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要让东家小姐知难而退。”于机趁机说出自己的办法。
“怎么让东家小姐知难而退啊?”
“东家小姐说,等秋收时,她会去地里转转。到时你们不要给她好脸色。但是,她跟你们说话时,你们就要笑着回话。”
好多人都不明白,这有什么用?
于机说你们只管这么做,其他的,他来处理。
-
场景转换,于机家里。
于机的老婆端上来一盘韭菜炒肉,于机吃了两口,说:“韭菜有些老了,这会儿的韭菜不好吃了。下次不吃了。”
“好,晚上给你炖肘子。”
周雨看的目瞪口呆!
这里的生活水平没有达到这么高吧。他们家也没顿顿吃肉啊。地主家没能过上的生活,地主家的管事已经过上了?虽然周雨知道顿顿吃肉并不是健康饮食,可是这里的人们最渴望的幸福生活应该就是顿顿有肉吃吧!
屏幕上的画面还在继续。
于机的老婆问:“东家小姐真要接手那一百亩地?”
“是有这个意思,东家已经吩咐过了。秋收后给她管。”
“那,那怎么办啊?”
“你急什么,我自有办法。”
“真的?”好像感觉这么说是不信任于机,于机的老婆赶紧又说,“那就好,如果一下子少三分之一的收入,可真肉疼。”
“少了倒也无所谓,我就是不能看着我辛辛苦苦管了这么多年,她说要就要。”
合着人家的地,还不能跟你一个管事要回去了。所以说这于机是把周家的地当成自己家的了。
不过,他就是不管那一百亩地,她爹也没少给他月钱啊。怎么会少三分之一的收入。周雨没看明白,但是也知道肯定是于机利用职务之便,中饱私囊了。只是具体怎么操作的,就不得而知了。
画面再次转换,竟是三个刚才帮于机接话茬的。
“你们说,这样真的好吗?”一个高个子男子迟疑地问。
“于德,你别一副烂泥扶不上墙的样子。要不是于管事让我们赚点小钱,你能盖起新房,娶上媳妇吗?”另一个中等个子的,眼神不屑地看向于德。
“于德,你看看成哥,要有点男人的样子。不要总是想那么多。”最矮的男子拍了拍于德的胳膊,他够不到于德的肩膀。
“发财说的对,你就是想太多了。跟着于管事好好干,有你的好日子。”于成一副语重心长的样子。
周雨一心想知道于机是怎么获利的,场景第三次转换,竟是到了于德家里。
于德心事重重地进了大门,一个年轻小媳妇走出来,看于德的样子,便上前询问。
张了张嘴,于德看看周围,说了句“没事”就进屋里了。
“饭在锅里热着,你现在吃吗?”小媳妇问。
新娶回家没多久的媳妇,现在眼巴巴地看着自己,于德心里一阵柔软,“娘吃了吗?”
“吃过了,也喝了药,已经睡着了。”
“端上来吧。”
只是两个青菜,两碗米饭。这是午饭。
可不要小看这样的饭菜,这里很多人家只吃两顿饭,早上不吃饭,接近中午时吃一顿,窝窝头,甚至是粥,晚上再吃一顿,只能喝粥。
两人默默地吃完饭,于德还是把心里话跟媳妇说了。
“丽娘,于管事,每家都多收半成租子,虽然不多,但是三百亩加起来,可不是小数目了。我虽然还没帮着他做过什么,但是,他先给了我一年的工钱,我才能盖上新房,娶了你。如今”刚才于德并没有帮于机说话,都是于成和于发财抢着说了。
“他要让你做什么事吗?”孙丽娘心里一惊。
“他让我和于成,发财去鼓动其他租户闹事。”在于德想来,不给东家小姐好脸色,就是要闹事的节奏啊。
孙丽娘追问,于德便一五一十的说了。
这孙丽娘倒是个聪明的,也是个硬气的。
四年前,16岁的孙丽娘本来马上要成亲了,不想爹爹突然去逝,她要守孝三年。未婚夫家不愿意等,退了亲。她毅然担起了照顾弟妹的重任。三年后弟弟成亲,又过了一年,妹妹也出嫁了。孙丽娘却已经20岁,成了老姑娘。这才与于德凑成了一对儿。
而于德家以前是出了名的穷,有个卧病在床的老娘,常年吃药,把家里吃得一穷二白的。没有哪家姑娘愿意嫁给他。直到最近盖了新房,才有媒婆上门,所以现在23岁了才娶上媳妇。
于德倒是挺感激于机的,先给了他一年的工钱,让他盖房娶媳妇。但是,当时于机只说他比较忙,于德又是识字的,想雇佣他当长工。不需要天天上工,有事才找他,还提前给了一年的工钱。
现在于德发现,所谓的长工,就是做这样的事,有些不能接受。但是,工钱已经花了大半,还不回去了。更何况他知道了于管事的秘密,于管事怎么可能轻易放他。
“当家的,等那天我去看看吧。咱的地也在那里,我去并不显眼。”
周雨看到这里,想了想,刚才那么多人,这孙丽娘在不在其中,真没印象!
“你去?”于德明显不相信,孙丽娘去有什么用。
“我去看看东家小姐是怎样的人,再做计较。”
“行。”于德并不是蠢笨之人,不然于机也不会找上他。
于德有些忠厚,在村里人缘还不错。这是于机找上他的原因。只是于德困于于机先给了他工钱的事上,思绪乱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3章 转折()
周雨看完后,呆了一会儿。这于机是个大蛀虫啊,爹没发现吗?可能太信任这些管事了吧。
不过,于机那是什么法子?让那些人给我个脸色看,我就会不管这些地了?太好笑了吧!
周雨不明白于机怎么会想到这么低级的办法,简直称不上办法的办法。
于机想的却是,一个小姑娘,不值得他花心思去对付。周雨没见过于机,于机却见过周雨。
去年入冬后,于机到书院找周逸对帐。到了发现周逸不在,就到周逸家里来寻。
李若兰告知他,周逸去集上买东西了,一会去书院。
于机就直接出来打算返回书院等待,这时,周雨从家里出来,跟李若兰说着,要去集市上转转。于机听到声音转身就看到了周雨出门,知道这是东家的女儿。不过,他没跟周雨打招呼,只是走慢了一些,不远不近地跟在周雨后面。
那时的周雨还是原身的周雨,一路上了集市,还没转就遇到了周逸。周雨就跟周逸说要买些绣线,给家里每个人做一个荷包。
“哎呀,你做的我可不敢佩在身上,要让人笑话呢!”周逸跟周雨开了个玩笑。周雨的针线活儿确实不精,但也不会太差。
但是,周雨是个较真儿的人,一听就不乐意了:“那就不给爹爹做了,只给娘和弟弟做,哼!”说完,便跑开了。
于机一直跟在后面,看的差不多了,走上来与周逸说话:“东家,可让我好找。”
周逸与于机便一路说着话回书院。
“东家,刚才是小姐吧。”
“是啊,你看到了吧,是个较真儿的孩子。”周逸宠溺地笑笑。
所谓窥一斑可见全豹,于机也是个有心机的,记住了这事。
没想到,如今可以拿来对付周雨。只是可惜,此周雨已非彼周雨了。
看看时间,已经下午了。周雨带王者和逆天出了空间,就回了家里。
孙丽娘在人群中看到周雨后,观察了一番,回去便跟于德相商。
“当家的,我看那东家小姐挺好的。虽然年纪小了一点,却有一种干大事的沉稳。”
“我也这么觉得,只是,我现在”于德并不乏灵活,只是于机给的工钱已经成了最大的拦路虎。
“我们去找东家小姐,把事情跟她说清楚。而且你还没有做什么事,不算大过。我们向小姐投诚,小姐肯定会帮我们的。”
“好。”于德思考了良久,吐出一个字。
第二天上午,周雨打算直接到西于村,找于德。从重播里看,于德可以接手这一百亩地当个管事。
周雨现在的直觉很准。第一,于德没做什么实际上伤害人的事,对地里的事也熟悉;第二,于德是个孝子;第三,于德已经对于机有质疑;第四,于德其实是一个思想比较活泛的人,不然也不会质疑对他有恩的于机。
拉拢他很可行,现在的周雨急需有人帮她。光杆司令可不妙。
刚走出家门,于德与孙丽娘迎面走来,周雨一愣。
等听了两人的叙说,周雨对于德和孙丽娘的印象更好了一分。
“于德大哥,你就当我这一百亩地的管事吧。”周雨向来性格直爽,有什么说什么。
于德却吓了一大跳,本来以为东家小姐不追究就是最好的结果了,没想到
“东家小姐,我,我,我一定好好干!”
“东家小姐,您真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小姐了。”孙丽娘也很激动,“我们真是上辈子积了大德才遇上您!”
“对了,”周雨拿出十两银子,“你的月钱是五两,先给你两个月的。”
这更是让于德觉得像做梦一样,他正在发愁于机给的一年的工钱十两银子没法儿还,东家小姐就提前给了两个月的月钱,正好还上。而且家里还有些余钱,省着点三个月还能熬过去。
两人又是一番感谢,孙丽娘好话不要钱地往外送。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顺利了。
“这一百亩地有多少租户?如果你不清楚,可以回去查实了再告诉我,这事不急。”
“东家小姐,有十六户。”
“哦?”周雨惊喜,“你对他们这么熟悉?”
“已经在这里租种好多年了,我家也租种了其中的十亩。”
“每家租的数量不一样吧!最多的多少,最少的多少?”如果每家十亩,二十一户岂不是要两百多亩?
“多的租到十亩,有五户。少的也是五亩一租,有十户。不过有两家人口少的,五亩也种不了,便一起合租了五亩,所以是十六户。”
“等过几天,秋收结束,把这一百亩地的租户招集到麦场,我有事要宣布。天冷了,到时多穿些。场地空旷,时间久了容易冻着。”周雨把计划说给于德,“可以跟他们说说,是关于来年种什么的。还有别的事要说。暂时就想到这些,如果还有别的事,我会再跟你联系的。”
“东家小姐,您还真细心。”孙丽娘有些讨好地说。
周雨笑笑:“只是想到了,随口提一句,想不到的,就没办法了。”
周雨自己不是那种会刻意讨好别人,说好话的人,但是,她也不会反感别人这样做,只要说的不是太假。因为这个社会就是如此,有形形色色的人就有形形色色的性格与行为,你不屑,别人却可能以此为生。
生存不易,生活更难。没有谁应该怎样,在律法的框架里,合适就好。
秋收已经接近尾声,于德提前跟这一百亩的租户说好了,不紧接着种冬小麦,东家小姐有事要宣布,把周雨的意思告知给了这些人。这其中就有于成和于发财。
于德成为这一百亩地的管事的事并没有公开,所以他们很奇怪为什么是于德告诉他们,而且是这样的一番说辞。只是于德不多说,他们只能干着急,就跑去告诉了于机。
于机也不知道周雨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更不知道于德怎么会成了周雨的人。但是,心里发了狠,要让于德好看,更要让周雨放弃管理那一百亩地。
秋收终于结束,大部分人正在准备种冬小麦。于机却跑去找周逸对帐。他管辖的三百亩账目已经出来了,扣减赋税的事却还要与其他管事一起。本来还要再晚一些,基本与其他管事一起的,可是他不管那些了。
“于管事,怎么现在就过来了?我这会儿还有课呢。”周逸很不解,以前都是入冬后才对账的。
“东家,实在是没办法,”于机皱着一张脸,“小姐要收去一百亩的地,以后有的乱着呢,我还要空出时间处理。”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底线,周雨就是周逸的底线,于机好死不死地触到了。
“哦?小姐管管地,就会出乱子?”周逸非常不悦。
“不是不是,”于机这会儿才知道他说错话了,“我怕小姐年轻,会出乱子。”
可是,补救无效。
周逸不是没听过于机收好处的风声,只是不清楚具体情况。他一直处于老于管事的正直印象中,以为是误会。这些年也一直不曾好好管过这些,只简单简化成最后一步对账。
如今看来,他是错了。他的放任让有些人有了错觉,以为自己是主人了呢。
周逸长相儒雅清俊,看似随和,实则疏离。
“于管事,这些年你也辛苦了,先回去好好休息一阵子吧。”周逸下了逐客令。
于机冷汗涔涔地走了。管事对东家,不败才怪!
太祖把地赏给周逸的爷爷时,是免了三代赋税的。不过,周逸的父亲当家时,太祖驾崩,当地的县官也换了。下面的小吏便开始动心思,想私自收取周家的赋税中饱私囊,周逸的父亲一气之下,大张旗鼓,主动交赋税到县里。还成了一桩美谈。
而周逸考取秀才后,家里的地再次免了赋税。不过,周逸却每年算出各部分地的赋税,单独存储起来。如果有什么意外,就拿出来救急。
如果周雨把那一百亩地折腾坏了,那些租户的口粮就要从这部分粮食里出了。周逸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但是,即便如此,周逸也不允许别人来说周雨一句不是。我的女儿,我都没说过半句不是,别人又凭什么说,更何况只是一个管事!
另一边,周雨已经招集了租户开大会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14章 开诚()
“各位,我今天招集大家来,是有事要宣布。”于德告诉周雨人都到齐后,大声说。
麦场很大,后面有麦杆堆成的一个个大大地草垛。站在这里倒不是太冷。但是室外风有些大,周雨不得不大声喊,不然,后面的人听不到。
虽然是16户,但是每家来的人多,甚至六七岁的小孩都来了,跑来跑去的。竟是热闹了许多。像赶集。
以前从来没有招集过这么多人,也没有个专门的地方。只是这样凑合一下了。
听到周雨喊话,大部分人都静了下来。
“你们应该知道了,我从现在开始,接手北面一百亩地。而你们,都是这一百亩地的租户。我的计划需要跟大家说一下。”周雨环视了一下,看都在听她说,便接着说下去,“于德将是这一百亩地的新管事,与其他管事平等。”
这句话在人群中炸开,有惊奇的,有疑惑的,更有于成和于发财这样嫉恨的。
“于德,你让每家主事的上前,我也好省点力气。”周雨刚才是用喊的,才几句话,就感觉不舒服。
“好。”于德带着绝对的恭敬一点头。
执行力很好。周雨看于德很快把每家主事的排到了前面,心里暗自点头。
“我打算把这一百亩统一管理,建成庄园,不再分到每户手里。你们愿意的可以来我的庄园打工,呃,就是做工,长工短工都行。当然,我给的工钱不会低于你们自己租种的收入。以后我还会设粮店,也需要人手。有希望到粮店做工的也可以优先考虑你们。”
啊?人群再次哗然。
“东家小姐,你说的长工短工,工钱怎么算?”人群里有人问。
“于德,你跟大家说说。”周雨有意让于德立威。之前已经把这些事告诉了他。
这会儿于德听了,便明白周雨的意思,很是抬头挺胸地装了一把。毕竟没做过管事。他能想到的也就是于机平时的样子。幸好于机在人前的样子还过得去。
“长工按月结算,男工每月1000文,也就是一两银子;女工每月800文。干满一年的,年底发两倍工钱。短工半月结算,男工每天30文;女工每天24文。”于德说的简单直白。
很快有人算起了小账。自租五亩一年能余多少,现在改成做工能赚取多少。
大部分人却是听到了每月1000文,一两银子。不用算,肯定是做工合算啊。自己租种的话,要承担租子,剩下的虽然是粮食,直接做口粮。可是,怎么也不可能卖出12两银子的。12两银子可不止买一家人的口粮,更何况这只是一个人的工钱。
出去做工,都是农闲时去城里找。而且一般只有男子去找。女子基本没人雇。一个壮年男子一天的工钱也只有20文。这是最高的,低的还有15文的。你不干自有别人抢着干。最糟糕的是,去了城里,家里什么都得扔下。
而在东家小姐这里,工钱高,离家近。两边都不耽误。
这种好事,谁不想着赶紧抓到手里。虽然算法儿不同,结果却一样。几乎所有人都想第一个表达想法,又都有所顾忌地没人开口。
周雨看这些人的表情,就知道基本上都会选择在她这里做长工。这也是她希望的。所以运用现代的留住家乡人,不用出去做工,在家门口上班的办法,以高工资为焦点,吸引他们。
“这事不急,现在还有一件事,于成家,于发财家,你们不需要参与了。不需要我说什么吧,你们可以找于机管事另给你们找地。”
每年租地总有一些变化,所以周雨不担心他们没地种。对于不喜欢的人,周雨不想委屈自己忍受下来,但是也不会赶尽杀绝,毕竟他们没做什么不可饶恕的事。
于成和于发财两人及家人都愣了。刚刚他们还算好了,一家人能赚多少钱,如果十三四岁的半大小子也能顶一个人的话,收入得更多了。结果美梦做了一半,就变成了恶梦。于成和于发财两人心虚,知道可能是他们做的事被东家小姐知道了。拉着家里人灰溜溜地走了。
这时,人群中一老一少两人走到周雨跟前,施了一礼。
周雨看过去,年长的男子约有五十多岁,背有些弯,头发灰白。身上穿的灰色的衣服,打了不少补丁。年少的大约十三四岁,体形瘦弱,穿着一身蓝色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