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圈里人都知道,唐琢接活儿,不论主顾是多大的老板,他看不上你,是不会给你名片的。
一般都是对方先给他名片,他给不给你名片就不好说了,大家都知道他这个毛病,再说这人也确实有几下子,就都忍了他。
现在竟然主动给自己老板递名片,看来自己这次选择加入敢为还是比较有眼光的选择。
边学道不知道唐琢的名片有这么多门道,他笑呵呵地接过来,仔细看了看,然后从包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递给唐琢说:“边学道,多指教。”
唐琢接过名片,仔细收好,抬头问边学道:“对方明天就到,明天我……”
边学道说:“你这边不急,慢工出细活。明天第一次接触,我单独去会会他,把对方的态度、决心和心理价位摸一下,然后咱们再商量,之后的正式谈判,你再介入。”
唐琢听了,重重点了一下头,说:“好。”
……
夏挺是广东人,喜欢吃早茶。
到了哈尔滨发现,早餐一共就几样:包子、烙饼、油条、麻花、豆浆、豆腐脑、小米粥,哦对了,还有茶叶蛋。
夏挺吃的是真不习惯,他觉得包子和小菜都太咸。
坐在茶楼里,给这次的谈判对象打了一个电话,边喝茶边等,同时猜想自己即将见到的会是一个怎样的人。
公司给他的信息显示,对方年轻得过分,还是个在校大学生。
夏挺知道,这次收购如果顺利,对方立刻就是千万富翁,年纪轻轻,还没出校门,单打独斗就在互联网里淘到真金白银的千万富翁,夏挺实在是太好奇了。
他知道,这样的人,大致有三种人生轨迹。
一种是大多数人的选择,偶然间鼓捣一个小网站,出乎意料地发了横财,从此奋斗动力全无,靠着这笔钱做一些细水长流的投资,优游余生。
一种是少数人的选择,一夜暴富,飘飘然不知所以,买豪车,玩女人,更有不知轻重的,去澳门赌钱,受人蛊惑吸粉,长则三年五载,短则一年半载,归入穷人行列。
最后一种人最少见,他们心中有天地,只差登天梯。有了资金以后,他们会迅速投入新的事业,这些人可能成功,可能失败,但他们注定不是平凡的庸者。
在见面之前,夏挺一直在想,创办my123的这个年轻人,到底会是哪一类呢?
……
夏挺终于见到边学道了。
第一感觉,年轻。
第二感觉,沉稳自信。
第三感觉……有气势!?
夏挺很奇怪,这个年纪的人,怎么会给人这种感觉?
也许是有些东西自己先入为主了,夏挺这样想着。
互相介绍了一下自己,夏挺直接切入主题。
隐隐的,直觉告诉他,要先用话压住对方,不然这次谈判可能很艰苦。
夏挺开始说他准备了一天一宿的话。
她说:“my123的发展势头不错,但你一个人操作,会面临诸多的困难。”
“随着网站的影响越来越大,风吹草动、是是非非都会是一道道坎儿。”
“我给你做个比喻,my123是一艘满载着金子的小船,你一个人慢慢地划,风和日丽当然好,但遇到恶劣的天气,一个浪打过来,樯倾楫摧,很可能就什么都没了。”
夏挺说:“……”
边学道一直笑呵呵地听夏挺说话,不时还表示同意地点点头。
等夏挺说完了,边学道放下茶杯问:“百度准备出多少钱收购my123?”
一丁点弯弯绕都没有,除了自我介绍,开口第一句就是问价钱,夏挺的感觉很复杂。
对方看上去很好对付,因为目的很明确,似乎价钱给到位就很轻松。
同时又似乎很不好对付,因为自己说了那么多,虽然对方不时在点头,但夏挺能察觉到,边学道并没有被自己说服,他点头,很可能是出于礼貌,或者是给自己面子。
夏挺说:“我现在只能给一个大概收购价。”
边学道点头道:“你说。”
夏挺说:“2000万。”
边学道问:“税后?”
夏挺说:“税前,不过我们可以一起想办法。”
边学道听了,不置可否,笑呵呵地说:“这样,你舟车劳顿,今天好好休息一下。今晚哈尔滨有场动力火车的演唱会,我手里有几张朋友给的门票,晚上我接你一起去听听。具体的,咱们明天再谈,怎么样?我很喜欢动力火车!”
夏挺对演唱会没什么兴趣,但他对边学道这个人产生了兴趣。
几千万的生意,就算一些颇具规模的公司也要当成一件大事来抓,不敢掉以轻心。
眼前这位倒好,事情刚说了个开头,就张罗着要去看演唱会,还特别强调了一下,他喜欢动力火车。
啥意思?演唱会比上千万的生意还着急?还重要?
夏挺很想说“我就不去了”,可是话到嘴边又咽回去了。
算了,来都来了,借着演唱会的机会,摸摸边学道这个人的性格也是好的,对后续谈判总有帮助。
夏挺告诉边学道自己住的宾馆位置,两人约了个见面时间,就分头走了。
……
中午,边学道给唐琢打了一个电话,把跟夏挺初步接触得来的信息告诉了他。
晚上,边学道开着李裕的车去接夏挺。
坐进车里,夏挺就去摸安全带。
看见他的动作,边学道说:“安全带坏了,要不你去后座吧。”
夏挺停住了动作,仔细打量了一眼车,问边学道:“你的车?”
“不是,朋友的。”边学道边转向边说。
夏挺随口接了一句:“你的车呢?”
边学道笑了一下说:“我没有车,今天特地跟人借来的。”
夏挺听了,愣了好一会儿,不知道说什么好。
边学道看了他一眼,以为他担心自己开车水平,笑着说:“别担心,我没车,但有驾照,技术没问题。”
夏挺呵呵一笑,说:“看你开过来我就知道,你技术不错。”
一路上,两人边聊哈尔滨的建筑特色,边说一些美食特产、风物人情,越聊越觉得投机。
这是夏挺第一次来哈尔滨。
之前对这座北方重镇的所有印象,都是从文字和图片中得来的,比如消夏避暑,比如滑雪,比如音乐会、比如条石大街,比如长腿姑娘……
坐在车里,看着路两旁风格独特的楼房,夏挺啧啧地说:“初看平常,再看别致。”
……
演唱会出奇的成功。
2004年的动力火车,各项状态都处于巅峰期,不是2014年《我是歌手》里那种让人尴尬的水平。
演唱会开始前,边学道曾找机会问过李裕,跟他打听动力火车演唱会上的歌单。
谁知道李裕那小子死活不说,他跟边学道说:“我要是说了,你没准就不来现场了。”
后来架不住边学道缠着他不放,李裕说:“我真不太清楚,我们只合练了一首歌,最后一首。”
边学道好奇地问:“哪首?”
李裕说:“忘了。”
边学道:“靠!”
第227章 如果我哭了也许是我老了
沈馥给的票位置那是相当地好,不是体育场周围看台的座位,而是舞台正下方那一片贵宾区。
跟着边学道坐在贵宾区,夏挺还是很满意的。边学道要是真把他领到周围的看台上,他嘴上肯定不会说什么,但心里一定不爽。
开场前,边学道猜了好几首歌,觉得有可能是开场曲,结果都猜错了。
舞台上灯光暗下去了。
体育场里的声音也随着低下去了。
不光边学道,在场至少一半人都在想动力火车会用哪首歌开场。
“咚!”
“吼依呀吼依呀……吼依呀吼依呀……吼依呀吼依呦……”
边学道一下听出来了——是《梨山痴情花》。
果然是个适合开场的歌。
灯光亮起,动力火车背着吉他,一人一个麦克,极度有型。
演唱会的气氛一下就有了。
体育场立刻爆发出一片喊声:“动力火车……动力火车……”
夏挺见了,回头往后看了看,扭回来跟边学道说:“这么热情!”
边学道说:“地方太偏,来开演唱会的少,所以劲头都足。”
夏挺抿着嘴说:“偏吗?不偏啊!我觉得这里挺好的。”
歌好,嗓子好,演唱会现场气氛怎么能不好?
动力火车好歌不少,加上又是摇滚风,《第一滴泪》、《背叛情歌》、《明天的明天的明天》、《无情的情书》、《当》……
一连串耳熟能详的歌曲轰炸下来,现场气氛越发火热。
从哈尔滨选拔上去的三支本地乐队,没有集中登台,而是穿插在动力火车几首歌中间。
这种做法在边学道意料之中。
首先,这样穿插一下,动力火车能得到休息。
其次,业余乐队就不说了,地方上的专业乐队跟动力火车也不是一个级别的。一个乐队两首歌,就算全唱砸了,也不至于让现场冷下去。可若是三支队伍挨着上场,全砸了,那给观众的观感就太不好了,而且再想把现场热起来比较难。
随着演唱会进行,本地的三支乐队上去两支了。
两支乐队的表现不能说不好,甚至一些看过他们演唱的人觉得已经是超水平发挥了,但让两支乐队失分的问题很相似,翻唱的歌都还行,自己原创的歌太差。
坐在台下,边学道想:肯定是彩排时动力火车团队就看出了三支本地乐队的水平,有意把沈馥和李裕组合的“学道之人”放在最后拉回气氛。
体育场里,一些知道登台乐队选拔赛的人心里在叹息,人家给机会上台露脸,提携后辈,可是有机会没水平,一样白搭。
动力火车又唱了两首,轮到沈馥和李裕上场了。
学道之人第一首《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演唱会进行到现在,所有登台演唱的都是男的,沈馥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女性。
几个之前在现场看过选拔赛的观众心里一齐冒出一个念头,这个乐队靠谱。
果然,沈馥和李裕往台上一站,全场就进入一种奇妙的静默状态,仅仅看台风,已经让人感觉跟前两支本地乐队不同。
沈馥开嗓了,还是谭维维跟周晓欧那个版本的开场。
这个开场,形式上,跟动力火车开场曲很像,但味道截然不同。
体育场里,看过前一场学道之人演出的是极少数,绝大多数人第一次听到这个版本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一时觉得动感时尚、耳目一新。
尤其是沈馥的现场表现,从情绪到感觉,比前一场都有明显的进步,歌曲演绎得野性十足、劲道十足。
听着沈馥唱着歌,边学道心中忽然升起某种明悟,沈馥这么投入,她是从歌中找到了自己的某些人生片段。
“如果我哭了,也许是我老了,因为我变得很脆弱,很脆弱……”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一切全都,全都会失去……”
这一年多来,她确实失去了太多。
……
夏挺这个岁数的人,基本都听过郑钧版的《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现在听到沈馥和李裕版的,觉得陌生又熟悉,偏又很好听,那种感觉很奇怪。
跟夏挺一个感觉的人不在少数。
其实场上李裕的表现也不赖,起码中规中矩。
但他正在感冒中,加上一门心思给沈馥当绿叶,没有争眼球的想法,所以看上去就相对普通。
看着台上的沈馥,边学道能看出,这次沈馥真的是火力全开了。
他能理解沈馥,人生遭遇如此大的变故,被钱难得寄人篱下,母亲有病也看不起医生,她这是在玩命搏一个出名的机会。
一定程度看,沈馥利用了他,但边学道从没怪过沈馥。
事实上,沈馥的出现,确实可以帮他掩盖住重生之初的冒失举动。
“宽容点看双方的关系,就当是双赢吧!”边学道这样想着。
跟边学道想的差不多,动力火车在后台,看着台上沈馥和李裕的演唱,心里也在想:之前就在研究选几支乐队带到北京登台,这个叫学道之人的乐队,如果第二首歌能有现在这首三分之二的水平,就铁定带去北京。
理由很简单,新面孔,水平这么高,完全可以作为演唱会秘密武器使用。
能给演唱会带来卖点,同时还能给外界提携新人的印象,而且也确实给了这支乐队更大的舞台和机会,确确实实是双赢。
其实,学道之人的原创歌曲,《管他什么音乐》,动力火车听过了。
但仅仅是听过了。
他们之前赶了这么多场演唱会,奔走半个中国,到哈尔滨站时,身体已经相当疲劳。
来之前因为生病耽搁了日程。
为了保护嗓子,到哈尔滨后,所谓排练就是大家走了一下先后程序,没怎么真开嗓。
三只本地乐队的歌曲,动力火车是在房间看的录制的MV。
录的东西,水平再高他们也是不信的。
所以,现在只看学道之人第二首歌的表现。
第二首——《管他什么音乐》。
这时舞台上的站位发生了变化。
第一首歌时,沈馥和李裕是平行站位,左右两边一边一个。
第二首歌时,沈馥站到了舞台中央,李裕微微后撤。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首歌是女声主唱。
前奏响起……
第228章 钱多好啊,要脸干啥?
前奏响起……
沈馥闭上眼睛,握着麦克架,身体跟着节奏轻轻律动。
边学道听来很熟悉的曲子,在其他人耳中,新鲜而妖异。
没有人想象得到,同一个演唱者,前一首狂野到爆,后一首另类到妖。
沈馥刚唱进副歌,动力火车两个人相视一眼,看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这个乐队一定要带去北京。
坐在边学道身边的夏挺觉得很有意思。
现在台上唱的这首歌,听第一段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第二段时,当听者进入歌曲的旋律后,身体会不自觉地跟着轻轻摇摆。
夏挺是那种自控力比较强的人,还是摇摆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自己在摇摆。
让他郁闷的是,身旁的边学道听得很专注,但身体坐得极稳,纹丝不动。
这人张罗来听演唱会,这么好听的歌居然不能带动他,难道是个音乐盲?
……
演唱会现场,报纸、网站、电视台,一共来了7家媒体。
开场之前,娱乐记者加上摄影记者,20多人在舞台下方的采访区来回走动。
组织方很隐蔽地把记者们喊到后台一个地方,出来时,记者们一人手里拎着一个小纸袋。
看到这一幕,边学道会心地笑了。
这是记者这个职业的隐性福利之一。
可惜的是,再早十年,人家给的东西比现在值钱得多,再往后推十年,记者基本什么也捞不着了。
“一样是塞红包,给记者的红包越来越少,给医生的红包越来越多。”
这句话不是边学道说的,是前世一次跟报社同事吃饭,一个干记者的同事说的。
记者同事喝了一口啤酒,接着说:“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大家摇头。
记者同事说:“因为要脸的人越来越少,要命的人越来越多。”
另一个同事说:“你这话不对,准确说是认可花钱买命,不认可花钱买面子。”
一直跟边学道关系不错的编辑宋明说:“这还用说吗?钱多好啊,要脸干啥?”
……
7家媒体中,6家媒体的人在演唱会开始30分钟后就都撤了。
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演唱会是晚上7点开始的。
记者们回到报社最早也得8点了。
他们还得写稿。
写完稿要部门主任审核。
主任审完才能交给夜班编辑上版。
等上了版,当晚值班总编还要看一遍。
他们回去晚了,报社要有一批人等他们,左催右催的,很难受。
所以,看了个开场,拿到了组织方的歌单,就可以回去编新闻了。
没走的一家媒体,是个网站。
相比传统媒体,他们更灵活,也少了很多条条框框,加上网站从业者都比较年轻,本身就想听演唱会,所以一直坚持到最后。
然后,他们收获了其他6家媒体没看到的东西。
……
这家网站的记者看到了什么?
他在现场的感觉跟其他观众的感觉是一致的,第三支登台的本地乐队,实力一流,引爆了演唱会现场,掀起一波大高潮。
记者赶快掏出纸袋里的歌单,找出这支乐队的名字——
学道之人。
嗯,很酷的名字。
一个与脑海里的草稿截然不同的稿子在记者心头萌生。
网站的这个记者很清楚,明天天一亮,哈尔滨的媒体肯定会一起报道今晚动力火车演唱会的现场盛况,在这个角度写,网站记者的功力,跟传统媒体的记者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那么,就不如换个角度,换个切口。
你们主要说动力火车,我主要说学道之人,以及另外两支本地乐队。
作为哈尔滨的媒体,关注哈尔滨本地的乐队,完全可以接受,并且似乎更有市场。
想到最后,记者给自己总结了一下,常规武器打不过传统媒体的记者,我就出奇制胜。
甚至连明天新闻的标题记者都想好了——《管他什么音乐?管他们是谁!》
网络新闻的标题,要的就是这种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劲儿。
……
最后一首歌开始之前,动力火车拿着麦克,喊出了三支本地乐队的名字,邀请他们上台跟自己一起唱本场演唱会的最后一首歌——《再见我的爱人》。
劲爆狂野的音乐响起,舞台周围的冷焰火依次打开,全场进入最疯狂的状态。
动力火车唱完第一部分,一人指着李裕,一人指着沈馥,告诉全场,接下来是他俩唱。
全场响起热烈掌声。
不过就这么两三秒
忽然我的心开了窍
你我不要
爱的昏天暗地
那些痴言梦语盖住快乐的路标
放弃一座城市
眼前忽然出现一条
一条光明大道……
曲终人散。
……
开车把夏挺送回宾馆,两人同时说了一句“明天见”。
的确,今天过去了,明天还要短兵相接呢。
虽然已经很晚了,边学道还是给唐琢打了一个电话,问他明天谈判的准备情况。
唐琢说:“你来我家细说吧。”
边学道问:“方便吗?”
唐琢说:“方便。”
同一个晚上,夏挺在宾馆房间里也是忙到很晚。
第二天早上,夏挺十分惬意地坐在同一家茶楼里,等边学道。
他等到的是边学道和唐琢联袂而至。
跟夏挺握手后,边学道介绍说:“唐琢,我的谈判助手,接下来他代表我跟你进行谈判。”
虽然有点意外,但夏挺并不吃惊。
经过昨天一天的接触,夏挺看得出来,边学道虽然年轻,但肯定不是单打独斗,身边应该有人助他。
跟夏挺握了一下手,唐琢开口第一句就占据了主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