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已经调不出任何兵力前去平叛了。
如果吕岩挥军北上,那么将绝对是势如破竹,他甚至有能力一直打到北京城下,然后和大明展开最后的决战。
让人感到惊讶的是,他现在竟然愿意和大明联手抗金。
他一定是脑袋被驴踢了!
不知道多少朝臣充满恶意地想道。
这花花江山就在眼前,他竟然就这么放弃了。
真是……不可救药啊。
天启帝得到凤阳兵败的消息更是吓得直接晕了过去,难道大明的江山将会断送在他的手里。
幸运的是,在这个关键时刻吕岩竟然停手了。
朱由校只能高呼这一定是祖宗保佑。
于是他连忙召集群臣商议此事。
对于此事,朝中诸公都是一边倒的支持议和。
因为大明实在是派不出任何兵力了。
如果不议和的话,那么吕岩就会继续占领那些这力空虚的地方。
女真人也可能会入关,这简直就是要了大明的老命了。
对于阉党也是大力支持,魏忠贤敢保证,如果明军再败几仗,朱由校脾气再好,也会砍了他的脑袋祭旗。
最重要的是吕岩派人让魏广微给他传信,保证不会提出要他脑袋这种条件。
这才是促使魏公公最后同意和谈的理由。
最近因为吕岩清君侧这件事,他魏公公至少瘦了十几斤。
他已经不知道有多长时间没有睡过好觉了,而且经常梦到朱由校砍掉他的脑袋送给吕岩的情景。
可怜的魏公公再也受不了这种日子了,这种日子还是越早结束越好。
“只是和吕岩议合,我们到底应该给他什么身份。藩王还是国主?”
人老心不老,总想着更进一步的礼部尚书顾秉谦站出来说道。
听到这里,很多朝臣又沉默了。
这关系到朝廷的体面,如果封吕岩为总兵,那么他肯定不会答应。
毕竟他手握重兵,已经到了完全可以推翻朝廷的地步,再封他为总兵根本就是侮辱人。
但是封他为藩王他会答应吗?
恐怕吕岩的想法更加可能是自立为王,甚至可能是自立为帝。
“我大明的祖制是不割地,如果他自立为王,我们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和他进行议和的。”
这时候有名大臣站出来说道。
很多人都点了点头,大明的祖制一向都是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守社稷。
如果吕岩要自立为王,而朱由校答应了下来,那么朱由校就是违反了祖制。
“微臣以为将我们的难处说给他,想必他会理解的。”
这个时候内阁首辅叶向高站出来说道。
对于叶向高的话很多人都表示怀疑,吕岩会答应吗?
“另外我们可以下嫁一位公主给吕岩,以确保在我们的实力恢复之前,吕岩不会再次对我们用兵。”
叶向高继续说道。
“和亲?不!朕绝不答应!我大明立国两百多年,从来都是不和亲的!”
朱由校几乎是想也不想地断然否认道。
“咳……咳……”
叶向高忍不住咳嗽了一声,然后说道:“其实吕岩并不是外族,他是正统的汉人。只有嫁给了外族,那才叫和亲。”
听到这里,朱由校不由一阵哑然,说的也是啊。
“现在吕岩的实力过于强大,如果能够有个人在他身边劝说他不要对朝廷兴兵,那么对于朝廷有着极大的好处。”
叶向高向众人解说起下嫁公主的好处。
其实他是不想说这些事的,这些话一定会引起皇帝的不快。
但是身为朝廷首辅,这些事情他不出来承担责任,又有谁愿意来承担这种责任。
所以叶向高他觉得自己有责任将这件事说清楚,哪怕朱由校不喜他也要说。
朱由校也清楚叶向高的意思,不就是美人计吗?
如果那个公主能够吕岩诞下几个子嗣,然后让他继承王位。
那么将来大明即使被灭,那些朱家的子孙恐怕也不会受到大规模的屠杀。
就像唐朝对于隋朝一样。
一想到这里,朱由校就心动了。
他觉得自己做了很多错事,现在是时候弥补了。
他自己的性命他可以不顾,但是那么多朱家的子孙他却不得不为他们考虑。
“而且江南是真正的膏腴之地,即使将公主嫁过去,也不用担心公主受苦。”
叶向高继续说道。
“朕明白,这件事朕准了。”
朱由校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继续再说。
他终于提前感受到了他弟弟崇祯的痛苦,这种命运不由人的感觉实在是太糟糕了。
“朕同意议和,朕也同意下嫁公主,朕也同意联合抗金。”
说到这里,朱由校一脸的痛苦,泪水止不住地从他的脸上流了下来。
皇帝当到他的这个份上实在是一种耻辱。
“臣等罪该万死,无法为圣上解忧!”
这个时候有个大臣痛哭流涕地磕起头来。
“臣等万死……”
“臣等万死……”
越来越多的大臣们也一起跪下来痛哭流涕起来。
于是朝堂上出现了一副非常感人的君臣抱头痛哭的场景。
好不容易众人才止住痛哭,商议了一些细节后才散朝。
****
非常感谢反对的话和独孤求书有进无退的打赏。
。。。
第119章 永世之敌()
南京外,风和日丽。
由于地处南方,因此受到严冬的影响终究很小。
就在今天,一支风尘朴朴的军队终于赶到了城外,然后开始安营扎寨。
吕岩骑在一匹白色的骏马上,众将士如同众星拱月将他围在中间。
看着远处的南京城吕岩心中豪情万丈,这可是大明的陪都,大明的第一个都城。
只要他发下狠心,那么攻下南京城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凤阳之战后,他就命令一部分军队攻打四周的明军城池,周边的城池得知明军大败后,很多都是纷纷投降,只有一部分坚持抵抗,不过即使这样吕岩大军的推进速度仍然非常之快。
他则率领大军南下,准备攻打南京城。
事实上对于攻下南京城,他是非常有兴趣的。
南京是大明立国的第一个都城,除了靖难之役外从未经历过战火。
城中那些高官勋贵,富商大贾不知道有多少,这两百多年来,想必一定积累了难以置信的财富。
只要攻下南京城,他也可以搜刮到难以置信的财富。
而且如果知道他攻下南京城,俘虏了那满朝的尚书、侍郎,相信朱由校的脸色一定非常精彩吧。
一想到这里,吕岩的脸上就充满了笑意。
“传令下去,今天好好休息一晚,明天开始修筑炮台,然后准备进攻南京城。”
吕岩说道。
“遵命,王爷。”
一个亲兵说道。
和吕岩兴奋不同的,贾诩却是有些兴致缺缺。
对于和大明和谈他是非常不满的,因为现在正是平定江南和攻略中原的大好时机。
现在大明北有女真犯境,内部又实力空虚,如果不趁这个机会夺取这些地方,那么将来再想打下这些地方还要经历不知多少大战。
于是他小声地对吕岩说道:“主公,我们是不是先占点地盘再和大明议和,现在这可是千载难逢的良机啊。如果现在和大明议和,恐怕会引得将士们不满。”
“胡说,你说谁会不满。我第一个支持王爷的决定。”
这个时候陈庆之站出来大怒道。
“你没有经历过五胡乱华的年代,你根本就不知道那些胡族对我汉族造成多少伤害。今有建奴南下,我们汉族自当携起手来和建奴决一死战,哪有在这种时刻还在背后捅刀子的道理。”
南北朝时期距离五胡乱华时期非常之近,当时五胡南下,以汉人为牲畜,以汉人之肉为食,完全将汉人当成了食物来对待。
汉人数量硬是被从八百万杀到了不足百万,整个族群几乎从灭绝。
这绝对是汉人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因此对于那些胡人,陈庆之有着刻骨的仇恨,他当然非常支持吕岩的决定了。
听到这里,贾诩的脸上现出了尴尬的神色。
“我也支持王爷的决定,对于那些蛮夷只有一个字,那就是杀!”
吕布也站出来说道。
吕布是在五原县长大(今内蒙古包头),当时北匈奴屡犯汉境,对汉人犯下了极大的罪行,因此对于那些蛮夷吕布也是非常不喜。
“我也支持王爷的决定。”
戚继光站出来说道。
说完还狠狠地横了贾诩一眼。
接着其他武将也纷纷表态,认为吕岩的决定非常正确。
汉族几千来一直饱受北方游牧民族之苦,他们都是领兵一方的大将,经常会镇守边关。
因此对于蛮夷对汉族犯下了什么罪行是再清楚不过了。
看到这里,贾诩真是感到尴尬异常,看来今天脸真是丢光了。
吕岩笑着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昨天,杨再兴和张宪派人八百里加急送来请战要求,说他们岳家军和女真人是永世之敌。”
听到这里,贾诩不由沉默了。
吕岩这时候才知道为什么岳飞和文天祥在教科书中会被剔除出民族英雄的行列。
原来都是满遗在暗中捣鬼!
想岳飞元帅一生以精忠报国为已任,竟然落得这个下场。
为了复我河山而殚精竭虑,最后竟然连民族英雄都当不了,这让后世的大汉男儿又情何以堪,死后有什么脸面去见精忠报国的岳武穆。
一想到这里,吕岩就恨得牙痒痒。
他发誓一定要将岳飞元帅召唤出来,然后让他完成灭掉女真人的伟业。
这个时候贾诩也摇了摇头,决定不再劝吕岩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士兵疾驰而来,然后大声说道:“启禀王爷,有两人自称是明朝的使者,前来求见。”
听到这里,吕岩感到有些惊讶。
他知道现在明朝传递消息一定是八百里加急,因此他们传递消息的速度远甚于他行军的速度。
但是怎么也没想到他们来的速度竟然会这么快。
“请他们过来吧。”
吕岩想了想说道。
很快李三才和魏广微在几名骑兵带领下向这边走过来。
看到位于众将之中的吕岩,李三才不由大喜,他知道这位应该就是正主了。
“南京户部尚书李三才见过秦王。”
听到这里,吕岩不由大失所望,原来是这两个被他晾在杭州的倒霉蛋。
他还以为是朝廷派出来的使者呢?
“你们找我有什么事?”
吕岩问道。
“奉朝廷之命,希望我们两方罢手言和。”
李三才连忙说道。
他可是终于有机会说出这句话了,一想到这里,他就有种要哭的感觉。
整整两个月了,这两个月一直苦苦哀求那些士兵将吕岩的下落告诉他们。
但是那些士兵怎么会将这么重要的消息告诉他们,于是他们两人只能在杭州干着急。
后来得知吕岩在凤阳大破明军后,他们感到大事不妙,决定先回南京复命。
但是没有想到山穷水路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竟然在这里碰到了吕岩。
“你们最近有朝廷的消息吗?”
吕岩有气无力地问道。
李三才和魏广微摇了摇头。
“那你们还是回去吧,我没打算和你们谈。”
吕岩说道。
听到这里,李三才不由大急。
他连着两个月没有见到正主,现在好不容易见到了吕岩,而吕岩竟然不打算和他进行谈判。
如果让朝廷知道了,这让他情何以堪。
“朝廷对秦王招抚之意的确是情真意切,难道秦王就没有想过这样造反,会让祖宗蒙羞吗?”
李三才鼓起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道。
“哈哈哈,现在你还敢和说招抚?”
听到这里,吕岩不由感到极为可笑。
李三才先是一楞,但是很快他就意识到现在已经和两个月之前完全不同了。
现在吕岩的席卷天下之势已成,恐怕朝廷已经没有实力能够阻挡他了。
只要他愿意,恐怕大半个天下都能轻易入手。
这个时候再说招抚,恐怕有些侮辱人了。
他眼珠一转,然后又问道:“不知道秦王在这里打算干什么?”
“当然是攻打南京城了。”
吕岩笑着说道。
听到这里,李三才和魏广微都忍不住抹了把汗。
果然如此!
“不知道秦王能否不要进攻南京城。”
李三才苦苦哀求道。
“不能。”
吕岩言简意赅地说道。
就在吕岩和李三才说话的话,南京城头也是一片大乱。
不知道多少勋贵、尚书和侍郎一脸惊慌地看着远处的大军。
南京已经被围很长时间了,但是他们还可以通过长江和外界联系。
但是由于敌人一直在沿江向上攻打,现在想要和外界进行联系已经非常困难了。
看到敌人增援的大军,他们就知道敌人是打算对南京动手了。
南京兵部尚书卫一凤一脸痛心疾道地说道:“这个该死的贼子,他怎么可以这样,这可是南京,他怎么可以攻打这里。”
南京兵部右侍郎沈儆炌亦是脸色苍白,一想到南京城被攻破的后果他就有种晕倒的冲动。
到时候这满朝的尚书、侍郎和勋贵一旦被敌人的俘获,这场面也简直是不可想象,到时候朝廷的脸面往哪里搁啊。
贼子!这真是个天杀的贼子!
****
非常感谢ゞ石ブ頭、风信子18和游方客~的打赏。
。。。
。。。
第120章 攻城()
无论南京城墙上的大臣们如何恐惧痛骂,无论李三才如何苦苦哀求,吕岩始终没有改变进攻南京的打算。
他带着手下一干将领和侍卫来到了后世的紫金山脚下,这上边埋葬着明太祖朱元璋。
看到这里,无论是李三才还是魏广微都是感到双腿直打颤。
你打算攻打南京城就算了,难道你还打算攻打皇陵。
要是太祖的皇陵被打了下来,那么天都要塌了。
于是李三才连忙问道:“秦王你可是打算攻打皇陵?”
吕岩摇了摇头,“太祖皇帝是位真正的英雄,他是我最佩服的一个人,我怎么会攻打他的陵墓。”
李三才和魏广微先是一怔,然后一脸古怪地看着吕岩,很难想象这种话竟然是从一位反贼的口中说出来。
吕岩叹了口气,在后世一直有种说法,那就是自古以来江山得位之正,无人可以超过朱元璋,那是因为朱元璋将汉族从异族的手中解救了出来。
虽然经过满清的大量抹黑,将朱元璋进行种种丑化。
但是这绝对掩盖不了朱元璋对汉族立下的种种功绩。
如果可以的话,他倒是想上山给朱元璋上柱香,但是恐怕山上的那些守不会欢迎他。
“你们难道不打算回到南京城去吗?我可以让我的士兵放你们进去。”
吕岩微带坏笑地对李三才和魏广微说道。
李三才和魏广微脸色一红,然后连忙摇了摇头。
吕岩的大军很快就要发动对南京城的进攻,他们又如何愿意回去南京城。
万一南京城被他打了下来,说不定他们还不会死在乱兵之中。
于是李三才说道:“不,我们打算留在这里劝说秦王你能够和朝廷议和。”
这个时候李三才也不说招抚了,这个时候再说招抚就是笑话了。
吕岩懒得搭理他们。就任由他们跟着他。
如果他们要是敢啰嗦的话,他是绝对不介意将他们赶回南京城的。
在这期间,李三才还向提出了另一件事情。
那就是无锡大牢里关押着上百名东林党师生。李三才希望他能够放过这些师生。
对此吕岩感到非常为难。
自古以来,特别是在人都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
自汉代一直到明清,文人都是整个中国的统治阶级,享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
虽说明面上皇族是中国的统治者,但是事实上统治中国的一直是文人集团。
他们虽然做出了一些恶行,但是也同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化。
比如唐诗,宋词,几乎所有关于方面的成就都是由这个团体来创造的。
甚至连明末一些火器的改进那些士大夫也参与了进来,最典型的就是孙元化。
对于化。中国周边的几个国家是发自内心的崇拜。
比如倭国就很崇拜唐朝文化,也特别喜欢三国,三国游戏被他们做得满世界都是,可能连中国人都未必有日本人了解三国。
而朝国也自称继承了明朝的文化,对于明朝,从朝鲜的史书记载来看都是发自内心的崇拜,对明朝动辄以父母之邦称谓,没有丝毫的作伪。
同时他们对现在的化充满了鄙视,因为他们认为中国亲手毁掉了自己的文化。
因为很多人连四书五经都没读过,他们对于化不仅不了解。反而只会跟风一味的抹黑,觉得这是封建糟粕。
这些人中很多只了解子曰和一些唐诗宋词,甚至只了解一些四大名著。以为这些才是真正的化。
却不知道在正统士大夫的眼中,无论是诗词还是,都只是小道而已。
诗词还好,可以称得上是化的一部,有些还非常不错,比如《正气歌》,《满江红》等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教育意义。
但是现在文天祥和岳飞已经被开除了民族英雄的队伍,因此只能让外人鄙夷不已。
被后人捧为圣典的四大名著在那些传统的士大夫看来。根本就是连台面都上不得的东西,最多只能算是消遣的读物而已。
有些甚至连读物都算上。只能算是淫词艳曲而已。
将这些当成化,完全是对化的侮辱。
化的精华应该是四书五经。诸子百家,《菜根谭》,王阳明的心学,这些足以开宗立派的东西才真正算得上是优秀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