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说冯贵妃在对付南华帝方面很有手段,不管后宫新进多少年轻貌美的妃子,都始终占据南华帝心中第一人的位置。从她刚刚这番小孩子般佯装生气的模样,神情说不出的娇媚动人,那声音更是七分娇嗔三分委屈,再配上她本身妖娆万千的姿态,这无疑对男人来说有着致命的吸引力,难怪南华帝对她的宠爱能长盛不衰!
南华帝见冯贵妃小嘴撅起,一副真的生气了的样子,一颗心顿时就要柔化了。先是把冯贵妃手中的茶杯接过放到一边,随即长臂一伸,把冯贵妃整个人揽进怀中,让美人靠坐在他的大腿上,双手捧着冯贵妃一张小脸,笑着道:“爱妃真生气啦?”
冯贵妃故意不说话,只是哼了一声,把头扭向一边。
南华帝见状顿时一脸自觉罪不可饶恕的样子。“哎呀!朕真是该死了,好好的竟然把爱妃给惹生气了。瞧这小嘴撅得,好了,乖嘛,快别生气了,朕给爱妃赔不是还不行吗?”
说着,强行把冯贵妃的脸转了过来,也不管美人愿不愿意,双手捧着那张小脸蛋,对着那张艳红的小嘴就亲了下去,直亲得冯贵妃整个人软得跟一潭春水一样,方才饶过那张早就变得跟娇艳欲滴的花瓣一般的小嘴。
转而搂着冯贵妃水蛇一般的腰身,笑嘻嘻地道:“爱妃就别生气了嘛。对着爱妃,朕哪里舍得不说实话?朕说了不觉得累就是不累,哪还能骗爱妃你?”
南华帝说得一脸真挚,冯贵妃却是不信。“皇上说不累,那为何方才臣妾一连叫了几声都没反应?”
南华帝接话道:“这还不是因为爱妃你?谁让朕的爱妃天生美人一个,不管做什么,举手投足都美不胜收,一时间就把朕给看呆住了。”
好听的话,谁都爱听,冯贵妃听了这话,再也憋不住一张脸,笑靥如花,脸如春风。“皇上今天的嘴巴莫不是抹了蜜糖?怎的说话这么好听?好吧,臣妾就姑且再信皇上一回。不过,皇上要是真累一定要跟臣妾说,没的累伤身了,臣妾才知道,那样的话,臣妾可就不依了。”
南华帝自然是连连点头。
冯贵妃这才媚笑着,整个人倚进南华帝的怀中,眼波盈盈道:“好了,皇上,能跟臣妾说说今天为什么心情那么好吗?莫不是又有大臣有意要送家中的如花美眷进宫伺候皇上?要真是这样,这还的确是件大喜事,符合了皇上刚才说的人逢喜事精神爽。”
南华帝被冯贵妃撩人的眼神看得心酥痒痒的,忍不住伸手刮了刮冯贵妃的鼻尖,道:“朕倒是想啊,可惜朕都一把年纪了,除了爱妃你这个大美人儿不嫌弃之外,其他的什么如花美眷,哪里看得上朕这副老骨头?”
“不是这样的喜事,那是……”冯贵妃追问道。
南华帝答道:“爱妃可还记得昨天朕跟你提到过冥海国请求与我南华联姻一事?朕口中的喜事就是这件事。原本担心这所谓的联姻是冥海国的阴谋,朕自己思前想后,几次与朝中大臣商讨此事,今日早朝总算得出满意的结果,这事十有八九冥海国是真心实意的,因这其中涉及国家政事,原因朕就不跟爱妃你细说了。爱妃只要知道朕解决了长久以来的一块心头病,心情大好就是了。”
“哦?这么说,还真是大大的喜事一件。解决了皇上心中长久以来的心病,从今以后皇上只怕睡觉都比以前香了。”冯贵妃早就习惯了南华帝在后宫不言朝政的规矩,并不追问具体详情,只是巧笑倩兮地道:“既然皇上和朝中大臣已经一致确认这事冥海国是真心与我国联姻,不知皇上可定了和亲冥海国的人选?不妨说出来听听,好让臣妾知道是哪位公主这么荣幸被皇上选中。为了两国的和平和亲,这可是大功德的一件事,臣妾可得趁着公主出嫁前好好沾一沾公主的福德之气,求个平安健康也是好的。”
“这事还没定下来呢,朕的打算是明日早朝的时候和大臣们商量一下再做决定。”关于和亲人选的事,不算什么机密国事,南华帝也不瞒冯贵妃。“说是大功德的一件事,不过冥海国四面环海,气候常年潮湿闷热,环境不算恶劣,还算利于植物的生长,只是不是自小在那儿长大的话,突然间要去哪里生活,未必适应得了当地的气候环境。而且,因气候问题,那边有毒的蛇虫鼠蚁特别多,有些森林常年有雨,结果导致有毒瘴气的形成,体质差些的人去到那里,还真的有可能会适应不了,严重一些可能还会丢了性命。”
说到这,南华帝忍不住幽幽一叹。“都是朕的亲生女儿,不管哪一位和亲冥海国,朕只要想到她们自小娇生惯养,从没吃过什么苦头,真到了那边,以冥海国那样的气候环境,朕真担心她们会活不长命……”
南华帝心中有这样的忧虑,然而事关国家和平安定,他就算心里再舍不得亲生的女儿,终究还是得在众多的女儿中牺牲一位。有时候,为了达到某些目的,不得不眼睁睁看着自己的骨血牺牲,这恐怕是普天之下众多帝王的无奈。
“哎!”见南华帝如此,冯贵妃也忍不住轻叹一声,双手搂紧南华帝的颈项,侧脸靠着南华帝的胸膛,无奈道:“皇上心疼公主们,是因为皇上是个好父亲。然而身为一国之君,身上背负得东西太多,有些时候难免要做出割舍。臣妾相信,无论是哪一位公主和亲冥海国,她都不会怪皇上你这位父亲的,她知道皇上你这么决定也是为了天下苍生,她一定会理解皇上您的。”
听了冯贵妃的话,南华帝并没有多说什么,只回应了一句:“但愿如此……”。同时搂着冯贵妃腰身的手紧了紧。
一室静谧,两人就这样互相依偎着,却谁也不再多说一句。似乎都陷入了各自的沉思中,至于各自心里想的是什么,那就只有各自才清楚了。
是夜,南华帝因有突然送进宫中的加急奏折要批阅,并没有留宿冯贵妃的长乐宫。而是陪着冯贵妃一道用过晚膳之后就离开,去了御书房那边挑灯夜战去了。
南华帝一走,冯贵妃一改身上的懒慵妖娆,急急地回了寝宫。找出纸笔,二话不说将心中早就打好的腹稿洋洋洒洒全部写到纸上。只是一会儿的功夫,竟然就写满了整张白纸,冯贵妃重头到尾审视复读了一遍,想要说的并无遗漏,这才满意地搁了笔。拿出一个油纸信封,把纸张仔细折好塞进信封里头,又用火漆将封口封好。
等完成了这一切,就见冯贵妃举起双手轻拍了两声,接着便有一个影子般的蒙面黑衣人从不知什么地方现身出来,身材玲珑有致,显然是个女隐卫。
黑衣女隐卫才现身,不等说话,冯贵妃便把手中上了火漆的信封递了过去,低细的声音吩咐道:“照着上面的名字,本宫不管你用什么办法,子时以前把信送到收信人的手中。”说完,补上一句:“记住,这信务必要交到信封上面指定的收件人手中。若有万一,宁第一时间毁了信件,也不能落到别的人手上。”
黑衣女隐卫一言不发地接过冯贵妃手中的信件,确认冯贵妃再也别的嘱咐之后,一个转身,身形影魅般消失不见。
望着黑衣女隐卫消失不见,烛火下,冯贵妃那张极尽妖娆的脸庞神色忽明忽暗,说不出的诡谲吓人。
一夜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第二天早早地紧闭的宫门便准时打开,不一会儿便有大臣陆续进宫参加新的一天的早朝会议。
卯时一刻,随着一身明黄色龙袍的南华帝现身金銮大殿,预示着议政早朝正式开始。
南华帝才坐上大殿上方的龙椅,下边排队站好的文武大臣便跪地齐声高喊道:“臣等参见吾皇陛下,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南华帝精神不错,心情也不错,大手一挥,朗声道:“众卿家免礼平身。”
“谢皇上。”下边又是齐刷刷地一片高呼,跪地的文武百官有序不乱地站直起身。
跟在南华帝身边的太监总管德公公见状,立刻大声喊道:“各位大臣,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德公公话音刚落,下边的文武大臣还没来得及表态,南华帝却已经开口道:“各位爱卿,若有紧要之事可以先提出来,如若没有,朕这里倒是有一事要与众卿家商议。”
南华帝话一出口,便有那积极早朝的大臣上前一步,俯首低腰道:“不知皇上有什么事要与臣等商议,臣等愿为皇上排忧解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这位大臣的话说得太过,未免有拍马屁的嫌疑,不过其他的大臣,有些心里虽然很鄙视那位大臣的拍马屁做派,却也不敢有异议,还得跟着附和一番。“皇上,有什么事要与臣等商议的,臣等愿闻其详。”
朝野上下呼声一致,南华帝见此,遂开口道:“说起朕要与众卿家商议的事,可以说是昨天早朝提到的冥海国联姻一事的后续。确定了冥海国在联姻一事上是真心实意的,距离冥海国国君提到的合适的婚嫁日子也没有多少时间了,朕想着这事不宜再拖,和亲人选方面也该确定下来了。对此,虽说和亲的是公主,是朕的女儿,不过朕还是想问问众卿家的意见。朕的众多女儿里边,年龄合适的也有好一些,音容方面倒是没有特别要挑的,不是朕自夸,朕的女儿长得都甜美可人,相貌上算得上无可挑剔。就是性格方面不尽相同,让朕有些为难了,不知该选个什么样性格的公主作为和亲对象比较合适。就这事,朕需要众卿家帮忙参议一下,不知众卿家对此有何想法?”
“这……”南华帝话音落下,朝中大臣顿时三三两两面面相觑,不知道南华帝是真要征求他们的意见,亦或者说是借着这事暗示他们什么。
话说,都是金枝玉叶,都金贵得很,不管是哪一个去和亲,也不是他们可以定夺的,搞不好哪位公主因为他们说了几句话就要去和亲,结果人家公主自己根本不乐意,那岂不是要迁怒于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这等得罪人的时候,还是不要揽上身得好。
能够在朝为官的人,哪一个不是精明过人的人?想清楚了里面的利弊,自然是宁愿装糊涂,谁也不愿意站出去先开这个口说话。
见大臣们似乎对这件事反应不积极,南华帝脸色微沉:“诸位爱卿,这是怎么了?有话不妨直说,有任何意见也可大胆提出。朕既然说了要众卿家帮忙参议此事,自然不管各位说了什么,只要不是一派胡言,朕是不会怪罪你们任何一个人的。”
龙椅上方南华帝沉了脸色,下边的大臣明知道南华帝不高兴了,终于有人沉不住气上前一步道:“既然和亲的是公主,不知皇上心中可有了觉得合适的初步人选?皇上贵为天子,天资超颖,决策能力绝非资质一般臣等可以比较的。臣等相信皇上的眼光,皇上心中若是有了合适的初步人选,不妨说出来,臣等愿帮着皇上参详。”
有人开口说话,话里话外又捧了南华帝一把,南华帝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一些。“这事朕就是心里没底,才需要各位爱卿帮忙参议。朕也知道,各位卿家是觉得都是朕的女儿,就怕和亲这事说得多了,会惹得朕不高兴,也惹得公主们不高兴。既然如此,这里,朕就把话说开了,这事不管诸位卿家看法是什么,只要出发点是为了我南华的和平昌盛,朕不仅不会说他半句不是,还重重有赏!所以,诸位卿家不怕踊跃发言。”
南华帝说完这些,原本是想等着大臣主动站出来说话,然而想到刚才大臣们的表现,忽然改变了主意,金口点名,点到哪位大臣,他就得上前说话。“郑老,你是三朝元老了,文武百官中就属你辈分最高,这事怎么的你也应该第一个发表一下看法才对。”
被南华帝点到名的是内阁首辅郑源之郑大人,是一位即将告老还乡满头白发的三朝元老。
被南华帝称为郑老的郑大人,惯了板着一张脸,时刻都是一副刚正不阿的严肃样子。这里听到南华帝的点名,神情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不慌不乱地上前一步,道:“承蒙皇上看重老臣,第一个让老臣发表看法。既然如此,老臣也不瞒皇上,老臣对和亲人选一事确实有一点个人的看法,不过老臣不知老臣的看法皇上听了会不会不高兴?”
“哦?”郑老这么说,南华帝不由地有些好奇,因事先承诺过就和亲人选这事发表看法,不管大臣们怎么说,都不会怪罪他们,于是爽直地道:“郑老有什么看法,尽管说出来好了,朕说过不会怪罪就一定不会出尔反尔。”
南华帝的再三保证,郑老这才不急不慢地开口道:“回皇上的话,关于和亲人选一事,老臣心里的看法是公主们都还年龄稍小,和亲的话,不说路途遥远,冥海国的气候环境,公主们自小没受过磨练,只怕适应不了那边的生活。老臣斗胆说句不怕死的,万一公主和亲的路上就身体吃不消去了半条人命,去到那边,冥海国国君见了,还不得以为是我们南华没有诚意联姻,所以才会选个病秧子公主嫁给他。这样的话,谁也不知道会导致什么的后果。
又万一,公主路上勉强适应得了,但是到了那边却水土不服一病不起,甚至可能会有丧命的危险。这样也是不妥,相信冥海国国君不会愿意刚刚办了喜事,转眼间白事又近了。国与国之间的联姻,最怕的是有一方心里不满意,这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最终会有一日出现裂缝,导致两国间的交好土崩瓦解。所以,综上考虑,老臣的想法是和亲的话,公主们就还是免了。”说到这,郑老顿了顿,嘹亮的声音道:“有一个人选老臣认为比公主们要合适多了。”
“哦?”南华帝闻言,顿时坐直了身子,道:“是谁?”
“韶华郡主,也就是刚刚和离的前厉王妃!”短短一句话,郑老掷地有声。
------题外话------
谢谢linlaosong66,赢无止境,meilinxia,qingping1567,yuner云儿yuner几位亲投票票支持轻衣,谢谢你们,么么哒╭(╯3╰)╮
☆、第95章:帝心难测,金銮殿上请求赐婚!
郑老此话一出口,满堂惊诧。就连南华帝本人也是有些难以置信,以为自己是不是听错了。不由地问道:“郑老,朕没听错吧?你所谓的比公主们还要合适的和亲人选就是朕御笔亲封的韶华郡主?”
“回皇上,正是!”郑老没有一丝犹豫地确认道。
这下,南华帝总算清楚自己没有听错了。忍不住打量的眼神看了下边的郑老一眼。
心道:“这郑老没事吧?莫不是年纪大了,老糊涂了?和亲一事,别说人家冥海国指明了联姻要从公主里面选,就是冥海国没有这点要求,也不能让一个刚刚和离嫁过人的郡主去和亲,虽然真心来说,由丫头的确各方面都很不错,但是由丫头如今的身份毕竟是下堂妇,把一个下堂妇配给堂堂一国之君,对冥海国国君来说,未免有南华国故意打冥海国脸的嫌疑,比起郑老刚才说的那些顾虑,这才是更加不妥的。”
南华帝这么想着,脸上虽没有显露出来他的想法,不过郑老却仿佛有神通眼看穿了南华帝的心思,主动开口说出自己这么想的原因。
“老臣知道皇上只怕是觉得老臣这想法大大的不妥,但是皇上不妨请听老臣一言,老臣这样的看法绝对不是老糊涂胡乱说的。皇上想必也听过历朝历代,和亲并非是金枝玉叶公主的先例。不仅如此,还有些朝代把后宫未宠幸过的妃子和亲嫁出去也是有的。韶华郡主虽不是金枝玉叶,但是她有幸得皇上和太后的看重,尤其是太后,更是对待韶华郡主和至亲的孙女没什么分别。就凭这两点,再加上韶华郡主本身条件一点都不差,可谓才貌双全。
至于说她嫁过人一事,韶华郡主嫁得可是我们南华的亲王,不是什么平头百姓,难道我们南华的亲王身份上还不能和冥海国一个小国的国君相比拟?老臣这里不怕说一句,在老臣看来,我们南华的亲王可比冥海国一个小国的国君尊贵多了。能娶我们南华亲王曾经明媒正娶的女子为妻,对冥海国国君来说应该觉得荣幸之至才是。而且,老臣听说韶华郡主虽和离了,可至今她都还是清白之身。
既然如此,韶华郡主自然能和亲冥海国。正好,皇上不是承诺过韶华郡主,要帮她征婚选婿组建幸福婚姻生活吗?眼下,韶华郡主和冥海国国君就是佳偶天成。老臣心知皇上承诺韶华郡主为她征婚选婿,也是为了给韶华郡主找个各方面条件都好的夫婿,让韶华郡主有个好的归宿。
按老臣说,那些适合韶华郡主的男子们再好,能好得过一国之君?韶华郡主再嫁,嫁得再好,身份也不过就是当家主母,管着一方宅院。但是和亲冥海国就完全不一样了,嫁过去可就是一国之母,管的是一个国家偌大的后宫,以韶华郡主的才华,说不准还能辅佐国君,那才是一个女子最尊贵美好的归宿。”
南华帝貌似有点被说动了。“郑老这么说,于韶华郡主来说的确是个再好不过的归宿。只是,朕还有个疑问,郑老何以见得韶华郡主和亲就一定比公主们合适?”
郑老老神定定地回答道:“关于这个,皇上应该也知道的。老臣说话也许不好听,不过韶华郡主的出身很一般,生母更是在她年幼的时候就离世。据说她父亲的新夫人,也就是她的继母为人有些刻薄,很是不喜欢韶华郡主。在她的继母长家的时候,韶华郡主没少受到继母的搓磨。听说,韶华郡主有过一段时间过得连个普通的粗使下人都不如。活儿干得多,吃穿上却异常糟糕。然而,就是这样艰难的环境,韶华郡主都熬了过来,后来在太后的教导之下成长成如今少有的才貌双全,不得不说韶华郡主的适应能力,就是一般的男子都比不上。”
“正因如此,老臣才敢说韶华郡主比起公主们,是更合适的和亲人选。”郑老抚须侃侃而谈。末了,不忘把决策权抛回去给南华帝。“当然,这些不过是老臣心里的一点看法,至于合不合适,还需要皇上斟酌之后再做决定。”
老实说,听了郑老的这一番分析,南华帝思前想后一番,也觉得合适。大不了就再封赏孙由由一个公主的头衔。就是不知道太后那关过不过得去。
都说人性自私,即便是贵为天子的南华帝也不例外。之所以会觉得孙由由比他的那些女儿们合适,究其原因也不过是觉得不是自己的骨血,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