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王旭烽-茶人三部曲02·不夜之侯-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虽那么说,但市政府还是一面动员市民们疏散到后方去,另一面又动员他们各自建筑防空洞。无奈这两方面都没有什么大用。同样是杭州人的杭忆不免忿忿地想:杭州人不知何故,竟就是不愿意离开这温柔富贵乡和花柳繁华地,就连奶奶这样的奇女子也不愿意离开。自己不离开还不去说它,奶奶她还发了一个大兴,拉着父亲、寄客爷爷和小撮着等一干子人,每日在后园子里挖防空洞。嘉和一向由沈绿爱自说自话,这一次也免不得唱了句反调,说:〃挖也是白挖。杭州这个地方,你们又不是不知道,一面是西湖,一面是钱塘江,城里面还有大运河和市河,掘地数尺,便是一口井,何必白费力。〃
  绿爱听了就不高兴,说:〃说来说去还是要我们过了钱塘江去逃难。我告诉你们,你们都走好了,我就是不走的。我倒要看看日本佬能把我们怎么样,又不是没见过!〃
  听了这话,嘉和不禁为难地看看叶子。倒还是叶子不动声色,卷着裤脚,亲自在那里挖地三尺。水却是已经漫到脚踝了,他们彼此对了个眼色,嘴角便有了一丝看不出的苦笑。
  果然,杭家后花园里倒是挖出了一个水漫金山的防空洞,但到底也没有谁往那里钻过,连忘忧都不往那里钻。
  在一家人大挖防空洞之际,杭忆杭汉两兄弟也在进行一种属于自己的秘密活动。他们是在十字街头大演《放下你的鞭子》的时候被人注意上的。接着,便有高年级的同学来与他们接近,不久,他们就成了《战地生活》杂志的编外记者。听说这个杂志是共产党的人把握的,杭家两兄弟很好奇。因为林生的缘故,他们对这个组织有一份特殊的亲近。但是,杭忆很快就感觉到,这些神秘的人,对杭汉的兴趣,似乎更大于他的。反过来,这种格局就又挑起了杭忆的兴趣。可以说,在最初众多的抗日团体组织中的选择,对杭忆这样的热血青年来说,出发点是相当情绪化的呢。
  没想到,第一次半秘密的行动,与他接头的竟是一个姑娘。他们的联络方式倒是相当浪漫:杭忆手里拿一把口琴。可是他没弄明白,为什么那接头的姑娘一看到他就突然眯起了眼睛,还皱起了眉头,不时地上上下下地打量他。好一会儿,才伸出手来,严厉地说:〃我叫那楚卿。楚国的楚,卿卿我我的卿。〃
  杭忆有些吃惊,上下打量着她:〃怎么,你姓那,你是旗人?〃
  〃杭州城里,旗人可是不少的呢!〃姑娘突然换了刚才那口流利的国语,改用杭州官话。她有一双灰眼睛,目光很冷,像有冰块结在里面——冰块朝他偶尔一闪,杭忆的心就紧一紧。他就一下子觉得她成熟得不得了,经历了许多,是他的上一代人了。
  空袭警报响了起来,岸边柳阴丛里散着的那些瓜皮小舟们,突然就像撒骰子一样地直往湖心抛了出去。差不多与此同时,杭忆看见杭汉和寄草一起朝他们这条船扑了过来。杭忆还来得及埋怨一句,立刻听见楚卿喝道:〃快划出去!〃小艇就像离了弦的箭,直射湖心。杭忆抱怨说:〃怎么搞的,整整迟了一个小时。〃
  杭汉一边喘气,一边说:〃罗力哥刚从金山卫下来。哎,我说你们真应该去听听,他可是从正面战场上下来的,有最新的战事消息。〃
  接下去就全是寄草的话了——
  〃什么固若马奇诺防线,简直国际玩笑。苏浙边区主任张发奎这一回亲自到嘉善指挥作战,罗力和他一起去的前线视察,那可是冒着枪林弹雨的呢。哪里知道,保存工事图表的人员和掌管掩体钥匙的乡保甲长,竟然都统统逃掉了,部队根本就进不了工事。〃
  说起来,杭州城的消息倒也是并不闭塞的,月初日军于迷漫大雾之中在杭州湾登陆的噩耗,大家当下就都知道的了,还知道金丝娘桥守兵十数人全部牺牲之事。然而战事到底发展到了哪一步,老百姓还是糊里糊涂,眼下听寄草那么一说,心一下子都沉到西湖里去了。
  〃现在的战况又怎么样了呢?〃众人一听这新到的消息,气透不过来,只闻见天空中警报在一个劲地呜啦呜啦地响。
  〃罗力跟我说,上海已经沦陷,嘉兴、湖州也入敌手,眼看着日军正在集中兵力进犯南京。看样子,撤出杭州城,是近在眼前的事情了。〃
  大家一时就都愣在那里,不说一句话。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警报解除了,一个小孩坐在湖心的一艘瓜皮小舟上,突然高声地唱了起来:八一四,西湖滨;志航队,飞将军;
  怒目裂,血飞腾;振臂高呼鼓翼升,
  群鹰奋起如流星,掀天揭地鬼神惊。
  我何壮兮一挡十,彼何怯兮六比零。
  杭忆突然地就一笑,说:〃你看我们杭州人,什么时候也有快乐。〃
  空袭警报既已解除,人们就纷纷开始林岸卜杆靠.往国一部的人也待操桨,倒是被楚卿一把拦了,说:〃再漂一会儿。〃
  〃怎么,还担心油以后看不着了?〃
  寄草笑着,突然这么一句接口令,说得大家眼一惊,都抬起头来四处环看西湖。看着看着,不知谁说了一句;〃既然来了,不妨到岛上走走吧。〃
  杭忆发现,楚卿的灰眼睛,哆暖了一下,就眯起来了。
  西湖三岛,真正常有人来去的,还是三潭印月。此时人亦不保,谁还顾得上它。岛上原来种的那些个月季、蔷蔽、丁香、玉兰、海棠,从前是国色天香,姹紫嫣红,如今也是蓬头垢面如灶下之婢了。又,岛上景色素有一绝,池塘中夏日睡莲,有大红,粉红,嫩黄,纯白,…一不等。其时意境,那才叫〃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呢。如今深秋败荷,花亦颓伤,叶也颓伤,也是人无情趣,佛无禅意的了。又加岛上幽径虽在,青竹却露败象,枝权横生,黄叶枯下,实实的一番伤心凄迷之境矣。
  一行人绕过小径,便到了御碑亭,见那亭柱上当年康有为的长联依旧还在——
  岛中有岛,湖外有湖,通以卅折画桥,览沿堤老柳,十顷荷花,食花菜香,如此园林,西湖游遍未尝见;
  霸业锁烟,禅心止水,阅尽千年陈迹,当朝晖暮零,春煦秋阴,山青水绿,坐忘人世,万方同慨更何之。
  屈指算来,康有为在杭,亦不过十七年前之事。细想中华,庚子年以来,数十年间之风云苦难,怎不叫人扼腕。因此,我们的那位向往革命向往杀敌的青年杭忆,此时到底还是露出杭氏家族血液一脉中的吁感伤怀,长叹一声,诵诗曰:〃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乌惊心……〃
  寄草女儿心肠,又加战时鸳鸯离乱情思,想那郎君本就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如今也只能是生死置之度外的了。本来没有这湖光山色来提醒,倒是不说也罢,既在此中,不免也是啼嘘的了。被那侄儿杭忆诵诗一首,竟也触景生情,一时便也长吟道:〃……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刚刚咏罢,眼角还沾着泪水,她便嚷嚷着说:〃不好不好,我怎么记起姜白石的《扬州慢》来了,什么胡马窥江,废池乔木,没有的事。我应该读辛弃疾的《破阵子》才对——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楚卿沉默地走在他们身边。出身旧贵族的她对这样的小布尔乔亚情调,可以说是久违了。八个月前,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因在杭养病的蒋介石之邀前来杭州会谈时,那楚卿尚在国民党的狱中。1937年3月间,蒋、周在西湖南山烟霞岭上的国共会谈,卓有进展;7月全民族抗战始,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与国民党再度和谈,女共产党人那楚卿出狱;10月,由共产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闽浙边抗日游击总队〃,在浙江平阳北港山门改编集中,楚卿是听完政委刘英的报告后,悄然离队,潜往省城杭州的。作为一名资深的中共地下工作者,此次她的任务是挑选与《战时生活}}期刊一起撤往后方的的编辑记者。毋庸赘言,楚卿一开始就对抗家人很有兴趣,甚至对他们的那个时代女性小姑妈也很有兴趣。楚卿知道,抗战需要他们,理想与信仰的实现也需要他们——是的,我们需要你们,你们必须和我们在一起。
  然而,首次见面的震惊却是楚卿始料未及的;走在岛上的小径间,听这些人吟诗长叹,也是楚卿始料未及的。
  一直没有说话的杭汉没有吟诗,却卷了卷裤腿,说:〃这岛上风紧,我倒是有几分寒意了。〃
  话音刚落,杭汉早不在九曲桥板上。大家定睛一看,彼人已经矗立于桥栏杆,然后一下子猴跃似的,嘿嘿咬咬地从这个杆柱跃到那个杆柱,错蜒点水一般,忽西忽东,一瞬间就飞远了。
  楚卿惊叹:〃这叫什么功,看不出他有这一手!〃杭忆说:〃我们才五六岁的时候,寄客爷爷就给我们请了一个南少林寺的游方僧人,说是要深晓少林拳的'易筋经'的内功法,便要养气练气,也就是练拳先练功。怎么练功,就从这马裆步练起。站桩,曙,就像我现在那样。〃杭忆就地做了一个站桩的架势。
  楚卿问:〃你也会?〃
  〃会一点皮毛。不及汉儿百分之一。锁心猿,挂意马,我到底没有他的那份恒心。说起来,今日杭州城里,汉儿也算是一把好手了。〃
  正那么说着呢,杭汉就远远地一点,又飞速地越来越大,转眼间,就轻轻一跳,落在楚卿眼前,双手作了一个揖,便道:〃见笑。〃
  但见这少年两眼放射光芒,眉毛又粗又浓,正殷切地看着她——她突然想到她所掌握到的情况——杭汉是有一半日本血统的人。
  身后有一人发了话,说:〃好身手,好身手。〃大家回头一看,原来是个中年男子,手里拿一把扫帚,看上去像是个杂役。见众人对他的出现都不免一愣,那人笑笑说:〃我叫周二,你们叫我老周就是。〃
  〃你是这岛上的?〃寄草问。
  〃也是,也不是。〃周二指着前面的我心相印亭,〃各位请到亭子里喝上一杯茶再走。〃
  大家不由得心里称奇。都这种时候,竟还有人存这份雅趣。虽这么想着,说到茶,大家却也立时地口渴了起来,也不推托,使七折八拐,走到那亭中。
  所谓〃我心相印〃亭,乃〃不必言说,彼此意会〃之意。此亭立于岛之南端外堤,在此驻足晚望,亭亭三塔,便尽收眼底了。
  亭内有桌子一张,配以几把方凳。但见周二变戏法似地取出一把热水壶来,又拎出几只青瓷茶杯,冲了配配的茶放在桌上,说:〃少爷小姐,请用茶。〃
  就见那楚卿把已经到了唇边的茶杯轻轻移开,却问:〃你怎么知道我们就是少爷小姐了呢?〃
  周二微微一笑,说:〃别人我不敢说,这几位我却是知道的。杭家少爷,大公子,二公子,还有小姑奶奶。〃
  这边杭忆才喝了一口茶,便道:〃这茶不是我们家的。〃
  〃也不是翁隆盛的。〃杭汉补充说。
  见楚卿有些惊奇,寄草说:〃那小姐不用太奇怪,实在也就是吃哪一行就精哪一行罢了。像我们家和他们翁家的茶,一到茶季,都是每天收了龙井新茶,然后当夜下锅复炒的,还要筛簸,去掉茶叶末屑,第二天再加以包装,放入石灰缸。等到卖时,还有一道筛选、拣别与拼合的过程。况且,杭州城里,喝茶的谁不知道,杭家和翁家的龙井茶,一过了立夏,就停止收购的。我们现在喝的茶有股苦味,况且杯中茶片也不齐整,一看就知道不是春茶了。〃
  〃那,姑娘你倒不妨说说,此茶是姓什么的呢?〃
  寄草就笑了起来,指着东南面湖边,道:〃老周你还真要我说啊,你可是我们杭州茶人的生意对头啊。你不是对面上海江裕泰汪家的吗?〃
  说得周二也笑了起来,问:〃姑娘你好眼力,怎么看出来的?〃
  〃谁不知道啊,〃杭忆也笑了起来,指着杯子下面刻的字说:〃你看这不是个'汪'字吗?〃
  这一说倒是提醒了楚卿,连忙问:〃听说汪庄被日本人飞机炸了,有这样的事吗?〃
  周二这才叹了口气说:〃要说没炸,其实也和被炸了差了一口气。茶庄生意早就停了下来,汪家人避难回了上海、香港,下人们也都作了鸟兽散。留下我们几个人守着这一摊子。你看那些唐琴来琴的,从前江老板何等地当作性命,如今晾在那个'今蜡还琴楼'里,也是没有人来过问了。〃
  〃你怎么就跑到这里来了?〃
  〃一开始也是到湖上来避飞机的。后来想,那么干熬着,还不如重操旧业。你们也不是不知道,我们汪家卖茶,从前最占便宜的便是湖边的那个茶号'试茗室'。买主亦是茶客,三杯过后,茶叶包好了,就放到了你的眼面前。我呢,就是那个卖茶的。〃
  楚卿连连地点头,〃我明白了,你是到岛上来卖茶的。〃
  周二脸就红了,说:〃兵荒马乱,什么卖不卖茶的。不过一带两便,也是避飞机,也是煮点茶,有人来喝,能给几个铜板就给几个,没有,不给也无妨。都什么时候了,说不定一颗炸弹下来,尸首就飘到西湖里去了呢。我们也是做了半世人的老杭州了,倒是真正没有想到,还会有这样一天。〃
  周二说着说着,眼睛就红了起来,赶紧就给在座的各位沏茶,边沏边说:〃你们几位也是茶行中人,我今日也是诚心请了你们喝茶,千万不要提个钱字。有缘相会,说不定今生今世也就是这么一遭了呢。〃
  看来这周二果然是个平日里跑堂的,能侃。只是今日说来,都是凄凄惶惶之语了,众人听了,大有不忍之意。首先便是杭汉从口袋里掏出钱来说:〃真想多给你一点,没了,对不起。〃
  〃打起仗来,说不定花钱更多,趁现在日本人还没进来,你能赚还是赚几个。实在不行了就赶紧撤,留在城里,也不是个事情啊。谁知道日本人会怎么样呢?〃寄草一边往小皮夹里掏钱给那周二,一边说,〃罗力说了,日本兵真正不是人,平湖、嘉善那里一路杀过来,多少老百姓死掉,看了眼睛都要出血,你还是早作打算吧。〃
  周二一边感激不尽地收着钱,一边突然咬牙切齿地骂道:〃日本矮子,都不是人,没一个是人,一看就不是人生父母养的。什么种操,畜生洞孔里钻出来的。从前拱震桥多少日本人,没一个像人的,统统都是畜生。你们看我们江庄后面的雷峰塔,都说是孙传芳部队进来的时候倒的,是孙传芳造的孽。哪里是这回事!孙传芳再坏,是我们中国人的种操。中国人再坏也是人生的,日本人再好,娘卖匹也是畜生生的。雷峰塔就是前朝手里日本倭寇烧掉的。日本人不要落在我们中国人手里,有朝一日落在中国人手里,有他们好吃的果子。要我说,杀得他们再没人能生儿子才好,免得他们三日两头来,让我们中国人做不成人。〃
  那骂人的,固然是无心,也是激愤。可是骂到种操上去,在座的几个,就不可能不往杭汉身上想。要是平日里,谁敢说杭汉半个不字,寄草姑姑也是不客气的。今日却由着那周二骂,一时竟也想不出来怎么去对话。
  这些年来,杭州人骂日本人,嘴皮子上,也是越来越厉害的了。骂得那么凶,日本人还是长驱直人,进了中国。杭家人围着吃饭时,也骂日本鬼子,但是从来不骂种操。所以杭汉猛不了地听到这些话,脸就立刻红了起来,装作不经意的,就用茶杯盖住了自己的脸——不知是为自己的那一半血统羞愧了,还是因为有人骂他的母亲的种族而尴尬;掩饰这样的情绪实在不容易,他对着茶杯憋气,憋得呛,吭吭吭吭,全身就抖起来了。
  周二却全然不知,换了笑脸说:〃少爷你慢慢喝。等日本佬赶走了,我周二还要在此专门等着你们来品茶呢,你们可都记住我的话了。〃
  几个人都点头道谢。杭忆好像是漫不经心地对周二说:〃老周,麻烦你再替我们烧壶水来。〃
  老周刚刚走开,杭忆便对楚卿说。〃那小姐,你不是有话要对我们说吗?〃
  寄草盯着楚卿,轻声说:〃我听说你要把我的这两个侄儿都带走。家里其他的人,还没有一个知道的,他们先告诉我了。〃
  〃我晓得。〃楚卿把目光移到了寄草脸上,想了一想,补充道:〃不过还得更正一下,不是去两个人,是在两个人当中选择一个。另外,是我建议让他们先告诉你的。〃
  〃你看,这一来我们俩就想到一块去了。我也跟他们说了,得让我先和你谈过了,这事才好作数。我这一道关过不了,家里的那道关就更别想过了。〃
  楚卿就淡淡地一笑,寄草深知那笑意何在,于是她也淡淡地一笑。这两个女人,一见面就知道了彼此的分量。
  〃我十六岁那年就离开家了,家里人要把我嫁给一家阔少。我一跑,我父母在杭州城里捞了三天三夜的井。〃
  〃我知道这件事儿。真没想到,事隔多年,你又回来了。听说你爹妈一直不认你。〃
  〃不,是我不认我爹妈。〃楚卿更正道。
  杭忆杭汉两个人坐在旁边,听这两个女人谈闲天一样的唇枪舌战,暗地里就递着眼色。杭忆就插话进来:〃虽说编辑部只要一个人,但我和汉儿已经商量好了一起走,总不能让我们跟在老弱病残身后逃难吧。〃
  〃谁说要逃难了,至少妈和大哥都不走。〃
  〃那我们也不能留下来当亡国奴啊。〃杭汉说。
  楚卿看着杭汉,灰眼睛一闪:〃我正要通知你,你得留下来!〃
  杭汉看看杭忆,嘴都结巴起来:〃怎么——我、我、不能走了,不是说我懂日语,用得着吗?怎么……怎么……·〃
  杭汉为难地看着杭忆,心里一急,却说不出话来了。
  〃你不能走。〃楚卿把刚才的意思又重复了一遍。
  〃为、为、为什么?〃杭汉的浓眉,就几乎在额头连成了一片。
  〃这是组织的决定。杭忆跟刊物撤,你留下。〃
  杭汉站了起来,两手按着桌面:〃因为我、我是日本人?〃他觉得这么讲不够准确,连忙强调,〃因为我是半个日本人?〃
  杭汉是一个不长于表达的人,他急成那样了,还是不知道怎么说话。
  寄草的脸有些挂不住了,说:〃你胡说什么,谁把你当日本人了!〃
  杭汉很茫然地又坐了下来,他看看杭忆,杭忆又看看楚卿。他和杭汉虽是堂兄弟,却好像跟一个人似的。杭汉话少人憨,一身好功夫,他们平日里分工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