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她来自碧波深处-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只能逼迫自己,突破自己的极限。

可是这些辛苦,和着眼泪浑身酸疼地入睡,想念阿嬷阿爸阿妈妹妹的心情,她自己知道就好,没必要讲给妹妹听,让她和家人担心。

明月噘嘴,“我已经十岁了,姐姐!”

“是是是,十岁了,是小大人了。”孟英从善如流,“小大人要好好听阿爸阿妈的话,孝顺阿嬷,好好读书,知道么?”

“姐姐你口气活像老阿嬷。”明月听得皱鼻子。

“你说我像老阿嬷?!”孟英伸手到明月腋下呵痒,“不想活了是罢?”

“哈哈哈……”明月最怕痒,立刻耸肩缩颈讨饶,“我错了……救命!”

两姐妹在房间里的笑闹声传到阿爸阿妈房间里,阿妈轻轻翻了个身。

“……还没睡?”孟海低低问。

“……”隔了良久,阿妈才低声回答,“我舍不得明月。”

从怀胎十月,到呱呱落地,再到如今活泼可爱,知冷知暖的,明月从来没离开过他们。

当年听孙教练说能把阿英转成城镇户口,又能享受国家给的福利待遇,他们觉得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几乎没怎么犹豫,就答应下来,把阿英送到少体校去了。

可是这些年过来,每到节下,家人围坐在八仙桌旁,总有个位子是空着的,身为母亲,个中滋味,无处言说。

一年中难得回家一两次,问阿英训练苦不苦,她也总是报喜不报忧,说“不辛苦”、“难不倒我”。

阿嬷年纪大了,眼神不好,阿海是男人,心比较粗,所以都没有注意,然而她这个做阿妈的,却很难不注意到女儿藏在衣袖下头的绷带和淤青。

孟英却从来未曾说过只言半语,惟独在十四岁初…潮时候,回家来露出过一次软弱的表情,躺在床上说:“阿妈,我肚子疼得厉害。”

她记得她当时坐在女儿床边,拿冬天用的铜汤婆子筹了热水,裹在毛巾里给阿英焐肚子,一边扭过头去,偷偷把眼泪擦干。

她是靠海人家的女儿,又嫁给靠海吃海的人家,怎么会不晓得这中间的痛苦折磨?她自己做姑娘的时候,在家里汲水做饭洗衣,大冬天也不例外,等到来潮,从经期前就开始下…腹隐隐作痛,期中更是经常痛得直冒冷汗,面如金纸,嘴唇发青。

请村里的老阿嬷看了,只说是着了凉,身体虚寒,少碰凉水就好。

而阿英,是要整个身体都在浸在冰凉的水里的,怎么可能不受寒凉?

也不过就那一次,往后再问她,她都说没事了,少体校的校医给了她药吃,已经不要紧了。

阿妈闭上眼睛,她不知道女儿吃的是什么药,但总是不放心的。

如今,要让明月也经历这样的艰苦么?

阿妈辗转反侧,无法成眠。

孟海搂过阿妈来,把她的脑袋轻轻按在自己的肩窝,“你要是舍不得,那就不让明月去,我们家出一个奥运选手,已经很不得了了。要是再出一个,阿雄阿妈回去要扎草人了。”

阿妈笑不出来,“我怕明月以后知道我们的决定,会怨我们。”

孟海沉默。

是啊,明月会不会怨他们,自作主张,剥夺了她像阿英一样的机会呢?

“不是还有好几天时间么?我们再好好考虑考虑,先不忙做决定。”他紧一紧手,“明月精乖得很,你明早要是顶着一副没睡好的面孔出门,她会担心的。”

阿妈这才在阿爸胸前慢慢睡去。

明月并不晓得阿爸阿妈心里的犹豫纠结,她觉得这几天真是再快活没有。

姐姐孟英难得有个十天长的假期,两姐妹可以凑在一起不停讲悄悄话。

放了学明月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就到村中心的老年活动室去找姐姐孟英,离得老远就看见在那棵古老的沉水樟树下头,围着一群人。

明月跑过去一看,正是村里的老阿伯和休渔中的阿叔阿伯们在观棋,棋手是村长和——林渊?

坐在一边青石花坛上的孟英朝明月招手,“明月,这里!”

明月轻轻一跃,跳坐在花坛上。

孟英递过一包炒得香喷喷的葵花子来,“喏,阿钟婶给我的。”

明月笑嘻嘻抓过一把来,朝着花坛下头围成一圈观棋的人群努嘴,“村长怎么和林渊下起棋的?”

村长下得一手臭棋,村里人都知道的。

孟英同妹妹咬耳朵,“和奥运冠军下棋,不是天天都能遇到的事。”

明月笑起来。她简直可以想像村长正在和人对弈,看见林渊从招待所里出来,小眼睛光芒大炽,厚手掌一招:“小伙子,来下盘棋!”的情形。

“林渊不会输吧?”明月问,如果让村长赢了棋,那还了得?以后逢年过节都要听他吹嘘他曾经赢过奥运冠军的事迹了。

孟英向明月眨眼睛,“少体校几乎没有娱乐活动,他们男生在宿舍里,没事就是下下棋看看书。”

明月听了嘿嘿直笑:那村长岂不是输定了?

孟英也微笑:你看着罢。

果然没一会儿,围观的人群发出“轰”的一声,然后只见村长大力拍了拍林渊肩膀:“小伙子,年轻有为啊!”

林渊好脾气地笑一笑,站起来向村长道别,从人群里脱身,走到花坛前头,看见孟家两姐妹坐在花坛上,状极悠闲,笑起来,“小地主,有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介绍给我啊?”

“带你去看我家的青蛤养殖场,好不好啊?”明月跳下花坛,留意到自己只有林渊齐胸高,姐姐孟英却有他肩膀那么高。

林渊自然而然地摸一摸明月头顶,“好呀,麻烦你们做向导了。”

孟英也从花坛上跳下来,抿嘴微笑。

三个人慢悠悠从村里往滩涂而去。

沉水樟树后头,转出个少年来,凝望着他们的背影。

忽而一只手揪住少年的耳朵,用力往反方向拉他。

“阿雄,我要告诉阿妈,你喜欢孟英!”年纪小一点的少年挤眉弄眼。

孟雄一把拍开弟弟的手,“当心我揍你,阿伟。”

孟伟有恃无恐地吐舌头,“阿妈不喜欢孟英,你别想了!”

孟雄有些黯然。

“而且我看孟英喜欢的是那个城里来的。”孟伟雪上加霜地说。

孟雄垂睫,是啊,人家是城里来的,是奥运冠军……

倏忽又扬睫,回首望着孟英远去的背影,也许有一天,当他也成为奥运冠军的时候,孟英的视线,会在他身上,多停留片刻罢?

明月和孟英带着林渊到自家滩涂上,去看青蛤养殖场。

从竖在滩涂周围的防盗防逃网的网眼里望进去,退潮后的滩面上有一个个椭圆形小孔,明月指着那些孔洞对林渊说:“喏,那些就是青蛤的洞…穴。现在是夏天,它们钻…洞钻得比较浅,到了冬天会钻得更深些。”

林渊认真听明月讲解,不时提问。

多久才会成熟?喂它们吃什么?销路好不好?

明月一一回答。

林渊不敢小觑明月,对孟英说,“你妹妹真厉害,什么都懂。”

孟英与有荣焉,“我家明月三岁开始认字,四岁就进了小学,读书读得非常好,年年得第一呢。”

林渊“哗”一声,“天才少女!”

明月摆手,“没有没有,你问的我正好查过资料,所以知道。”

“她从小喜欢什么,就会很认真地潜心去学。”孟英替妹妹觉得骄傲。

“那——你喜欢游泳和跳水吗?”林渊想一想,徐徐问。

明月露出阳光般灿烂的笑容,毫不犹豫地回答他:“喜欢!”

午后的阳光照在三人身上,在滩涂上留下短短的影子,命运从上面静静碾过……

作者有话要说:看到每天大家给我的留言,是我写文最幸福的时刻,谢谢大家~

我会努力更新的!

16

16、第15章 新的旅程 。。。

隔了两天,吃过晚饭,阿妈和阿嬷合力将饭桌收拾干净,阿爸清了清喉咙,“阿英,明月,今天我们家里开个小会。”

孟英明月正头挨着头,商量明天乘阿爸的小货车去镇上赶集,闻言齐齐抬起头来。

被两个女儿四道清澈如水般的眸光一望,孟海不由得感慨万千。

一转眼阿英都十五岁,是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明月也已经脱去一身婴儿肥,一点点显出日后清丽的雏形。

孟海望了一眼阿妈,阿妈轻轻颌首,他向两个女儿招手,“来,到阿爸阿妈跟前来。”

孟英明月对视一眼,携手走到阿爸面前。

孟海斟酌片刻,说:“明月,孙教练前几天来吃饭的时候,说起来,觉得你是棵好苗子,想选你进少体校读书。”

明月诧异地张大了嘴,半晌不能言语,好一会才问:“真的吗?”

家里已经有姐姐入选奥运会国家对集训大名单,这在村里已经是了不得的成就了,她以姐姐为荣,自己努力读书,想做一个不逊色于姐姐的人。

但是,幼时哭着拽住姐姐不肯放手,吵着要和姐姐一起进城去的小女孩,终归渐渐长大,知道有时候并不是每个愿望都能实现,她也许永远没办法像姐姐一样,到城里读书训练比赛。

然而此时此刻,阿爸忽然对她说孙教练想选她去少体校读书,明月不是不意外的。

“你想去吗,明月?”孟海问眼里闪过诧异,终是慢慢化为惊喜颜色的小女儿。

明月环视堂屋里假装自己很忙,不停东抹一把,西擦一下的阿妈,还有静静坐在上首,微笑注视她的阿嬷,以及轻而坚定地握住她的手的姐姐,最终将视线落在阿爸身上。

“我……”明月的脑海里,孟家村午后海边的闲逸时光,以及林渊舒展如同流光跃入大海的身影交替浮现,“我……想去!”

堂屋里有片刻静寂,随后孟海点点头,“孙教练说了,你现在才开始专业训练,年纪有些大了,可能要比其他五六岁就开始训练的选手吃更多的苦。你既然想去,阿爸阿妈也不拦着你,只是只有一条:再苦再累,不能退缩!”

明月点点头,“我知道了,阿爸。”

“好了,你们两姐妹早点去休息,明天不是还要乘阿爸的车去镇上么?”阿妈出声,赶两个女儿会房去。

待孟英明月离开堂屋,阿妈才坐进椅子里,怔忡出神。

“你要是不舍得明月,何苦给她自己选呢?”阿嬷从八仙桌上的德化瓷壶里倒了一杯闽州产的贡眉茶递给媳妇,“小孩子哪个不向往外头的世界?你让她自己选,她当然想去见识、见识外头的世界了。”

外头的世界诚然丰富多彩,可是也一样充满荆棘坎坷。

而人活一世,哪有不经历一点波折的?

在阿爸阿妈身边,受了委屈吃了苦头,还有个倾诉的人,外头谁会理睬你的委屈你的死活?

但是这话说给孩子听,他们恐怕也不以为然。

总要撞个头破血流,才晓得老人所言不虚。

阿妈接过茶杯,双手捧着,仿佛要从中汲取热量般。

“这样的机会,可遇不可求。我怕今次拦着明月不让她去,有朝一日,她会得怨我。”

阿嬷叹息,可怜天下父母心。

“既然做了决定,就不要顾前顾后的。”阿嬷的声音不急不徐,“当年阿英去城里读书,你们虽然也犹豫过,但是最后还是心甘情愿地送阿英进城去的。如今要送明月去少体校读书,也该是一个态度,不能让阿英觉得和她当初离家时态度不一样。”

阿嬷又看了一眼默默不语的儿子,“手心手背都是肉,阿英和明月是一样的,别伤了孩子的心。”

孟海一震,望向阿嬷,又看看妻子,点点头,“我知道了,阿妈。”

“知道就好,知道就好。”阿嬷站起身,“我回房休息去了,你和阿霞也早点睡。”

两夫妻熄了堂屋的灯,关上门,回到自己房间,洗漱上…床。

孟海拉住妻子的手,“阿霞,阿妈说得对。我们征求了明月的意见,既然已经做了决定,就不要说让自己后悔的话。明月有这个天赋,她也喜欢,孙教练又给了机会,你就放手让她去罢。孩子难道还能在我们身边一辈子?早早晚晚是要从雏鸟长成大鹏,从窝里飞走的。”

阿妈点点头,“我知道,我只是舍不得两个孩子都离开我到城里去。”

“傻女。”孟海伸手摸摸妻子脸颊,“现在我们进城比以前方便多了,你要是想明月,我们可以开车去城里看她。半个月一次,一个礼拜一次,随你喜欢。”

阿妈听后微笑,“我要是想天天都能看到女儿呢?”

“这有点难度,要不——我们搬到城里去住,还有可能。”孟海摸摸长出青髭的下巴,很认真地考虑起来。

“我说着玩的,阿海,你别当真!”阿妈赶紧拍孟海手臂,免得他真动脑筋,想方设法搬到城里去。

孟海却陷入沉思:这个想法,未尝不可行。

次日孟海天不亮就起床,和妻子两人去滩涂,将成熟区域的青蛤收上来,装在漏网里,用海水冲洗干净,装到大桶中,覆上帆布,合力抬到小货车后头的车斗里。

等这些工作都做完,天已经蒙蒙亮了。

两夫妻回到家里,洗手擦脸,把在滩涂上穿的连体橡胶防水裤换下来,家里其他人也已经陆续起床洗漱。

一家人一起吃过早饭,孟海到镇上去送新鲜青蛤,顺便带两个女儿去赶集。

阿妈则留在家里,整理明月的衣物,替她准备行装。

下午姐妹俩和阿爸回到家里,明月一眼看见自己房间里的淡绿色帆布包,还有坐在双层床下铺,一件件为她叠衣服的阿妈,身影莫名的寂寥。

高高兴兴和姐姐一起去赶集,买了不少小玩意回来的明月,蓦然意识到,她要离开阿爸阿妈阿嬷,独自去远方的事实,满心的欢喜,一下子就被即将分离的愁绪充塞。

“阿妈……”明月扑过去,伏在阿妈膝上。

孟英见了,悄悄退出房间,一个人拎着赶集买回来的大包小包,进了灶间。

明月到底还是小孩子呵。

想着可以到城里去,整晚高兴得睡不着觉,却忘记了,从此她将要独自生活和学习。

孟英遥遥想起自己刚刚离开阿爸阿妈,离开家人,村里的小伙伴,在城里少体校的生活。

没有朋友,操着一口被城里孩子嘲笑的乡音,休息天无处可去,只能躲在房间里一遍又一遍地看体校发的课本,忍着眼泪给家里写一封报平安的信回去……

虽然有同村一起来的孟雄,可是毕竟男女生有别,他也有自己的困难要面对。

多亏有林渊。

孟英微笑,想起彼时那个好看的少年,在休息天对他们说:走,带你们去游乐园玩。

他们三四个大孩子,带着他们一群七、八个小孩子,乘公交车到城里的儿童游乐园玩,给他们每个人买装在玻璃瓶里的橘子味汽水喝。

那是她第一次喝汽水,一大口冲劲强烈的辣蓬蓬感觉顺着喉咙滑下肚去,顿时呛得咳嗽起来,她吓得几乎把瓶子都扔掉,忙不迭吐舌头。

城里孩子们笑起来,林渊却取出手帕来,“没关系,第一次喝是觉得很冲,慢慢喝。”

一旁其他大孩子哄笑起来,“看看,看看,就是这样所以林渊才受女孩子欢迎!都学习起来!”

她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喜欢”,只觉得林渊真好。

等喝完汽水,他又领着他们一帮小萝卜头去滑滑梯,坐旋转木马……最后人手一支雪白蓬松绵软的棉花糖,踏上回宿舍的归途。

这成了她到少体校以来第一个美好的记忆。

从此以后,除了认真刻苦地训练,她的心里还多装了一个叫林渊的男孩子。

他是她艰苦残酷的训练生活中,唯一的亮色。

孟英想,明月也将会体会她所体会的,而不知道什么能照亮明月枯燥乏味体校生活?

“阿爸阿妈,给家里装一部电话罢。”晚上吃过饭,孟英在一家人看电视吃水果的间隙提出来。“少体校里每周都可以给家里打一次长途电话。市里的孩子休息天可以回家去住,明月离家远,每周都回家不太可能,那就往家里打电话罢。”

孟海眼睛一亮,一拍大腿,“还是阿英想得周到!总到村长家去听电话太不方便了。家里是应该装电话,城里酒店饭店找我要货也方便。”

“要不少钱罢?”阿妈迟疑。

“不贵不贵!”阿爸笑起来,“我打听过,装电话的入户费是两千多块钱,要从村里的电话线总机载几根电线杆,扯线过来。总要给师傅两条香烟,请装电话的师傅吃顿饭。”

两千多块钱?阿妈倒吸一口气,这还不贵?!他们要卖多少桶青蛤才能赚两千块钱啊?

阿爸连忙安抚阿妈,“我在信用合作社有不少存款,再卖几茬青蛤,钱就收回来了。现在阿英明月都在外头训练比赛,家里装了电话,你和孩子联系起来也方便嘛。”

阿妈想到两个女儿过两天就都要离开家,一个去百十里外的城里读体校,一个则要去到国都参加集训,满肚子的话都化成一声叹息,默许了阿爸。

文帝四十五年,六月初六,十岁的孟明月,背着阿妈给她整理好的行装,告别了阿嬷和阿妈,和姐姐孟英坐上阿爸孟海的小货车,挥别养育了她十年的孟家湾,踏上全新的人生旅程。

作者有话要说:小明月终于长大了~吾家有女初长成啊~

明天请假~儿子双休日在家,周日我一般都没有力气更新了~内牛~

17

17、第16章 艰难的起步(上) 。。。

清晨六点二十五分,明月自动睁开眼睛。

经过三年的集体训练生活,明月早已经练就精准的生物钟。

明月在床上又躺了片刻,等到每天六点三十分的起床哨响起,这才掀开被子,穿好衣服裤子,趿上拖鞋,到门口脸盆架子上取过自己的牙刷杯和塑料脸盆,夹在手臂和腰胯之间,走出寝室,到走廊尽头的水房去刷牙洗脸。

少体校女生宿舍楼和男生宿舍楼之间,隔着一座长五十米、宽二十一米,有八条赛道的标准游泳池。每天早晨起床,出门时候,能看见对面宿舍楼道里男生敲着脸盆嘻嘻哈哈去水房的画面。

女生比较矜持,很少有人把毛巾甩在肩膀上,叼着牙刷去水房洗漱的情形发生。

但这并不妨碍对面男生宿舍楼里隔三差五传过来的叫嚣:

“乔小红!下午比赛跳水,比不比?!”

又或者编了促狭的顺口溜在对面高唱:“阿跷阿跷,屁股有大小!左边大来右边小,咦呀呀!屁股有大小!”

被指名道姓起哄的乔小红不以为然地挺一挺在十四岁少女身上显得过于成熟的胸…脯,喊回去,“比就比!”

听见顺口溜更是一笑而过,甚至还刻意拧了拧屁股。

同在楼道里的女生看了,有人露出不屑一顾的表情来。

明月无视这些几乎天天发生的插曲,夹着脸盘,埋头前行。。

乔小红在人群里望见明月,举高了手臂向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