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之征服者-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他终究是文明人,不像美国人那样是喜爱屠杀的恶魔,将他们全部阉割已经是他能做的极限了。

    不过将那些土著组织起来开采矿产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告诉陈庆之将军,这些矿产我会派人去安排开采的。让他先留些人建立奴隶种植园,组织部分奴隶多种一些稻米,我们将来征伐辽东需要大量的粮食。至于他的任务是南下吕宋群岛,我会继续给他增援,两年之内无论如何都要攻占整个南洋。这个才是他最重要的任务。”

    吕岩说道。

    整个南洋并没有什么强大的敌人,荷兰倒是能够给他造成一点麻烦,但是也仅仅只是一点麻烦而已。

    两年的时间。吕岩已经觉得相当宽裕了。

    “遵命,王爷。”

    “我们的舰队发现了林辛老的老巢,激战一场后斩首五千余,俘虏七千余,俘虏中有很多是海盗的家属。不过林辛老带着大量人马成功逃脱,根据我们的推测他可能逃往了南洋。”

    另外一名将官说道。

    听到这里。吕岩点了点头。

    林辛老是当时大明非常强大的一股海盗,部众至少在万人以上。经常侵略沿海。

    在吕岩和女真人大战的时候,他就没少给吕岩拖后腿。

    这次抽出人手后,他就立刻派兵对林辛老进行了围剿。

    不过林辛老做为一名海盗,逃跑的功夫绝对是一流的,因此这次还是没有抓到他。

    “先不要管他了,等有他的消息再说。”

    吕岩想了想说道。

    现在条件太落后,南洋太大,想要追捕根本就不现实。

    “另外我们派出大量的军队对台湾进行了清剿,结果发现了大量海盗。共计斩首三千余,俘虏约二万,其中有很多是海盗的家属。”

    台湾在吕岩的计划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不仅是重要的粮食产地,而且他要在那里安置军队的同时部署舰队,当然不能允许一些海盗继续盘踞在那里了。

    “先将其中恶行累累的海盗挑出来砍头示众,品行不端地也挑出来,将来准备发配澳洲。至于其他的海盗和他们的家属则留在台湾,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劳动改造,让那些军士雇佣他们耕地。如果表现良好,五年之后就可以升为平民。”

    吕岩想了想说道。

    “对了,问一下他们中有没有一个叫做郑一官或者郑芝龙的人,如果有的话,就放了他。”

    吕岩想了想说道。

    现在李旦应该已经在台湾布子了,估计他辛辛苦苦经营的势力也在这一战中灰飞烟灭。

    郑芝龙毕竟有个伟大的儿子郑成功,对于郑成功吕岩还是很有好感的。

    他是个非常忠义的人。对中国古代经典中的义举,他不止一次公开表示仰慕。

    为了效忠大明,他甚至不惜和父亲决裂。

    而且他对忠义的执着。已经到了一些外人难以理解的地步。

    1652年,一名叫做库成栋的人带了一个清朝将领的头颅前来投降。

    库成栋是那名清朝将领的仆人,但是他却刺杀了自己的主人,库成栋希望借此获得郑成功的赏识。

    知道这个事后,郑成功说了一句话直接将他打入了深渊。

    “仆隶之人而弑其主,是大逆也,大逆何以劝后?”

    说完就要将他推出斩首。

    看到这里。郑成功的将领都吓了一跳,怎么可以这样?

    人家可是前来投降的。而且还拿了颗清朝将领的脑袋。

    于是他们纷纷为其求情,认为饶他一命可以让更多的人前来投降,八闽可不劳而定。

    但是郑成功却执意不从,他说得八闽只是一时之私利。诛叛逆却是万世之公义。他不愿意为了一时之私利而废万世之公义。

    他说他这么做不只是要打赢一场战争,更是要重拾中国的价值观与美德,说完就不顾众人的反对斩了库成栋。

    对郑成忠的春秋之义吕岩真是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不过至少要比一些临敌投降的汉奸要强上千倍万倍。

    而且郑成功是个很注意保护华人利益的人。

    1662年,马尼拉的西班牙人第三次对华人进行了大屠杀。

    得知这个消息后,郑成功不由勃然大怒,气得要前派兵攻打马尼拉。

    如果不是他突然死去,说不定马尼拉早就被中国人占领。

    因此对于郑成功,吕岩是十分佩服的。

    李旦在台湾的势力覆灭后。郑芝龙将来也翻不起什么浪来,因此他不想和郑成功结仇。

    “我们在鸡笼的布置得怎么样了?”

    吕岩问道。

    “我们消灭那里的海盗后,在那里部署了一支舰队。并且驻扎了六千名士兵,目前他们正在那里开荒种地。”

    这名将官说道。

    鸡笼位于台湾北端,一直是台湾海盗的巢穴,不过其靠近前往倭国的航线,是个非常重要的港口。

    “赏赐两万名吕宋土著给他们耕地,如果他们需要的话。将来可以再从吕宋运来一些,不过到时候就要他们出钱购了。”

    吕岩想了想说道。

    吕岩给他们分了很多地。他们一个人肯定是耕不完的。

    因此只有雇佣他人来帮忙耕地了,那些俘虏的海盗及其家属是一部分,而这些南洋奴隶就是另外一部分了。

    有了这些奴隶的帮忙,那些军士就可以从农活中解脱出来,专心习武。

    这时候另一个将领说道:“我们虽然开放市舶司后,大量的红夷武装商船在南海附近聚集。他们有些是前来购货的,但是也有一些根本是做无本买卖的。现在南沙附近到处是一片乌烟瘴气,经常有渔民报告那里发生抢劫事件,最好能够下达禁武令,禁止他们携带火炮和火铳。”

    说到这里,那名将领满腹的怨气。

    吕岩也是感到极为头疼,这些西洋人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你要是以为开了市他们就会好好来做生意那就错了,他们来遥远的东方就是为了发财的。

    至于发财的手段到底是合法还是不合法,根本就不在他们的考虑之中。

    最典型的就是英国人,由于现在英国没有多少钱,因此他们在南海唯一做的就是抢劫。

    抢劫完船只后将这些东西卖给荷兰人,由此获得补给和银钱。

    “慢慢来,等我们占领了马六甲海峡,再下达禁武令吧。不过可以命令驻扎在吕宋的舰队对那里的红夷船只进行检查,如果发现有抢劫的红夷战船,应立刻予以击沉,然后将那些海盗全部吊死。”

    吕岩想了想说道。

    要下达禁武令是要实力的,南洋实在是太大,这个时代的科技也很落后,就算下了也没有办法很好的执行。

    只有控制了马六甲,才能够更好地执行禁武令。

    “不过在这之前,我们可以封锁台湾海峡。禁止一切红夷船只携带枪炮通过台海,而且如果打算通过台海的话,需要在广州市舶司向我们缴纳过路费。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禁止一切倭国船只通过台海,如果有倭国船只通过的话一律击沉,船上的倭人全部贬为奴隶。”

    吕岩嘴角含笑地说道。

    他之所以在鸡笼部署舰队就是为了这一天作准备的,封锁台海可是后世日本最恐惧的一招。

    一旦台海被封锁,那么日本就完蛋了。

    当然,现在是农业社会,没有那么严重。

    不过现在倭国是产银大国,因此很多红夷都通过台海前往倭国贸易。

    一旦吕岩在这里收取过路费,绝对能够从那些红夷身上大大地刮下一层油水出来。

    而且击沉倭国的船只,想必会让倭国非常恼怒,要知道现在可是倭国的大航海时期。

    至于收取过路费倒不是吕岩特意针对红夷,而是当时国际的通行做法。

    甚至在某些地方,荷兰和西班牙人根本不允许其他国家的船只通过他们控制的海峡,一旦发现立刻击沉。

    现在大明只看到红夷却看不到色目人,就是这个原因。因为马六甲控制在红夷的手里,而试图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色目人会通通被他们击沉。

    听到这里,众人不由精神大振。

    “大家慢慢商量,拟出个章程吧。”

    吕岩笑着说道。

    “遵命,王爷。”(未完待续)

    ps:非常感谢神马杯具和的军事神话的打赏。

    

    。。。

第165章 一人得道() 
当人们还震憾于吕岩消灭吕宋,打算设立吕宋道的时候,又一个重磅消息被吴王府放了出来。

    自即日起,吴王将会派会舰队封锁台湾海峡抓捕倭寇,禁止任何倭国船只通过台湾海峡。

    一旦发现倭国船只,明军的军舰有权将其击沉或者抓扣。

    任何明朝或者其他藩属国的船只都禁止让倭人登船,否则的话明军有权扣押其船只,该船的所有船员也需要做牢。

    除此之外,参考世界通行做法,吴王将对通过台湾海峡藩属国船只收取过路费。

    每船根据般只甲板面积的大小需交约1ooo两到3ooo两白银不等,交费地点为澳门。

    当然,收费仅限藩属国船只,任何明朝的船只都可以免费通过台湾海峡。

    除此之外,为了保障大明渔民的安全,自此命令颁布后两个月为止,澳门一线以北,禁止任何藩属国家船只携带火炮和火枪。

    如果试图通过台湾海峡进行贸易,可以将火炮和火枪寄存在澳门,当地官府会收取少量的保管费。

    如有违犯,明军舰船有权将其击沉。

    这个消息一出后,在整个东南沿海就如同一石击起千层浪。

    如果是在后世,吕岩这种做法当然后被批个狗血淋头。

    什么霸权主义了,什么歧视国际友人了,各种各样的帽子都会被扣在他的头上。

    但是可惜的现在却是在大明。

    大明是南方几乎所有国家的宗主国。它说的话这些国家都要听的。

    吕岩虽然不是皇帝,但是他是江南的土皇帝,实力无比强大。再加上挟着消灭吕宋之威,他的话和圣旨已经差不多了。

    因此事实上,吕岩已经有资格制定附近海域的国际规则。

    即使是后世,国际规则也是由强国来制定的,而这些规则能够最大程度地维护他们这些强国的利益。

    如果你胆敢践踏强国制定的规则,那就是践踏国际法了,是需要被世界制裁的。

    这一点。无论古今中外,莫不如是。

    面对吕岩的这个命令。那些藩属国最多只是埋怨一声,根本不敢违抗这个命令。

    而且鉴于吕岩的各路大军正不停地往南洋开拔,他们甚至还会拍手叫好,为吕岩的命令摇旗呐喊。以免自已步上吕宋的后尘。

    明朝百姓对这个当然是持欢迎的态度,一方向是因为他们不用缴纳过路费,另一方面因为西洋人的船只一向非常不讲规矩,总是喜欢抢劫。

    一旦在澳门以北实施禁武令,那么他们无论是航行还是捕渔就安全多了。

    而反应最激烈的就是西洋人了,吕岩的这道命令侵犯了他们最直接的利益,相当于硬要从他们身上刮下一层油水来。

    他们有些不明白,一向海权意识淡薄的明人怎么会懂得收取海峡通过费了。

    而且一向不喜欢向海上扩张的大明好像已经醒了过来,将他的目光瞄向了南洋。

    他们有心武力反抗这条命令。但是吕岩实在是过于强大了。

    每个人见过吕岩的舰队下南洋场景的西洋船主都会绘声绘声地向其他人描述吕岩的舰队到底是如何的强大。

    那是绝对的无敌!

    即使三个西班牙无敌舰队绑一块也不是吕岩舰队的对手!

    如果想要击败吕岩的舰队,至少需要西班牙、荷兰、葡萄牙、英国这四个国家的主力舰队全部联合起来才有可能。

    面对如此强大的武力,一向喜欢用枪炮讲话的西方人终于决定改变作风。

    因为在他们眼里。吕岩实在是过于凶残了。

    马尼拉的数千条人命以及三大市舶司挂着的数百颗头颅告诉他们,如果他们胆敢违吕岩的命令,吕岩会毫不客气地命令人们砍掉他们的头颅。

    在他们眼里,吕岩就是一个伟大的残暴君王。

    他就像是那阿提拉和成吉思汗一样丝毫不会将人命放在眼里。

    考虑到吕岩的残暴与强大,这些西方人终于决定派出使者前往杭州进行游说。

    他们希望吕岩能够改变这个决定,好体谅一下他们这些不远万里前来东方发财的可怜人。

    让他们失望的是。他们连吕岩的面都没有见到。

    吕岩只是派了一名官员接见了他们的代表,听完他们的诉苦后就告诉他们。想要改变这个决定根本不可能,他们还是老老实实交过路费的好,不然的话就等着官兵追杀了,说完就将他们轰走了。

    吕岩的傲慢让很多人西方人愤怒异常,但是他们也知道,他们根本就没有和吕岩谈判的本钱。

    他们和吕岩的实力差距就像是蚂蚁和大象一样,根本就没有任何可比性。

    因此一些人就决定回去遵守吕岩的命令,他们是来东方发财的,不是来送命的。

    既然枪炮无法解决问题,那么就老老实实地交钱好了,大不了想办法将这些钱从日本人手里赚回来好了。

    还有些人仍然死心不改,南海这么大,吕岩的海军也不一定能够发现他们。

    只要抢上几票,就可以回欧洲做富家翁了。

    这道命令几乎刚刚公布,吕岩部署在广州、厦门、彭湖、大员、鸡笼的舰队就出动了。

    他们布下了几乎是天罗地网,对发现的每一艘舰船进行检查,一旦发现是倭国船只,会立刻予以攻击。

    一些倭国船只见势不妙,要么逃跑,倭国的船只为了多运货,普遍吃水较重,因此很难逃过军舰的追杀。

    因此很快一艘又一艘的倭国船只被击沉或者抓扣。很多倭人被抓捕后运送到大员,贬为奴隶。

    而倭国和南洋的贸易几乎就此断绝,无数倭国势力因此而损失惨重。他们都是气得咬牙切齿。

    要知道海贸一向是真正的暴利,他们每年都能从中收获海量的财富。

    再加上他们听说南洋倭人被吕岩派人抓捕,于是他们纷纷向德川幕府请求出面解决这一问题。

    ***

    ***

    清江浦的上空艳阳高照,淮河旁边站立着两千名身穿明光凯的骑兵,太阳照在他们的身上反射出异样的光彩,引得周围的一些官员赞叹连连。

    明军的一些士兵他们也不是没有见过,但是和这种精锐的骑兵根本就没法相比啊。

    这些骑兵附近的一个凉亭里。一些官员小声议论着,偶尔将热切地目光看向了人群之中的王府红人张小乙。

    此时的张小乙穿着一身华丽的官服。两名美丽的丫环正不停地给他扇着扇子以驱除这里的热气,还有两名轻轻地给他捏着肩。

    如此*的生活简直是让张小乙乐不思蜀,如果是以前,这种日子他是想都不敢想。但是成为王府大总管后,这些想都不敢想的*生活已经一一实现。

    他旁边的一些本地的官员小声地拍着张小乙的马屁。

    他们都知道眼前的这位可是真正的跟在吴王身边的老人,据说是在吴王当年落难时也是不离不弃,是吴王真正的心腹。

    只要他在吴王面前适当的时候美言几句,那么升官发财可就不是梦了。

    对于这些马屁话,张小乙却是兴致缺缺。

    自从王府总管以来,这种话他不知道听过多少,再好听的奉承话,就是听多了也会腻味啊。

    虽然最近张小乙几乎可以算是万事如意。但是他也不是自己的烦恼。

    那就是将来王爷得了天下他该怎么办?

    难道让他去当皇宫大总管去?

    要知道皇宫大总管固然位高权重,但是却是太监啊。

    他张小乙如今美好的生活才刚刚开始,他还打算将来娶十七八个娇妻美妾。生下十几个胖大小子,才不想当太监呢。

    考虑到这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因此张小乙已经开始为自己的将来做打算了,目前想要功成名就只有文武两条路。

    但是这两条路不同于内廷,要么有文采,要么有战功。

    哪怕吕岩再宠信他。也不可能凭白无故给高官,因为这样会坏了规矩。

    文官这条路他就不想了。就他这种水平再读十年的书也不一定能够考中秀才,因此他也只能走武将这条路了。

    他听说南洋那边的土著都跟弱鸡似的,随便杀都是一大群。

    因此他琢磨着什么时候向吕岩求个情,让他去南洋镀个金,消灭一些土著后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封爵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官员说道:“快看,对面的船来了。”

    那些官员向淮河看出,发现一些船只果然正在向这边驶来。

    看到这里,众官都松了口气。

    他们在这里等了整整半天,才将对面的船只等来,对面的架子也实在是太大了。

    一些官员心里埋怨,但是却不敢将其表露出来。

    指不定今天迎接的这位就是将来的皇后呢,还是小心一点的好。

    张小乙立刻起身,带着这些官员前去相迎。

    没过多久,这些船只就开始靠岸,然后一名名锦衣卫和太监、宫女从船上走了下来,摆开了仪仗。

    大约小半个时辰后,杨涟从船上走了下来。

    “吴王没有亲自来迎吗?”

    杨涟走到张小乙等人面前问道。

    “我们王爷日理万机,正在努力为大明开疆拓土,哪里抽得出时间来迎接王妃。”

    张小乙皮笑肉不笑地说道。

    听到这里,杨涟先是一怔,但是随冷哼一声说道:“未经朝廷允许,擅自征伐我大明藩国,你们眼中还有朝廷吗?”

    “原来在杨大人眼里,为我大明开疆拓土倒还成罪人了,在下倒是见识了。”

    张小乙毫不客气地反驳道。

    杨涟不由大怒,正要反驳。

    就在这个时候,旁边传来一阵弱弱的呼喊。

    “你是张小乙吗?”

    听到这里,张小乙不由大怒。

    他正在和杨涟说话,到底是谁竟然敢胡乱插嘴。

    当他向声音传来的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