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此同时受德军胜利鼓舞的五个奥匈集团军。也开始发起了全线反攻,预备队被调到罗马尼亚战场的俄军。这时候已经没有能力填补战场上的缺口了,在德奥两军的同时进攻下,仓皇逃离已经被他们占领的加里西亚。
东线战局的突然崩溃,让整个协约国集团全都傻了,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噩耗竟然如此突然而至,原本英法还惦记着等俄军打进奥匈帝国,然后逼迫德奥承认失败呢,这下子好了,眼看德奥两军打进白俄罗斯跟乌克兰了,在不到一个月时间里,卢布林,利沃夫,甚至布列斯特相继落入德奥之手,兴登堡的前锋甚至已经逼近平斯克。
这种情况下,已经有点慌了手脚的尼古拉,顾不上在管什么罗马尼亚了,反正库罗帕特金的两个集团军在那里也无所事事,罗马尼亚人已经把他们的原油战术进一步升级了,他们多瑙河下游用浮木修了一道阻拦带,然后日夜不停地往多瑙河上继续倒油,结果到现在原油已经完全覆盖了整个多瑙河的河面,只要俄军一进攻那边就点火,库罗帕特金跟勃鲁西洛夫两人眼看着他们的对手把自己用一条油河给圈了起来,却只能在东岸无可奈何。
既然再打下去已经没有意义,尼古拉索性把他们撤回,也别去塞瓦斯托波尔了,直接撤到敖德萨增援乌克兰战场,再这样下去德奥联军就该打到基辅了。
撤退的俄军为了泄愤,同时也是为了防止德罗联军渡河攻击他们,索性自己给把多瑙河点着了,然后在熊熊的烈火和原油燃烧的滚滚浓烟中,带着无限失落登船驶往敖德萨,去加入他们新的战场。他们撤退以后,戈尔茨男爵紧接着率领第十集团军再加上增援他的第十一集团军向着德涅斯特河防线的俄军发起了反攻。
当然俄国人的倒霉对中国来说可是一件好事,尼古拉现在都疯了一样四处搜罗军火,什么东西都要,步枪,手枪,机枪,迫击炮,手榴弹…甚至中国预备役训练用的老式步枪都要,也不管是不是俄军制式的水连珠了,反正能打出子弹的都可以,什么毛瑟,曼夏利,包括当年在加利福尼亚从美国人手中缴获的春田都不嫌弃,总之只要能找到子弹给他们配上的都按照新枪价格购买,可把中国那些资本家们乐疯了。
至于早就订货的战车或者用合同上的说法推土机,更是一天八回地催促着,俄国皇后陛下甚至亲自给杨皇帝发电报,为了满足老qing人的需要,当然也是为了避免德军真打进基辅,杨丰只好把第一批五十辆先给他们装上火车送了过去,不过就在把战车送走的时候,给德国人的战防炮也装船发往了科威特。
他并不希望德军占领基辅,那样的话会动摇尼古拉战斗下去的勇气的,毕竟尼古拉也不是傻子,双方在波兰拉锯自然无所谓,这些年波兰人也不老实,把这块土地打成白地他也不心疼,可真要让战火把乌克兰,白俄罗斯这些地方烧成白地,那他就真得好好考虑是不是值得了,毕竟说实话这场战争哪怕就是英国人打赢了,对他们也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好事。
如果德国人真把他打疼了,这家伙不一定会做出什么选择,要是德国人打下基辅把战火引向俄国腹地,那么尼古拉不是没有退出战争的可能,反正现在两线作战的威廉巴不得他赶紧屈服,那时候随随便便做出点让步也就脱身了。
所以在杨丰看来,东线拉锯的战场,最好不要超出原本历史上的一战范围,原本历史上双方最后的战线基本上就是现在这种情况了,也就是德国人在北方还缺了立陶宛那一块儿。
这样接下来就该拉俄国人一把,坚定尼古拉战斗下去的勇气了。
“给俄国人的二八零重炮完成了没有?”杨丰问侍从长。
“刚建造了六门,而且还没进行试射。”袁世凯说道。
“那就赶紧试一下,把俄国公使叫上,随便打几炮意思一下就可以了,以咱们的质量水平还有什么可担心的。”杨皇帝很不满意地说,实际上他倒真没什么可担心的,二八零炮是中国海军的制式火炮,高膛压的加农炮都能造,现在不过是造一款性能大幅缩水的低膛压短管榴弹炮那还不是小菜一碟。
得到杨皇帝旨意后,袁世凯赶紧把俄国公使柏兰荪请到了延庆的一处军事基地,对于这批重炮俄国人可是期待已久,现在终于可以见到成品了,看着面前一排六门巨炮,柏兰荪也是激动不已。
接下来军官的介绍就更加令他激动了。
“射程最大可达十一公里,虽然口径巨大,但实际上这款重炮的重量并不高,尤其是在俄国坚硬的冻土上,使用这种专门开发的履带式炮架,甚至可以直接进行牵引移动,采用分装式弹药,弹头重量可达两百五十公斤。”负责介绍的军官多少有些激动的说。
应该说这款火炮在目前来讲属于极为先进的,实际上就是采用了苏联的一九三九型二八零毫米榴弹炮图纸,虽然射程并不算远,但机动性却是现在各国所生产的任何一门两百毫米以上榴弹炮所不能比拟的,尤其是这种火炮原本就是为了在俄国的冻土中活动而设计,所以就更加让柏兰荪满意了。
接下来的试射就不用说了,中**火现在就是质量的象征,虽然这是第一次试射,但仍然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巨大的炮口喷射出长长的膛口焰,两百五十公斤重的pao弹呼啸着如流星般砸在远处的靶区,恐怖的爆炸威力,瞬间将一座专门修建的钢筋混凝土堡垒撕成了碎片,看着那个地底钻出的魔怪一样的火团和被炸飞的钢筋混凝土碎块,柏兰荪毫不犹豫地立刻要求将这六门重炮赶紧装车发往前线。
第四七三章航母实验
不过杨丰的支援虽然有着足够分量,但终归是需要时间的,而且他送过去的无论重炮还是战车数量都少了点,在一场双方加起来超过五百万人级别的大战中,顶多算是滚滚长江里丢一块小石头,更何况现在的德国人越来越凶残了。
德国的工厂内,拼了命组装起一枚又一枚凝固qiyou弹,然后装上火车源源不断送往前线,紧接着塞到飞艇里面扔到俄军头顶,在地狱魔火面前,没有任何一支俄军能够守住他们的阵地,对这种武器的恐怖已经在灰色牲口们的心中根深蒂固,几乎一看到飞艇出现在头顶,他们就会下意识地逃跑。
对于这种情况,尼古拉和他手下的将军们一筹莫展,只能眼看着德军高歌猛进,很快就连已经坚守了一年多的奥涅河防线都被凝固qiyou弹烧开了,德国第八集团军浩浩荡荡地杀进了立陶宛,好在这时候,俄罗斯的冬天阻挡住了德国人的脚步,这才让尼古拉松了一口气。
实际上打到现在,德军也基本上达到了他们的攻击极限,疲惫不堪的德军士兵们也迫切需要休整,于是东线战场再次沉寂下来,双方基本上沿着原本历史上一九一八年的战线再次开始进入僵持。
一九零五年接下来的时间就在平静中过去,无论协约国还是同盟国都在舔舐伤口,积蓄力量,等待新一轮的大战。
杨丰也在积蓄力量,等待着一场席卷整个世界黄祸。
冬日的辽东湾,周围已经完全被海冰覆盖,所有港口都停航,就连渔民也结束大半年的忙碌,开始抱着他们的收获猫冬去了,就在这时候中国海军宣布将在辽东湾进行大规模演习,旅顺口到海河口连线以北禁止任何船只进入。北洋舰队的大小军舰几乎全部出动,在这条连线上形成严密封锁线,就连海岸边都布置了巡逻队确保没有任何人下海。
当然,实际上也不可能有人下海,几十公里宽的海冰呢,无论船还是人都没法通行,不过由此也可以看出这场演习的规模。
辽东湾中部未封冻区的空旷海面上,两艘造型独特的巨型战舰正在乘风破浪,舰首蜿蜒的金龙标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中国海军定远号航空母舰上,杨皇帝正带领一帮海军将领。簇拥在一架鹰式战斗机旁边,今天是他的舰载机进行起降试验的日子,这两艘以刚刚退役的定远和镇远命名的航母,已经可以算是彻底完工,虽然后续还有一些收尾工作,但并不妨碍舰载机进行试验。
“不要有什么心理压力,就像你在陆地上训练时候一样。”皇帝陛下亲自鼓励那名飞行员,不过好像他的鼓励更让飞行员紧张起来,这些年随着中国实力飙升。皇帝陛下在国民心目中的形象日渐威严,尤其是在年轻一辈心目中,那更是圣主明君,大帝形象如日中天。现在他这么一大坨压在心头,纵然是以心理素质号见长的飞行员也不禁诚惶诚恐起来。
好在这样的起飞试验,根本就不会存在任何问题,十六万马力的强大功率驱动下。迎风航行的定远号航速逐渐飙升到了三十三节,本来相比这艘航母来说体型就偏小的鹰式战斗机,在长达两百六十多米的飞行甲板上想起飞简直太容易了。甚至都用不着加速到太快,基本上螺旋桨启动后稍微跑个几十米就行。
在皇帝陛下和一帮将军们注视下,一名地勤人员猛然转动螺旋桨,紧接着在七百马力汽油发动机驱动下,螺旋桨开始高速旋转,这架鹰式战斗机缓缓向前,仅仅跑出不到五十米,飞行员猛一拉操纵杆,这架小飞机就轻松离开了甲板然后一飞冲天。
就在定远号上舰载机起飞的同时,镇远号上的另一架舰载机也紧跟着起飞,两架飞机在下面一片瞩目中绕着自己的母舰翻飞,不停做着各种机动,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情,看着它们在天空中的身影,杨皇帝的心中也是很感慨的,这两架飞机的升空,就意味着一个属于中国人的海上霸权时代正式拉开了帷幕。
要知道这样一个时代,纵然是他在民国时空,也还只是梦想而已,但现在,终于让梦想变成了现实。
两架鹰式战斗机的飞行表演并没有进行多久,仅仅十几分钟后便开始各自降落,这时候包括杨丰在内,所有人都紧张起来,一个个瞪大眼睛盯着下落的飞机,当降落在定远号上的舰载机尾钩挂上阻拦索的时候,连杨丰都忍不住鼓起掌来,而同时另一架鹰式战斗机也在镇远号上降落,然后紧接着被阻拦索拉住。
不过今天的试验任务并没有结束,在起降试验完成后,两架鹰式战斗机又各自挂上了一枚重型航弹,紧接着进行海上轰炸试验。起飞过程依然非常顺利,尽管各自增加了两百多公斤重量,但在这种为二战后期那些大型舰载机设计的重型航母上,像鹰式这样的小飞机起飞根本就像在陆地上一样简单,哪怕航母停泊在海面上它们都能直接飞起来,更何况还在高速航行中。
挂着重型航弹的两架舰载机各自起飞后,紧接着扑向不远处的作为靶船的一艘老式货轮,虽然不是专用的俯冲轰炸机,但作为战斗轰炸机而设计的鹰式,在对地攻击方面并不差,而且这两名飞行员同样也是玩轰炸的老手了,一艘停在海面不动的靶船而已,就看见两架飞机从千米高空开始大角度凌空扑了下来,直到都快撞上靶船了,才猛然投下炸弹然后在瞬间拉起。
两枚炸弹呼啸着瞬间砸在了靶船上,随着几乎同时响起的巨大爆炸声,这艘一千多吨排水量的靶船直接被撕得粉碎。
“舰炮真得过时了!”看着眼前这一幕海军总参谋长刘步蟾感慨地说道。
“也不能那么说,航空母舰本身没什么战斗力,完全靠舰载机而已,必须得有战舰为它提供保护,所以说大型战舰依然必不可少,不过再拿这东西进行海上战列线决战就没有必要了,以后大型战舰的主要任务就是护航,为航空母舰提供安全保护,应付来自海面,天空,甚至水下的敌人,当然这是指我们的航母舰队大规模成军之后,目前这种情况下大型战舰的水面战斗依然不可避免,至少十年内,这仍然是大型战舰的主要任务。”杨丰说道。
他的航母舰队建设可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就算大连船厂的四座船坞同时建造,而且目前的工人已经有了足够的建造经验,也得最少三年以上才能再建成四艘,实际上杨丰都不敢保证在战争结束前,自己能不能用上第二批航母,短期内他还必须依靠自己的战列舰队。
不过这样一来,中国海军的规模还是有点让人不太放心,就算加上新建的十六艘洪武级战巡,面对欧洲各国越来越庞大的舰队规模,仍然无法占据绝对优势,虽然还有两艘超级战列舰,但毕竟数量有限,好虎还架不住群狼呢。而且到现在为止,英德俄三国至今还没爆发一场真正的大规模海战,这未免有点让人很是遗憾,怎么才能让他们在海上打起来呢?这个问题让杨皇帝很是头疼。
从现在情况看,这三家都很狡猾,尽管陆地上打得血流成河,但海上就是按兵不动,他们都很明白陆军无论死伤多少,这都很好补充,但战列舰沉一艘想补充可就困难了,只要他们有舰队在手就无损争雄天下的基础,尤其是像英国人这样的,对中国不可能不心存警惕,一旦英国皇家海军跟德国海军拼光了,或者损失惨重,以后就很难遏制杨丰对他们的亚洲殖民地的野心了。
杨皇帝躲在一边坐山观虎斗,无非也就是等局势明朗,然后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利益,而对中国来说,同盟国集团胜利带来的好处,远比协约国集团胜利要多得多,后者他无非也就是发点战争财,到最后接收一下德国在美洲和亚洲的几块小殖民地,而且弄不好还得和俄国人一起分享,但前者他能得到的东西可就多了,英国在亚洲的庞大殖民地,俄国辽阔的远东甚至中亚地区,这些可都是他垂涎的目标。
有这样一头霸王龙在一边虎视眈眈,英国人在海上很难放开手脚,他们必须得最大限度保证皇家海军的实力,辽阔的亚洲殖民地必须得靠海军来保护,真要和德国人拼光了海上舰队,就算最后英国赢得战争,恐怕也很难再有效对付杨丰了。另外还有俄国人,尼古拉即便是在目前陆地上接连失败的情况下,也不肯动用他手中那些宝贵的战列舰去攻击德国沿海,这同样让英国人充满警惕,说到底如果说现在谁是土豪的话,也就只有英国了。
第四七四章外贸战斗机
作为现在世界上可以说唯一一个土豪,英国人在这场战争中打得一直三心二意,因为惦记打土豪的人实在太多了,这里面不光是敌人还有盟友还有既不是敌人也不是盟友的,他们不得不防啊,所以英国政府在战争中的表现始终畏畏缩缩放不开手脚,简单点说就是明显更倾向于保存实力。
海上始终对德国海军没有任何实质性举动,只是把庞大的皇家海军战列舰队锁在本土的军港内显示威严,而把大批的巡洋舰驱逐舰撒出去对付越来越猖獗的德国潜艇,目前这就是这支世界最庞大舰队的唯一工作,在地中海上自从上一次奥特朗托海战结束后就再也没有发起任何进攻,坐视一艘又一艘奥斯曼帝国的商船驶入亚得里亚海,然后将各种各样从钢铁到zha药在内的物资送到的里雅斯特。
而在陆地上,英国陆军的表现同样心不在焉,到现在集结在法国西北部的英国远征军总兵力已经达到了一百二十万,但除了上次不成功的反攻外,这一年多的战争中英国陆军始终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战例,这也是俄国人目前对英国不满的重要原因,这一年来几乎所有主要战斗都在东线,俄军到现在伤亡被俘都已经超过两百万了,可西线却始终雷声大雨点小,没有一次像样的攻势,这也的确很难不让尼古拉愤怒。
“勾心斗角啊,这个世界怎么了?难道人与人之间就没有一点淳朴和真诚了?”杨皇帝鄙视地说道,然后紧接着问侍从长:“我们的外贸战斗机还没有完成吗?”
“应该快了,前几天臣刚催过,鲲鹏公司那边说最多再有一个月,您也知道他们现在的任务很多,人员方面可以说捉襟见肘。”袁世凯说道。
“让他们快点,那又不是什么自己使的好东西。随随便便差不多就行了,反正德国人要的也无非就是射击协调器,再拖下去万一他们自己解决了这个问题,咱们还怎么赚他们的钱。”杨皇帝很不满地说。
这个可能不是没有,自从凝固qiyou弹在东线大显神威之后,德国人一直迫切期待能够在西线同样复制这种成功,但西线有法国人的新式战斗机,德国飞艇过去纯属找抽,现在法国人牢牢掌握着西线的制空权,甚至都开始用他们和英国建造的飞艇跑到德军头顶扔zha弹了。虽然对德军造成的损失微乎其微,但对士气的打击可是很沉重的,就连普通德国士兵都知道,自己这边的飞机上了天就只能被法国人按着暴打,这可是极其令人沮丧的。
现在德国的飞机制造商们正拼了命研究如何解决过螺旋桨射击的问题,连把机枪装到机翼上这种方法都想出来了,虽然效果还是不理想,但以他们的钻研精神保不齐哪天忽然发现加个凸轮让机枪在螺旋桨转到空档的时候射击也挺不错,说到底这也不是什么高科技。一个二十多岁小青年拍脑门想出的小发明而已。
“陛下,臣有个建议。”袁世凯小心翼翼地说道。
“说。”杨丰疑惑地看着他。
“这款战斗机咱们不会使用吧?”袁世凯说道。
“那是当然,你觉得这种飞机跟鹰式战斗机比起来有进行战斗的资格呀?”杨丰莫名其妙地说道。
“臣以为,既然这样咱们就没必要造了。现在鲲鹏公司的产能非常紧张,光鹰式战斗机,剑鱼式鱼雷机,雷霆式轰炸机的生产任务就已经让他们忙得应接不暇了。如果再生产这样一种咱们完全用不上,而且也不可能用在别的地方的飞机实在太浪费了,单纯拿来赚钱的话。其实咱们不用真正生产也可以。”袁世凯笑着说道。
杨丰的眼睛立刻一亮,他忽然发觉自己在这件事上的确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为了一笔两千万的生意浪费鲲鹏公司宝贵的产能的确不划算,要知道这家公司目前手中的各种飞机生产任务足有几千架,尤其是雷霆轰炸机,陆军航空队的第一批订单是两千架,这种时候跑去接这种小活儿简直莫名其妙。
而且就像大头哥所说,这笔钱完全可以用其他一些更简单的方式赚回来,甚至还可以赚得更多。
“不错,这个问题上你想得很全面,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安排了。”杨丰拍着大头哥的肩膀说道,完全一副你办事我放心的表情。
就这样在杨皇帝的催促下,鲲鹏公司赶紧匆忙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