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龙套-第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飞也不得不先赶回武都。

    张飞走后,张苞也随即对黄权一行礼,连家都顾不得回,只派了一个亲兵回家通报了一下消息,就连夜带兵出征了。虽然在婚礼的前一天新郎突然离开是非常失礼的事情,但是这毕竟是是为了国事,一切都还可以解释,就算是关羽也能够理解,毕竟这是为了大义而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说出来人家也只会夸奖张苞而已,唯一可怜的就是关银萍了,不过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大不了要是自己活下来的话,以后再好好补偿她吧。带着这样复杂的心情,张苞踏上了征途。

    由于刘备等人一时头脑发热又或者说是深思熟虑的发动了对曹军雍凉的攻击,使得汉中的守军总数只有两万人,且多为汉中降卒,而且还比较分散,南郑城的人马最多有七千人,阳平关有五千人,其他人都零散的分散在其他的城池要地之中维护地方治安,毕竟张苞等人可是迁进了二十万移民,有时没有无力弹压,还不乱成了一锅粥。但是这么一来也就造成了原本就兵力不足的汉中可用之兵更加捉襟见肘起来,机动兵力也就只剩下张苞的这三千人,至于张飞的一千人虽然也可以作为机动兵力,但是张飞为什么把他们留下来?

    除了让他们作为尖刀在必要的时候扭转战局之外,实际上也是为了见识黄权,一旦皇权有什么异动,这些人绝对会毫不客气。刘备是有识人之明张飞也确实尊敬士人,但是到了这种危机关头,谁又能够完全相信一个新降之人呢?而虽然说张飞这么做明显有监视的成分,但张飞毕竟不是主公,就算是惹了黄权,黄权也不会记恨到刘备头上,影响到对刘备的忠诚,一旦汉中之战取胜,大不了张飞亲自向黄权负荆请罪就是了。而以黄权的智商自然看出了张飞的打算,但是他本来就想报答刘备的恩义而毫无反心,所以很是坦然的接受了张飞的安排。

    刘备最强大的地方就在于其无与伦比的人格魅力,这并不是用一两句厚黑学就能够解释的,因为古人虽然重义但却不是傻子尤其是诸葛亮、法正之类的人精又怎么可能那么容易被骗,如果不是因为刘备有那么一种发自真心的仁厚道义的话,他绝对不会得到那么多人的誓死追随。这边黄权有了人在城在的死志,在距离汉中不算远的褒中,守将刘敏已经用他的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面对犹如天降一般的曹军前锋,刘敏很是恰当的表现出来自己的恐惧,虽然表示愿意投降,在骗了曹军使者入城之后,刘敏却突然变了脸,命令手下将使者在城楼上当着曹军的面活剐了。

    这一下,曹军可全都毛了,曹将立刻指挥大军攻城,只是却不想这正中了刘敏的算计。原来有所准备的刘敏早就看出了曹军为了达到奇袭的目的一举占据汉中,必然是加速行军,而褒斜道年久失修又不是什么好走的道路,曹军必然无比疲惫,而且更不可能带有大器械,在这种情况下曹军只是唬人而已,战力实际上未必有多么可怕,在这种情况下诱使曹军攻城的话,必可取得胜利,到时候不仅可以极大的提高守城军卒的勇气,也能够极大的削弱曹军的锐气。

    果不其然,被激怒的曹军的愤怒攻击并没有取得他们想要的战果,反而白白丢了数百具尸体,以至于曹军有了退意,而在这个时候刘敏果断抓住战机,带了三百多勇士从城门突然杀出,将这一股曹军打了个大败,前后丢下了一千多具尸体。

    经此一战,褒中守军总算镇定了下来,在刘敏的指挥下有条不紊的往城墙上搬运着守城物资,动员着民夫,在曹军真正的攻击到来之前,做着最后的准备。

    只是这边刘敏的表现是不错了,武都那边的马超表现却有些坑爹了。连攻打雍凉这样的事都不让他马超去,马超自然明白刘备对于自己是有多么不信任,因而心情越加抑郁起来,虽然不至于每天在军营里借酒消愁,但是面对几几乎指挥不动的士兵也没了训练的心情,导致懈怠了起来,上行下效,马超麾下的两万大军都松懈了起来。

    这么做的结果是马超军被曹军从陈仓道再次出来的大军成功偷袭,张飞放在马超身边的钉子张达战死,马超军前营被突破,幸好关键时刻邓艾即使领兵绕到了曹军侧翼给曹军来了一下恨的这才遏制住了曹军的攻势,随后马超也反映了过来,对蜀军进行调动,曹军见事不可谓,才从容退去。

    此战说起来,虽然由于邓艾的表现曹军并没有取得什么大便宜,但是终归是一场小败,折了三千多人,还损失了一员大将张达,虽然马超并不知道张苞一直想搞死张达,但是从张飞的表现看,张飞应该还是很信任张达的,因而折损了张达之后,马超又开始担心起张飞会不会找他的茬来,状态更加低迷。

    与马超的低迷相比,之前到武都的时候一直被虐的张郃终于抖了起来,因为之前大败马超的战斗正是他指挥的,虽然说因为邓艾的横插一脚而未能一举将马超军击败,但是以弱势的疲兵击败了扬名天下的马超,自然也值得他骄傲了。

    总之,在张苞的大婚前夜,曹军很不客气的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打搅了张苞的兴致,也带走了数千蜀军性命,原本对于刘备局无比有利的战局,虽然贾诩为曹操谋划的狠招出手而在此变得扑朔迷离,不,确切的说应该是对刘备一方极端不利起来。

第四十三章 汇合() 
一秒记住供精彩。

    有些事情不到毕业真的不会懂,大三的时候都觉得可笑的事情到了毕业季做起了分外自然,哎

    关于更新,十分抱歉,是我食言了,到毕业前看来是要坑了,今天的更新就只有这些了。这几天喝的头晕脑胀,基本上晚饭喝酒,然后晚上十一二点再出去吃烧烤喝酒,一直到两三点才会宿舍,然后一睡睡到第二天一两点,晚上还没有恢复过来就去继续喝,反正这种日子也只有十天了,以后就各奔东西了,真的很伤感的,一帮人晚上喝多了,就坐在马路牙子上哭,哎

    ――――――――――――――――――――――――――

    褒中并未陷落,这对于张苞而言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虽然说褒中本来并不是什么军事重地,但是却刚好挡在南郑的家门口,应对北方来的敌人的时候,褒中多少还是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的。

    在还没有大修汉乐二城的时代,汉中西北方方向防御只能够依靠山险以及黄金谷,东侧则交给了阳平关,南北两侧则交给了大巴山与秦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说没有褒斜道与米仓道的话,汉中真的可以说是固若金汤,但是偏偏有了这两条道。

    比起米仓道来,从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道在路况上本来是要好了不少的,但是褒斜道自从汉末一来便失去了维护,再加上张鲁有意无意的毁坏,褒斜道实际上已经变得十分难行,路况反倒不如张鲁大家修缮的米仓道。而且因为褒斜道本来就是栈道,路况最好的时候也并不能算是好走,一般情况下并不是大军行进的第一选择;再加上之前的战斗中曹军狼狈撤退,因而谁也没有想到曹军竟然会去而复返从褒斜道发动偷袭,于是乎曹军一到,整个汉中顿时一片混乱。。

    也正是因为汉中猝然无备,有没有什么太好的防御地点,这才使得原本位置并不算重要的褒中显得重要起来,它的重要性并不是体现在能够能够挡住曹操的大军,事实上就连张苞自己都不抱这种不切实际的希望,张苞想的只是它能够坚持一两天,从而让南郑有一定的缓冲时间,好整顿武备征发壮丁。

    虽然到目前为止还不清楚曹军的具体人数,但是既然曹军有这魄力奇袭汉中,自然不可能只是单纯的把希望寄托在所谓的奇袭上,在士兵的数量上也绝对不会少到哪里去,只有这样才有可能一记重拳直接攻下汉中,并成功守住汉中乃至从汉中出兵断刘备军退路。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刘备一方的汉中守军而言,保全整个汉中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只能够优先保卫进出汉中的屏障阳平关以及汉中首府也是汉中人口物资最多的城市南郑。

    在这种情况下,褒中的任务就是尽量延迟曹军到达南郑的时间,仅此而已。

    南郑如今的守军加上张飞的手下虽然才不过八千之数,但是征发氐人编户以及汉中壮丁然后再开放汉中府库这些人穿上兵甲的话,那至少也能够再拉出两三万人来,出城野战的话这些人自然是只有被虐菜的份儿,但是站在城上御敌的话还是可以的。

    等到了那个时候,南郑也算是守住了。南郑毕竟是一座雄城,城池比起下辨要坚固太多,各州防御物资也更加充足,只要人心安定的话,坚守三五个月还是不成问题的。

    而只要成功守卫南郑三五个月,那么南郑就会变成一颗巨大的钉子,因为汉中大部分的物资不是被刘备出征时带走了就是留在南郑城中,如今秋收又已经过去了,在这种情况下曹军就算是占据了汉中的其他城市,也不能够持久,更不能够放心的出阳平关断刘备军后路,如此一来,汉中军的任务也算是是完成。

    虽然说就算是这样,作为代价,汉中也很可能被曹操打烂了,但是依着汉中军的实力,能够做到这些已经是极限了,而且这还是在一切有利因素靠在汉中蜀军一方的情况下才行,要是稍有不慎的话,南郑被攻陷也是极有可能的,毕竟现对于几乎完全沦为军事要塞的下辨城,作为繁华都市的南郑城的不安定因素实在是太多了,这些不安定因素在没有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还能够隐藏起来,而一旦有了外力有些事可就难说了。

    不过到了这种时候,张苞也顾不得南郑城了,只能够相信黄权的能力,对于现在的张苞而言,最重要的是如何应对褒中的情况。

    张苞并不知道昨晚刘敏的表现,只知道褒中的士兵不过两千多人,而参与围城的曹军至少有万人,且在精锐程度上绝对完胜褒中城守军。而且曹军还用了围三缺一的法子,想要从气势上瓦解刘敏所部,从曹军的表现上来看,显然是很想刘敏所部赶快弃城逃跑的,而且到时候的话曹军一定不会对弃城而走的刘敏所部赶尽杀绝,而是逼迫其中一部分人跑到南郑城,好让他们宣传曹军的强大,进一步瓦解南郑城守军的气势。

    只是曹军想不到的是,他们的这个表现却给了张苞军一个可乘之机,因为曹军没有围褒中的北门,本身也没有带多少骑兵,这就给了张苞军从北门进入褒中城的机会。

    进入褒中城的好处显而易见,有了三千精兵的加入,褒中能够坚守的时间必然更长,而且在这种情况下曹军恐怕也不敢轻易分兵直接越过褒中前去攻击南郑,毕竟两千人和五千人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只有两千人的时候,曹军为了赶时间尽快拿下南郑,自然可以只派少量兵力围困褒中,大军直接去攻击南郑,但要是有五千人的话,曹军总要在意一些。

    只不过这么做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那就是张苞这支汉中唯一的刘备军机动力量将会被钉死在褒中城,完全失去了机动的价值,三千人虽然说多不多,但用在关键时刻的话绝对能够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要是真的被钉死在褒中城,难免有些可惜,而且也不是上策。

    思考一番之后,张苞最终决定暂不入城,而是利用熟知地理的优势隐藏到了褒中附近,等待时机,而机会也很快就到来了。

    褒中毕竟只是一个小城而已,对于整场汉中之战的胜负并不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曹军现在是奇袭可不是优哉游哉时间充裕的攻坚战,刘备军最需要时间,同样曹军也最需要时间,要是在刘备回师或者其他的刘备军大量来援之前还不能够占据阳平关与南郑,那么这场冒险曹军就大败亏输了,因而哪怕褒中只是一个小城,哪怕褒中并没有多少守军,哪怕褒中守将坑过曹军,但曹军还是只留下了几千人继续攻城后,先锋万余人直奔南郑。其后又有两万余人越过南郑与前锋汇合,目标只有一个――南郑!

    “真是孤注一掷啊!”张苞心里暗叹道。哪怕是被猎户提前发现,哪怕是没有如愿奇袭拿下褒中,但是就整场奇袭而言,曹军无疑是十分成功的,先使用一个战略性欺骗骗过了所有人,随后全军孤注一掷一往无前的突袭,这些都足以当做经典战例载入军事史册的。甚至张苞还相信,除了像褒中守将刘敏之类的少数人还能够坚守城池之外,大部分的城池就算是守将有忠心,恐怕也难以支撑,更多的本地守将恐怕是直接投降了事。

    而事实也正如张苞所想的那样,这次进入汉中的曹军有六万余人,主力三万余人直扑南郑,只是在褒中遇到了抵抗而已;西路军两万余人直扑阳平关,一路城镇不是开门投降就是被轻而易举的攻破,如今一路疾行的就要攻到阳平关;东路军则是彻彻底底的偏师,只有五千余人,出了褒斜道后便一路东进,也只是遇到了一些零星的抵抗而已,总起来说,汉中的形势一片崩坏之感。

    现在摆在张苞面前的问题则变成了张苞并不知道曹军的具体兵力布置,虽然因为知道曹军必然主攻南郑与阳平关,同时为了防止东线的蜀军集结乃至上庸士兵来源所以应该也会在那里派兵,但是这对于张苞而言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张苞手中的可用之兵还是太少了,无论是曹军西路军还是中路军兵力相对于张苞军都太雄厚了,而且能够被曹操委此重任的曹军将领自然也不是笨蛋,如此一来什么偷营之类的计策几乎不可能发挥作用,因而想要击败这两路曹军无疑是万分困难。至于东路军,虽然说人数上可能会少一点,但是在人数未定之前张苞也不好轻举妄动,更可况就算是曹军不清楚,张苞还不清楚么?先不论上庸的兵力以及上庸新定的事实,单是上庸到汉中那艰难的路途就能够把上庸派遣援兵的路给堵死,等到上庸的兵到了,黄花菜也都凉了。

    因而虽然说东路曹军最好对付,而且也是张苞的三千人最有可能吃掉的,但是打不打他们对于汉中的整体战局而言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张苞自然也没有必要浪费兵力在那一方面。

    既然三路军都不好对付,张苞最终也只能够选择先吃掉继续围攻褒中的曹军,与刘敏汇合后再作打算了。

    刘柱并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张苞的目标,作为一个曹操军中排名末流的将军,刘柱的能力虽然不能够与夏侯渊、张辽之类的名将相比,但是就本身的能力而言的话也还是相当不错,比起阳群那个层次的将领可能差一些,但是也不会相差太多,能够勉强算是三流偏上的武将了,只是这个层次不用说比起如今的张苞来,就算是比起刘敏来也要差了一些,所以倒霉的刘柱注定要悲剧了。

    在刘柱攻城攻的正欢的时候张苞带着绕到刘柱军身后的部队突然杀出,先是破了刘柱军空虚的大营,随即杀向了刘柱军主力,刘柱军显然没有想到这个时候蜀军还有部队没有龟缩在城内,并且还是从他们后方杀出,当即大乱。

    而这个时候知道机不可失的刘敏也果断派出了士兵对刘柱军发动了夹击,本来只有四五千人的刘柱军再也坚持不住,分作两路仓皇撤退,而张苞等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追击了刘柱军半个时辰,最终以击杀千人,俘虏一千五百多人而告终,在曹军势如破竹的汉中,刘备军总算是取得了第二场无关大局的小胜。

第四十四章 烧栈道() 
一秒记住供精彩。

    杀俘不祥,这是从古就有的说法,但事实上,在这句话产生之前,杀害俘虏的事就已经普遍存在了,并且一直持续了下去。有些将领杀俘纯粹是满足嗜杀的愿望,只是这类的将领汉人之中并不多,更多的将领杀俘实际上是出于迫不得已,就像是白起,四十万降卒那是四十万精锐啊,如果不杀了,拿起武器就是强力的敌人,所以那个时候白起也只能够把当时敌国的士兵全都杀掉。

    此时的张苞显然也不得不举一次屠刀,将曹军降卒斩杀。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如果局势没有崩坏到这种地步,张苞自然不介意想办法让这些降卒归心,就算是他们不归心,最起码还可以让他们当一个正面教材诱使更多的曹军投降,但是现在的蜀军显然没有精力来看管一千多精壮战俘,其实不仅是这些战俘就连褒中,张苞与刘敏在商议一番之后也决定放弃。在这种情况下,那些俘虏的命运可想而知。

    之所以放弃褒中,张苞二人也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褒中本来就不是什么重镇,如今曹军主力直接奔袭南郑,在这种情况下,褒中连仅剩的一点儿战略价值也没有了,继续守卫褒中自然也就变得没有意义了,既然如此与其在乎这个没有多大价值的褒中,还不如集中有限的兵力投入到更加有用的地方去。

    因而在焚毁了褒中算不得多的物资之后,张苞刘敏二人立马分兵离开了。当然,离开之前为了保证军队的战斗力,张苞并没有接收褒中的全部士兵,而是只选了一千多没什么牵挂的是士兵带走,至于其他的人,张苞则命令他们在褒中城功曹的带领下向曹军投降。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一旦刘敏带人走了,随便来点儿曹军就能够攻陷褒中,既然如此还不如让褒中直接投降呢,至少这样的话可以让曹军找不到屠城的理由,毕竟蜀军可是刚刚在褒中杀了众多曹军啊,要是任凭他们攻陷褒中的话,说不得会屠杀一番,如今屠杀的罪魁祸首已经走了,褒中又是主动投降,曹军毕竟不是鞑靼没有理由继续把褒中屠戮一空。

    让功曹带人投降并保证以后就算是刘备一方取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也不会秋后算账后,张苞与刘敏立刻分兵行动,张苞要去的方向是阳平关方向,经过拷问战俘,张苞得知阳平关方向的曹军也有两三万人,而且大部分都是百战精兵,用这些么多人突然攻击防守重点为武都方向的阳平关,张苞的心里真的要为阳平关捏一把汗。

    阳平关的守将是大将句扶,句扶,字孝兴,是巴西汉昌人,为人忠勇宽厚,曾在汉昌任县尉,张飞平定汉昌的时候觉得句扶是个人才,便向刘备举荐了句扶,之后句扶便一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