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欧斯曼记事-第1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幵始。

罗斯巴赫是为数极少的腓特烈取守势的战役之一。战场在萨尔河(Saar)北面,普军防线成南北走向,面向西方。联军上午上午11点走出营帐,列3路纵队向东行进,意图是插入普军阵地和萨尔河之间。因为普军人数占绝对劣势,联军统帅部判断腓特烈有可能后撤避免会战,下午腓特烈判明法军进攻方向之后,才命令军队收拾营帐准备迎战,而法军正好以为普军幵始撤退,加紧以纵队前进接敌。

实际上,腓特烈计划以阵线右翼(北端)前面的一列小山丘为掩蔽,悄悄集中兵力于右翼,把左翼回缩,将法军引诱到普鲁士阵地南端和萨尔河之间的陷阱,加以歼灭。法军还蒙在鼓里,三路行军纵队还没有等到展幵,就遭到普鲁士前锋塞德利茨4千骑兵的迎头痛击,先锋被击溃。但是塞德利茨初战告捷并不穷追,收拢部队,因为法军毕竟势大,一旦把敌人挤压得太紧,反而容易形成僵持。真正的打击来自普鲁士步兵主力,他们已经完成了旋转运动,把向西的正面改为向南,在高地上18门重炮扫射的掩护下,腓特烈的弟弟,普鲁士亨利亲王率领7个步兵营杀进乱

成一团的法军,而经过休整的塞德利茨骑兵同时迂回到法军背后,把战斗变成一场屠杀。

激战中,德国北方骑兵用方言喊出的呼号“Gah To” ,竟然被法军错听成法语“蛋糕”的谐音,官兵更加摸不着头脑。罗斯巴赫战役下午3点半才幵火,但是一个半小时之内,法军已经溃不成军,死伤3千人,被俘5千人。而普鲁士的损失,仅仅是165人阵亡,376人受伤。但是塞德利茨中将也在受伤之列,回国修养,没有能参加下一场洛伊滕会战。

罗斯巴赫战役是一场一边倒的胜利,经此一战,路易十四朝和路易十五朝早期法军勇敢善战的形像被毁坏殆尽,路易十五竟然还在战后授予苏贝斯元帅军衔,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当年杜伦尼和孔代屡次入侵德意志,予取予求的时代,给德意志诸邦留下痛苦的记忆,而这次胜利大大振奋了德国人的民族精神。而且罗斯巴赫战役是腓特烈斜线阵势完美的表演之一,今天被美国西点军校选作那个时代的经典战役,以大模型重现在它的军事博物馆陈列中。

NO。6 热气球

 1783年11月21日蒙特尔菲埃兄弟请两个法国青年(Pilatre de Rozier 和Marquisd‘ Arlandes)乘坐他们制作的热气球,在巴黎市区起飞,飞行25分钟11公里,并安全降落在巴黎市郊。从此开创了人类升空的历史。法国国王,王后,宫廷大臣及数十万人现场观看了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壮观场面。

在这之后十天法国人又驾驶氢气球飞上了天而飞机的飞行成功则在这之后120年。

在飞机诞生前的一百多年中,气球飞行为人类的探险,科研,了解大自然立下了汗马功劳。比如:人们用气球探测了温度的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随高度的升高空气密度而降低,气压减小。很多人用生命证实了人的耐氧高度,知道了空中的风速,风向,湿度的变化规律等等。在飞机诞生前的一百多年中,气球飞行为人类的探险,科研,了解大自然立下了汗马功劳。比如:人们用气球探测了温度的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随高度的升高空气密度而降低,气压减小。很多人用生命证实了人的耐氧高度,知道了空中的风速,风向,湿度的变化规律等等

20世纪60年代热效高的丙烷燃烧器和高强度轻体织物(尼龙)的诞生,使热气球的生产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人们称它为: 现代热气球。现代热气球的出现,为热气球飞行的普及和应用提供了方便。热气球很快成为美,欧的一项新颖的航空体育。美国还专门成立了热气球研究机构。因此不同规模的比赛才得以举行。第一届世界锦标赛也于1973年在美国举办。

NO。7 游击战

 游击战是非正规作战。以袭击为主要手段,具有高度的流动性、灵活性、主动性、进攻性和速决性,并能广泛动员群众投入战争。

游击战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512年的吴楚之战中,就有游击性质的作战行动。相传为黄帝风后撰写的《握奇经》认为:“游军之形,乍动乍静,避实击虚,视赢挠盛,结陈趋地,断绕四经。”对游击部队的作战行动,作了生动的描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中,游击战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红军根据敌强己弱的特点,依托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保存和发展了自己。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大规模、长时期地开展游击战,抗击了60%以上的侵华日军和95%以上的伪军。解放战争时期,游击战有力地配合了正规战。长期的革命战争,使中国人民创造了许多独具特色的游击战战法,如破袭战、地雷战、麻雀战、伏击战、地道战、围困战等。这些灵活机动的战法,显示了中国革命游击战争的丰富多彩。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发展了游击战的理论和原则,主要有:

1。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是游击战的基本原则;

2。以袭击为主的进攻,是游击战的基本作战形式;

3。革命根据地,是游击战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依托;

4。在一定条件下,游击战可以作为某个战略阶段的主要作战形式;

5。战略上的集中指挥与战役战斗上的分散指挥相结合,是游击战的指挥原则;

6。游击战要向正规战发展。

7。游击战因兵力少而突击力弱,很难独立地解决整个战争问题,只有积极创造条件,使游击队发展成正规军,使正规战与游击战紧密配合,才能加快战争胜利的进程。

游击战因兵力少而火力弱,很难独立地进行长时间作战,只有积极创造条件,以机动力、主动出击化整为零,消耗敌人战力、拖延敌人行动、误导敌人方向,形成敌人心理压力才可能致胜。

◆正面

是一种以弱胜强的战术,而且由于需要坚实的群众基础以及熟悉的地形,通常应用于反侵略一方是一种战争艺术。

◆反面

所谓的“融于群众”其实是利用平民当作挡箭牌。逼迫对手制造战争暴行。违反人道主义原则。采用游击战的方面通常会高压压迫所倚仗的群众。以达到完成战略目的意义。是“恐怖主义”的惯用手段。是一种持久战,大大增强了战争的残酷性。

以上资料是百度百科中关于游击战的说明。

下面,谈一谈个人对游击战的看法:

如果让我选择,如果敌人很温和,那么宁可投降也不要游击战。如果敌人足够残暴,那么坚定的游击战是绝对正确的。

实际上,滋生游击战的战争,大多具备如下三个特点:

1、国内强权,人民财产没有保护。

2、敌人残暴,多半是种族灭绝政策。

3、城市化程度很低,社会经济落后,农业经济为主体。

关于第一点:

游击战是一种不人道的战争,这显而易见,因为拿老百姓当挡箭牌。所以,当“私人财产不可侵犯”这一条写入宪法,那么游击战就成了笑话——哪个统帅敢玩这手,第二天就能收到国会的弹劾传票。二战时期,欧洲国家有打游击的,但一大部分在殖民地,本国的极少。在本国游击的,适应第二条。

关于第二点:

正因为第一点特性,所以,如果敌人足够残暴,失败的代价比游击战的代价更高,那么弱的一方通常被迫采取游击战策略。比如二战时的波兰。

关于第三点:

最终波兰游击队在德国人面前不堪一击,用古德里安将军的话说,讨厌但不致命。实际上,波兰或者说绝大多数欧洲国家,城市化程度非常高,因此,占领城市的占领了生存命脉。游击队在山野无法取得补给,吃饭都成问题。这和中国满地农民的状态截然不同。在中国,碰到一个村落就可以取得补给,但在欧洲,一座城市能养的士兵,远比一个农业地区养的多。

有很多朋友很迷信游击这个东西,而且很多网络作品中也将游击战的威力无限夸大。实际上,国外军事学家很早就详细的阐述了游击战适应的各种环境和特点。所以,即使是像亚历山大、汉尼拔这样擅长运动战的统帅,最终决战选择的依然是阵地战。这就是欧洲战争中阵地战如此盛行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象棋,将和帅是不能死的,那么,简单的理解游击战,你可以这样认为:游击战适应主帅不能阵亡的战役,而阵地战适应城市不能沦陷的战役。

图林西亚是欧洲背景,我在些图林西亚时,着重突出了几座城市。城邦文化,或者说现代的城市文明,都是以城市为核心的。

所以,两次索里兰战役里,维里奥虽然弱,但没有游击,因为离开城市,他将一无所有。今后的战争中,依然会有以弱对强的战例,但我依然不会写大规模的游击战。在欧洲背景下,以游击战征服一个国家是不可想象的,以游击战击败入侵也是幼稚可笑的。

P。1 读史

 读史

持着流云飞花的书卷,

感动千年英勇的叹惋。

劲弩强弓的可汗,

呵斥金戈铁马的长鞭。

大雕瞪视的中原,

浮华污腻青暗的湖面。

朝日夕辉的瞬间,

飘零碎玉飞琼的华年。

往昔千古的遗愿,

放眼空旷深沉的浩瀚。

埋骨忠魂的青山,

沐浴烈日凄美的哀怜。

先世无畏的征战,

撑起九州繁华的泰然。

轻触腰间的利剑,

依旧有血气凝重的震颤。

P。2 天使

 六翼的炽天使

霹雳、惊雷、飘飞四散的云;

有光,圣洁的,耀眼的,震撼的;

迷人的身型,完美无缺;

那是六翼的炽天使!

当我知道他,知道他手中的剑;

那是千万人的呼喊——自由、光明——他们说;

上帝,释放一个精灵,他降临了;

那是六翼的炽天使!

毁灭,无非是为了重生;

战斗,无非是为了和平;

雪花、落羽,哪一个是你的眼泪;

你是六翼的炽天使!

祈祷,为了你的胜利;

奋斗,为了你的理想;

利剑、翅膀,哪一个是你的理想;

你是六翼的炽天使!

N。1 奇遇

 (首先声明,我是男性,所以里面对女孩子的心理描写可能失真,如果有好的建议不妨提出来。另外最近正文还没有构思好,所以会写一些这种小的东西。希望大家喜欢。)

五年前的冬天,我乘坐从北京到长沙的火车回家过年。那个时候,我还是个女学生,学习不太用功,整天把自己打扮的像个公主,只梦想着有一天能够碰上心中的白马王子。

那天很冷,北方干燥的空气加上鹅毛般的雪片让我缩到了厚厚的羽绒服里面。但是我还是在里面穿了一条钩针的毛线长裙子,白色的,钩织着漂亮的图案。那是母亲在我18岁生日那天送给我的,我很喜欢。

火车是下午4:00的。在人流中推挤了十分钟之久,我终于挪上了车厢。我的座位是靠走廊的。我放好自己的行李,坐了下来。来往的人很多,我紧了紧抱着背包的手臂,担心有人在我心爱的SNOOPY上面改装一下。坐在我旁边的是个老头,昏沉沉的睡着了,前面有个中年人时不时探过头来瞧瞧这个老人,似乎是他的儿子。对面的人还没有来。我于是又开始幻想我的美梦,希望能是个潇洒的男孩子。

但是对面的位置一直空着,直到火车扬起了汽笛。我有些失望,拿出了准备好的漫画书。

空调开了,车厢里热了起来,有些闷。于是人的精神也就差了起来。在无聊的嚼了两个小时爱情故事之后,我也进入了梦乡。那是个美丽的梦,我和我的白马王子在童话的王国里幸福的生活。

大约晚上11:00的时候,火车停了下来,应该是到郑州了。我醒了过来,发现自己满头是汗。我对着反光的窗户理了理头发,然后把羽绒服除了下来,外面就穿着那件白色的长裙,这下看起来比刚才舒服多了。我满意的对着镜子里的自己顽皮的笑了笑,然后把目光放在了对面那空荡的座位上,会不会有人上来呢?我在想。

一个男孩子,高大,帅气,穿着深蓝色的甲克,底下是一条有些破旧的牛崽裤,就从车厢的那头走了过来。他一只手拎个黑色的背包,另一只手扶着座位的靠背,在寻找自己的座位。

我的心砰砰的跳,希望他就是对面的那个人。

也许是命运之神听见了我的呼喊,他真的就坐到了那里。我有些得意了,于是肆无忌惮的看着他。

他有着一种忧郁的气质,那个我喜欢,或者我根本就是喜欢英俊的男孩子,我在心里勾画我们之间能够发生的一切机缘,但是他就那么坐在那里,把包放在靠走廊的座位上,自己看着窗户外面。

过了一会,他似乎想起来什么,把背包放在膝盖上,打开来,里面是一只白毛的小狗。

“真可爱!”我终于找到了一个和他谈论的话题。

他微笑的看向我,抬起小狗的一只爪子向我打招呼。

“你拍两下手,然后在它眼前摊开,如果它喜欢你,就会自己跳到你的手上来。”

他淡淡的描述道,就像是对一种和他无关的东西进行的解说,但是嘴角一直是笑着的。

我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拍了两下掌,然后摊开在小狗面前。

它跳了起来,蹦到我的手上。我很高兴自己能够这么幸运的成功。

他有些惊讶。但是马上恢复了表情。

“它已经很久没有和陌生人亲近了。”

“哦?是吗?那我真是很幸运了呢。那前一个陌生人是谁呢?”

他静了一会,看着我,让我脸上有些发烧。

“是我。这是我女朋友的狗。她在郑州出了车祸,我去帮她整理遗物,看到它,就想带回家养着。”

我一时觉得自己做了一件非常错误的事情,我坐在那里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可以补偿我的过失。

他没有再说话,把脸别了过去,看着窗外闪过的灯光。

不久,他睡着了,也许是心里的痛苦让他太累了吧。他把头靠在窗户上,眼角依稀看的到泪水。

我抚摸着小狗柔顺的毛,心里忽然就有了冲动。我从包里拿出笔来,从笔记本上撕下一角纸,在上面写上我的手机号码和一段话,大概是说我想和他成为朋友。然后,我把那纸条用透明胶贴在了小狗的项圈内侧。

之后我和他没有再说话。他在武汉下车了。而我,还要再坐3个小时才能到家。

那年的春节过的很愉快,临回北京前,我还和几个多年没见的老同学聚了聚。火车上的那回事渐渐的被我淡忘了,不久,我就又回到了学校,过着我公主一样的生活。唯一的一次不愉快,是快毕业的时候,我的那件钩针长裙挂在外面晒的时候被人偷了,而且更让我难过的是,我忘记把口袋里的手机拿出来了。母亲知道这事以后为我专门定做了一套旗袍,白色亮丝缎子,很是漂亮。于是我慢慢的也把那件裙子的事情一并忘记了。

大学毕业以后我就直接参加了工作,然后经人介绍和一家中型公司的人事经理结了婚。他当然不如我梦中的王子那般完美,但是,的确是个温柔体贴的男人。我们一起幸福的生活,今年初,我生了一个儿子。

父母听说得了孙子,高兴的不得了,非要我带孩子回家看看,于是,今年的春节,我准备回家去过。

我一向坐下午4:00的那班车,主要是我懒得起早。这次有丈夫陪着,我倒是轻松,孩子也是他抱的,我只提着皮包就可以了。一家人挤上了火车,我们的座位是连着的,丈夫说要让孩子看风景,就坐到了窗户边,我挨他坐下了。

我的正对面是个女孩子,大约18、9岁光景,套着厚厚的羽绒服。她正在认真的看着一本漫画。我似乎看到了当年自己的影子,对她的感觉亲切起来。于是同她打招呼。女孩很热情,于是,我们聊了起来。

从谈话中,我发现她居然和我是同一所大学的,现在正在念大一。这让我们的距离更近了,我们聊的话题也多了起来。她旁边的位子上面的客人还没有来,于是我们就猜那是个什么样的人。对我们来说,也许只是无聊之极才想到的话题吧。过了一会,大概是聊的累了,她渐渐的变成了纯粹的听者。于是,我也索性不说了。火车的汽笛也在这个时候响了。

临开车的时候,我看到一个男子,大约和我相仿的年龄,出现在了车厢的对面。他向我们这边走了过来,一只手拎着一个黑色的学生才用的背包,另一只手提着一个黑色的皮箱。由于他穿的是笔挺的黑色西服,所以,他的那个背包显得格外的刺眼。我捅了捅丈夫,他看后笑了笑。

那人走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想大概他是那张空座位的主人了。他的胡子刮的很干净,一个非常讲究的人,穿着什么的都很得体。惟独别扭的是那个背包,很陈旧,上面还有白色的毛发。

他坐下了,帅气但是忧郁的眼神望着窗外。我突然想起了五年前的那个男孩,很像呢。

火车开动了,暖气也打开了。车厢里变的很闷,对面的女孩子把身上的羽绒服脱了下来,里面穿的是钩针的白色长裙。

我有些惊异了,但是没有好意思开口去问那裙子的来历。因为那裙子看样子比较新,而我穿的那件,这么多年,应该因为年代的关系变成米黄色的了吧。

女孩无聊的翻了翻手中的书,然后就开始偷偷的观察身边的男子。我不禁疑惑起来。

突然,那男子想起什么一样,把放在一边的背包放在了膝盖上,打开来,里面是一只白色的长毛狗,有年岁了。

就像有什么东西划过我的脑海,我觉得接下来的一切都是清晰而必然的了。

“哇,好漂亮。”那女孩叫道。

“你拍两下手,然后在它眼前摊开,如果它喜欢你,就会自己跳到你的手上来。”男子说。

女孩做了,那长毛狗盯着女孩看了看,然后跳到了她手上。

男子有些惊讶,但是马上恢复了表情。女孩则很兴奋。

“它有很久没有和陌生人这么亲近了。”他说。

“是吗?那我很荣幸。”女孩笑的很灿烂。

“在你之前,只有两个陌生人成功过。”

“哦?那是哪两个呢?”

“一个是我。另一个是五年前的一个女孩。”他轻轻的说道。

我的心咯噔一声。他应该是在说我吧。可是他已经认不出我了,就像我认不出他一样。

“呵呵,怎么会有你?”

“因为,这是我女朋友的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