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皮勒的心态影响到了发挥,出战19分钟,2投0中,一分没得,只有3篮板3助攻。
毕比和郭旭对位,更是感受到了纳什一样的痛苦,这日子没法过了。
13日,太阳主场112比100击败了掘金,三人得分20+,小斯、马里昂吊打掘内线,内内也有14分8篮板进账,掘金只靠坎比根本防不住。
太阳背靠背105比96击败开拓者,再取三连胜。
这场球员们的手感一般,末节逆转赢球。内内、哈斯勒姆、贝尔、马里昂、郭旭五人的单防能力得到了肯定,防的开拓者单节只得了15分。
下场比赛太阳客场对阵快船,众人提前一天赶往了洛杉矶,球队有个特殊的活动,一起去参加电影首映礼,郭旭的电影终于要上映了。
。
第四百五十四章【电影首映礼、奇葩影评人】()
郭旭除了邀请队友外,还邀请了在洛杉矶的一些朋友来捧场,是一种炒作方式。
如果没有罗伯特…史密斯参与,郭旭就算有钱投资也玩不转电影,这个行业里的水很深,稍微一步走的不对,电影票房都可能受到严重影响,大幅下滑。
罗伯特入行时间也不长,但家人找了有经验的人来辅佐他,电影前期一系列的宣传都很成功。几版预告片、郭旭和梅根、邓斯特、艾薇儿等人的绯闻让电影有了足够的关注度。
电影并没有搞点映、试映,而是直接上映搞了盛大的首映礼。
影片试映会在好莱坞不算是新鲜事儿。当年李安的《卧虎藏龙》就是从点映做起,然后一举成名。试映会是观众调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六大公司出品的商业影片,一般从剧本阶段就开始与观众进行亲密互动,不断从观众那里征求建议,不断进行调试,直至确定最终的上映版本,这关系到电影的票房成绩。
这是需要花费金钱和时间的,郭旭等人肯定做不到,搞试映会不但不会增加票房,还可能彻底搞砸,因为会有专业影评人来看电影,写影评。
美国的影评人是个相当奇葩的行业,他们大部分是靠喷人、找茬为生。一个篮球明星当主角的电影,影评人怎么可能说好话呢?一群人早准备使劲挑他的毛病,狠狠的喷他。
只要不是文艺片,影评人基本不会说什么好话,口碑好的商业片当然也有但太少了,一年就那么几部,还可能是送过公关费的。
很多人认为好莱坞十分牛B,必出精品。其实好莱坞每年也制造大量烂片,好的是极少的一部分,只不过那部分在全世界公映,被影迷熟知而已。
影评人们看不起小成本喜剧、看不起商业片,哪怕现实和票房一次次打脸,他们也没想过改变口风。不文青他们就要喷,演员如果不是一副苦逼相,不会皱着眉头思考人生,默默的流泪,那就是没演技。
没有深度,剧情低俗,影评人们反复的说这些东西,想显得自己的逼格很高。如果一部商业电影票房太高,实在不好找毛病,他们依旧有办法。
你们这片子里没黑人啊,没亚裔啊,没女人啊,没老人啊,特么的政治不够正确,剧组屁股太歪了!他们会想方设法的带歪节奏,争取让电影完蛋,别人没钱赚他们就舒服了。
说白了,美国的影评人就是由一群满肚子酸水的娱乐圈扑街和喜欢找寻人生意义的装逼犯组成。这帮整天盯着别人屁股的下三滥只要参与评论,商业片、喜剧片的口碑肯定狂降。
罗伯特不搞试映会,影评人们就没法先睹为快,也就没了带节奏的机会。
郭旭邀请明星朋友来捧场,电影被炒的很热,这些明星的粉丝们也会被吸引来看电影,只要观众们觉得好,口碑一下子就上去了。
在一片关注当中,《舞者的纯情》首映礼拉开了大幕。
ABC电台的记者奥黛丽…琼斯也来了,NBA节目偶尔聊点郭旭的娱乐新闻也很有趣。
到场后奥黛丽吃了一惊,不是人少,而是人太多了,完全不是她想像的一千万投资小成本电影该有的样子,简直就是大片首映的既视感。
一开始,球星们走红毯就成了一道另类的风景线,他们比粉丝们高大得多,都是巨人。不只是太阳球员,“大鲨鱼”奥尼尔也跑来凑起了热闹,湖人这两天刚好没有比赛。
好莱坞明星到场后,引得不少粉丝们尖叫。
“快看,基努…里维斯来了。”
“基努和杰森真像兄弟俩,就是年龄大点。”
“那位是《非常人贩》里的弗兰克吗?”
“今天这是功夫片首映吗?JetLi也来了……”
李连杰是个篮球迷,2001年就和郭旭认识了,受邀带着妻子一起来捧场。
郭旭和梅根是一起出场,场边的粉丝还有举着他NBA海报的,最多的是他飞跃皮勒扣篮的海报,那个扣篮让他的人气更高了。
走在红毯上面,郭旭一点都不紧张,经历了两次NBA夺冠游行,他早就什么大场面都见惯了,和夺冠庆祝时粉丝数量相比,首映礼的人数少多了。
梅根一手揽着他的胳膊,两人一起朝两边的影迷微笑招手。
他们的穿着都很时尚,有专门的造型师。郭旭穿了一身黑色休闲西装,英俊挺拔,梅根则是一身不露肩的金色连衣长裙,前凸后翘很迷人。
两人的身材都很有本钱,梅根今天穿上高跟鞋和郭旭站在一起,有点金童玉女的感觉了。
他们走完红地毯就到了媒体区,几个人一起站在无数摄影记者前面,摆出精心练习的造型让记者们拍照,明天要上新闻。
然后他们到媒体区要接受记者们的采访。
记者问:“杰森,你认为这部电影最终能获得怎样的票房成绩?”
“我猜首周票房肯定会超过2000万美元,我相信我的球迷。”郭旭没有回避这个问题,自信的大声说。
另一名记者问:“如果电影票房超过2000万,很可能成为本周的票房冠军,将来你觉得自己有机会参加奥斯卡颁奖典礼吗?”
“如果奥斯卡邀请我的话,我肯定愿意去。”
记者问:“影评人阿蒙德…怀特说不看好你主演的这部电影,认为你作为非专业演员,很难有过关的演技,你怎么看?”
“那个……”郭旭顿了一下,反问现场的记者们:“谁能告诉我,这个时候专业的演员应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
大家发出了一阵笑声,这就是郭旭的回答了。
纽约影评人阿蒙德…怀特在圈子里挺有名,向来以言辞犀利、看法独特(就是抬杠)著称,因此得罪了不少电影人和演员。
在郭旭前世,这人干过几件出名的事,比如2010年他因为批评电影《黑天鹅》不如一首MV作品,从而引发了他和导演之间骂战。
他还极力否定《为奴十二年》,并认为影片不该获得最佳导演奖,有报道称他在宴会上对导演史蒂夫…麦奎因当众大声质问。此事一经媒体披露就引发轩然大波,外界纷纷指责阿蒙德不该如此出言不逊。
郭旭现在可不认识这个神经病,微笑道:“这个问题跳过吧,我回答不了,电影好不好,我有没有演技,大家进影院看过就知道了,就让‘那个谁’自己来看吧。”
郭旭表明了态度,连名字都记不住的人黑两句,他能有什么特殊感想?他都没兴趣去打那个人的脸,因为他没空和每一个讨厌自己的阿猫阿狗互动,他是很忙的。
主要演员接受采访后,与剧组其他主创人员站成一排,一起合影,然后电影要开演了。
第四百五十五章【舞王!你特么太全面了吧?】()
电影刚开场5分钟,看年轻观众们的反应,主创们就知道成功了。
这部电影有着非常明确的定位,受众群体就是年轻观众,年龄过了30岁的人喜不喜欢没关系,只靠小女生们电影票房就有保障。
如今叽叽喳喳的女孩的力量已经强大到了所向披靡的地步,郭旭的性格、气质特别吸引艾薇儿、梅根这个年龄段的女孩,他当然也能吸引其他的。
在郭旭前世,狗血又玛丽苏的《暮光之城》大火不是没有道理,只是为了演员的颜值,一群人就愿意进影院。
郭旭和嫩牛五方脸的罗伯特…帕丁森哪个帅,百分之百的人都会选择郭旭,因为帕丁森还没演《暮光之城》呢,名气比不过郭旭的一根小手指头。
梅根和克里斯汀…斯图尔特谁好?人各一爱,觉得斯图尔特漂亮的人不少,可抛开脸不谈,斯图尔特那平坦如初中生的身材,怎么和13岁拿模特冠军的狐狸精比?
开始大家以为这是个冷酷帅哥的故事,结果男女主角在洛杉矶一见面就变了画风,笑料不断,每隔几分钟就是一个笑话,互动过程中好多讽刺台词。
郭旭饰演的尼克总想耍酷,但现实一次次打他的脸。
奥尼尔出场逮捕郭旭的时候全场都笑喷了,然后两人飙舞,奥尼尔在摇晃的时候警帽掉了,露出了中间谢顶,两边有头发的发型,郭旭和梅根两人的表情都特别精彩。
两人被迫开始同居后,一些细节逐渐引出了两人性格。
郭旭演的男主角表面冷酷,其实是个闷骚的人,而梅根长相很成熟,年轻却不到18岁,内心很纯洁还有点腹黑。
第一天晚上,两人上演了一出抢床大战,既搞笑又暧昧,最终郭旭胜利抢到了床。这一幕是参照韩版的《浪漫满屋》,原版电视剧要到2004年7月才播出,还没拍出来呢。
把梅根撵去睡沙发的郭旭还指使她做女仆,却也会在她跳舞练的肌肉酸疼,疑似拉伤后去给她买膏药,让她有点小感动。
郭旭说要吃中餐番茄炒蛋,梅根做的小红果炒鹌鹑蛋一端上来,电影院里的人都笑的不行了。郭旭是模仿周星驰的表演方式,一本正经的演喜剧,忽然来个呆滞的表情就能让人笑岔气。
剧情笑料足,演员舞跳的漂亮,电影演到中间时,很多人就开始佩服郭旭的舞技了,他会好多种舞,配上音乐后两人的互动很浪漫。
两人去加州郊区后电影进入了高潮,感情开始升温。
郭旭在树林边的草地上听着音乐自由的跳舞,配得歌就是他唱的《breathless》。一边跳舞,他还用独白的方式说出了自己的心理活动,感慨郊外环境美好,空气清新。
这时不远处有个黑人农民大叔朝着郭旭挥手,叫喊。郭旭继续听着音乐,心理活动是以为这里的人比较热情,想和他飙舞,然后做了几个舞蹈动作回应。
看大叔很急躁的样子,郭旭才摘了耳机,音乐停下,他扭头就看到了一头大野猪。
郭旭转身就跑,开始了坂田银时式狂奔,被野猪追着跳出草丛,因为不熟悉地形,直接跳进了河里。
电影院里的笑声久久不停,所有人都被逗乐了,有人笑的眼泪都出来了,想来找茬的一个影评人都在笑。
杰森郭你的节操呢?你可是NBA的巨星啊,就这么自毁形象?
郭旭毁形象没关系,演喜剧就得放得开。对于观众们来说观影体验非常好,是一种享受,他们在荧幕上见到了郭旭的另一面。
用奥尼尔的说法,这叫“牺牲自己娱乐大众”,郭旭是深表赞同的,谁规定大明星就不能犯二了?天天装严肃不累吗?
郭旭被黑人农民大叔给救了回去,得了重感冒,梅根负责照顾他,还给哆里哆嗦的郭旭喂饭,扭头就偷着乐。
一些细节互动后,观众们也渐渐发现了梅根可爱的一面。
她是一个表面上刁蛮任性但内心柔软善良的人,她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情,看到人们不喜欢她便会觉得伤心,但又强装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她不讨好人、不做作的样子挺招人喜欢,而且她还会做家务,会照顾人。
郭旭看了自己的表演,感觉很怪。这就是一部“美国版琼瑶剧”。将琼瑶的代表词“只爱你一人”放的无限大。多么特别,多么高尚,多么打动大家的少女心!
电影极大程度的满足了所有少女对异性的幻想,看到了在爱情中最理想的状态,和帅哥一起朝着期盼的目标努力。大家看电影其实代入的都是自己,谁会愿意把自己代入成文艺片里的苦逼呢?
最后一场戏,郭旭和梅根穿上华丽的服装,和杰克…吉伦哈尔、克尔斯滕…邓斯特组合飙舞的时候,一些女孩都开始发花痴了,色眯眯的紧盯着银幕。
“太帅了,杰森不愧是运动员啊,身材怎么可以这么好。”
“好莱坞没有哪个演员比杰森更适合这个角色了,其他人不可能跳舞跳的这么棒。”
“女主角跳的也好漂亮,真性感。”
如果只是两人谈恋爱,这部电影100分钟的片长会显得很拖沓,加上跳舞就不同了,观众们一次次惊叹郭旭的舞技,他就是体育界的舞王啊。
一场接一场的精彩对舞串联起了整部影片,加上搞笑的男女恋爱、互动情节,大牌明星客串,构成了一部出色的商业喜剧电影。
结尾两人的舞蹈是个长镜头,一刀没剪。一支拉丁舞并没有失误,这真实的发挥让电影更加精彩,结束时许多人都在叫好。
郭旭前世,韩版《舞者的纯情》男女主角的舞姿都让人不敢恭维,就那破水准能去比赛?男主跳的比文根英更烂,最后都没去比赛,剧情是他被竞争对手恶意打断了腿。其实那货健康状态下也很业余,长的都不像跳舞的,哪个跳舞的人有他那么大的眼袋,和肾虚似得。
影片最后,郭旭和梅根情不自禁的接吻,画面渐渐模糊,在《breathless》歌声中出了字幕,这时观众都觉得他俩很相配,一起为他们的表演鼓掌。
李连杰都在用力的鼓掌,他觉得郭旭这一部电影比他来好莱坞后拍的所有电影都精彩,有了和郭旭合作拍一部电影的想法,票房肯定低不了。
太阳球员们看完电影后都感到不可思议,比想象的质量要高太多了,如果不是认识郭旭,谁能想到这是个玩票的演员?
影评人看完电影后,都不知道该怎么黑郭旭,让大家笑出来的就是好喜剧,没深度无所谓,舞蹈太精彩了,剧情简单爽快。
这部分电影的商业元素齐全,注定要大火啊。
我擦,连剧本都是这货写的,你特么太全面了吧?
第四百五十六章【票房大黑马,人气步步高】()
朋友们纷纷祝贺郭旭和梅根,他们是今日的焦点,观影后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
郭旭早已习惯了这种场面,什么问题都能从容应对,梅根则激动的想哭,她是第一次体会到成名的滋味。此前她接到的最好的电影是《致命ID》,只是跑龙套,现在有很多人认识她了。
郭旭不会像知名演员那样指点江山,大谈电影的好坏,始终保持着一副“我是外行”的姿态,而梅根的口风和他保持一致。他们坚决不提演技之类的事,就说拍电影是为了娱乐。
“我就是想把一些自己觉得很好玩的故事拍出来,给同龄人看。”
“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演技,因为我们都是本色演出。”
一名女记者问郭旭:“你平时就这种性格吗?丰富的表情,经常和小女生斗嘴?”
郭旭指了指梅根。“不然你觉得我为什么能和她还有艾薇儿、布兰妮等人很谈得来?还有沙克尔,他的心理年龄才14岁,肖恩(马里昂)估计心理年龄10岁,他能看一天卡通片,玩一天遥控汽车。”
郭旭说的都是事实,不少成年人一辈子有童真,有人会表现出来,有人隐藏着。
记者问:“梅根,你们在电影中的表演非常自然,好似真在一起生活过,你们是情侣吗?”
梅根没电影里那么自然,露出了官方假笑。“还不是,不过我对他一直有好感……”
这样回答最引人关注,是很好的炒作。郭旭的名气比梅根大得多,如果不是女追男的话,那些喜欢郭旭的小女生们八成会表示不满,这个答案是商量好的。
前世梅根属于说话时特别不注意,脑子缺根筋容易得罪人的类型,得事先和她对好台词才行,人设对于一个明星来说至关重要。
电影上映首日的票房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郭旭说希望首周能达到两千万以上,结果一天票房就有两千四百万美元,按这个势头首周有可能破五千万,北美总票房轻松破一亿。
少数影评人在看过电影后给出了正面的评价,罗伯特没花钱买口碑,纯粹是电影质量有保证,征服了这些影评人。
“杰森郭的表演让人很难想象他是个业余演员,无论对白还是舞蹈他都很放得开,仿佛他就是电影里那个怀着舞蹈梦想的年轻人。”
“杰森在片中很好地表现出了拉丁舞应有的热情和性感,就像一个专业舞蹈家。剧情虽然略微平淡,但男女主人公的相遇、相识、相知、相爱等一系列的过程妙趣横生。杰森不只一位是被篮球耽误了的音乐家,还是一个被篮球耽误了的喜剧演员。”
当然,影评人给出的负面评价更多。
“无聊的剧情,看得直打瞌睡,演员们表演夸张,努力的装出一副我很好笑的样子。”
“剧情俗套,毫无新意,看开头就知道是大团圆结局,20岁以上的人不可能看得下去。”
“这部电影里所谓的爱情是肤浅的,充斥着对帅哥美女俏脸一通猛拍的无聊长镜头,业余演员寒碜的表演,拖沓的情节,夸张的表情和语无伦次的台词。”
这些影评人的说法都差不多,就是老生常谈,说电影没深度。
他们想要的深度拍了基本没票房,悲欢离合啊,主角被虐啊,哭哭咧咧啊,得了重病撒手人寰啊。这种有新意的电影,老百姓去影院肯定看不下去,偏偏很容易获奖,不管奥斯卡还是其他电影节。
喜剧是让大家开心的电影,《舞者的纯情》剧情一点不废脑子,年轻观众们几乎一致说好。至于年龄大的人,他们或许不会看,却也不会无聊到特意到网上发帖子喷这部电影。
据不完全统计,网上关注《舞者的纯情》的观众75%是女性,55%小于25岁。当小女生们激动的步出影院之时,影评人甩出臭鸡蛋在正常不过了。
第二天太阳客场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