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肖文馨] 科学怪人传奇-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92 第2期   …
肖文馨
        一、沃克博士的故事
    沃克博士是世界上最奇异的收藏家,他有一幢七层大楼的贮藏室。从外形看,这幢大楼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楼是并拢的两只脚,二楼是小腿,三楼是大腿,四楼、五楼、六楼依次是腹、胸和领,七楼是脑袋。当地市民习惯地称之为人形大楼。
    七楼,作为全楼的中心部位,贮藏着数以万计的记忆载体,那是从去世的人大脑灰质层中剥离出来的物质,精心地浸泡在“S·H”——生物活性营养液中,通过许多人造神经和血管与下面连接起来,以便获取下面楼层中人造内脏提供的养分。
    沃克博士选择的,全是那些优秀人物的美好记忆:关于纯洁、善良、勇敢、智慧……这些记忆载体通过脑外科手术植入活人大脑,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自身的素养,增强生活的信心,获取美好的情感体验。
    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的大医院与沃克博士的贮藏室订有供需合同。
    两年前,美国著名歌星乔伊娜新婚的丈夫在一次车祸中丧生。乔伊娜完全被悲痛压倒了,她两次自杀未遂。她的歌迷们全都为她担心:“上帝啊,我们需要她。”乔伊娜在她的医生极力怂恿下,接受了手术,在大脑中植入沃克博士提供的第3109号记忆载体——那是一个一生坎坷,却从不向命运屈服的人所提供的,载有坚强和在逆境中振奋的记忆。乔伊娜终于振作起来。当她重新走上歌坛的时候,她的第一句话就是:“感谢沃克博士,感谢中国,感谢举世闻名的记忆载体贮藏室!”她还给沃克博士挂了国际长途,表示她死去之后,愿意将自己大脑中有价值的记忆载体贡献给贮藏室。
    现在,移植记忆载体的人越来越多了。德国的一家监狱曾为犯人成批订购了关于善良和友爱的记忆载体,帮助那些暴力、行凶的罪犯改过自新。
    英国上流社会的人家也为孩子们订购记忆载体,以配合家教,让孩子们迅速具备各种优秀品质。
    沃克博士的贮藏室里,许多盛放载体的营养钵都经过了数次更换,一是因为外界的需求量日增,二是因为这种二十一世纪初期生产,至今仍旧沿用的生物活性营养液的活性保存期只有三年。可是在七楼的一间小小的密室里,有一副完整的大脑却巳整整保存了五年,这是沃克博士引以为自豪的最佳收藏品,它是前任市长高林的大脑。五年前,高林的私人旅游飞机出了意外事故。沃克博士永远也忘不了当时那种举市哀悼的隆重场面,许多市民捶胸恸哭,高林市长是市民们心目中最神圣的偶像,他几乎具备人类所有的优秀品质,所以沃克博士向市政府申请,保存了他的大脑——不是局部的、片断的载体,而是最完美的载体的集大成者。沃克博士将它的编号定为“∞”,无穷大,神圣的极限。每天,沃克博士亲自为它更换一次高效营养液,这是花巨资从美国“K·K”公司进口的,这笔经费由各界市民自动集资捐助。
    最近,“K·K”公司已经来函提醒沃克博士,他们的高效营养液的活性保存期为五年零八个月,超过这个时限,他们将不负任何责任。也就是说,还有七个多月的时间,沃克博士将不得不忍痛动用这一珍贵的收藏品。当然,也要在这期间物色好接受移植手术的人选。
    为此,市政府召开了专门会议,通过了一项议案,即从本市小学生中挑选出十名最佳儿童,让他们接受“∞”的移植手术,将来,重点培养为市长和市政府各级负责人的接替者。
    消息传出,全市轰动。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被选中,每一所学校都希望本校的学生能选中。最后,市政府直接派出一个评选机构,经过一个月的时间,近50轮的筛选,确定了十名最佳儿童,然后又特地从南京请来蜚声世界的脑外科专家及他的助手。移植手术的准备工作全部就绪。
    这天清晨五点半钟,市中心医院电话通知沃克博士,外科手术部的专车已经向人形大楼进发,让博士尽快作好“∞”号的交接准备。
    沃克博士立即起床,带着助手,驾起那架专为人形大楼设计的小型飞机急急起飞。
    人形大楼前,人头攒动,沃克博士知道那一定是市民们前来为高林市长的大脑送行,他心里一阵激动,又是一阵愧疚,要是市长能够复活该有多好啊!不过他想,能在儿童身上重现市长的优秀品质,这也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复活吧!
    沃克博士降下直升飞机,走出机舱,这才发现骚动的人群有些异样。这时,中心医院的专车也已赶到,他们询问了几位市民才明白,原来人形大楼出现了奇迹——大楼的“双脚”从原先的位置向前平移了至少三十米。
    沃克博士马上向市政府拨了紧急电话,市长立即召开了三分钟的特急会议。五分钟后,沃克博士接到市长的指令:“移植手术照常进行,大楼的问题马上派建筑专家前往调查。”
    沃克博士和助手带着中心医院的两个医生重新坐进直升机,从大楼的第七层,巨人的“嘴巴”里进入中心贮藏室。他们花了近四十分钟的时间,将高林的大脑移入一个临时的摹拟人体循环系统,然后由两位医生带回中心医院。
    沃克博士与两位医生握手道别的时候,市长派来的调查人员已经来到楼下,他们还带来市长的口头指示,让沃克博士也参加他们的调查组。其实沃克博士一直在苦苦思索大楼会走的原因,刚才在移交高林的大脑时,他好象感觉到那具大脑在发出一种活人才会发出的生物电波。
    再说这边建筑专家们草草安下帐篷开始了细致的调查工作,他们从建筑构造、力学、运动学等各个方面加以分析、验证,并且动用了质子扫描仪将大楼的各个断层都进行了深层探测,结果他们找不出大楼走动的任何理由。而且从移动位置和方向上判定,无论何种外力都不会使大楼发生这样的移动。有一个专家指出,楼的运动轨迹极象是一个人双脚并拢猛地向前一跳,再站住。
    这位专家的话给了沃克博士一个启示,也许,就是这个“巨人”自己在“跳”。博士心里豁然开朗,想想看嘛,高林完整的大脑加上仿真的神经、血管及内脏,那不就是一副完整的人体?假如大楼的建筑材料采用的是仿真骨骼,再注意设计出可动的关节,那高林的大脑就能指挥这幢大楼“走”出去。可是现在呢,四肢僵硬,所以它只能“跳”。
    沃克博士粗略地计算了一下,根据每天提供的能量,基本上可供这幢大楼跳动30米。也就是说,大楼是在前一天,或是当天凌晨才开始跳,所以只移动了30米,否则,它会“跳”两个30米或是三个30米。可是高林为什么要“跳”呢?沃克博士百思不得其解。
    时间过得飞快,十名接受脑外科手术的儿童已经回到各自的家庭和学校生活了整整两个月了。于是一个专门负责调查移植手术成果的调查组开始了跟踪专访。半个月后,传来了一个令人吃惊的消息:接受手术的十名儿童身上出现了一种怪现象,那就是十个原先最优秀的孩子居然全都在某一方面表现出可悲的二重人格。
    家长们震惊了,市民们也都震惊了,一个大家不愿承认但却无法否认的事实摆在了面前,那就是,前市长高林具有二重人格!继而大家震怒了,这个可鄙的家伙,他欺骗了我们,他玷污了我们的情感,他还害了我们的儿童!盛怒的人群捣毁了高林的墓穴,有的人还包围了他儿子的住所,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宣泄他们的怒火。
    正当闹得不可开交时,一个庄重的中年妇女出现在电视台的特约节目中,她对市民们说:“我叫高明兰,是高林的同父异母妹妹。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他了,他的确具有二重人格,可那不全是他的错,真正的原因在你们。”“什么?在我们?”市民们面面相觑。“是的,是你们。”高明兰肯定地说,“你们狂热地崇拜他,把他从头到脚都贴上神圣的标签,还硬说他的父母也是出身高贵、品行高洁的人。其实,他是一个私生子。可他的确是一个好人,他愿意为大家认真地办事,他希望能象普通人一样活着,可他不能。他不敢认自己的亲生父母,他说他们都死了。他不敢在公开的场合喝酒,却躲在家里灌个烂醉……为了你们神圣的模式,他就这样形成了二重人格。他常说他太累了,有一次他对我说:“明兰,你见过园里的工人吗?他们可以随意地躺在树荫下,仰望着蓝天和白云,嗅着泥土和野草的芬芳,他们活得多真实!我太羡慕他们了,我多想象他们那样!可我只能,也必须西装笔挺地站着。”
    “最后,”高明兰说,“我还想就十名儿童的问题谈谈我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当这些儿童被作为最佳儿童评选出来之后,如果大家一味地捧他们,把他们视为市长和市政府官员的当然人选,那么,他们即使不作移植手术,他们自己的大脑中也会产生二重人格的因子。”
    高明兰的话熄灭了市民们的怒火,也引发了他们深深的反思。
    沃克博士终于明白高林的大脑为什么一旦得知移植的消息便立即采取逃跑的反叛。
    可怜的家伙,他做了最后的努力。博士的心里,掠过一丝凄凉。
    助手为博士送来当日的报纸,有条消息让博士大为震惊。
    原来,在昨天召开的市政府工作会议上,有人提出取缔记忆载体贮藏室。
    沃克博士很伤心,他对一直守候在旁边的助手说:“为什么一个美好的愿望结果会弄成这个样子呢?”
    助手说:“原因就在于许多有声望的人担心自己会象高林那样死后露丑。”
    “那他们尽可以拒绝留下任何记忆载体。”
    “博士,您太天真了。要是死后什么也不留下,那不同样是一件不光彩的事吗?所以有人建议取缔贮藏室,而且,”助手轻叹了一口气,“这一建议很快就会立案通过。”
    沃克博士的心情沮丧到了极点。
    助手小心翼翼地说;“博士,有一个消息,也许能为我们带来新的契机。”
    “什么消息。”
    “M国愿意在他们的土地上为您提供最好的条件,您可以终身从事您不朽的事业。”
    “什么,你让我背叛祖国?”
    “博士,您的才华和智慧应该属于全世界。”
    “可是我的根在这儿。”
     “博士,您难道没听到国际科学界对中国科学家的议论?他们说你们全都是些狭隘的民族主义者。”
    “你说什么?”沃克博士开始以异样的目光打量自己的助手,他不明白他的助手怎么啦,活象是变了一个人。
    助手完全读懂了博士的目光,他赶紧陪着笑脸说:“对不起博士,我当然了解您的为人,您对祖国有一份赤诚的爱。我只是太为您的事业担心了。”
    沃克博士不想再说什么,他决定先睡一觉,让烦乱的思绪暂时找个防空洞躲避一下。
    忽然之间,他心血来潮,想在人形大楼里睡上一夜。他用内线电话唤来了助手。
    助手极力劝阻:“换个环境,你会不习惯的。”博士坚持道:“请别阻挡我。”助手只好依他。
    这一夜,沃克博士第一次跟自己的贮藏大楼,跟那些钟爱的收藏品厮守在一起,心中说不出的伤感。
    他还特意去盛放着高林大脑的房间,看着那被切去了部分载体的大脑,自语道:你仍然是我最完美的收藏品。
    “叮铃铃——”刺耳的铃声将沃克博士从睡梦中唤醒,他翻身起床。报警装置正交替闪着红、绿的光眼,铃声越响越急,这说明闯入者还在楼内。
    什么人?想干什么?怎么进来的?一连串问号一瞬间在博士的脑海里闪过,他本能地抓起用以自卫的二氧化碳泡沫枪,大喝一声:“谁?”没人应声。他赶紧给自己戴上氧气面罩,然后按动泡沫枪的按钮,一股带粘性的泡沫喷射出去。这种泡沫一旦触到人体,便会形成包裹层让其因缺氧而昏厥,以致死亡。
    “别,快住手。”
    怎么,是助手的声音?沃克博士停止喷射,看见助手正站在自己的面前。
    不等博士发问,助手便说:“我是不放心,来看看你,同时给你带来了这个。”说着,他将一个远红外保温食品盒递给博士,里头有博士喜欢的夜间热饮和甜点心。
    博士的心中掠过一阵暖意。
    真是太累了,沃克博士又昏昏睡去,而且做了许多梦。梦中,自己象是飘在空中,又象浮在水里,有一种飘飘悠悠的感觉。一下子醒来,心慌得咚咚直跳。
    “博士先生,你好!”一个陌生的声音大声地呼喊他。
    “你是谁?”博士吃惊地问。
    “别管我是谁。你最好先通过窥视镜欣赏一下外界的景色。”
    沃克博士扑向窥视镜,天哪,大楼在飞!幽黑的天幕,朦胧的大地,都市闪烁的灯火……飞速地向后退去,著名的中华大厦那镶嵌着巨型蓝钻石的尖顶一掠而过。这里离国境线顶多还有一百七十公里的路程,该死的,世界上竟有这么野蛮的劫持者。
    “停下!快给我停下!”博士大声喊叫。
    “别发火,有话好商量。”陌生的声音不慌不忙。
    “你听着,我严正警告你,只要一接近国境线,我就要把这幢大楼,连同你我全炸成齑粉。”沃克博士迅速地将右手伸进口袋,那里有一个大楼秘密爆破装置的遥控开关。
    “别这么做,博士。”咦,见鬼,怎么又是自己的助手?
    “快告诉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儿?”博士一把抓住助手的衣领。
    “别激动,”助手说,“我可以告诉你,我是奉M国一个跨国公司的密令,在人形大楼里安装了大电脑,刚才就是大电脑跟你通话。现在,由它控制的大楼正在夜幕的掩盖下向M国飞去。怎么样,你听明白了吗?”
    “你,你原来在为贩毒集团服务。”
    “不错。”
    沃克博士气得浑身发抖:“如果你不立即停止你愚蠢的行动,那我们只有同归于尽了。”
    助手装作有所心动的样子说:“你让我考虑一下吧。”边说边飞快地看了看窥视镜,然后,他转过身来哈哈大笑。
    博士呆了,他从来没有见过助手有这么一副狰狞的嘴脸。
    “好了,”助手说,“我看戏就演到这里为止吧。现在我们已经处于M国的领空,我想你也就不会引爆大楼了。”
    “我为什么不能?”
    “要是那样,岂不是向M国发射了一枚人形炸弹?这是侵略,M国会向联合国控告的。再说一旦越过国境线,你自己也就说不清楚了,谁又能证明你不是叛国者呢?”
    博士颓然地跌坐到沙发上。
    助手假惺惺地说;“其实,你何必那么想不开呢?到了那边你会有一大笔钱,一辈子也挥霍不尽的钱!”
    博士霍地站了起来,他愤怒地用手指着助手并向助手走了过去,然而,却一句话也没有说出来。他痛苦地抬眼向窥视镜望去……忽然,他看见了什么?那不是中华大厦那镶嵌着巨型蓝钻石的尖顶吗?怎么?难道是……博士忽然想到了高林的双重人格。是啊,他虽然想逃跑,可他毕竟是爱国的!
    此时,助手似乎感到有些异常,忙扑向窥视镜,当他看到人形大楼正在往回飞时,惊得脸色大变,忙操纵电脑,想让人形大楼重新飞向M国。
    此时的人形大楼在高林市长的支配下,拒不服从电脑的操纵,于是,在“离境”与“绝不离境”这两种相反的力的作用下,人形大楼在天空中打起了转。
    博士异常激动地看着这一切,同时他也知道人形大楼最终将因能量耗尽而毁灭。
    面对即将毁灭的人形大楼,助手歇斯底里般大吼大叫起来,他一会儿哭一会儿笑,连最后的一点理性也没有了。
    沃克博士此时非常平静,他向自己喷射了植物激素。他知道,要不了一个小时,他将变成一株人形植物,但同时他也清楚地知道,人形植物的记忆可以保持很长时间,他希望有一天,人们能够复活他的记忆并引以为戒。
    在这最后的一刻,博士拚命地思考着这一惨痛的教训,并努力加强这一记忆,加深这一记忆。
        二、贝克博士的故事
        (一)
    实验室象往常一样的静,各种仪器都闪着寂寞的光。贝克博士也象20年来的每一个深夜一样,穿着他那件宽大的白袍子,端坐在那把笨重的皮椅上,通过透视仪,聚精会神地观察着面前的两个成形器。药物,不断地交替着添加到左、右两个成形器中。每次,当最后一剂添加物投入之前,贝克博士的心总是剧烈地跳动着,过分的期待弄得他非常紧张,然而奇迹一直没有出现。这已经是第1501次了。他心里默默地祷念着:上帝啊,你还要折磨我多久?他小心地配好最后的两种药物,将其中的一种输进左边的成形器中——没有什么特殊的变化。博士叹了一口气,将另一种药物输进右边的成形器中。
    “啊!”贝克博士禁不住一声欢呼,只见一束红光和一束绿光,分别从左右两个成形器中穿出,然后融合在一起,显现出异常和谐的美丽。
    我成功了!我成功了!贝克博士想哭,想笑,想在地上打滚。然而科学家特有的谨慎和冷静支配着他,他一刻也没耽搁,立即启动一个暗钮,将一红一绿两颗晶亮的药片藏入指纹密码保险箱。然后,把自己关进卧室,整整一天,只让门楣上的微型电子屏留下“我很好,请别打搅我。”的字样。
    20年来,贝克博士这是第一次让自己的眼泪痛痛快快地流了个够。他打开挂在脖子上的金质纪念盒,将心爱的姑娘的照片紧贴在唇上,一遍遍唤着她的名字:陆莹!陆莹!亲爱的,这些年来,是你给了我忍受孤独和寂寞的力量,我向上帝的挑战终于成功了,可是现在,你在哪里呢?
    20年前,命运让贝克博士不得不忍痛离开他的心上人,陆莹做了另一个男人的新娘。可是新婚的第三天,便传来陆莹自杀的消息。贝克博士的心碎了,他近乎疯狂的意识中只存有一个念头:去杀掉那个男人,为心爱的人报仇。他怀揣着短刀,找到了那间新房。陆莹平静地安卧在床上,苍白的脸色越发显现出雕塑般的古典美。贝克博士吻了吻她冰冷的额头,转过身来,拔出短刀,喷火的眼睛看定了那个男人,一字一顿地说:“我无法违抗命运。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