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师傅是孙悟空-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医本身要学习到精通,需要花费的精力远远的超过西医,那数以千计的各种不同中药的药性和药理以及彼此之间近乎于无限的搭配组合方式,使得中医在具有某种近乎于无限度可能的同时,也让中医的学习难度呈现几何数的提升。

    中医自近代以来积弱已久,而且要培养一位真正的中医远比培养一位西医要困难许多,需要时间和经验的积累和沉淀,不是一跃而就的事情。

    很多中医在研究出了某些配方后更是敝履自珍到几乎不会教授给任何人,让中医的传承变得更加困难。

    而西医却不一样,西医有着完善的教育系统,大部分的医疗方式都依靠着先进的仪器来完成,对于医生本身的悟性要求和学习能力要求,都远远的低于西医。

    种种因素加在一起,使得中医已经逐渐的在现代医学领域里成为了一种边缘性的存在。

    猴哥经常大骂现在的人守着宝山不进,偏偏学那些蛮夷之术。对此,我也只能三缄其口,没有什么办法。

    实际上,作为一个大医院如果不是因为没有中医科实在有些说不过去,那中医科早就取消了。

    其实这是目前国内中医的普遍尴尬现象,别说一般的医院,就算很多挂着中医院所名称的医院,像省中医院,市中医院,依旧是西医强过中医,甚至不少中医专家开药也偏向于开西药而不是中药,美其名曰为中西医结合。

    因为中医科门口没什么人,所以我很容易的就看到里面的情形。

    里面一个岁数挺大的医生正在给一个病人号脉,这个病人的样子很奇怪,伸着舌头不会说话,就像个吊死鬼一样,看起来很怪异。

    只见这个老中医皱眉道:“你这是吃东西噎住了?”

    病人伸着舌头,“呜呜”着摇头。

    老中医又问道:“那就是睡觉的时候落枕了?”

    病人扔然伸着舌头“呜呜”着摇头。

    “你是不是睡觉的时候没注意关窗户,被风闪了脑门?”老中医不确定的问道。

    病人把头摇的更厉害了。

    “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那这是咋回事……”这个老中医皱着眉头,显然也是找不到病症原因了。

    这时旁边的病人家属把一些检查图像和结论单都拿出来放在办公桌上,说道:“刚才我们也都拍了片子了,医生们都说一切正常,没什么毛病。您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在旁边听了直翻白眼,病人们生了病第一想到的就是去看西医,等西医素手无策了才会想到来看中医。所以可以想象,很多时候来看中医的基本上都是疑难杂症。既然是疑难杂症自然是不管西医还是中医,都是很难诊断医治的。可病人很多时候并不这么想,他眼巴巴地把希望寄托到中医上面,可是结果中医也是素手无策。原本心中就认为中医没落无用的病人,自然而然就越发认定中医没用……

第五十三章 到底是阳热上升还是阴盛阳衰() 
果然,我听到这个病人家属嘀咕道:“这中医不怎么样嘛,吹的挺神奇的,一点都不灵。”

    这个老中医听了,顿时面红耳赤,似乎想说什么,但张了张嘴,却是什么都没说。

    毕竟自己确实看不出毛病来,也没法反驳。

    我听了心里也是很不爽,这时猴哥在我脑海中说道:“你过去,照着我的话做。”

    我一听就知道猴哥也看不下去,打算出手了。于是按照猴哥的吩咐,走到病人的身后看了看,忽然伸手揪住病人的后颈猛的一提。

    医生和病人家属都没注意我,以为我是后面看病的,没想到我竟然突然出手。医生和病人家属都“啊”了一声,那个老中医满脸怒容,向我喝到:“年轻人,不要乱动病人。”

    病人家属也急了,撸起袖子似乎要揍我。

    办公室内另外两个年轻医生,似乎是跟着这个老中医实习的,见我乱动病人,也马上过来拉我。

    我赶紧退后两步,指着病人说:“慢着,你们先看看病人的说……”

    医生和病人家属一看,却看到这病人疼的倒吸一口凉气,一下就把舌头收了回去,很惊奇的看着说:“疼死我了……啊,我居然能说话了。!”

    医生和病人家属全都惊呆了,病人站起来走了两步,冲我一挑大拇哥:“小伙子,你有两下子,我这病居然被你一下就治好了。”

    此时那个老中医还有那两个实习医生都是目瞪口呆,不知道说什么好。

    病人家属也是惊奇不已,对我连连感谢。

    等病人走了后,那个老中医一把抓住我说:“这位小兄弟,你刚才是怎么治疗的,为什么你揪一下脖子就好了呢?”

    我说道:“这病人是由于阳火强盛所致,猛提后颈有去火奇效,就跟上火牙痛猛提后颈就能立即止痛是一个道理。”这些当然都是猴哥教我的。

    这个老中医一听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啊!”问我道:“这位小兄弟,我看你面生的很,是新来的医生吗?”

    我连连摆手:“不,不,我不是医生,只是来医院看望病人的,无意中来到这里,见这个病人家属对中医瞧不上,才自作主张出手的,您不要见怪。”

    这个老中医大吃一惊,问我既然不是医生,那怎么有这么高的医术。

    我就说我的医术是祖传的,但我并没有学医。

    这个老中医倒是相信了,因为在国内确实是有许多中医世家的传人,虽然没上医学院,但是医术很高明。

    这个老中医大概是把我当成某个中医世家的传人了,踌躇一会,对我说道:“既然小兄弟是中医大家,那就在这里待一会,若是有病人来了,咱们也可以探讨一二。”这个老中医显然是被我刚才那一手震住了,想偷学点东西。

    我征询了猴哥的意见后,点点头,答应了下来。

    那两个年轻医生见我一个不是医生的人要在这里和他们一起看病,显然是有些意见,其中一个医生小心翼翼的向这个老中医问道:“吕主任,这个……让外面的不是医生的人在我们这看病,不太好吧,是违反医院的规章制度的。”

    这个老中医把手一挥,“你们不用怕,我都快退休了,院长那边由我来说,真要有什么事情我一并担着。”

    看来这个老中医在医院里也是属于老资格的人物了,两位年轻医生对视一眼,都是无可奈何。

    坐下后聊了几句,我才知道,这个老中医叫吕永宁,是这医院的中医科主任,另外两个年轻人是他带的实习医生,一个叫习轩,一个叫孟鑫。待了一会,我发现这个中医科实在是太不起眼了,其他科室的门诊室都是人满为患,一溜的人坐在叫号室等着,尤其专家号,更是一号难求,而反观中医科门诊室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半天来不了一个人。

    过了一会,终于来了病人。进来的是两个女人,看年纪应该是母女,母亲陪着女儿来看病。年轻女子得的是顽固性痴疮,一张本应该充满青春朝气的脸庞如今满是痴疮,大小不一,此起彼伏,有的已有脓液形成,让人看上一眼心里都有些发毛。

    吕永宁给病人号完脉,沉思一会,说道:“你的病情应该是阳热上升引起,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上火引起。我给你开些清热解毒的方子,吃几幅就没问题了。”

    没想到这个年轻女子犹豫了下,小心翼翼的问道道:“这位医生,我想问下,是不是清热解毒的方子都差不多的?如果真这样,我想也没必要再开了,以前我也看了不少中医,开的好像都是清热解毒的。”

    听到这话,吕永宁心里一震,清热解毒的方子固然有多种,但归根结底,功效却依旧是清热解毒,若真如病人所言,以前吃过不少清热解毒的药方都无效,那他这个方子确实没必要再开。

    莫非诊断错了?吕永宁急忙又诊断了一番,却还是发现不了问题。

    这时我在一边问道:“你这病是不是从十二三岁就开始了,然后吃了不少药,都没有什么效果?”

    两名实习医生听了顿时露出鄙视的眼神,你连脉都没号,就说人家十二三岁就得病,难道你是神仙不成。

    病人闻言两眼不禁微微一亮,说道:“是啊,我从十三岁开始脸上就长疽疮。中西药多吃过,吃的都是清热解毒方面的,但效果都不大。”

    我点点头,说道:“你的病不是阳热上升所致,恰恰相反,是阴盛阳衰所致,所以应该开温阳解毒的方子。如果开清热解毒的方子,那是本末倒置,火上浇油。”

    吕永宁一听就惊了,照我这么说,那他刚才开的药不但无效,反而有害了,连忙向我问道:“她的症状明明是阳热上升,为什么会是阴盛阳衰?”

    我并不答话,而是继续向病人问道:“你是不是手脚湿冷,尤其冬天手脚更是如此?”

    吕永宁见我这样说,脸上不禁微现惊凝之色,定睛看着年轻女子,若有所思。另外两名实习医生则露出一脸不信的表情。

    没想到我话音刚落,病人的母亲马上回答道:“对,对,您说的对极了。我女儿随我,手脚湿冷,尤其到了冬天,双脚冰冷冰冷的,要在被窝里捂许久才会变得暖和起采。不过,这跟痴疮有关系吗?我年轻的时候没得过痴疮啊!”

    此时这母女俩的脸上都露出惊喜、佩服和期待交融在一起的表情。

    病人母亲的话一出口,吕永宁身子不禁微微一震,随即露出沉思之色,而两名实习医生则全都微微张开嘴巴,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看病人又看看我。要说刚才我随口说出病人十二三岁开始得病,属于瞎猫碰到死号子,但现在我一没问二没把脉什么的,却能一言中的地判断出病人手脚湿冷,这可不是是瞎猫碰到死耗子那么简单了。

    我淡淡一笑,说道:“你和你女儿都是属于偏寒性体质,但这和体质跟得痴疮是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的。如果我猜的没错,这位病人平时应该比较喜欢喝冷饮,尤其夏天更喜冰冷之物,我说的对吧?”

    病人一听,双眼顿时露出了惊喜和期待的神色,连连点头道:“医生你说的很对,我确实很喜欢喝冷饮。”

    这时病人母亲插话道:“何止喜欢,这丫头有时候连大冬天的也要喝冷饮。到了夏天更是不得了,天天要喝冰的果汁、可口可乐,还有吃冰激凌、冰沙之类的。”

    吕主任和两个实习医生闻言眼珠子都差点掉了下来,如果这对母女不是医托,那么我的医术简直是堪比扁鹊华佗了。

第五十四章 给医生看病() 
我继续说道:“你本身就是偏寒体质,又好冷饮,这就容易形成阴盛阳衰之证,尤其是夏季,外面阳热,虚阳外越,两阳相见,化毒生疮。”

    说到这里,我见病人母女一脸懵懂的样子,不由得解释道:“说得通俗一点吧,你这是虚火,不是真的上火。”

    病人母女这回算是听懂了,病人年轻口快,明白过来后忍不住脱口道:“怪不得以前的药都没用,原来是药全都用反了。”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病人这话到不是专门指吕永宁所言,但吕永宁听了却感觉很是刺耳,感觉自己的脸被人啪啪的打,一张老脸都有些发红,但却又不好反驳,因为这个病症通过我这么一番诊断解释,他发现自己确实诊断错了。

    我见吕主任尴尬,赶紧转移话题道:“我给你开个温阳解热的方子,你坚持服用十天,一般情况下,你的病情就能痊愈了。当然你自己也要注意生活规律,尽量不喝冷饮,还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要不然,就算这次治好了,下次还是会再犯的。”

    病人连连点头,病人母亲眼睛红红的说道:“我女儿从初中开始脸上就长满了痴疮,中医西医看了七八年都没看好,女人谁不爱美,因为这个病,我女儿平时都不大愿意出门与同学一起玩耍,性格也渐渐变得自卑起来。本来是都已经绝望了的,这次来中医科看看,其实心里是没抱多大希望的,只是死马当活马医而已,没想到碰上了您这位神医,真是老天爷保佑啊。”

    我安慰了病人母女两句,然后写了张药方给她们。病人母女拿着药方自然又是一阵感谢。

    我犹豫了一下,又对病人说道:“是吧是你的经期不大正常,有时出血会比较多,还有肠胃也不大好。”

    旁边的习轩医生一听,顿时表示不服,尼玛你连脉都不号,就能知道人家经期不正常,还说她肠胃不好,你这是看病还是相面啊。

    孟鑫医生则根本不信,明明是看的顽固性痴疮的病,你怎么又扯到经期和肠胃上了。

    没想到那位病人却一脸惊奇外加佩服地看着我道:“医生,你的医术果然高明呀,确实是这样。为这毛病,我也看了不少医生,吃了不少药,但效果都不大好。您再给我开点药吧。”

    我说道:“你这这个毛病最重要还是要自己调理,平时要多注意饮食,尽量不要吃辛辣生冷和油腻的东西,多吃蔬果易消化的粗粮,只要坚持一段时间,自然就会没事的。”

    病人一脸信服地连连点头:“医生我听你的,今天开始我就戒辣,多吃蔬果粗粮。”顿了顿,那病人又说道:“之前我因为经期不正常,去看医生,每次医生都是先询问我哪里不舒服,我一一如实说了,中医就说一通气血亏虚,湿热下注等听起来很玄乎的话,西医就会叫我做些检查,然后就是开一连串死贵的药。像您这样什么都没问就直接诊断出来的却从没有过,更何况您还说不用吃药。您可真是神医啊。”

    见还真被我说中,其他几个医生的眼珠子都有点直了,看着我惊疑不定。

    病人走后,吕主任佩服的对我说道:“想不到方先生的医术如此高明,之前我以为您只是有一些独门诀窍,但没想到您对中医理解的如此深刻。”

    吕主任这么想也是正常的,因为确实民间有不少野路子的中医,手里有一些独门药方,对治疗某些疑难杂症有特效,他把我留下来也是想看看我手里有什么独门诀窍。但我刚才完全是凭借堂堂正正的中医理论治疗的,跟那些野路子的民间医生有着根本不同。

    我谦虚了几句,这时习轩医生突然对我说:“方先生,我这几天人有点不舒服,自己也开了几副药,但效果不明显,你帮我看看吧。”说着习轩就定睛看着我,显然是想看看我的医术是不是有刚才表现的那么神奇。

    对此我当然是毫不担心,有猴哥这个最强外挂嘛。我定睛看了习轩几眼,说道:“你现在的情况不是吃药效果不明显,而根本是吃错药了。”

    刚说完,我觉得说别人吃错药了好像有歧义,似乎有点骂人的嫌疑,赶紧又解释道:“你这属于药不对症,导致适得其反。你这一两天病症肯定处于加重之中。”

    我这话一出口,习轩浑身都震了一震,用一副不敢置信的目光看着我脱口道:“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习轩这段时间确实感觉身体不舒服,而且这两天病症确实在加重。

    我笑道:“这么说来,我诊断的没错了。”

    习轩说:“确实没错,我这几天头疼,牙龈、咽喉肿痛。我判断是因为上火,所以就给自己开了些苦凉之药,一开始似乎有些效果,但喝了几天后,这两天病情反倒突然加重。你给我说说看,我究竟是哪里出问题?”

    我问道:“你给自己开的是不是苦寒之药?”

    “对,没错,难道开的药有问题吗?”习轩点点头然后又反问道,看我的目光已经从一开始的惊讶和怀疑转为一丝佩服了。

    旁边的孟鑫也是吃惊不小,蒙对一次是巧合,但能确切说出他服用的是苦寒之药,那说明我确实是看出一些东西来了,绝不是瞎猜胡蒙。

    我说道:“当然不对,你看似一派火热之相,其实是阳虚阴盛,外寒伤厥阴之经而引起的阳从外走之相,当用扶阳祛寒之药。”

    习轩闻言很是奇怪,问道:“姑且不说你我诊断究竟谁对谁错,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看出我一派火热之相,又凭什么认为是外寒伤厥阴之经引起的吗?”

    “首先,你脸色有些青黑,是伤在厥阴的表现之一。”我逐条分析道。

    “是吗?”习轩摸了摸自己的脸,一脸疑惑地自问自答了起来:“我怎么没有看出来,莫非真是医不自医?”

    我笑笑,没理会习轩的自问自答,继续道:“第二,我从一进门开始,你就不停地喝水。这天气虽热,但你坐在空调房里应该还不至于口干舌燥到不停喝水,而伤厥阴的症状之一便是口渴能饮,但却不解渴,是因为厥阴郁火消灼了津液,所以你会觉得喝了水还是渴。第三,刚才你跟我说话时有较重的口臭,所以你应该有牙龈咽喉肿痛炎症。”

    我说到这里,习轩下意识地用双手捂住嘴巴吹了一口气,然后果然闻到一股子口臭气味。

    一闻到这股子口臭气味,习轩整个人都一下子惊呆了,两眼有点发直地盯着我。

    吕主任和孟鑫也是目瞪口呆的看着我,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我一进门,马上就看出习轩脸面青黑,又观察到他不停饮水,这不正是中医的望诊吗?接着我又从习轩讲话时的口臭判断出他牙龈咽喉有问题,这不就是闻诊吗?

    这望闻问切,吕主任身为一名资深中医,当然都懂,但自信绝没办法做到像我这般在不知不觉中就完成了这些诊断,仿若这已经成了生活中的本能,这就像武打小说里写的真正武林高手一样,无招胜有招,因为招数早已经深入到了他的骨子里去,跟别人打斗时他根本不需要再去考虑什么招数了。我现在给几名医生的感觉就是这个样子,仿若看病诊断对我而言根本不是一种很难的专业技术,而是一种很简单的事情,就像吃饭睡觉一样。

第五十五章 我的动手能力也很强() 
如果达到这种境界的人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中医,吕永宁三还不会这么吃惊,但换成我这么一位不到二十岁的小年轻,就让他们不得不吃惊得眼珠子都有点发直,大大失态了。

    “第四……”我继续道。

    “什么!还有?”习轩见我的诊断还不仅于此,不禁脱口惊呼出声,脸上的表情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