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皇后全传-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子女:二子(绵恺、绵忻),一女(夭折)

谥号:孝和恭慈康豫安成钦顺仁正应天熙圣睿皇后

钮祜禄氏的父亲恭阿拉在乾隆朝曾出任过礼部尚书。在嘉庆还是皇子时,钮祜禄氏便嫁给了嘉庆,成为嘉庆的侧室福晋。

嘉庆称帝后,钮祜禄氏的地位也日渐尊贵起来。起初她被封为贵妃,中宫喜塔腊氏去世后,太上皇乾隆诏令钮祜禄氏继位中宫,她进而被封为皇贵妃。公元1781年,钮祜禄氏被正式册封为皇后。

钮祜禄氏是皇三子绵恺、皇四子绵忻的生身母亲。绵恺在嘉庆年间被封为悼郡王,在道光年间又成为亲王。绵忻在嘉庆年间已被封为瑞亲王。此外,钮祜禄氏还有一个女儿,但这个女儿未成年就夭折了。

钮祜禄氏十分工于心计。在成为皇后的最初几年,她给人的印象尚比较平和,但渐渐地她也弄起权术来。嘉庆后期,随着嘉庆皇帝日垂暮年,他身后皇位属谁的问题也变得日益突出。出于对自己今后利益的考虑,钮祜禄氏对这个问题也十分关切。

公元1820年夏,嘉庆皇帝带着绵宁等人到了承德避暑山庄。七月二十五日,原本身体安好的嘉庆猝死。在嘉庆临终之际,内大臣赛冲阿、禧恩等人聚在一起打开了盛有皇帝御书的铁匣子。清王朝自雍正皇帝以后有一个习惯:何人继承皇位是由在位皇帝及早写在御书上,盛在铁匣子里,然后放在故宫太和殿正大光明匾额后面。只有在皇帝去世时大臣们才能打开匣子,按御书上的人选拥戴新的皇帝。当时,赛冲阿等人打开铁匣,取出了御书,只见上面写着让皇次子绵宁继承皇位。嘉庆皇帝刚刚晏驾,远在北京的钮祜禄氏就派人快马加鞭传来了她的旨意:让绵宁继承皇位。这样就更加确定了绵宁皇位继承人的身份。不过,钮祜禄氏对嘉庆的死讯知道得如此之快不免令人惊讶,似乎她对嘉庆的死早有预料。而且她指定的新皇帝人选与嘉庆御书上所写的正相吻合,莫非她事先看过了御书?如果钮祜禄氏早已心中有底,那么她传旨之举是顺水推舟地对绵宁示以恩典,还是防止王公大臣们节外生枝?嘉庆驾崩前后发生的一连串事情,是否隐含着钮祜禄氏的一番苦心?尽管这幕新桃换旧符的短剧有令人起疑之处,但这在当时的政坛上并未激起轩然大波。绵宁顺理成章地登上了皇位,他便是道光皇帝。道光皇帝尊奉钮祜禄氏为皇太后,安排她住在寿康宫,并且对这位皇太后一直十分敬重。

后世的一些人坚持认为:钮祜禄氏在嘉庆驾崩、道光继位的过程中扮演了很微妙的角色。不过,这毕竟是人们推测的结果,尚无法成为定论。在后世的一些描述中,钮祜禄氏与道光帝皇后的死有很大关系,这是怎么一回事情呢?原来,道光皇帝先后有过4位皇后,其中第3位皇后也叫钮祜禄氏,这位皇后与孝和睿皇后——当时已被尊为皇太后的钮祜禄氏还是姑侄关系。皇后钮祜禄氏不仅姿色秀美,而且聪颖伶俐,颇得道光帝的欢心。皇太后钮祜禄氏在道光帝面前说话很有分量,道光帝的后妃对她自然不敢怠慢。这样,太后和后妃们相处得倒是比较宁静。不过,时间一长,岔子就冒出来了。

公元1836年,适逢太后钮祜禄氏60大寿,皇宫内外隆重庆祝。一天,道光帝到太后那里请安,他们在闲谈时无意中谈起了皇后。道光帝禁不住对皇后的聪颖灵巧夸奖了几句。不料,太后钮祜禄氏却不以为然。她认为,女子以德为重,德厚才能载福。若仅有点小聪明。那不算什么福相。太后的这些话后来传到了皇后那里,皇后当下便有些气愤。皇后心里不顺,便想给太后点颜色看看。后来,皇后每当跟太后接触,言语中便带了些讥刺。太后渐渐觉察到皇后对自己的态度有变化,待她明白了其中原委,顿时火上心头。身为皇太后,又是皇后的姑姑,她怎能容忍皇后的不恭?她几次当面训斥了皇后,在道光帝面前也指斥他管教不严。不过,皇后根本不吃太后这一套,她依然是我行我素,甚至和太后当面顶撞。就这样,两人的关系日趋紧张。一些平素与皇后不和的妃子趁机在太后跟前添油加醋,挑拨是非,两位当朝最显贵的女人简直有点不共戴天了。

公元1839年腊月,京城里一连几天风雪交加,寒气袭人,皇后不小心得了感冒,便未到太后那里去请安。谁知皇太后竟以已过花甲之年不畏风寒,亲自到皇后那里探望病情,煞是热情。皇后见此,心中不免有些愧疚。转年正月,皇后病好了,连忙去向太后请安。太后很是高兴,两人在一起说说笑笑,气氛很融洽。一天之后,太后特地派人给皇后送来一瓶名酒,皇后很是感激,当着来人的面便饮了一杯,并连夸酒的味道不错。但在当天夜里,皇后就突然去世了。

后人描叙的故事是否属于历史的真实,恐怕目前只能存疑。不过,清楚的,即是孝和睿皇后钮祜禄氏在一些后人心目中的印象是不佳的,甚至是可憎的。

公元1849年,钮祜禄氏在寿康宫去世,终年74岁。

公元1853年,钮祜禄氏被安葬在昌陵之西的昌西陵。从道光至咸丰年间,钮祜禄氏的谥号都有所增加,全称“孝和恭慈康豫安成钦顺仁正应天熙圣睿皇后”。

第三百八十八章 佟佳氏清官票爱新觉罗·旻宁(即道光帝)皇后

姓名:佟佳氏

生卒年:?~1833年

婚配: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即道光帝)

封号:皇后

子女:一女(夭折)

谥号:孝慎敏肃哲顺和懿诚惠敦恪熙天诒圣成皇后(初谥“孝慎皇后”)

公元1796年,15岁的旻宁与满州镶黄旗钮祜禄氏结为夫妻,是为原配嫡福晋,可这位嫡福晋薄命,没能活到旻宁做皇帝的那一天,就与世长辞了。

嘉庆皇帝于是册封三等承恩公舒明阿之女佟佳氏为旻宁的继嫡福晋。等到旻宁登上帝位,继福晋佟佳氏也被立为皇后。

此时,清王朝在经历了康乾盛世及至嘉庆,整个社会已呈现出“四海变秋色”的衰世之象。及至道光登上皇位,封建制度已病入膏肓,而西方资本主义正迅速发展,不断东侵,在中国沿海扣关。这是清帝国自立国以来从未遇到过的大变局。道光皇帝为挽救清王朝的衰败,即位之初,也想锐意图治,整饬朝政。对奢靡之风加以矫正。道光二年,他规定在皇子皇孙指婚其福晋后,父家置备妆奁“不得以奢华相尚,一概务从俭约……如有靡丽浮费之物,经朕看出,不惟将原物发还,并加以议处”,就连皇太后万寿圣节,“奉懿旨停筵宴”,道光帝自己更是以“俭德著称”。作为皇后的佟佳氏,就更应该以身作则了。可惜道光皇帝除弊乏术,宰辅又误政,最终没能除弊起衰,成为中兴之君,反而是国势如江河日下,急剧衰落。

佟佳氏就在这内忧外患交加、世界潮流剧变的时代,与道光皇帝共同生活了20多年。其间佟佳氏给道光皇帝生过一个女儿,但幼年时就夭折了。

公元1833年,佟佳氏寿终正寝。道光皇帝给她上谥号为“孝慎皇后”,葬在龙泉峪慕陵。经过咸丰、光绪两代的加谥,佟佳氏的谥号全称为“孝慎敏肃哲顺和懿诚惠敦恪熙天诒圣成皇后”。

第三百八十九章 钮祜禄氏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皇后

姓名:钮祜禄氏

生卒年:公元1807~1840年

婚配: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

封号:皇后

封后时间:公元1834年

子女:一子奕裕ㄒ慌舱郏慌侔补搪坠鳎

谥号:孝全皇后

侍卫颐龄之女钮祜禄氏,生于公元1807年,比道光皇帝小25岁。她幼年时其父颐龄曾在苏州做官,就随父居于苏州。苏州女子多慧秀,通行七巧板拼字,作为兰闺清玩,钮祜禄氏随俗演习,后来熟能生巧,发明新制,斫了木片若干方,随字可以拼凑。人人称慕她的聪明灵敏,“蕙质兰心并世无”。

后逢道光皇帝亲选秀女,颐龄便把女儿送入宫中。因她生长在苏州,故性情明慧温柔,这与旗下格格的开朗爽健大异其趣,故独蒙帝宠,地位也不断提升,不到一年便从全嫔晋封为全妃,接着又获得了全贵妃的封号。

公元1831年,全贵妃生了皇四子奕裕▃hǔ,主),就是后来的咸丰皇帝。道光皇帝对钮祜禄氏更是宠爱有加。皇后佟佳氏于道光十三年去世后,道光皇帝将钮祜禄氏全贵妃晋升为皇贵妃,统摄六宫事。第二年,又立钮祜禄氏为皇后,追封皇后父颐龄为一等承恩侯,由其孙瑚图哩袭爵。但好景不长,仅做了6年皇后,钮祜禄氏便于道光二十年正月暴崩。享年33岁。

关于皇后的“暴崩”曾有异闻。清宫词:“如意多因少小怜,蚁怀鸩毒兆当筵”原注:“孝全皇后由皇贵妃摄六宫事,旋正中宫;数年暴崩,事多隐秘。其时孝和皇太后尚在,家法森严,宣宗(道光)亦不敢违命也”。照这首诗看来,孝全皇后的暴崩,似是新年宫中家宴,被人下毒所致。相传孝和皇太后对孝全皇后的敏慧过人,未免有些惋惜,她以为“妇女以德为重,德厚乃能载福,若仗着一点才艺,恐非福相?”,而孝全皇后不仅能用七巧板“谱成六合同春字”,还在皇太后寿辰时填词写诗,大出风头。但是孝全皇后因有皇四子奕裕懊嫒龌首酉群笤缤觯仍}就成为了长子,很有可能就是将来的皇上,所以不以为然。如此数载,婆媳之间有了嫌隙,为此怀疑是皇太后下手毒杀了皇后。

另一种说法则是,道光十一年,孝全皇后生奕裕5诙昃补箦采首樱椿柿愚叁。奕䜣颇英挺,道光皇帝非常爱之,曾想立奕䜣为皇太子。但奕裕窍窒禄首又兴晔畛さ模实坼已参淳觥O啻⑷屎笠实塾幸饣柿愚叁后,曾阴谋设毒,想害死奕䜣,以绝后患。但皇四子奕裕蝗绦牟液η橥肿愕那椎艿埽低蹈嫠吡宿叁。这样皇六子才免于一死。所以有人认为:是不是此事被皇太后所知,有所责备,因为孝和太后秉性严毅,后妃忌惮。孝全皇后因而羞惧,自己服毒而亡?

但究竟真相如何?我们亦无从得知,实所谓:“宫闱事秘,莫得闻矣”!

道光皇帝与孝全皇后,恩爱无比,皇后突然长逝,皇帝非常悲痛,心中也很怀疑,可是孝和太后尚健在,道光皇帝又素来孝顺,只得隐忍。但夫妻情深,年近花甲的道光时常哀戚。特谥大行皇后为“孝全”皇后,从此不再立后。

后道光皇帝感念孝全皇后与之恩爱之情,暗报多年情谊,遂立皇后之子奕裕侍印

第三百九十章 博尔济吉特氏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贵妃

姓名:博尔济吉特氏

生卒年:1812~1855年

婚配: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

封号:静皇贵妃

子女:三子(长子次子均夭折,三子恭亲王奕䜣)

谥号:孝敬成皇后(初谥“孝敬皇后”)

钮祜禄皇后死后,道光皇帝不愿再立皇后。其时妃嫔中,名位最高的是静皇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她的父亲是刑部员外郎花良阿。她生于公元1812年,比道光皇帝小30岁。她初入宫时为静贵人,后来晋封为静嫔。时常得幸侍奉皇上。道光皇帝的皇二子奕纲、皇三子奕继,都是她的亲骨肉,可惜一个2岁时、一个3岁时先后都夭折了。静妃痛失爱子,经受了极大的悲痛。幸运的是她在道光十二年又生了一子,就是皇六子奕䜣。随即又被封为静贵妃。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死后,晋封她为皇贵妃,摄行六宫之事。孝全皇后的遗子奕裕从删不使箦а

奕裕朕叁年龄只差一岁多,两人少时同在书房学习,皇贵妃视奕裕缤撼觯浅L郯^仍}亦视皇贵妃如慈母。相依无间。奕裕朕叁不仅同在皇贵妃的照抚之下,且年龄相仿,同在书房;兼之当时道光皇帝的几个皇子中,皇一、二、三子殒,皇五子奕讠宗出嗣为惇亲王为子,不在宫中,皇七子奕譞还小,不足为伴,除此以外,宫中无可以谈得来的弟兄,他俩的感情自然而然就亲密多了。但奕䜣的才能,无疑地胜过奕裕5拦饣实垡沧钪影飧龌识叁长相颇似道光帝,故而道光帝渐改初意,想立皇六子奕䜣为皇储。不过孝全皇后崩逝,疑案未明,道光帝始终悲悼,倘若不把皇四子立为太子,总有些过意不去,因此犹豫未决。

道光晚年,外侮内讧相逼而来,偏偏祸不单行,皇太后竟一病去世。道光素性纯孝,悲伤过度,皇四子奕裕母=舜锸嫌植¢狻V种植蝗缫馐略萍始遥拦饣实弁瓷霞油矗巧霞佑牵觳∩霞硬。又恋拦馊暾率娜眨∈萍又兀灾黄穑卣僮谌烁诹钤仡⒂按蟪荚卦⒍嘶⑸窳智摺⒕蟪寄抡冒⒌热嗽裁髟吧鞯绿蒙淮危土钪畲笤钡秸蠊饷髫叶詈螅∠旅叵唬居椋蟪济窃诿孛芙ù⑾荒谕狈⑾至肆椒葳椭迹环菸骸盎仕淖愚仍}立为皇太子”,另一份为“皇六子奕䜣封为亲王”。这两道谕旨,充分表明了当初道光皇帝的矛盾心情,虽决定传位给皇四子奕裕膊荒芪肆硪桓龀瓒叁,因而同时决定封奕䜣为亲王。

奕裕涛唬脑谭幔俏淖冢喑葡谭岬邸<次缓笞疒值拦獾畚诔苫实邸S肿裾沾笮谢实垡胖迹饬苻叁为恭亲王。咸丰三年恭亲王受任军机大臣,虽为新进,但以亲王身份爵位最高,成为军机处掌印钥的“领班军机大臣”,咸丰皇帝也常召见他议事。

咸丰帝多受静皇太妃抚养,因此尊她为“康慈皇贵太妃”,居绮春园。皇上经常到此问安,对她格外尊敬。“一切礼秩,悉视母后,孝养特隆。”并且还命“恭王得朝夕入宫问安”。清代家规:“皇子既受封,即须出宫,别居府邸,非奉谕旨,不得辄入。至皇兄弟亦不能轻入宫禁”。奕䜣能享受特殊待遇,乃因咸丰帝不忘静贵妃抚育之恩。

静皇贵妃自从摄行六宫事以来已整整10年了。只因道光皇帝痛失孝全皇后,不愿另立中宫,所以静皇贵妃始终未得封后。如今咸丰当朝,自恃抚育皇上如亲子,她一心想得到皇太后的封号。而奕䜣也想借生母晋封皇太后来扩张自己的权势。

但咸丰帝却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嗣皇帝的生母,被尊封为皇太后的,清代有例在先,而先帝妃嫔被嗣皇帝尊封为皇太后的尚无先例。静皇贵妃抚育有恩犹如亲母,毕竟并非生母。所以不情愿封静皇贵妃为皇太后。这样皇太后的称号迟迟未决。兄弟间渐有芥蒂,到了咸丰五年,终于出现了明显的裂痕。

一天,静皇太妃醒未起床,咸丰皇上问安即到,太监准备禀告太妃,皇上摇手令勿惊。太妃未察觉是谁,见床首有人影闪动,却认为是刚来问安的亲子奕䜣还未离开。便问:“你为什么还在这里。我所知道的都告诉你了。他这个人性情不易知,不要生了嫌疑了。”

咸丰皇帝知道是误会,即呼一声“额娘”,太妃才知是皇上,不是恭亲王。照旧向内卧没再说什么,也没理睬皇上,自此开始咸丰猜疑更大。

咸丰五年七月,静皇太妃病情加剧,咸丰皇帝又入绮春园寝宫探视病情,恰巧碰到恭亲王奕䜣从里面出来,皇上询问:“太妃病情如何?”奕䜣跪地泣哭,说:“已很危急了。看样子是只等皇太后的封号下来就瞑目了。”咸丰皇帝仓促间不置可否,只随口:“哦,哦!”两声,便赶去探望太妃。奕䜣等待皇上允诺已久,误认为“哦,哦”就是皇上已经答应,赶忙回到军机处恭办皇太后封号事宜。礼部具奏,陈明一切仪典,准备尊封皇太后。恭亲王传旨,虽非咸丰皇上的本意,但如果皇帝拒绝礼部请尊封皇太后的奏章,则将闹成天下大笑话,所以不得不依奏。咸丰五年秋七月一日传旨,尊皇太妃为“康慈皇太后”,就这样静皇太妃终于获得皇太后封号。

恭亲王行事,有时不免冲动冒失,加上恃才傲物,因而被认为“狂妄自大”。这次传旨,起于误会,形同挟制,咸丰皇上自然要懊恼。

咸丰五年七月一日尊封皇太后,七月九日康慈皇太后就辞世而去。享年44岁。咸丰派奕䜣等恭理丧仪,一切均按皇后礼办理。咸丰服缟素27日,青袍褂百日。但有一项下旨:皇后“不系宣宗谥”。即不加宣宗成皇帝的“成”字,谥号是:“孝静康慈弼天辅圣皇后”并奉安东陵后,神牌回京,升祔奉先殿,而不祔太庙。从而创下了清代历史上皇后不系皇帝谥号的特例。

封后而不系帝谥,起于明朝宪宗生母孝肃太后。孝肃周太后,是明英宗妃,明宪宗生母,死后不系帝祀以别嫡庶。但在清朝历史上,上谥太后并无此前例。咸丰不以家法,而沿用前朝故事,一方面表示,孝静太后抚育有恩,侍奉如生母;一方面也表示嫡庶究竟有别。致憾之深,可想而知。此乃《清史稿》记载:“减杀太后丧仪”。奕䜣知之,曾力争,无奈咸丰皇帝坚执不允更改。奕䜣愤而说道:“难道皇上已忘了太后养育之恩吗?”咸丰更不示弱,理直气壮答:“此乃情礼并尽,无可非议。”于是兄弟之间意见冲突,不可化解。皇太后过世才11天,咸丰皇帝就特下朱谕;恭王“办理皇太后丧仪疏略”,退出军机,回上书房读书,并“设词不令奕䜣来见”,“自此远王同诸王”。把恭亲王如同其他异母之弟一样看待,不再有“亲兄弟”之情可言了。

同治帝即位时,奕䜣当国,两宫皇太后倚畀方隆,遂改康慈皇太后谥号,系宣宗之谥号。称作:孝静成皇后,神牌也得以升祔太庙。

第三百九十一章 钮祜禄氏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裕聪谭岬郏┗屎

姓名:钮祜禄氏

生卒年:公元1837~1881年

婚配: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裕聪谭岬郏

封号:皇后

封后时间:公元1852年

徽号:慈安太后(又称“东太后”)

谥号:孝贞慈安裕庆和敬诚靖仪天祚圣显皇后(初谥“慈安端康裕庆昭和庄敬皇太后”)

勤俭德高母仪天下

文宗皇后钮祜禄氏,出身高贵,是广西右江道员穆阳阿的女儿,在清文宗奕裕被实壑埃驮谵仍}宫中侍奉皇储。但那时她只是侧室,嫡福晋是富泰之女萨克达氏。道光二十九年,萨克达氏病逝。道光三十年奕裕次唬褪俏淖冢渤葡谭峄实郏砩辖馀レ锫皇衔⒋然使箦

公元1852年,即咸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