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风水师-第3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们嘴里叼着的鱼虾蟹蚌。

    “真是好地方,等我干完这几票,收拾了西方的杂碎,每年都要来这里度假几个月。”

    陈易站在游艇上面,叼着雪茄,操控着船舵,游艇劈开波浪,水花在阳光照耀下晶莹剔透如琉璃。

    何卿卿穿着泳衣,前凸后翘,慵懒的躺在一张躺椅上,手中拿着一杯鸡尾酒,听到这话,微微一笑。

    这种日子只有两种人能过,一种是神仙,一种就是陈易这种没心没肺又不缺钱花的人!

    她拿起另一杯鸡尾酒,赤着脚丫,一步三摇,风情万种的来到船顶,递给只穿了一件大花裤衩子,匪气十足的陈易,也往巴鲁岛望去。

    “咦?那里怎么有人?”

    何卿卿忽然指向远方说道。

    她指向的方向,一缕青烟袅袅升起,隐约可以看见几处草屋,草屋外面还晾晒着衣服。

    陈易加速前进,很想看看,到底是谁,敢胆大包天地跟自己抢地盘!

第863章 大明子孙() 
陈易与何卿卿下船,踏在柔软的银白色沙滩上,岛上忽然涌出来七八个人,拿着叉,扛着枪,将两人围在一起。

    这些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高有矮,但俱都衣着简陋,皮肤蜡黄,身形削瘦,似乎日子过得不是很好。

    不过,他们手里的几把枪倒是挺不错,两把ak47,枪柄枪身磨得光滑锃亮,能进博物馆的水平,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打响,还有一把陈易认不出型的手枪。

    除了这三人之外,其余人都是拿着冷兵器,有粗陋的匕首,锈蚀的长刀,还有一把焊接的鱼叉被一个胡子花白的老头扛在手里,跟鬼子进村一样,朝陈易步步紧逼!

    “*……%¥”

    几人一围拢上来,就是一串叽哩哇啦的叫唤,陈易头大如斗,特么的,在国内的觉不出来,一旦出国,外语还真是个必需品。

    见他皱着眉头不说话,对方又是一阵吆喝,同时两把古旧的ak哗啦啦一阵拉栓上膛,打开保险,架肩瞄准,似乎陈易只要稍有妄动,就会毫不犹豫的给他一梭子!

    陈易冷笑连连,脚下一勾,大捧砂子扬起,迷住几人眼睛,也就在这个时候,枪声响了,炽热的火舌从枪口喷出,一发发在枪膛中被烧得通红的子弹,如雨点般向着陈易喷射而来。

    陈易笑容更冷,也带着一抹阴沉,脚下迈动,左闪右避,在这火舌般交织而成的火力网中,从容掠过,一手一把,抓住两支长枪,狠狠一拽,就易手过来。

    而那个拿着手枪的家伙,胆子估计小的狠,直到这个时候才准备开枪,可未等到扳机扣下,就被陈易一记侧踹,踢飞出去,躺在几米外的沙滩上,一动不动,显然是昏死过去。

    可是,就在这个时候,忽然间,陈易面前伸出一把黑兮兮的钢叉,快如闪电,叉尖泛着锋利光芒,直朝陈易咽喉刺过去。

    饶是陈易修行高深,常在生死边缘徘徊,可也吓出一身冷汗,这一叉,太尼玛阴险了!

    趁着他自鸣得意,轻松解决三个持枪分子的空档,这个最不起眼的老家伙,躲在人群后面,突施冷手,一杆鱼叉如闪似电,如果实力稍弱,必然会阴沟里翻船!

    好在陈易这条大船,阴沟里放不下,就在那把钢叉快要临近咽喉的时候,他猛地侧身了过去,然后一把抓住,手腕猛地抖动,钢叉反向撞在他的胸口。

    “哇!”

    老者嗓子眼一甜,一口老血喷了出来!

    “砰!”

    鱼叉从老者手里脱出,陈易就跟抽一条死鱼一样,一棍把他抽飞出去。

    “……*%”

    “泼贼,安敢伤我……,哎呦……”

    陈易心中已经大恼,根本不去管他们叫喊的什么,钢制鱼叉在手,如同少林寺的风火棍一般,抽、戳、砸、缠,没几下工夫,就把这七八个人抽飞出去。

    看着他们一个个躺在地上,呻吟叫唤,疼痛难忍,陈易恨恨吐了口唾沫,道:“你大爷的,也就是老子今天心情好,留了手,不然非抽死你们,妈的!”

    刚才那一叉子实在阴险,如果换成另外一个人,肯定得死翘翘!

    等到收拾完这些人之后,何卿卿这才反应过来,上前一步,拉住陈易的胳膊,道:“他,他们,好像是华人!”

    “华人?”

    陈易猛地的一愣,旋即不屑道:“别开玩笑了,怎么可能,他们刚才叫唤的都是什么,如果是汉语,我怎么可能听……”

    忽然,他愣住了,隐约记得,刚才好像有一个人,在喊着什么“泼贼”、“安敢”之类的,虽然腔调怪异,但隐约之间,还是能够听出来,好像就是汉语。

    “你们,你们都是什么人啊!”

    就在这个时候,那个当先被陈易抽飞的老头,躺在地上,呜呜叫着,似是饱含委屈。

    哎呦卧槽!

    还真是华人!

    陈易彻底愣出了,既然是华人,刚才不用汉语,非得鬼叫干什么?

    他们两人疑惑不解,那些倒在地上之人,也同样满肚子问,那名老者费劲地爬起来,指着陈易的鼻子,就骂道:“你个作死的后生哦,好好的华人,装啥印度人,好大一个误会,老汉骨头都差点被你敲断了!”

    陈易满脑门子黑线,不知道该说什么,何卿卿连忙打圆场,把老家伙扶起来,其他人伤的不重,没等何卿卿过去搀扶,自行起来,围着陈易,就是一阵叽叽歪歪的数落。

    这个时候,陈易终于明白,好大一个乌龙!。

    误会的根源就是他租来的那艘游艇,之前没有注意,现在经过这些人的提醒,这才发现,在船首的位置,印着一个不大不小的圈环,圈环里还有一个弯腰,手捏兰花指的人形模样。

    据他们所言,这是印度教的护法天神之一。

    还有,何卿卿的泳衣,也是典型的印度教风格。

    所以,他们才会上来就用泰米尔语与之交流,可眼前这家伙一直冷笑不说话,好像不怀好意,加上连个族群之间有着很深的矛盾,所以就产生了这次擦枪走火的事件。

    何卿卿不是仗势欺人的性子,也觉得因为一个误会,陈易就把人打成这个样,很不妥,连忙道歉。

    既然是同胞,又是误会一场,陈易出手也没多重,除了那个拿着钢叉偷袭的老头,顶多就是皮外伤,所以也没有大动干戈的必要。

    几人把陈易与何卿卿让进屋里,好茶好水的招待。

    当然,这好茶好水是对他们来说的,在这个小岛上,只有一处淡水泉眼,食用水不仅不充裕,还带着一股子咸味。

    那茶叶也是一般般,就是市场卖的那种最普通的绿茶。

    陈易也意,再难喝的茶都喝过,放在几年前,他落魄的那一阵,这些都是好的。

    聊了几句,弄清楚原委,原来他们与岸上的印度裔产生摩擦,被驱赶到了这个荒凉的小岛上,也算是很悲惨。

    何卿卿问道:“你们为什么不联系华人工会,这种欺压之事,他们不会坐视不理。”

    “唉!”

    老者叹息一声,似是不愿多言,陈易等人也不好多问。

    “朱先生,我们想把丑化先说在前面,巴鲁岛已经成为陈先生的私人财产,如果你们想留在这里,那么必须按照陈先生的规矩。”何卿卿犹豫一下,把话说明白了。

    朱解世面色为难,但还是说道:“老朽明白,我们只是想找一个地方安身立命,绝对不会添麻烦。”

    他的腔调很古怪,文绉绉的,老学究一般,而他身后的几个人却是有些不忿,如同受到了不小委屈的一样。

    陈易打量着屋子,不是很大,或者说是很狭小,五六个人坐进去,便将这个小屋子挤满,他的老婆,只能站在一边招待,连椅子都不够。

    不过他意外的是,这个小房子里竟然挂着几张水墨画,笔力遒劲,画风灵活,几个乘船出海的人活灵活现,很有功底。

    即便是以陈易的眼光来看,也要赞叹一声!

    如果放到拍卖行里炒作一番,编上些感人肺腑的故事,估计应该能拍出不下于百万的价格!

    而且,他还注意到,几人用的这张桌子,虽然老旧,但却是干净,四条腿上游龙画凤,雕工细腻,还是一件古物,至少三百年历史。

    陈易轻轻刮去桌子一角的灰褐色包浆,竟然露出明亮的金黄内里,这东西似乎是黄花梨的!

    这怎么可能?

    一群落魄的渔民,竟然藏有古典皇室家具,还有艺术造诣颇高的画家,这就像是乞丐家藏着金矿,自称文盲的人却是中科院博士一般怪诞!

    朱解世没有注意到陈易的动作,只是略微忐忑地看着何卿卿。

    何卿卿修长玉指在桌面上轻轻敲打,叮咚作响,眉头微皱。

    “既然如此,那朱先生,咱们就开门见山”,何卿卿手指一顿,道:“既然是私人财产,我们就不会希望有不明来路之人留在这里,朱先生,您还是实话实说吧,我不相信您只是一个被人驱赶在这里,苟且偷生的渔民!”

    何卿卿在古董艺术品上的造诣不下于陈易,也是看出异常,直接问道。

    朱解世一愣,手中白瓷茶盏晃动,一圈圈涟漪生出,又瞬间恢复常态,挤出一个笑容,道:“何小姐,您多虑了,我就是一个老的快要走不动路的渔民,不会给您和陈先生惹麻烦的!”

    “朱先生,我不知道是我没有说清楚,还是您没有听清楚,我现在在意的不是您会不会惹麻烦,而是您的来路”,何卿卿冷着脸,看似好不讲人情,“我想如果换成是你,你也不会让一个陌生人,或者说是一个来路不明的陌生人,谁也不知道有没有歹意的陌生人,常住在家里吧?”

    陈易最初觉得何卿卿有些太过咄咄逼人,他在海外遇到落难同胞,无论换成哪个人都不会吝啬伸出援手,拉上一把,可转而他就想明白了。

    何卿卿是怕这些人变成了老赖啊!》≠》≠》≠》≠,

    华夏那里,尤其是京城的四合院,鸠占鹊巢,房客跟房主对着干,拒不搬离,妄图在拆迁之时分上一杯羹,这种事情并不少见!

    一个四合院都有如此多的纠纷,更别提是这么一个岛屿了!

    朱解世脸上一阵难看,他身边那几个中年人也是神色不忿,其中一个满脸络腮胡,脸膛被海边太阳晒成青紫色模样的大汉,甚至嚷道:“爷,人家不想留,咱就走,我就不相信了,咱们大明子孙,还没有个落脚的地方!”

    “闭嘴!”

    朱解世一声冷喝,神色愤怒,那大汉当即不言,悻悻垂头,似是意识到了自己失言。

    陈易与何卿卿对视一眼,俱都看出对方脸上的讶异?

    难不成,这些落魄渔民,还是华夏明朝后裔?

第864章 朱元璋后裔() 
难不成,这些落魄渔民,是明朝后裔?

    这个念头在陈易心中存在一瞬,又迅速消散。

    太扯了,明朝距今好几百年,若真是那个时候迁移过来,恐怕也早就被当地土著同化,即便能保有曾经的礼仪文化,也不可能如此纯粹。

    这根数典忘祖没有关系,而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相互融合!

    朱解世见陈易和何卿卿俱都目光灼灼,喟然一叹,面上苍老皱纹似是又深了几分,他冲陈易与何卿卿做了个比古装电视剧中标准上百倍的拱手礼,走到门外,对着朗朗碧空,深揖一拜,叹息悠远。

    陈易被这番场景搞得摸不着头脑,难不成这老家伙,还真是大明朝老朱家人?

    “陈先生,何小姐,老夫以及先祖隐居此地以数百年之久,原本一直风平浪静,无人发觉,也乐得在此地隐姓埋名,过逍遥日子,可是,老夫不肖,愧对祖先,愧对族人,先前被那些贪婪蠢材窥破,如今又遇到陈先生与何小姐的火眼金睛,老夫也就不再多瞒……”

    朱解世伛偻走来,脊背又似弯了几分,用黯然的声音,娓娓道来。

    原来他家曾是大明皇子,朱元璋最小儿子朱允熙的后人。

    陈易读过这方面的历史,明成祖朱棣被逼造反,攻取金陵,逼走建文帝,又将自己几个兄弟削藩贬为庶人,下场极为凄惨。

    而这朱允熙因为是最小的弟弟,明成祖称帝的时候,他也才十一二岁,特意网开一面,贬为郡王,留在懿文太子也就是明成祖父亲的陵墓处看陵,但是没过几年,这朱允熙就在一场大火中丧生。

    可按照朱解世的说法,事情似乎并非如此。

    当时朱允熙并没有在大火中丧生,那场大火根本就是他自己放的,为的就是让明成祖误以为他已经身死,不用再过那种名为郡王实为阶下囚,随时都有可能被自己兄长一杯毒酒赐死的忐忑日子。

    在曾经的亲信帮助下,朱允熙出海逃生,想要寻找被明成祖“篡位”的建文帝,但不幸遇到风暴,船只漂流至此,触到礁石,船只破损,只能上岸定居。

    本来他们以为来到这里,天高皇帝远,海阔任鸟飞,终于可以自由自在的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没有想到,明成祖并不相信朱允熙死在了大火之中。

    于是他派出郑和,率领船队,远渡重洋,名为宣扬大明盛威,实则是在寻找朱允熙和建文帝的消息!

    皇帝也是人,也有恐惧,在明成祖把军队吏治牢牢把握在手中之后,唯一能对他的皇权造成威胁的,就是被逼走的这个侄子和兄弟。

    如果两人联合,将其罪状列出,公布世人,虽说不一定能夺回皇位,那对他的权威也是沉重打击!

    刚刚脱离牢笼的朱允熙便只能隐姓埋名,低调处事,哪怕有当地土著前来挑衅,索要钱财,也是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步步退让。

    因为他的低调与隐忍,他们这一支一直保留到了现在,所以,这也成了他们家的祖训!

    至于那些把他们赶制此处的印度裔群体,则是在他一次变卖祖宗留下的画作时,知道他们身怀巨富,便一直怀着不轨心思,想要强占为己有。

    这次他们不是刻意的隐忍了,而是实力差距太大,对方有三个洗练瑜伽的高手,他们并不是对手,担又不想把祖宗之物,白手送给这些贪婪之人,所以便在一个风雨夜晚,逃到了这里。也是无奈之举。

    “嘿,永乐大帝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儿,但对自家的兄弟亲侄竟然如此残酷,看来权利真的是魔鬼啊,既可以把人送上天堂,也能让人沉沦地狱!”陈易感慨一句。

    他对明成祖还是很钦佩的,编纂《永乐大典》,为华夏文化的继承与传承立下不世功勋;迁都京城,兴建紫禁城,现在还是华夏的象征之一;北征蒙古,还北方民众一个安定环境,他甚至死在了第五次北征的路上;万国来朝,朝鲜进贡,日本称臣,南阳各国无不拜服,创造了除盛唐之外的,华夏又一个大盛之世……

    无论哪一件,都足以让他名垂青史。

    “哼,欺世盗名的伪君子而已!”

    朱解世冷哼一声,极为不屑,说道:“纵使他做出再多粉饰之举,召集没有风骨的文人墨客,写下再多溢美之词,也无法掩盖他骨子里虚伪与凶残,无法磨灭他违背太祖遗愿,驱赶杀害侄儿兄弟的恶行!他就是一条毒蛇,外表丑陋,内心阴险,可谓千古第一虚伪下作之人!”

    朱解世神情愤愤,三尺长的胡子一翘一翘,就跟明成祖抢了他老婆一样!

    陈易翻了个白眼,心想这老东西活了一把年纪,怎么还跟个愤青似的,几百年的风雨时光,难道还抹不平他们家的那点委屈?

    一旦涉及到皇权,从来都是六亲不认,手足相残,这在皇家王室并不罕见,有必要在几百年后,还要编排他吗?

    再说,当初明成祖不也没把他家老祖怎么着吗,即便是没有实权,但也好吃好喝伺候着,还想要什么?

    当然,这些话陈易只是在肚子里腹诽几句,并没有说出来,不然这朱解世恐怕要气得两腿一蹬,驾鹤西去!

    都一把年纪了,还这么小心眼!

    “卿卿冒昧了,不知道朱先生是我华夏大明朝的后人,刚才多有得罪之处,还望朱先生不要放在心上”,何卿卿起身道歉。

    “何小姐多虑了。”

    朱解世起身还礼,连连摆手,道:“大明朝以被朱棣的子孙祸害崩塌,早就沉默在历史烟云中,老夫只不过是一介风烛残年的朽木,不值得一提,不值得一提!”

    虽然这么说,但朱解世脸上还是露出了一丝倨傲与自得,遥远祖先的身份,仍旧在他的心中留有抹杀不去的印记。

    其他几个人也同样如此,陈易已经知道,这群家伙也都姓朱,想来也是那什么朱允熙的子子孙孙,只可惜,空有一身皇帝血统,却只能窝在这个小岛上苟延残喘。

    “朱先生,您的坚守我很佩服,您的身世我也感到叹惋”,何卿卿斟酌着措辞,一副商界女强人模样,“但是,我们还是要把这些私人感情与正事分开。按照我和陈先生的意思,并不想驱赶你们离开,不过,需要你们签一份声明与协议。”

    朱解世的笑容还没完全绽放,就瞬间收了回去,警惕地看着何卿卿,道:“不知道这声明协议的是什么?”

    “我们不会强人所难,更不会对自己的同胞巧取豪夺,只是想让您声明,这里是陈先生私人财产,你们只是租借土地,暂居于此,我们随时都可以收回……”

    朱解世老脸变了变,刚才的皇室子孙的傲然之色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则是一片萧索与暗暗隐藏的不忿。

    “好吧,我签这个协议!”

    大明朝已经亡了几百年,他肯定不能以曾经的礼法要求人家,讲不了道理,打不过人家,还想捞便宜,只有傻子才想这种好事儿。

    “陈先生,老夫家产不丰,虽是有些财物,但都是祖宗留下,除了应急之外,不敢倒卖,还希望陈先生在租金一事上多体谅体谅……”

    朱解世神色颇为无奈,陈易倒也不想为难,他又不会在这里长久居住,土地闲着也是浪费,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既能卖他个面子,还能让他们当个守岛的人,等到自己日后将这里改造完了,维护一下电力水利设备,省的再花心思雇佣其他人。

    而且,这朱解世和他的族人,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