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弃妇再嫁-第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他人只顾着调解争产,却忘记通奸本身就是一项大罪。

    张傻六人进了衙门,别的不说,先杖一百棍,这么大年纪能不能活下来还是两说,就算活下来了,也得进牢房里住上一年半载,哪里有精力来抢夺小豆子的家业?哪怕他以后平安出狱,这段时间也足够小豆子重新安排家业不给他染指之机了。

    张硕手段利落,而且理由充足,张里长和族老、以及村中男女老幼都无二话,几个粗壮妇人摩拳擦掌地将那赵氏拽了过来,捆得结结实实,扔到牛车上。

    张傻六和赵氏儿女众多,遭此处置虽然一开始措手不及,但反应过来后立即上前,企图抢回父母,可惜大青山村的村民,尤其是老张家,无论自己族内是否闹得脸红脖子粗老死不相往来,遇到这种事却是一致对外,把他们都捆了,堵住了嘴。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张傻六一干人等都傻了,登时满脸惊慌。

    正闹得沸沸扬扬,豆腐张的老娘走过来,不知道跟小豆子说了什么,小豆子走上前向众人行了一礼,道:“他虽然对我老母不仁,对我不慈,但他终究是我父亲,赐了我一身骨血,以及祖宗传下来的姓氏,因此我不能对他不孝,眼睁睁看着他入狱受刑。”

    张硕看向他,道:“小豆子,你可知道你在说说什么?”

    “知道,就是因为清楚,所以才不想让老娘难做,也不想让妻儿随着我背负骂名。”

    “既然如此,你想做什么?”张硕其实没有非把张傻六和赵氏送衙门不可的心思,方才如此作为就是想争取一个讨价还价的余地,故而给小豆子说话的机会。人都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要真是把张傻六和赵氏逼到了绝路,他们那些儿女没办法和全村全族抗衡,但一大群人算计小豆子一家老小却是很容易,看得出来那些人随了张傻六,可都不是善茬。

    小豆子说道:“我想请二位里长和各位族老做主,判我老母与他和离。”

    和离!

    听到这句话,众人都惊住了,不觉看向豆腐张的老娘,只见他老娘苍老的古铜色脸膛上满是坚定,道:“没错,就是和离,这是我的主意。”

    说话间,她缓步上前,没有指责张傻六和赵氏,连看都没有看他们一眼,而是望着里长和各位族老,缓缓地道:“自从他抛弃妻子,与人私奔,我就死心了,只是见不到他的人,没法子和离或是义绝。张家待我极好,我心里感激,心甘情愿守着儿子过一辈子。我到这把年纪,儿子儿媳孝顺,两个孙子健壮,原想着就这么过到老死,千不该万不该,他不该回来夺我儿子好不容易才挣下来的家业!我要与他和离!而且,恳请两位里长和族老做主将我儿过继到早逝的大伯名下,和他再无父子瓜葛,横竖他有一群儿女养老送终,不缺我儿。”

    她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她自请和离,和张傻六没有任何瓜葛了,但是小豆子却不能和他断绝父子情分,一旦提出就是不孝,可是她又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以后再来争夺小豆子的家业,正焦急间,她突然想起早逝未娶的大伯,便有了这个主意。过继,一向都是族里做主。

    如果张硕不把张傻六和赵氏送官,她就要对里长和族老提出此事,只不过自己先前关心则乱,脑海里一片混沌,待冷静下来想到主意时已在张硕动作之后,所以来晚了一步。

    这样也好,更显出小豆子的孝顺,日后没人能说他们母子的不是。

    “呜呜……”破布堵住了嘴,张傻六想痛骂豆腐张母子也出不了声,只能在牛车上不住挣扎,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依旧满脸凶狠。

    老族长和族老等人商量后,同意了。虽然他们非常厌恶张傻六的为人,也知他做事不地道,但是眼睁睁地看着这么大年纪的他入狱受刑,很可能会一命呜呼,他们也有些不忍心,仁厚如他们,没心狠到那种程度。

    最后,老族长亲自写了和离书,将豆腐张过继给他伯父,命人强制张傻六按下指印,然后交给张硕去衙门落实和离、过继之事并更改户籍等。

    同时,族里经过商讨,又对张傻六和赵氏母子等人做出最后的决定:“不管张傻六和赵氏生下多少奸生子女,都不是我老张家的人,张氏一族没有他们的名字,以前没有,现在没有,以后也没有,不允许他们落户和居住在大青山村,不许他们入我张氏一族。至于张傻六,为夫不仁,为父不慈,通奸、私奔,无恶不作,自今日起,逐出宗族!”

    逐出宗族,是宗族之中最严厉的惩罚,死后也是孤魂野鬼,不得葬入祖坟。族中不忍心药了张傻六的性命,不代表会容忍他继续留在族中。

    秀姑在家中正欲做饭时,翠姑打发狗蛋过来说他们家已做了饭,请排解纠纷的里长和族老们用饭,叫她不用老张和张硕的饭了。又因秀姑大腹便便,身怀双胎,翠姑也不敢叫她到自己家吃饭,怕人多冲撞了。

    “狗蛋,你那些爷爷大伯都去你们家了吗?”秀姑抓了一把果子给他,如果去了,那么事情就应该解决了。她身子重,没办法去看事情的发展过程。

    狗蛋笑着道谢,然后认认真真地道:“大伯伯好厉害,已经把坏人赶出去啦,奶奶和娘可高兴了。”他面目渐渐长开,奇迹的是不似幼时那般黝黑丑陋了,虽然依旧称不上俊美,但眉眼口鼻越长越端正,微微有一点点嘴歪眉斜的痕迹,不仔细看的话却看不出来。

    秀姑摸了摸他的头,又拿出家里留着自己吃的一块羊肉叫他带回去给众人添菜。

    午后老张和张硕回来,秀姑方知详细,暗赞张硕的手段,以及豆腐张母子的决断,这样也好,以后无论张傻六怎么做都名不正言不顺。

    原以为事情就这么结束了,谁知他们村里饶了张傻六,赵氏的丈夫却不肯。

第113章 :() 
张傻六和赵氏身死这件消息传到大青山村时,已经是半个月后了。

    彼时天寒地冻,各自都在家里猫冬。

    秀姑家如往常一样,暖融融的堂屋里聚集了不少村中妇孺,聊天说地。

    张硕得信后前去料理,其他人七嘴八舌地说给秀姑听。

    原来赵氏的丈夫是山后略偏东的刘家村村民刘二,比张傻六小几岁,原本是个龙精虎猛的汉子,因前几年总是天灾**,他就不大好了,一直病骨支离。虽然如此,刘二仍旧活得好好的,赵氏私奔后二年多就另外娶妻生子了,并把赵氏私奔前给他生的儿子刘皓过继给了在外面谋事无儿无女的大哥刘大元,随刘大元搬去府城了,眼不见为净。

    刘二本以为赵氏二十多年没有讯息,怕是死在外面了,或者一辈子不敢回来,哪知近来听回刘家村走娘家的大青山村妇人说张傻六和赵氏回来了,因和儿子豆腐张争产,已被张家逐出宗族,现在无家可归,不知流落何方。

    刘二记记恨前妻多年,闻此讯息,立刻呼儿喝友,又找族里兄弟孙侄,一面去各个村里打探,怕张傻六一干人在别村落脚,一面沿着大青山村通往县城的路搜寻,十来日后果然找到了正在县城外破草棚子里落脚的张傻六。趁着张傻六那些儿子儿媳去城里找活儿干,身边只有女儿和孙子,刘二执着手臂粗的木棍把张傻六和赵氏打成了烂羊头。

    其时寒冷,兼无医无药,又缺衣食,张傻六和赵氏没两天就咽气了。

    衙门听到报官来查,唤了刘二审讯,闻得他不过是惩处多年前私奔的奸夫□□,且当时并未将之打死,略说了几句,就无罪开释,不了了之。

    最后,反倒是豆腐张给傻六收尸。

    “该!既然私奔了就不该回来,回来了就得接受应有的惩罚。真以为过了二十几年大伙儿就会淡忘这件事?就算大家忘记了,人家刘二也不会忘记这份羞辱!想当年,刘二多能干的一个汉子,家里有房子有地,常年在外的大哥哪一年不寄十几二十两银子回来给老娘兄弟?刘二可是把银子从老娘手里讨回来交给老婆收着的。也就赵氏那个东西不惜福,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调三窝四,果然跟豆腐张他爹是一个德行,私奔前把家里的财产卷包带走了。”事情时隔二十几年翻出来,经常东游西荡说长道短的米氏早早把前尘往事打听到了。

    众人忍不住失笑,张三婶道:“你既知这个道理,怎么不管管你那妹子?赵□□子可是个老实人,偏她非得弄得自己身败名裂,叫人笑破肚皮。”

    她说的是米小蕙,米氏眼皮一翻,哼了一声道:“三婶子,骂人不揭短啊!小蕙做了啥事儿那是她自己作的,我又没撺掇她去和姜明星同住!亲姊妹尚且管不了彼此,何况我们是堂姐妹?何况她只比我小几天。再说了,但凡赵□□子硬气点,哪能到这样的地步?他自己愿意忍气吞声,怨得谁来?倒是你三婶子,你家红花好不容易怀上,什么时候生?”

    那年红花成婚三年后头胎生了一个女婴被婆母溺死,后来接连生了三个都是闺女,虽未溺死,但是却被红花的婆婆送给人了,一个都没留下,怕浪费粮食。今年红花这一胎是第五胎,肚子尖尖的,又极为嗜酸,请了几个稳婆来看,都说是儿子。

    张三婶笑道:“今年年底或者过年生,跟阿硕媳妇的日子差不多。”

    米氏看了秀姑的肚子一眼,一边剥手里的五香花生把花生米放在嘴里嚼,一边道:“秀姑怀的是双胎,凡是怀双胎的历来生得早些,恐怕红花要比秀姑晚生。”

    张三婶羡慕地道:“阿硕媳妇已经有了两个儿子,这一胎甭管是男是女,都是福气,哪像我那可怜的红花,连生四胎都是赔钱货!我那亲家待她越发不好了,我带阿拓阿磊去他们家理论,他们家上下阴阳怪气,只怨红花肚皮不争气。要不是这几年我们家日子过得差了,他们哪敢这样放肆?前些年可是狗颠儿似的来奉承。”

    众人听了这番话,暗地里翻了翻白眼,心想谁不知你们家发的那笔财是坑了江玉堂夫妇,享了那么些时候的福,还好意思当着大家的面儿拿出来说,幸亏丽娘今日因小宝着凉没过来,不然听了这番话,不得笑死。

    秀姑正在纳鞋底的锥子往头皮上蹭了蹭,闻言笑了笑,并不接口。

    山村之中思想兼生活艰难所致,大多数人家都重男轻女,生了女儿或是溺死,或是送人,要么就当牛马使唤,待到男多女少娶不上媳妇了却不思己过,只怨女方挑三拣四嫌自己家贫是看不起自己。幸亏他们家日子过得好,老张和张硕都不在意这一胎是男是女,小野猪天天弟弟妹妹地乱叫。这些话却不能在张三婶跟前说,以免她说自己炫耀。

    张三婶家这几年日子越来越不好过,终于收敛了因突发横财而产生的一股傲气。只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好吃懒做几年朝夕之间难改,张拓张磊兄弟二人直到今年才改掉恶习,虽然仍不如发财之前,但到底走上正路知道正干了,老张方伸了一把手,加上家里有两个长工辞工了,便雇了他们兄弟在前头帮忙收猪杀猪,每月一吊钱。

    其他人得知,都感念张硕的仁义,毕竟他不像一些人,譬如周举人,总是对得罪过自己的人赶尽杀绝,殊不知对方也没到罪该万死的地步。

    所以张三婶今日过来取暖凑热闹时没有空着手,端了一大碗酸豆角给秀姑下饭。

    众人谁没做过丢脸的事儿?暗地里笑过一番就过去了,屋内复又热闹起来,你一言我一语,满脸笑容,言语间多赞夏秋两季收成好。

    正说着,明月忽然打发两个婆子来下帖子,问秀姑明日是否有空,携子来拜。

    县令夫人给阿硕媳妇下帖子?众人都呆住了,走也不是,留也不是,只能呆呆地看着秀姑放下鞋底,神色自若地招呼婆子入座喝茶,看过帖子后又亲笔回了帖子。

    婆子笑说:“哥儿成天惦记着张哥儿说的大马骡子弹弓套兔子,总不肯好好吃饭,太太念着娘子不便出行,所以就想带哥儿过来探望娘子。”解释完下帖子的缘由后并未在张家逗留,拿到帖子后很快就告辞了,秀姑送她们出门回来,屋内众人连声询问。

    秀姑轻描淡写地道:“县令夫人原是昔年故人,好些年不见了,县太爷到任后才知道她已嫁人生子,两个孩子玩得好,于是便有些来往。”

    众人愈加敬畏,那可是县太爷家啊!

    以前张硕和林主簿交好,已经让他们觉得很了不起了,没想到有朝一日还能和县太爷结交,县太爷家的婆子对秀姑客客气气的,跟对主子似的。

    次日果然看到张家门口来了一队马车,许多丫鬟仆妇簇拥着一位遍身绫罗插金带银的贵妇人被秀姑迎接进家门。同时,张家请了村里几个干净利索的妇人来家里帮忙做饭,又见小野猪带了一个粉妆玉琢的小哥儿出来在村里玩耍。小哥儿身后跟着的几个小厮分发了许多精致糕点与村中年岁差不多大且和小野猪一起玩耍的小孩,十分热闹。

    张里长之妻田氏并族中老人之妻昨天就听说了,早早穿戴好,前来拜见县令夫人。

    明月本是丫鬟出身,极懂进退,做了县令夫人后,既不以官夫人的身份为傲,也不以出身而感到自卑,闻得村中族老之妻和另一位里长的妻子过来,倒也见了她们,只是自己在张家作客,便不曾留她们一起用饭,客客气气地命婆子送她们离开。

    即使如此,也够大青山村的男女老少风光好一阵子了。

    秀姑最高兴的是马家稳定下来后,马县令延请了一位秀才先生做西席,给马清启蒙。明月记得秀姑说耿李书院只收七八岁的学生,小野猪年纪小不得而入,便同秀姑商议,让小野猪和马清一同上学,早上到自己家,晚上回村,五日一休,或逢大雨雪休。

    谁知马清在张家跟江小宝一见如故,舍不得分开,明月品度丽娘举止,只觉不俗,心知另有一段故事,便问丽娘的意见,是否同意让江小宝和小野猪一同读书。

    丽娘和江玉堂喜出望外,自是求之不得。

    张硕和江玉堂各自封了八两贽见礼,亲自带了大名张开疆的小野猪和尚未取大名的江小宝去先生家拜见,又去谢过马县令,然后每日接送哥儿俩和马清一起读书。入冬后,江家暖棚里的新鲜菜蔬下来,每每都将头一茬尖儿摘了送给马家和张家。

    小野猪每日在跟前凑趣时不觉得,小野猪早出晚归后,秀姑顿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张硕反倒觉得好,秀姑怀着两个孩子已是十分辛苦,何况再时时照顾小野猪?愈加辛苦了。如今小野猪在城里上学,壮壮惦记着弟弟,兄弟两个午时经常回铺子里陪着父亲一块吃饭,亲密得不得了。小野猪有时候带马清和江小宝去自己家铺子里吃,有时候哥儿三个在马家吃饭,连带送他回县衙的壮壮拜见了马县令和明月几次,其才貌双全,深得马县令赏识。

    两个儿子前程光明,家里的生意越来越好,张硕每日精神抖擞,有着使不完的力气。

    十月的屠宰生意其实平常,不如农忙之时,然而进了十一月,立时便好了起来,越近年节,生意越好,老张和张硕父子二人都十分忙碌。

    原本白墨死后,耿李书院管事换人,书院里的肉就不是他们家宰杀的了,收入损失泰半,旁人觉得可惜,张硕倒是没有什么心不平气不和,他结拜兄弟当差时不也撇开别人特地照应他的生意吗?新管事用自己人亦在情理之中。

    只是马县令上任,常和他家来往,两家的孩子一处读书,可见亲密。耿李书院的管事得知后,心想耿李书院虽然天下皆知,毕竟建在县太爷麾下,立刻毕恭毕敬地上了张家的门,只说先前屠宰的手艺不好,又夸赞张硕的手艺独一无二,最后请张硕重新接手。

    张硕未计前嫌,没有推辞。

    除此之外,他们家的屠宰生意就没有继续扩张,仍呈守成之势,日子过得不显山不露水,也不曾仗势欺人,名声越发好了。

    秀姑腊月初八平安生下一对儿子,吃喜面时许多人前来道贺,席开数十桌。

    宴后送走诸客,张硕正看着人收拾东西,张三婶突然去而复返,抱着一个半新不旧的大红碎花襁褓,里头裹着一个瘦瘦小小的女婴,说是红花今天午后才生下来的。见又是一个闺女,她婆母不愿意养活,红花怕婆母又将其溺死,思来想去,觉得秀姑接连生下三个儿子唯独没有女儿,在周家夭折了的孩子也都是男婴,所以想把女儿送给秀姑养活。

    张家日子红红火火,附近几个村子无人不知,做他家的女儿必定享福,红花的婆母听了十分称愿,亲自把孩子送到张三婶家,请张三婶送来,争取说动张家收养此女。

第114章 :() 
张家大院内尚有许多村里的壮丁妇人正帮忙刷锅洗碗收拾桌椅,听了张三婶在张硕跟前说的话,无不吃惊,有些妇人险些失手把手里正在清洗的碗碟摔落地上。

    邻里乡亲的,谁家做什么事都瞒不住人,何况是家里突然多了一个孩子这种大事,虽然大伙儿会在背后议论几句,但大多数人淳朴厚道,无论何时都选择不在孩子跟前提起收养二字。因此,张三婶不觉得有什么见不得人,说明自己的来意后,满脸期盼地望着张硕。

    屋檐下正跟族老说话的老张也听到了,眉头一皱,心有不悦。

    张硕和老张不愧是父子,皱眉不悦的模样极其相似,顾及院中未走的族老和三堂叔,他婉转地道:“三婶子,你把孩子抱回去吧,大冷的天别冻出个好歹。”

    言下之意十分明白,众人都清楚他是干脆利落地拒绝,心想也是,张硕又不是无儿无女的人,他自个儿虽无嫡亲兄弟,膝下却有四个儿子,长子次子不用说了,个个出挑,两个刚出生的小孩子模样清清秀秀,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赫然是两个小壮壮,将来又是两个俊小子。何况秀姑年纪不大,保养得好,生下双胎没伤元气,以后不是不能继续生,收养个病歪歪的女婴有什么好处?又不是穷得娶不起儿媳妇的人家,早早养个童养媳。

    “阿硕,你这么心疼孩子,怕她冻着,可见和孩子有父女缘分。你看看,你看看,这孩子长得多好,将来必定是你和你媳妇贴心的小棉袄。”张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