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归道门-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散去,元始通天回到内殿,分宾主落座,寒暄一阵。不多时,玉虚道人带领玄青前来跪拜,元始让两人坐下,而后对玄青曰;“童儿,你才入道门七年,方就修得这般地步,实属不易,方才我与你通天师尊共用法眼观汝,才得知其中奥妙,你乃吾师鸿钧道祖当年于混沌之时所炼造之至青灵玉幻化,经历多世虽灵识有损,但你的体内仍有道祖的法力,所以入门七年方才可有此境界!”玄青闻之,恍然觉悟,才知自己为何修炼何种本领都比其他师兄弟参悟的要快!但己修道七年,仍对前路一片茫然,所以慌忙求问师尊;“师尊,弟子多谢两位告之弟子身世,但子仍对未来修行之途迷惑,不知该怎样修成仙法,飞升天界,羽化成仙,还往两位师尊开示弟子,弟子万谢两位师尊!”元始听闻,对通天说;“师弟,此子慧根深重,责任也同样不可小视,既然今日你与他有此机缘相见,还望师弟对他有所指点,为兄不胜感激!”通天教主看此弟子神光绕体,灵气至顶,心中感叹,此人真乃一好弟子,若入吾门下,定当助吾兴旺吾教。但转念一想,既然今日与师兄化解往日之误,应对一切齐心共度后辈修成大道,多普众仙,不可有生二心,既有此机缘与其在今朝得见,想必是当初师傅鸿钧道祖所谱下的定数吧!”通天想罢,对玄青言道;“玄青童儿,当年吾与你师尊共拜鸿钧道祖门下,经历了万千劫难,才证得大罗金仙,创立了阐截两教,想修成大道,必要经历无始之劫,方可悟出真常。吾观汝得道之日,已不远矣,只是汝得道之后,要倾心修行,不得坏了根基,因你经数世轮回,心有魔障,望通过日后多拜访仙山名师,消除障根,证得大道,你且切记,日后无论经历多少磨难与轮回,我与你师尊都会在冥冥中留意于你,只望你不负我们的期望,善修正道!”玄青闻之,甚是顿悟,起身对二位师尊叩首相谢;“多谢二位师尊今日教诲,弟子定当谨记二位开示,耐心修道,不负二位师尊不负师傅的厚望!”元始心中甚喜,继而言之;“玄青童儿,世人皆以为修道乃是件逍遥快活之事,且不知真正的修行要经历关关卡卡,磨砺非常,方可证得果位,今日你我有缘,吾和你通天师尊也对你甚是喜欢并寄予厚望,所以今日我等为你灌法顶,开启你的灵识,助你早成大道!”未等玄青答谢,元始通天已用法力将玄青拉于面前,每人出一掌,抚于玄青百会之处,只见两团清气灌入玄青体内,双掌拿起,玄青头顶速放光芒,金光耀眼!玄青只觉得全身清爽,大脑如开启了一扇门一样,以为不懂的修行法门,此刻尽得明了!玄青欢喜,急忙拜谢二位师尊,叩首声声有响,今日得此机缘,有两位群仙之首的大罗金仙为其传法,真乃幸事,玄青感动的热泪盈眶!玉虚道人看自己的弟子能让师傅及师叔如此喜欢,也替弟子万分高兴,为自己能收这样的一位弟子而感到自豪!

元始让玄青起身坐下,轻掸拂尘对玄青言之;“童儿,你自今日起不必再在昆仑修行,明日动身前往他处拜山访师,待你拜完七十七座仙山之时,便是你成道之日,你可明了!”玄青闻听,欣喜回答;“弟子明了,明日即动身出访,但请师尊明示,弟子该前往哪些仙山去拜访!”元始笑言;“缘落哪山,即拜哪里,一路之上,应缘而行即可;人之应缘,方得其道!”

这正是;

“弃笔入道七年整、得遇师尊证法身。

拜得仙山七七座、修得圆满列仙班!”

第二章 师授三宝

话说玄青子拜别两位师尊和师傅,当晚便回去收拾行装,以备次日下山!

转日,玄青起了个大早,走到当院,看其他师兄弟还未起床,就回到自己房内,打坐修炼。但怎么也不能像往日一样,瞬间入定,此刻他心情很是复杂,想到就要离开这修行七年的昆仑山,再想到就要离开这七年里朝夕相处的师傅和师兄师姐们,心中甚是感慨,不觉的就流下泪来!但又想到自己就要去面对新的修行新的环境,距离得道又近了一步,又甚是高兴!这种复杂的心情让玄青无法入定,所以他调理气息,整理思绪,将一切想法沉淀,让自己可以怀着一种清静的心态下山!

玄青坐了一个时辰的功,见天色已亮,便开了门走向大殿,想去大殿拜一拜师尊的神像,等待与师傅及师兄师姐们告别!玄青凝步入殿,却发现诸位师兄师姐以及师傅早已在殿内等候,玉虚道人见玄青入殿,便指引玄青在法垫上坐下。

玄青入座,道人便开口说道;“徒儿,你今日便要下山求道了,此乃定数,有助你得道,不必伤感。师傅没什么能送你的,今送你一柄清玉拂尘,这便算是你的法器和兵器了,以后只要遇到危险,心念与拂尘相通,他便是你的法宝,助你击败敌手。师傅再送你一个八宝紫金葫芦,这葫芦乃是当年太上师叔赠于师傅的,今日既你下山,师傅便转送于你,葫芦为你太上师尊所炼之法宝,如遇恶灵或不正之仙,尽可收入其中,念颂咒语顷刻间便化为乌有!但徒儿谨记,要是此葫芦收了正直之人,错了他的职责,之后便不灵了,与凡尘俗物无有二样!”道人说罢,将此两样宝物送于玄青手上,之后向高空一挥,又见一金色八卦落于玄青坐下,道人曰;“徒儿,这便是为师送你的最后一件宝物,名曰麒麟八卦图,此图乃为师坐骑金玉麒麟所幻化,这金玉麒麟修行千年,功力甚厚,你平时打坐时用此图修炼功法可事半功倍,行路时让此图恢复为麒麟原身,他可带你上天入地,日行万里!”玄青听罢,心潮澎湃,自己对师傅赐予自己的这几样法宝甚是喜欢,又对师傅对自己如此厚爱而感激不尽,忙跪倒叩首,千恩万谢师傅的恩赐!道人笑捻长须道;“徒儿,你且过来。”玄青忙起身行于道人坐前,只见道人双掌合印,幻化出一褐色丹丸,道人曰;“徒儿,此乃吾玉虚宫九转还颜丸,你且吞下,他可助你恢复于二十岁青年的面貌,以便你更便于在人世间行走!”玄青闻听,甚是高兴,想自己已五十岁整,年过半百,下山行走于人间甚是不便,这丹丸可助自己恢复二十岁的面貌,正解了自己心中的难处,真乃幸事!玄青忙吞下丹丸,万谢道人!

道人将法宝及丹丸都交与玄青后,轻掸拂尘,对玄青说;“徒儿,时辰已到,你且下山吧!”其他六位师兄师姐此刻也起身相送,双手抱拳齐声道:“师弟保重、待他日得道之日,勿忘回山看望吾等!”玄青也对大家抱拳行礼;“多谢诸位师兄师姐,小弟他日得道,定当回山看望诸位,还请诸位多多照顾师傅,替玄青多进孝道!”

玄青与大家一一作别交谈后,大家送玄青走出大殿,道人拂尘一挥,对玄青言之:“徒儿,你且去吧!”只见一阵狂风,将玄青卷起,顷刻不见!道人而后带领众道子布置法坛,等待两位师尊讲法,这里暂且不表,下面我们只表玄青的去向!

这玄青被狂风卷起后,还未缓过神来,便已被狂风抛下,落于山脚!待玄青定睛一看,此地正是玄青当年初入昆仑,日夜跪拜的地方,玄青心想;“七年了,自己又回到原处,不同的是,现在我已修得道法,不再是林秀才,而是这玄青子了,想这一切真如大梦一场,又怎能不去赞叹上天,为自己早已安排好这样的定数呢!”一阵感慨后,玄青整理了下行囊,十分疑惑自己该去往何处,心想;“也罢,我随缘而走吧。”玄青取出麒麟八卦图,将麒麟原身唤出,骑上金玉麒麟,玄青对麒麟说道;“道友,我今不知该往何处,你随缘载我而去吧,你欲前往哪里就去哪里好了!”麒麟听罢,用心通告诉玄青;“吾已知晓!”便大吼一声,四蹄翻腾,驾云而去!

玄青伏于麒麟之上,穿云过境,一路奔波。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麒麟落于一仙山之上,玄青起身从麒麟之上跃下,将麒麟幻化为八卦神图收于行囊之中!再定睛观望,只见山头上书有三个大字“太虚山”。玄青心想;“这想必就是这仙山之名吧,既然缘到于此,那就上山礼拜吧!”玄青此刻已在山腰,再观此地距离峰顶也不是很远,便疾步而行,向峰顶而去,只期盼着山上能有什么庙宇神殿,可以找到缘分中的神仙,以授自己道法!

这玄青子修有玉虚功法,步履自然不同于凡人,仅片刻功夫便已到了山顶。只是不见这山顶有什么庙宇神殿,玄青搜索一番,不见有何人迹之地,只见山崖处有两句诗诀;

“若欲求道心中求,

心中有道道自现。

求遍山峦不见仙,

怎知胜境咫尺间!”

玄青若有所悟,忙开启麒麟八卦,盘膝而坐,将心神定下,渐渐入定,细观此山!只见这太虚仙山并非肉眼所观,法眼中山顶上现一洞府,名曰“玉阳洞”!玄青收功,欲起身入洞,行至洞口,正要迈步,左右突现两位道童,持剑相阻!那左边的蓝衣道童大声喝道:“你乃何人,胆敢擅闯吾师仙洞!”玄青一惊,自感无礼,忙歉意言之;“二位仙童,小道刚才不知此洞乃贵师仙府,擅自踱步,甚是无礼,在此向二位赔罪了。小道乃昆仑山玉虚宫三代弟子玄青子,奉师尊旨意下山寻师求道,今游历贵山,不知其中规矩,擅自打扰,还望见谅!”蓝衣道童闻听,顿时怒气消了许多,回言道;“原来你就是那玄青子,吾师昨日算定你今日必来此地,所以派我二人洞口恭候,你且随我而来吧!”玄青闻听,甚是惊讶,心中不解这是何等高人,竟可算到自己今日必到此地,自己昨日还不知欲往何处呢,为何他就知晓,甚感疑惑!忙问道童;“敢问二位,尊师乃哪位仙长,可否将名讳告之小道,也好叩拜时有所称呼!”此刻那赤衣道童开口了;“道友,你且听之,吾师乃太上老君座下九大弟子之一太虚山玉阳真人是也!”玄青闻之,甚有感慨;“原来是太上师尊的弟子,自己的师伯,怪不得有如此法力,可以算得自己今日必到此地,想必这也是冥冥之中自有的定数吧,仙道之事,甚是微妙,难怪当初师尊告诉自己一切应缘而行,应缘而至,今日玄青方明白了此中蕴意!”玄青想毕,忙向道童道谢,两位道童不多言语,伸手一请,引玄青入洞!

话说这玄青跟随二位道童踱步进了玉阳洞,只见这洞内的景色与洞外真乃天壤之别,洞外还是冬雪皑皑,一片冷寂,洞内却已是春暖花开,景色宜人!玄青在惊叹的同时,偷眼望去,这玉阳洞中,仙气漂浮,云雾缭绕,溪水潺潺,雀鸣鹤舞,真乃不可多见之仙境也!玄青心想这小小洞府比起我昆仑玉虚竟毫不逊色,不觉得着实佩服了这玉阳真人的本领!

二位道童引玄青至洞府深处,便双双退下。玄青抬眼观望这法台之上,坐有一人,身放金光、面色红润,手持拂尘,正对玄青含笑相请,“此人道骨仙风,想必就是那玉阳真人师伯了!”玄青想毕,忙走上前去,屈膝一拜,口中尊称:“师侄玄青子叩拜师伯!”玉阳真人用仙气托玄青起身道;“侄儿,上次三清盛会之时,吾与你师皆临场论道,并甚是投缘,你师昨日心通于吾,告之你今日必到吾处,所以,吾已等你多时!吾与你渊源甚深,才做了你下山求道的第一程,你且安心在此,明日吾传你本门道法精髓!”玄青听之,甚是喜悦,感慨师傅爱徒深切之余,再此谢过了玉阳真人!真人又道;“侄儿,你旅途劳顿,暂且先行休息,让我这白衣童儿引你去游览我洞府一番,明日午时来此处相会,吾传你本门道法!”说罢,告之那白衣道童引玄青退下,玄青拜谢真人,跟随那白衣道童而去!一路游览那玉阳洞府诸处景观,不胜欢喜!

起点中文网。qidian。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第三章 太虚求法

“出昆仑随缘而至,

入太虚朝拜玉阳!

求道法缘自天定,

大罗仙难出三界!”

玄青随那白衣道童游历罢玉阳胜境,便回房打坐了片刻,早早歇息了!次日,天色渐亮,玄青便起了床,毕竟是在人家的地方,不好起得很晚!洗漱过罢,玄青便出了自己的房间,随意游逛!

刚走出房间,就听见不远处有舞剑的声音,兵器相撞的响声很是刺耳,想必是玉阳真人门下的弟子在练剑,玄青想:“午时尚早,现在就去看看他们练剑吧,顺便见识下真人弟子的本事!”

玄青想罢便向那习剑场走去,行至剑场,定睛一观,“好么,”这玉阳真人门下的弟子练剑的场面甚是精彩,只见这场中有弟子十余名,相互对剑,招式亦甚是奇特,这十余名道童上下翻飞,看这主要对练的该不是这手中之剑,而是比试这谁的内丹练的如火纯青,谁的功法练的得心应手!玄青看罢,不由怀念起了与师兄师姐们在昆仑山练剑的情形,而就在此刻从对面飞来一物,玄青细瞧,此物乃一仙鹤,从上至下飞入剑场。落地之时,幻化人身,细看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那昨日引玄青游历洞府的白衣道童。众弟子见白衣道童来此,各自收了招式,一同抱拳相称:“拜见大师兄!”玄青顿悟;“原来这白衣道童竟是玉阳真人门下的首座大弟子,昨日真不该小视人家!”

这白衣道童与众师弟回礼后,让众人分列左右,手持一剑,看那架势是要给众师弟演示一番,只见他缓步出剑,招式由缓到疾,剑气翻腾,不多时便在身体周围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气场,气息之强势,令那周围的树叶及飞花遇之即裂,截体分落!玄青看之,不由得从心里佩服这白衣道童的功力,心中不免想与之切磋一番。此刻,那白衣道童收了剑招,对众道子言之;“众师弟且听,所谓剑法,由心而生,心如剑魂,幻化剑气,心如盘根则招式沉稳,心若不定则招式飘忽。修仙者,如修的得当,稳坐法台,心念一动,便可使剑随之而舞,克敌制胜,众师弟可知否!”众子听罢,各有感悟,抱拳谢过师兄,继续练剑!这白衣道童,走出剑场,飞身一跃便到了玄青跟前,玄青有些不备,不免一惊,忙收了心神,向道童抱拳相称;“道兄,刚才路过此处,偶然一睹道兄的惊奇剑法,在下甚是佩服,道兄真不愧为玉阳师伯门下的首座弟子,本领甚高呀,小弟远之不及,还未请教道兄高名,还请道兄告之小弟!”那白衣道童谦逊一笑,抱拳回之;“师弟严重了,在下本领甚浅,全靠家师多年教诲才有的这些许成就,并没有师弟所言之那样高深。小道法名灵鹤子,入门最早,所以在本门中排行最先!”玄青听之,更是佩服这灵鹤子的修为,本领高强但为人并不轻狂!那灵鹤子继而又言:“师弟,午时将近,你我速去师傅坛中等待师傅授法吧!”玄青一看,日照头顶,已是那午时应约之刻了,忙点头称是,与那灵鹤子一同前往昨日拜见玉阳真人之处!

玉阳真人静坐那太虚法坛之中,待玄青及灵鹤子到来。眼见二人准时赴约,示意二人左右分坐,而后言道;“玄青侄儿,今日吾与你以文授法,而后你且回我所问之题,答则有理,吾便授你本门的独门剑法“奇星剑法”及修丹步法“太虚九步”。此二法门你于吾处闭关三月,便可精熟!”玄青闻之,忙还礼称是!虽心中甚是忐忑,感自身之不足,不知可否能答出真人之题,但颜面上还是故作镇定,等待真人出题!

玉阳真人对那灵鹤子道;“鹤儿,你且在一旁细听,心中记录。”又对玄青言之;“玄青侄儿,吾现出第一题,你不必紧张,随心而答即可,吾以文授法的目的就是观你修行几何,悟道几许!”玄青点头称是,调整了下心境,静中安待真人出题。

真人放下拂尘,双掌于丹田结印,笑曰;“你我共修仙求道,你可知‘道’为何物,你我为何求之!”玄青思绪片刻,凝神做答;“道者,乃三界六道运行顺畅之根本也,你我求之所谓,是为悟出天地真常,求得是何造就了这天地万物,支撑着三界运行。所谓修仙,即为明理,明白的多了,即可运用自己的感悟,引万物之力化为己身所有,便是功法的增长了!”真人点头赞许,继续问之;“你我从何而来,为何道始于‘一’,你我仍将‘一’复杂为无数,而困顿于这六道之中,不得超脱。”玄青答曰;“你我皆从一中来,却因不识一之含义,所以来六道中走了一遭,为的只是于经历中感悟,悟出一之寓意,以便回到初始,回到本跟。我们修行的过程即是将简略化为复杂,而后将复杂归于简略,虽感徒劳,但实属必经之过程,因无感悟,人所无求,人之无求,何来得道,所以有求之始,便已将简略变的复杂,我们则必须在感悟求索中抛下一切,方可回归自身!”真人淡笑,继而续问;“那汝来吾太虚求道,求得之道,对于修行有何作用,即一切早晚皆要抛下,现今又何苦拾起呢!”玄青作答:“六道轮回,皆有法纪秩序,从恶道入善道,从人道入仙道,每遇升级,必要用灵识去开启,这灵识可用善根获得,亦可用修行获得。我等方外之人,即为修道之人,所以必然以求道为初衷,用所求道法,借自然之力感悟天地真常,开启灵识之门!”真人再问;“侄儿,汝可说得修道之人最需要把握的是何否!”玄青复答;“所谓修行,全凭于心,心怀天地,则道蕴万物,心缩井内,则道无所长。修行之人,亦感于念,善念长存,则天地为之所用,造化群生,恶念于心,则魔星临驾,日久成魔,迟早得诛于天地,此为定数!”真人大笑,点头相赞;“侄儿,不愧为我那元始师叔得意之徒孙,吾之几题,答之甚妙,来来来,吾现在就将本门两样法门传授于你!”

玄青拜谢玉阳真人,起身于真人座前坐下,悉心记下真人所传口诀,真人只复述了一遍,玄青便记住了“奇星剑法”和“太虚九步”的精髓。真人大喜,对玄青言之;“侄儿,你现在可与吾这灵鹤童儿比试一番,吾可观你对口诀掌握的如何!”玄青闻听,忙摆手推迟;“师伯,弟子现刚记下口诀,掌握不足一层,怎可与吾那灵鹤师兄相比,这一比试,吾不出几招,定要败下阵来,还是待吾日后修炼完妥之时,再行比试吧,求师伯应许!”玉阳真人闻听,甚是不悦,对玄青言之;“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