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构正在宫殿里,与妃子饮酒作乐,欣赏歌舞。突然除了他之外的所有人,都像中了迷药一般,倒伏昏睡过去。赵构站起身来,离座查看,正不知所措的时候,前面突然出现了一男一女两位少年。赵构吓得大叫起来:“抓刺客呀,有刺客,快来人呐……”
只听那女子说:“别喊了,外面的人也都睡了。”
赵构吓得尿了裤子,忙说:“你们不要杀我,有事好商量。我什么都听你们的。”
那男子说:“皇上莫要惊慌,草民二人是特地来帮您的。”
赵构说:“你们快走,朕不需要你们帮忙。”
那女子说:“现在国家正值危难之际,皇上怎可拒能士与千里之外。”
赵构说:“既然这样,那么你们说说准备怎样帮朕?”
那女子说:“杀灭金军,保家卫国。而当务之急乃是救回二帝,重振皇室。”
赵构说:“什么?!千万不可!”
那男子说:“请皇上放心,此事保证办得稳稳当当。皇上只需做好迎接二帝的准备就行了。少则三日,多则五日,二帝必可平安救返。”
赵构说:“不行啊,若是父皇、皇兄回来了,朕将何处?”
那女子说:“皇上怎会做此想,父兄在上,乃是人之伦常。”
赵构说:“一山尚且不容二虎,一国又岂能容得下三君。若是他们回来了,哪还有朕的位置。”
那男子说:“皇上难道就因为私欲,而弃父兄于不顾。”
赵构说:“朕这也是为我大宋江山社稷着想,若是萧墙起乱,岂不酿成大祸。”
那女子说:“赵构,你心也太黑了。为了私利,竟然连爹娘兄长的性命都不顾。我今天就要为民除害。”说完就欲动手。旁边的男子连忙制止。而赵构双脚一软,直接跪在了地上,顺势就求爷爷告奶奶地讨饶起来。
那对男女见了这光景,好气又好笑。事情到了这份上,也没法收拾,只好走了。这两人正是郭京、黄蓉,本是一番好意,想来辅佐新君。不料赵构实在不成器,互相闹出这样的局面。
郭京、黄蓉想着如果救回二帝,可能真的会引发宫廷内乱,制造麻烦。再加上徽、钦二帝的素质还比不上赵构,救回来也没多少益处,反倒更加误国误民。也就罢了。父子都如此昏庸,天亡大宋确有其事。只能顺应天道自然,希望乱世之后出明主,可以造福苍生。一路回到桃花源隐居,专心修道,不问世事。
第一百四十三章 唐经天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天山是一座横贯新疆中部的大山脉,巍峨迤俪。天山的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在博格达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池中的水都是由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天池的西岸搭建了一些房舍,有不少半大的孩子在附近追逐玩耍。听那嬉闹口音,却是中原汉族地方的。相隔万里,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出现在这边。
正中房舍的门里走出一名中年男子,风神俊朗,神采飞扬。他拔出肩后的长剑,御飞而起,转眼来到湖面上方。拿出一只乾坤袋张开,同时暗运玄功,道一声“起”。湖里的大鱼被接二连三地摄出水面,落入袋中。男子飞转一会,已是收获颇丰。原先在玩耍的那些孩子都跑到湖边观看,欢呼跳跃。
房舍内又走出一位怀抱婴儿的妇人,姿容华丽,惊为天色。她笑着看那男子捕鱼,见了那些孩子,便出声说道:“你们也别闲着,到林子里去采些蘑菇回来。”声音虽然不大,但用了功法传送。孩子们都听得清清楚楚,马上调头往一边的林子跑去,去摘蘑菇了。
那男子提着袋子,飞了回来,落到那女子身旁。说:“刘姑娘,你怎么也出来了。外边风大,小心孩子着凉。”
那女子说:“没事,我运功护着呢,风吹不着。她刚喝了不少野骆驼的奶,睡得可香呢。”
那男子说:“老人们都说,小孩子和谁亲近就像谁。你长得这么漂亮,这孩子以后也一定是个大美人。”
那女子脸红得厉害,说:“没由来乱讲。这孩子可是公主身份,底子好,无论跟谁以后都会漂亮。”
那男子说:“这么说来,等她长大,我天山派第一美女就改成她了。”
那女子说:“我可不是什么第一美女,你不要乱封。”
那男子说:“谁说的,人家都公认你是呢。”
那女子说:“这名号不好听,等这孩子大了,再漂亮也别称什么第一美女,俗气。”
那男子说:“那总得有个名号吧,叫什么好呢?”他偏过头看着高高的雪峰,顿时有了主意,又说:“干脆叫‘白雪公主’。”
那女子答道:“不够好听。”略微沉思后说:“还是叫‘冰川天女’吧。”
那男子说:“很不错,感觉上挺有意境的。但是我觉得叫‘白雪公主’的话,以后肯定更有名。”
那女子说:“别光顾着瞎扯了,快把鱼拿进去吧。”
两人正要往屋里走,突然觉察到什么。转头往东边远处望去,只见有三人御剑而来。正欲提防,定睛细看,却是蒋雅霖和阿月、阿如。
她们一起落到两人身前。蒋雅霖说道:“爹爹、师父,可把你们找着了。”
这对男女正是蒋太医和刘雪倩。蒋太医问:“霖儿,你们怎么来了,你娘呢?”
蒋雅霖说:“娘旧疾复发,调养不周,已经过世了。”说着便哭了起来。太医眼圈一红,也滚下两行清泪。蒋雅霖从身边乾坤袋中取出一个用白布包裹的骨灰坛。太医见状,将手中的鱼袋一扔,接过那坛子一阵痛哭。阿月、阿如也是哭了起来。刘雪倩见此情景,也感动落泪。
太医缓过来后,问蒋雅霖说:“你那袋里还装着什么人?”
蒋雅霖又从袋里取出一把茶壶,打开盖子,运起法诀。壶口不断冒出人来,落到外面地上。最终却见是七个小男孩。他们出来后不知所措。蒋雅霖说:“快点跪下,拜见爷爷。”
那些孩子都跪下磕头,给“爷爷”请安。太医让他们起来站到一边,又说:“他们都是哪来的,我怎么就当爷爷了呢?”蒋雅霖说:“他们七人都是孤儿,是我和娘特地找来的,现在他们都改姓唐了。”
太医说:“姓唐?!”
蒋雅霖脸色有点不自然,说:“我也姓唐。”
太医说:“姓唐好啊,是个好姓。”
刘雪倩问:“为什么姓唐,你不是姓蒋吗?对了,你应该姓张。”
蒋雅霖一时愣在那里,不知怎么作答。
太医说:“我原名姓唐,被义父张神医收养后,就改姓张。后来为掩人耳目,就诈称姓蒋。我的姓改来改去,自己都糊涂了。”
唐雅霖、阿月、阿如听他这么说,都现感激之色。
刘雪倩问:“原来是这样啊。那我以后该怎么称呼你呢?”
太医说:“还是叫我唐先生吧。”
刘雪倩问:“蒋先生变成唐先生了,也挺有意思的。”
唐雅霖说:“爹、师父,你俩都在一起了,怎么还用这称呼啊。”
太医说:“霖儿,你别乱说话,我和你师父还没到那份上。”
刘雪倩说:“不错,我们之间没有什么。”
唐雅霖说:“孩子都有了,你们俩也太不坦白了。”
刘雪倩一听,羞得头都埋下去了。
太医说:“怀胎可要十月,我和她有可能有这么大的孩子吗?”
唐雅霖说:“对啊,我怎么把这给忘了。那这孩子是哪来的?”
太医说:“她姓赵,名小金。她爹就是太上皇。”
唐雅霖说:“真没想到,原来是个龙女。”
刘雪倩说:“可不是,她就是个小龙女。我哪有福气,生出这么好的。”
太医说:“别只顾着在外头说话,进去谈吧。”
一手抱着骨灰坛,一手摄起地上装鱼的袋子抓住,便往屋里走去。刘雪倩、唐雅霖、阿月、阿如也跟着往里走。唐雅霖回头见那七个孩子还站在那里不动,就说:“经天,你们也进来吧。”其中一个年龄最大的约莫有6、7岁的孩子应了一声,便带着其他孩子也走了过来。
刘雪倩问身边的唐雅霖:“他叫唐经天?”
唐雅霖答道:“是的,师父。他资质还不错,以后肯定会有出息。”
夜里,太医来找唐雅霖,与她用传音之术密商。太医问:“你娘死时有没说什么?”
唐雅霖说:“娘走前,笑得很开心。说九派已灭,心愿得偿。她最后叫我们来找你,又说希望唐门一脉,可以延续下去。”
太医说:“如果我在她身边,她就不会去得这么早。”
唐雅霖说:“娘此去无憾,爹也不必太伤心。”
太医说:“你们怎么知道我在这边?”
唐雅霖说:“还不是因为你写在墙上的那首诗。你也曾说过,天山雄伟壮丽,所产药材优质名贵。我就琢磨着,你肯定上这边来了。”
太医说:“看来你也挺聪明的,你师父也是这么来的。”
唐雅霖说:“我师父人不错吧。”
太医说:“可是她是蜀山派的。”
唐雅霖说:“我也是蜀山派的呀。这有什么问题吗?”
太医说:“问题大了,你娘和你是什么身份,你又不是不知道。”
唐雅霖说:“大不了一直瞒着她。”
太医说:“这不合适吧。”
唐雅霖说:“那找她摊牌,让她自己决定,与我们是敌是友。”
续集预告
女娲、伏羲带着部众离开地球后,上界权力出现真空。元始天尊(盘古转世)乘机夺权,可是从凡间的商周大战中,临时提拔上来的一干亲信实力太弱,根本帮不上多大的忙。最要命的是元始天尊自身实力也远不及当年还是盘古的时候。三界中不服者甚多,屡生是非。由于原先的统治秩序一下子丧失了,神、仙、鬼、妖都失去了必要的管制。很多开始胡作非为,甚至去危害人间。
为了化解这场长久未决的危机,元始天尊找来各方势力的代表,进行协商。可是元始天尊根本就控制不了局面。最后大家达成共识,另找一位不属于任何一方的人来作天帝。元始天尊心中虽有一万个不愿意,也只得同意。既然是选立天帝,那么就不能随随便便。自古以来,大德大能、可称皇帝者,都是来自人间,经受了种种历练。如三皇五帝。皆是人之翘楚,国之英主。只可惜他们很早都远走他处了。
依据这一标准,天帝也必须有类似经历,才能服众。先成人间之皇帝,功德威望足够后,再入上界登基作统领三界的帝王。在众神的商议安排下,冥界的一个亡魂被选拔出来,投生入凡界,开始他与众不同的一生。他将先成为万民之王,天下之主,之后更可得道成仙,位至极尊,成为三界之帝,万神之神。这个人后来被称作秦始皇。
始皇灭六国,一统天下,威望之高,无人能及。他一步步按照命运的设定,向那个至高的位置越走越近。但是他所表现出来的凶狠残暴,也让一些神灵惶惶不安。一个无德凶残之人能够担当天帝之位吗?
元始天尊则另有打算,他见秦始皇如此德行,当上天帝后,绝对不肯屈与任何神之下,更不会乖乖做他的傀儡。只怕会处处与他作对,严重威胁他的地位。于是暗中谋定一个计划,让成仙不久,拜入他门下的老子下界,收了秦始皇的命。老子下界之后,给秦始皇下了一个咒法。始皇最终“病”重而死,来不及成仙永生,就被灭了。始皇一死,灵魂即被老子收入法宝,毁散消尽。老子成就了如此大功,后来被元始天尊着力提拔,做了左膀右臂。始皇死得不明不白,三界期盼已久的结果没有出现,重新陷入混乱。
元始天尊使尽手段,收拢人心,势力逐渐强大。终于有一天,他觉得自己必须要有个合适的傀儡,来站到前面,为他代言。这次他决定到人间找一个地位不高,性格软弱,本性纯良,容易控制的家伙,来做天帝。他首先进行舆论造势,汇集了手下大小神仙,到处宣传鼓吹,要求依照前规,重定天帝。但这次的人选要求和之前的不一样,不在于地位有多高,功绩有多大,关键是看“德行”。只要德行高尚,堪为众表,就行了。大家颇觉有理,也未明确反对。
元始天尊派手下太白金星下凡间选人。当然私下里千叮咛万嘱咐,要太白金星选个超级好人加软蛋,务必要对自己感恩戴德,言听计从的那种类型。太白金星接了旨意,就下凡了。这时的凡间已经是东汉了。
太白金星到了人间后,幻化成一个老乞丐,在各地走动。他的扮相极为凄惨,老弱不堪,衣着褴褛。让人一见,就不禁心生同情。可当他人施舍钱财、剩饭时,一律不收。如果有人问他需要什么,他开口就讨要一碗参汤。那年头,大家都不容易,哪有凭白无故给乞丐参汤的。太白金星走了许多地方,都没讨到一口参汤。一日,他到了一个叫张家湾的地方。听当地的老百姓说这里有一个人称“张百忍”的张友仁张大善人,乐善好施,有求必应,忍耐力超强。太白金星将信将疑,决定好好试探一下。
他到了张家门口一看,果然不同一般。张家非常阔绰,府上是一座豪华气派的大庄园。不少请求帮忙的人进进出出。看那出来之人都喜笑颜开,应是要求得到了充分满足。太白金星故意晕倒在张家门口。张家的仆人发现后,马上抬他进去救治。太白金星醒过来之后,不吃不喝,开口还是要参汤。下人做不了主,找来老爷张友仁。张友仁见是个老弱病残的乞丐,倒也爽快,立即就叫下人准备参汤。
太白金星喝完参汤,倒也不走了,赖在张府住下来。白吃白喝不说,每天要求喝一碗参汤。“张百忍”张大善人名不虚传,有求必应,以礼相待,照顾周全。太白金星就这么住了一个月,一直住到自己都不好意思了。终于找张友仁,说明来意。张友仁一听自己被选中当天帝,还以为这个老乞丐精神出问题了,喊来下人去找大夫。太白金星连忙阻止,摇身一变化出本相。这下张大善人才发觉这件事是真的。张府上下张灯结彩,欢庆一堂。张大善人将家产散给闻讯而来的乡里乡亲。而后来了个鸡犬升天。全家老小,丫鬟奴仆,外加鸡鸭猪犬都由太白金星带到上界。张友仁被封为玉皇大帝,夫人被封为王母娘娘。其余人等皆列仙班,各有封号。
张友仁被封天帝后,果然对元始天尊的提拔之恩铭记在心。凡事都依着元始天尊的意思办。元始天尊又将太白金星立为宰相,处理日常事务。有了这听话的一帝一相,将大权收入了囊中。元始天尊立帝之后,因为“名正言顺”,好办事多了。在强力手腕之下,对三界其他势力进行分化和打击,使之纷纷臣服。上界延绵千年的混乱局面渐渐停止。
不料唐时下界出了一只神猴名叫孙悟空,实力不是一般的强。单枪匹马竟然可以大闹天宫。张友仁的软弱无能暴露无遗,引起了众神仙的不满。有不少神仙暗议,这玉帝名为三界之主,其实不过是元始天尊私立的伪君,名不正言不顺。若是那始皇帝当了天帝,凭他的魄力和手段,还拿不下一只毛猴。说起来那始皇帝死得也太蹊跷了。照着安排,若是不死,过段时间就功德圆满,得缘飞升了。莫非其中另有文章。
三界的平静又打破了。表面的平静之下,暗流汹涌。当初负责选立天帝的冥界阎罗王,暗中另选合适的灵魂,准备重新走一道程序。先让其当人间皇帝,统一天下,建功立业,而后得道入上界,接替张友仁为新的玉皇大帝。阎罗王经过细致的查找筛选,竟然发现了一个来历不明,自带帝神命数的灵魂。在征得其同意后,让其重入轮回,转生为人间帝王。但一切真的会顺利吗?
第一章 帝王出世
时值九月,秋雨绵密。青山绿水间点缀着一抹抹或浓或淡的艳黄,比起盛夏的满目碧色,更加赏心悦目。虽近秋末,但在这江南之地,依旧美景如画。在这幅天然山水画之间,有一座古朴的道观。
时辰不早,已近暮晚。加上阴雨不绝,乌云笼罩,天色颇为阴暗。道观里不见有人在外走动。前面的殿宇未见光亮,最后面一排厢房,倒是灯火俱明。
突然一声婴儿的啼哭,从中传出。顿时有更多声音传出,沉闷的气氛立即活跃起来。过了一会,两边房间的门都被打开,左右都出来人沿着走廊往正中的房间赶去。
一位年轻男子从左边的房间出来后,嘴里不停念叨着:“太好了,太好了。我杨康终于有后了。”但一见到对面过来的师傅王文卿和两个小师弟袁庭植和高子羽,马上低头并把嘴巴闭上。
一名普通山村妇人打扮的中年稳婆,将正中的房门从内打开。看到赶来的四人,连忙说:“恭喜列位道爷,是个白胖小子。”对于这一结果,几人早就心知肚明,并未惊讶。凭着道法感应或透视直观,很早就知道会是个男丁。但真当生下来,还是激动异常。
四人立即进房,只见内中的大床上,躺着一位盖着棉被,面色苍白,却洋溢着幸福笑容的女子。外侧枕边另有一个用布毯包着的婴儿。王文卿急步上前,详视婴儿。杨康虽然很心急,但毕竟不能赶在师傅前头。王文卿细查婴儿,心中不停默算,脸上现出狂喜之色。目光移处,忽见那婴儿睁开双眼,两相对视。王文卿心里剧震,似乎觉察到什么,一时愣了神。过了片刻,方才缓过神来,吐出一个词:“不对。”
杨康也知师傅在推算孩子命理。初时见师傅这么开心,自然更加高兴。这时竟然见师傅发愣,并说“不对”。顿时面色一阴,暗呼不妙。床上躺着的玉儿,一听祖师爷说不对,也是面色大改。王文卿也察觉到两人异处,连忙笑说:“很好,很好!这孩子的命相非比寻常,他日必定是人中龙凤。”心里又暗呼,此子命中另有玄机,以自己的修为竟是难以推算,当真是一大奇事。
杨康和玉儿虽然听了王文卿一番赞美,心有略安,但也知其必有隐瞒。那句“不对”已经被两人牢记在心。
冥府的宝殿中,阎罗王也在那里既兴奋又焦急地走来走去,又伸出手指默算时辰。忽然拍起一记响掌说:“成了!”旁边的判官一听,连忙说:“恭喜大王,贺喜大王。”阎罗王哈哈一笑,双目射出逼人的光芒,似乎有两团熊熊的火焰在里面燃烧。是欲望,是野心!
杨康从金营逃离后,一路来到师傅王文卿的故乡——建昌(江西)南丰许旌。在师傅成名前修行的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