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核武皇帝-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彪道:“马尔托斯中校会是最为合适的人选;如果不行的话;布鲁西洛夫上校也可以是一个比较优秀的人选。这样的话;我将委派满洲第1骑兵旅承担此次主力截击任务;并加派两个步兵团和一个工兵团负责协助。”
    马德尼道夫将军道:“还是选择布鲁西洛夫上校阁下会更为稳妥一些吧。”
    宋彪知道;马尔托斯中校想要在俄军被提拔起来重用的难度很大;这里面的问题甚至是比他还要复杂。
    他只能点头同意;道:“这样也是可以的。”
    马德尼道夫将军当即赞叹道:“如果你这个计划得以成功的话;那将不仅是这翅战中的唯一亮点;甚至会是改写整个战役方向的关键。这事情真的很重要;就让我们一起去找总司令官阁下吧。”
    宋彪神情肃严的微微颔首;这就站起身;要和马德尼道夫将军一起离开。
    当他们找到正在休息的库罗帕特金总司令官;并由宋彪亲自讲述他的整个战术构想后;库罗帕特金总司令官同样是很惊奇;但也感觉这样的计划过于冒险。
    在马德尼道夫将军的强烈建议下;特别是借鉴此前结束的黑沟台会战;再考虑宋彪在这段时间实施的严格训练计划;库罗帕特金总司令官终究还是同意了这一冒险的作战;但也给出一个预备方案;即宋彪部未能顺利穿过日军防线的话;那就只能就地编入第一集团军;由萨姆索洛夫准将负责指挥;配合第一集团军主力攻击日军右翼部队。
    在宋彪同意了这一预备方案;三人立刻就整个战术构想进行细致的规划;确定所需新增调的军事物资;以及后续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他们同样还必须考虑一个更为可怕的因素;那就是俄国海战再次失败而导致的士气大落局面;虽然库罗帕特金总司令官已经就此种可能性召开了多次高级将领例会;要求各部务必想尽办法保证士气;确保各部的有效战斗能力;可大家心里都明白;如果俄国海军再次战败;士兵和基层的士官们看不到胜利的希望;那这场陆上会战就会成为日俄战争的重点。
    在正面决战很难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宋彪的奇袭计划就成了库罗帕特金总司令最后的一个胜算;经过其他的高级参谋官的讨论后;宋彪在这天晚上就迅速的得到了远东军司令部的授权;开始正式的实施这一计划。
    宋彪回到祝家屯师部的时候已经是夜里11点;他还是立刻召开师部会议;让各部开始整顿;明天晚上7点之前必须抵达石文镇;经三道沟向日军前进;半路上会有其他的行军路线;在延绵的大岭子里穿过一道道隐秘的山沟子;以日军完全未能觉察的方式突然插入日军后侧阵地。
    当所有人都离开会议室;匆匆出去集合各部之时;宋彪一个人坐在会议室里;心里有种难以言语的激动和热血沸腾;他的直觉告诉他;这将会是现代战争史最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次突袭战。
    如果一切顺利;他将会让这场战争陷入日军无陆军;俄军无海军的尴尬局面;而这才是他真正想要的结果。本站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RT
    ………………………

第八十六章 进攻,右翼之右
    ………………………。。
    战争指挥是一门艺术。
    宋彪几乎是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了所需要的一切准备工作,次日中午带领全军前往石文镇,并在当天夜里继续行军,向着关东的深山老林而去。
    日军、俄军实际上都没有这一片地区的详细地图,这里到处都是那种冰川结构的山沟子,错综复杂,就算是本地人也会迷路。
    宋彪的优势是他的部队里有熟悉这一带地形的马帮,他们在这里穿梭了一辈子,闭着眼睛都能摸出一条路,哪怕是在夜间行走也能顺利抵达目的地。
    为了避开日军的耳目和眼线,宋彪一直带着他的部队在夜间行进,白天则按团分散开,隐藏在周边的深山老林里等待天黑的到来。
    日军对此并非是毫无防备,他们在二道沟最狭窄的样子岭部署了一个步兵联队,但是日军确实是疏忽了东北大山岭的地形复杂性,在本地马帮的几位老帮头的带路下,宋彪带着庞大的近乎是一个集团军规模的部队,无声无息的分散成六个部队,悄无声息的从望西沟一带绕过日军驻防,最后在一个叫椴树沟的地方秘密汇合。
    此时,他们距离日军右翼主力第五军的军部指挥地关台沟只有十公里的路程。
    5月27日。
    日本在对马峡海战中取得空前辉煌的完胜。
    这二天的拂晓时分,日本满洲军正式对俄军发起了陆上决战攻势,日本第一军黑木为祯部率先发起正面攻势,第二军奥保巩和第四军野津贯道部随后跟上,向俄国第三集团军、第一集团军右翼同时发起猛攻。
    宋彪对于这一切都无从得知,他已经远离俄军指挥部。但他能够观察到日军在28日早晨对俄军阵地发起的第一波猛攻。
    他已经确认日军右翼的第五军川村景民部就在他前方的不远处。
    整个日俄战争本身就是一个奇遇记不断的离奇的近现代战争,对于宋彪这一支规模扩张到四万余人的满洲步兵师如何出现在日军防线后方。这大概是日军怎么也没有想到的。
    如果说日军在日俄战争之中是靠运气击败了对手,宋彪将他的部队秘密前行到椴树沟地区还没有被日军觉察到,这本身也是一个很有运气的事,比如说西伯利亚第5、7步兵团在半路上迷路,为此不得不在白天行军,而日军在那个区域恰好没有任何部署。
    宋彪匪夷所思的出现在日军完全没有预想到的地方,而且是在日军发起总攻之前就已经提前抵达,这对日军才是最糟糕的事情。
    夕阳斜照在西沟岭上,前方是一片狭长的早已被荒废的田地,杂草丛生。更远处就是漫长延绵的三道岭子。日军的炮兵阵地就设置三道岭子最西侧的后小峪坡地上,一个步兵联队的兵力被布置在前小峪和后小峪周边的阵地上,用于保卫该炮兵阵地。
    相隔八公里远的距离,只要宋彪侧耳倾听,还是能够听到远处的那密集的炮火声。
    这一带已经有日军的搜索联队活动。宋彪穿了一身黑色的马褂子和绑脚裤,隐藏在西沟岭亲自侦察敌情,这是他一贯的作风。
    布鲁西洛夫上校也穿了一身本地人的服装,和十几名警卫连的士兵跟在宋彪的身边,他同样拿着望远镜,隐藏在一片树林里静静的观察着四周。
    山路不好走,五十二岁的他在这一片山林里穿梭过来,很不幸的在半道上摔了一跤,全身脏兮兮的好不狼狈。
    他和宋彪能够看到的东西都不多。只是在远处的炮兵阵地上空能够发现一簇簇黑烟,仅此而已。
    他们已经远离司令部四十公里,距离最近的前线战场也有十公里远,完全不知道任何消息,而宋彪派回去的联络员至少要到两天后,甚至是三天后才能回来。
    他们都相信海战可能已经结束。所以,日军才会发起总攻,可究竟是哪一支舰队获得了胜利,这就是未知数了。
    在悄无声息的摸索到敌军的后方,居然还一直没有被日军觉察,阿列克谢耶维奇。布鲁西洛夫上校真觉得这一切都是太神奇了,大约也只有奉天本地人员才能做到这种事,他更是第一次带着骑兵穿行于这种地方。
    满洲真的很神奇,在漫天遍野的山岭里到处隐藏着可以穿梭的道路,甚至是让骑兵穿过的道路,这真是让阿列克谢耶维奇。布鲁西洛夫上校大开眼界。
    他想,如果满洲步兵师的前线指挥官不是本地人,谁能想到会有这么神奇的事情呢?
    想到这里,他便忍不住的放下望远镜,和宋彪赞道:“指挥官阁下,我现在总算是真的理解了为什么您能主导整个黑沟台会战的变化,这真是太神奇了,我还是第一次发现满洲这个地方具有这么多反常之处,这里的地形地貌实在是难以理解啊,仿佛到处都是山沟,到处都是路,简直像是蜘蛛网一般错综复杂,我想,日军是绝对无法想象,我们这样一支准集团军规模和编制的帝国主力部队就藏身在他们的炮兵阵地身后,这真是……我想在整个世界战争史上也找不出如此离奇的例子。”
    宋彪想了一下,继续观察着前方三道岭子的延绵山势,寻找合适的突袭路线,并和布鲁西洛夫上校答道:“在此之前,滑铁卢战役也算是最离奇的典型了,至于此次会战的最终历史评价如何,我们自然是不知道的。有一点是我们已知的,那就是日军确实没有想到我们居然会藏身在此,日军的搜索联队正在不断扩大搜索范围,我想,我们后天晚上就必须要发起攻击了。”
    布鲁西洛夫上校道:“其实明天也可以。”
    宋彪拒绝道:“不,我不认为第一集团军会那么早的溃败,如果有可能,我们再晚几天。等到日军进攻受阻的时刻发起突袭才会更合适。”
    布鲁西洛夫上校道:“这恐怕要取决海战的结果,您以为日军这么主动出击是意味着他们海军战败。还是海军战胜?”
    宋彪简单的答道:“毫无疑问,肯定是他们大获全胜,所以要乘着这股高涨的士气击溃俄军的防线。明天晚上必须出击,再晚几天,我怕李涅维奇将军就可能要被迫后撤了。”
    布鲁西洛夫上校虽然不愿意相信宋彪的推断,可他实在也不知道该如何反驳。
    总之是一片灰暗,唯一的希望大约就在他们这支精锐师团。
    在天黑之前,宋彪悄然带着侦察队离开了西沟岭,回到他们藏身的椴树沟一带,因为日军有侦查气球。过多的将部队分散的椴树沟内部。那样也容易被日军察觉。
    椴树沟是一个非常隐秘的地方,它是一个只有一条出口的山涧沟子,南北宽三百步,东西长一公里,因为还未被开垦。山沟里都是参天椴树,植被茂密。
    宋彪之所以选择在这里隐藏全军,则是因为椴树沟周边分散着多个更小的山沟子,同样是森林茂密,地形复杂,全军分散开隐藏,各部队都按照宋彪的要求尽可能的实施隐蔽和伪装。
    特别是在伪装这件事上,他们这一路上都做的非常漂亮。
    唯一的痛苦大约是不能生火做饭,全军都只能吃干粮。宋彪非常专业的准备了一种炒面,里面混有芝麻、花生,炒面和含有一些腌肉的豆酱是士兵们目前唯一的口粮。
    不过,大家也在这里采集了很多椴树花,那一簇簇的白色花朵子也可以吃。
    回到椴树沟后,宋彪再次对原先预定的作战计划进行新的调整。确定准确的攻击时间是5月31日的凌晨1点。
    一个糟糕的犹豫不决的总司令官有时候也会带来奇怪的运气,因为俄国远东军第一集团军是在5月20日才突然放弃了前沿阵地,全军逐步撤退到二道沟以北,被动追上前的日军第五军川村景明部则是在21日才开始向着这一地区扩张。
    确切的说,川村景明大将实际上只比宋彪早到此地六天,他前脚刚到,还来不及搜索周边的所有地形,宋彪后脚就到了,不等川村景明大将继续完整的搜索一遍,总攻命令正式下达,日军所有主力部队都一冲而上。
    这种情况大概也就是在19世纪的战场上才能经常出现。
    隔着两公里的地方就有敌军的大部分,自己却不知道的例子在19世纪的战场上很常见,滑铁卢战役似乎也能算是其中之一。
    当川村景明大将集中一切精力和部队全攻俄国第一集团军之时,他绝对没有想到自己身后十公里外的延绵大山里藏着另外一个小规模的俄国集团军。
    如果他知道,他恐怕会吐血的。
    宋彪拥有极高的战术指挥权,虽然这一权利需要阿列克谢耶维奇。布鲁西洛夫上校和阿图尔。克尔兹诺维克。马尔托斯中校在前线同时确认。
    随着侦察连反馈的情报越来越详细,以至于能够摸索到日军阵地部署的大多数细节情报后,宋彪对他的作战计划不断重新修订。
    他最初的计划主要是袭击对手的后防补给部队和预备队,结果让他很意外,由于三道岭子从东北向西南的特殊走向,日军第五军为了优先发挥火炮力量,被迫将炮兵阵地设置在边缘地带,而第五军的指挥部则设在中间地段的关台沟。
    关台沟也不是一个万全之地,明明拥有两个师团、一个旅团和两个后备步兵联队的日本满洲军第五军,在关台沟地区的防御力量只有一个旅团,一个后备步兵联队则用于保护炮兵阵地,另一个后备步兵联队设在康宁营地区扼守关口。
    最有趣的是同样受制于地形特征,日军第五军将辎重联队和军械部又设在的白清寨。
    看似层层保护之中的各个日军要害却都有同一个问题,那就是防守兵力都太薄弱,只能抵御小规模突袭部队,面对像宋彪部这种小规模的集团军,真是和纸一样容易捅破。
    当宋彪进一步的摸清楚日军的部署后,他只能说如果世界上有幸运女神,这个女神就肯定是他干妈。
    至于日军和俄军在前线主要战场上的情况,宋彪倒还是一无所知,他甚至不知道俄军是否溃败之类的大方面的消息,所以,他也非常无奈的只能继续拼运气。
    假如俄国远东军第一集团军已经溃败,而他忽然打到第五军的身后,等于是吸引了整个日军右翼、满洲军本部总预备和预备军的所有火力,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早死早投胎呢?
    战争就是这样,永远都充满了混乱和未知。
    未来永远是未知的。
    黑夜再一次降临之后,一个规模庞大的准集团军终于撕开椴树沟的伪装,陈武的满洲第3步兵团分散开在前摸进,配合西伯利亚第4、5步兵团负责攻击日军炮兵阵地,更擅长山地战的远东第1步兵团、塞尚丁斯克第1、2步兵团负责冲击日本第五军的指挥部,西伯利亚7步兵团分散在后,作为后援部队,在完全对指挥部和炮兵阵地的攻击后,将会另外分派出两个团进攻日军辎重联队。
    宋彪亲自率领突袭部队离开椴树沟,沿着这个被称之为四道沟的地方悄悄向日军阵地前进,部队一分为三,宋彪负责亲自带领远东第1步兵团和西伯利亚第7步兵团位于中间,左翼右翼同时沿着森林坡地前进。
    日军在这一带布置了四个岗哨点,宋彪和带着自己的侦察连率先摸索过去消灭掉最北侧的一个,部队继续宛若三条长蛇,沿着山沟之下的阴影悄然前进。
    冯。艾斯克少校先行抵达目的地,宋彪带着余下的两个部队继续前进,他抵达目的地后,陈武等人继续带队前进,向着后小峪而去。
    在远离他们四公里的地方,布鲁西洛夫上校将会在约定时间迅速消灭余下的三个岗哨,并带领大部队前进到西沟岭,在那里建立炮兵临时阵地。
    农历四月二十七日,没有月亮的夜晚是如此的漆黑,暖暖的凉风沿着山沟吹拂而过,隐藏在一片灌木丛里的宋彪静静的等待着时间的到达。
    还有漫长的两个小时,他们才会发起攻击,在这段时间里,他们需要翻过前面的这道山岭,并且尽可能的不被日军发现,达到突袭所要的条件。
    他这里肯定是不可能避免被察觉,因为翻过这座山,对面的山沟里驻扎着一个步兵旅团的日军,这个旅团分散成四个营区,环绕着关台沟布置,其中一个就位于这座山的半山腰处。。。)
    p
    ………………………

第八十七章 三道沟夜袭战
    ………………………。。
    在漫长的一百六十公里的战线上,士气高涨的日军正在猛烈的向俄军发起全面攻势,日军的五个军从西向东分别是第三、第一、第二、第四、第五军,第五军攻击俄军的第一集团军,而第一军、第二军、第四军则几乎是全部攻击守在沙河地区的俄国第二集团军和第一集团军的右翼。
    宋彪和库罗帕特金,以及其他的俄军高级参谋军官一致判断日军的主攻方向必然是俄军右翼的第二集团军,宋彪也言之确凿的判定日军如果提前对正面和左翼发起攻势,其真正的主攻方向就更必然是第二集团军。
    即便如此,在日军的猛攻和米舒钦柯将军的连续不断的增援请求中,库罗帕特金总司令官还是将作为预备力量的第四集团军派遣到正面战场,增援第二集团军。
    库罗帕特金总司令已经开始为他的犹豫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虽然第一集团军的防线得到了收缩,第二集团军和第三集团军的防线仍然是过宽,特别是第二集团军,受益于黑沟台会战的大胜,第二集团军仍然控制着黑沟台地区,将日军的右翼和中翼分割开,但也同时遭受了日军左中两翼的进攻。
    在库罗帕特金将预备军抽调到战场上后,大山岩立刻将第一军的进攻转向第二集团军,同时让希木乃典的第三军绕过黑沟台,进攻第二集团军的侧翼。
    兵力的部署并不代表真正的主攻方向,大山岩之所以不因为海军大胜而改变自己的战术,正是因为他将主要的机枪和火炮都集中在第一军、第三军,以求击溃俄国第二集团军,顺利突破俄军右翼防线。绕道占据铁岭等地,实现对整个俄军的包抄。切断俄军赖以生存的铁路线。
    至5月30日,短短三天时间,俄国第二集团军就连续遭遇重创,被迫放弃了沈旦堡防线,全线后撤。
    作为弥补措施,库罗帕特金总司令只能将最后的预备部队第五集团军也推了出去,试图进攻希木乃典第三军的右翼,想要逼迫希木乃典撤退。
    ……
    宋彪无法得知这一切,他远离前线战场,隐藏在敌军的后防阵线。
    他身后是远东第1步兵团。在黑暗的深夜里。三千多名士兵都已经将刺刀装配上,在夜晚里闪烁着冷冷的寒光。
    宋彪为此准备了太久,大山岩试图等待日本海军决战之后发动陆军决战的想法帮了他很多忙,给了他足够的时间去训练自己的部队。
    和日军不同,即便是相同的夜间刺刀攻势战术。宋彪也做了更多的变化,合理安排霰弹枪和哥萨克长矛,并且进行过大量的夜间演习训练。
    为了最快时间解决日军第五军指挥部,宋彪会带着部队优先和塞乌丁斯克两个步兵团同时攻击,集中三个步兵团总计1万余人的兵力发起一场真正的史上最大规模的刺刀攻势,一次决胜,消灭对手的后备第一旅团和指挥部。
    科尔尼洛夫持着一支霰弹枪,相距宋彪大约有二十步的距离。
    在这样的深夜里,他们根本看不到对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