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上第一暴君-第1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骂了两句,将一口闷气发泄出去后,吕布直接安排进行下一步动作。

反正占领水营是必须的,不管这是不是一个空营,手先要做的就是先查看这水营有没有什么猫腻,万一自己在这里住下了,江东军来一个火攻什么的把自己的兵马烧了个干净,这罪过他可承担不起。

“去,把营地给我好好检查一遍,放出探马侦测水营周围五十里范围内的一切,半点异常也不能放过!”

将校们领命而去,吕布自顾自的在营中巡视,同时将一切情况回报给天子知晓。

刘轩得知这个消息后,几乎可以断定那水营中肯定有些古怪,只是这些事情还是让吕布自己处理吧,总不能什么都靠自己。

这大汉地界还不算多大,他还应付的来,总不能以后征战各个星系的时候他也在后面跟着吧?

“反正就算是中伏了也是损失些兵马军械,伤不到根本!”

至于他自己?刘轩没有兴趣把自己放在一堆堆的大火当中,然后被熏的黑炭一样仓惶逃出。

不过这一晚过后,刘轩发现吕布做的比自己预料的还好。

当然也有可能是吕布带的这些将校本身就素质过人,大营中预先放好的引火物几乎在半天的时间里就被清理了出来,而原本埋伏在左近想要趁夜色进行偷袭点燃大火的江东士兵也被探马一个接一个的抓了出来。

哪怕这群人挖个坑把自己埋了起来,可是依旧被这群眼光犀利的家伙给抓了出来,让他们百思不得其解自己是怎样暴露的。

他们当然不会知道,他们自认为完美的伪装在这些接受过‘特别’指导的探马们面前根本就是小孩子玩的东西。

尤其是这群探马都是各个部队的精锐士卒,换句话说就是这些年随着禁军的扩充而几大主力精锐兵团没有变动的情况下,适当的淘汰和替换使得一些已经不符合标准的精锐士卒被淘汰到了普通的禁军当中。

可即便是被淘汰下来的,在禁军中也是精锐中的精锐,这些人的眼光和实力远超普通禁军士兵,而江东士卒连禁军普通兵卒都不如,更何况是这些人。

将这些人抓起来,就算有少数的漏网之鱼,但也难以成事了,就算非得出来点一把火,除了将自己送到禁军面前之外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吕布早就安排了一应防火措施,就算真有地方起火了,也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将火灭掉。

这般防范下,周瑜本想送给朝廷军的最后礼物也没有成功送出去。

“唉!走吧,江东也再无我等立足之地了!”

站在远处遥遥望着赤壁方向,一直到日出时分也不见火光升起,周瑜就知道自己的一切安排都做了无用功。

旁边还站着一名年轻人,那双碧色双眼让他显得很特别,此时站在那里,手里抚着周瑜带回来的古锭刀——这刀倒是没有落在朝廷手上,周瑜再逃跑的时候把这刀也带了出来——这柄父亲曾经使用过的佩刀,在自己的兄长使用了一段时间后来到了自己的手上。

“就这样走了么?”

孙权还有点不甘心,不过于吉和周瑜都明确地告诉他:目前他们没有足够的实力与朝廷军正面对抗,与其死拼最后落得必死无疑的下场,还不如暂时退让,然后努力图强最后再寻求反攻。

这个道理,孙权也明白,而且他还明白一点:只要自己点头,那么以后这孙氏就将由自己做主,哪怕自己兄长的儿子孙绍长大成人也不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若是摇头,周瑜很可能带着孙绍以及大部分忠于孙策之人直接离开。

“避居海外,就可以争取到时间了吗?”

孙权瞧向于吉,可于吉却没有回答,而是周瑜答了话:“大海广阔凶险胜长江百倍千倍,有大海阻隔,即便是朝廷,也是无可奈何的……”

“既然大海如此凶险,那我们就能顺利过去吗?”

这回却是于吉答了话:“也许所有人都安全抵达并不现实,不过本仙可以保证重要之人全都安然无恙……”

有了这句保障,孙权再不犹豫,直接点了点头:“既然如此,这就出发吧!”

第168章 清洗江东

孙家流亡海外,随行的文臣武将其实并不如一开始以为的那么多。

刘轩手上这份名单上详细记载了都有哪些人跟随孙权一同流亡海外。

除了自家的弟弟妹妹之外,领头之人以程普、黄盖两名老将为主,然后就是周瑜,此人为孙策结义兄弟,从孙策起兵开始就全力相助,如今他已经不可能与孙家分割开来了。

张昭、张纮二人算是文官之首,也是还留在孙权身边仅剩的文臣了。

孙家治理扬州,所用文官基本都是当地豪门大族之后,而统兵将领则是自己发掘的亲信人才,这就导致孙权流亡海外的时候,愿意追随的基本都是统兵将领。

包括蒋钦、周泰、丁奉、吕蒙、潘璋、凌操等人基本都举家跟随孙权一同前往海外,像是顾雍等当地士族却没有同行,而是留了下来,满心以为朝廷不会拿他们怎么样。

看着手上的这份名单以及面前的这个俊朗的年轻人,刘轩始终没有做出任何评价,诡异的即将持续了很长时间,一直到面前的年轻人额角隐现汗渍,刘轩才说了一声:“伯言对这份名单上的人,有什么评价吗?”

面前这个年轻人,正是江东陆家目前的一家之长陆逊陆伯言。

当初孙策入主江东,当地士族豪门对其都极其不待见,政令上更是诸多违抗不遵,暴怒下孙策直接拿陆家开刀,几乎将陆家杀了个满门,只留下一群老弱妇孺。

要说究竟窘迫到什么程度,陆家当时连个做主的人都找不出来,被逼无奈下只得让还没成年的陆逊提前行冠礼然后接掌陆家。

正是因为孙策的雷霆手段,江东士卒知道了这个小霸王不是什么好相与的角色,这才能够让孙策在很短的时间里将江东给纳入掌中。

再加上后来的一系列手段,慢慢将几个家族拉拢到了自己身边,割据江东的孙家势力才算是真正成型。

这个时候,就算陆家对孙策有诸多不满,但也只能选择依附在孙策帐下——当然,刘轩给了陆家一个新的选择,做朝廷的卧底。

年轻的陆逊顶着家中的压力接受了朝廷的暗中征辟,而随后的事情似乎也证明了陆逊的选择没有错。

更让陆逊震惊的是,当今天子竟然已经和于吉联合到了一起,而一直以为于吉是江东最大依仗的孙家对此毫不知情,这种情况下,陆逊还会认为孙家有什么前途那就纯粹是脑壳子坏了。

“除却周瑜外,最值得重视的便是鲁肃鲁子敬!”

鲁肃!

要说刘轩前世对东吴的印象的话,就是那四位都督。

周瑜、鲁肃、吕蒙以及陆逊!

无一不是文武双全,可为大军统帅的俊杰。

本来以为早早就将孙家赶走,这鲁肃就不会落到孙家手下了,没想到的是周瑜凭借自身与鲁肃的交情,竟然说动鲁肃倾尽家财帮住孙权流亡海外——这次孙家逃亡所需要的粮食等物,大多都是鲁肃拿出来的。

“真是可惜……”

这也算是一个人才,不过既然已经划拉到了陆逊,刘轩已经很满意了!至于什么吕蒙?这孩子现在还没开窍呢!

至于陆逊会提到鲁肃,因为此人之前名声不显,不像名单上其他那些人,或多或少都在朝廷的视线当中,鲁肃之前只是在地方上颇有名望,加上又不在孙家帐下做事,朝廷不可能会注意到这个人。

陆逊也是借此告诉天子,鲁肃此人也是大才。只不过他不晓得,这个年头谁是大才,刘轩知道的一清二楚。

“有周瑜、鲁肃在旁,又有许多战将兵马,那孙家到了海外也许真能打下一片基业!”

陆逊虽然在孙家帐下不受重用,但陆家终归是江东四大家族之一,与其他家族也多有联系,基本上江东就别想有什么事情能够藏的住,所以那地图……陆逊倒是也知道一些。

更何况还有于吉与其联系,陆逊自然知道的清楚。

“虞魏顾陆……”

刘轩念叨了一下,吓的陆逊额头上的汗唰的又多了许多。

平白无故念叨四大家族,这对于陆逊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当初孙策拿陆家开刀,还不就是因为四大家族名声太盛?

不过刘轩倒是没想对陆家怎么样,孙策多多少少也帮了刘轩一把,元气大伤的陆家还真没什么让他看不顺眼的,倒是剩下那三家,刘轩可不准备给他们什么好果子吃。

“除却陆家之外,这三家都收拾了吧,看着烦!”

这话却不是对陆逊说的,而是一旁陪坐的贾诩,身为参谋司郎中的贾诩按道理是不应该在这里陪着天子召见什么人的,但刘轩却破例让他在旁陪着,就是要他去做这些事情的。

听到天子之言,贾诩的表情依旧没有任何变化,好似这命令仅仅是让他下去命令厨子杀只鸡炖碗汤来喝一般,但是一旁的陆逊却没有这么轻松——随口一句,江东四大家族就要成为过往云烟了,也许他应该说点什么?可是陆逊却明白自己若真开了口,估计陆家也难以幸免,所以他很聪明的闭嘴没插半句。

可刘轩的话并不是到此为止的:“还有什么吴郡四大家族,会稽四姓,该收拾的都收拾了!”

陆逊现在感觉背后一片冰凉,此时明明是冬天,但他身上的衣服却完全被汗水浸透。现在他无比庆幸当初朝廷来游说陆家的时候自己选择了接受,否则……这个世界上将不会在有吴郡陆家的存在。

命令既然下了,那么接下来照办就是。

若是在朝堂上,恐怕免不了还要引起一番争执,但在这军营当中,加上随行文官又都是刘轩亲信,所以根本不会有人想要违抗天子的命令。

就因为这样,在汉历元年的这个冬天,整个江东都被笼罩上了愁云惨雾,血腥之气几乎直冲云霄,原本在孙家帐下做事情的这些当地豪族在一个月的时间内被屠戮了个干干净净,几乎一个人也没剩下。

当然,难免会有一两个漏网之鱼,不过这些家族在当地的势力,毫无疑问的被彻底摧毁。

消息传回雒阳,朝堂震惊,那几名大佬得知天子在江东的所作所为后一阵无言,想要说什么却又不知道如何开口,最后只能叹了口气不言不语。

在刘轩手下做了这么久的官,天子什么脾气这些人心中都有谱,自然不会有什么人玩什么罢官而去的把戏——真要干不下去,早几年就不干了,何必等到现在?

何况,刘轩下手也并非没有理由——从贼、谋逆!

在当朝这都是诛九族的大罪,所以也并非是胡乱屠杀,只是一些牵连如此之广,江东士族几乎被屠戮一空,还是显得太过残暴了。

更有不少本就看天子不顺眼的文人,将此举与秦朝焚书坑儒之举相提并论,当然也有说当朝残暴犹胜当时,倒是也得到了一些文人的附和——寻常老百姓反而不理会这些,甚至在他们眼中看来,那些个帮着反贼和天子作对的家伙根本就是自己作死,天子杀他们全家也没什么好说的,理所当然的事情。

要是刘轩听到这些话,立刻会拍着这位喊上一句:“知己啊!”

在他看来本就如此——你敢和我作对,为什么我就不能杀你?以为自己有点名气地位就安全无事了?以为自己关系网遍布江东,就算孙家败了朝廷也得对你客客气气的?

“呸,想的美,有多少杀多少!”

反正如今朝廷也不缺人才可用,尤其是荆州那群家伙已经服软了,包括庞统、诸葛亮这些俊杰都已经开始出现在了朝廷的视线中,甚至一些荆州出身的官员也开始向朝廷举荐这些人——除了这两位外,还有石韬石广元、孟建孟公威等等。

这还不算什么的话,那么还要加上魏延、文聘等人,这次南下可以说是划拉到了足够多的人才,这还没算益州那边呢!

从关羽传回来的消息来看,天师道覆灭也就是这几天的事情了,从一开始关羽就占据了绝对的主动,而刘璋非常醒目的直接表示要归顺朝廷,并且愿意让自己的军队接受关羽的指挥,这使得天师道失去了最后一丝胜算:最短时间内解决刘璋已经变得不可行了,尤其是在江东基本没什么威胁的情况下,早就有兵马开赴益州支援刘璋去了。

唯一的悬念就是徐庶有没有顺利混进天师道当中,不过已经没功夫去等徐庶了,反正只要张鲁不死,总归是能找到,没必要因为徐庶就延误了战机。

总之,刘轩现在帐下有文臣有猛将,区区几江东一些士族,死了也就死了吧!

而且将江东清理一空后,他也可以好好的将这片地区发展一下,尤其是困扰了许久的山越等问题,必须干净利落彻底的解决。

心里面勾画着接下来应该做的事情,汉历元年就在一片血腥气以及喊杀声过去了,而刘轩也开始考虑回返雒阳,好好处理剩下的一些琐碎事情。

至于孙权?

希望能够顺利到达澳洲!

第169章 收拾残局

汉历二年,一切似乎都没什么变化,但仅仅是新年的第一个早朝,就能够从满朝的大臣脸上看出一副崭新的气象。

这些人脸上的喜色,可不是因为过年或者什么乱七八糟的缘由,而是因为天子竟然真的在汉历元年结束之前,恢复了汉室江山!

江东的战局早在进入冬天之前就已经有了结论,真正惹起大家注意的不过是刘轩对于江东士族的血腥清洗——基本上除了早就被孙策杀过一回的陆家,剩下的大家族都没逃了,通通杀了个彻底。

实际上不少人都觉得当今天子杀性太重,可这个时候谁有敢多说废话?

好在对于益州的士族天子没有下狠手,可能是因为刘璋非常有眼力见的直接选择了归顺,交出了自己的一切权力,甚至连兵马都没留下。

也正是在刘璋这般的配合下,张鲁的天师道最终没能撑过这个冬天,在汉历元年的最后一个月的中旬,被关羽击溃,天师道兵马几乎覆灭殆尽,只有几个贼首逃匿不见——据说有人暗中相助才使得张鲁顺利逃走,但具体情况如何还要等关羽回来后才能得知。

至于真实的情况,刘轩当然知道得清清楚楚,张鲁倒还真不是他派人救出去的,实在是西川那地方地形复杂,张鲁战败后带上一些亲近之人钻进大山当中,就很难再找到了。

若不是徐庶当时已经混进了张鲁帐下,恐怕刘轩都不知道张鲁究竟是死是活。

提到徐庶,他现在已经投奔到了张鲁那里,而且他的时间选的很好,恰好是刘轩针对江东士族大肆屠杀的时候去的,这就让张鲁没有怀疑徐庶有什么别的心思,只不过想要得到张鲁的器重和信任,徐庶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而且为了避免被察觉异状,刘轩要徐庶这段时间全心全意帮助张鲁重整势力,然后往西面发展,同时减少与他的通讯次数。

到此,天师道那边就不用理会了,相信以徐庶的能力,肯定能忽悠的张鲁不停地往西面发展——除此之外他也没有别的选择,就算他能重整旗鼓拉起一支新的兵马,但相信张鲁自己也明白,想要立刻就打败汉王朝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随着大汉朝重新恢复一统,实力增长的更加迅速——就算就此不再提升实力,可那广阔的疆域以及目前还没有腐败堕落下来的精锐兵卒也不是现在他能够对付的了的。

就算他想等汉王朝由盛转衰那也得一边培养自己的势力一边等待吧?

而从目前来看,大汉西边有诸多西域小国,还有羌氐等诸多异族部落,再往西有贵霜、安息两大帝国,至于更西面的罗马帝国就不用说了。

刘轩还知道,过一段时间在地中海到中东那一代,将会崛起一个新的强大帝国——波斯!

可以说,张鲁想要重新起家,他的选择并不多,猛一瞧似乎没有他的存身之地了一样,不过徐庶已经从刘轩那里得到了消息——安息帝国也就是帕提亚,如今是在一年年衰败的,他完全可以用这一点去忽悠张鲁,让他占领帕提亚帝国原本的领地——地中海东岸到当今阿富汗一代,北靠厉害南临波斯湾的庞大地域。

至于波斯萨珊王朝会不会因为张鲁这一参合而就此夭折?关刘轩什么事情,爱死不死!当然,就刘轩推测,张鲁很难直接灭掉帕提亚以及波斯,因为人种以及文化的差异会给他的统治带来巨大的麻烦。

在欧洲那群人没有适应东方文明之前或者说对东方文明从心底里进行抵触的情况下,张鲁撑死也就是在地中海东面建立一片势力,想要一统欧洲?哼哼,还不如指望孙权直接占领北美然后跨过大西洋攻打欧洲来的可能性大一些。

扯的远了些,眼下张鲁还在西川的群山之中逃窜,等到他逃出大汉地界再说这些也来得及。

眼下要做的应该是安抚江东以及益州诸郡,别的不说,因为益州连年战乱,西南的蛮族似乎也有些蠢蠢欲动,想要将爪子伸到这片富饶的土地上。

关羽的大军在剿灭了天师道之后不能立刻回来,刘轩指示其领兵南下直奔建宁,先派上将和精锐兵马镇守,等把益州收拾妥当了回头再处理这群蛮夷。

对于这一点,朝堂上的声音完全一致,强悍的大汉王朝什么时候会向蛮夷低头了?莫说一群好战的武将,就算是文臣也叫嚣着要直接将西南踏平之类的言论,刘轩几乎不需要鼓舞士气或者陈述利害,朝堂上就已经达成了共识:必须给那群蛮人一个深刻的教训。

“既然如此,封张郃为武卫将军,领禁军五千镇守建宁!”

张郃是随关羽入川的将领之一,一路上也极受关羽重用,直接以为先锋官,一路上战功立下许多,这一次提拔也算是论功行赏。

而且张郃此人绝对是可以独领一军的大将,总在别人帐下也不是个事情,这次有机会,刘轩直接就让张郃单独镇守一方,同时以廖化为其副手。

至于这个廖化,一路上倒是没有什么功劳,不过胜在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做事情也小心谨慎不出纰漏,关羽对其评价倒是不低,刘轩也就顺势让廖化留守西南辅助张郃。

定下了西南镇守的事情。

“如今益州、扬州皆平,交州也已经被朝廷军马占下,这天下已然重新回归陛下统治之下,兼之百姓历经三十年战乱,民心思定,接下来陛下切不可再兴刀兵了!”

这番话换作别人,还真不见得会敢说出来,但是眼下这位是天子的老丈人,当朝司空蔡邕,所以自然不用担心说句话就得罪了天子。

何况这么多年下来也瞧的出来,天子虽然杀性重了点,但也不是不讲道理的人,起码人家杀人都是师出有名,从律法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