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能是因为人少,种地的农民也少,地已经种不过来了。罗平和朱氏只伺候四亩地都累的不行,还不是经常去的。
野地里长满了青草和野花。
细长的草叶子碰到脚上,有些痒。
丫头的脚尖不自觉的在地上碾着,那野草也真是可怜,不仅得忍着太阳的暴晒,还得受这样的蹂躏。
“希夷哥,你这是要往哪儿去?”丫头问道。
这么大热的天,连虫子都叫不动。要说没事闲的出来走走,唔,谁信呐。
张希夷举起手来,丫头这才发现他手上还拿着几本书哩。
“快是你的生辰了,也不知道送些什么好。你不是喜欢这些个传记吗,我就买了来送你。”张希夷说道,“原打算去你家找你的,没想到在路上就遇见了。”
张希夷可不记得丫头的生辰,是前几天和张瑞青联系的时候,张瑞青让他帮着买件礼物送给丫头。
丫头很是高兴,忙拿手去接。待手伸出去才发现手上也都是泥沙,就把手往衣服用力的蹭了几下才把书接了过来。
“谢谢希夷哥。”丫头说道。
张希夷觉得有些怪,却也说不出什么来。
“好久没下雨了,我听说好些地方地都干的开裂了。趁粮价还没涨,让你爹多屯些粮在家。”张希夷说道。
怕是有旱灾了。张希夷没把这句话说出口,让百姓恐慌是最要不得的。
丫头点头应是。
两人相遇不过半刻钟,说了几句话便分了开。
走了好久,快到保家门口了,张希夷才终于想明白哪儿有些怪了。
那小丫头竟喊他希夷哥,不再张稀泥,张稀泥的乱叫唤,说话也有礼貌多了。真的是长大了啊。
“又出去瞎跑!真是不怕热,等晒成你爹那样。你就哭吧!”朱氏大骂道,“这泥螺只有多少钱啊,又不是买不到……”
丫头把篓子给了魏嫂,笑嘻嘻的说道:“哎呀,娘你看我,身上都脏了,我先洗个澡去。我要穿大姨新给我做的那套!”
说完,丫头便一溜烟跑了。
“这小崽子,吩咐起我来了。”朱氏说道。心底里到底还是高兴的,丫头从小是个木头性子。现在是机灵多了。
水温刚刚好。丫头刚躺进去。便舒了口气:“真是舒服……”
“小姐,别洗太久了,水冷了,会着凉的。”妮子在门外喊道。
这事不是没有过的。丫头身体不错,只打了几个喷嚏就好了。妮子却被魏嫂骂了个狗血喷头,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她没尽到照顾好小姐的责任。
“诶,我知道的。”丫头回道。
用的香胰子是从京城里买来的,同丰县可不多见呢。芊金店里每月也只能买来十多个。
丫头不爱用这个,总觉得用了之后身上反而滑腻腻的不舒服的很。
拿起香胰子闻了一下,淡淡的茉莉香。
放在水里打了湿,便往身上涂了开。
一身茉莉味的姑娘是不是更会吸引人些?
洗了的差不多了,水也有些冷了。
丫头擦干了身体。穿上了朱金铃新给做的衣服。
是海棠色的布料子,上边还有更深的枣红色的花纹,亮眼的很。
“小姐,你真好看。”妮子由衷的称赞道。
丫头微微有些脸红:“真的?”
“真的!”妮子肯定的点头。
海棠色衬得丫头的皮肤更白了些,也没了以前的孩子气。看上去也有了少女婀娜的身段。
天气热,晚上屋外凉快些,便把饭桌摆在了外边。
一道拍黄瓜,一叠炒花生,一碗冬瓜汤,一盘呛好的虾婆子,一碗蛋羹,一盘猪耳朵把桌子上摆了个满满当当。
魏嫂还准备了两个西瓜,在井里吊着,等吃完饭就切开。
“爹,说今年没雨水,地都裂了。”丫头说道。
罗平挟了花生米往嘴里一扔:“是啊,没看到最近在咱家前头那河里挑水的人多了吗。”
“那粮食会不会收不上来?”丫头继续问道。
“不知道哪,你怎么这么问?”罗平放下筷子,喝了口酒。
“哦,希夷哥说让多屯些粮食,粮价可能要涨呢。”丫头说道。
罗平看向丫头:“希夷说的?那可能真要涨了吧。”
沉思了会儿,罗平对着朱氏说道:“你明天回趟娘家,让你哥也多买些粮食存着。多存点粮总不会是什么坏事。”
“不能吧,就几天没下雨而已。”朱氏舀了勺蛋羹放进了嘴里,“这蛋羹今天怎么那么咸?”
朱氏刚吃了口就吐了出来。
“……额,怕不够味就多放了几勺盐……”丫头小声说道。
罗平也舀了一勺:“不错,不错,好吃的很。你娘吃的淡。”
罗娇也吃了口:“哎呀,姐,你是把盐罐子打翻了吗?”
“你爱吃不吃。”丫头呛罗娇道。
“做的咸,还不让人说……”
————
九月。
秋天好像忘了来,依旧热的不行。
地里的庄稼都死了。
大旱。
粮价一天一个样,从七十文每斗涨到了一两!那还是有价无市啊。
好在罗家早就买了粮食,相熟的人家也都打好了招呼,省着点都过的下去。
罗平第一个通知的就是黄氏。
可黄氏没有买粮,要知道,等粮食丰收了,粮价只有五十文。七十文可贵了些。
家里有口大米缸,今天做饭的时候,才发现,已经见底了。
“你个瘟人!顿顿吃这么多,家都被你败了!”黄氏扯着嗓子骂马氏。
一想到现在一两银子一斗米,黄氏就心疼的不行。以前马氏一顿能吃两海碗米饭,现在只吃一碗不到。黄氏都嫌她吃的多。
“娘,三哥家里不是有粮嘛,去他家拿点?”马氏说道。
黄氏早有了这个心思,却被罗老爷子骂了下来:“老三好心好意来提醒你的时候,你不听,出事了再去找他,你真好意思!”
“你别买米了,买些面粉,和着些粗粮吃着就是了。又不是什么大富人家,别老想着吃精粮!”
罗老爷子说的轻松。吃惯了好东西。那粗粮吃着就喇嗓子。
要不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啊。
晚饭的时候,罗老爷子只吃了半个饼子,就说吃饱了。春雷也没了往日的胃口。马氏吃的倒是香的很,她可没有不能吃的东西。
————
“娘。你怎么来了?”许久没见到黄氏,这一开门就见到,朱氏也不知这心里是惊是喜。
“我来看看你们。”黄氏笑着说道。
黄氏抬脚便在院子里走了起来,边走还边说:“你倒是把家拾掇的不错。”
朱氏跟在后边,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过了好一会儿,黄氏才清了清嗓子说道:“其实我来呢,是来借粮的。”
“可不是不还啊,等粮价降了,立马还。”黄氏说道。
原来是为这个来的。朱氏心里总算是有了底。
“行,没问题。要借多少?”
“恩,也不多借你的,五十斗先……”黄氏说道。
……朱氏也不多说,五十斗就五十斗吧。好在罗平买的多,就是怕亲戚朋友有个不趁手的能帮衬着些。
“米也沉着哩,您先回吧。回头我让罗平给你送过去。”朱氏说道。
黄氏不乐意了,米沉,你让我儿子搬啊,那下人是干嘛的?
“那个人,就那个。”黄氏指着魏嫂,“你给我搬回去。”
罗家把粮食都是放在地窖里的,那地窖干燥坚固,冬天里也放收上来的白菜什么的。
朱氏找了辆小推车,让魏嫂子把米袋子装在上边推到旧宅去了。
“娘,粮食你省着点吃,我们也不多了。”朱氏说道,她只是想提醒一下黄氏节省着点。[汶Zei8。电子书小说网//。 ]
“吃你些粮食,你就跳脚成这样了?!”黄氏怒道。她有种被朱氏施舍的感觉。
朱氏慌忙解释:“没有的事,我就是想说灾年里谁都不容易……”
“你别说了!哎呦……”黄氏又觉得心疼了起来,“你就气我吧,我把罗平养那么大,就是娶了个媳妇来气我的。”
朱氏也来气了,自己本来是好意,这胡搅蛮缠的算是什么事。
便也不理黄氏,吩咐魏嫂道:“魏嫂,送娘回去吧。”
只听到后边一声闷响。
黄氏竟直直的倒了下去。
————
灾情越来越严重。
就在百姓们以为就这样完了的时候,雨来了。
大雨。
连着七天的大雨。
百姓由绝望变欣喜再变成了绝望。
白水荡的船也不出海了,虽然没有风,可大雨也影响视线呢。
地势低的地方已经淹成了一片,罗平出门都得在门口垫上几块石头。
又下了几天的雨,雨势渐渐小了。
街上出现了外地来的流民。多是家里的房子被水淹了或是冲垮了。
县里开了施粥棚,是县里的乡绅富豪们出的钱。付先期算是个公正廉明的官,没有用发霉的陈米也不至于是稀稀拉拉的米汤。
付先期还命人搭了些棚子让灾民住下。
下面的人忙得焦头烂额,朝堂上的人也是争论的不可开交。
国库空虚,赈灾的钱拿不出来啊。
第一百一十二章
谁也不能想到看上去威风八面,见人损人的黄氏是只纸老虎。
“这病不好说,能不能痊愈也不好说。”大夫捋着胡须说道。
“……那您诊断出什么来了?”朱氏问道。请来的大夫是白水荡最好的,诊金高,医术也高,就是和他说话费力了点。
大夫说道:“这心疼的时候多半是心绪波动过大,思虑过重。以后要是不想再心痛致昏迷,就得心静。”
说的简单,朱氏看了眼躺在床上,面容比其他时候都安详的黄氏,心里想自己这个婆婆怕也只有睡过去的时候心是静的了吧。
“那烦您开些药方。”朱氏说道。
大夫有些年纪了,最看不得不孝的人家。黄氏是气急才昏迷的,大夫就不由得想到眼前这个貌似温良的妇人其实是个恶媳妇。
现在看上去又有些不像。
“药不能用猛,我给你两个偏方,很是有效。”老大夫说道。
朱氏忙让妮子取来笔墨纸砚,让大夫写了下来。
栀子、桃仁各半两,炼蜜一两。将二药研末,加蜜调成糊状。把糊状药摊敷在心前区,纱布敷盖,第一个月每3日换药1次,以后每七天换药1次,六次算是一个流程。
' 第二个法子是:七成熟的青柿子一斤,蜂蜜两斤;将柿子洗净去柿蒂,切碎捣烂,用消毒砂布绞汁,再将汁放人砂锅内,先用大火后改小火煎至浓稠时,加蜂蜜,再熬至粘稠,停火,冷却。装在罐子里封起来,可以吃好久。开水冲饮,每次1汤匙。一天三次。
老大夫德高望重,可没有开价高却没什么大用的药。栀子,桃仁,柿子都是农家常见的,只那蜂蜜要去买,其他的不用花多少钱。
“最重要的就是让病人心绪宁静!”老大夫又强调了几遍。
朱氏忙应是,让妮子送了老大夫出门。
黄氏晕着,朱氏没敢送她回去。只把她搬到了床上歇着,然后让魏嫂送了粮食回罗家。没敢说黄氏被气晕倒了,只说黄氏可能要在这儿住上几天。
“给我口水喝……”黄氏醒了来,蹙着眉说道。
朱氏早倒好了茶水。现在也已经凉了,忙递到黄氏嘴边,黄氏“咕咚咕咚”的喝了一大口。
“平儿没回来过?”黄氏问道。
“没,他得到晚上点呢。”朱氏答道。
黄氏觉得自己醒的早了点,不然非叫平儿看看他那媳妇是怎么把他老娘生生气晕了的。
“济世堂的骆大夫来给您瞧过了。不是什么大病,只是您哪,以后不能太过生气。”朱氏说道。
黄氏冷哼一声:“你们都省心点,我用的着生气?!”
“快扶我起来!”黄氏说道,这席子下面居然还铺了棉垫。真真是浪费!
“败家!”黄氏嘴里小声嘀咕了一句。
下了床,穿上补了又补的褐色布鞋。
朱氏看的都有些难受,这婆婆什么时候这么节俭起来了?
银钱是万万不敢多给的,黄氏铁定又会藏起来,然后被罗二姐给骗了去。
只能给黄氏多买些实物了。
要说对黄氏的感受,刚和罗平成亲几年,朱氏心里恨过。现在和黄氏分开过日子久了,恨意也不强烈了。
黄氏的年纪比罗老爷子还要大上个五岁,已经是六十多了。都说七十古来稀,再加上黄氏这暴脾气,摊上了这么个病。说句不好听的,能活多久还不一定呢。对待老人,人总是会宽容些的。
“粮食呢?”黄氏可没忘了自己来的目的。
朱氏回道:“哦,我让魏嫂先给您送回去了。”
“这就好,我也回了,你…多照顾着平儿,前些天我看他,咋瘦了这么多。多整些好菜,男人在外头奔波,肚子里可不能没了油水!”黄氏语气不善的说道。朱氏可是越发的显嫩了,一看就是过的好日子,黄氏心里不平衡,老觉得罗平的苦才给朱氏带来了好日子。
现在可不敢再和黄氏呛声,万一再气病了,自己这恶媳妇的帽子是带定了。也没什么脸在面对罗平了。
“媳妇知道了。”朱氏说着把老大夫写的药方子给了黄氏,“大夫开了方子,您照着吃。”
“恩。”黄氏应了一声,真是不孝,应该把药都买了送到她家去才对。这话是不好说的,黄氏只是面上冷淡罢了。
送走了黄氏,朱氏累的不行。不止是身体累,更是心上累。
朱氏最近总嫌自己胖了好多,罗平觉得还好,以前总是干干瘦瘦的,现在丰腴了些,反而好看。
唉,婆婆再来个几次,自己肯定就能瘦下来了。
丫头带着罗娇去了???
后边的泥地里已经没有了白鹤的影子。许是被抓光了,也可能是白鹤知道这儿已经不是它们的乐土,再也不飞来了。
慈安小丫头八岁了,也能跟着接待些香客。
慈心很少出现,丫头偶尔几次看到她,总是有些疑惑,人怎么能那么多年都没有变化。
“师父说,等我十岁了,就把我放出庵去。”慈安跪在蒲团上,敲着木鱼,嘴里却没有念佛经。
平常的日子里,庵堂里不会有太多的香客。
“呐,你们说,我出去了做些什么好?”慈安问道。
丫头和罗娇随便往蒲团上一坐,玩打手心的游戏呢。
要是朱氏在不免要说她们对佛祖不敬。
丫头觉得,她经常见到佛祖,也常和佛祖说话,该是熟悉了,哪还有敬不敬的。
“你会做什么呀?”丫头反应慢,被娇娇把手都打红了,唔,赶紧的,转移话题。
慈安想了会儿:“恩,会做包子,会扫地,挑水,还有就是念佛经了。”
“你可以去当个粗使丫鬟。”丫头说道,“你师父为啥要让你走啊?”
慈安瘪着嘴:“师父说,我不是自愿放弃世间红尘的,佛祖不收我。可我才不想入什么红尘呢。”
“你说,我天天给佛祖的金身擦灰洒水,他怎么就不收我呢?”慈安说道。
过了会儿,慈安又问道:“现在世道不好,要是我被拐子卖了怎么办?”
“你可以来我家。”娇娇说道,慈安做的豆沙包深得她师父的真传,好吃的很。要是慈安能来,那每天都能吃到香糯可口的豆沙包了。娇娇美美的想到。
三个小女孩的打闹说笑当然当不得真。
慈安只是把她师父的话听了个大概。
——————
赈灾粮到底是发下来了。
抄了几家,银钱就够了。
听到这些个消息,有人坐不住了,去见了太后。
太后没说什么,只说道:“皇帝想做什么,哀家都支持他。”这是传出来的消息。
“也不能把人看的太紧了,兔子也会急呢。”
“那几家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人家,平了些皇帝的怒气也是好的。你们也不看看,都做了些什么!真把自己当主子了?!”太后抱着白色的猫儿,手一下一下的抚着。
张首辅弯着腰站着:“可,什么都不做会不会寒了人心?”
“人心?人心啊是最便宜的了。”太后眯着眼,和怀里猫儿一个模样,“别轻举妄动,该干什么就干什么。”
张首辅知道了太后的心思,便准备退下了。
“对了,瑞青也大了,女儿留在家,留的时间久了便成了仇家。”
————
一个十岁,一个十一岁。
白水荡的人都是游泳的好手,就是五岁的小孩子都会凫水。
去通知那两个孩子的家里,家人根本不信,以为开玩笑呢。“可别开这种玩笑,大勇可是能在水下憋好久哩。”
看到已经被海水泡的发白的尸体,也不由得家里人不信了。
同村的几个孩子说了,那天下午,大勇和杆子说天太热去海里泡会。还喊了他们的。
去了差不多有七八个小孩。玩够了,便都回家了,只剩下了大勇和杆子。
“唉,都是命哪。”村里的老人叹道。
不过,过了没几天,另一个版本,在村里流传了开。
说是有孩子看到了海滩边上有许多条黑色的海蛇,看着害怕,想喊海里的大勇和杆子一块儿回去,可俩人像没听到一样,直直的往海里走。
那孩子害怕,回了家便发了高烧,嘴里还一直说着胡话。
嗬!原来是被蛇仙上了身!
村里人都惶惶不可终日,大家伙出钱把陆大师请了来,让他把蛇仙请走,这才安了心。
发高烧的孩子叫锤子。
没过几天,锤子也不见了踪影。
陆大师说,蛇仙还缺一个人伺候,才把锤子也带了走。之后便不会再来了。
每户人家并不只一个独苗苗,兄弟姐妹多着呢。而且天灾*的夭折的孩子也多。就是死去孩子们的父母也只是悲痛了几天,便重新收拾了心情,日子,还得过下去啊。
“你看到了些什么?”张希夷耐心的问着目光有些呆滞的锤子。
锤子的身体已经好了,人却不说话。
锤子摇头。
“算了。”张希夷叹了口气,为难个孩子也不好,“你就在这儿住下,短时间内就不能回家了。”
锤子点头。要是还在家里,说不定他也得和大勇杆子一样。
第一百一十三章
槐花黄。桂香飘。断肠始娇。白苹开。金钱夜落。丁香紫。
天公不作美,大旱加大涝,桂树却依旧飘香。
伴着桂花香,罗平带着朱氏还有两个女儿去了平城。这是之前就答应丫头的,算是给丫头过个生辰。
叫了辆马车。朱氏和两个女儿坐在马车里边,罗平在外边和马夫坐在一起。
马夫给罗平递了顶草帽:“带上,太阳辣着呢。”
罗平道了声谢,接过了草帽。
路上没什么人,只看见路旁一片片树林往后倒去。
“去平城玩?”马夫拿着马鞭,只有当马儿有些懈怠的时候,才会挥下鞭子。
“对,好久没去了,带着家里人一起去逛逛。”罗平答道。
“平城可是个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