调到东北来,或者让麦迪调到深圳去。
“当我把这个想法对他说了以后,他又是反复推诿,每一次推托都给我增加了一丝疑虑,一丝丝疑虑终于使我心中结成了一个疑团,不是怀疑他对我爱的程度,而是怀疑他在东北这座城市里已经有了家,已经有了一个妻子……”
颜妤忍不住又插话了:“所以你才偷偷在麦迪的皮箱里放了一根你的长发,你是为了试探?”
“我是为了一种试探。”姗姗重复颜妤的话。“我接到了你的回答,大姐,你在他来深圳时的皮箱里也放了一根你的长发。”
“你又在他回来的皮箱里放了一张照片,而他竟然没有发现。”
“男人总是粗心的——在他们占有了女人之后。”姗姗的眼圈儿有些微红,她没有停下话头,仍然平心静气地讲下去:“然后,我又以深圳海洋贸易公司的名义,给麦迪的秘书打了一个电话,谎称海洋贸易公司要送麦迪夫妇礼物,打听到了麦迪妻子的年龄、长相、头发颜色,以此终于确定了麦迪是重婚……当时我很痛苦,但是我没声张,没对麦迪说,我对自己还是充满信心的,我的自信心不仅仅来自我自身的优越条件,还来自我的孩子,我们的孩子,我相信麦迪可能不看重他的女人,但是,他绝对想要他的孩子。
“于是,我在麦迪回东北的时侯在他的皮箱里放了一张我的照片,并在照片后面写上一行证明我们关系的小字。我知道那边的女人会发现这张照片,我知道这张照片就是炸弹,我希望那颗炸弹能把麦迪在东北的家炸翻,我的计划是让矛盾在麦迪东北的家这边激化……”
“你的计划实现了……”颜妤又接过话茬。
梅想拦住,被汤制止了。
“让她们说。”
颜妤说:“麦迪最后还是选择了你,他为了和你生活,对我实行了谋杀,只是没成功。你知道他对我的谋杀吗?”
姗姗摇摇头。
“现在也不知道?”
“不知道。”
“那你为什么到东北来?”
姗姗不说话了。她站起来,挺着她的大肚子在房间里走动着,她并不怕自己的形象难看,她怕坐的时间太长了对肚子里的孩子不好。她也有故意在颜妤面前显示显示的意思,她怀里怀着麦迪的孩子,那是女人的骄傲,那只不下蛋的母鸡有什么资格和她争夺麦迪?
不不,其实她是在通过走动进行思考,思考如何回答刚才颜妤的提问——她知道,这也是那两个警察想知道的。
他们知道被欺骗的滋味儿吗?
他们知道等待的滋味儿吗?
他们知道被欺骗了又要等待但是又看不到希望的滋味儿吗?
不,他们不能知道,只有她一个人知道。
她在深圳挺着大肚子等待着,等待着麦迪实现对她的诺言。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等待的结果仍然只有等待。
还有那等待中的欺骗。
不,她不等了。
她肚子里的孩子也不能等了。她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一生下来,就被别人指着说:这是没有爸爸的野孩子。
她不想再被麦迪继续欺骗了,她要自己来到丈夫身边,她要用自己的存在来逼麦迪马上实现他的诺言。
一个被激怒的女人是无所顾忌的。
工作辞了。
房子退了。
前程和*全都不顾了。
她挺着个大肚子,一个人来到东北这座城市里。她就是要在那个女人的眼皮底下生活,要和那个女人一争高低。
下了飞机她就给麦迪打电话。
“喂,我来了,就在你的身边。”
他吓坏了。
“……你你,我并没有同意你来,你你……你事先也不打招呼。”
“我打什么招呼,自己的妻子来找自己的丈夫要和谁打招呼?”
她却从来没有过的坚强。
“你要干什么?”他问。
“不干什么,你马上买房子,我要和你一起过日子。”
“我们好商量嘛……”
“好,要商量我上你们单位商量。”
“别别,你等着,我马上去接你。”
他真的马上赶到了机场。
他把她拉到一家宾馆住下,第二天就买了房子,买了家俱,买了生活用品。她搬进了这个家。
这房子不错,80多平方米,麦迪说县团级干部才有资格住这么大面积。可是麦迪买来现在她住了。他有钱,不但给她买了房子,还置了家俱,冰箱食品柜里还有足够的食品,他说孩子需要足够的营养;大衣柜里有四季服装,保险箱里麦迪还为她准备了足够一年的生活费。
可以说,这套房子里一应俱全,该有的东西都有了,就是缺少人,缺少能在这套房子里长久住下去的男主人。
她知道麦迪是在用缓兵之计,他以为给她一套宽敞的住室,漂亮的家俱,足够的生活费,像养活一只好看的金丝雀一样养活她就够了?他把她当成了什么人?一个叫花子?一个高级妓?女?或者是一辈子小妾?或者是一个找不到男人的*……从住进这个家那天起,他只是在白天抽空来看她,一到晚上他又推托有事啦,开会啦,值班啦,来客人陪打麻将了……他一次也没在这个家过夜。
她更加断定了他已经有了一个家,晚上他要呆在那个家里,呆在那个女人身旁,她知道他在拖延,拖延其实是一种选择,她不知道他最终会选择谁?是她?还是他的那个妻子?他没对她说过,她给他时间,因为她毕竟还爱他,她相信他最终会选中自己,因为她毕竟比他的那位妻子更年轻,毕竟怀着他的孩子……但是,她没想到他突然就死了,而且还是跳楼自杀。他最终还是以自己的死让她的等待落空了。
姗姗在踱步中将自己所想所做的一切都说出来了。
两个警察没有说啥,他俩好像今天就是为了听别人说而来的,而且,他们知道颜妤要说什么。也许这是警察的一种技巧,他们知道让两个情敌互相攻击是最好的询问办法,她们会在互相的攻击中将所有的情节一字不落地讲出来。
果然,颜妤冷冷一笑,又开始问姗姗。
“你比我可怜,因为麦迪欺骗你到最后。”
“不,他最后把什么都告诉我了。”
“他告诉你什么了?”
“告诉了我你的一切,包括你知道美馨被害的那件事。”姗姗说。
颜妤愣了。
她张口结舌。
因为这是颜妤最害怕的问题。
这回轮到警察汤说话了。
“姗姗,麦迪死亡那天晚上到你家来过?”
汤问。
“来过。”
“什么时间?”
“晚上9点左右……”
“讲讲详细情节。”汤说。
梅又把小录音机对准了姗姗。
姗姗的思维又回到那天晚上,那也是令她震惊的一个晚上。
那天晚上,麦迪不知道到哪儿去喝酒,晃晃荡荡地来到这个家。他很少在9点以后到这个家来,她当然感到意外。 她把他扶进房间,帮他脱了衣服,虽然他已经喝多了酒,但仍然嚷着让她打开一瓶他在深圳时爱喝的法国人头马酒,她照办了。他默不作声地喝起来,一杯接着一杯,姗姗劝说也不听,他彻底喝醉了,正因为喝醉了,他的话才多起来,而且,话匣子一旦打开,就什么都一泄千里了:
他承认欺骗了她,承认在和她结婚之前确实还有个妻子,那个妻子不生孩子,他和那个妻子的爱情已经结束了……
他说他在两个妻子中已经选择了她,为了这种选择他曾经实施过一个什么计划,但是计划失败了……
他还说了一件7年前的事,他说他当时为了颜妤谋杀了美馨,他说颜妤事后知道他谋杀死美馨那件事……
姗姗说到这儿,颜妤就反过来劲了,她打断姗姗的话。
“你胡说,麦迪已经死了,你这是借死人的嘴栽脏,你没有证据! ”
“我有。”
姗姗挺着大肚子走到一组矮柜前,把一盒磁带放到录音机里。
“我现在要放的,就是他当时说这些话时的录音……”
姗姗揿动电键,录音机中传出麦迪低沉绝望的声音:
……姗姗,还有一件事儿我要告诉你。7年前,我还有个妻子叫美馨。在我和美馨是夫妻的时候,颜妤就同我有了像你和我现在这种关系。为了达到和颜妤结婚的目的,我趁一次游湖时,弄翻了船,让我和美馨都落到水里,我会游泳,但我没救美馨。是我害了美馨。这件事我本以为过去了,没想到这几天又有人给我送了两封匿名信,还打了一次匿名电话,要到公安局去揭发我。姗姗,我怕是没有活路了……
姗姗的插话:“颜妤知道这件事吗?”
麦迪的答话:“她知道。”
“什么时候知道的?”
“事后我就告诉她了,实际*知道所有的情节。”
录音到此结束。
颜妤再一次跳起来,对着警察汤和梅喊叫道:“不不,我不知道,这是麦迪临死要咬我一口!”
又转向姗姗。
“你这个阴险的女人,你为什么要问他那些话,为什么要录音?”
姗姗平静地回答:“为了证明你犯有包庇罪。”
“他为什么要告诉你?为什么要告诉你呀?”颜妤的叫声中已经带了哭腔。
“因为他始终觉得那两封匿名信是你搞的。”
“你接着讲下去,”汤对姗姗说。
“后来他又喝了好多酒……再后来他说口渴,耍喝饮料,我就给他倒了一杯可口可乐。当然,我给他在可口可乐里放了些兴奋剂。”
汤纠正姗姗:“不是兴奋剂,是迷幻剂。”
姗姗又纠正汤:“是迷幻剂,但又叫兴奋剂,深圳有人从香港弄来这些玩艺儿。我和麦迪在深圳时也用过,只是玩玩。这东西使人兴奋,我们上床前经常服用,也经常用这东西解酒。那天晚上是为了给他醒醒酒,我看他喝的太多了。”
“后来呢?”
“他喝完可口可乐就走了……再后来,我就听到了他自杀的消息。”
汤又问: “你不认为你对他的死负有一定的责任吗?”
“也许有点责任,如果那天我能把他留在我这里过夜,也许就不会发生那种事了。可是,这又由不得我,他不肯……”
“不!”颜妤又在歇斯底里地喊:“你有责任,你对麦迪搞了药物谋杀!”
“药物谋杀?”姗姗莫名其妙。“麦迪不是自杀吗?”
这时候梅说:“姗姗,从女人的角度讲,你也应该对麦迪的死负责。原因有二:一是你不经过麦迪同意突然来到东北,这是你用自己的办法逼麦迪,给他增加了心理压力。二是麦迪的死是综合因素,颜妤的匿名信和达卫平的匿名电话都起作用,你也在他往死路上走的时候推了他一把。你给他服用的兴奋剂对他的死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颜妤赶紧帮腔。“对对,她有谋杀麦迪的动机……”
姗姗说:“什么动机?”
颜妤说:“麦迪长期的欺骗必然使你产生仇恨……”
姗姗说:“我不认为自己应该负法律责任。”
汤又问姗姗:“麦迪出事后你为什么不走,为什么不躲起来?”
姗姗奇怪地一笑。
“我为什么要走,这不是我的家吗?不是麦迪为我买的房子吗?麦迪死了,虽然他有两个妻子,但一个妻子要因为包庇罪进监狱了,他没有别的亲人,难道不应该由我这个妻子代替他没出世的孩子出面来继承他的所有遗产吗……”
“你个小狐狸精,竟然还打他的遗产主意……”颜妤这一次要扑上去和姗姗撕打,完全没有了以往的风度。但被梅拉开了。
“让法庭对你们做出公正的判决吧!”
法院终于正式开庭审理麦迪死亡案了。
因为这是一桩情节特殊的案件,司法机关的办案人员都没有接触过此类案件。案情中很多地方涉及到中国现代刑法所没有涉及到或者没有明确规定的边缘问题,很难用现有法律进行量刑。
所从,从公安局预审到检察院,从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这一系列法律诉讼程序用的时间比一般的刑事案件用的时间要长。
法院接手案件后,曾就审理方式也有过争议。有人认为可以公开审理,因为虽然案情特殊,但从案件的性质看仍然是属于一般的刑事案。也有人认为这案件中涉及个人隐私,不应该公开审理。
最后法庭征求达卫平、颜妤和姗姗三个被告的意见,出乎意料的是,这三个当事人竟然都同意公开审理。
开庭那天,来的人意想不到的多,可以容纳三百人的审判法庭里已经人满为患了,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
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等新闻单位来了不少记者,因为社会上关于麦迪死亡案的小道消息已经炒得纷纷扬扬,捕风捉影,添油加醋,弄得越加神乎其神。新闻单位不能再无视此事了,要及时报导出正式消息来。
正文 第五十二章 情殇
52。情殇
由于这是一件特殊的心理谋杀案,在法庭审理的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到一些未曾接触过的法律问题,所以,市里的一些律师和法律工作者都来法庭旁听,不放过这一千载难逄的学习机会。
上级法院也事先派人来指导这次审理。省法律学会和一些法学杂志也来了学者和,从研究的角度来听麦迪死亡案的审理。
当然,大部分听众还是老百姓。中国人历来好热闹,平时马路上有人打架还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的呢。像这种奇闻怪案,岂能放过机会?
做为本案的侦破人汤和梅也到庭,按照以往的惯例,公安机关对案件履行完预审程序后就不再管了。但是,这次是个例外,是汤和梅自己要来的,这个案子始终牵扯汤和梅的心。
法庭正面是法官席,一位中年审判长和两个年轻的审判员,还有一位女书记员。
两侧是公诉人席和律师席。
律师是法庭为颜妤和姗姗请的,这两个女人没有经过这种事情,又没有自己的律师。达卫平没有请律师,他要自己为自己辩护。
颜妤,姗姗和达卫平这三个被告一起站在被告席上。
这也是很少见的,一个案子三个被告。即使有,也不是像这三个人这样一种特殊关系。
考虑到姗姗的身体情况,法官例外批准让她坐下。
检察官代表国家公诉人宣读起诉书。
然后法庭开始逐一审理这三名被告的罪行。
首先审理颜妤的案件。
公诉人对颜妤提起公诉的罪行是两条:一是颜妤知道麦迪在7年前制造水库翻船事件,谋杀前妻美馨的案情,但是,7年来她一直没有向公安机关检举揭发,犯了包庇罪。
二是颜妤因为丈夫麦迪在深圳有了外遇,在曾经被麦迪谋杀未遂的情况下,以麦迪7年前的谋杀前妻美馨的秘密为武器,利用匿名信的方式向麦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