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雨跟钱掌柜来到后面的小院,三间正房,中间是客厅,掌柜和周雨在客厅落座。
钱掌柜的冲外面喊了一声“看茶”,一会儿,外面进来另一个学徒打扮的,给两人倒了茶,便立在一旁。钱掌柜的想起身说什么,最终却按捺住了。
周雨直接从袖子里,实际上是从空间拿出两支人参。
空间出品,必是精品。
这两支人参一拿出来,钱掌柜的眼睛就亮了。
好品相!只见这两支人参模样大小皆相似,通体莹白圆润。主体粗短,下面两个主支根也是圆柱状,呈人字形。表面好像有一层精气在流动,似有百年以上了。
钱掌柜的也不多看了,直接说:“姑娘,你开个价吧!”心里却想着,怎么也要买下来,
周雨看到了钱掌柜必买的表情,笑笑,“一千两,”看钱掌柜没什么意外,接着说,“一根。”
“好,成交。你稍等片刻。”钱掌柜二话不说,就亲自去取钱了。这样好品相的人参,哪怕两千两一根也要买下来。主子正等着这人参救命呢,可惜这里只是个小县城,几乎没有高年份的人参售卖,能有支二十年,三十年的就不错了。今天真是好运气!
很快,钱掌柜的把银票取来了。二百两一张的,十张。
“姑娘,你点一下。”钱掌柜客气地说。
“好。”周雨接过就真的一张张数了起来。
钱掌柜和旁边站立的学徒同时嘴角抽了抽。钱掌柜心说,我只是客气一下,你还真数啊!难道我能骗你吗!只是,也不好说什么,就这么等周雨数好了。那学徒却眼睛亮亮地看了周雨一眼,唇角上扬,带了笑意。
其实周雨只是习惯了现代时,什么都是当面点清,离柜概不负责的规则。所以没觉得有什么不对,也没听出来钱掌柜的只是客气了一句。因为这里的人很少会在这方面做手脚,更何况是这样一家大的药铺。
“对了。正正好。钱掌柜,那我就先走了。”周雨抬脚往外走。
“姑娘留步。”钱掌柜的喊住了她。
“钱掌柜还有什么事吗?”周雨转身看向他。
“姑娘贵姓?”
“我姓周。”
“是这样的,如果周姑娘以后还有这样的人参,可以还送来我们这里吗?”
“可以啊。不过,这种人参可不多哦。”周雨倒是挺喜欢这钱掌柜的,爽快。
“那就先多谢了。周姑娘慢走。”
“不谢!”周雨转身离开。
周雨离开后,那学徒身上立时气场全开。钱掌柜反而立即恭敬地朝他一俯身行了个礼。
“少主,您怎么来了。主子他”
“我爹暂时没有生命危险,就是熬得厉害。现在好了,人参有了,年份也高。肯定能药到病除。你去把卢大夫叫上,一起去‘和园’。”
“是。少主,你说这周姑娘怎么会有这么好品相的人参呢。”钱掌柜就是想不明白,随口说了一句。
“这与我们无关,不必深究。”
“是,是,是。是小人多想了。”
周雨出了济世堂,回到与柳暗、于德约好的地方,一看,没人。看来他们没那么快回来,那就先转转吧,周雨便奔了主街而去。
县城到底比镇上大,这会儿虽然天已经冷了,而且还是早上,人却比镇上赶集的人多多了。
周雨就在主街上转来转去地看,也不买东西,纯粹是转眼球的。
转了大约有两刻钟(半小时),周雨发现,在这条街上竟只看到一家药铺,而且铺面很小。
走进去,周雨问有没有人参卖。这里是掌柜的直接在后面抓药。听到周雨问,一边低着头抓药,一边回答:“有,二十年的。”
“怎么卖?”
“10两银子一钱。”
那就是100两银子一两,自己那支人参大约也就一两到一两半的样子。哎呀,那岂不是卖的价格很高?周雨在心里盘算着。不对,这个才二十年的,我那个已经是100年的了。参龄长了五倍,价格却高了十倍。不错不错!
“姑娘,你要吗?”那掌柜抓完了药,看周雨一脸茫然,实际是在想事呢。
“啊,不要了,我忘带钱了。下次再来。”周雨赶紧出来了。
看来,开个药铺也行啊。镇上只有一家药铺,也没个正经大夫坐堂。那些个大夫都是只能看个一般病症。
嗯,庄园的粮食产量肯定会高,到时候开个粮店。即使一时不足,空间里的粮食又很多,也可以支援一下。
哎呀,庄园,粮店,再开个药铺,本钱也要好多呢,实在不行,还真要再卖几支人参呢。
正神游呢,周雨突然想起来,应该回去了。便赶紧往约好的地方走去。等到了地方,于德和柳暗已经在等着了。那马车车夫有些不高兴,耽误了好些时间呢。
“不好意思,有事耽误了。”周雨笑着说的,然后拿出车钱还另外拿了十个铜板给马车夫。
马车夫把钱收好,脸色这才好看了,也有了笑容:“哪能多要你钱呢。”
一路无话,三人回了镇上。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8章 仓促()
庄园才刚刚起步,周雨根本没有信心把其他事再加上,也不过是想想。
粮店可以等明年小麦收割后再开。药铺,嗯,不叫药铺,叫医馆吧,可以现在就着手找铺面,能买下来最好,不能的话,先租一个。
不过,周雨喜欢把什么事都掌握在自己手里,租的话很被动。比如医馆名气大了,房东会加租金。当然,这是以后的事。现在医馆连影子都不存在,更别提名气了。所以这个也不算是问题。
这样想想,现在还真没什么可以让长工们做的活呢,好纠结!周雨揪了揪头发。
对了,秋风山也是在自己手上了。可以在山上做点文章。山脚下还有往山上一大块地方其实有很大发展空间呢。
秋风镇虽说背靠秋风山,实际上离山脚下是有一段距离的,周雨目测至少有一里地。从山脚下往山上走大约两里远,坡度也不是很大。附近很多人会在这里砍柴。要是打猎,则要进深一些了。
如此一来,就要先解决砍柴的问题。当年周雨的曾祖父得到这座山后是开放给大家共用的,如果她现在给围了起来,会破坏掉曾祖父的一片心意,也会让以此为生的柴夫或偶尔来柴的人生出不满。那不是周雨愿意看到的了。
后来,周雨想到,现在只是试验,肯定不会把山都围起来。先在西面开发四分之一,不会影响他们。等以后看情况,如果发展的好,到时再说。
说到底,周雨其实也没多少把握的。只是有空间,有穿越这层光环,她总想做点什么。能力还有待一点点发掘呢。
已经入了冬,但是这里的天气不会一下子冻得人出不了门。反而遇上阳光很好的天儿,加上不刮风,中午时,太阳晒得人懒洋洋地,似有点春天的气味。
开工立围墙这天,就是这样一个好天。
材料已经运过来了,周雨提前把银子给了于德,于德一手结算的。看庄园北面和西面的外围,隔一段距离放着一堆堆的材料,周雨心里满意。这要是堆放在一处,再分下去,也会浪费人力和时间呢。
周雨在北面站着,这时于光宗走过来,看周雨正盯着材料看,拱手一礼:“东家小姐,昨天我过来看咱们庄园的树苗,送材料的正好来了,于德管事还没来,我就让他们把材料分开放了。如果做的不对,请东家小姐不要怪于德管事。”
于德看到于光宗在跟周雨说话,也走过来跟周雨说:“东家小姐,昨天他们来送材料时,我还没过来,是于光宗在这里看管着。至于分开放,我也觉得这样挺好的。用时方便。”
“哦?”周雨一愣,“这个主意不错。”这句话是对于光宗说的,周雨转头问于德,“你没想到这样放吗?”
“我倒是想这样放的,只是打算问一问你再决定。不过,昨天你没回来,光宗正好在这儿,就这样放了。他也是好意。我也派人看着了。”
于德是怕周雨怪于光宗乱管事,这是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事呢。话里话外为于光宗开脱。
看着于德清明的眼睛,周雨确定他是真的为于光宗说话。其实对周雨来说这不算什么事,可能他们想到这样分开放不便管理,万一丢失,要负责任,还要受罚。
“不错,思维活络。这样放确实方便取用,节省时间。”
“谢东家小姐。”于光宗又施一礼,和于德异口同声。
“于管事,你现在手上活也多,给你配个副手,帮你跑跑腿儿吧!”长工们因为以前叫于机为于管事,这会儿叫于德是连名字加上,叫于德管事。周雨则是直接叫于管事。
于德看一眼于光宗,很快明白周雨的意思,脸上笑意不减:“好,谢谢东家小姐。”
于光宗还一脸不解。
“于光宗,你给于管事做副手吧,就是帮他跑跑腿儿什么的。听于管事的安排。月钱肯定要比做工高,一个月二两。”
“啊?”于光宗被这么大一惊喜从天而降给砸晕了,反应不过。
“还不快谢谢东家小姐!”于德推了他一把。
“谢谢东家小姐!”于光宗跟着说,一看就是还没回过神儿来呢。
周雨笑笑,不多说什么,走开了。让他多点时间反应反应。唉,这么点小事就这么满足。不过,这种手握分配大权的感觉,真心不错呢!
自此,周雨这一百亩地有了两个管事。于德是大管事,于光宗是小管事,也有人跟周雨一样,叫他‘副管事。’
其实,周雨是想让人称呼‘经理’,‘副经理’的,不过,想想还是算了,标新立异的,没什么意思,一个称呼而已。
长工里有几个人会砌墙,其他的人则做小工。但是还有一部分人用不上。这是出力的活儿,女子基本用不到,只在旁边看着。
窝工了呀!
“副管事,你在这里看着分配。于管事,你重新分几个会建房子的人手带到山脚下。我打算在那里建几间房子。”
“是,东家小姐。”
为了让每个人都有事做,周雨也是拼了,在冬天这样不适合建房子的时间里,打算建几间房子。幸好阳光给力,让人几乎忘记了这已经是冬天。
于是,周雨在秋风sx面的山脚处规划出三栋小院,相同的结构,都是三间正房,东西两厢,外带倒座。门开在东南边。
计划中,秋风山这里可以开发成旅游景区。没有风景可以制造风景嘛。然后引导富人来旅游。
这只是仓促中,周雨能想到的。想到就做,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总会成功的,吧!
另一边,周逸看周雨一百亩地配了两个管事,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对管事太苛刻了。之前东面南北各两百亩,西面南北各三百亩也只是各配了一个管事。
这么一想,就决定给他们也各配一个副管事。最近周雨的表现很不错,周逸也开始跟她多聊一些这方面的事,就把这个想法跟周雨说了。
但是,周雨却不赞同,而是说:“爹,你可以先问问那三个管事,他们如果希望有个副管事,再给他们配吧。”
周逸也是聪明人,一听这话就明白了:“好,我等问问。”
结果如周雨想的,那三个管事一听,都立马拒绝了。态度非常坚决。开玩笑,手握大权这么多年了,突然要出来一个人跟他们抢权抢功,怎么可以!
周逸看他们都不要,也就作罢。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9章 进程()
立围墙的材料是计算好的,周雨这会儿要建房子,肯定不够,而且有些材料不全,毕竟建房子需要木材等等,而立围墙相对简单得多。
周雨跟会建房子的几个长工说了下,想要建什么样的房子。
村里的房子大都是自己建的,请村里人一起帮着建好,再管一顿饭。等别人建房子时,也去帮忙。所以会建房子的人倒不少。
于德挑来建房子的几个长工,也是建房子的手艺比较好的。不过,建房子首先要打地基,这会儿正在他们正在查看方位。
“于管事,你去买建房子的材料吧,一时半会儿也用不上,倒不急。你上次去城里对比了,哪里便宜些?”
“东家小姐,我看过了,城里的确实便宜些,材料倒是差不多的。不过,从城里拉过来比较远,费工夫。而且要收一些路费的。加起来与镇上倒没什么差别了。”
“行,那就还从镇上买吧。对了,长工里有会赶马车的吗?”
“赶马车?”于德想了一下,“有两个,我也会。这样算有三个。”
“那你顺便再去买辆马车吧。以后我们出行也方便一些。”
“东家小姐,那得去城里买。我现在去买材料,定好了让他们送过来,就直接去城里。”
“好。对了,今天中午先管一顿饭。需要买十袋面粉和十袋大米。猪肉买十斤。蒸馒头来不及,烙饼吧,再蒸上白米饭。菜嘛,做个猪肉炖白菜就行。白菜从长工家里买,按市价。你找人跟你一起,帮着把东西带回来。”
“我先替他们谢谢东家小姐了。”于德施礼。
周雨说完又想起什么:“于管事,我既然让你做管事,就会充分相信你,以后有些小事不必一一过问我,你可以直接做决定。”
“谢东家小姐信任。”于德犹豫了一下,“昨天我本来应该早点过来,可是我娘病重,我去请大夫,就回来晚了一些。请东家小姐见谅。”
本来于德想买材料回来后再说,不过,他有事在心里,总是不自在,还是先说了。
“你娘病重了?大夫怎么说?”周雨一顿,接着又说,“人命关天,你没错。”
“是我娘总是觉得自己是累赘,悄悄把药倒了。所以病重了。”于德说起这些,心情有些沉重。
“我粗学了一点医术,手上还有几个治病救人的良方。你相信的话,等你回来,我与你一起去看看伯母。”周雨试着说。
“谢东家小姐,那我先去买东西。”于德对周雨说的其实没有信心,他娘已经病了这么多年了,各种药方,偏方试过不少。这会儿也只是抱着一点渺茫的希望。
看于德没有什么特别起伏的神色,周雨也不在意。实在是她自己都不相信一个12岁的小姑娘能有什么特别的医术,又有什么神奇的药方,能让人药到病除的。有些事,要做到了,看到了,才能让人信服的。所以,周雨也不多说。甚至,于德同意让她去看,也是看在她是东家小姐的面子上。
山坡上虽然坡度不大,但总归是有坡度的。要建房子,就要平出建房子的地方。那几个会建房子的长工这会查看好了,其中一人过来回复周雨。
“东家小姐,我们看好了,在这里,”那长工指着一处,“把这儿平好,打地基就可以了。”
“嗯,你叫什么?”
“我叫林大龙。”
“你不是西于村的?”
“我是西于村的,只是是外来户。所以不姓于。”
“原来是这样。”虽然只是几句话,但是给周雨提供了不少信息。让周雨感觉林大龙比较沉稳,有一定的调派指挥能力。
周雨对建房子只知道个大概,具体流程是不知道的。于光荣在下面领着人立围墙,而且他也才15岁,肯定不知道怎么建房子。于德又让她派去买东西了。于是,她就打算让林大龙负责这三栋房子的建设。
“我刚才说的房子样式,你记得了吗?”
“记得了。三间正房,东西两厢各两间。倒座两间,门在东南。西南建茅厕。”林大龙复述了一遍。
“嗯,你说的不错。以后你负责这三栋房子的建设吧。”周雨决定多找几个人做小项目负责人。于德只管这几个负责人就行。不然,以后事情越来越多,于德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
“多谢东家小姐。”林大龙确实沉稳,面有喜色,却未过分表露。
再看看还有几个妇人没活儿可干,便让她们准备一下,等米面肉买回来了,就分散到几家去做了午饭。
于德走时跟于光宗说了管午饭的事,让他跟大家说一声,又叫了人跟他一起去搬东西。所以这会儿大家都知道东家小姐要管午饭。
几个妇人很开心,商量着走了,去等东西到了好开做。
既然在这里也没什么可做的,周雨便交待一下,离开了。她是从另一面上了秋风山深处,然后进了空间。她要好好地研究一下,怎么把五彩参的果实变成丸药。
五彩参上面的果实是每年都结的,而且果实成熟后都会自动收到秋意阁里。
周雨想起上次给王者和逆天摘了六枚,可惜它们不吃,她便把六枚果实一下子全吃掉了。后来想想,可以放在秋意阁啊。只是她在外面的定性思维,让她忘记了这事。
而地下的参形则是十年才成熟一次,而且是空间里唯一需要人工挖出来,再补种的。如果不挖,则一直在地下也不会再长。
周雨拿去换钱的两支人参,就是周雨现挖的五彩参。空间里长十年的人参相当于外面长一百年的样子与功效。
虽然五彩参的地下参形十年才成,但是,用在药里却不可能用上一整支,所以效用反而不如果实。当然,肯定要比外面的人参效用好太多,不是一点半点呢。
看着空间里那一片五彩参,周雨数了一下,一行五十,有十行,共五百棵。听起来数量很多,但是,如果全部收获了,则要十年才能再长出来。
上面的果实倒是不影响,而且秋意阁里已经存了几万枚了。一时半会用不掉。所以周雨都是用的果实。
这会儿,周雨正坐在丹鼎楼一楼看“万象”里的丹鼎楼呢,研究着丸药的制作。
丹鼎楼,空间里专门炼丹制药之所在。一楼可以制些简单的丸药,二楼则可以制高级丹药。
炼一枚五彩参的果子,一楼便可以了。
一楼东侧同样是黑色系桌椅,周雨正是坐在这里。墙上同样是书架,不过,只有“万象”分类里的丹鼎楼一本书。
书架的神奇之处在于,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