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有什么影响呢?
    从战术上分析,贝蒂因此错过了迅速击败雷德尔的唯一机会,也错过了把雷德尔引入杰利科大舰队的最佳机会。
    战斗打响之后,雷德尔的目的性极为明确。
    在他的指挥下,最初五分钟内,三艘德舰的炮火全部集中到“玛丽女王”号上。
    等到炮弹砸下来,贝蒂才猛然明白过来,雷德尔没有打算逃跑,只是进行战术机动,而他却错过了这个机会。
    五分钟内,“玛丽女王”号承受了二十七门三百毫米重炮的全部打击。
    别说一艘战列巡洋舰,就算是战列舰,也难以承受住如此猛烈的炮火。更何况,在追击雷德尔的时候,贝蒂把距离缩短到了一万二千米左右。在这个距离上,“玛丽女王”号的薄弱装甲根本发挥不了作用。
    更值得称道的,还是德舰的精准炮火。
    当时,德舰已经采用了分段式瞄准法,而英舰采用的仍然是较为落后的连续瞄准法。
    根据英国皇家海军的作战记录,在这五分钟内,“玛丽女王”号至少被七枚三百毫米穿甲弹与二十八枚一百五十毫米穿甲弹直接命中,还有十四枚三百毫米穿甲弹落在附近,战舰首部几乎被彻底摧毁。当时,至少有一枚三百毫米穿甲弹击中了“玛丽女王”号的舰桥,但是没有爆炸。可以说,贝蒂极为幸运,如果这枚炮弹爆炸了,那么包括他在内的数十名官兵将无一幸免。
    “玛丽女王”号承受住了全部炮火,为另外三艘战列巡洋舰争取到了机会。
    有趣的是,在遭受了如此惨重的打击之后,“玛丽女王”号的B炮塔,即位于舰桥前方的主炮炮塔还能继续开火。
    必须承认,雷德尔也错过了扭转局面的最佳机会。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能够击沉、哪怕是重创“玛丽女王”号,雷德尔也能一举改变战场局面。
    结果是,等到贝蒂指挥舰队完成转向机动后,雷德尔仍然得面对四艘主力舰。
    当然,也不能说这五分钟的炮击一无是处。
    别的不说,“玛丽女王”号的A炮塔被摧毁,损失了四分之一的主炮火力。此外,在最后关头,由“德塞利茨”号打出的一枚三百毫米穿甲弹击中了“玛丽女王”号的主桅杆,虽然没有炸断桅杆,但是打坏了通信天线。导致“玛丽女王”号丧失了舰队通信能力,而且只能用旗语信号指挥作战。
    可以说,这是至关重要的一炮。
    在这一炮之前,贝蒂已经向杰利科汇报,遭遇了公海舰队的战列巡洋舰分队,而且对方只有三艘战列巡洋舰。更重要的是,贝蒂没有忘记提到,他指挥的战列巡洋舰分队拥有足够的优势,暂时不需要支援。
    正是这封电报,让杰利科决定按照原计划行动,即不急着参战。
    当时,杰利科有理由相信,如果他率领的主力舰队赶到,雷德尔肯定会立即率领舰队撤出战斗。如果让贝蒂留下来,反而有更大的把握歼灭雷德尔的舰队。能够干掉三艘战列巡洋舰,也非常不错了。
    贝蒂与杰利科都不知道,雷德尔也有同样的想法。
    虽然优势依然在贝蒂手上,但是雷德尔没有打算撤退,因为在他后方,“皇太子”号等五艘主力舰增以二十四节的速度赶来。也就是说,雷德尔只需要坚持一个小时,就能获得压倒性的优势。
    对雷德尔来说,坚持一个小时很困难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即便在展开了编队之后,贝蒂的优势都不够明显。
    进入战列决战阶段,雷德尔的旗舰,即“毛奇”号集中火力对付“玛丽女王”号,“德塞利茨”号对付“不倦”号,“冯-德-坦恩”号则跟“不挠”号与“不屈”号周旋,减轻前面两艘战舰的压力。
    有趣的是,这也是贝蒂的选择。
    在贝蒂看来,让“不挠”号与“不屈”号集中火力干掉最弱的“冯-德-坦恩”号,才有机会迅速取得胜利。
    可惜的是,贝蒂的意图并没得到完全执行。
    原本,“不倦”号应该炮击“德塞利茨”号,可是在战斗打响之后,“不倦”号却把炮口指向了“毛奇”号。虽然这不是贝蒂的错,也不是“不倦”号舰长的错,而是“不倦”号的旗手误读了旗语,但是结果没有什么区别,即“德塞利茨”号在炮击“不倦”号的时候几乎没有受到干扰。
    在舰队炮战中,这几乎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要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德塞利茨”号能够像训练那样,轻松的把大口径穿甲弹投向十多公里外的敌舰。
    当然,这也意味着雷德尔的旗舰将承受两倍的炮火打击。
    打到这个时候,局面已经十分明显了。
    在这场战斗中,两艘战舰成了关键,即“毛奇”号与“不倦”号。这两艘战舰中,谁能坚持得更久一些,它所在的舰队就有更大的把握取胜。
    显然,贝蒂的胜算更大一些。
    不管怎么说,“不倦”号只遭受了一艘敌舰的炮火打击,而“毛奇”号却得同时承受住两艘敌舰的打击。
    可惜的是,运气完全不在贝蒂这边。
    七点十七分,即战斗进入战列决战阶段的第六分钟,“不倦”号上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大爆炸。
    仅仅两分钟后,在贝蒂还没有搞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情况下,“不倦”号就从海面上消失了。根据了望员观察到的情况,爆炸发生在“不倦”号的首部炮塔处,很有可能是弹药库被穿甲弹击穿,引爆了弹药。事后对“不倦”号的残骸进行考察得出的结论是,“德塞利茨”号打出的穿甲弹击中了“不倦”号的A炮塔,并且在炮塔内部爆炸,引爆了堆放在炮塔里的发射药包,而“不倦”号上的炮手为了加快开火速度,没有关闭炮塔与弹药库的通道,烈火瞬间进入弹药库,引爆了数百枚大口径炮弹。正是弹药库大爆炸,让“不倦”号在两分钟内沉没。
    开打不到十分钟,“不倦”号就战沉,完全在贝蒂的预料之外。

第八十三章 神勇战舰
    “不倦”号战沉,贝蒂丧失了唯一的优势。
    可以说,这个时候,贝蒂的最佳选择就是撤退,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当时,贝蒂也确实想到了撤退,只是紧接着发生的一件事情,让贝蒂打消了这个念头,决定为了最后的胜利继续战斗下去。
    这就是,在七点二十三分,“毛奇”号上也发生了大爆炸。
    爆炸点在舰首,一枚由“玛丽女王”号打出的穿甲弹击中了“毛奇”号的A炮塔,并且在炮塔内部爆炸。虽然帝国海军有更加严格的操作规范,比如严禁在交战中打开炮塔与弹药库之间的防火防爆门,但是在战斗中,炮手肯定会在炮塔内堆放一些发射药。这枚穿甲弹不但摧毁了炮塔,还炸飞了整座炮塔。猛烈的爆炸,还波及到了后面的B炮塔,导致B炮塔暂时失去作战能力。
    也就是说,“毛奇”号丧失了三分之二的主炮火力。
    爆炸中,雷德尔等数十名呆在舰桥里的官兵还受了伤,暂时没办法指挥舰队作战。
    事实上,当时“毛奇”号没有沉没的危险,还能用尾部炮塔与副炮作战,而且在后部舰桥上的二副立即就接过了指挥权。
    只是,在贝蒂眼里,“毛奇”号已经遭到重创,甚至即将沉没。
    显然,贝蒂不想空手而归。在“不倦”号沉没之后,他必须取得一些战果,才能向杰利科交代。
    正是如此,贝蒂没有下令撤退。
    问题是,贝蒂忽视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即在“不倦”号沉没之后,“德塞利茨”号完全可以把炮火转向“玛丽女王”号,而且“毛奇”号还在坚持战斗。“玛丽女王”号原本就遭到了重创,别说同时与两艘主力舰交火,即便单独对付“毛奇”号,也不见得能够占到多大的便宜。
    有趣的是,在这个节骨眼上,“德塞利茨”号没有把炮火转向“玛丽女王”号,而是开始为遭到“不挠”号与“不屈”号围攻的“冯-德-坦恩”号解围,把炮口转向了“不挠”号战列巡洋舰。
    事实上,“德塞利茨”号的舰长没有犯错。
    在交战之前,雷德尔就明确命令,“德塞利茨”号在击败“不倦”号之后,得优先打击后方的敌舰。只有在“毛奇”号完全丧失战斗力,或者是被击沉的情况下,才应该首先打击“玛丽女王”号。
    这个时候,“毛奇”号不但没有战沉,也没有丧失作战能力。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德塞利茨”号没有炮击“玛丽女王”号不见得是坏事,因为这让贝蒂看到了一点希望。
    只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再次超出了两位舰队指挥官的预料。
    七点三十二分,“毛奇”号上再次发生了大爆炸,而且爆炸点在舰尾,爆炸导致最后一座主炮炮塔丧失作战能力。
    在贝蒂看来,胜利几乎是唾手可得了。
    硝烟散去之后,“毛奇”号上不但主炮全部变成了哑巴,只有几门副炮还在开火,连舰体都开始向左倾斜。
    当时,“毛奇”号的进水量超过了两千五百吨,接近了危险线。
    贝蒂非常清楚,不管“毛奇”号是否退出战斗,他都有很大把握取胜。如果“毛奇”号继续战斗,则很有可能被“玛丽女王”号击沉。如果“毛奇”号退出战斗,“德塞利茨”号则独木难支。
    要知道,此时“冯-德-坦恩”号也在两艘英舰的夹击下遭到重创,基本丧失了战斗力。
    贝蒂有足够的理由相信,雷德尔会选择撤退。这样一来,他就可以集中三艘战舰上的火力干掉“德塞利茨”号。即便“德塞利茨”号几乎没有受到损伤,有很大的把握逃脱,落在后面的“冯-德-坦恩”号也在劫难逃。
    只是,让贝蒂没有想到的是,雷德尔没有选择撤退。
    在第二次大爆炸之前,雷德尔已经站到了指挥岗位上,恢复了指挥权。他下达的第一道命令,就是让全舰队坚持到最后。
    当然,这不仅仅是在鼓舞士气,而是在告诉舰队官兵,增援即将到来。
    再过半个小时,“皇太子”号等五艘主力舰就能赶到。只要这五艘主力舰到达,贝蒂的战列巡洋舰分队就将全军覆没。
    可以说,雷德尔想得非常清楚。
    只要能够干掉贝蒂的四艘战列巡洋舰,就算“毛奇”号战沉,哪怕还得赔上“冯-德-坦恩”号,他也是最后的赢家。
    “毛奇”号没有撤退,仍然在用副炮开火,贝蒂的处境不大有利了。
    七点四十一分,雷德尔的坚持取得了第一个果实。
    之前表现神勇,用一枚穿甲弹就干掉了“不倦”号的“德塞利茨”号再接再厉,仅用十二轮齐射就打残了“不挠”号。最致命的那发炮弹打在了“不挠”号的右舷中部,在贯穿了侧舷装甲带之后,在二号锅炉舱内爆炸。最严重的伤害还不是炮弹,而是从锅炉里泄露出来的高温蒸汽。
    在丧失了一半动力之后,“不挠”号不得不撤退。
    事实上,在撤退的时候,“不挠”号基本上丧失了作战能力,仅有左舷的主炮炮塔还能继续开火。
    问题是,想撤有那么容易吗?
    在脱离编队的时候,“不挠”号再次遭到“德塞利茨”号的攒射,在击中该舰的三枚穿甲弹中,有一枚正好打中了舵舱。
    结果就是,“不挠”号还没完成转向,舵机就完全失灵了。
    对正在转向的战舰来说,这绝对是致命伤,因为这意味着,“不挠”号不可能退走,还会妨碍跟在后面的“不屈”号。
    最终,“不挠”号也没有逃脱覆灭的命运。
    在贝蒂下达了撤退命令之后,“不挠”号的舰长下令凿沉了战舰,然后与八百多名官兵搭上救生艇向德军投降。
    当时,最大的问题,还是“不屈”号受到的影响。
    受“不挠”号阻碍,“不屈”号没能跟上“玛丽女王”号,不得不在七点四十五分转向撤退。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虽然“冯-德-坦恩”号在挨了十多枚大口径穿甲弹与数十枚中口径炮弹之后,也基本上丧失了作战能力,但是也在交战中让“不屈”号尝到了苦头,至少打中“不屈”号三枚三百毫米穿甲弹。
    更重要的是,打到这个时候,“德塞利茨”号仍然完好无损。
    如果“不屈”号没有选择撤退,而是继续留在战场上,肯定会成为“德塞利茨”号的下一个打击目标。
    亲眼目睹了“德塞利茨”号的神勇表现,任何一名英国官兵都会心有余悸。
    “不屈”号选择撤退,等于帮助贝蒂做出了决定。
    虽然打到这个时候,德军舰队中还能打下去的也就只有“德塞利茨”号了,但是贝蒂手上也只剩下了“玛丽女王”号。更加糟糕的是,在打残“毛奇”号的同时,“玛丽女王”号也丧失了四分之三的主炮,仅剩下舰桥后方的炮塔还能作战,而“德塞利茨”号则拥有完好无损的主炮火力。
    只要贝蒂还有点理智,就会选择撤退。
    这个时候,另外一个关键因素,促使贝蒂做出了撤退的决定,即“皇太子”号等五艘主力舰赶到了。
    看到出现在东北海天线上的黑烟,贝蒂就知道,雷德尔还留了一手。
    虽然他不大明白,雷德尔为什么要把几艘主力舰留在后面,在看清楚之前,他甚至认为那是赶来的公海舰队主力,但是有一点可以明确,他肯定打不赢这场海战,必须尽快与杰利科会合。
    所幸的是,这个时候,“毛奇”号也选择了撤退。
    严格说来,不是撤退,而是与赶到的支援舰队会合。
    此外,“德塞利茨”号正在追击撤退的“不屈”号,暂时没有照顾到“玛丽女王”号。
    七点五十四分,贝蒂登上了前来接应他的轻巡洋舰。
    十分钟后,贝蒂向还在四十多海里外的杰利科发了电报。
    此时,“玛丽女王”号也已转向撤退。
    见到英国舰队撤退,雷德尔在第一时间发出了电报,只是他没有立即下令追击,因为赶来支援的五艘主力舰还在十多公里之外。
    直到这个时候,杰利科才知道,贝蒂打了一场恶仗,遭受了惨重损失。
    虽然贝蒂在电报中提到,重创了德舰“毛奇”号与“冯-德-坦恩”号,但是杰利科绝对不会相信这是胜利,因为英国皇家海军损失了“不倦”号,“玛丽女王”号与“不屈”号遭到重创,而“不挠”号很有可能战沉。
    这样的结果,贝蒂无法接受,杰利科也无法接受。
    杰利科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率领主力舰队追上去,像压路机一样,碾碎雷德尔的战列巡洋舰分队。
    虽然杰利科知道,雷德尔不大可能跟他决战,哪怕真的跟他决战,也意味着希佩尔率领的主力舰队即将到达,但是杰利科没有别的选择,因为他要不追上去的话,就得承担起作战失利的全部责任。
    显然,杰利科得为自己的前程着想。
    只有追上去,他才不用承担责任,而应该由贝蒂来背黑锅。
    这个时候,冯承乾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

第八十四章 见好就收
    接到雷德尔发来的捷报时,冯承乾所在的主力舰队已经进入北海,离战场还有大约八个小时的航程。
    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如果不是雷德尔及时汇报情况,希佩尔也无法找到最短航线。
    问题是,八个小时,依然过于漫长。
    虽然雷德尔没有报告遭遇杰利科的主力舰队,但是冯承乾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贝蒂打得如此勇猛,杰利科肯定就在附近。因此,冯承乾立即给雷德尔发了一封电报,要他万分小心谨慎,不要追得太猛,而且得派出轻巡洋舰侦察周围海域。冯承乾还格外警告雷德尔,千万留意杰利科的主力舰队。
    只是,在是否让雷德尔撤退的问题上,冯承乾犹豫了。
    在冯承乾看来,如果雷德尔能够引着杰利科进入伏击圈,自然是再好不过了,哪怕希望不是很大。可是冯承乾更加清楚,在贝蒂遭到了当头棒喝之后,杰利科不大可能跟着雷德尔的步伐前进。
    让冯承乾担心的是,雷德尔会不会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如果雷德尔不知进退,那么到手的胜利就会变成惨败。
    虽然有点担忧,但是冯承乾也觉得雷德尔不大可能犯糊涂。之前的战斗已经表明,雷德尔是一个很有分寸的舰队指挥官,即便他只是一名海军上校,但是他的表现比很多海军将领还要出色。
    只要雷德尔能够把握好进退尺度,就算打不过杰利科,也能逃走。
    可以说,这也正是冯承乾没有干预雷德尔的主要原因。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大舰队的战列巡洋舰分队已经被彻底击溃。原先就有情报证明,大舰队里的战列巡洋舰不会超过四艘。如果有更多的战列巡洋舰,杰利科也不会拆散使用,贝蒂就不会吃苦头了。
    也就是说,杰利科手里没有可以追击雷德尔的主力舰。
    如此一来,即便遭遇了杰利科的主力舰队,只要雷德尔及时选择撤退,就能避免遭受无谓的损失。
    当然,如果杰利科不肯放过雷德尔,那就有机会扩大胜利果实。
    事实上,冯承乾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
    在发出电报之前,雷德尔就意识到,杰利科很有可能就在附近,只是贝蒂过于自信,没等杰利科赶到就打了起来。这不是雷德尔的猜测,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得出的推论,即杰利科的主力舰队只要全速前进,那么在贝蒂到达设得兰群岛附近的时候,他离设得兰群岛不会超过一百海里。
    不可否认,在三打四的情况下还能取胜,让雷德尔信心十足。
    只是,雷德尔没有失去理智。贝蒂只是个铺垫,他能够击败贝蒂,不等于能够击败杰利科。
    再说了,为了击败贝蒂,雷德尔也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除了“德塞利茨”号还能继续战斗,“毛奇”号与“冯-德-坦恩”号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显然,雷德尔不会指望用六艘主力舰去战胜十多艘战列舰。
    结果就是,雷德尔表现得比冯承乾希望的还要谨慎。
    贝蒂撤退之后,雷德尔没有下令追击,只派了两艘轻巡洋舰尾随其后。主力舰全部留了下来,解决掉还没沉没的“不挠”号。
    虽然在此期间,贝蒂也组织轻巡洋舰进行反击,阻止雷德尔派出的轻巡洋舰靠近杰利科的主力舰队,但是并没有产生对战局产生重大影响的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